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缺乏邏輯嗎?我舉幾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中國文化缺乏邏輯嗎?我舉幾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中國文化缺乏邏輯嗎?恐怕很多人這麼認為,但事實並非如此。對此,我不想多談理論,還是舉例說明來得直觀。當然,基本常識還是有必要捋一下。

"中國文化缺乏邏輯嗎?我舉幾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中國文化缺乏邏輯嗎?恐怕很多人這麼認為,但事實並非如此。對此,我不想多談理論,還是舉例說明來得直觀。當然,基本常識還是有必要捋一下。

中國文化缺乏邏輯嗎?我舉幾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先說一本書——胡適的《先秦名學史》——這是他的畢業論文(但是沒過關,所以當時沒拿到學位),也是他只有上部的《中國哲學史大綱》的前身。在這本書裡,胡適介紹了先秦時期中國的邏輯思想,第一編談歷史問題,第二編談孔子的邏輯,第三編談墨子的邏輯。這本書談得很不全面,難怪過不了關;不過胡適提出了一個問題,即中國古代也是有自己的邏輯學體系的,那就是名學(或稱名辯、墨辯等)。

現在公認的觀點,世界上有三個原創的論理學體系(是論理學,不是倫理學),分別是中國的名學、印度的因明、希臘的邏輯。因為話語權的關係,現在邏輯成了倫理學的代名詞,所以時至今日,才會有人問出「中國文化有邏輯嗎?」這種跨界的問題。

號稱源自希臘的邏輯學實際上伴隨著現代數學的大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在此之前,邏輯相比名學和因明,並沒有體現出什麼優越性——在中世紀,邏輯曾被用來研究一個針尖上可以站多少個天使,其荒唐可以想見。

至於印度的因明,其實直到公元五六世紀的陳那、法稱時代(大約對應中國的六朝時期),才發展出與現代邏輯相似的論式。而在中國,早在公元前的戰國時代的《墨經》中,就已經出現與現代邏輯相似的論式了。

很多人被古印度複雜的名相所惑,以為印度人的思想相比中國人更為深邃,其實不然。舉例說,玄奘翻譯的《心經》裡有一句話——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是中國人的翻譯,那麼印度人的原本的表述是怎樣的呢?是這樣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為什麼印度人會採用窮舉法說明問題?因為他們還不會熟練運用歸納和演繹。一句「亦復如是」,不但節省了行文,更明確了內在聯繫,恰恰說明中國人非常擅長歸納和演繹。

再比如,杜甫的《戲為六絕句之二》,就是一首論證嚴密的說理詩。

王楊盧駱當時體——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開創了當時的詩歌體裁。

輕薄為文哂未休——某些評論者卻隨意發表言論進行著無休無止的譏諷。

爾曹身與名俱滅——這些人的身名都會湮滅在歷史長河中。

不廢江河萬古流——而初唐四傑將如江河那樣萬古奔流。

這首詩——有正論,有反論,有正喻,有反喻——運用了很多倫理學技巧,非常非常邏輯。

其實,中國人很多時候不是不懂邏輯,而是不屑邏輯。他們有更高級的玩法,比如莊子與惠子的濠梁之辯。在詩詞中,類似的玩法有很多,比如劉長卿的《彈琴》——

泠泠七絃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今人不彈,是惠子的邏輯;古調自愛,是莊子的思維。管你彈不彈,我喜愛就行了。

禪宗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心行處」,就是邏輯的思路,「心行處滅」就是超越邏輯。很多人誤以為禪宗是不講邏輯的,什麼「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簡直抹殺一切。殊不知,《壇經》中,記述這一公案緣起的時候,說的是「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風吹幡動」這四個字,恰恰說明六祖是明白邏輯的,只是為了破除世人的迷執,才強調「仁者心動」。

這次就說這些,不再贅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