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

二胎媽媽娟子產假即將期滿,整日卻以淚洗面。

老公在鄰縣上班,是她眼中的“雲配偶”。

老大(女兒)暑假過完就要上小學了,為了方便照顧,選在自己單位就近的學校,眼下當務之急是在附近給孩子找個房子。

老二(兒子)不到半歲,除了她,全家人一致同意將孩子放回老家由公公婆婆撫養。

娟子最大的心病就是嗷嗷待哺的兒子,她說一個月內需要把奶斷掉。因為擔心換了環境孩子會出現各種不適,所以這位媽媽整天都處於焦慮狀態,她感覺生活陷入一灘泥潭,心裡知道要趕緊跳出來,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顯然,娟子的症狀屬於育兒焦慮

"

二胎媽媽娟子產假即將期滿,整日卻以淚洗面。

老公在鄰縣上班,是她眼中的“雲配偶”。

老大(女兒)暑假過完就要上小學了,為了方便照顧,選在自己單位就近的學校,眼下當務之急是在附近給孩子找個房子。

老二(兒子)不到半歲,除了她,全家人一致同意將孩子放回老家由公公婆婆撫養。

娟子最大的心病就是嗷嗷待哺的兒子,她說一個月內需要把奶斷掉。因為擔心換了環境孩子會出現各種不適,所以這位媽媽整天都處於焦慮狀態,她感覺生活陷入一灘泥潭,心裡知道要趕緊跳出來,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顯然,娟子的症狀屬於育兒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焦慮是個體對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危險或威脅情境所產生的的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不愉快的複雜情緒狀態

娟子的憂慮、煩惱就屬於焦慮。

所謂育兒焦慮指的是父母對孩子越來越重視,他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未來可能的行為引發的焦慮。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生了二胎後,老大悶悶不樂怎麼辦?孩子上了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等等。

這些焦慮症狀在年輕父母,尤其是媽媽身上表現比較明顯,比如娟子擔心公婆照顧不好兒子。

為什麼媽媽總比爸爸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呢?一起來看看焦慮產生的原因。

"

二胎媽媽娟子產假即將期滿,整日卻以淚洗面。

老公在鄰縣上班,是她眼中的“雲配偶”。

老大(女兒)暑假過完就要上小學了,為了方便照顧,選在自己單位就近的學校,眼下當務之急是在附近給孩子找個房子。

老二(兒子)不到半歲,除了她,全家人一致同意將孩子放回老家由公公婆婆撫養。

娟子最大的心病就是嗷嗷待哺的兒子,她說一個月內需要把奶斷掉。因為擔心換了環境孩子會出現各種不適,所以這位媽媽整天都處於焦慮狀態,她感覺生活陷入一灘泥潭,心裡知道要趕緊跳出來,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顯然,娟子的症狀屬於育兒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焦慮是個體對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危險或威脅情境所產生的的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不愉快的複雜情緒狀態

娟子的憂慮、煩惱就屬於焦慮。

所謂育兒焦慮指的是父母對孩子越來越重視,他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未來可能的行為引發的焦慮。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生了二胎後,老大悶悶不樂怎麼辦?孩子上了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等等。

這些焦慮症狀在年輕父母,尤其是媽媽身上表現比較明顯,比如娟子擔心公婆照顧不好兒子。

為什麼媽媽總比爸爸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呢?一起來看看焦慮產生的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的來源

女性育兒焦慮的產生與社會、家庭和個人有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社會方面

①男女角色期待不同

朋友丹說她從懷孕後就辭職在家待產,兒子出生後,便成了“全職媽媽”,有一次在小區遛娃碰到一群老太太,有人詢問:你自己帶娃不用上班嗎?她說:嗯,老公賺錢養家。

沒想到剛話落,旁邊的老太太就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有人說現在這男的真是辛苦,一個人養活全家(認可男性地位);

有人說沒如今這女的真是太嬌貴了,帶個娃還能帶抑鬱了(女性不能抑鬱);

更有人說應該把娃放老家,趁年輕上班攢點錢(賺錢比養育孩子重要);

丹說那一刻感覺尬極了,沒想到自己成了老太太眼裡的笑柄。

對於像丹一樣的全職媽媽來說,個人的選擇永遠無法滿足社會的期待。

就像電影《找到你》片尾李捷感慨道:

這個時代對女性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做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是一個職業。

"

二胎媽媽娟子產假即將期滿,整日卻以淚洗面。

老公在鄰縣上班,是她眼中的“雲配偶”。

老大(女兒)暑假過完就要上小學了,為了方便照顧,選在自己單位就近的學校,眼下當務之急是在附近給孩子找個房子。

老二(兒子)不到半歲,除了她,全家人一致同意將孩子放回老家由公公婆婆撫養。

娟子最大的心病就是嗷嗷待哺的兒子,她說一個月內需要把奶斷掉。因為擔心換了環境孩子會出現各種不適,所以這位媽媽整天都處於焦慮狀態,她感覺生活陷入一灘泥潭,心裡知道要趕緊跳出來,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顯然,娟子的症狀屬於育兒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焦慮是個體對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危險或威脅情境所產生的的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不愉快的複雜情緒狀態

娟子的憂慮、煩惱就屬於焦慮。

所謂育兒焦慮指的是父母對孩子越來越重視,他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未來可能的行為引發的焦慮。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生了二胎後,老大悶悶不樂怎麼辦?孩子上了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等等。

這些焦慮症狀在年輕父母,尤其是媽媽身上表現比較明顯,比如娟子擔心公婆照顧不好兒子。

為什麼媽媽總比爸爸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呢?一起來看看焦慮產生的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的來源

女性育兒焦慮的產生與社會、家庭和個人有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社會方面

①男女角色期待不同

朋友丹說她從懷孕後就辭職在家待產,兒子出生後,便成了“全職媽媽”,有一次在小區遛娃碰到一群老太太,有人詢問:你自己帶娃不用上班嗎?她說:嗯,老公賺錢養家。

沒想到剛話落,旁邊的老太太就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有人說現在這男的真是辛苦,一個人養活全家(認可男性地位);

有人說沒如今這女的真是太嬌貴了,帶個娃還能帶抑鬱了(女性不能抑鬱);

更有人說應該把娃放老家,趁年輕上班攢點錢(賺錢比養育孩子重要);

丹說那一刻感覺尬極了,沒想到自己成了老太太眼裡的笑柄。

對於像丹一樣的全職媽媽來說,個人的選擇永遠無法滿足社會的期待。

就像電影《找到你》片尾李捷感慨道:

這個時代對女性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做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是一個職業。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張泉靈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坦言道:

我要明確告訴你的是,我很討厭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背後本身就是偏見。

社會對女性的偏見與文化基因有關,古時有“女子無才便是德”、“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當下社會有“女生一漂亮,就被認為沒有腦子,只是花瓶一個,“75%的男性不能接受自己女朋友胖,但女性就沒這麼在乎男朋友的胖瘦”等等。

"

二胎媽媽娟子產假即將期滿,整日卻以淚洗面。

老公在鄰縣上班,是她眼中的“雲配偶”。

老大(女兒)暑假過完就要上小學了,為了方便照顧,選在自己單位就近的學校,眼下當務之急是在附近給孩子找個房子。

老二(兒子)不到半歲,除了她,全家人一致同意將孩子放回老家由公公婆婆撫養。

娟子最大的心病就是嗷嗷待哺的兒子,她說一個月內需要把奶斷掉。因為擔心換了環境孩子會出現各種不適,所以這位媽媽整天都處於焦慮狀態,她感覺生活陷入一灘泥潭,心裡知道要趕緊跳出來,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顯然,娟子的症狀屬於育兒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焦慮是個體對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危險或威脅情境所產生的的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不愉快的複雜情緒狀態

娟子的憂慮、煩惱就屬於焦慮。

所謂育兒焦慮指的是父母對孩子越來越重視,他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未來可能的行為引發的焦慮。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生了二胎後,老大悶悶不樂怎麼辦?孩子上了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等等。

這些焦慮症狀在年輕父母,尤其是媽媽身上表現比較明顯,比如娟子擔心公婆照顧不好兒子。

為什麼媽媽總比爸爸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呢?一起來看看焦慮產生的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的來源

女性育兒焦慮的產生與社會、家庭和個人有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社會方面

①男女角色期待不同

朋友丹說她從懷孕後就辭職在家待產,兒子出生後,便成了“全職媽媽”,有一次在小區遛娃碰到一群老太太,有人詢問:你自己帶娃不用上班嗎?她說:嗯,老公賺錢養家。

沒想到剛話落,旁邊的老太太就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有人說現在這男的真是辛苦,一個人養活全家(認可男性地位);

有人說沒如今這女的真是太嬌貴了,帶個娃還能帶抑鬱了(女性不能抑鬱);

更有人說應該把娃放老家,趁年輕上班攢點錢(賺錢比養育孩子重要);

丹說那一刻感覺尬極了,沒想到自己成了老太太眼裡的笑柄。

對於像丹一樣的全職媽媽來說,個人的選擇永遠無法滿足社會的期待。

就像電影《找到你》片尾李捷感慨道:

這個時代對女性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做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是一個職業。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張泉靈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坦言道:

我要明確告訴你的是,我很討厭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背後本身就是偏見。

社會對女性的偏見與文化基因有關,古時有“女子無才便是德”、“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當下社會有“女生一漂亮,就被認為沒有腦子,只是花瓶一個,“75%的男性不能接受自己女朋友胖,但女性就沒這麼在乎男朋友的胖瘦”等等。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焦慮的現代人》中提到:男人在成長中會慢慢培養出一種信念,即他們如果想獲得什麼,就必須在生活中有所成就。而女人卻明白通過愛,只有經過愛,她們才能獲得幸福、安全與聲望。

由此可見,社會對男女的不同期待影響了各自不同的認知。

與男人不同,女性承擔撫育責任很大程度是受生理條件制約,然而,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識的當今社會,丈夫失去了對妻子的統治權,女性要求自身的價值需要充分體現。因此,女性的自我意識與社會期待之間的差距是女性角色焦慮主要原因。

"

二胎媽媽娟子產假即將期滿,整日卻以淚洗面。

老公在鄰縣上班,是她眼中的“雲配偶”。

老大(女兒)暑假過完就要上小學了,為了方便照顧,選在自己單位就近的學校,眼下當務之急是在附近給孩子找個房子。

老二(兒子)不到半歲,除了她,全家人一致同意將孩子放回老家由公公婆婆撫養。

娟子最大的心病就是嗷嗷待哺的兒子,她說一個月內需要把奶斷掉。因為擔心換了環境孩子會出現各種不適,所以這位媽媽整天都處於焦慮狀態,她感覺生活陷入一灘泥潭,心裡知道要趕緊跳出來,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顯然,娟子的症狀屬於育兒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焦慮是個體對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危險或威脅情境所產生的的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不愉快的複雜情緒狀態

娟子的憂慮、煩惱就屬於焦慮。

所謂育兒焦慮指的是父母對孩子越來越重視,他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未來可能的行為引發的焦慮。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生了二胎後,老大悶悶不樂怎麼辦?孩子上了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等等。

這些焦慮症狀在年輕父母,尤其是媽媽身上表現比較明顯,比如娟子擔心公婆照顧不好兒子。

為什麼媽媽總比爸爸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呢?一起來看看焦慮產生的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的來源

女性育兒焦慮的產生與社會、家庭和個人有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社會方面

①男女角色期待不同

朋友丹說她從懷孕後就辭職在家待產,兒子出生後,便成了“全職媽媽”,有一次在小區遛娃碰到一群老太太,有人詢問:你自己帶娃不用上班嗎?她說:嗯,老公賺錢養家。

沒想到剛話落,旁邊的老太太就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有人說現在這男的真是辛苦,一個人養活全家(認可男性地位);

有人說沒如今這女的真是太嬌貴了,帶個娃還能帶抑鬱了(女性不能抑鬱);

更有人說應該把娃放老家,趁年輕上班攢點錢(賺錢比養育孩子重要);

丹說那一刻感覺尬極了,沒想到自己成了老太太眼裡的笑柄。

對於像丹一樣的全職媽媽來說,個人的選擇永遠無法滿足社會的期待。

就像電影《找到你》片尾李捷感慨道:

這個時代對女性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做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是一個職業。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張泉靈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坦言道:

我要明確告訴你的是,我很討厭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背後本身就是偏見。

社會對女性的偏見與文化基因有關,古時有“女子無才便是德”、“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當下社會有“女生一漂亮,就被認為沒有腦子,只是花瓶一個,“75%的男性不能接受自己女朋友胖,但女性就沒這麼在乎男朋友的胖瘦”等等。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焦慮的現代人》中提到:男人在成長中會慢慢培養出一種信念,即他們如果想獲得什麼,就必須在生活中有所成就。而女人卻明白通過愛,只有經過愛,她們才能獲得幸福、安全與聲望。

由此可見,社會對男女的不同期待影響了各自不同的認知。

與男人不同,女性承擔撫育責任很大程度是受生理條件制約,然而,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識的當今社會,丈夫失去了對妻子的統治權,女性要求自身的價值需要充分體現。因此,女性的自我意識與社會期待之間的差距是女性角色焦慮主要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②教育機構販賣焦慮

朋友聚會聊天,探討育兒經驗,說到“給孩子報培訓班”的話題,大家一致表示:一孩子報課外班越早越好,二孩子的課外班越多越好

想想6歲之前的我田間地頭抓蝴蝶、捉蛐蛐,不得不感嘆如今的小孩真的是太辛苦了。

曾看到新聞報道中說山東煙臺一名8歲小學生暑假要在國學、中國舞、鋼琴、書法、作文、少兒口才、英語等等共11門課程中奔波。

更誇張的是有不少學生奔波在財商課統感協調班等五花八門的“時髦”課程中“,令人費解的是就連有些輔導班的老師都說不清這些班是幹啥的……

一位心急如焚的母親帶孩子去報外語培訓班,她問工作人員:

“孩子四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

工作人員說:“在美國肯定夠了,在海淀區肯定不夠。”

孩子養育過程中的焦慮來源於教育機構的“綁架式消費”,父母們沒有考慮孩子的自身條件,輕信培訓機構的說辭,親手導演了養育的“悲喜劇”。

"

二胎媽媽娟子產假即將期滿,整日卻以淚洗面。

老公在鄰縣上班,是她眼中的“雲配偶”。

老大(女兒)暑假過完就要上小學了,為了方便照顧,選在自己單位就近的學校,眼下當務之急是在附近給孩子找個房子。

老二(兒子)不到半歲,除了她,全家人一致同意將孩子放回老家由公公婆婆撫養。

娟子最大的心病就是嗷嗷待哺的兒子,她說一個月內需要把奶斷掉。因為擔心換了環境孩子會出現各種不適,所以這位媽媽整天都處於焦慮狀態,她感覺生活陷入一灘泥潭,心裡知道要趕緊跳出來,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顯然,娟子的症狀屬於育兒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焦慮是個體對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危險或威脅情境所產生的的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不愉快的複雜情緒狀態

娟子的憂慮、煩惱就屬於焦慮。

所謂育兒焦慮指的是父母對孩子越來越重視,他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未來可能的行為引發的焦慮。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生了二胎後,老大悶悶不樂怎麼辦?孩子上了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等等。

這些焦慮症狀在年輕父母,尤其是媽媽身上表現比較明顯,比如娟子擔心公婆照顧不好兒子。

為什麼媽媽總比爸爸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呢?一起來看看焦慮產生的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的來源

女性育兒焦慮的產生與社會、家庭和個人有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社會方面

①男女角色期待不同

朋友丹說她從懷孕後就辭職在家待產,兒子出生後,便成了“全職媽媽”,有一次在小區遛娃碰到一群老太太,有人詢問:你自己帶娃不用上班嗎?她說:嗯,老公賺錢養家。

沒想到剛話落,旁邊的老太太就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有人說現在這男的真是辛苦,一個人養活全家(認可男性地位);

有人說沒如今這女的真是太嬌貴了,帶個娃還能帶抑鬱了(女性不能抑鬱);

更有人說應該把娃放老家,趁年輕上班攢點錢(賺錢比養育孩子重要);

丹說那一刻感覺尬極了,沒想到自己成了老太太眼裡的笑柄。

對於像丹一樣的全職媽媽來說,個人的選擇永遠無法滿足社會的期待。

就像電影《找到你》片尾李捷感慨道:

這個時代對女性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做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是一個職業。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張泉靈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坦言道:

我要明確告訴你的是,我很討厭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背後本身就是偏見。

社會對女性的偏見與文化基因有關,古時有“女子無才便是德”、“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當下社會有“女生一漂亮,就被認為沒有腦子,只是花瓶一個,“75%的男性不能接受自己女朋友胖,但女性就沒這麼在乎男朋友的胖瘦”等等。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焦慮的現代人》中提到:男人在成長中會慢慢培養出一種信念,即他們如果想獲得什麼,就必須在生活中有所成就。而女人卻明白通過愛,只有經過愛,她們才能獲得幸福、安全與聲望。

由此可見,社會對男女的不同期待影響了各自不同的認知。

與男人不同,女性承擔撫育責任很大程度是受生理條件制約,然而,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識的當今社會,丈夫失去了對妻子的統治權,女性要求自身的價值需要充分體現。因此,女性的自我意識與社會期待之間的差距是女性角色焦慮主要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②教育機構販賣焦慮

朋友聚會聊天,探討育兒經驗,說到“給孩子報培訓班”的話題,大家一致表示:一孩子報課外班越早越好,二孩子的課外班越多越好

想想6歲之前的我田間地頭抓蝴蝶、捉蛐蛐,不得不感嘆如今的小孩真的是太辛苦了。

曾看到新聞報道中說山東煙臺一名8歲小學生暑假要在國學、中國舞、鋼琴、書法、作文、少兒口才、英語等等共11門課程中奔波。

更誇張的是有不少學生奔波在財商課統感協調班等五花八門的“時髦”課程中“,令人費解的是就連有些輔導班的老師都說不清這些班是幹啥的……

一位心急如焚的母親帶孩子去報外語培訓班,她問工作人員:

“孩子四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

工作人員說:“在美國肯定夠了,在海淀區肯定不夠。”

孩子養育過程中的焦慮來源於教育機構的“綁架式消費”,父母們沒有考慮孩子的自身條件,輕信培訓機構的說辭,親手導演了養育的“悲喜劇”。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心理學上有個“劇場效應”:在座無虛席的電影院裡,原本大家看電影看得好好的,突然前排的人覺得看不清站了起來,於是後面一排接著一排的觀眾為了看見熒幕不得不也站起來,最後所有人都只能站著看電影了。

“劇場效應”是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導致的集體恐慌,表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身為父母應當反思一下目前的教育模式,尤其是母親應該審視一下自己的焦慮是否助長了這一趨勢。

2、家庭方面

網上有個段子講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間談話的區別:

和媽媽聊天:“媽,我衣服呢?媽,我書呢?媽,我、、”,

和爸爸只有一句:“爸,我媽呢?”

不得不承認,養育過程中,父母雙方雖不同程度承擔撫育任務,但是母親卻是“重度參與者”+“問題終結者”

美國性別研究專家沃倫·法雷爾說:“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擁有和政府一樣強大的力量,而當家做主的都是女人。雖然男人嘴上一再強調自己是“一家之主”,但大多數時候他們更像一個來到妻子城堡的遊客。”

"

二胎媽媽娟子產假即將期滿,整日卻以淚洗面。

老公在鄰縣上班,是她眼中的“雲配偶”。

老大(女兒)暑假過完就要上小學了,為了方便照顧,選在自己單位就近的學校,眼下當務之急是在附近給孩子找個房子。

老二(兒子)不到半歲,除了她,全家人一致同意將孩子放回老家由公公婆婆撫養。

娟子最大的心病就是嗷嗷待哺的兒子,她說一個月內需要把奶斷掉。因為擔心換了環境孩子會出現各種不適,所以這位媽媽整天都處於焦慮狀態,她感覺生活陷入一灘泥潭,心裡知道要趕緊跳出來,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顯然,娟子的症狀屬於育兒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焦慮是個體對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危險或威脅情境所產生的的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不愉快的複雜情緒狀態

娟子的憂慮、煩惱就屬於焦慮。

所謂育兒焦慮指的是父母對孩子越來越重視,他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未來可能的行為引發的焦慮。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生了二胎後,老大悶悶不樂怎麼辦?孩子上了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等等。

這些焦慮症狀在年輕父母,尤其是媽媽身上表現比較明顯,比如娟子擔心公婆照顧不好兒子。

為什麼媽媽總比爸爸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呢?一起來看看焦慮產生的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的來源

女性育兒焦慮的產生與社會、家庭和個人有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社會方面

①男女角色期待不同

朋友丹說她從懷孕後就辭職在家待產,兒子出生後,便成了“全職媽媽”,有一次在小區遛娃碰到一群老太太,有人詢問:你自己帶娃不用上班嗎?她說:嗯,老公賺錢養家。

沒想到剛話落,旁邊的老太太就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有人說現在這男的真是辛苦,一個人養活全家(認可男性地位);

有人說沒如今這女的真是太嬌貴了,帶個娃還能帶抑鬱了(女性不能抑鬱);

更有人說應該把娃放老家,趁年輕上班攢點錢(賺錢比養育孩子重要);

丹說那一刻感覺尬極了,沒想到自己成了老太太眼裡的笑柄。

對於像丹一樣的全職媽媽來說,個人的選擇永遠無法滿足社會的期待。

就像電影《找到你》片尾李捷感慨道:

這個時代對女性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做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是一個職業。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張泉靈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坦言道:

我要明確告訴你的是,我很討厭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背後本身就是偏見。

社會對女性的偏見與文化基因有關,古時有“女子無才便是德”、“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當下社會有“女生一漂亮,就被認為沒有腦子,只是花瓶一個,“75%的男性不能接受自己女朋友胖,但女性就沒這麼在乎男朋友的胖瘦”等等。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焦慮的現代人》中提到:男人在成長中會慢慢培養出一種信念,即他們如果想獲得什麼,就必須在生活中有所成就。而女人卻明白通過愛,只有經過愛,她們才能獲得幸福、安全與聲望。

由此可見,社會對男女的不同期待影響了各自不同的認知。

與男人不同,女性承擔撫育責任很大程度是受生理條件制約,然而,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識的當今社會,丈夫失去了對妻子的統治權,女性要求自身的價值需要充分體現。因此,女性的自我意識與社會期待之間的差距是女性角色焦慮主要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②教育機構販賣焦慮

朋友聚會聊天,探討育兒經驗,說到“給孩子報培訓班”的話題,大家一致表示:一孩子報課外班越早越好,二孩子的課外班越多越好

想想6歲之前的我田間地頭抓蝴蝶、捉蛐蛐,不得不感嘆如今的小孩真的是太辛苦了。

曾看到新聞報道中說山東煙臺一名8歲小學生暑假要在國學、中國舞、鋼琴、書法、作文、少兒口才、英語等等共11門課程中奔波。

更誇張的是有不少學生奔波在財商課統感協調班等五花八門的“時髦”課程中“,令人費解的是就連有些輔導班的老師都說不清這些班是幹啥的……

一位心急如焚的母親帶孩子去報外語培訓班,她問工作人員:

“孩子四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

工作人員說:“在美國肯定夠了,在海淀區肯定不夠。”

孩子養育過程中的焦慮來源於教育機構的“綁架式消費”,父母們沒有考慮孩子的自身條件,輕信培訓機構的說辭,親手導演了養育的“悲喜劇”。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心理學上有個“劇場效應”:在座無虛席的電影院裡,原本大家看電影看得好好的,突然前排的人覺得看不清站了起來,於是後面一排接著一排的觀眾為了看見熒幕不得不也站起來,最後所有人都只能站著看電影了。

“劇場效應”是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導致的集體恐慌,表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身為父母應當反思一下目前的教育模式,尤其是母親應該審視一下自己的焦慮是否助長了這一趨勢。

2、家庭方面

網上有個段子講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間談話的區別:

和媽媽聊天:“媽,我衣服呢?媽,我書呢?媽,我、、”,

和爸爸只有一句:“爸,我媽呢?”

不得不承認,養育過程中,父母雙方雖不同程度承擔撫育任務,但是母親卻是“重度參與者”+“問題終結者”

美國性別研究專家沃倫·法雷爾說:“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擁有和政府一樣強大的力量,而當家做主的都是女人。雖然男人嘴上一再強調自己是“一家之主”,但大多數時候他們更像一個來到妻子城堡的遊客。”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身邊的很多寶媽都表示,有了孩子後,婚姻關係矛盾的根源在於:爸爸下班後想在家裡充分休息的時候,媽媽們也想休息。

有朋友跟我分享了老公哄孩子睡覺的經歷:她在書房碼字,聽到臥室沒動靜了,站在門口悄悄問:寶寶睡著沒?問第一遍沒反應,稍大聲問了第二遍:沒想到傳來孩子的一句應答:爸爸睡著了……

爸爸“遊客”的身份讓年輕媽媽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即:喪偶式育兒,更有網友深刻總結道:媽生媽養,爸雖生猶死

茲認為喪偶育兒只是從某種程度說明父親在撫養過程中參與程度較少或者不參與,並不能完全否認父親在家庭的地位,寶爸“不稱職”一方面出於自身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源於母親過度保護(長期的母子連接產生的排他性,總認為爸爸做的不好)。

"

二胎媽媽娟子產假即將期滿,整日卻以淚洗面。

老公在鄰縣上班,是她眼中的“雲配偶”。

老大(女兒)暑假過完就要上小學了,為了方便照顧,選在自己單位就近的學校,眼下當務之急是在附近給孩子找個房子。

老二(兒子)不到半歲,除了她,全家人一致同意將孩子放回老家由公公婆婆撫養。

娟子最大的心病就是嗷嗷待哺的兒子,她說一個月內需要把奶斷掉。因為擔心換了環境孩子會出現各種不適,所以這位媽媽整天都處於焦慮狀態,她感覺生活陷入一灘泥潭,心裡知道要趕緊跳出來,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顯然,娟子的症狀屬於育兒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焦慮是個體對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危險或威脅情境所產生的的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不愉快的複雜情緒狀態

娟子的憂慮、煩惱就屬於焦慮。

所謂育兒焦慮指的是父母對孩子越來越重視,他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未來可能的行為引發的焦慮。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生了二胎後,老大悶悶不樂怎麼辦?孩子上了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等等。

這些焦慮症狀在年輕父母,尤其是媽媽身上表現比較明顯,比如娟子擔心公婆照顧不好兒子。

為什麼媽媽總比爸爸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呢?一起來看看焦慮產生的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的來源

女性育兒焦慮的產生與社會、家庭和個人有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社會方面

①男女角色期待不同

朋友丹說她從懷孕後就辭職在家待產,兒子出生後,便成了“全職媽媽”,有一次在小區遛娃碰到一群老太太,有人詢問:你自己帶娃不用上班嗎?她說:嗯,老公賺錢養家。

沒想到剛話落,旁邊的老太太就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有人說現在這男的真是辛苦,一個人養活全家(認可男性地位);

有人說沒如今這女的真是太嬌貴了,帶個娃還能帶抑鬱了(女性不能抑鬱);

更有人說應該把娃放老家,趁年輕上班攢點錢(賺錢比養育孩子重要);

丹說那一刻感覺尬極了,沒想到自己成了老太太眼裡的笑柄。

對於像丹一樣的全職媽媽來說,個人的選擇永遠無法滿足社會的期待。

就像電影《找到你》片尾李捷感慨道:

這個時代對女性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做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是一個職業。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張泉靈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坦言道:

我要明確告訴你的是,我很討厭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背後本身就是偏見。

社會對女性的偏見與文化基因有關,古時有“女子無才便是德”、“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當下社會有“女生一漂亮,就被認為沒有腦子,只是花瓶一個,“75%的男性不能接受自己女朋友胖,但女性就沒這麼在乎男朋友的胖瘦”等等。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焦慮的現代人》中提到:男人在成長中會慢慢培養出一種信念,即他們如果想獲得什麼,就必須在生活中有所成就。而女人卻明白通過愛,只有經過愛,她們才能獲得幸福、安全與聲望。

由此可見,社會對男女的不同期待影響了各自不同的認知。

與男人不同,女性承擔撫育責任很大程度是受生理條件制約,然而,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識的當今社會,丈夫失去了對妻子的統治權,女性要求自身的價值需要充分體現。因此,女性的自我意識與社會期待之間的差距是女性角色焦慮主要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②教育機構販賣焦慮

朋友聚會聊天,探討育兒經驗,說到“給孩子報培訓班”的話題,大家一致表示:一孩子報課外班越早越好,二孩子的課外班越多越好

想想6歲之前的我田間地頭抓蝴蝶、捉蛐蛐,不得不感嘆如今的小孩真的是太辛苦了。

曾看到新聞報道中說山東煙臺一名8歲小學生暑假要在國學、中國舞、鋼琴、書法、作文、少兒口才、英語等等共11門課程中奔波。

更誇張的是有不少學生奔波在財商課統感協調班等五花八門的“時髦”課程中“,令人費解的是就連有些輔導班的老師都說不清這些班是幹啥的……

一位心急如焚的母親帶孩子去報外語培訓班,她問工作人員:

“孩子四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

工作人員說:“在美國肯定夠了,在海淀區肯定不夠。”

孩子養育過程中的焦慮來源於教育機構的“綁架式消費”,父母們沒有考慮孩子的自身條件,輕信培訓機構的說辭,親手導演了養育的“悲喜劇”。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心理學上有個“劇場效應”:在座無虛席的電影院裡,原本大家看電影看得好好的,突然前排的人覺得看不清站了起來,於是後面一排接著一排的觀眾為了看見熒幕不得不也站起來,最後所有人都只能站著看電影了。

“劇場效應”是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導致的集體恐慌,表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身為父母應當反思一下目前的教育模式,尤其是母親應該審視一下自己的焦慮是否助長了這一趨勢。

2、家庭方面

網上有個段子講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間談話的區別:

和媽媽聊天:“媽,我衣服呢?媽,我書呢?媽,我、、”,

和爸爸只有一句:“爸,我媽呢?”

不得不承認,養育過程中,父母雙方雖不同程度承擔撫育任務,但是母親卻是“重度參與者”+“問題終結者”

美國性別研究專家沃倫·法雷爾說:“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擁有和政府一樣強大的力量,而當家做主的都是女人。雖然男人嘴上一再強調自己是“一家之主”,但大多數時候他們更像一個來到妻子城堡的遊客。”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身邊的很多寶媽都表示,有了孩子後,婚姻關係矛盾的根源在於:爸爸下班後想在家裡充分休息的時候,媽媽們也想休息。

有朋友跟我分享了老公哄孩子睡覺的經歷:她在書房碼字,聽到臥室沒動靜了,站在門口悄悄問:寶寶睡著沒?問第一遍沒反應,稍大聲問了第二遍:沒想到傳來孩子的一句應答:爸爸睡著了……

爸爸“遊客”的身份讓年輕媽媽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即:喪偶式育兒,更有網友深刻總結道:媽生媽養,爸雖生猶死

茲認為喪偶育兒只是從某種程度說明父親在撫養過程中參與程度較少或者不參與,並不能完全否認父親在家庭的地位,寶爸“不稱職”一方面出於自身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源於母親過度保護(長期的母子連接產生的排他性,總認為爸爸做的不好)。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3、個人

①過度的認知思維模式

真正妨礙人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看法。——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

專家通過研究發現,焦慮症患者的思維方式與普通人的思維方式有很大不同,他們傾向於把模稜兩可、無法確定的時間看成是危機的先兆。

過度認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對潛在危險十分敏感(防患於未然)

想象最壞的結果(草木皆兵)

這兩點在母親的身上表現尤為明顯。

淑的寶出生兩個月的時候有過一次咳嗽的經歷,聽到孩子微弱的咳嗽聲,我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沒想到抱去醫院後,醫生只是簡單地開了些止咳藥,叮囑按時服用。

幾天之後,孩子有所好轉,而我還是不放心,問老公要不要去醫院複查一下,老公說:“孩子都好了,還去複查啥?再說只是咳嗽,又不是什麼大病”。

卡倫·霍妮在書中提到:一個孩子只是身上出了小丘疹,或患了輕微的感冒,而做母親的卻擔心孩子會死,我們稱這種擔心為焦慮。但是如果她的子女患的是嚴重的疾病,我們就稱她的恐懼心理為反應性恐懼”。

換句話說,媽媽們時常焦慮是因為擔心不必要的事情或者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

由此可見:在我們所承受的痛苦中,恫嚇我們精神的遠多於傷害身體的,來自假想的遠多於來自現實的。

"

二胎媽媽娟子產假即將期滿,整日卻以淚洗面。

老公在鄰縣上班,是她眼中的“雲配偶”。

老大(女兒)暑假過完就要上小學了,為了方便照顧,選在自己單位就近的學校,眼下當務之急是在附近給孩子找個房子。

老二(兒子)不到半歲,除了她,全家人一致同意將孩子放回老家由公公婆婆撫養。

娟子最大的心病就是嗷嗷待哺的兒子,她說一個月內需要把奶斷掉。因為擔心換了環境孩子會出現各種不適,所以這位媽媽整天都處於焦慮狀態,她感覺生活陷入一灘泥潭,心裡知道要趕緊跳出來,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顯然,娟子的症狀屬於育兒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焦慮是個體對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危險或威脅情境所產生的的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不愉快的複雜情緒狀態

娟子的憂慮、煩惱就屬於焦慮。

所謂育兒焦慮指的是父母對孩子越來越重視,他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未來可能的行為引發的焦慮。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生了二胎後,老大悶悶不樂怎麼辦?孩子上了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等等。

這些焦慮症狀在年輕父母,尤其是媽媽身上表現比較明顯,比如娟子擔心公婆照顧不好兒子。

為什麼媽媽總比爸爸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呢?一起來看看焦慮產生的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的來源

女性育兒焦慮的產生與社會、家庭和個人有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社會方面

①男女角色期待不同

朋友丹說她從懷孕後就辭職在家待產,兒子出生後,便成了“全職媽媽”,有一次在小區遛娃碰到一群老太太,有人詢問:你自己帶娃不用上班嗎?她說:嗯,老公賺錢養家。

沒想到剛話落,旁邊的老太太就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有人說現在這男的真是辛苦,一個人養活全家(認可男性地位);

有人說沒如今這女的真是太嬌貴了,帶個娃還能帶抑鬱了(女性不能抑鬱);

更有人說應該把娃放老家,趁年輕上班攢點錢(賺錢比養育孩子重要);

丹說那一刻感覺尬極了,沒想到自己成了老太太眼裡的笑柄。

對於像丹一樣的全職媽媽來說,個人的選擇永遠無法滿足社會的期待。

就像電影《找到你》片尾李捷感慨道:

這個時代對女性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做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是一個職業。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張泉靈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坦言道:

我要明確告訴你的是,我很討厭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背後本身就是偏見。

社會對女性的偏見與文化基因有關,古時有“女子無才便是德”、“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當下社會有“女生一漂亮,就被認為沒有腦子,只是花瓶一個,“75%的男性不能接受自己女朋友胖,但女性就沒這麼在乎男朋友的胖瘦”等等。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焦慮的現代人》中提到:男人在成長中會慢慢培養出一種信念,即他們如果想獲得什麼,就必須在生活中有所成就。而女人卻明白通過愛,只有經過愛,她們才能獲得幸福、安全與聲望。

由此可見,社會對男女的不同期待影響了各自不同的認知。

與男人不同,女性承擔撫育責任很大程度是受生理條件制約,然而,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識的當今社會,丈夫失去了對妻子的統治權,女性要求自身的價值需要充分體現。因此,女性的自我意識與社會期待之間的差距是女性角色焦慮主要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②教育機構販賣焦慮

朋友聚會聊天,探討育兒經驗,說到“給孩子報培訓班”的話題,大家一致表示:一孩子報課外班越早越好,二孩子的課外班越多越好

想想6歲之前的我田間地頭抓蝴蝶、捉蛐蛐,不得不感嘆如今的小孩真的是太辛苦了。

曾看到新聞報道中說山東煙臺一名8歲小學生暑假要在國學、中國舞、鋼琴、書法、作文、少兒口才、英語等等共11門課程中奔波。

更誇張的是有不少學生奔波在財商課統感協調班等五花八門的“時髦”課程中“,令人費解的是就連有些輔導班的老師都說不清這些班是幹啥的……

一位心急如焚的母親帶孩子去報外語培訓班,她問工作人員:

“孩子四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

工作人員說:“在美國肯定夠了,在海淀區肯定不夠。”

孩子養育過程中的焦慮來源於教育機構的“綁架式消費”,父母們沒有考慮孩子的自身條件,輕信培訓機構的說辭,親手導演了養育的“悲喜劇”。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心理學上有個“劇場效應”:在座無虛席的電影院裡,原本大家看電影看得好好的,突然前排的人覺得看不清站了起來,於是後面一排接著一排的觀眾為了看見熒幕不得不也站起來,最後所有人都只能站著看電影了。

“劇場效應”是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導致的集體恐慌,表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身為父母應當反思一下目前的教育模式,尤其是母親應該審視一下自己的焦慮是否助長了這一趨勢。

2、家庭方面

網上有個段子講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間談話的區別:

和媽媽聊天:“媽,我衣服呢?媽,我書呢?媽,我、、”,

和爸爸只有一句:“爸,我媽呢?”

不得不承認,養育過程中,父母雙方雖不同程度承擔撫育任務,但是母親卻是“重度參與者”+“問題終結者”

美國性別研究專家沃倫·法雷爾說:“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擁有和政府一樣強大的力量,而當家做主的都是女人。雖然男人嘴上一再強調自己是“一家之主”,但大多數時候他們更像一個來到妻子城堡的遊客。”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身邊的很多寶媽都表示,有了孩子後,婚姻關係矛盾的根源在於:爸爸下班後想在家裡充分休息的時候,媽媽們也想休息。

有朋友跟我分享了老公哄孩子睡覺的經歷:她在書房碼字,聽到臥室沒動靜了,站在門口悄悄問:寶寶睡著沒?問第一遍沒反應,稍大聲問了第二遍:沒想到傳來孩子的一句應答:爸爸睡著了……

爸爸“遊客”的身份讓年輕媽媽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即:喪偶式育兒,更有網友深刻總結道:媽生媽養,爸雖生猶死

茲認為喪偶育兒只是從某種程度說明父親在撫養過程中參與程度較少或者不參與,並不能完全否認父親在家庭的地位,寶爸“不稱職”一方面出於自身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源於母親過度保護(長期的母子連接產生的排他性,總認為爸爸做的不好)。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3、個人

①過度的認知思維模式

真正妨礙人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看法。——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

專家通過研究發現,焦慮症患者的思維方式與普通人的思維方式有很大不同,他們傾向於把模稜兩可、無法確定的時間看成是危機的先兆。

過度認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對潛在危險十分敏感(防患於未然)

想象最壞的結果(草木皆兵)

這兩點在母親的身上表現尤為明顯。

淑的寶出生兩個月的時候有過一次咳嗽的經歷,聽到孩子微弱的咳嗽聲,我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沒想到抱去醫院後,醫生只是簡單地開了些止咳藥,叮囑按時服用。

幾天之後,孩子有所好轉,而我還是不放心,問老公要不要去醫院複查一下,老公說:“孩子都好了,還去複查啥?再說只是咳嗽,又不是什麼大病”。

卡倫·霍妮在書中提到:一個孩子只是身上出了小丘疹,或患了輕微的感冒,而做母親的卻擔心孩子會死,我們稱這種擔心為焦慮。但是如果她的子女患的是嚴重的疾病,我們就稱她的恐懼心理為反應性恐懼”。

換句話說,媽媽們時常焦慮是因為擔心不必要的事情或者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

由此可見:在我們所承受的痛苦中,恫嚇我們精神的遠多於傷害身體的,來自假想的遠多於來自現實的。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②對自己的道德和完美主義的要求

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認為三者發展平衡,就是一個健全的人格,否則就會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

“本我”是人的原始的無意識本能,包括人的生理需要。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起著抑制本我衝動,自我進行監控以及追求完善境界的作用。

“自我”在本我與超我之間起著調節的作用,遵循現實性原則。

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二胎寶媽娟子,“超我”希望自己能做一個十全十美的媽媽(既能上班賺錢、又能照顧好兩個孩子),然而從現實情況來考慮,只能退而求其次(暫時將兒子放回老家)。

娟子另一個焦慮的原因來自“分離焦慮”帶來的未知體驗。

在弗洛伊德的研究中,他認為:

人類焦慮的初次體驗來自與母親的分離。如孩子一見到陌生人就感到焦慮,或者害怕黑暗、孤獨、從根本上來說,這都是孩子在與媽媽分離後所產生的恐懼。

除了孩子,媽媽們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

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女性焦慮的概率是男性的1.7倍,失眠的比例是男性的1.6倍。而美國《每日健康》也提到:2017年《女性健康狀況》調查發現,3000名美國女性中,有43%的人認為壓力和焦慮是對於健康最大的威脅。

除此之外,環境的變化,比如孩子上學、二胎、離婚、失業、財務危機等都有可能誘發焦慮,媽媽們只有瞭解了焦慮的成因,才能更好地應對焦慮,甚至遠離焦慮

"

二胎媽媽娟子產假即將期滿,整日卻以淚洗面。

老公在鄰縣上班,是她眼中的“雲配偶”。

老大(女兒)暑假過完就要上小學了,為了方便照顧,選在自己單位就近的學校,眼下當務之急是在附近給孩子找個房子。

老二(兒子)不到半歲,除了她,全家人一致同意將孩子放回老家由公公婆婆撫養。

娟子最大的心病就是嗷嗷待哺的兒子,她說一個月內需要把奶斷掉。因為擔心換了環境孩子會出現各種不適,所以這位媽媽整天都處於焦慮狀態,她感覺生活陷入一灘泥潭,心裡知道要趕緊跳出來,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顯然,娟子的症狀屬於育兒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焦慮是個體對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危險或威脅情境所產生的的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不愉快的複雜情緒狀態

娟子的憂慮、煩惱就屬於焦慮。

所謂育兒焦慮指的是父母對孩子越來越重視,他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未來可能的行為引發的焦慮。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生了二胎後,老大悶悶不樂怎麼辦?孩子上了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等等。

這些焦慮症狀在年輕父母,尤其是媽媽身上表現比較明顯,比如娟子擔心公婆照顧不好兒子。

為什麼媽媽總比爸爸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呢?一起來看看焦慮產生的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的來源

女性育兒焦慮的產生與社會、家庭和個人有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社會方面

①男女角色期待不同

朋友丹說她從懷孕後就辭職在家待產,兒子出生後,便成了“全職媽媽”,有一次在小區遛娃碰到一群老太太,有人詢問:你自己帶娃不用上班嗎?她說:嗯,老公賺錢養家。

沒想到剛話落,旁邊的老太太就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有人說現在這男的真是辛苦,一個人養活全家(認可男性地位);

有人說沒如今這女的真是太嬌貴了,帶個娃還能帶抑鬱了(女性不能抑鬱);

更有人說應該把娃放老家,趁年輕上班攢點錢(賺錢比養育孩子重要);

丹說那一刻感覺尬極了,沒想到自己成了老太太眼裡的笑柄。

對於像丹一樣的全職媽媽來說,個人的選擇永遠無法滿足社會的期待。

就像電影《找到你》片尾李捷感慨道:

這個時代對女性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做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是一個職業。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張泉靈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坦言道:

我要明確告訴你的是,我很討厭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背後本身就是偏見。

社會對女性的偏見與文化基因有關,古時有“女子無才便是德”、“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當下社會有“女生一漂亮,就被認為沒有腦子,只是花瓶一個,“75%的男性不能接受自己女朋友胖,但女性就沒這麼在乎男朋友的胖瘦”等等。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焦慮的現代人》中提到:男人在成長中會慢慢培養出一種信念,即他們如果想獲得什麼,就必須在生活中有所成就。而女人卻明白通過愛,只有經過愛,她們才能獲得幸福、安全與聲望。

由此可見,社會對男女的不同期待影響了各自不同的認知。

與男人不同,女性承擔撫育責任很大程度是受生理條件制約,然而,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識的當今社會,丈夫失去了對妻子的統治權,女性要求自身的價值需要充分體現。因此,女性的自我意識與社會期待之間的差距是女性角色焦慮主要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②教育機構販賣焦慮

朋友聚會聊天,探討育兒經驗,說到“給孩子報培訓班”的話題,大家一致表示:一孩子報課外班越早越好,二孩子的課外班越多越好

想想6歲之前的我田間地頭抓蝴蝶、捉蛐蛐,不得不感嘆如今的小孩真的是太辛苦了。

曾看到新聞報道中說山東煙臺一名8歲小學生暑假要在國學、中國舞、鋼琴、書法、作文、少兒口才、英語等等共11門課程中奔波。

更誇張的是有不少學生奔波在財商課統感協調班等五花八門的“時髦”課程中“,令人費解的是就連有些輔導班的老師都說不清這些班是幹啥的……

一位心急如焚的母親帶孩子去報外語培訓班,她問工作人員:

“孩子四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

工作人員說:“在美國肯定夠了,在海淀區肯定不夠。”

孩子養育過程中的焦慮來源於教育機構的“綁架式消費”,父母們沒有考慮孩子的自身條件,輕信培訓機構的說辭,親手導演了養育的“悲喜劇”。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心理學上有個“劇場效應”:在座無虛席的電影院裡,原本大家看電影看得好好的,突然前排的人覺得看不清站了起來,於是後面一排接著一排的觀眾為了看見熒幕不得不也站起來,最後所有人都只能站著看電影了。

“劇場效應”是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導致的集體恐慌,表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身為父母應當反思一下目前的教育模式,尤其是母親應該審視一下自己的焦慮是否助長了這一趨勢。

2、家庭方面

網上有個段子講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間談話的區別:

和媽媽聊天:“媽,我衣服呢?媽,我書呢?媽,我、、”,

和爸爸只有一句:“爸,我媽呢?”

不得不承認,養育過程中,父母雙方雖不同程度承擔撫育任務,但是母親卻是“重度參與者”+“問題終結者”

美國性別研究專家沃倫·法雷爾說:“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擁有和政府一樣強大的力量,而當家做主的都是女人。雖然男人嘴上一再強調自己是“一家之主”,但大多數時候他們更像一個來到妻子城堡的遊客。”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身邊的很多寶媽都表示,有了孩子後,婚姻關係矛盾的根源在於:爸爸下班後想在家裡充分休息的時候,媽媽們也想休息。

有朋友跟我分享了老公哄孩子睡覺的經歷:她在書房碼字,聽到臥室沒動靜了,站在門口悄悄問:寶寶睡著沒?問第一遍沒反應,稍大聲問了第二遍:沒想到傳來孩子的一句應答:爸爸睡著了……

爸爸“遊客”的身份讓年輕媽媽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即:喪偶式育兒,更有網友深刻總結道:媽生媽養,爸雖生猶死

茲認為喪偶育兒只是從某種程度說明父親在撫養過程中參與程度較少或者不參與,並不能完全否認父親在家庭的地位,寶爸“不稱職”一方面出於自身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源於母親過度保護(長期的母子連接產生的排他性,總認為爸爸做的不好)。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3、個人

①過度的認知思維模式

真正妨礙人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看法。——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

專家通過研究發現,焦慮症患者的思維方式與普通人的思維方式有很大不同,他們傾向於把模稜兩可、無法確定的時間看成是危機的先兆。

過度認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對潛在危險十分敏感(防患於未然)

想象最壞的結果(草木皆兵)

這兩點在母親的身上表現尤為明顯。

淑的寶出生兩個月的時候有過一次咳嗽的經歷,聽到孩子微弱的咳嗽聲,我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沒想到抱去醫院後,醫生只是簡單地開了些止咳藥,叮囑按時服用。

幾天之後,孩子有所好轉,而我還是不放心,問老公要不要去醫院複查一下,老公說:“孩子都好了,還去複查啥?再說只是咳嗽,又不是什麼大病”。

卡倫·霍妮在書中提到:一個孩子只是身上出了小丘疹,或患了輕微的感冒,而做母親的卻擔心孩子會死,我們稱這種擔心為焦慮。但是如果她的子女患的是嚴重的疾病,我們就稱她的恐懼心理為反應性恐懼”。

換句話說,媽媽們時常焦慮是因為擔心不必要的事情或者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

由此可見:在我們所承受的痛苦中,恫嚇我們精神的遠多於傷害身體的,來自假想的遠多於來自現實的。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②對自己的道德和完美主義的要求

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認為三者發展平衡,就是一個健全的人格,否則就會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

“本我”是人的原始的無意識本能,包括人的生理需要。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起著抑制本我衝動,自我進行監控以及追求完善境界的作用。

“自我”在本我與超我之間起著調節的作用,遵循現實性原則。

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二胎寶媽娟子,“超我”希望自己能做一個十全十美的媽媽(既能上班賺錢、又能照顧好兩個孩子),然而從現實情況來考慮,只能退而求其次(暫時將兒子放回老家)。

娟子另一個焦慮的原因來自“分離焦慮”帶來的未知體驗。

在弗洛伊德的研究中,他認為:

人類焦慮的初次體驗來自與母親的分離。如孩子一見到陌生人就感到焦慮,或者害怕黑暗、孤獨、從根本上來說,這都是孩子在與媽媽分離後所產生的恐懼。

除了孩子,媽媽們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

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女性焦慮的概率是男性的1.7倍,失眠的比例是男性的1.6倍。而美國《每日健康》也提到:2017年《女性健康狀況》調查發現,3000名美國女性中,有43%的人認為壓力和焦慮是對於健康最大的威脅。

除此之外,環境的變化,比如孩子上學、二胎、離婚、失業、財務危機等都有可能誘發焦慮,媽媽們只有瞭解了焦慮的成因,才能更好地應對焦慮,甚至遠離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如何正確認識焦慮

在生活的重壓下,焦慮症似乎成了一種流行病,但是,焦慮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的,適當的焦慮對人們的生存發展是有益的

一些心理學家在做測試時,通常會把焦慮水平分為低、中、高三個等級。

當一個人的焦慮水平很低時,情緒會過於放鬆,毫無緊張感,此時認識操作的成績很差;

當焦慮水平達到中等時,情緒表現為稍微緊張但又不過分緊張,此時認識操作的成績最好;

當焦慮水平達到很高時,表現為情緒十分緊張,甚至會過度興奮或過度擔憂,出現精神疲勞和心理疲勞的現象,此時認識操作的成績便又會降下來。

朋友說孩子去年冬天患上肺炎住院一週,出院時醫生建議她:冬季霧霾、感冒高發,勤洗手能夠有效降低孩子沾染細菌的可能性。

於是,她在家裡制定了“三要一不”原則,即

①外出進門要洗手;

②飯前+飯後要洗手;

③睡前要洗手;

④不能用溼巾代替洗手。

朋友說對於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老公覺得有點“神經質”,但是堅持數週後發現:孩子患感冒的次數減少了、撫育成本(時間、金錢)降低了,最重要的是自己也很少因為孩子生病而出現焦慮情緒,真是“一舉三贏”。

這個例子說明:母親的焦慮狀態不應是“坐以待斃”,而是“主動出擊”。

"

二胎媽媽娟子產假即將期滿,整日卻以淚洗面。

老公在鄰縣上班,是她眼中的“雲配偶”。

老大(女兒)暑假過完就要上小學了,為了方便照顧,選在自己單位就近的學校,眼下當務之急是在附近給孩子找個房子。

老二(兒子)不到半歲,除了她,全家人一致同意將孩子放回老家由公公婆婆撫養。

娟子最大的心病就是嗷嗷待哺的兒子,她說一個月內需要把奶斷掉。因為擔心換了環境孩子會出現各種不適,所以這位媽媽整天都處於焦慮狀態,她感覺生活陷入一灘泥潭,心裡知道要趕緊跳出來,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顯然,娟子的症狀屬於育兒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焦慮是個體對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危險或威脅情境所產生的的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不愉快的複雜情緒狀態

娟子的憂慮、煩惱就屬於焦慮。

所謂育兒焦慮指的是父母對孩子越來越重視,他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未來可能的行為引發的焦慮。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生了二胎後,老大悶悶不樂怎麼辦?孩子上了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等等。

這些焦慮症狀在年輕父母,尤其是媽媽身上表現比較明顯,比如娟子擔心公婆照顧不好兒子。

為什麼媽媽總比爸爸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呢?一起來看看焦慮產生的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的來源

女性育兒焦慮的產生與社會、家庭和個人有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社會方面

①男女角色期待不同

朋友丹說她從懷孕後就辭職在家待產,兒子出生後,便成了“全職媽媽”,有一次在小區遛娃碰到一群老太太,有人詢問:你自己帶娃不用上班嗎?她說:嗯,老公賺錢養家。

沒想到剛話落,旁邊的老太太就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有人說現在這男的真是辛苦,一個人養活全家(認可男性地位);

有人說沒如今這女的真是太嬌貴了,帶個娃還能帶抑鬱了(女性不能抑鬱);

更有人說應該把娃放老家,趁年輕上班攢點錢(賺錢比養育孩子重要);

丹說那一刻感覺尬極了,沒想到自己成了老太太眼裡的笑柄。

對於像丹一樣的全職媽媽來說,個人的選擇永遠無法滿足社會的期待。

就像電影《找到你》片尾李捷感慨道:

這個時代對女性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做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是一個職業。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張泉靈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坦言道:

我要明確告訴你的是,我很討厭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背後本身就是偏見。

社會對女性的偏見與文化基因有關,古時有“女子無才便是德”、“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當下社會有“女生一漂亮,就被認為沒有腦子,只是花瓶一個,“75%的男性不能接受自己女朋友胖,但女性就沒這麼在乎男朋友的胖瘦”等等。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焦慮的現代人》中提到:男人在成長中會慢慢培養出一種信念,即他們如果想獲得什麼,就必須在生活中有所成就。而女人卻明白通過愛,只有經過愛,她們才能獲得幸福、安全與聲望。

由此可見,社會對男女的不同期待影響了各自不同的認知。

與男人不同,女性承擔撫育責任很大程度是受生理條件制約,然而,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識的當今社會,丈夫失去了對妻子的統治權,女性要求自身的價值需要充分體現。因此,女性的自我意識與社會期待之間的差距是女性角色焦慮主要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②教育機構販賣焦慮

朋友聚會聊天,探討育兒經驗,說到“給孩子報培訓班”的話題,大家一致表示:一孩子報課外班越早越好,二孩子的課外班越多越好

想想6歲之前的我田間地頭抓蝴蝶、捉蛐蛐,不得不感嘆如今的小孩真的是太辛苦了。

曾看到新聞報道中說山東煙臺一名8歲小學生暑假要在國學、中國舞、鋼琴、書法、作文、少兒口才、英語等等共11門課程中奔波。

更誇張的是有不少學生奔波在財商課統感協調班等五花八門的“時髦”課程中“,令人費解的是就連有些輔導班的老師都說不清這些班是幹啥的……

一位心急如焚的母親帶孩子去報外語培訓班,她問工作人員:

“孩子四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

工作人員說:“在美國肯定夠了,在海淀區肯定不夠。”

孩子養育過程中的焦慮來源於教育機構的“綁架式消費”,父母們沒有考慮孩子的自身條件,輕信培訓機構的說辭,親手導演了養育的“悲喜劇”。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心理學上有個“劇場效應”:在座無虛席的電影院裡,原本大家看電影看得好好的,突然前排的人覺得看不清站了起來,於是後面一排接著一排的觀眾為了看見熒幕不得不也站起來,最後所有人都只能站著看電影了。

“劇場效應”是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導致的集體恐慌,表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身為父母應當反思一下目前的教育模式,尤其是母親應該審視一下自己的焦慮是否助長了這一趨勢。

2、家庭方面

網上有個段子講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間談話的區別:

和媽媽聊天:“媽,我衣服呢?媽,我書呢?媽,我、、”,

和爸爸只有一句:“爸,我媽呢?”

不得不承認,養育過程中,父母雙方雖不同程度承擔撫育任務,但是母親卻是“重度參與者”+“問題終結者”

美國性別研究專家沃倫·法雷爾說:“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擁有和政府一樣強大的力量,而當家做主的都是女人。雖然男人嘴上一再強調自己是“一家之主”,但大多數時候他們更像一個來到妻子城堡的遊客。”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身邊的很多寶媽都表示,有了孩子後,婚姻關係矛盾的根源在於:爸爸下班後想在家裡充分休息的時候,媽媽們也想休息。

有朋友跟我分享了老公哄孩子睡覺的經歷:她在書房碼字,聽到臥室沒動靜了,站在門口悄悄問:寶寶睡著沒?問第一遍沒反應,稍大聲問了第二遍:沒想到傳來孩子的一句應答:爸爸睡著了……

爸爸“遊客”的身份讓年輕媽媽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即:喪偶式育兒,更有網友深刻總結道:媽生媽養,爸雖生猶死

茲認為喪偶育兒只是從某種程度說明父親在撫養過程中參與程度較少或者不參與,並不能完全否認父親在家庭的地位,寶爸“不稱職”一方面出於自身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源於母親過度保護(長期的母子連接產生的排他性,總認為爸爸做的不好)。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3、個人

①過度的認知思維模式

真正妨礙人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看法。——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

專家通過研究發現,焦慮症患者的思維方式與普通人的思維方式有很大不同,他們傾向於把模稜兩可、無法確定的時間看成是危機的先兆。

過度認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對潛在危險十分敏感(防患於未然)

想象最壞的結果(草木皆兵)

這兩點在母親的身上表現尤為明顯。

淑的寶出生兩個月的時候有過一次咳嗽的經歷,聽到孩子微弱的咳嗽聲,我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沒想到抱去醫院後,醫生只是簡單地開了些止咳藥,叮囑按時服用。

幾天之後,孩子有所好轉,而我還是不放心,問老公要不要去醫院複查一下,老公說:“孩子都好了,還去複查啥?再說只是咳嗽,又不是什麼大病”。

卡倫·霍妮在書中提到:一個孩子只是身上出了小丘疹,或患了輕微的感冒,而做母親的卻擔心孩子會死,我們稱這種擔心為焦慮。但是如果她的子女患的是嚴重的疾病,我們就稱她的恐懼心理為反應性恐懼”。

換句話說,媽媽們時常焦慮是因為擔心不必要的事情或者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

由此可見:在我們所承受的痛苦中,恫嚇我們精神的遠多於傷害身體的,來自假想的遠多於來自現實的。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②對自己的道德和完美主義的要求

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認為三者發展平衡,就是一個健全的人格,否則就會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

“本我”是人的原始的無意識本能,包括人的生理需要。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起著抑制本我衝動,自我進行監控以及追求完善境界的作用。

“自我”在本我與超我之間起著調節的作用,遵循現實性原則。

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二胎寶媽娟子,“超我”希望自己能做一個十全十美的媽媽(既能上班賺錢、又能照顧好兩個孩子),然而從現實情況來考慮,只能退而求其次(暫時將兒子放回老家)。

娟子另一個焦慮的原因來自“分離焦慮”帶來的未知體驗。

在弗洛伊德的研究中,他認為:

人類焦慮的初次體驗來自與母親的分離。如孩子一見到陌生人就感到焦慮,或者害怕黑暗、孤獨、從根本上來說,這都是孩子在與媽媽分離後所產生的恐懼。

除了孩子,媽媽們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

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女性焦慮的概率是男性的1.7倍,失眠的比例是男性的1.6倍。而美國《每日健康》也提到:2017年《女性健康狀況》調查發現,3000名美國女性中,有43%的人認為壓力和焦慮是對於健康最大的威脅。

除此之外,環境的變化,比如孩子上學、二胎、離婚、失業、財務危機等都有可能誘發焦慮,媽媽們只有瞭解了焦慮的成因,才能更好地應對焦慮,甚至遠離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如何正確認識焦慮

在生活的重壓下,焦慮症似乎成了一種流行病,但是,焦慮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的,適當的焦慮對人們的生存發展是有益的

一些心理學家在做測試時,通常會把焦慮水平分為低、中、高三個等級。

當一個人的焦慮水平很低時,情緒會過於放鬆,毫無緊張感,此時認識操作的成績很差;

當焦慮水平達到中等時,情緒表現為稍微緊張但又不過分緊張,此時認識操作的成績最好;

當焦慮水平達到很高時,表現為情緒十分緊張,甚至會過度興奮或過度擔憂,出現精神疲勞和心理疲勞的現象,此時認識操作的成績便又會降下來。

朋友說孩子去年冬天患上肺炎住院一週,出院時醫生建議她:冬季霧霾、感冒高發,勤洗手能夠有效降低孩子沾染細菌的可能性。

於是,她在家裡制定了“三要一不”原則,即

①外出進門要洗手;

②飯前+飯後要洗手;

③睡前要洗手;

④不能用溼巾代替洗手。

朋友說對於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老公覺得有點“神經質”,但是堅持數週後發現:孩子患感冒的次數減少了、撫育成本(時間、金錢)降低了,最重要的是自己也很少因為孩子生病而出現焦慮情緒,真是“一舉三贏”。

這個例子說明:母親的焦慮狀態不應是“坐以待斃”,而是“主動出擊”。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德國精神病學家認為:沒有焦慮的生活和沒有恐懼的生活一樣,並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換句話說,一定的程度的焦慮是有用和可取的,甚至是必要的。

丹麥哲學家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年輕時火熱地愛著他的戀人,以至於跟她締結婚約。可是,經過痛苦的心理衝突,他終於又譭棄婚約,並且終身不娶。

克爾凱郭爾在愛情方面的深刻經歷,成為了他此後的創作動力和源泉,他關於焦慮的專著有好幾本,幾乎是他本人的哲學反思。

他說:“人活著不是為了拖動鎖鏈,而是為了張開雙翼。”

可見,強烈的焦慮也並不總是消極的,對於創作家而言,焦慮可以迸發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但是對於大部人分而言,過度焦慮卻影響人們能力的發揮,那麼,我們該如何克服呢?

"

二胎媽媽娟子產假即將期滿,整日卻以淚洗面。

老公在鄰縣上班,是她眼中的“雲配偶”。

老大(女兒)暑假過完就要上小學了,為了方便照顧,選在自己單位就近的學校,眼下當務之急是在附近給孩子找個房子。

老二(兒子)不到半歲,除了她,全家人一致同意將孩子放回老家由公公婆婆撫養。

娟子最大的心病就是嗷嗷待哺的兒子,她說一個月內需要把奶斷掉。因為擔心換了環境孩子會出現各種不適,所以這位媽媽整天都處於焦慮狀態,她感覺生活陷入一灘泥潭,心裡知道要趕緊跳出來,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顯然,娟子的症狀屬於育兒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焦慮是個體對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危險或威脅情境所產生的的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不愉快的複雜情緒狀態

娟子的憂慮、煩惱就屬於焦慮。

所謂育兒焦慮指的是父母對孩子越來越重視,他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未來可能的行為引發的焦慮。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生了二胎後,老大悶悶不樂怎麼辦?孩子上了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等等。

這些焦慮症狀在年輕父母,尤其是媽媽身上表現比較明顯,比如娟子擔心公婆照顧不好兒子。

為什麼媽媽總比爸爸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呢?一起來看看焦慮產生的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的來源

女性育兒焦慮的產生與社會、家庭和個人有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社會方面

①男女角色期待不同

朋友丹說她從懷孕後就辭職在家待產,兒子出生後,便成了“全職媽媽”,有一次在小區遛娃碰到一群老太太,有人詢問:你自己帶娃不用上班嗎?她說:嗯,老公賺錢養家。

沒想到剛話落,旁邊的老太太就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有人說現在這男的真是辛苦,一個人養活全家(認可男性地位);

有人說沒如今這女的真是太嬌貴了,帶個娃還能帶抑鬱了(女性不能抑鬱);

更有人說應該把娃放老家,趁年輕上班攢點錢(賺錢比養育孩子重要);

丹說那一刻感覺尬極了,沒想到自己成了老太太眼裡的笑柄。

對於像丹一樣的全職媽媽來說,個人的選擇永遠無法滿足社會的期待。

就像電影《找到你》片尾李捷感慨道:

這個時代對女性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做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是一個職業。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張泉靈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坦言道:

我要明確告訴你的是,我很討厭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背後本身就是偏見。

社會對女性的偏見與文化基因有關,古時有“女子無才便是德”、“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當下社會有“女生一漂亮,就被認為沒有腦子,只是花瓶一個,“75%的男性不能接受自己女朋友胖,但女性就沒這麼在乎男朋友的胖瘦”等等。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焦慮的現代人》中提到:男人在成長中會慢慢培養出一種信念,即他們如果想獲得什麼,就必須在生活中有所成就。而女人卻明白通過愛,只有經過愛,她們才能獲得幸福、安全與聲望。

由此可見,社會對男女的不同期待影響了各自不同的認知。

與男人不同,女性承擔撫育責任很大程度是受生理條件制約,然而,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識的當今社會,丈夫失去了對妻子的統治權,女性要求自身的價值需要充分體現。因此,女性的自我意識與社會期待之間的差距是女性角色焦慮主要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②教育機構販賣焦慮

朋友聚會聊天,探討育兒經驗,說到“給孩子報培訓班”的話題,大家一致表示:一孩子報課外班越早越好,二孩子的課外班越多越好

想想6歲之前的我田間地頭抓蝴蝶、捉蛐蛐,不得不感嘆如今的小孩真的是太辛苦了。

曾看到新聞報道中說山東煙臺一名8歲小學生暑假要在國學、中國舞、鋼琴、書法、作文、少兒口才、英語等等共11門課程中奔波。

更誇張的是有不少學生奔波在財商課統感協調班等五花八門的“時髦”課程中“,令人費解的是就連有些輔導班的老師都說不清這些班是幹啥的……

一位心急如焚的母親帶孩子去報外語培訓班,她問工作人員:

“孩子四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

工作人員說:“在美國肯定夠了,在海淀區肯定不夠。”

孩子養育過程中的焦慮來源於教育機構的“綁架式消費”,父母們沒有考慮孩子的自身條件,輕信培訓機構的說辭,親手導演了養育的“悲喜劇”。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心理學上有個“劇場效應”:在座無虛席的電影院裡,原本大家看電影看得好好的,突然前排的人覺得看不清站了起來,於是後面一排接著一排的觀眾為了看見熒幕不得不也站起來,最後所有人都只能站著看電影了。

“劇場效應”是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導致的集體恐慌,表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身為父母應當反思一下目前的教育模式,尤其是母親應該審視一下自己的焦慮是否助長了這一趨勢。

2、家庭方面

網上有個段子講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間談話的區別:

和媽媽聊天:“媽,我衣服呢?媽,我書呢?媽,我、、”,

和爸爸只有一句:“爸,我媽呢?”

不得不承認,養育過程中,父母雙方雖不同程度承擔撫育任務,但是母親卻是“重度參與者”+“問題終結者”

美國性別研究專家沃倫·法雷爾說:“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擁有和政府一樣強大的力量,而當家做主的都是女人。雖然男人嘴上一再強調自己是“一家之主”,但大多數時候他們更像一個來到妻子城堡的遊客。”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身邊的很多寶媽都表示,有了孩子後,婚姻關係矛盾的根源在於:爸爸下班後想在家裡充分休息的時候,媽媽們也想休息。

有朋友跟我分享了老公哄孩子睡覺的經歷:她在書房碼字,聽到臥室沒動靜了,站在門口悄悄問:寶寶睡著沒?問第一遍沒反應,稍大聲問了第二遍:沒想到傳來孩子的一句應答:爸爸睡著了……

爸爸“遊客”的身份讓年輕媽媽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即:喪偶式育兒,更有網友深刻總結道:媽生媽養,爸雖生猶死

茲認為喪偶育兒只是從某種程度說明父親在撫養過程中參與程度較少或者不參與,並不能完全否認父親在家庭的地位,寶爸“不稱職”一方面出於自身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源於母親過度保護(長期的母子連接產生的排他性,總認為爸爸做的不好)。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3、個人

①過度的認知思維模式

真正妨礙人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看法。——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

專家通過研究發現,焦慮症患者的思維方式與普通人的思維方式有很大不同,他們傾向於把模稜兩可、無法確定的時間看成是危機的先兆。

過度認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對潛在危險十分敏感(防患於未然)

想象最壞的結果(草木皆兵)

這兩點在母親的身上表現尤為明顯。

淑的寶出生兩個月的時候有過一次咳嗽的經歷,聽到孩子微弱的咳嗽聲,我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沒想到抱去醫院後,醫生只是簡單地開了些止咳藥,叮囑按時服用。

幾天之後,孩子有所好轉,而我還是不放心,問老公要不要去醫院複查一下,老公說:“孩子都好了,還去複查啥?再說只是咳嗽,又不是什麼大病”。

卡倫·霍妮在書中提到:一個孩子只是身上出了小丘疹,或患了輕微的感冒,而做母親的卻擔心孩子會死,我們稱這種擔心為焦慮。但是如果她的子女患的是嚴重的疾病,我們就稱她的恐懼心理為反應性恐懼”。

換句話說,媽媽們時常焦慮是因為擔心不必要的事情或者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

由此可見:在我們所承受的痛苦中,恫嚇我們精神的遠多於傷害身體的,來自假想的遠多於來自現實的。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②對自己的道德和完美主義的要求

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認為三者發展平衡,就是一個健全的人格,否則就會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

“本我”是人的原始的無意識本能,包括人的生理需要。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起著抑制本我衝動,自我進行監控以及追求完善境界的作用。

“自我”在本我與超我之間起著調節的作用,遵循現實性原則。

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二胎寶媽娟子,“超我”希望自己能做一個十全十美的媽媽(既能上班賺錢、又能照顧好兩個孩子),然而從現實情況來考慮,只能退而求其次(暫時將兒子放回老家)。

娟子另一個焦慮的原因來自“分離焦慮”帶來的未知體驗。

在弗洛伊德的研究中,他認為:

人類焦慮的初次體驗來自與母親的分離。如孩子一見到陌生人就感到焦慮,或者害怕黑暗、孤獨、從根本上來說,這都是孩子在與媽媽分離後所產生的恐懼。

除了孩子,媽媽們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

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女性焦慮的概率是男性的1.7倍,失眠的比例是男性的1.6倍。而美國《每日健康》也提到:2017年《女性健康狀況》調查發現,3000名美國女性中,有43%的人認為壓力和焦慮是對於健康最大的威脅。

除此之外,環境的變化,比如孩子上學、二胎、離婚、失業、財務危機等都有可能誘發焦慮,媽媽們只有瞭解了焦慮的成因,才能更好地應對焦慮,甚至遠離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如何正確認識焦慮

在生活的重壓下,焦慮症似乎成了一種流行病,但是,焦慮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的,適當的焦慮對人們的生存發展是有益的

一些心理學家在做測試時,通常會把焦慮水平分為低、中、高三個等級。

當一個人的焦慮水平很低時,情緒會過於放鬆,毫無緊張感,此時認識操作的成績很差;

當焦慮水平達到中等時,情緒表現為稍微緊張但又不過分緊張,此時認識操作的成績最好;

當焦慮水平達到很高時,表現為情緒十分緊張,甚至會過度興奮或過度擔憂,出現精神疲勞和心理疲勞的現象,此時認識操作的成績便又會降下來。

朋友說孩子去年冬天患上肺炎住院一週,出院時醫生建議她:冬季霧霾、感冒高發,勤洗手能夠有效降低孩子沾染細菌的可能性。

於是,她在家裡制定了“三要一不”原則,即

①外出進門要洗手;

②飯前+飯後要洗手;

③睡前要洗手;

④不能用溼巾代替洗手。

朋友說對於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老公覺得有點“神經質”,但是堅持數週後發現:孩子患感冒的次數減少了、撫育成本(時間、金錢)降低了,最重要的是自己也很少因為孩子生病而出現焦慮情緒,真是“一舉三贏”。

這個例子說明:母親的焦慮狀態不應是“坐以待斃”,而是“主動出擊”。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德國精神病學家認為:沒有焦慮的生活和沒有恐懼的生活一樣,並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換句話說,一定的程度的焦慮是有用和可取的,甚至是必要的。

丹麥哲學家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年輕時火熱地愛著他的戀人,以至於跟她締結婚約。可是,經過痛苦的心理衝突,他終於又譭棄婚約,並且終身不娶。

克爾凱郭爾在愛情方面的深刻經歷,成為了他此後的創作動力和源泉,他關於焦慮的專著有好幾本,幾乎是他本人的哲學反思。

他說:“人活著不是為了拖動鎖鏈,而是為了張開雙翼。”

可見,強烈的焦慮也並不總是消極的,對於創作家而言,焦慮可以迸發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但是對於大部人分而言,過度焦慮卻影響人們能力的發揮,那麼,我們該如何克服呢?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如何緩解焦慮

1、女性角色定位

40歲的朱雨辰和70歲的老母親在湖南臺的熱播綜藝《我家那小子》中的表現讓人印象深刻:怕孩子上火,朱媽媽每天凌晨四點起來熬煮梨湯,堅持了十年。

她在節目中自豪地表示:“我在家一個人抵兩個菲傭!”。她不僅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是這樣的,對未來兒媳的期望也是“女人就是該負責在家裡主持家務,賢良淑德

"

二胎媽媽娟子產假即將期滿,整日卻以淚洗面。

老公在鄰縣上班,是她眼中的“雲配偶”。

老大(女兒)暑假過完就要上小學了,為了方便照顧,選在自己單位就近的學校,眼下當務之急是在附近給孩子找個房子。

老二(兒子)不到半歲,除了她,全家人一致同意將孩子放回老家由公公婆婆撫養。

娟子最大的心病就是嗷嗷待哺的兒子,她說一個月內需要把奶斷掉。因為擔心換了環境孩子會出現各種不適,所以這位媽媽整天都處於焦慮狀態,她感覺生活陷入一灘泥潭,心裡知道要趕緊跳出來,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顯然,娟子的症狀屬於育兒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焦慮是個體對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危險或威脅情境所產生的的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不愉快的複雜情緒狀態

娟子的憂慮、煩惱就屬於焦慮。

所謂育兒焦慮指的是父母對孩子越來越重視,他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未來可能的行為引發的焦慮。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生了二胎後,老大悶悶不樂怎麼辦?孩子上了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等等。

這些焦慮症狀在年輕父母,尤其是媽媽身上表現比較明顯,比如娟子擔心公婆照顧不好兒子。

為什麼媽媽總比爸爸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呢?一起來看看焦慮產生的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的來源

女性育兒焦慮的產生與社會、家庭和個人有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社會方面

①男女角色期待不同

朋友丹說她從懷孕後就辭職在家待產,兒子出生後,便成了“全職媽媽”,有一次在小區遛娃碰到一群老太太,有人詢問:你自己帶娃不用上班嗎?她說:嗯,老公賺錢養家。

沒想到剛話落,旁邊的老太太就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有人說現在這男的真是辛苦,一個人養活全家(認可男性地位);

有人說沒如今這女的真是太嬌貴了,帶個娃還能帶抑鬱了(女性不能抑鬱);

更有人說應該把娃放老家,趁年輕上班攢點錢(賺錢比養育孩子重要);

丹說那一刻感覺尬極了,沒想到自己成了老太太眼裡的笑柄。

對於像丹一樣的全職媽媽來說,個人的選擇永遠無法滿足社會的期待。

就像電影《找到你》片尾李捷感慨道:

這個時代對女性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做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是一個職業。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張泉靈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坦言道:

我要明確告訴你的是,我很討厭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背後本身就是偏見。

社會對女性的偏見與文化基因有關,古時有“女子無才便是德”、“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當下社會有“女生一漂亮,就被認為沒有腦子,只是花瓶一個,“75%的男性不能接受自己女朋友胖,但女性就沒這麼在乎男朋友的胖瘦”等等。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焦慮的現代人》中提到:男人在成長中會慢慢培養出一種信念,即他們如果想獲得什麼,就必須在生活中有所成就。而女人卻明白通過愛,只有經過愛,她們才能獲得幸福、安全與聲望。

由此可見,社會對男女的不同期待影響了各自不同的認知。

與男人不同,女性承擔撫育責任很大程度是受生理條件制約,然而,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識的當今社會,丈夫失去了對妻子的統治權,女性要求自身的價值需要充分體現。因此,女性的自我意識與社會期待之間的差距是女性角色焦慮主要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②教育機構販賣焦慮

朋友聚會聊天,探討育兒經驗,說到“給孩子報培訓班”的話題,大家一致表示:一孩子報課外班越早越好,二孩子的課外班越多越好

想想6歲之前的我田間地頭抓蝴蝶、捉蛐蛐,不得不感嘆如今的小孩真的是太辛苦了。

曾看到新聞報道中說山東煙臺一名8歲小學生暑假要在國學、中國舞、鋼琴、書法、作文、少兒口才、英語等等共11門課程中奔波。

更誇張的是有不少學生奔波在財商課統感協調班等五花八門的“時髦”課程中“,令人費解的是就連有些輔導班的老師都說不清這些班是幹啥的……

一位心急如焚的母親帶孩子去報外語培訓班,她問工作人員:

“孩子四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

工作人員說:“在美國肯定夠了,在海淀區肯定不夠。”

孩子養育過程中的焦慮來源於教育機構的“綁架式消費”,父母們沒有考慮孩子的自身條件,輕信培訓機構的說辭,親手導演了養育的“悲喜劇”。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心理學上有個“劇場效應”:在座無虛席的電影院裡,原本大家看電影看得好好的,突然前排的人覺得看不清站了起來,於是後面一排接著一排的觀眾為了看見熒幕不得不也站起來,最後所有人都只能站著看電影了。

“劇場效應”是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導致的集體恐慌,表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身為父母應當反思一下目前的教育模式,尤其是母親應該審視一下自己的焦慮是否助長了這一趨勢。

2、家庭方面

網上有個段子講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間談話的區別:

和媽媽聊天:“媽,我衣服呢?媽,我書呢?媽,我、、”,

和爸爸只有一句:“爸,我媽呢?”

不得不承認,養育過程中,父母雙方雖不同程度承擔撫育任務,但是母親卻是“重度參與者”+“問題終結者”

美國性別研究專家沃倫·法雷爾說:“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擁有和政府一樣強大的力量,而當家做主的都是女人。雖然男人嘴上一再強調自己是“一家之主”,但大多數時候他們更像一個來到妻子城堡的遊客。”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身邊的很多寶媽都表示,有了孩子後,婚姻關係矛盾的根源在於:爸爸下班後想在家裡充分休息的時候,媽媽們也想休息。

有朋友跟我分享了老公哄孩子睡覺的經歷:她在書房碼字,聽到臥室沒動靜了,站在門口悄悄問:寶寶睡著沒?問第一遍沒反應,稍大聲問了第二遍:沒想到傳來孩子的一句應答:爸爸睡著了……

爸爸“遊客”的身份讓年輕媽媽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即:喪偶式育兒,更有網友深刻總結道:媽生媽養,爸雖生猶死

茲認為喪偶育兒只是從某種程度說明父親在撫養過程中參與程度較少或者不參與,並不能完全否認父親在家庭的地位,寶爸“不稱職”一方面出於自身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源於母親過度保護(長期的母子連接產生的排他性,總認為爸爸做的不好)。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3、個人

①過度的認知思維模式

真正妨礙人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看法。——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

專家通過研究發現,焦慮症患者的思維方式與普通人的思維方式有很大不同,他們傾向於把模稜兩可、無法確定的時間看成是危機的先兆。

過度認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對潛在危險十分敏感(防患於未然)

想象最壞的結果(草木皆兵)

這兩點在母親的身上表現尤為明顯。

淑的寶出生兩個月的時候有過一次咳嗽的經歷,聽到孩子微弱的咳嗽聲,我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沒想到抱去醫院後,醫生只是簡單地開了些止咳藥,叮囑按時服用。

幾天之後,孩子有所好轉,而我還是不放心,問老公要不要去醫院複查一下,老公說:“孩子都好了,還去複查啥?再說只是咳嗽,又不是什麼大病”。

卡倫·霍妮在書中提到:一個孩子只是身上出了小丘疹,或患了輕微的感冒,而做母親的卻擔心孩子會死,我們稱這種擔心為焦慮。但是如果她的子女患的是嚴重的疾病,我們就稱她的恐懼心理為反應性恐懼”。

換句話說,媽媽們時常焦慮是因為擔心不必要的事情或者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

由此可見:在我們所承受的痛苦中,恫嚇我們精神的遠多於傷害身體的,來自假想的遠多於來自現實的。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②對自己的道德和完美主義的要求

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認為三者發展平衡,就是一個健全的人格,否則就會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

“本我”是人的原始的無意識本能,包括人的生理需要。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起著抑制本我衝動,自我進行監控以及追求完善境界的作用。

“自我”在本我與超我之間起著調節的作用,遵循現實性原則。

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二胎寶媽娟子,“超我”希望自己能做一個十全十美的媽媽(既能上班賺錢、又能照顧好兩個孩子),然而從現實情況來考慮,只能退而求其次(暫時將兒子放回老家)。

娟子另一個焦慮的原因來自“分離焦慮”帶來的未知體驗。

在弗洛伊德的研究中,他認為:

人類焦慮的初次體驗來自與母親的分離。如孩子一見到陌生人就感到焦慮,或者害怕黑暗、孤獨、從根本上來說,這都是孩子在與媽媽分離後所產生的恐懼。

除了孩子,媽媽們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

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女性焦慮的概率是男性的1.7倍,失眠的比例是男性的1.6倍。而美國《每日健康》也提到:2017年《女性健康狀況》調查發現,3000名美國女性中,有43%的人認為壓力和焦慮是對於健康最大的威脅。

除此之外,環境的變化,比如孩子上學、二胎、離婚、失業、財務危機等都有可能誘發焦慮,媽媽們只有瞭解了焦慮的成因,才能更好地應對焦慮,甚至遠離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如何正確認識焦慮

在生活的重壓下,焦慮症似乎成了一種流行病,但是,焦慮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的,適當的焦慮對人們的生存發展是有益的

一些心理學家在做測試時,通常會把焦慮水平分為低、中、高三個等級。

當一個人的焦慮水平很低時,情緒會過於放鬆,毫無緊張感,此時認識操作的成績很差;

當焦慮水平達到中等時,情緒表現為稍微緊張但又不過分緊張,此時認識操作的成績最好;

當焦慮水平達到很高時,表現為情緒十分緊張,甚至會過度興奮或過度擔憂,出現精神疲勞和心理疲勞的現象,此時認識操作的成績便又會降下來。

朋友說孩子去年冬天患上肺炎住院一週,出院時醫生建議她:冬季霧霾、感冒高發,勤洗手能夠有效降低孩子沾染細菌的可能性。

於是,她在家裡制定了“三要一不”原則,即

①外出進門要洗手;

②飯前+飯後要洗手;

③睡前要洗手;

④不能用溼巾代替洗手。

朋友說對於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老公覺得有點“神經質”,但是堅持數週後發現:孩子患感冒的次數減少了、撫育成本(時間、金錢)降低了,最重要的是自己也很少因為孩子生病而出現焦慮情緒,真是“一舉三贏”。

這個例子說明:母親的焦慮狀態不應是“坐以待斃”,而是“主動出擊”。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德國精神病學家認為:沒有焦慮的生活和沒有恐懼的生活一樣,並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換句話說,一定的程度的焦慮是有用和可取的,甚至是必要的。

丹麥哲學家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年輕時火熱地愛著他的戀人,以至於跟她締結婚約。可是,經過痛苦的心理衝突,他終於又譭棄婚約,並且終身不娶。

克爾凱郭爾在愛情方面的深刻經歷,成為了他此後的創作動力和源泉,他關於焦慮的專著有好幾本,幾乎是他本人的哲學反思。

他說:“人活著不是為了拖動鎖鏈,而是為了張開雙翼。”

可見,強烈的焦慮也並不總是消極的,對於創作家而言,焦慮可以迸發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但是對於大部人分而言,過度焦慮卻影響人們能力的發揮,那麼,我們該如何克服呢?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如何緩解焦慮

1、女性角色定位

40歲的朱雨辰和70歲的老母親在湖南臺的熱播綜藝《我家那小子》中的表現讓人印象深刻:怕孩子上火,朱媽媽每天凌晨四點起來熬煮梨湯,堅持了十年。

她在節目中自豪地表示:“我在家一個人抵兩個菲傭!”。她不僅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是這樣的,對未來兒媳的期望也是“女人就是該負責在家裡主持家務,賢良淑德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在上文分析焦慮產生的原因時,我們提到了“角色期待”,但是性別角色還有另一個層面即“角色表現”。朱媽媽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全職家庭主婦”,在她身上,角色期待(社會)和角色表現(個人)呈現統一性

但是,社會鼓勵人們多元化方式生存,在這個倡導個性化的時代,不管是女性重返職場還是迴歸家庭,我們都很難說哪一種選擇是正確而另一種選擇時錯誤的。

法學博士馬建紅說:“在這個社會大家庭中,女性自身的角色定位的期待並不高,只要能與男性一道,共同從事創造性的工作,能相互包容和溫暖即可,有什麼可爭的呢!”

社會提供機遇與挑戰,也要給予女性充分理解和尊重,只有更多的女性實現自立自強、向著真善美無盡奔跑,女性的價值才能完整體現,家庭才會幸福。

臺灣心理學博士洪蘭指出:從人類演化的角度而言,母親是一個家庭的靈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母親快樂全家快樂。

因此,夫妻雙方在育兒路上,應是互相幫助和彼此成就的合作者身份。

2、改變認知模式

不做直升機式父母

當下把某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父母叫做 “直升機父母”,意指父母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

據一項育兒調查顯示,有1萬個在直升機父母養育方式下教育成長的成年人,約有84%的人無法承擔應當承擔的責任,有57%的人感覺到孤獨,51%的人感到焦慮。

比如《小歡喜》中的宋倩,就是直升機母親的典型代表。從孩子選什麼專業到考什麼大學,母親都計劃的井井有條,這種“直升機式”的操控不僅使自己焦慮,還將孩子逼入了人生的死衚衕,最終,英子通過自殺才換回和母親的和解。

直升機式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一種“摧毀性”的力量,父母們只有深刻認識這一點才能在養育過程中學會有的放矢。

"

二胎媽媽娟子產假即將期滿,整日卻以淚洗面。

老公在鄰縣上班,是她眼中的“雲配偶”。

老大(女兒)暑假過完就要上小學了,為了方便照顧,選在自己單位就近的學校,眼下當務之急是在附近給孩子找個房子。

老二(兒子)不到半歲,除了她,全家人一致同意將孩子放回老家由公公婆婆撫養。

娟子最大的心病就是嗷嗷待哺的兒子,她說一個月內需要把奶斷掉。因為擔心換了環境孩子會出現各種不適,所以這位媽媽整天都處於焦慮狀態,她感覺生活陷入一灘泥潭,心裡知道要趕緊跳出來,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顯然,娟子的症狀屬於育兒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焦慮是個體對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危險或威脅情境所產生的的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不愉快的複雜情緒狀態

娟子的憂慮、煩惱就屬於焦慮。

所謂育兒焦慮指的是父母對孩子越來越重視,他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未來可能的行為引發的焦慮。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生了二胎後,老大悶悶不樂怎麼辦?孩子上了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等等。

這些焦慮症狀在年輕父母,尤其是媽媽身上表現比較明顯,比如娟子擔心公婆照顧不好兒子。

為什麼媽媽總比爸爸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呢?一起來看看焦慮產生的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的來源

女性育兒焦慮的產生與社會、家庭和個人有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社會方面

①男女角色期待不同

朋友丹說她從懷孕後就辭職在家待產,兒子出生後,便成了“全職媽媽”,有一次在小區遛娃碰到一群老太太,有人詢問:你自己帶娃不用上班嗎?她說:嗯,老公賺錢養家。

沒想到剛話落,旁邊的老太太就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有人說現在這男的真是辛苦,一個人養活全家(認可男性地位);

有人說沒如今這女的真是太嬌貴了,帶個娃還能帶抑鬱了(女性不能抑鬱);

更有人說應該把娃放老家,趁年輕上班攢點錢(賺錢比養育孩子重要);

丹說那一刻感覺尬極了,沒想到自己成了老太太眼裡的笑柄。

對於像丹一樣的全職媽媽來說,個人的選擇永遠無法滿足社會的期待。

就像電影《找到你》片尾李捷感慨道:

這個時代對女性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做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是一個職業。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張泉靈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坦言道:

我要明確告訴你的是,我很討厭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背後本身就是偏見。

社會對女性的偏見與文化基因有關,古時有“女子無才便是德”、“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當下社會有“女生一漂亮,就被認為沒有腦子,只是花瓶一個,“75%的男性不能接受自己女朋友胖,但女性就沒這麼在乎男朋友的胖瘦”等等。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焦慮的現代人》中提到:男人在成長中會慢慢培養出一種信念,即他們如果想獲得什麼,就必須在生活中有所成就。而女人卻明白通過愛,只有經過愛,她們才能獲得幸福、安全與聲望。

由此可見,社會對男女的不同期待影響了各自不同的認知。

與男人不同,女性承擔撫育責任很大程度是受生理條件制約,然而,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識的當今社會,丈夫失去了對妻子的統治權,女性要求自身的價值需要充分體現。因此,女性的自我意識與社會期待之間的差距是女性角色焦慮主要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②教育機構販賣焦慮

朋友聚會聊天,探討育兒經驗,說到“給孩子報培訓班”的話題,大家一致表示:一孩子報課外班越早越好,二孩子的課外班越多越好

想想6歲之前的我田間地頭抓蝴蝶、捉蛐蛐,不得不感嘆如今的小孩真的是太辛苦了。

曾看到新聞報道中說山東煙臺一名8歲小學生暑假要在國學、中國舞、鋼琴、書法、作文、少兒口才、英語等等共11門課程中奔波。

更誇張的是有不少學生奔波在財商課統感協調班等五花八門的“時髦”課程中“,令人費解的是就連有些輔導班的老師都說不清這些班是幹啥的……

一位心急如焚的母親帶孩子去報外語培訓班,她問工作人員:

“孩子四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

工作人員說:“在美國肯定夠了,在海淀區肯定不夠。”

孩子養育過程中的焦慮來源於教育機構的“綁架式消費”,父母們沒有考慮孩子的自身條件,輕信培訓機構的說辭,親手導演了養育的“悲喜劇”。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心理學上有個“劇場效應”:在座無虛席的電影院裡,原本大家看電影看得好好的,突然前排的人覺得看不清站了起來,於是後面一排接著一排的觀眾為了看見熒幕不得不也站起來,最後所有人都只能站著看電影了。

“劇場效應”是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導致的集體恐慌,表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身為父母應當反思一下目前的教育模式,尤其是母親應該審視一下自己的焦慮是否助長了這一趨勢。

2、家庭方面

網上有個段子講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間談話的區別:

和媽媽聊天:“媽,我衣服呢?媽,我書呢?媽,我、、”,

和爸爸只有一句:“爸,我媽呢?”

不得不承認,養育過程中,父母雙方雖不同程度承擔撫育任務,但是母親卻是“重度參與者”+“問題終結者”

美國性別研究專家沃倫·法雷爾說:“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擁有和政府一樣強大的力量,而當家做主的都是女人。雖然男人嘴上一再強調自己是“一家之主”,但大多數時候他們更像一個來到妻子城堡的遊客。”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身邊的很多寶媽都表示,有了孩子後,婚姻關係矛盾的根源在於:爸爸下班後想在家裡充分休息的時候,媽媽們也想休息。

有朋友跟我分享了老公哄孩子睡覺的經歷:她在書房碼字,聽到臥室沒動靜了,站在門口悄悄問:寶寶睡著沒?問第一遍沒反應,稍大聲問了第二遍:沒想到傳來孩子的一句應答:爸爸睡著了……

爸爸“遊客”的身份讓年輕媽媽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即:喪偶式育兒,更有網友深刻總結道:媽生媽養,爸雖生猶死

茲認為喪偶育兒只是從某種程度說明父親在撫養過程中參與程度較少或者不參與,並不能完全否認父親在家庭的地位,寶爸“不稱職”一方面出於自身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源於母親過度保護(長期的母子連接產生的排他性,總認為爸爸做的不好)。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3、個人

①過度的認知思維模式

真正妨礙人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看法。——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

專家通過研究發現,焦慮症患者的思維方式與普通人的思維方式有很大不同,他們傾向於把模稜兩可、無法確定的時間看成是危機的先兆。

過度認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對潛在危險十分敏感(防患於未然)

想象最壞的結果(草木皆兵)

這兩點在母親的身上表現尤為明顯。

淑的寶出生兩個月的時候有過一次咳嗽的經歷,聽到孩子微弱的咳嗽聲,我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沒想到抱去醫院後,醫生只是簡單地開了些止咳藥,叮囑按時服用。

幾天之後,孩子有所好轉,而我還是不放心,問老公要不要去醫院複查一下,老公說:“孩子都好了,還去複查啥?再說只是咳嗽,又不是什麼大病”。

卡倫·霍妮在書中提到:一個孩子只是身上出了小丘疹,或患了輕微的感冒,而做母親的卻擔心孩子會死,我們稱這種擔心為焦慮。但是如果她的子女患的是嚴重的疾病,我們就稱她的恐懼心理為反應性恐懼”。

換句話說,媽媽們時常焦慮是因為擔心不必要的事情或者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

由此可見:在我們所承受的痛苦中,恫嚇我們精神的遠多於傷害身體的,來自假想的遠多於來自現實的。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②對自己的道德和完美主義的要求

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認為三者發展平衡,就是一個健全的人格,否則就會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

“本我”是人的原始的無意識本能,包括人的生理需要。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起著抑制本我衝動,自我進行監控以及追求完善境界的作用。

“自我”在本我與超我之間起著調節的作用,遵循現實性原則。

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二胎寶媽娟子,“超我”希望自己能做一個十全十美的媽媽(既能上班賺錢、又能照顧好兩個孩子),然而從現實情況來考慮,只能退而求其次(暫時將兒子放回老家)。

娟子另一個焦慮的原因來自“分離焦慮”帶來的未知體驗。

在弗洛伊德的研究中,他認為:

人類焦慮的初次體驗來自與母親的分離。如孩子一見到陌生人就感到焦慮,或者害怕黑暗、孤獨、從根本上來說,這都是孩子在與媽媽分離後所產生的恐懼。

除了孩子,媽媽們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

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女性焦慮的概率是男性的1.7倍,失眠的比例是男性的1.6倍。而美國《每日健康》也提到:2017年《女性健康狀況》調查發現,3000名美國女性中,有43%的人認為壓力和焦慮是對於健康最大的威脅。

除此之外,環境的變化,比如孩子上學、二胎、離婚、失業、財務危機等都有可能誘發焦慮,媽媽們只有瞭解了焦慮的成因,才能更好地應對焦慮,甚至遠離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如何正確認識焦慮

在生活的重壓下,焦慮症似乎成了一種流行病,但是,焦慮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的,適當的焦慮對人們的生存發展是有益的

一些心理學家在做測試時,通常會把焦慮水平分為低、中、高三個等級。

當一個人的焦慮水平很低時,情緒會過於放鬆,毫無緊張感,此時認識操作的成績很差;

當焦慮水平達到中等時,情緒表現為稍微緊張但又不過分緊張,此時認識操作的成績最好;

當焦慮水平達到很高時,表現為情緒十分緊張,甚至會過度興奮或過度擔憂,出現精神疲勞和心理疲勞的現象,此時認識操作的成績便又會降下來。

朋友說孩子去年冬天患上肺炎住院一週,出院時醫生建議她:冬季霧霾、感冒高發,勤洗手能夠有效降低孩子沾染細菌的可能性。

於是,她在家裡制定了“三要一不”原則,即

①外出進門要洗手;

②飯前+飯後要洗手;

③睡前要洗手;

④不能用溼巾代替洗手。

朋友說對於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老公覺得有點“神經質”,但是堅持數週後發現:孩子患感冒的次數減少了、撫育成本(時間、金錢)降低了,最重要的是自己也很少因為孩子生病而出現焦慮情緒,真是“一舉三贏”。

這個例子說明:母親的焦慮狀態不應是“坐以待斃”,而是“主動出擊”。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德國精神病學家認為:沒有焦慮的生活和沒有恐懼的生活一樣,並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換句話說,一定的程度的焦慮是有用和可取的,甚至是必要的。

丹麥哲學家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年輕時火熱地愛著他的戀人,以至於跟她締結婚約。可是,經過痛苦的心理衝突,他終於又譭棄婚約,並且終身不娶。

克爾凱郭爾在愛情方面的深刻經歷,成為了他此後的創作動力和源泉,他關於焦慮的專著有好幾本,幾乎是他本人的哲學反思。

他說:“人活著不是為了拖動鎖鏈,而是為了張開雙翼。”

可見,強烈的焦慮也並不總是消極的,對於創作家而言,焦慮可以迸發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但是對於大部人分而言,過度焦慮卻影響人們能力的發揮,那麼,我們該如何克服呢?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如何緩解焦慮

1、女性角色定位

40歲的朱雨辰和70歲的老母親在湖南臺的熱播綜藝《我家那小子》中的表現讓人印象深刻:怕孩子上火,朱媽媽每天凌晨四點起來熬煮梨湯,堅持了十年。

她在節目中自豪地表示:“我在家一個人抵兩個菲傭!”。她不僅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是這樣的,對未來兒媳的期望也是“女人就是該負責在家裡主持家務,賢良淑德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在上文分析焦慮產生的原因時,我們提到了“角色期待”,但是性別角色還有另一個層面即“角色表現”。朱媽媽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全職家庭主婦”,在她身上,角色期待(社會)和角色表現(個人)呈現統一性

但是,社會鼓勵人們多元化方式生存,在這個倡導個性化的時代,不管是女性重返職場還是迴歸家庭,我們都很難說哪一種選擇是正確而另一種選擇時錯誤的。

法學博士馬建紅說:“在這個社會大家庭中,女性自身的角色定位的期待並不高,只要能與男性一道,共同從事創造性的工作,能相互包容和溫暖即可,有什麼可爭的呢!”

社會提供機遇與挑戰,也要給予女性充分理解和尊重,只有更多的女性實現自立自強、向著真善美無盡奔跑,女性的價值才能完整體現,家庭才會幸福。

臺灣心理學博士洪蘭指出:從人類演化的角度而言,母親是一個家庭的靈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母親快樂全家快樂。

因此,夫妻雙方在育兒路上,應是互相幫助和彼此成就的合作者身份。

2、改變認知模式

不做直升機式父母

當下把某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父母叫做 “直升機父母”,意指父母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

據一項育兒調查顯示,有1萬個在直升機父母養育方式下教育成長的成年人,約有84%的人無法承擔應當承擔的責任,有57%的人感覺到孤獨,51%的人感到焦慮。

比如《小歡喜》中的宋倩,就是直升機母親的典型代表。從孩子選什麼專業到考什麼大學,母親都計劃的井井有條,這種“直升機式”的操控不僅使自己焦慮,還將孩子逼入了人生的死衚衕,最終,英子通過自殺才換回和母親的和解。

直升機式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一種“摧毀性”的力量,父母們只有深刻認識這一點才能在養育過程中學會有的放矢。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掌握“南風法則”

在法國作家拉封丹的寓言中 :南風比北風更有威力。“南風法則”不僅適應於管理,在教育上同樣適用。傳統教育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但“蘇洵教子”卻如徐徐南風一樣帶給我們不同的啟示。

北宋大散文家蘇洵的兩個孩子蘇軾和蘇轍自小十分頑皮,在多次說服教育不見成效的情況下,蘇洵決定改變教育方法

此後,每當孩子玩耍時,他就有意躲在角落裡讀書,孩子一來,便故意將書“藏”起來。

蘇軾和蘇轍好生奇怪,以為父親一定瞞著他們看什麼好書。兩人出於強烈的好奇心,趁父親不在家時,把書“偷”出並認真地讀起來,從此逐漸養成讀書的習慣,切切實實感受到了讀書的無窮樂趣,終成一代名家

蘇洵教子的成功之處在於:教育孩子時,要特別注意方式方法。與其強迫孩子學習,不如巧妙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加以引導,喚起孩子主動學習興趣。

"

二胎媽媽娟子產假即將期滿,整日卻以淚洗面。

老公在鄰縣上班,是她眼中的“雲配偶”。

老大(女兒)暑假過完就要上小學了,為了方便照顧,選在自己單位就近的學校,眼下當務之急是在附近給孩子找個房子。

老二(兒子)不到半歲,除了她,全家人一致同意將孩子放回老家由公公婆婆撫養。

娟子最大的心病就是嗷嗷待哺的兒子,她說一個月內需要把奶斷掉。因為擔心換了環境孩子會出現各種不適,所以這位媽媽整天都處於焦慮狀態,她感覺生活陷入一灘泥潭,心裡知道要趕緊跳出來,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顯然,娟子的症狀屬於育兒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焦慮是個體對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危險或威脅情境所產生的的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不愉快的複雜情緒狀態

娟子的憂慮、煩惱就屬於焦慮。

所謂育兒焦慮指的是父母對孩子越來越重視,他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未來可能的行為引發的焦慮。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生了二胎後,老大悶悶不樂怎麼辦?孩子上了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等等。

這些焦慮症狀在年輕父母,尤其是媽媽身上表現比較明顯,比如娟子擔心公婆照顧不好兒子。

為什麼媽媽總比爸爸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呢?一起來看看焦慮產生的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育兒焦慮的來源

女性育兒焦慮的產生與社會、家庭和個人有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社會方面

①男女角色期待不同

朋友丹說她從懷孕後就辭職在家待產,兒子出生後,便成了“全職媽媽”,有一次在小區遛娃碰到一群老太太,有人詢問:你自己帶娃不用上班嗎?她說:嗯,老公賺錢養家。

沒想到剛話落,旁邊的老太太就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有人說現在這男的真是辛苦,一個人養活全家(認可男性地位);

有人說沒如今這女的真是太嬌貴了,帶個娃還能帶抑鬱了(女性不能抑鬱);

更有人說應該把娃放老家,趁年輕上班攢點錢(賺錢比養育孩子重要);

丹說那一刻感覺尬極了,沒想到自己成了老太太眼裡的笑柄。

對於像丹一樣的全職媽媽來說,個人的選擇永遠無法滿足社會的期待。

就像電影《找到你》片尾李捷感慨道:

這個時代對女性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做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是一個職業。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張泉靈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坦言道:

我要明確告訴你的是,我很討厭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背後本身就是偏見。

社會對女性的偏見與文化基因有關,古時有“女子無才便是德”、“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當下社會有“女生一漂亮,就被認為沒有腦子,只是花瓶一個,“75%的男性不能接受自己女朋友胖,但女性就沒這麼在乎男朋友的胖瘦”等等。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焦慮的現代人》中提到:男人在成長中會慢慢培養出一種信念,即他們如果想獲得什麼,就必須在生活中有所成就。而女人卻明白通過愛,只有經過愛,她們才能獲得幸福、安全與聲望。

由此可見,社會對男女的不同期待影響了各自不同的認知。

與男人不同,女性承擔撫育責任很大程度是受生理條件制約,然而,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識的當今社會,丈夫失去了對妻子的統治權,女性要求自身的價值需要充分體現。因此,女性的自我意識與社會期待之間的差距是女性角色焦慮主要原因。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②教育機構販賣焦慮

朋友聚會聊天,探討育兒經驗,說到“給孩子報培訓班”的話題,大家一致表示:一孩子報課外班越早越好,二孩子的課外班越多越好

想想6歲之前的我田間地頭抓蝴蝶、捉蛐蛐,不得不感嘆如今的小孩真的是太辛苦了。

曾看到新聞報道中說山東煙臺一名8歲小學生暑假要在國學、中國舞、鋼琴、書法、作文、少兒口才、英語等等共11門課程中奔波。

更誇張的是有不少學生奔波在財商課統感協調班等五花八門的“時髦”課程中“,令人費解的是就連有些輔導班的老師都說不清這些班是幹啥的……

一位心急如焚的母親帶孩子去報外語培訓班,她問工作人員:

“孩子四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

工作人員說:“在美國肯定夠了,在海淀區肯定不夠。”

孩子養育過程中的焦慮來源於教育機構的“綁架式消費”,父母們沒有考慮孩子的自身條件,輕信培訓機構的說辭,親手導演了養育的“悲喜劇”。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心理學上有個“劇場效應”:在座無虛席的電影院裡,原本大家看電影看得好好的,突然前排的人覺得看不清站了起來,於是後面一排接著一排的觀眾為了看見熒幕不得不也站起來,最後所有人都只能站著看電影了。

“劇場效應”是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導致的集體恐慌,表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身為父母應當反思一下目前的教育模式,尤其是母親應該審視一下自己的焦慮是否助長了這一趨勢。

2、家庭方面

網上有個段子講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間談話的區別:

和媽媽聊天:“媽,我衣服呢?媽,我書呢?媽,我、、”,

和爸爸只有一句:“爸,我媽呢?”

不得不承認,養育過程中,父母雙方雖不同程度承擔撫育任務,但是母親卻是“重度參與者”+“問題終結者”

美國性別研究專家沃倫·法雷爾說:“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擁有和政府一樣強大的力量,而當家做主的都是女人。雖然男人嘴上一再強調自己是“一家之主”,但大多數時候他們更像一個來到妻子城堡的遊客。”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身邊的很多寶媽都表示,有了孩子後,婚姻關係矛盾的根源在於:爸爸下班後想在家裡充分休息的時候,媽媽們也想休息。

有朋友跟我分享了老公哄孩子睡覺的經歷:她在書房碼字,聽到臥室沒動靜了,站在門口悄悄問:寶寶睡著沒?問第一遍沒反應,稍大聲問了第二遍:沒想到傳來孩子的一句應答:爸爸睡著了……

爸爸“遊客”的身份讓年輕媽媽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即:喪偶式育兒,更有網友深刻總結道:媽生媽養,爸雖生猶死

茲認為喪偶育兒只是從某種程度說明父親在撫養過程中參與程度較少或者不參與,並不能完全否認父親在家庭的地位,寶爸“不稱職”一方面出於自身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源於母親過度保護(長期的母子連接產生的排他性,總認為爸爸做的不好)。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3、個人

①過度的認知思維模式

真正妨礙人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看法。——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

專家通過研究發現,焦慮症患者的思維方式與普通人的思維方式有很大不同,他們傾向於把模稜兩可、無法確定的時間看成是危機的先兆。

過度認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對潛在危險十分敏感(防患於未然)

想象最壞的結果(草木皆兵)

這兩點在母親的身上表現尤為明顯。

淑的寶出生兩個月的時候有過一次咳嗽的經歷,聽到孩子微弱的咳嗽聲,我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沒想到抱去醫院後,醫生只是簡單地開了些止咳藥,叮囑按時服用。

幾天之後,孩子有所好轉,而我還是不放心,問老公要不要去醫院複查一下,老公說:“孩子都好了,還去複查啥?再說只是咳嗽,又不是什麼大病”。

卡倫·霍妮在書中提到:一個孩子只是身上出了小丘疹,或患了輕微的感冒,而做母親的卻擔心孩子會死,我們稱這種擔心為焦慮。但是如果她的子女患的是嚴重的疾病,我們就稱她的恐懼心理為反應性恐懼”。

換句話說,媽媽們時常焦慮是因為擔心不必要的事情或者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

由此可見:在我們所承受的痛苦中,恫嚇我們精神的遠多於傷害身體的,來自假想的遠多於來自現實的。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②對自己的道德和完美主義的要求

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認為三者發展平衡,就是一個健全的人格,否則就會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

“本我”是人的原始的無意識本能,包括人的生理需要。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起著抑制本我衝動,自我進行監控以及追求完善境界的作用。

“自我”在本我與超我之間起著調節的作用,遵循現實性原則。

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二胎寶媽娟子,“超我”希望自己能做一個十全十美的媽媽(既能上班賺錢、又能照顧好兩個孩子),然而從現實情況來考慮,只能退而求其次(暫時將兒子放回老家)。

娟子另一個焦慮的原因來自“分離焦慮”帶來的未知體驗。

在弗洛伊德的研究中,他認為:

人類焦慮的初次體驗來自與母親的分離。如孩子一見到陌生人就感到焦慮,或者害怕黑暗、孤獨、從根本上來說,這都是孩子在與媽媽分離後所產生的恐懼。

除了孩子,媽媽們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

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女性焦慮的概率是男性的1.7倍,失眠的比例是男性的1.6倍。而美國《每日健康》也提到:2017年《女性健康狀況》調查發現,3000名美國女性中,有43%的人認為壓力和焦慮是對於健康最大的威脅。

除此之外,環境的變化,比如孩子上學、二胎、離婚、失業、財務危機等都有可能誘發焦慮,媽媽們只有瞭解了焦慮的成因,才能更好地應對焦慮,甚至遠離焦慮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如何正確認識焦慮

在生活的重壓下,焦慮症似乎成了一種流行病,但是,焦慮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的,適當的焦慮對人們的生存發展是有益的

一些心理學家在做測試時,通常會把焦慮水平分為低、中、高三個等級。

當一個人的焦慮水平很低時,情緒會過於放鬆,毫無緊張感,此時認識操作的成績很差;

當焦慮水平達到中等時,情緒表現為稍微緊張但又不過分緊張,此時認識操作的成績最好;

當焦慮水平達到很高時,表現為情緒十分緊張,甚至會過度興奮或過度擔憂,出現精神疲勞和心理疲勞的現象,此時認識操作的成績便又會降下來。

朋友說孩子去年冬天患上肺炎住院一週,出院時醫生建議她:冬季霧霾、感冒高發,勤洗手能夠有效降低孩子沾染細菌的可能性。

於是,她在家裡制定了“三要一不”原則,即

①外出進門要洗手;

②飯前+飯後要洗手;

③睡前要洗手;

④不能用溼巾代替洗手。

朋友說對於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老公覺得有點“神經質”,但是堅持數週後發現:孩子患感冒的次數減少了、撫育成本(時間、金錢)降低了,最重要的是自己也很少因為孩子生病而出現焦慮情緒,真是“一舉三贏”。

這個例子說明:母親的焦慮狀態不應是“坐以待斃”,而是“主動出擊”。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德國精神病學家認為:沒有焦慮的生活和沒有恐懼的生活一樣,並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換句話說,一定的程度的焦慮是有用和可取的,甚至是必要的。

丹麥哲學家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年輕時火熱地愛著他的戀人,以至於跟她締結婚約。可是,經過痛苦的心理衝突,他終於又譭棄婚約,並且終身不娶。

克爾凱郭爾在愛情方面的深刻經歷,成為了他此後的創作動力和源泉,他關於焦慮的專著有好幾本,幾乎是他本人的哲學反思。

他說:“人活著不是為了拖動鎖鏈,而是為了張開雙翼。”

可見,強烈的焦慮也並不總是消極的,對於創作家而言,焦慮可以迸發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但是對於大部人分而言,過度焦慮卻影響人們能力的發揮,那麼,我們該如何克服呢?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如何緩解焦慮

1、女性角色定位

40歲的朱雨辰和70歲的老母親在湖南臺的熱播綜藝《我家那小子》中的表現讓人印象深刻:怕孩子上火,朱媽媽每天凌晨四點起來熬煮梨湯,堅持了十年。

她在節目中自豪地表示:“我在家一個人抵兩個菲傭!”。她不僅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是這樣的,對未來兒媳的期望也是“女人就是該負責在家裡主持家務,賢良淑德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在上文分析焦慮產生的原因時,我們提到了“角色期待”,但是性別角色還有另一個層面即“角色表現”。朱媽媽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全職家庭主婦”,在她身上,角色期待(社會)和角色表現(個人)呈現統一性

但是,社會鼓勵人們多元化方式生存,在這個倡導個性化的時代,不管是女性重返職場還是迴歸家庭,我們都很難說哪一種選擇是正確而另一種選擇時錯誤的。

法學博士馬建紅說:“在這個社會大家庭中,女性自身的角色定位的期待並不高,只要能與男性一道,共同從事創造性的工作,能相互包容和溫暖即可,有什麼可爭的呢!”

社會提供機遇與挑戰,也要給予女性充分理解和尊重,只有更多的女性實現自立自強、向著真善美無盡奔跑,女性的價值才能完整體現,家庭才會幸福。

臺灣心理學博士洪蘭指出:從人類演化的角度而言,母親是一個家庭的靈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母親快樂全家快樂。

因此,夫妻雙方在育兒路上,應是互相幫助和彼此成就的合作者身份。

2、改變認知模式

不做直升機式父母

當下把某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父母叫做 “直升機父母”,意指父母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

據一項育兒調查顯示,有1萬個在直升機父母養育方式下教育成長的成年人,約有84%的人無法承擔應當承擔的責任,有57%的人感覺到孤獨,51%的人感到焦慮。

比如《小歡喜》中的宋倩,就是直升機母親的典型代表。從孩子選什麼專業到考什麼大學,母親都計劃的井井有條,這種“直升機式”的操控不僅使自己焦慮,還將孩子逼入了人生的死衚衕,最終,英子通過自殺才換回和母親的和解。

直升機式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一種“摧毀性”的力量,父母們只有深刻認識這一點才能在養育過程中學會有的放矢。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掌握“南風法則”

在法國作家拉封丹的寓言中 :南風比北風更有威力。“南風法則”不僅適應於管理,在教育上同樣適用。傳統教育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但“蘇洵教子”卻如徐徐南風一樣帶給我們不同的啟示。

北宋大散文家蘇洵的兩個孩子蘇軾和蘇轍自小十分頑皮,在多次說服教育不見成效的情況下,蘇洵決定改變教育方法

此後,每當孩子玩耍時,他就有意躲在角落裡讀書,孩子一來,便故意將書“藏”起來。

蘇軾和蘇轍好生奇怪,以為父親一定瞞著他們看什麼好書。兩人出於強烈的好奇心,趁父親不在家時,把書“偷”出並認真地讀起來,從此逐漸養成讀書的習慣,切切實實感受到了讀書的無窮樂趣,終成一代名家

蘇洵教子的成功之處在於:教育孩子時,要特別注意方式方法。與其強迫孩子學習,不如巧妙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加以引導,喚起孩子主動學習興趣。

育兒路上,為何焦慮的永遠是媽媽?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3、改善家庭育兒模式

為了彌補父親這一角色在家庭育兒教養中的缺失,北歐諸國中瑞典率先提出“爸爸育兒假”這一孩子養育制度,長達一年的帶薪“爸爸假期”,爸爸們在孩子6歲以前,可以隨便選擇一年,盡享與孩子親密相處、共度美好成長歲月。

媽媽們應認識到:爸爸也是育兒路上的合夥人,媽媽們要學會放手,鼓勵爸爸參與進來。

米歇爾對丈夫奧巴馬的盡職盡責總是不吝誇讚,她在多次演講中提到,奧巴馬每天晚上都會和女兒們共進晚餐,並且耐心地回答孩子們的問題

奧巴馬在第一次競選總統期間,不無得意地說道:

我未必是一個好總統,但我一定是個好父親,因為在長達21個月的競選時間裡,我從來沒有錯過一次女兒們的家長會。

俗話說,好男人是誇出來的,只有爸爸主動承擔起“父親”的角色,媽媽們才有更多時間幹自己想幹的事情,比如聚會、看電影、運動,學習一些技能:比如插花、繪畫等等。

一個媽媽就是一個家庭的靈魂,她決定著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與生活情趣,亞里士多德說:“必須有優良的婦孺,才會造就優良的城邦”。

——感謝閱讀——

參考書籍:

卡倫·霍妮《焦慮的現代人》

董心潔《焦慮心理學》等

我是@淑的寶麻麻,愛好古典文學和育兒心理,左手帶娃,右手碼字,歡迎關注,一起探討詩詞育兒、科學育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