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太極,上漾太極!點擊右上角處“關注”,關注我們!

楊氏太極拳伴我修身養性

編者按

隨著生命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太極拳對人體健康的調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

太極拳作為中國的一項傳統拳術,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塊瑰寶,源遠流長,內涵豐富,蘊含著中國古典哲學、美學、倫理學、中醫學的精華,太極拳具有修心防身、強身健體的效果和理論,通過對太極拳的學習與演練,可以治療、緩解和控制一系列心理、身體疾病,對調節身體和心理亞健康以及社會適應性亞健康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受到各個年齡階層人士的青睞。

5月11日在濟南市召開的“張聖麒學生弟子太極拳與健康研討會”當天演講稿件,已授權給漾太極網發佈,從本期開始,漾太極網站、漾太極微信公眾號、漾太極今日頭條等平臺陸續發表本次大會的發言稿,以饗讀者。

楊氏太極拳伴我修身養性


楊氏太極拳伴我修身養性

作者 | 許媛

因為我改拳不足三年,“拳齡”小,對於太極拳的理論知之甚少,在此我只能簡單地談談自己“改拳”和“學拳”的經過及“練拳”和“悟拳”的心得。請在座的老師和拳友指正並諒解。

一、改拳

2008年開始健身活動,我從學練國標太極拳入手24、40、42、48式等,還有太極劍、扇、拂塵、太極刀等,林林總總,有十七、八種,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比如馬春喜的長穗劍,我就是用伸縮劍在青島閣樓上的有限空間裡,穿過房門,側身觀看電腦學成的。學馬春喜36式太極刀、吳阿敏的太極拂塵,都是從電腦上把她們的教拳視頻一句句記下來學成的,很用心,很專注。但對什麼是太極拳,怎樣才能練好太極拳,沒有研究,也真的是不懂。修煉太極拳有個13條警示,其中有1條警示中談到:最大的苦惱是沒遇明師,因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人說是太極操,我覺得也不過分。如同廣播操,就是為了健身。

有人勸過我,讓我學習一下傳統太極拳,當時並不理解勸說者是何意,可是讓我知道了太極拳還有傳統拳。

二、學拳

2016年,濟南軍休大廈辦班教授傳統楊氏太極拳,出於好奇心理,我報了名學拳。

都知道學拳容易改拳難,但既然上了道就容不得你不捨,於是下決心不思不想舊招,從頭學起。

就我自身而言,在第一年學習37式拳路中,我的蘭花指手型、我的突臀、我的身不正等毛病就逐一暴露出來。慶幸的是,我遇到了“明”師——傳統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張聖麒老師和他的弟子孟文老師和葉老師。

遇明師是有了好的外因,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內因。執著、認真是我的強項。每週只有一次課,每次上課,老師講拳做示範,我認真聽認真看,並用手機拍下視頻與拳友一起分享。為的是在每天的練習中不跑偏,儘早學會套路,跟著老師的教程走,一招一式按規矩練拳。就這樣,兩年時間,我學會了傳統楊氏太極拳37式、91式,還有51式楊氏太極劍,13式楊氏太極刀。

三、練拳

春夏秋冬,沒有特殊原因,我從不間斷練拳。無論是在濟南還是去外地,真正做到了“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就是大雪天、雪地中仍有我練拳的身影。室外練拳,我的身體順應一年四季的季節變化,身體的血液循環與冷熱空氣變化的流通相適應。在改拳的這幾年裡,儘管自身有糖尿病,還有進行性的脊髓空洞症等,但我已少有感冒。練拳已成為我日常生活的頭等大事,我把它看作是我提高身體機能,延續生命的必須。我迷戀太極拳,我學習太極拳,而實質是傳統楊氏太極拳在磨練我的身心,我的意志和自信。

為練好拳,我把老師的教課視頻請拳友幫忙拷貝到U盤裡,在電腦上反覆觀看,並一字不漏地記錄成冊。

我喜歡閱讀《太極》雜誌,也天天在手機上瀏覽各太極網站的文章和視頻。特別是有關楊氏太極拳拳理、拳法和修習心得。也常翻閱張老師的師父楊振基老先生演述的《楊澄甫式太極拳》一書,受益匪淺。

老祖宗楊澄甫先生強調行拳的“鬆”,張老師每節課也都在強調“鬆”。一個“鬆”字可讓我們修習一輩子。楊澄甫的弟子鄭曼青老先生又談及一個“柔”,他講“吞天之氣,接地之力,壽人以柔”。我雖然還理解不了此境界,也練不出此氣勢,但我非常喜歡。“鬆”、“柔”二字我覺得就是此拳的精髓。

“柔”不是軟綿綿地行拳。太極拳柔中帶鋼,綿裡藏針,行拳時面前無人似有人。如“手揮琵琶”。老師講了擊技意義中的撅臂,“摟膝拗步”前掌推出的穿透力,都不是用“僵”勁能完成的。

《太極》雜誌文章中有段話:“鬆腰並通過斂臀,收腹和內收腹股溝,使腰椎調直,通過含胸拔背調直胸椎,通過虛靈頂勁調直頸椎,把後天形成的骨骼形態調回到先天的骨骼形態,將S形脊柱調直。”

這些文字記錄,開始我並不理解,通過學拳我漸漸地懂了,步入老年的人,骨質疏鬆,不知不覺中腰彎了背駝了。但通過練太極拳,遵循老師的指導,可以使此進程變緩並得以糾正。

通過學拳、練拳,在老師們細心、耐心,循序漸進的指導下,我的手型不再是“蘭花指”了。做“玉女穿梭”動作的推掌時,張老師給我掰了一下雙肩,我解決了練拳身不正的問題。做“摟膝拗步”時張老師提醒我下沉一下,我明白了“沉胯”。

因為知道了“突命門”、“收尾閭”、“圓襠”、“開胯”,行拳時不再“突臀”了。明白了“鬆”和“柔”,並嘗試著打開周身關節,使行拳動作連綿不斷,用鬆腰帶動雙臂完成上肢動作及雙腿的虛實轉換。最可喜的是我行拳時的鬆,得到了張老師的認可。

儘管這樣,每天練拳時依然不敢懈怠,認真體會一招一式,規範練習。正如張老師反覆強調“位置就是勁道”。我覺得哪怕腳尖的一絲不到位、不舒服都不能輕易放過。在學37式太極拳時,我就發現兩腳位置都是一隻正,另一隻45度角。張老師提醒“川字步”除外。而且兩腳拉回都是自然襠距離。但最近發現自己在做攬雀尾時,右腿上步的位置就稍欠點。做“玉女穿梭”提胯轉身前腳落地不能像“砸夯”,這裡就有柔和鋼及行拳控制力的功力把握。

年齡不饒人,往75歲上數了,但每天的壓腿不可缺,為的是練腿的柔韌性,為的是抻筋。筋長一寸壽增十分嘛。有的動作需單練,如“單鞭下式”接“金雞獨立”,這一伏一起,做標準了是非常吃功的。我因腳趾變形,腳墊的疼痛,行拳時要做到平衡是很困難的,這真的是太極拳在練人吶。但是,我不會認輸。傳統拳中的奧祕通過堅持練拳去探索很有意思。有太極相伴是可遇不可求的快樂之事,我喜歡!

四、悟拳

2018年,我參加了在青島市舉辦的“全國楊氏太極拳邀請賽”。我是女子F組中的白髮選手。我獲得了此組太極拳的銀獎和太極劍的金獎,我感謝張老師給予我的展示機會。

我沒想去奪什麼獎,因為熙熙攘攘的賽場,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出色的太極拳比賽團隊和拳手。我明白,這只是冰山一角。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看重的是自己滿頭白髮仍能站在這樣一個賽場上,說明作為一個太極人,年齡只是一個數字,精神是不可用數字計算的!我要用太極拳的演練來戰勝自己的疾病、忘卻自己的年齡。

太極拳練人,修身養性,此話真實不虛。因為修習傳統拳,首先是心靜,心無雜念,用意不用力。而這個靜心的意念必須從自己的內心培養。這個不容易說清的道理,只有自己明白。用清淨心、慈悲心、寬容大度的心去處世處事,這不是幾句話可說透的。家庭的、周身外界的一切繁雜之事,能把它們都簡單地處理好了,凸顯的是一種智慧,一種修養,一種境界,而這種境界就來自太極拳的修煉。

有人說“拳練三年嘴且閉”,我感悟到拳練三年套路熟了,淺顯地認為會打拳了。那時好常常發現的是別人的不足。但通過理論學習,才發現尚有許多未知和不懂。比如如何在一招一式的行拳中去體會並做到楊澄甫老先生傳承的太極拳十要:1.虛靈頂勁 2.含胸拔背 3.鬆腰 4.分虛實 5.沉肩墜肘 6.用意不用力 7.上下相隨 8.內外相合 9.相連不斷 10.動中求靜。

在慢練中“找拳”而且能發現自身的不足,我說這叫“知醜”。拳真的怕走樣、跑偏,夾雜太多自己不經意出現的東西。每天練拳不能走過場,喜歡這套拳就得認真研究,不舒服的地方一套拳下來就得單找。跟拳過不去就是跟自己過不去。這灣水很深,拳也越練越難。傳統楊氏太極拳奧妙無窮,只能在練拳中慢慢去體悟。

還有人說“拳練十年,其意自現”。我不知將來會出現什麼,我只知道行拳者站在太極拳黑白陰陽魚中,要修的自身陰陽和諧與平衡,“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改拳、學拳、練拳、悟拳,尚有許多想到而做不到的地方,時光有限,在有限的時間裡盡心盡力堅持練拳,從身到心爭取做個合格的太極人,爭取天天與更好的自己相見!

我感恩傳統楊氏太極拳,感恩張聖麒老師、孟文老師、葉老師及幫助過自己的拳友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謝謝!


免責聲明

本文已獲授權發佈,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