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太極拳 體育 武術 正雷太極書院 2019-09-18
"

陳式太極拳具有旋轉鬆沉、經緯萬端、鉤深致遠、理精法密、變化無窮、內勁猝發、風馳電掣的獨有勁法。這種獨特的勁法使一些初學者難得其要,多數人是管中窺豹、背本趨末。學習太極拳須明原理,應掌握住太極拳運動的深奧內涵,方可由懂勁再到神明的曠達妙境。

"

陳式太極拳具有旋轉鬆沉、經緯萬端、鉤深致遠、理精法密、變化無窮、內勁猝發、風馳電掣的獨有勁法。這種獨特的勁法使一些初學者難得其要,多數人是管中窺豹、背本趨末。學習太極拳須明原理,應掌握住太極拳運動的深奧內涵,方可由懂勁再到神明的曠達妙境。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陳式太極拳是動作與意識高度統一的內功武術。何為內功?用意識引導周身的開合纏繞運動謂之內功。陳鑫先生雲:“心動一發而周身之筋脈骨節無不隨之,外之所形皆由中之所發,故日內勁。”(《陳氏太極拳圖說》第284頁)又云:“太極拳一開一合盡也”開合即呼吸之氣,是先天之功,拳術動作是後人所編,人們習之乃後天之功,但這些套路架勢暗合著人的自然運動規律,因而先天功與後天功應有效地結合起來,演練時以先天功為主。呼吸開合衍生了運動,運動裡便形成了一些有收有出、有順有逆、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有前有後等動作,這些運動在周身相承循環地運行著。比如出手拿東西用逆纏轉法,而收回來時必然是順纏轉法;出手是順纏轉法,而回手必然是逆纏收勁。在這裡練習者必須清楚三個實質性的問題。

第一,什麼叫做出勁?出勁是由內向外的運動,且內勁運行路線與拳架運動的方向一致、統一,運動中的意念引導外形,意催氣動,氣催肢動,內裡如何運行則外表就有所表現,用意念支配周身的轉換,做到表裡如一,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力達四梢。出勁也叫開勁。

第二,什麼是收勁?收勁是拳勢的表面運動與內勁的收回相統一。運動中有屈、落、縮、回等動作時,意念也必須跟著節節收回,以外引內,以外合到軸身。收勁也叫合勁。

"

陳式太極拳具有旋轉鬆沉、經緯萬端、鉤深致遠、理精法密、變化無窮、內勁猝發、風馳電掣的獨有勁法。這種獨特的勁法使一些初學者難得其要,多數人是管中窺豹、背本趨末。學習太極拳須明原理,應掌握住太極拳運動的深奧內涵,方可由懂勁再到神明的曠達妙境。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陳式太極拳是動作與意識高度統一的內功武術。何為內功?用意識引導周身的開合纏繞運動謂之內功。陳鑫先生雲:“心動一發而周身之筋脈骨節無不隨之,外之所形皆由中之所發,故日內勁。”(《陳氏太極拳圖說》第284頁)又云:“太極拳一開一合盡也”開合即呼吸之氣,是先天之功,拳術動作是後人所編,人們習之乃後天之功,但這些套路架勢暗合著人的自然運動規律,因而先天功與後天功應有效地結合起來,演練時以先天功為主。呼吸開合衍生了運動,運動裡便形成了一些有收有出、有順有逆、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有前有後等動作,這些運動在周身相承循環地運行著。比如出手拿東西用逆纏轉法,而收回來時必然是順纏轉法;出手是順纏轉法,而回手必然是逆纏收勁。在這裡練習者必須清楚三個實質性的問題。

第一,什麼叫做出勁?出勁是由內向外的運動,且內勁運行路線與拳架運動的方向一致、統一,運動中的意念引導外形,意催氣動,氣催肢動,內裡如何運行則外表就有所表現,用意念支配周身的轉換,做到表裡如一,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力達四梢。出勁也叫開勁。

第二,什麼是收勁?收勁是拳勢的表面運動與內勁的收回相統一。運動中有屈、落、縮、回等動作時,意念也必須跟著節節收回,以外引內,以外合到軸身。收勁也叫合勁。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第三,順逆纏絲勁運行路線是怎樣的?在自然生活中開合運動就產生收逆纏絲動作,而陳式太極拳便以自然的順逆纏絲動作為運動核心。掌握好纏絲勁的運行不僅是練拳者出功夫的關鍵,也是引化發打必有的運動。順逆纏絲二勁互變、互為其根,是內勁之源。順纏勁(掌心向外翻)不論是出勁或收勁,運行路線均在胸前,勁起從胸前,勁落收胸前(即丹田)。逆纏勁(掌心由外向內翻轉)不論是出勁或收勁,運行路線均在脊前(即後丹田)。

太極拳運動有虛實、剛柔、化發等等變化,但這些變化是在開合的纏繞之間。開合纏繞練習起來能看得見,體驗起來也能摸得著。如不能掌握住開合纏絲規律就等於盲人摸象,想獲得太極拳的上乘功夫很難。現以太極拳的八種勁法舉例說明陳式太極拳內勁的運動規律。

一、掤勁。掤勁是出勁,內氣為“呼”法。

諸家對掤勁的論述有三個方面。(1)以字解字,“掤勁如手捧物之意”。“?,捧也,上承之意,膨也”。“掤勁是向上、向前的勁”。(2)以技擊論,“搠向上托起,逆著對方之勁承而向上,使勁不得下降”。“掤勁由身肢放長產生一種彈性,形成一種彈簧勁”。(3)以意氣運行講,“搠勁主宰於腰,貫以意氣運動”。

掤勁的實質為呼氣,即開勁也。以手為例,順纏出勁時意念從丹田通胸過肩肘至腕,掌心由內向外翻轉,力達指梢;逆纏出勁時意念從命門通脊背過肩肘運到腕,掌心由外向內翻轉達指梢。練習者必須注意,順逆纏絲出勁均應做到節節貫串、由內達外、意存勢傍、形氣合一、順暢通達,切忌用僵勁和大力相抵。此乃是以內催外,以身催手。

"

陳式太極拳具有旋轉鬆沉、經緯萬端、鉤深致遠、理精法密、變化無窮、內勁猝發、風馳電掣的獨有勁法。這種獨特的勁法使一些初學者難得其要,多數人是管中窺豹、背本趨末。學習太極拳須明原理,應掌握住太極拳運動的深奧內涵,方可由懂勁再到神明的曠達妙境。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陳式太極拳是動作與意識高度統一的內功武術。何為內功?用意識引導周身的開合纏繞運動謂之內功。陳鑫先生雲:“心動一發而周身之筋脈骨節無不隨之,外之所形皆由中之所發,故日內勁。”(《陳氏太極拳圖說》第284頁)又云:“太極拳一開一合盡也”開合即呼吸之氣,是先天之功,拳術動作是後人所編,人們習之乃後天之功,但這些套路架勢暗合著人的自然運動規律,因而先天功與後天功應有效地結合起來,演練時以先天功為主。呼吸開合衍生了運動,運動裡便形成了一些有收有出、有順有逆、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有前有後等動作,這些運動在周身相承循環地運行著。比如出手拿東西用逆纏轉法,而收回來時必然是順纏轉法;出手是順纏轉法,而回手必然是逆纏收勁。在這裡練習者必須清楚三個實質性的問題。

第一,什麼叫做出勁?出勁是由內向外的運動,且內勁運行路線與拳架運動的方向一致、統一,運動中的意念引導外形,意催氣動,氣催肢動,內裡如何運行則外表就有所表現,用意念支配周身的轉換,做到表裡如一,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力達四梢。出勁也叫開勁。

第二,什麼是收勁?收勁是拳勢的表面運動與內勁的收回相統一。運動中有屈、落、縮、回等動作時,意念也必須跟著節節收回,以外引內,以外合到軸身。收勁也叫合勁。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第三,順逆纏絲勁運行路線是怎樣的?在自然生活中開合運動就產生收逆纏絲動作,而陳式太極拳便以自然的順逆纏絲動作為運動核心。掌握好纏絲勁的運行不僅是練拳者出功夫的關鍵,也是引化發打必有的運動。順逆纏絲二勁互變、互為其根,是內勁之源。順纏勁(掌心向外翻)不論是出勁或收勁,運行路線均在胸前,勁起從胸前,勁落收胸前(即丹田)。逆纏勁(掌心由外向內翻轉)不論是出勁或收勁,運行路線均在脊前(即後丹田)。

太極拳運動有虛實、剛柔、化發等等變化,但這些變化是在開合的纏繞之間。開合纏繞練習起來能看得見,體驗起來也能摸得著。如不能掌握住開合纏絲規律就等於盲人摸象,想獲得太極拳的上乘功夫很難。現以太極拳的八種勁法舉例說明陳式太極拳內勁的運動規律。

一、掤勁。掤勁是出勁,內氣為“呼”法。

諸家對掤勁的論述有三個方面。(1)以字解字,“掤勁如手捧物之意”。“?,捧也,上承之意,膨也”。“掤勁是向上、向前的勁”。(2)以技擊論,“搠向上托起,逆著對方之勁承而向上,使勁不得下降”。“掤勁由身肢放長產生一種彈性,形成一種彈簧勁”。(3)以意氣運行講,“搠勁主宰於腰,貫以意氣運動”。

掤勁的實質為呼氣,即開勁也。以手為例,順纏出勁時意念從丹田通胸過肩肘至腕,掌心由內向外翻轉,力達指梢;逆纏出勁時意念從命門通脊背過肩肘運到腕,掌心由外向內翻轉達指梢。練習者必須注意,順逆纏絲出勁均應做到節節貫串、由內達外、意存勢傍、形氣合一、順暢通達,切忌用僵勁和大力相抵。此乃是以內催外,以身催手。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二、捋勁。捋勁是收勁,內氣為“吸”氣法。

拳家論捋:“凡敵掤擠我時我用捋字訣。”“捋勁是引進對方來力向左右落空著法,順勢引對方前倒及旁側的橫力稱為捋。”以外形而論,“掌心由外向內纏絲稱捋勁”。

捋勁的實質是收回。捋勁應順其來力收引彼動的同時使己勁收回合勁,表現在手臂上,捋勁為逆纏,掌心由外往內旋轉,勁路從指收腕回肘轉軸身落脊背收合。此勁運行得當極易引進落空,使敵猝不及防,令其向捋者的左右兩側跌出,此乃借力打力。

三、擠勁。擠勁是出勁,內氣為”呼”氣法。

拳師對擠勁的解釋多見於技擊和解字兩個方面。如“以肱部進擊”;“以手或臂貼對方使之無法動彈”;“擠勁是手臂向外和雙手同時?勁交叉向外棚出,稱擠勁”;“凡以手或肩背擠住敵身體不得動從而推擲之皆擠也”;“壓迫有向外之意”。

擠勁乃出勁也,其手法為逆纏。勁路運行是意念從命門通脊背過肩至肘達指。此勁脊背掙圓以肱部擠人向內滾卷,雙手形成合力,以意導體,內外俱合。

"

陳式太極拳具有旋轉鬆沉、經緯萬端、鉤深致遠、理精法密、變化無窮、內勁猝發、風馳電掣的獨有勁法。這種獨特的勁法使一些初學者難得其要,多數人是管中窺豹、背本趨末。學習太極拳須明原理,應掌握住太極拳運動的深奧內涵,方可由懂勁再到神明的曠達妙境。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陳式太極拳是動作與意識高度統一的內功武術。何為內功?用意識引導周身的開合纏繞運動謂之內功。陳鑫先生雲:“心動一發而周身之筋脈骨節無不隨之,外之所形皆由中之所發,故日內勁。”(《陳氏太極拳圖說》第284頁)又云:“太極拳一開一合盡也”開合即呼吸之氣,是先天之功,拳術動作是後人所編,人們習之乃後天之功,但這些套路架勢暗合著人的自然運動規律,因而先天功與後天功應有效地結合起來,演練時以先天功為主。呼吸開合衍生了運動,運動裡便形成了一些有收有出、有順有逆、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有前有後等動作,這些運動在周身相承循環地運行著。比如出手拿東西用逆纏轉法,而收回來時必然是順纏轉法;出手是順纏轉法,而回手必然是逆纏收勁。在這裡練習者必須清楚三個實質性的問題。

第一,什麼叫做出勁?出勁是由內向外的運動,且內勁運行路線與拳架運動的方向一致、統一,運動中的意念引導外形,意催氣動,氣催肢動,內裡如何運行則外表就有所表現,用意念支配周身的轉換,做到表裡如一,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力達四梢。出勁也叫開勁。

第二,什麼是收勁?收勁是拳勢的表面運動與內勁的收回相統一。運動中有屈、落、縮、回等動作時,意念也必須跟著節節收回,以外引內,以外合到軸身。收勁也叫合勁。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第三,順逆纏絲勁運行路線是怎樣的?在自然生活中開合運動就產生收逆纏絲動作,而陳式太極拳便以自然的順逆纏絲動作為運動核心。掌握好纏絲勁的運行不僅是練拳者出功夫的關鍵,也是引化發打必有的運動。順逆纏絲二勁互變、互為其根,是內勁之源。順纏勁(掌心向外翻)不論是出勁或收勁,運行路線均在胸前,勁起從胸前,勁落收胸前(即丹田)。逆纏勁(掌心由外向內翻轉)不論是出勁或收勁,運行路線均在脊前(即後丹田)。

太極拳運動有虛實、剛柔、化發等等變化,但這些變化是在開合的纏繞之間。開合纏繞練習起來能看得見,體驗起來也能摸得著。如不能掌握住開合纏絲規律就等於盲人摸象,想獲得太極拳的上乘功夫很難。現以太極拳的八種勁法舉例說明陳式太極拳內勁的運動規律。

一、掤勁。掤勁是出勁,內氣為“呼”法。

諸家對掤勁的論述有三個方面。(1)以字解字,“掤勁如手捧物之意”。“?,捧也,上承之意,膨也”。“掤勁是向上、向前的勁”。(2)以技擊論,“搠向上托起,逆著對方之勁承而向上,使勁不得下降”。“掤勁由身肢放長產生一種彈性,形成一種彈簧勁”。(3)以意氣運行講,“搠勁主宰於腰,貫以意氣運動”。

掤勁的實質為呼氣,即開勁也。以手為例,順纏出勁時意念從丹田通胸過肩肘至腕,掌心由內向外翻轉,力達指梢;逆纏出勁時意念從命門通脊背過肩肘運到腕,掌心由外向內翻轉達指梢。練習者必須注意,順逆纏絲出勁均應做到節節貫串、由內達外、意存勢傍、形氣合一、順暢通達,切忌用僵勁和大力相抵。此乃是以內催外,以身催手。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二、捋勁。捋勁是收勁,內氣為“吸”氣法。

拳家論捋:“凡敵掤擠我時我用捋字訣。”“捋勁是引進對方來力向左右落空著法,順勢引對方前倒及旁側的橫力稱為捋。”以外形而論,“掌心由外向內纏絲稱捋勁”。

捋勁的實質是收回。捋勁應順其來力收引彼動的同時使己勁收回合勁,表現在手臂上,捋勁為逆纏,掌心由外往內旋轉,勁路從指收腕回肘轉軸身落脊背收合。此勁運行得當極易引進落空,使敵猝不及防,令其向捋者的左右兩側跌出,此乃借力打力。

三、擠勁。擠勁是出勁,內氣為”呼”氣法。

拳師對擠勁的解釋多見於技擊和解字兩個方面。如“以肱部進擊”;“以手或臂貼對方使之無法動彈”;“擠勁是手臂向外和雙手同時?勁交叉向外棚出,稱擠勁”;“凡以手或肩背擠住敵身體不得動從而推擲之皆擠也”;“壓迫有向外之意”。

擠勁乃出勁也,其手法為逆纏。勁路運行是意念從命門通脊背過肩至肘達指。此勁脊背掙圓以肱部擠人向內滾卷,雙手形成合力,以意導體,內外俱合。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四、按勁。按勁是收勁,內氣為“吸”氣法。

諸家註解按勁歸納有三。(1)技擊方面,“遇敵擠進時用手下按,遏抑以制止之,使不得逞,謂之按”。“在腰攻,意氣為主,以防對方借力還擊”。或“以破前擠之勢”。(2)從字面講,按勁為“將勁力向下稱為按”。(3)從動作講,“其勢者如將物粘起而產生上掀之意,按之意要作用在箱體後側的合頁上”。

按勁的實質為合勁,手法表現為掌心由外向內逆纏,內勁的運行路線是意念從指梢收回到掌部至脊背。此勁的運行如同幫人推車,推車時如果內勁直接出勁到指梢用力反倒並無力量,而將勁從指梢收回到掌部、周身合力推車會力量倍增。練習者如能運轉內勁用按勁技擊,可發人在不知中,虛中含實、忽隱忽現。

五、採勁。採勁是合勁,內氣為“吸”氣法。

《陳氏太極拳實用拳法》日:“以順纏接,接住對方腕部立變逆纏,採勁是自身左右引進對方來力使之落空的著法。”《陳氏太極拳》日:“兩手交叉向左右前後雙分的擁勁稱採勁。”還有人將採勁釋為下沉抓拽借力使其前僕。

採勁是合勁,是順其來力突然間使出的彈抖勁。採勁的手法是順纏收勁,內勁的運行是意念從指至掌達肘後收胸前到軸身。此勁技擊時符合太極拳“合為發”之理,對方跌出方向是彼的左右前方。此乃以形導內,隨敵擰裹。

六、捌勁。捌勁是出勁,內氣為“呼”氣法。

捌勁“是外旋手,是逆旋之法,力在驚彈走螺旋”。“?,折斷也。扭轉轉移化解之力攻其身”。“捌與採捋手法配合不同接手合力立即變分力”,“以轉移其力還制其身謂之?”。

?勁為驚乍勁,此勁放力乾脆,威脅極大。其勁為順纏出勁,手法以掌心由內向外翻纏轉,內勁的運行路線是從軸身胸前通肩過肘至腕指。捌勁可使對方跌向自己身後,此乃意動形隨、轉臂旋骨。

"

陳式太極拳具有旋轉鬆沉、經緯萬端、鉤深致遠、理精法密、變化無窮、內勁猝發、風馳電掣的獨有勁法。這種獨特的勁法使一些初學者難得其要,多數人是管中窺豹、背本趨末。學習太極拳須明原理,應掌握住太極拳運動的深奧內涵,方可由懂勁再到神明的曠達妙境。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陳式太極拳是動作與意識高度統一的內功武術。何為內功?用意識引導周身的開合纏繞運動謂之內功。陳鑫先生雲:“心動一發而周身之筋脈骨節無不隨之,外之所形皆由中之所發,故日內勁。”(《陳氏太極拳圖說》第284頁)又云:“太極拳一開一合盡也”開合即呼吸之氣,是先天之功,拳術動作是後人所編,人們習之乃後天之功,但這些套路架勢暗合著人的自然運動規律,因而先天功與後天功應有效地結合起來,演練時以先天功為主。呼吸開合衍生了運動,運動裡便形成了一些有收有出、有順有逆、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有前有後等動作,這些運動在周身相承循環地運行著。比如出手拿東西用逆纏轉法,而收回來時必然是順纏轉法;出手是順纏轉法,而回手必然是逆纏收勁。在這裡練習者必須清楚三個實質性的問題。

第一,什麼叫做出勁?出勁是由內向外的運動,且內勁運行路線與拳架運動的方向一致、統一,運動中的意念引導外形,意催氣動,氣催肢動,內裡如何運行則外表就有所表現,用意念支配周身的轉換,做到表裡如一,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力達四梢。出勁也叫開勁。

第二,什麼是收勁?收勁是拳勢的表面運動與內勁的收回相統一。運動中有屈、落、縮、回等動作時,意念也必須跟著節節收回,以外引內,以外合到軸身。收勁也叫合勁。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第三,順逆纏絲勁運行路線是怎樣的?在自然生活中開合運動就產生收逆纏絲動作,而陳式太極拳便以自然的順逆纏絲動作為運動核心。掌握好纏絲勁的運行不僅是練拳者出功夫的關鍵,也是引化發打必有的運動。順逆纏絲二勁互變、互為其根,是內勁之源。順纏勁(掌心向外翻)不論是出勁或收勁,運行路線均在胸前,勁起從胸前,勁落收胸前(即丹田)。逆纏勁(掌心由外向內翻轉)不論是出勁或收勁,運行路線均在脊前(即後丹田)。

太極拳運動有虛實、剛柔、化發等等變化,但這些變化是在開合的纏繞之間。開合纏繞練習起來能看得見,體驗起來也能摸得著。如不能掌握住開合纏絲規律就等於盲人摸象,想獲得太極拳的上乘功夫很難。現以太極拳的八種勁法舉例說明陳式太極拳內勁的運動規律。

一、掤勁。掤勁是出勁,內氣為“呼”法。

諸家對掤勁的論述有三個方面。(1)以字解字,“掤勁如手捧物之意”。“?,捧也,上承之意,膨也”。“掤勁是向上、向前的勁”。(2)以技擊論,“搠向上托起,逆著對方之勁承而向上,使勁不得下降”。“掤勁由身肢放長產生一種彈性,形成一種彈簧勁”。(3)以意氣運行講,“搠勁主宰於腰,貫以意氣運動”。

掤勁的實質為呼氣,即開勁也。以手為例,順纏出勁時意念從丹田通胸過肩肘至腕,掌心由內向外翻轉,力達指梢;逆纏出勁時意念從命門通脊背過肩肘運到腕,掌心由外向內翻轉達指梢。練習者必須注意,順逆纏絲出勁均應做到節節貫串、由內達外、意存勢傍、形氣合一、順暢通達,切忌用僵勁和大力相抵。此乃是以內催外,以身催手。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二、捋勁。捋勁是收勁,內氣為“吸”氣法。

拳家論捋:“凡敵掤擠我時我用捋字訣。”“捋勁是引進對方來力向左右落空著法,順勢引對方前倒及旁側的橫力稱為捋。”以外形而論,“掌心由外向內纏絲稱捋勁”。

捋勁的實質是收回。捋勁應順其來力收引彼動的同時使己勁收回合勁,表現在手臂上,捋勁為逆纏,掌心由外往內旋轉,勁路從指收腕回肘轉軸身落脊背收合。此勁運行得當極易引進落空,使敵猝不及防,令其向捋者的左右兩側跌出,此乃借力打力。

三、擠勁。擠勁是出勁,內氣為”呼”氣法。

拳師對擠勁的解釋多見於技擊和解字兩個方面。如“以肱部進擊”;“以手或臂貼對方使之無法動彈”;“擠勁是手臂向外和雙手同時?勁交叉向外棚出,稱擠勁”;“凡以手或肩背擠住敵身體不得動從而推擲之皆擠也”;“壓迫有向外之意”。

擠勁乃出勁也,其手法為逆纏。勁路運行是意念從命門通脊背過肩至肘達指。此勁脊背掙圓以肱部擠人向內滾卷,雙手形成合力,以意導體,內外俱合。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四、按勁。按勁是收勁,內氣為“吸”氣法。

諸家註解按勁歸納有三。(1)技擊方面,“遇敵擠進時用手下按,遏抑以制止之,使不得逞,謂之按”。“在腰攻,意氣為主,以防對方借力還擊”。或“以破前擠之勢”。(2)從字面講,按勁為“將勁力向下稱為按”。(3)從動作講,“其勢者如將物粘起而產生上掀之意,按之意要作用在箱體後側的合頁上”。

按勁的實質為合勁,手法表現為掌心由外向內逆纏,內勁的運行路線是意念從指梢收回到掌部至脊背。此勁的運行如同幫人推車,推車時如果內勁直接出勁到指梢用力反倒並無力量,而將勁從指梢收回到掌部、周身合力推車會力量倍增。練習者如能運轉內勁用按勁技擊,可發人在不知中,虛中含實、忽隱忽現。

五、採勁。採勁是合勁,內氣為“吸”氣法。

《陳氏太極拳實用拳法》日:“以順纏接,接住對方腕部立變逆纏,採勁是自身左右引進對方來力使之落空的著法。”《陳氏太極拳》日:“兩手交叉向左右前後雙分的擁勁稱採勁。”還有人將採勁釋為下沉抓拽借力使其前僕。

採勁是合勁,是順其來力突然間使出的彈抖勁。採勁的手法是順纏收勁,內勁的運行是意念從指至掌達肘後收胸前到軸身。此勁技擊時符合太極拳“合為發”之理,對方跌出方向是彼的左右前方。此乃以形導內,隨敵擰裹。

六、捌勁。捌勁是出勁,內氣為“呼”氣法。

捌勁“是外旋手,是逆旋之法,力在驚彈走螺旋”。“?,折斷也。扭轉轉移化解之力攻其身”。“捌與採捋手法配合不同接手合力立即變分力”,“以轉移其力還制其身謂之?”。

?勁為驚乍勁,此勁放力乾脆,威脅極大。其勁為順纏出勁,手法以掌心由內向外翻纏轉,內勁的運行路線是從軸身胸前通肩過肘至腕指。捌勁可使對方跌向自己身後,此乃意動形隨、轉臂旋骨。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七、肘勁。肘勁是收勁,內氣為“吸”氣法。

拳家講:“以肘擊人為肘勁。”“肘法是截攔對方勁路而發的。”

肘勁為合勁,手法為逆纏收勁,內勁的運行路線是意念引勁從指梢達肘發力後回脊背至軸身合成一體,此乃圈隱於內,以形導氣,氣催肘動,收腕發肘。

八、靠勁。靠勁是出勁,內氣為“呼”氣法。

各家註解靠勁日:“用肩背等部抖彈撞擊進攻。”“以近身外側擊人為靠。”“靠均於步法進到對方腿部內或外方接近時即行發勁。”“肘出方圓圈,用身軀的擁勁?出稱靠勁。”

靠勁為開勁,內勁運行路線是意念從軸身運肩及軸身各部轉動擊人。靠勁動之至微,發之至驟,功夫純熟後可達到全身都是拳,一觸即發、處處靠擊於人。此乃謂勁由內換,背開胸含。

八法勁路貫穿拳勢之中,每招每式處處均要勁由內換、以外引內,把意念引貫其中,做到意到勁到、意動形隨、內外交修,純熟後便能做到開則俱開、合則俱合、收發自如。練習時除應辨別清楚掌握住一足一手的運動規律外,同時還必須掌握住周身左右上下前後相對稱的內在運動配合,使周身如同高速旋轉的鑽頭或陀螺,既立如平準又非常穩定。把握對稱性的內在運動應掌握三組關係。

一、左右呼應。左側發勁右側相助或右側發勁左側相助,欲左先右,欲右先左。如左側出勁發力,而實質則是右先動收勁,如左側回勁收引而右側則應出動發力,拳勢的身法、手法、腿法應在旋轉伸縮中作對稱性的配合,要動俱動,兩者配合一體形成合力。此種左右旋轉發力既能加大發打力度,同時又能避免自身前傾後仰、東歪西斜之病,保持自然穩定。

"

陳式太極拳具有旋轉鬆沉、經緯萬端、鉤深致遠、理精法密、變化無窮、內勁猝發、風馳電掣的獨有勁法。這種獨特的勁法使一些初學者難得其要,多數人是管中窺豹、背本趨末。學習太極拳須明原理,應掌握住太極拳運動的深奧內涵,方可由懂勁再到神明的曠達妙境。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陳式太極拳是動作與意識高度統一的內功武術。何為內功?用意識引導周身的開合纏繞運動謂之內功。陳鑫先生雲:“心動一發而周身之筋脈骨節無不隨之,外之所形皆由中之所發,故日內勁。”(《陳氏太極拳圖說》第284頁)又云:“太極拳一開一合盡也”開合即呼吸之氣,是先天之功,拳術動作是後人所編,人們習之乃後天之功,但這些套路架勢暗合著人的自然運動規律,因而先天功與後天功應有效地結合起來,演練時以先天功為主。呼吸開合衍生了運動,運動裡便形成了一些有收有出、有順有逆、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有前有後等動作,這些運動在周身相承循環地運行著。比如出手拿東西用逆纏轉法,而收回來時必然是順纏轉法;出手是順纏轉法,而回手必然是逆纏收勁。在這裡練習者必須清楚三個實質性的問題。

第一,什麼叫做出勁?出勁是由內向外的運動,且內勁運行路線與拳架運動的方向一致、統一,運動中的意念引導外形,意催氣動,氣催肢動,內裡如何運行則外表就有所表現,用意念支配周身的轉換,做到表裡如一,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力達四梢。出勁也叫開勁。

第二,什麼是收勁?收勁是拳勢的表面運動與內勁的收回相統一。運動中有屈、落、縮、回等動作時,意念也必須跟著節節收回,以外引內,以外合到軸身。收勁也叫合勁。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第三,順逆纏絲勁運行路線是怎樣的?在自然生活中開合運動就產生收逆纏絲動作,而陳式太極拳便以自然的順逆纏絲動作為運動核心。掌握好纏絲勁的運行不僅是練拳者出功夫的關鍵,也是引化發打必有的運動。順逆纏絲二勁互變、互為其根,是內勁之源。順纏勁(掌心向外翻)不論是出勁或收勁,運行路線均在胸前,勁起從胸前,勁落收胸前(即丹田)。逆纏勁(掌心由外向內翻轉)不論是出勁或收勁,運行路線均在脊前(即後丹田)。

太極拳運動有虛實、剛柔、化發等等變化,但這些變化是在開合的纏繞之間。開合纏繞練習起來能看得見,體驗起來也能摸得著。如不能掌握住開合纏絲規律就等於盲人摸象,想獲得太極拳的上乘功夫很難。現以太極拳的八種勁法舉例說明陳式太極拳內勁的運動規律。

一、掤勁。掤勁是出勁,內氣為“呼”法。

諸家對掤勁的論述有三個方面。(1)以字解字,“掤勁如手捧物之意”。“?,捧也,上承之意,膨也”。“掤勁是向上、向前的勁”。(2)以技擊論,“搠向上托起,逆著對方之勁承而向上,使勁不得下降”。“掤勁由身肢放長產生一種彈性,形成一種彈簧勁”。(3)以意氣運行講,“搠勁主宰於腰,貫以意氣運動”。

掤勁的實質為呼氣,即開勁也。以手為例,順纏出勁時意念從丹田通胸過肩肘至腕,掌心由內向外翻轉,力達指梢;逆纏出勁時意念從命門通脊背過肩肘運到腕,掌心由外向內翻轉達指梢。練習者必須注意,順逆纏絲出勁均應做到節節貫串、由內達外、意存勢傍、形氣合一、順暢通達,切忌用僵勁和大力相抵。此乃是以內催外,以身催手。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二、捋勁。捋勁是收勁,內氣為“吸”氣法。

拳家論捋:“凡敵掤擠我時我用捋字訣。”“捋勁是引進對方來力向左右落空著法,順勢引對方前倒及旁側的橫力稱為捋。”以外形而論,“掌心由外向內纏絲稱捋勁”。

捋勁的實質是收回。捋勁應順其來力收引彼動的同時使己勁收回合勁,表現在手臂上,捋勁為逆纏,掌心由外往內旋轉,勁路從指收腕回肘轉軸身落脊背收合。此勁運行得當極易引進落空,使敵猝不及防,令其向捋者的左右兩側跌出,此乃借力打力。

三、擠勁。擠勁是出勁,內氣為”呼”氣法。

拳師對擠勁的解釋多見於技擊和解字兩個方面。如“以肱部進擊”;“以手或臂貼對方使之無法動彈”;“擠勁是手臂向外和雙手同時?勁交叉向外棚出,稱擠勁”;“凡以手或肩背擠住敵身體不得動從而推擲之皆擠也”;“壓迫有向外之意”。

擠勁乃出勁也,其手法為逆纏。勁路運行是意念從命門通脊背過肩至肘達指。此勁脊背掙圓以肱部擠人向內滾卷,雙手形成合力,以意導體,內外俱合。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四、按勁。按勁是收勁,內氣為“吸”氣法。

諸家註解按勁歸納有三。(1)技擊方面,“遇敵擠進時用手下按,遏抑以制止之,使不得逞,謂之按”。“在腰攻,意氣為主,以防對方借力還擊”。或“以破前擠之勢”。(2)從字面講,按勁為“將勁力向下稱為按”。(3)從動作講,“其勢者如將物粘起而產生上掀之意,按之意要作用在箱體後側的合頁上”。

按勁的實質為合勁,手法表現為掌心由外向內逆纏,內勁的運行路線是意念從指梢收回到掌部至脊背。此勁的運行如同幫人推車,推車時如果內勁直接出勁到指梢用力反倒並無力量,而將勁從指梢收回到掌部、周身合力推車會力量倍增。練習者如能運轉內勁用按勁技擊,可發人在不知中,虛中含實、忽隱忽現。

五、採勁。採勁是合勁,內氣為“吸”氣法。

《陳氏太極拳實用拳法》日:“以順纏接,接住對方腕部立變逆纏,採勁是自身左右引進對方來力使之落空的著法。”《陳氏太極拳》日:“兩手交叉向左右前後雙分的擁勁稱採勁。”還有人將採勁釋為下沉抓拽借力使其前僕。

採勁是合勁,是順其來力突然間使出的彈抖勁。採勁的手法是順纏收勁,內勁的運行是意念從指至掌達肘後收胸前到軸身。此勁技擊時符合太極拳“合為發”之理,對方跌出方向是彼的左右前方。此乃以形導內,隨敵擰裹。

六、捌勁。捌勁是出勁,內氣為“呼”氣法。

捌勁“是外旋手,是逆旋之法,力在驚彈走螺旋”。“?,折斷也。扭轉轉移化解之力攻其身”。“捌與採捋手法配合不同接手合力立即變分力”,“以轉移其力還制其身謂之?”。

?勁為驚乍勁,此勁放力乾脆,威脅極大。其勁為順纏出勁,手法以掌心由內向外翻纏轉,內勁的運行路線是從軸身胸前通肩過肘至腕指。捌勁可使對方跌向自己身後,此乃意動形隨、轉臂旋骨。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七、肘勁。肘勁是收勁,內氣為“吸”氣法。

拳家講:“以肘擊人為肘勁。”“肘法是截攔對方勁路而發的。”

肘勁為合勁,手法為逆纏收勁,內勁的運行路線是意念引勁從指梢達肘發力後回脊背至軸身合成一體,此乃圈隱於內,以形導氣,氣催肘動,收腕發肘。

八、靠勁。靠勁是出勁,內氣為“呼”氣法。

各家註解靠勁日:“用肩背等部抖彈撞擊進攻。”“以近身外側擊人為靠。”“靠均於步法進到對方腿部內或外方接近時即行發勁。”“肘出方圓圈,用身軀的擁勁?出稱靠勁。”

靠勁為開勁,內勁運行路線是意念從軸身運肩及軸身各部轉動擊人。靠勁動之至微,發之至驟,功夫純熟後可達到全身都是拳,一觸即發、處處靠擊於人。此乃謂勁由內換,背開胸含。

八法勁路貫穿拳勢之中,每招每式處處均要勁由內換、以外引內,把意念引貫其中,做到意到勁到、意動形隨、內外交修,純熟後便能做到開則俱開、合則俱合、收發自如。練習時除應辨別清楚掌握住一足一手的運動規律外,同時還必須掌握住周身左右上下前後相對稱的內在運動配合,使周身如同高速旋轉的鑽頭或陀螺,既立如平準又非常穩定。把握對稱性的內在運動應掌握三組關係。

一、左右呼應。左側發勁右側相助或右側發勁左側相助,欲左先右,欲右先左。如左側出勁發力,而實質則是右先動收勁,如左側回勁收引而右側則應出動發力,拳勢的身法、手法、腿法應在旋轉伸縮中作對稱性的配合,要動俱動,兩者配合一體形成合力。此種左右旋轉發力既能加大發打力度,同時又能避免自身前傾後仰、東歪西斜之病,保持自然穩定。

乾貨|陳式太極拳內勁運動規律

二、上下相依。有上必有下,擊上打下,高擎低取。練拳中不單純是上肢搠捋擠按採?肘靠等勁法的運用,下肢同樣有踢蹬捭掃跺套襯等勁法的運用,二者上下相隨,自然形成一個整體,使每招每式、一舉一動的轉關摺疊都有上下進退的配合,只有這樣方能渾圓有力、內勁充足,可避免漂浮虛弱現象。

三、前後相照,有前必有後。前與後息息相關,前發後塌,前後運動是通過隱與顯的形式表現出來的。隱在後,顯在前,發則顯,助則隱。前發後助是意念和肢體共同進行的,重心不偏不倚,這樣長期放收練習便能自然連成一體,功夫高深後可陰陽相生、忽隱忽現,發人而令人不知。

太極拳的對稱關係及各種勁路雖然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太極拳實際上就是處在一個統一體內,周身處處有虛實、處處有開合,開合二勁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相互促進,掌握住內勁運行的鍛鍊方法,便有了開啟太極拳殿堂的總鑰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