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關竅,練太極拳者必知,做到了,步入太極拳正途,大道康莊'

太極拳 楊氏太極拳 內家拳 太極劍 體育 康莊 太極心學藍晟 2019-09-19
"

如何練,才能把太極拳真正練好,這是擺在每個太極拳愛好者身上的永恆命題和永恆使命。

並不是學太極拳拳架越多越好——公園中,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在音樂的伴奏下,一群太極拳練習者,練完24式練42式,然後是48式,進而88式,隨之再太極劍、太極扇,一套套下來,忙得不亦樂乎;然而,細究起來,這些人可能連基本的疾病都沒祛除,僅取得活動活動身體的效果——太極拳雖說可以成為體育運動的一個鍛鍊項目,但真正能錘鍊身心健康和開啟身心智慧的太極拳功夫,則必然有其特殊的訓練途徑和實現路徑。

為了讓太極拳發揮儘可能大的效益,學練太極拳者必須先明確自身練太極拳的目的是什麼?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紮紮實實地錘鍊好自身的太極功夫。

"

如何練,才能把太極拳真正練好,這是擺在每個太極拳愛好者身上的永恆命題和永恆使命。

並不是學太極拳拳架越多越好——公園中,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在音樂的伴奏下,一群太極拳練習者,練完24式練42式,然後是48式,進而88式,隨之再太極劍、太極扇,一套套下來,忙得不亦樂乎;然而,細究起來,這些人可能連基本的疾病都沒祛除,僅取得活動活動身體的效果——太極拳雖說可以成為體育運動的一個鍛鍊項目,但真正能錘鍊身心健康和開啟身心智慧的太極拳功夫,則必然有其特殊的訓練途徑和實現路徑。

為了讓太極拳發揮儘可能大的效益,學練太極拳者必須先明確自身練太極拳的目的是什麼?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紮紮實實地錘鍊好自身的太極功夫。

三個關竅,練太極拳者必知,做到了,步入太極拳正途,大道康莊

三個關竅,一以貫之

總結先賢練出太極功夫的規律,除了拳架套路、內功心法、太極思維含三為一不可偏廢的總原則外,還必須明白何為太極拳。以下三種學練太極拳的關竅至關重要。

第一個關竅:理上開竅

理上開竅是太極拳能否練好的關鍵。理不明,古人稱之為“盲修瞎練”。明白了太極拳之理再練拳,則練拳就有了參照系和指路明燈,這樣必然會事半功倍地提高功夫。

●明太極智慧的要義。要明瞭無極、太極、陰陽、含三為一、專注一方、八門五步等太極智慧的內涵和精神實質,並在練拳的過程中,逐漸體現出來——落實到太極拳起心動念的全過程。

●知曉太極之“戒定慧”的內涵。“戒”用力——貫徹一絲一毫不用肢體之力原則,按照陰陽互孕、四兩拔千斤的原則練拳、修拳、悟拳;“定”指標——按流體、自然、無為、舒適的目標去揣摩其中的奧義;“慧”心練拳——通過形象思維、邏輯思維、運動思維、體察思維、靈感思維的不斷融合,實現武拳文練,智慧無礙。具體來說,招式招法中要體現“互為因緣”;內功修為和太極思維寓含在拳架中,做到“拳功不二”、“拳道一如”。

●按照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兩階段來學、來練、來悟。①默識揣摩太極拳的知識和技藝,掌握太極拳的名、相、理——招式招法無有盡頭,此“為學日益”階段的學練階段;②“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是“無道日損”階段最重要的錘鍊內容。這個階段,要把所學太極功夫的技藝和知識忘掉,逐漸做到“損之又損,乃至於無為”,最終實現無拳架、無心法、無思維,如是太極境界自然而成。

第二個關竅:以理作意

太極拳是內家拳的精華中的精華。何為內家拳,一位老前輩曾做過如下表述:“內求先天自然本具的功能”,這樣的拳方謂之內家拳。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練太極拳的過程中,必須按照以下思維進行自我錘鍊。

球體、圓體和流動、無為練法:練拳架子的過程中,要專門按照身、手、腳被一個球體、圓體籠罩著理念練拳,進而實現動作像水、像風、像蒸汽、像聲音一樣自然地流溢和傳遞,從而實現一動無不動的境界;這種境界,是無為才能抵達的。

放大和縮小:每一招每一式,都體現出精神放大和思維縮小的意識來,從而自然帶動拳路中既有放大的氣勢又有“忽隱忽現”的精神,從而讓別人覺察不到重心之所在、內勁之發勁之源頭。

內壯和外溢:精神境界要實現“鬆空圓滿”,內在裡不幹癟,體現在外,拳架飽滿、充實、飄逸、順暢。如何實現,精神狀態要做到“收視返聽”,眼神“三分外,七分內”。

涵養和捨得:練拳的過程中,身形和精神狀態做到“斜中寓正,曲中有直,偏沉則隨、沉浮升降”,要不斷涵養這樣的能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要訓練捨去固體、僵硬的招和法,往“無中之中、無向之向、無根之根”的境界過渡。

八門和五步:一開始練太極拳,一定要形成緩慢練拳的習慣,因為,一動就要照顧八門五步——十三個方面能照顧到了,動作還需快一些,快一些依然能照顧到十三個方面才行。

第三個關竅:理上揣摩

很多人練太極拳,只滿足每天練了多少遍套路,但是,套路中的動作招法和內功心法,是否符合太極拳之理、之相、之用,卻知之甚少。實際上,練太極拳,必須通過,太極拳之理,在拳之相(動作招法)、拳之體用(十三總勢)方面進行反覆揣摩,只有每個動作都符合了以上原則,才是一個真正的太極拳功夫習練者。具體的訓練途徑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

太極拳的所謂“重複!重複!!再重複!!!”有兩個不可分須臾離也的具體練法:

單式揣摩。分階段選擇1—3個式子,每天重複地做,甚至一個式子,每天要十幾遍、數十遍(如果初學這個式子,最好能當天練30遍,這樣才能牢固的掌握)的反覆練——注意,這裡邊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一曝十寒。當年楊式太極拳的創始人楊祿禪,反覆練的動作是“搬攔錘”;筆者的一位太極拳老師最喜歡練的是太極拳的“手揮琵琶”。筆者的一位師姐教授功夫,總是用1個季度的時間,反覆揣摩其中一個動作招法的內涵來。

"

如何練,才能把太極拳真正練好,這是擺在每個太極拳愛好者身上的永恆命題和永恆使命。

並不是學太極拳拳架越多越好——公園中,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在音樂的伴奏下,一群太極拳練習者,練完24式練42式,然後是48式,進而88式,隨之再太極劍、太極扇,一套套下來,忙得不亦樂乎;然而,細究起來,這些人可能連基本的疾病都沒祛除,僅取得活動活動身體的效果——太極拳雖說可以成為體育運動的一個鍛鍊項目,但真正能錘鍊身心健康和開啟身心智慧的太極拳功夫,則必然有其特殊的訓練途徑和實現路徑。

為了讓太極拳發揮儘可能大的效益,學練太極拳者必須先明確自身練太極拳的目的是什麼?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紮紮實實地錘鍊好自身的太極功夫。

三個關竅,練太極拳者必知,做到了,步入太極拳正途,大道康莊

三個關竅,一以貫之

總結先賢練出太極功夫的規律,除了拳架套路、內功心法、太極思維含三為一不可偏廢的總原則外,還必須明白何為太極拳。以下三種學練太極拳的關竅至關重要。

第一個關竅:理上開竅

理上開竅是太極拳能否練好的關鍵。理不明,古人稱之為“盲修瞎練”。明白了太極拳之理再練拳,則練拳就有了參照系和指路明燈,這樣必然會事半功倍地提高功夫。

●明太極智慧的要義。要明瞭無極、太極、陰陽、含三為一、專注一方、八門五步等太極智慧的內涵和精神實質,並在練拳的過程中,逐漸體現出來——落實到太極拳起心動念的全過程。

●知曉太極之“戒定慧”的內涵。“戒”用力——貫徹一絲一毫不用肢體之力原則,按照陰陽互孕、四兩拔千斤的原則練拳、修拳、悟拳;“定”指標——按流體、自然、無為、舒適的目標去揣摩其中的奧義;“慧”心練拳——通過形象思維、邏輯思維、運動思維、體察思維、靈感思維的不斷融合,實現武拳文練,智慧無礙。具體來說,招式招法中要體現“互為因緣”;內功修為和太極思維寓含在拳架中,做到“拳功不二”、“拳道一如”。

●按照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兩階段來學、來練、來悟。①默識揣摩太極拳的知識和技藝,掌握太極拳的名、相、理——招式招法無有盡頭,此“為學日益”階段的學練階段;②“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是“無道日損”階段最重要的錘鍊內容。這個階段,要把所學太極功夫的技藝和知識忘掉,逐漸做到“損之又損,乃至於無為”,最終實現無拳架、無心法、無思維,如是太極境界自然而成。

第二個關竅:以理作意

太極拳是內家拳的精華中的精華。何為內家拳,一位老前輩曾做過如下表述:“內求先天自然本具的功能”,這樣的拳方謂之內家拳。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練太極拳的過程中,必須按照以下思維進行自我錘鍊。

球體、圓體和流動、無為練法:練拳架子的過程中,要專門按照身、手、腳被一個球體、圓體籠罩著理念練拳,進而實現動作像水、像風、像蒸汽、像聲音一樣自然地流溢和傳遞,從而實現一動無不動的境界;這種境界,是無為才能抵達的。

放大和縮小:每一招每一式,都體現出精神放大和思維縮小的意識來,從而自然帶動拳路中既有放大的氣勢又有“忽隱忽現”的精神,從而讓別人覺察不到重心之所在、內勁之發勁之源頭。

內壯和外溢:精神境界要實現“鬆空圓滿”,內在裡不幹癟,體現在外,拳架飽滿、充實、飄逸、順暢。如何實現,精神狀態要做到“收視返聽”,眼神“三分外,七分內”。

涵養和捨得:練拳的過程中,身形和精神狀態做到“斜中寓正,曲中有直,偏沉則隨、沉浮升降”,要不斷涵養這樣的能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要訓練捨去固體、僵硬的招和法,往“無中之中、無向之向、無根之根”的境界過渡。

八門和五步:一開始練太極拳,一定要形成緩慢練拳的習慣,因為,一動就要照顧八門五步——十三個方面能照顧到了,動作還需快一些,快一些依然能照顧到十三個方面才行。

第三個關竅:理上揣摩

很多人練太極拳,只滿足每天練了多少遍套路,但是,套路中的動作招法和內功心法,是否符合太極拳之理、之相、之用,卻知之甚少。實際上,練太極拳,必須通過,太極拳之理,在拳之相(動作招法)、拳之體用(十三總勢)方面進行反覆揣摩,只有每個動作都符合了以上原則,才是一個真正的太極拳功夫習練者。具體的訓練途徑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

太極拳的所謂“重複!重複!!再重複!!!”有兩個不可分須臾離也的具體練法:

單式揣摩。分階段選擇1—3個式子,每天重複地做,甚至一個式子,每天要十幾遍、數十遍(如果初學這個式子,最好能當天練30遍,這樣才能牢固的掌握)的反覆練——注意,這裡邊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一曝十寒。當年楊式太極拳的創始人楊祿禪,反覆練的動作是“搬攔錘”;筆者的一位太極拳老師最喜歡練的是太極拳的“手揮琵琶”。筆者的一位師姐教授功夫,總是用1個季度的時間,反覆揣摩其中一個動作招法的內涵來。

三個關竅,練太極拳者必知,做到了,步入太極拳正途,大道康莊

太極拳,意念要有虛擬的球,此為“默識揣摩”的法要

一個拳架的所有境界能練出來——通過這個途徑,一通百通,把這個拳架中的內在感覺放在整套拳架中,則整套拳架的境界就會別有洞天了。我本人在內功太極拳階段,主要選“起式”和“收式”、“攬雀尾”轉“單鞭”、“肘底捶”、“雲手”、“手揮琵琶”等式子進行反覆錘鍊;在水性太極拳階段,則主要錘鍊“起式”、“搬攔捶”等式子進行不同內容的有針對性的重複訓練。

整套拳架的“默識揣摩”不可輕視。當年陳式太極拳泰斗陳發科,每年練拳1萬遍,每天30遍(注意:慢性病人不宜過多,一天練1-3遍整套拳架即可,主要精力應放在根據病情選練的相應式子及相應的基本功,以便集中精力打殲滅戰);筆者的水性太極拳老師,每天堅持練拳9遍——必須在修拳(古語稱之為“調架”)的基礎再進行這樣的整套錘鍊——此時,應每練一遍拳都有新的體驗,練一萬遍有一萬遍的內在感覺,如是練拳,則收益大焉,常練常新,總有豁然開朗的喜悅在激勵自己。

太極拳的特殊性還在於,不斷地重複,可使身體的氣血形成有序化(功夫界稱之為通透度好),積攢出生命的力量和能量(功夫界稱之為功夫上身),從而“拳打萬遍,其意自現”——“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的流體、圓體、無為的太極境界會自然實現。

"

如何練,才能把太極拳真正練好,這是擺在每個太極拳愛好者身上的永恆命題和永恆使命。

並不是學太極拳拳架越多越好——公園中,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在音樂的伴奏下,一群太極拳練習者,練完24式練42式,然後是48式,進而88式,隨之再太極劍、太極扇,一套套下來,忙得不亦樂乎;然而,細究起來,這些人可能連基本的疾病都沒祛除,僅取得活動活動身體的效果——太極拳雖說可以成為體育運動的一個鍛鍊項目,但真正能錘鍊身心健康和開啟身心智慧的太極拳功夫,則必然有其特殊的訓練途徑和實現路徑。

為了讓太極拳發揮儘可能大的效益,學練太極拳者必須先明確自身練太極拳的目的是什麼?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紮紮實實地錘鍊好自身的太極功夫。

三個關竅,練太極拳者必知,做到了,步入太極拳正途,大道康莊

三個關竅,一以貫之

總結先賢練出太極功夫的規律,除了拳架套路、內功心法、太極思維含三為一不可偏廢的總原則外,還必須明白何為太極拳。以下三種學練太極拳的關竅至關重要。

第一個關竅:理上開竅

理上開竅是太極拳能否練好的關鍵。理不明,古人稱之為“盲修瞎練”。明白了太極拳之理再練拳,則練拳就有了參照系和指路明燈,這樣必然會事半功倍地提高功夫。

●明太極智慧的要義。要明瞭無極、太極、陰陽、含三為一、專注一方、八門五步等太極智慧的內涵和精神實質,並在練拳的過程中,逐漸體現出來——落實到太極拳起心動念的全過程。

●知曉太極之“戒定慧”的內涵。“戒”用力——貫徹一絲一毫不用肢體之力原則,按照陰陽互孕、四兩拔千斤的原則練拳、修拳、悟拳;“定”指標——按流體、自然、無為、舒適的目標去揣摩其中的奧義;“慧”心練拳——通過形象思維、邏輯思維、運動思維、體察思維、靈感思維的不斷融合,實現武拳文練,智慧無礙。具體來說,招式招法中要體現“互為因緣”;內功修為和太極思維寓含在拳架中,做到“拳功不二”、“拳道一如”。

●按照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兩階段來學、來練、來悟。①默識揣摩太極拳的知識和技藝,掌握太極拳的名、相、理——招式招法無有盡頭,此“為學日益”階段的學練階段;②“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是“無道日損”階段最重要的錘鍊內容。這個階段,要把所學太極功夫的技藝和知識忘掉,逐漸做到“損之又損,乃至於無為”,最終實現無拳架、無心法、無思維,如是太極境界自然而成。

第二個關竅:以理作意

太極拳是內家拳的精華中的精華。何為內家拳,一位老前輩曾做過如下表述:“內求先天自然本具的功能”,這樣的拳方謂之內家拳。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練太極拳的過程中,必須按照以下思維進行自我錘鍊。

球體、圓體和流動、無為練法:練拳架子的過程中,要專門按照身、手、腳被一個球體、圓體籠罩著理念練拳,進而實現動作像水、像風、像蒸汽、像聲音一樣自然地流溢和傳遞,從而實現一動無不動的境界;這種境界,是無為才能抵達的。

放大和縮小:每一招每一式,都體現出精神放大和思維縮小的意識來,從而自然帶動拳路中既有放大的氣勢又有“忽隱忽現”的精神,從而讓別人覺察不到重心之所在、內勁之發勁之源頭。

內壯和外溢:精神境界要實現“鬆空圓滿”,內在裡不幹癟,體現在外,拳架飽滿、充實、飄逸、順暢。如何實現,精神狀態要做到“收視返聽”,眼神“三分外,七分內”。

涵養和捨得:練拳的過程中,身形和精神狀態做到“斜中寓正,曲中有直,偏沉則隨、沉浮升降”,要不斷涵養這樣的能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要訓練捨去固體、僵硬的招和法,往“無中之中、無向之向、無根之根”的境界過渡。

八門和五步:一開始練太極拳,一定要形成緩慢練拳的習慣,因為,一動就要照顧八門五步——十三個方面能照顧到了,動作還需快一些,快一些依然能照顧到十三個方面才行。

第三個關竅:理上揣摩

很多人練太極拳,只滿足每天練了多少遍套路,但是,套路中的動作招法和內功心法,是否符合太極拳之理、之相、之用,卻知之甚少。實際上,練太極拳,必須通過,太極拳之理,在拳之相(動作招法)、拳之體用(十三總勢)方面進行反覆揣摩,只有每個動作都符合了以上原則,才是一個真正的太極拳功夫習練者。具體的訓練途徑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

太極拳的所謂“重複!重複!!再重複!!!”有兩個不可分須臾離也的具體練法:

單式揣摩。分階段選擇1—3個式子,每天重複地做,甚至一個式子,每天要十幾遍、數十遍(如果初學這個式子,最好能當天練30遍,這樣才能牢固的掌握)的反覆練——注意,這裡邊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一曝十寒。當年楊式太極拳的創始人楊祿禪,反覆練的動作是“搬攔錘”;筆者的一位太極拳老師最喜歡練的是太極拳的“手揮琵琶”。筆者的一位師姐教授功夫,總是用1個季度的時間,反覆揣摩其中一個動作招法的內涵來。

三個關竅,練太極拳者必知,做到了,步入太極拳正途,大道康莊

太極拳,意念要有虛擬的球,此為“默識揣摩”的法要

一個拳架的所有境界能練出來——通過這個途徑,一通百通,把這個拳架中的內在感覺放在整套拳架中,則整套拳架的境界就會別有洞天了。我本人在內功太極拳階段,主要選“起式”和“收式”、“攬雀尾”轉“單鞭”、“肘底捶”、“雲手”、“手揮琵琶”等式子進行反覆錘鍊;在水性太極拳階段,則主要錘鍊“起式”、“搬攔捶”等式子進行不同內容的有針對性的重複訓練。

整套拳架的“默識揣摩”不可輕視。當年陳式太極拳泰斗陳發科,每年練拳1萬遍,每天30遍(注意:慢性病人不宜過多,一天練1-3遍整套拳架即可,主要精力應放在根據病情選練的相應式子及相應的基本功,以便集中精力打殲滅戰);筆者的水性太極拳老師,每天堅持練拳9遍——必須在修拳(古語稱之為“調架”)的基礎再進行這樣的整套錘鍊——此時,應每練一遍拳都有新的體驗,練一萬遍有一萬遍的內在感覺,如是練拳,則收益大焉,常練常新,總有豁然開朗的喜悅在激勵自己。

太極拳的特殊性還在於,不斷地重複,可使身體的氣血形成有序化(功夫界稱之為通透度好),積攢出生命的力量和能量(功夫界稱之為功夫上身),從而“拳打萬遍,其意自現”——“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的流體、圓體、無為的太極境界會自然實現。

三個關竅,練太極拳者必知,做到了,步入太極拳正途,大道康莊

意著,無意之中有真意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