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鎮燒肉麵皮

小吃 燒豬 辣椒油 醪糟 水煎包 為君原創 2018-11-28
虢鎮燒肉麵皮

摘自莫軍煒的散文集《虢鎮這地方》之民俗風情篇


燒肉麵皮是虢鎮人最為喜愛的特色小吃。吃上一碗,只覺得腸胃舒暢,口舌生香,油而不膩,清爽暖心。

位於關中西端的虢鎮,古代曾是周文王母弟虢仲的封國,史稱西虢,已有 3000多年的歷史。蕭史“吹簫引鳳”、韓信“暗度陳倉”、虢季子白盤、西周何尊、先秦石鼓等多處古文化遺址和國家級文物承載著其悠遠的歷史文化。其小吃也經歷了千餘年的發展,博採各地之精華,兼收民族飲食之風味,挖掘、繼承歷代宮廷小吃之技藝,以品種繁多、風味各異而著稱,蜂蜜粽子、醪糟、甑糕、豆花、油糕、水煎包、油酥鍋盔、攪團、羊(豬、牛)肉泡饃等獨具特色,尤其是麵皮,男女老少愛吃,不管是大街小巷,還是城鎮鄉村,到處都有賣麵皮的。一張桌子,幾個小板凳,就是一個麵皮攤。或者各大飯店、酒樓經營的風味小吃中,麵皮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種類繁多,做法各異,有蒸麵皮、擀麵皮、烙麵皮、黑麵皮、燒肉麵皮等。吃法一般為涼拌,天冷時也有稍微加熱吃的,其中最為叫絕的還是燒肉麵皮。

燒肉麵皮的特色不僅僅在蒸麵皮和燒肉上,而且還在醋和辣子上。蒸麵皮時,要先和好面,再取盆清水,將麵糰放入,輕揉麵團直到清水變為濃稠面水,即洗面筋。然後,用布籮過濾出澱粉,置入蒸籠中火蒸,熟後取出,待涼後,切成條,即成麵皮。而燒肉,也就是煮肉,一般選用純糧食餵養、生長期在一年以上的黑牙豬的肉最好。煮肉時要先在鍋裡煮六七分鐘,將浮在上面的雜質清理掉,再換水加調料,用文火慢慢煮熟。肉燒好後,要將肉和湯分開,將湯汁放在小火爐上讓其保持溫熱,肉湯涼了或過熱,澆在麵皮上都會影響口感,所以溫度掌握很重要。醋要純糧食釀的,並且還要熗醋。就是在鍋裡燒些油(一定要壓榨菜籽油),油燒好之後,在油鍋里加合適調料,然後把醋倒些在油裡 ,此時,醋味濃郁,香氣怡人。辣子要油潑的,把晒乾的紅辣子,用碾子碾成辣子面 ,加入20多種調料,等油熱後,稍微涼一下,然後潑在辣子面和調料上,即成。各家都有祕方,不外傳。其實,油潑辣子的好壞對燒肉麵皮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吃燒肉麵皮,最好用剛出鍋不久的蒸麵皮,切成條,加上幾片肥瘦燒肉(也可以自選肥瘦),澆上一勺子燒肉汁,再調上精鹽、放入熗過的醋和油潑辣子,攪拌均勻,食之爽口,味道芳香,風味獨特,令人百吃不厭。

燒肉麵皮發源於虢鎮,是在傳統麵皮基礎之上摸索創造出來的,是肉和麵的完美結合,最有名的是虢鎮木樑市老馬家和北門付家燒肉麵皮。據說,正宗創始人為木樑市老馬。老馬年輕時在青海政府機關食堂做大師傅,把麵皮引進青海,但青海人愛吃肉,他就琢磨怎麼把肉與麵皮結合,經過無數次改良大獲成功。後來老馬回祖籍虢鎮後,在路邊支起攤子專賣燒肉麵皮,深受大家喜愛。虢鎮北門付家依據這個道理也摸索創造,不斷改進,生意日漸興隆,每天從早上六七點開始營業,至上午十點半左右結束,在虢鎮當地堪稱地道。

每個地方在飲食方面都有特色,也正是因為如此,小吃可以說是每個人外出旅遊時必須要尋找的目標。也正是那獨特的口感,吸引著眾多的人,像一首從遠古傳來的歌謠,在我們的生命裡時時響起……成為我們生活中難以割捨的一份濃濃的情結。

當然,燒肉麵皮更是虢鎮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一碗燒肉麵皮裡除了酸辣香的味道,更有著虢鎮人自信、自強、創新的人文內涵,讓普通麵皮與時俱進、轉型升級,成為關中西府小吃中的新貴。

如今,外出的遊子,無論他們走到天涯海角,最難捨的還是這回味綿長的燒肉麵皮,因為它是故鄉的歷史、故鄉的文化、故鄉的味道。能吃上一口家鄉的燒肉麵皮,就是一種快樂,一種身心的享受。

虢鎮燒肉麵皮

莫軍煒,七十年代人,生於陝西寶雞,筆名張揚、為君,中國法學會會員、陝西省社科院寶雞分院特約研究員,寶雞市作家協會會員、職工作家協會會員。曾參與中小學新課程教學改革與研究,編撰、出版教輔圖書40多冊(本)。先後撰寫、發表散文、評論、理論、社科研究成果100餘篇80餘萬字。多次參與社科、學術交流研討,已出版學術著作《西虢的歷史與文化》和散文集《虢鎮這地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