'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不完美媽媽 幼兒園 服裝 戶外遊戲 積木育兒 2019-09-13
"

01

昨兒在外頭吃飯,遇著一個英雄母親。她帶著她的三個孩子就餐,旁邊跟著兩個朋友。三個娃最大的7歲左右,中間的5歲左右,小的3歲左右。孩子們不停地打鬧,媽媽就不停跟他們周旋,那場面著實壯觀。

後來,孩子們圍著玩平板,終於安靜下來,媽媽就開始跟朋友吐槽:

孩子們如何不獨立、不省心,自己又是多麼累。尤其是老小最近剛剛入園,總是哭鬧著不想去學校,頭都大了。

她甚至開始跟朋友探討,孩子讀的這個幼兒園是不是不太好,要不要給孩子換一個,blablabla。

可是,就是這樣嫌棄孩子不夠獨立的母親,在最小的那個寶貝想要自己吃飯的時候,她說,不行不行,還是我餵你吧,不然吃得髒兮兮的!

在3個孩子獨自玩耍的時候,她時不時盯住孩子,並且問,你們喝水嗎?你們吃這個嗎?你們吃那個嗎?

"

01

昨兒在外頭吃飯,遇著一個英雄母親。她帶著她的三個孩子就餐,旁邊跟著兩個朋友。三個娃最大的7歲左右,中間的5歲左右,小的3歲左右。孩子們不停地打鬧,媽媽就不停跟他們周旋,那場面著實壯觀。

後來,孩子們圍著玩平板,終於安靜下來,媽媽就開始跟朋友吐槽:

孩子們如何不獨立、不省心,自己又是多麼累。尤其是老小最近剛剛入園,總是哭鬧著不想去學校,頭都大了。

她甚至開始跟朋友探討,孩子讀的這個幼兒園是不是不太好,要不要給孩子換一個,blablabla。

可是,就是這樣嫌棄孩子不夠獨立的母親,在最小的那個寶貝想要自己吃飯的時候,她說,不行不行,還是我餵你吧,不然吃得髒兮兮的!

在3個孩子獨自玩耍的時候,她時不時盯住孩子,並且問,你們喝水嗎?你們吃這個嗎?你們吃那個嗎?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最有趣的是,我打算買單離開的時候,在餐廳的遊樂區又看到了那個媽媽。她的三個孩子在裡頭玩得正開心,她也脫了鞋進去了。遊樂區很小,她很大。孩子們玩起來明顯受到了干擾,遊戲過程變得不連貫,可她依然杵在那裡,不肯離開。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哪裡是孩子不獨立,是媽媽不給孩子機會獨立罷了。哪裡有什麼孩子入園困難,是媽媽不願意放手孩子長大啊。我猜,她的孩子表現出的有些過度的活潑、躁動跟纏手,跟媽媽過多的介入和打擾有很大關係吧。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

據我觀察,很多存在適應問題的小孩兒,他們背後都有這樣一個控制慾很強的父母。

這些家長會用很多行為去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我不承認你長大了。我不承認我沒用了。

替代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是在對孩子變相地說:你不行,你還小,你離不開我。

假如父母一直如此不願意放手,持續去掌控孩子,會怎樣呢?

"

01

昨兒在外頭吃飯,遇著一個英雄母親。她帶著她的三個孩子就餐,旁邊跟著兩個朋友。三個娃最大的7歲左右,中間的5歲左右,小的3歲左右。孩子們不停地打鬧,媽媽就不停跟他們周旋,那場面著實壯觀。

後來,孩子們圍著玩平板,終於安靜下來,媽媽就開始跟朋友吐槽:

孩子們如何不獨立、不省心,自己又是多麼累。尤其是老小最近剛剛入園,總是哭鬧著不想去學校,頭都大了。

她甚至開始跟朋友探討,孩子讀的這個幼兒園是不是不太好,要不要給孩子換一個,blablabla。

可是,就是這樣嫌棄孩子不夠獨立的母親,在最小的那個寶貝想要自己吃飯的時候,她說,不行不行,還是我餵你吧,不然吃得髒兮兮的!

在3個孩子獨自玩耍的時候,她時不時盯住孩子,並且問,你們喝水嗎?你們吃這個嗎?你們吃那個嗎?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最有趣的是,我打算買單離開的時候,在餐廳的遊樂區又看到了那個媽媽。她的三個孩子在裡頭玩得正開心,她也脫了鞋進去了。遊樂區很小,她很大。孩子們玩起來明顯受到了干擾,遊戲過程變得不連貫,可她依然杵在那裡,不肯離開。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哪裡是孩子不獨立,是媽媽不給孩子機會獨立罷了。哪裡有什麼孩子入園困難,是媽媽不願意放手孩子長大啊。我猜,她的孩子表現出的有些過度的活潑、躁動跟纏手,跟媽媽過多的介入和打擾有很大關係吧。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

據我觀察,很多存在適應問題的小孩兒,他們背後都有這樣一個控制慾很強的父母。

這些家長會用很多行為去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我不承認你長大了。我不承認我沒用了。

替代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是在對孩子變相地說:你不行,你還小,你離不開我。

假如父母一直如此不願意放手,持續去掌控孩子,會怎樣呢?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02

一種孩子,就會真的一直待在那個小寶寶的位置,持續地被父母照顧和各種操心。

比如朋友F和她3歲兒子的故事。

F的兒子在我們的印象裡一直很乖,可是這回入園還是遇到困難了。

F說,這一週來,她天天準時接送,溫溫柔柔,小心翼翼。剛開始兩天孩子還行,面上雖有不情願,也還堅持著。可到了週五,放學一見到媽媽,小傢伙就撲到媽媽懷裡哇哇哭起來。

F以為兒子是被誰欺負了,剋制著自己的情緒去跟老師交流,得到老師的回饋後,F呆掉了。

老師說,她兒子存在兩個情況。

一個是,這些天不停說手髒了。老師帶孩子們做戶外遊戲,玩沙子什麼的,他就站邊上邊搓手邊哭,問為什麼,他就說髒。老師帶他去洗了手,沒一會兒他又說髒了。一天下來,因為覺得“髒”得跑衛生間近十次。

另外一個是,他很少自己去跟其他小朋友玩,大部分時候就黏在老師身邊。老師站一邊,他就站一邊,老師加入遊戲,他才加入遊戲,從不會自己主動去靠近小朋友。

"

01

昨兒在外頭吃飯,遇著一個英雄母親。她帶著她的三個孩子就餐,旁邊跟著兩個朋友。三個娃最大的7歲左右,中間的5歲左右,小的3歲左右。孩子們不停地打鬧,媽媽就不停跟他們周旋,那場面著實壯觀。

後來,孩子們圍著玩平板,終於安靜下來,媽媽就開始跟朋友吐槽:

孩子們如何不獨立、不省心,自己又是多麼累。尤其是老小最近剛剛入園,總是哭鬧著不想去學校,頭都大了。

她甚至開始跟朋友探討,孩子讀的這個幼兒園是不是不太好,要不要給孩子換一個,blablabla。

可是,就是這樣嫌棄孩子不夠獨立的母親,在最小的那個寶貝想要自己吃飯的時候,她說,不行不行,還是我餵你吧,不然吃得髒兮兮的!

在3個孩子獨自玩耍的時候,她時不時盯住孩子,並且問,你們喝水嗎?你們吃這個嗎?你們吃那個嗎?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最有趣的是,我打算買單離開的時候,在餐廳的遊樂區又看到了那個媽媽。她的三個孩子在裡頭玩得正開心,她也脫了鞋進去了。遊樂區很小,她很大。孩子們玩起來明顯受到了干擾,遊戲過程變得不連貫,可她依然杵在那裡,不肯離開。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哪裡是孩子不獨立,是媽媽不給孩子機會獨立罷了。哪裡有什麼孩子入園困難,是媽媽不願意放手孩子長大啊。我猜,她的孩子表現出的有些過度的活潑、躁動跟纏手,跟媽媽過多的介入和打擾有很大關係吧。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

據我觀察,很多存在適應問題的小孩兒,他們背後都有這樣一個控制慾很強的父母。

這些家長會用很多行為去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我不承認你長大了。我不承認我沒用了。

替代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是在對孩子變相地說:你不行,你還小,你離不開我。

假如父母一直如此不願意放手,持續去掌控孩子,會怎樣呢?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02

一種孩子,就會真的一直待在那個小寶寶的位置,持續地被父母照顧和各種操心。

比如朋友F和她3歲兒子的故事。

F的兒子在我們的印象裡一直很乖,可是這回入園還是遇到困難了。

F說,這一週來,她天天準時接送,溫溫柔柔,小心翼翼。剛開始兩天孩子還行,面上雖有不情願,也還堅持著。可到了週五,放學一見到媽媽,小傢伙就撲到媽媽懷裡哇哇哭起來。

F以為兒子是被誰欺負了,剋制著自己的情緒去跟老師交流,得到老師的回饋後,F呆掉了。

老師說,她兒子存在兩個情況。

一個是,這些天不停說手髒了。老師帶孩子們做戶外遊戲,玩沙子什麼的,他就站邊上邊搓手邊哭,問為什麼,他就說髒。老師帶他去洗了手,沒一會兒他又說髒了。一天下來,因為覺得“髒”得跑衛生間近十次。

另外一個是,他很少自己去跟其他小朋友玩,大部分時候就黏在老師身邊。老師站一邊,他就站一邊,老師加入遊戲,他才加入遊戲,從不會自己主動去靠近小朋友。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孩子身上看起來截然不同的兩個“問題”,其實是有緊密關聯的。

原來F一直以來照顧兒子都非常精細。僅僅為了讓兒子變得愛洗手,F就各種招都用了,包括批評、提醒,包括各種科普細菌知識,甚至在兒子睡著以後還會偷偷去檢查他的手洗沒洗乾淨,不夠乾淨的話就幫他洗。直到後來,兒子終於也學會了像媽媽一樣愛乾淨。

當然不止洗手。兒子在交朋友的時候,F也會加入、提建議、陪玩。F也曾經發現,兒子似乎只要跟其他孩子玩,都需要媽媽一起參與,卻覺得這只是小問題。

適當地關注孩子的衛生,當然沒問題。孩子社會化初始,父母在邊上引導、給孩子提供一些建議,也無可厚非。但F的行為顯然有些過了。她對孩子的所有照顧和“引導”背後,都藏著濃濃的掌控欲,和對孩子的入侵。

"

01

昨兒在外頭吃飯,遇著一個英雄母親。她帶著她的三個孩子就餐,旁邊跟著兩個朋友。三個娃最大的7歲左右,中間的5歲左右,小的3歲左右。孩子們不停地打鬧,媽媽就不停跟他們周旋,那場面著實壯觀。

後來,孩子們圍著玩平板,終於安靜下來,媽媽就開始跟朋友吐槽:

孩子們如何不獨立、不省心,自己又是多麼累。尤其是老小最近剛剛入園,總是哭鬧著不想去學校,頭都大了。

她甚至開始跟朋友探討,孩子讀的這個幼兒園是不是不太好,要不要給孩子換一個,blablabla。

可是,就是這樣嫌棄孩子不夠獨立的母親,在最小的那個寶貝想要自己吃飯的時候,她說,不行不行,還是我餵你吧,不然吃得髒兮兮的!

在3個孩子獨自玩耍的時候,她時不時盯住孩子,並且問,你們喝水嗎?你們吃這個嗎?你們吃那個嗎?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最有趣的是,我打算買單離開的時候,在餐廳的遊樂區又看到了那個媽媽。她的三個孩子在裡頭玩得正開心,她也脫了鞋進去了。遊樂區很小,她很大。孩子們玩起來明顯受到了干擾,遊戲過程變得不連貫,可她依然杵在那裡,不肯離開。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哪裡是孩子不獨立,是媽媽不給孩子機會獨立罷了。哪裡有什麼孩子入園困難,是媽媽不願意放手孩子長大啊。我猜,她的孩子表現出的有些過度的活潑、躁動跟纏手,跟媽媽過多的介入和打擾有很大關係吧。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

據我觀察,很多存在適應問題的小孩兒,他們背後都有這樣一個控制慾很強的父母。

這些家長會用很多行為去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我不承認你長大了。我不承認我沒用了。

替代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是在對孩子變相地說:你不行,你還小,你離不開我。

假如父母一直如此不願意放手,持續去掌控孩子,會怎樣呢?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02

一種孩子,就會真的一直待在那個小寶寶的位置,持續地被父母照顧和各種操心。

比如朋友F和她3歲兒子的故事。

F的兒子在我們的印象裡一直很乖,可是這回入園還是遇到困難了。

F說,這一週來,她天天準時接送,溫溫柔柔,小心翼翼。剛開始兩天孩子還行,面上雖有不情願,也還堅持著。可到了週五,放學一見到媽媽,小傢伙就撲到媽媽懷裡哇哇哭起來。

F以為兒子是被誰欺負了,剋制著自己的情緒去跟老師交流,得到老師的回饋後,F呆掉了。

老師說,她兒子存在兩個情況。

一個是,這些天不停說手髒了。老師帶孩子們做戶外遊戲,玩沙子什麼的,他就站邊上邊搓手邊哭,問為什麼,他就說髒。老師帶他去洗了手,沒一會兒他又說髒了。一天下來,因為覺得“髒”得跑衛生間近十次。

另外一個是,他很少自己去跟其他小朋友玩,大部分時候就黏在老師身邊。老師站一邊,他就站一邊,老師加入遊戲,他才加入遊戲,從不會自己主動去靠近小朋友。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孩子身上看起來截然不同的兩個“問題”,其實是有緊密關聯的。

原來F一直以來照顧兒子都非常精細。僅僅為了讓兒子變得愛洗手,F就各種招都用了,包括批評、提醒,包括各種科普細菌知識,甚至在兒子睡著以後還會偷偷去檢查他的手洗沒洗乾淨,不夠乾淨的話就幫他洗。直到後來,兒子終於也學會了像媽媽一樣愛乾淨。

當然不止洗手。兒子在交朋友的時候,F也會加入、提建議、陪玩。F也曾經發現,兒子似乎只要跟其他孩子玩,都需要媽媽一起參與,卻覺得這只是小問題。

適當地關注孩子的衛生,當然沒問題。孩子社會化初始,父母在邊上引導、給孩子提供一些建議,也無可厚非。但F的行為顯然有些過了。她對孩子的所有照顧和“引導”背後,都藏著濃濃的掌控欲,和對孩子的入侵。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一個明顯後果是:孩子內化了媽媽的焦慮感,外界在他看來充滿了危險和不可控,需要特別小心謹慎。另一個隱蔽後果是:母子關係很黏著,孩子的空間幾乎被媽媽佔滿,他沒有空間留給小朋友。

既然媽媽希望把兒子緊緊攥在手心,孩子也就緊緊抓住媽媽不放。

對於F而言,最需要做的,就是跟兒子保持一定距離。

比如,孩子的衛生問題,由孩子自己做主。孩子要求洗手,我們可以幫他洗。孩子覺得不用洗,那我們就要稍微控制下自己,眼不見為淨。做媽媽的放鬆下來了,孩子對於“髒”的態度才會有轉變。

至於孩子跟小朋友玩的時候,媽媽就別去湊熱鬧了。趁著孩子玩的投入,你就悄悄往後撤退一點,再撤退一點吧。

如果媽媽永遠佔滿了孩子的世界,孩子如何有空間長成他自己?

"

01

昨兒在外頭吃飯,遇著一個英雄母親。她帶著她的三個孩子就餐,旁邊跟著兩個朋友。三個娃最大的7歲左右,中間的5歲左右,小的3歲左右。孩子們不停地打鬧,媽媽就不停跟他們周旋,那場面著實壯觀。

後來,孩子們圍著玩平板,終於安靜下來,媽媽就開始跟朋友吐槽:

孩子們如何不獨立、不省心,自己又是多麼累。尤其是老小最近剛剛入園,總是哭鬧著不想去學校,頭都大了。

她甚至開始跟朋友探討,孩子讀的這個幼兒園是不是不太好,要不要給孩子換一個,blablabla。

可是,就是這樣嫌棄孩子不夠獨立的母親,在最小的那個寶貝想要自己吃飯的時候,她說,不行不行,還是我餵你吧,不然吃得髒兮兮的!

在3個孩子獨自玩耍的時候,她時不時盯住孩子,並且問,你們喝水嗎?你們吃這個嗎?你們吃那個嗎?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最有趣的是,我打算買單離開的時候,在餐廳的遊樂區又看到了那個媽媽。她的三個孩子在裡頭玩得正開心,她也脫了鞋進去了。遊樂區很小,她很大。孩子們玩起來明顯受到了干擾,遊戲過程變得不連貫,可她依然杵在那裡,不肯離開。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哪裡是孩子不獨立,是媽媽不給孩子機會獨立罷了。哪裡有什麼孩子入園困難,是媽媽不願意放手孩子長大啊。我猜,她的孩子表現出的有些過度的活潑、躁動跟纏手,跟媽媽過多的介入和打擾有很大關係吧。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

據我觀察,很多存在適應問題的小孩兒,他們背後都有這樣一個控制慾很強的父母。

這些家長會用很多行為去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我不承認你長大了。我不承認我沒用了。

替代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是在對孩子變相地說:你不行,你還小,你離不開我。

假如父母一直如此不願意放手,持續去掌控孩子,會怎樣呢?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02

一種孩子,就會真的一直待在那個小寶寶的位置,持續地被父母照顧和各種操心。

比如朋友F和她3歲兒子的故事。

F的兒子在我們的印象裡一直很乖,可是這回入園還是遇到困難了。

F說,這一週來,她天天準時接送,溫溫柔柔,小心翼翼。剛開始兩天孩子還行,面上雖有不情願,也還堅持著。可到了週五,放學一見到媽媽,小傢伙就撲到媽媽懷裡哇哇哭起來。

F以為兒子是被誰欺負了,剋制著自己的情緒去跟老師交流,得到老師的回饋後,F呆掉了。

老師說,她兒子存在兩個情況。

一個是,這些天不停說手髒了。老師帶孩子們做戶外遊戲,玩沙子什麼的,他就站邊上邊搓手邊哭,問為什麼,他就說髒。老師帶他去洗了手,沒一會兒他又說髒了。一天下來,因為覺得“髒”得跑衛生間近十次。

另外一個是,他很少自己去跟其他小朋友玩,大部分時候就黏在老師身邊。老師站一邊,他就站一邊,老師加入遊戲,他才加入遊戲,從不會自己主動去靠近小朋友。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孩子身上看起來截然不同的兩個“問題”,其實是有緊密關聯的。

原來F一直以來照顧兒子都非常精細。僅僅為了讓兒子變得愛洗手,F就各種招都用了,包括批評、提醒,包括各種科普細菌知識,甚至在兒子睡著以後還會偷偷去檢查他的手洗沒洗乾淨,不夠乾淨的話就幫他洗。直到後來,兒子終於也學會了像媽媽一樣愛乾淨。

當然不止洗手。兒子在交朋友的時候,F也會加入、提建議、陪玩。F也曾經發現,兒子似乎只要跟其他孩子玩,都需要媽媽一起參與,卻覺得這只是小問題。

適當地關注孩子的衛生,當然沒問題。孩子社會化初始,父母在邊上引導、給孩子提供一些建議,也無可厚非。但F的行為顯然有些過了。她對孩子的所有照顧和“引導”背後,都藏著濃濃的掌控欲,和對孩子的入侵。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一個明顯後果是:孩子內化了媽媽的焦慮感,外界在他看來充滿了危險和不可控,需要特別小心謹慎。另一個隱蔽後果是:母子關係很黏著,孩子的空間幾乎被媽媽佔滿,他沒有空間留給小朋友。

既然媽媽希望把兒子緊緊攥在手心,孩子也就緊緊抓住媽媽不放。

對於F而言,最需要做的,就是跟兒子保持一定距離。

比如,孩子的衛生問題,由孩子自己做主。孩子要求洗手,我們可以幫他洗。孩子覺得不用洗,那我們就要稍微控制下自己,眼不見為淨。做媽媽的放鬆下來了,孩子對於“髒”的態度才會有轉變。

至於孩子跟小朋友玩的時候,媽媽就別去湊熱鬧了。趁著孩子玩的投入,你就悄悄往後撤退一點,再撤退一點吧。

如果媽媽永遠佔滿了孩子的世界,孩子如何有空間長成他自己?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03

跟F乖巧的兒子相反,我認識另外一個媽媽則經常抱怨她兒子難養,哪怕已經讀中班了,每天上學前,都要哭鬧一場。

她舉了一個例子。

開學幾天,母子倆天天就為了穿衣服的事情糾扯半天。

兒子堅持說,衣服沒穿好,鞋子不舒服,反覆要求媽媽把衣服鞋子弄好。

媽媽就很無奈,明明衣服鞋子都穿得好好的了,可熊孩子就說不舒服。

然後,媽媽就反覆給兒子換衣服,整理鞋子……兒子就反覆哭和鬧。他們每天去幼兒園都要遲到。

媽媽擔心地問:

他這樣是有什麼心理問題嗎?就是很容易對一件事情較真。講道理、共情什麼的都不管用。你說的話,他就是聽不進去。有時候,他好像知道你的目的是什麼,就會跟你反著來。

"

01

昨兒在外頭吃飯,遇著一個英雄母親。她帶著她的三個孩子就餐,旁邊跟著兩個朋友。三個娃最大的7歲左右,中間的5歲左右,小的3歲左右。孩子們不停地打鬧,媽媽就不停跟他們周旋,那場面著實壯觀。

後來,孩子們圍著玩平板,終於安靜下來,媽媽就開始跟朋友吐槽:

孩子們如何不獨立、不省心,自己又是多麼累。尤其是老小最近剛剛入園,總是哭鬧著不想去學校,頭都大了。

她甚至開始跟朋友探討,孩子讀的這個幼兒園是不是不太好,要不要給孩子換一個,blablabla。

可是,就是這樣嫌棄孩子不夠獨立的母親,在最小的那個寶貝想要自己吃飯的時候,她說,不行不行,還是我餵你吧,不然吃得髒兮兮的!

在3個孩子獨自玩耍的時候,她時不時盯住孩子,並且問,你們喝水嗎?你們吃這個嗎?你們吃那個嗎?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最有趣的是,我打算買單離開的時候,在餐廳的遊樂區又看到了那個媽媽。她的三個孩子在裡頭玩得正開心,她也脫了鞋進去了。遊樂區很小,她很大。孩子們玩起來明顯受到了干擾,遊戲過程變得不連貫,可她依然杵在那裡,不肯離開。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哪裡是孩子不獨立,是媽媽不給孩子機會獨立罷了。哪裡有什麼孩子入園困難,是媽媽不願意放手孩子長大啊。我猜,她的孩子表現出的有些過度的活潑、躁動跟纏手,跟媽媽過多的介入和打擾有很大關係吧。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

據我觀察,很多存在適應問題的小孩兒,他們背後都有這樣一個控制慾很強的父母。

這些家長會用很多行為去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我不承認你長大了。我不承認我沒用了。

替代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是在對孩子變相地說:你不行,你還小,你離不開我。

假如父母一直如此不願意放手,持續去掌控孩子,會怎樣呢?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02

一種孩子,就會真的一直待在那個小寶寶的位置,持續地被父母照顧和各種操心。

比如朋友F和她3歲兒子的故事。

F的兒子在我們的印象裡一直很乖,可是這回入園還是遇到困難了。

F說,這一週來,她天天準時接送,溫溫柔柔,小心翼翼。剛開始兩天孩子還行,面上雖有不情願,也還堅持著。可到了週五,放學一見到媽媽,小傢伙就撲到媽媽懷裡哇哇哭起來。

F以為兒子是被誰欺負了,剋制著自己的情緒去跟老師交流,得到老師的回饋後,F呆掉了。

老師說,她兒子存在兩個情況。

一個是,這些天不停說手髒了。老師帶孩子們做戶外遊戲,玩沙子什麼的,他就站邊上邊搓手邊哭,問為什麼,他就說髒。老師帶他去洗了手,沒一會兒他又說髒了。一天下來,因為覺得“髒”得跑衛生間近十次。

另外一個是,他很少自己去跟其他小朋友玩,大部分時候就黏在老師身邊。老師站一邊,他就站一邊,老師加入遊戲,他才加入遊戲,從不會自己主動去靠近小朋友。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孩子身上看起來截然不同的兩個“問題”,其實是有緊密關聯的。

原來F一直以來照顧兒子都非常精細。僅僅為了讓兒子變得愛洗手,F就各種招都用了,包括批評、提醒,包括各種科普細菌知識,甚至在兒子睡著以後還會偷偷去檢查他的手洗沒洗乾淨,不夠乾淨的話就幫他洗。直到後來,兒子終於也學會了像媽媽一樣愛乾淨。

當然不止洗手。兒子在交朋友的時候,F也會加入、提建議、陪玩。F也曾經發現,兒子似乎只要跟其他孩子玩,都需要媽媽一起參與,卻覺得這只是小問題。

適當地關注孩子的衛生,當然沒問題。孩子社會化初始,父母在邊上引導、給孩子提供一些建議,也無可厚非。但F的行為顯然有些過了。她對孩子的所有照顧和“引導”背後,都藏著濃濃的掌控欲,和對孩子的入侵。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一個明顯後果是:孩子內化了媽媽的焦慮感,外界在他看來充滿了危險和不可控,需要特別小心謹慎。另一個隱蔽後果是:母子關係很黏著,孩子的空間幾乎被媽媽佔滿,他沒有空間留給小朋友。

既然媽媽希望把兒子緊緊攥在手心,孩子也就緊緊抓住媽媽不放。

對於F而言,最需要做的,就是跟兒子保持一定距離。

比如,孩子的衛生問題,由孩子自己做主。孩子要求洗手,我們可以幫他洗。孩子覺得不用洗,那我們就要稍微控制下自己,眼不見為淨。做媽媽的放鬆下來了,孩子對於“髒”的態度才會有轉變。

至於孩子跟小朋友玩的時候,媽媽就別去湊熱鬧了。趁著孩子玩的投入,你就悄悄往後撤退一點,再撤退一點吧。

如果媽媽永遠佔滿了孩子的世界,孩子如何有空間長成他自己?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03

跟F乖巧的兒子相反,我認識另外一個媽媽則經常抱怨她兒子難養,哪怕已經讀中班了,每天上學前,都要哭鬧一場。

她舉了一個例子。

開學幾天,母子倆天天就為了穿衣服的事情糾扯半天。

兒子堅持說,衣服沒穿好,鞋子不舒服,反覆要求媽媽把衣服鞋子弄好。

媽媽就很無奈,明明衣服鞋子都穿得好好的了,可熊孩子就說不舒服。

然後,媽媽就反覆給兒子換衣服,整理鞋子……兒子就反覆哭和鬧。他們每天去幼兒園都要遲到。

媽媽擔心地問:

他這樣是有什麼心理問題嗎?就是很容易對一件事情較真。講道理、共情什麼的都不管用。你說的話,他就是聽不進去。有時候,他好像知道你的目的是什麼,就會跟你反著來。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從媽媽這裡我們得知,穿衣服只是母子倆的一個戰場。他們還有很多其他戰場。戰場上,倆人配合著玩了一出“拔河”的遊戲:你要往東,我就要往西。

孩子為什麼一定要往西呢,因為父母一定要把孩子往東拉。如果父母不再往東邊使勁,那麼孩子其實也就沒必要往西邊較勁了。

就像穿衣服這件事。一箇中班的小孩,原本有足夠的能力穿脫簡單的衣服了。所以,這個媽媽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穿衣服?假如衣服是孩子自己選的,那麼就算不舒服他可能也不會說。很可能不是衣服不舒服,而是媽媽給他穿衣服這件事本身讓他不舒服。

"

01

昨兒在外頭吃飯,遇著一個英雄母親。她帶著她的三個孩子就餐,旁邊跟著兩個朋友。三個娃最大的7歲左右,中間的5歲左右,小的3歲左右。孩子們不停地打鬧,媽媽就不停跟他們周旋,那場面著實壯觀。

後來,孩子們圍著玩平板,終於安靜下來,媽媽就開始跟朋友吐槽:

孩子們如何不獨立、不省心,自己又是多麼累。尤其是老小最近剛剛入園,總是哭鬧著不想去學校,頭都大了。

她甚至開始跟朋友探討,孩子讀的這個幼兒園是不是不太好,要不要給孩子換一個,blablabla。

可是,就是這樣嫌棄孩子不夠獨立的母親,在最小的那個寶貝想要自己吃飯的時候,她說,不行不行,還是我餵你吧,不然吃得髒兮兮的!

在3個孩子獨自玩耍的時候,她時不時盯住孩子,並且問,你們喝水嗎?你們吃這個嗎?你們吃那個嗎?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最有趣的是,我打算買單離開的時候,在餐廳的遊樂區又看到了那個媽媽。她的三個孩子在裡頭玩得正開心,她也脫了鞋進去了。遊樂區很小,她很大。孩子們玩起來明顯受到了干擾,遊戲過程變得不連貫,可她依然杵在那裡,不肯離開。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哪裡是孩子不獨立,是媽媽不給孩子機會獨立罷了。哪裡有什麼孩子入園困難,是媽媽不願意放手孩子長大啊。我猜,她的孩子表現出的有些過度的活潑、躁動跟纏手,跟媽媽過多的介入和打擾有很大關係吧。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

據我觀察,很多存在適應問題的小孩兒,他們背後都有這樣一個控制慾很強的父母。

這些家長會用很多行為去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我不承認你長大了。我不承認我沒用了。

替代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是在對孩子變相地說:你不行,你還小,你離不開我。

假如父母一直如此不願意放手,持續去掌控孩子,會怎樣呢?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02

一種孩子,就會真的一直待在那個小寶寶的位置,持續地被父母照顧和各種操心。

比如朋友F和她3歲兒子的故事。

F的兒子在我們的印象裡一直很乖,可是這回入園還是遇到困難了。

F說,這一週來,她天天準時接送,溫溫柔柔,小心翼翼。剛開始兩天孩子還行,面上雖有不情願,也還堅持著。可到了週五,放學一見到媽媽,小傢伙就撲到媽媽懷裡哇哇哭起來。

F以為兒子是被誰欺負了,剋制著自己的情緒去跟老師交流,得到老師的回饋後,F呆掉了。

老師說,她兒子存在兩個情況。

一個是,這些天不停說手髒了。老師帶孩子們做戶外遊戲,玩沙子什麼的,他就站邊上邊搓手邊哭,問為什麼,他就說髒。老師帶他去洗了手,沒一會兒他又說髒了。一天下來,因為覺得“髒”得跑衛生間近十次。

另外一個是,他很少自己去跟其他小朋友玩,大部分時候就黏在老師身邊。老師站一邊,他就站一邊,老師加入遊戲,他才加入遊戲,從不會自己主動去靠近小朋友。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孩子身上看起來截然不同的兩個“問題”,其實是有緊密關聯的。

原來F一直以來照顧兒子都非常精細。僅僅為了讓兒子變得愛洗手,F就各種招都用了,包括批評、提醒,包括各種科普細菌知識,甚至在兒子睡著以後還會偷偷去檢查他的手洗沒洗乾淨,不夠乾淨的話就幫他洗。直到後來,兒子終於也學會了像媽媽一樣愛乾淨。

當然不止洗手。兒子在交朋友的時候,F也會加入、提建議、陪玩。F也曾經發現,兒子似乎只要跟其他孩子玩,都需要媽媽一起參與,卻覺得這只是小問題。

適當地關注孩子的衛生,當然沒問題。孩子社會化初始,父母在邊上引導、給孩子提供一些建議,也無可厚非。但F的行為顯然有些過了。她對孩子的所有照顧和“引導”背後,都藏著濃濃的掌控欲,和對孩子的入侵。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一個明顯後果是:孩子內化了媽媽的焦慮感,外界在他看來充滿了危險和不可控,需要特別小心謹慎。另一個隱蔽後果是:母子關係很黏著,孩子的空間幾乎被媽媽佔滿,他沒有空間留給小朋友。

既然媽媽希望把兒子緊緊攥在手心,孩子也就緊緊抓住媽媽不放。

對於F而言,最需要做的,就是跟兒子保持一定距離。

比如,孩子的衛生問題,由孩子自己做主。孩子要求洗手,我們可以幫他洗。孩子覺得不用洗,那我們就要稍微控制下自己,眼不見為淨。做媽媽的放鬆下來了,孩子對於“髒”的態度才會有轉變。

至於孩子跟小朋友玩的時候,媽媽就別去湊熱鬧了。趁著孩子玩的投入,你就悄悄往後撤退一點,再撤退一點吧。

如果媽媽永遠佔滿了孩子的世界,孩子如何有空間長成他自己?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03

跟F乖巧的兒子相反,我認識另外一個媽媽則經常抱怨她兒子難養,哪怕已經讀中班了,每天上學前,都要哭鬧一場。

她舉了一個例子。

開學幾天,母子倆天天就為了穿衣服的事情糾扯半天。

兒子堅持說,衣服沒穿好,鞋子不舒服,反覆要求媽媽把衣服鞋子弄好。

媽媽就很無奈,明明衣服鞋子都穿得好好的了,可熊孩子就說不舒服。

然後,媽媽就反覆給兒子換衣服,整理鞋子……兒子就反覆哭和鬧。他們每天去幼兒園都要遲到。

媽媽擔心地問:

他這樣是有什麼心理問題嗎?就是很容易對一件事情較真。講道理、共情什麼的都不管用。你說的話,他就是聽不進去。有時候,他好像知道你的目的是什麼,就會跟你反著來。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從媽媽這裡我們得知,穿衣服只是母子倆的一個戰場。他們還有很多其他戰場。戰場上,倆人配合著玩了一出“拔河”的遊戲:你要往東,我就要往西。

孩子為什麼一定要往西呢,因為父母一定要把孩子往東拉。如果父母不再往東邊使勁,那麼孩子其實也就沒必要往西邊較勁了。

就像穿衣服這件事。一箇中班的小孩,原本有足夠的能力穿脫簡單的衣服了。所以,這個媽媽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穿衣服?假如衣服是孩子自己選的,那麼就算不舒服他可能也不會說。很可能不是衣服不舒服,而是媽媽給他穿衣服這件事本身讓他不舒服。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我就記得一個家長困惑說,她兒子特別抗拒穿帶有拉鍊的衣服。一瞭解發現,曾經在孩子選好了一件自己喜歡的外套時,媽媽卻說不搭,強硬要求孩子穿某件帶拉鍊的衣服。

這兩個孩子的故事很相似。根本不是衣服不舒服,是孩子和父母相處起來不舒服。是做父母的太強勢,控制太多,而孩子自我意識增強,他在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抗拒。最後的結果就是家無寧日,陷入權力的爭鬥中。

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那就是凡事父母都該有一個意識:

孩子跟你掰扯一件事、跟你較勁的時候,他們找的那個“藉口”不一定是真的,但是不舒服的感受卻一定是真的。這時,你不妨放下你所有的努力,包括代替、說教,各種育兒技巧,只是退後一點,看到孩子的情緒,尊重孩子獨立的需要,把屬於孩子的事情,儘量交由孩子自己去做決定。

"

01

昨兒在外頭吃飯,遇著一個英雄母親。她帶著她的三個孩子就餐,旁邊跟著兩個朋友。三個娃最大的7歲左右,中間的5歲左右,小的3歲左右。孩子們不停地打鬧,媽媽就不停跟他們周旋,那場面著實壯觀。

後來,孩子們圍著玩平板,終於安靜下來,媽媽就開始跟朋友吐槽:

孩子們如何不獨立、不省心,自己又是多麼累。尤其是老小最近剛剛入園,總是哭鬧著不想去學校,頭都大了。

她甚至開始跟朋友探討,孩子讀的這個幼兒園是不是不太好,要不要給孩子換一個,blablabla。

可是,就是這樣嫌棄孩子不夠獨立的母親,在最小的那個寶貝想要自己吃飯的時候,她說,不行不行,還是我餵你吧,不然吃得髒兮兮的!

在3個孩子獨自玩耍的時候,她時不時盯住孩子,並且問,你們喝水嗎?你們吃這個嗎?你們吃那個嗎?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最有趣的是,我打算買單離開的時候,在餐廳的遊樂區又看到了那個媽媽。她的三個孩子在裡頭玩得正開心,她也脫了鞋進去了。遊樂區很小,她很大。孩子們玩起來明顯受到了干擾,遊戲過程變得不連貫,可她依然杵在那裡,不肯離開。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哪裡是孩子不獨立,是媽媽不給孩子機會獨立罷了。哪裡有什麼孩子入園困難,是媽媽不願意放手孩子長大啊。我猜,她的孩子表現出的有些過度的活潑、躁動跟纏手,跟媽媽過多的介入和打擾有很大關係吧。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

據我觀察,很多存在適應問題的小孩兒,他們背後都有這樣一個控制慾很強的父母。

這些家長會用很多行為去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我不承認你長大了。我不承認我沒用了。

替代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是在對孩子變相地說:你不行,你還小,你離不開我。

假如父母一直如此不願意放手,持續去掌控孩子,會怎樣呢?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02

一種孩子,就會真的一直待在那個小寶寶的位置,持續地被父母照顧和各種操心。

比如朋友F和她3歲兒子的故事。

F的兒子在我們的印象裡一直很乖,可是這回入園還是遇到困難了。

F說,這一週來,她天天準時接送,溫溫柔柔,小心翼翼。剛開始兩天孩子還行,面上雖有不情願,也還堅持著。可到了週五,放學一見到媽媽,小傢伙就撲到媽媽懷裡哇哇哭起來。

F以為兒子是被誰欺負了,剋制著自己的情緒去跟老師交流,得到老師的回饋後,F呆掉了。

老師說,她兒子存在兩個情況。

一個是,這些天不停說手髒了。老師帶孩子們做戶外遊戲,玩沙子什麼的,他就站邊上邊搓手邊哭,問為什麼,他就說髒。老師帶他去洗了手,沒一會兒他又說髒了。一天下來,因為覺得“髒”得跑衛生間近十次。

另外一個是,他很少自己去跟其他小朋友玩,大部分時候就黏在老師身邊。老師站一邊,他就站一邊,老師加入遊戲,他才加入遊戲,從不會自己主動去靠近小朋友。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孩子身上看起來截然不同的兩個“問題”,其實是有緊密關聯的。

原來F一直以來照顧兒子都非常精細。僅僅為了讓兒子變得愛洗手,F就各種招都用了,包括批評、提醒,包括各種科普細菌知識,甚至在兒子睡著以後還會偷偷去檢查他的手洗沒洗乾淨,不夠乾淨的話就幫他洗。直到後來,兒子終於也學會了像媽媽一樣愛乾淨。

當然不止洗手。兒子在交朋友的時候,F也會加入、提建議、陪玩。F也曾經發現,兒子似乎只要跟其他孩子玩,都需要媽媽一起參與,卻覺得這只是小問題。

適當地關注孩子的衛生,當然沒問題。孩子社會化初始,父母在邊上引導、給孩子提供一些建議,也無可厚非。但F的行為顯然有些過了。她對孩子的所有照顧和“引導”背後,都藏著濃濃的掌控欲,和對孩子的入侵。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一個明顯後果是:孩子內化了媽媽的焦慮感,外界在他看來充滿了危險和不可控,需要特別小心謹慎。另一個隱蔽後果是:母子關係很黏著,孩子的空間幾乎被媽媽佔滿,他沒有空間留給小朋友。

既然媽媽希望把兒子緊緊攥在手心,孩子也就緊緊抓住媽媽不放。

對於F而言,最需要做的,就是跟兒子保持一定距離。

比如,孩子的衛生問題,由孩子自己做主。孩子要求洗手,我們可以幫他洗。孩子覺得不用洗,那我們就要稍微控制下自己,眼不見為淨。做媽媽的放鬆下來了,孩子對於“髒”的態度才會有轉變。

至於孩子跟小朋友玩的時候,媽媽就別去湊熱鬧了。趁著孩子玩的投入,你就悄悄往後撤退一點,再撤退一點吧。

如果媽媽永遠佔滿了孩子的世界,孩子如何有空間長成他自己?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03

跟F乖巧的兒子相反,我認識另外一個媽媽則經常抱怨她兒子難養,哪怕已經讀中班了,每天上學前,都要哭鬧一場。

她舉了一個例子。

開學幾天,母子倆天天就為了穿衣服的事情糾扯半天。

兒子堅持說,衣服沒穿好,鞋子不舒服,反覆要求媽媽把衣服鞋子弄好。

媽媽就很無奈,明明衣服鞋子都穿得好好的了,可熊孩子就說不舒服。

然後,媽媽就反覆給兒子換衣服,整理鞋子……兒子就反覆哭和鬧。他們每天去幼兒園都要遲到。

媽媽擔心地問:

他這樣是有什麼心理問題嗎?就是很容易對一件事情較真。講道理、共情什麼的都不管用。你說的話,他就是聽不進去。有時候,他好像知道你的目的是什麼,就會跟你反著來。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從媽媽這裡我們得知,穿衣服只是母子倆的一個戰場。他們還有很多其他戰場。戰場上,倆人配合著玩了一出“拔河”的遊戲:你要往東,我就要往西。

孩子為什麼一定要往西呢,因為父母一定要把孩子往東拉。如果父母不再往東邊使勁,那麼孩子其實也就沒必要往西邊較勁了。

就像穿衣服這件事。一箇中班的小孩,原本有足夠的能力穿脫簡單的衣服了。所以,這個媽媽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穿衣服?假如衣服是孩子自己選的,那麼就算不舒服他可能也不會說。很可能不是衣服不舒服,而是媽媽給他穿衣服這件事本身讓他不舒服。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我就記得一個家長困惑說,她兒子特別抗拒穿帶有拉鍊的衣服。一瞭解發現,曾經在孩子選好了一件自己喜歡的外套時,媽媽卻說不搭,強硬要求孩子穿某件帶拉鍊的衣服。

這兩個孩子的故事很相似。根本不是衣服不舒服,是孩子和父母相處起來不舒服。是做父母的太強勢,控制太多,而孩子自我意識增強,他在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抗拒。最後的結果就是家無寧日,陷入權力的爭鬥中。

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那就是凡事父母都該有一個意識:

孩子跟你掰扯一件事、跟你較勁的時候,他們找的那個“藉口”不一定是真的,但是不舒服的感受卻一定是真的。這時,你不妨放下你所有的努力,包括代替、說教,各種育兒技巧,只是退後一點,看到孩子的情緒,尊重孩子獨立的需要,把屬於孩子的事情,儘量交由孩子自己去做決定。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哭鬧不休?心理學家告訴你:父母怎麼做最好

撫養孩子原本很辛苦,但是這個辛苦對太多父母而言又太過迷人。它會讓我們覺得自己重要。所以,比起來,很多父母更願意承受那個照顧之苦,而不願意忍受孩子不需要自己的現實。

作為早期教育工作者,我們其實也會遇到這種不太能夠耐受的時刻。比如當我看到孩子進了幼兒園以後,開開心心去學校頭也不回的時候,內心就會有強烈的失落感。但是我知道,那個難受是我們必須要去經受的。

我們得要學會耐受逐漸不被孩子那麼需要的事實,然後目送孩子走向屬於他們的未來。

假如孩子長大的路上,總有一雙手緊緊拽住他,那這個孩子如何真正向前走呢?

放手,是對孩子最好的接納和祝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