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過去了,中國汽車在“國六”提前實施的陰雲籠罩下,顯得狼狽不堪。剛剛全面實施的國五標準,被譽為“史上壽命最短的排放標準”,不到三年便迅速被取代,甚至有人戲言:“還買什麼燃油車,直接買新能源,國十來了也管不著”。

正當在汽車人焦灼之際,《南陽日報》一則新聞引爆了汽車圈,宣稱“水氫發動機在該市正式下線,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新聞一出,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別噴“南陽水氫車”了,“氫能源汽車元年”真的來了

別噴“南陽水氫車”了,“氫能源汽車元年”真的來了

新能源車早已不是新鮮名詞了,而“加水就能跑”的氫能源汽車還有點新鮮。其實,氫能源技術並非新鮮事物,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氫能源作為戰略性能源來發展。

1807年Isaacde Rivas製造了首輛氫內燃車,但並不太成功。20世紀70年代,美國就成功地將燃料電池,應用於雙子星五號太空船和阿波羅號宇宙飛船,成為首個實現氫能源技術應用的國家。

然而20世紀末期至21世紀初期,因成本問題,氫能源技術的發展近乎停滯。直到2014年日本燃料電池技術的突破,氫能源重新受到重視。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尤以豐田領先全球,銷量佔比一度超過75%。

別噴“南陽水氫車”了,“氫能源汽車元年”真的來了

以豐田為龍頭的日系車企,研發的氫能源汽車並不直接燃燒氫氣,而是通過一層反應膜讓氫氣和氧氣進行化學反應產生電力,最終用電能來驅動汽車行駛。這類車準確的來說應該叫氫燃料電池汽車,普遍採用車載高壓氫氣罐供氫的方式。

可以看出,制氫、運氫、儲氫、加氫成為了氫能源汽車推廣的關鍵環節。氫燃料電池汽車,首先要解決氫的來源問題。氫燃料不能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常用的水電解制氫、生物制氫、煤制氫、天然氣制氫、光催化分解制氫都面臨著設備複雜,投資大,成本高的難題。因此,目前工業制氫尚無最佳方案,仍然有待研發,制約了氫能汽車的發展。

別噴“南陽水氫車”了,“氫能源汽車元年”真的來了

如果“只加水汽車就能跑”,這項技術無疑解決了氫能汽車最大的難點。那麼,只需加水就能讓汽車跑起來是真的嗎?稍微有點科學常識的都明白,只加水,汽車是跑不起來的。

南陽所宣稱的“水氫車”,與豐田研發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最大的不同就是氫氣的製取方法不同,常規的氫燃料電池汽車需要在加氫站加氫,用高壓氫氣罐儲存在車上,而“南陽水氫汽車”則是通過車載水解制氫設備來實時製取氫,它除了加水還需要加鋁和催化劑,這其中,關鍵不是水,而是鋁,鋁跟水反應水解制氫,氫氣再通過燃料電池發電,最終驅動汽車,鋁用完了需要加鋁才能繼續跑。

別噴“南陽水氫車”了,“氫能源汽車元年”真的來了

通過該事件,“氫能汽車”迅速走上了臺前,被更多人所瞭解。事實上,2019年被譽為“氫能源汽車元年”,氫能汽車是今年的絕對熱點。

3月,《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多位人大代表對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提出了建議,如長城汽車副董事長、總裁王鳳英,奇瑞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中通客車董事長李樹朋等紛紛建言獻策,呼籲將氫能從國家發展重點方向升級為國家發展戰略的層面,加快氫燃料汽車產業的發展步伐。

車企方面,包括上汽集團、宇通客車、金龍汽車、北汽集團、長安汽車、長城汽車、廣汽集團和一汽集團在內的多家車企都在抓緊佈局氫燃料電池汽車產品。

4月的上海車展上,多款氫燃料電池車型,如東風風神AX7氫燃料電池版、上汽大通MAXUS、紅旗H5 FCEV、愛馳RG Nathali、眾泰E200氫燃料電池版、漢騰FCV、格羅夫歐思典、慶鈴ELF燃料電池輕卡等紛紛亮相,氫燃料電池汽車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就在5月29日,吉利新能源商用車也發佈了氫燃料電池公交客車F12。

別噴“南陽水氫車”了,“氫能源汽車元年”真的來了

除了國家層面的支持,新能源補貼政策也促進了氫能汽車的發展。近兩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中,對於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車型的補貼大幅減少,但對於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並未縮水,燃料電池商用車的補貼金額仍是50萬元/輛。

而且,今年國家或將啟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十城千輛”示範推廣工程,各省市也紛紛出臺文件,支持氫能汽車發展。

如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安徽省柴油貨車汙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提到,鼓勵各市組織開展燃料電池貨車示範運營,建設一批加氫示範站;積極發展替代燃料、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等機動車船技術;安徽六安市人民政府專門發佈《關於大力支持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意見》,支持氫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重點支持明天氫能源汽車的發展。在此之前,浙江、江蘇、山東都提出了各自對氫能產業的規劃,還有上海、武漢、如皋、佛山、蘇州和張家口等地也走在了前列。

別噴“南陽水氫車”了,“氫能源汽車元年”真的來了

如果以前對“氫能源汽車元年”的到來還心存疑慮,如今從中央到地方再到車企的一系列舉措,無不在向我們表示,“氫能源汽車元年”真的來臨了,大規模投資趨勢已逐步顯現。

按照《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中國燃料電池車輛要達到1萬輛、加氫站數量達到100座,行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到2030年,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要“撞線”200萬,加氫站數量達到1000座,產業產值將突破1萬億元。

而2018年,我國燃料電池汽車僅產銷1527輛,其中客車1400餘輛,貨車100餘輛,僅佔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千分之一。可見,氫能源汽車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國家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支撐下,即將步入發展快車道。

別噴“南陽水氫車”了,“氫能源汽車元年”真的來了

當下,氫能源汽車想要超越電動汽車,還有很大的難度,但氫能可能會成為未來的趨勢。面向未來,我們應大力支持制氫、儲氫、運氫、加氫及燃料電池基礎材料等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的技術攻關,重點突破膜電極、空壓機和儲氫罐等技術瓶頸,通過改變加氫站補貼形式,促進加氫站的覆蓋面,進而大幅降低產業鏈成本,推動產業化發展。假以時日,氫能源汽車將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那麼,您認為氫能源汽車能否成為下一個新能源行業風口?氫能源汽車元年真的來了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