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公司半年,集體鬧離職”:員工炒老闆魷魚,不一定為錢

“開公司半年,集體鬧離職”:員工炒老闆魷魚,不一定為錢

作者丨焱公子 編輯丨水青衣

來源丨焱公子(公眾號ID:Yangongzi2015)


三年前的這個時候,我裸辭、開始創業。

今天坐下覆盤,感覺千頭萬緒:業務調整多次,員工換過幾茬。

揹著創業者身份的我,似乎剛剛才開始、真正找到一點點,創業者該有的感覺。

這種感覺,像一個為了學走路,無知無畏摔很多跤的孩子。

後來,雖然終於能走了,卻戰戰兢兢,再也不敢像以往一樣肆意歡脫。

因為我心裡清楚,隨時可能會再摔,或許摔得更重、更疼。

曾有人問,創業以來,面臨過的最大危機是什麼?

這個問題,我想了又想。

不是招不到人,不是連續丟單,甚至不是資金鍊斷裂。

儘管以上這些,我都遇到過。

首先跑進腦子的,是公司剛開半年,遭遇了一場集體鬧辭職事件。

對我而言,它既是創業迄今遇到的最大危機,也是我思維升級的轉折點。

“開公司半年,集體鬧離職”:員工炒老闆魷魚,不一定為錢

1.“他們為什麼要一起走?”

合夥人老楊第一時間告知消息時,我是懵的。

當時我正跟一個客戶談合作,他的電話打過來:“在哪?出事了,快回公司!”

路上,我瞭解了大致情況:員工小A小B小C,同時遞交辭呈。

這意味著,我們這家創業半年、招了6個員工的小公司,即將面臨一半員工炒老闆魷魚的境況。

“為什麼?”我不解。概念裡,我們對他們不錯。尤其是小C,進步神速,從入職至今,是我一手帶起來。

我們分別單獨約談三名員工。

心情說不沉重是假的,不是說不能接受離職,但作為一家初創公司,一次性走一半人,還湊在一起同時提出,一定是出了什麼問題。

若不能解決好,剩下的3名,心裡也一定有想法。

我問,是不是我和老楊哪裡做得不好?或者,你們嫌待遇太低?

他們很默契,答案一模一樣:沒有,挺好的。

理由?小A想回去上學;小B想考公務員;小C想休息一段時間。

他們的神情也很默契,說話時眼神在飄,偶和我觸碰,飛快看向別處。

我不必費什麼勁兒,就讀出了他們心裡的客套和掩飾。我在心裡嘆氣,點點頭:

“行,交接好就可以離開。該給你們結算的,我們一分不會少。”

出乎意料的是,他們搖頭。工資不要了,明天不來了。

再協談,C勉強同意多留3天。

危機的口子似乎越扯越大。

老楊非常生氣,“按公司流程,離職需提前一個月提出並做好交接。咱們沒虧待他們啊……既然不講規矩,那我也不開離職證明。”

我沉默了很久,慢慢說道:“當務之急,我們有更重要的事情。

我認為優先級應該是這樣:

首先將影響降到最低;其次,維穩。做好餘下員工的思想工作;

第三,反思問題出在哪裡?最後才到討論如何處置他們仨。”

“開公司半年,集體鬧離職”:員工炒老闆魷魚,不一定為錢

2.“我們首先是問題解決者!”

當晚,我和老楊留在公司,梳理對策。

① 怎麼做,能將影響降到最低?

ABC手上各負責一個獨立項目。C的金額最大,A的最緊急,B是例行工作。

我們最終確定下方案:

三天內,一名現役員工跟C完成交接。老楊跟進客戶關係修復;

A的項目,兩週後必須交付結果,時間緊任務重,我直接頂上;

B的項目,一時間找不到接替人選,且利潤低、耗時長,外包也不合適。最好做法是止損。跟客戶賠禮道歉,並按合同賠償違約金。

所幸,客戶關係一直尚好,對方象徵性收了我們兩萬塊。

② 為什麼會出這種事?

“前鬆後緊,預期與行為造成偏差。”列舉多種可能後,我和老楊得出了結論。

成立之初,不打卡、不加班、不考核,時常團建。每月雙休外,還有兩天機動假,提前一日申請就給批。一週下來,實際工作4.5天。

對資深職業人,這樣做是人性化,但對尚需時間磨鍊的職場新人,很有可能換來惰性瘋長。

在感受到效能低下後,我們開始加上績效考核。給每個人明確KPI,績效獎金由KPI達成情況決定。

ABC提出離職,距離推行績效管理剛好一個月。回溯表現,他們仨恰是工齡0-1年的新人,對職場沒有太多體驗。

我們前期的人性化,讓其很自然形成錯覺:工作原來是這樣輕鬆的一件事,每天做做樣子就可以。

之前太鬆,之後太重,心態就出現了反差:以前啥都不考核,照樣就領工資;現在憑什麼做這麼多?不幹了!

③ 如何做好餘下員工的思想工作?

這點上,我和老楊出現分歧。他主張,想走的,讓他們一起走,大不了全部重招。

我的想法是,留下的,能爭取還是爭取。藉此事,重新宣貫政策,適度提升激勵,沒準可以更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事實證明,我是對的。

那兩週,我和老楊帶著他們3人,每天加班到晚上十一二點,耗費心力,終於如期交付項目,沒有丟單。

我們將項目收益的一大半,加上A和B沒要的部分,全部作為獎金,獎給了3名臨危受命的員工。

慶功宴,我和老楊私資邀請大家吃海鮮大餐,士氣大漲,一派歡悅。

④ 如何對待3個離職者?

如果嚴格秉公執行,確實可按老楊所說,你不好好交接,我就不予辦理相應手續。

但我想了想,算了。

一個人離職的因素很多,但多人集體鬧離,首當其衝是老闆和公司的問題。

我們肯定是有錯的。既沒給新員工樹立清晰的工作觀,又疏於過程管控、正確引導。現在的果,是我們種下的因,理應承擔首責。

唯一所幸,是整個過程,代價雖昂貴,卻也並非毫無收穫。

一個合格的創業者,首要是摒棄情緒,做個問題解決者,我們至少及格了。

“開公司半年,集體鬧離職”:員工炒老闆魷魚,不一定為錢

3.真正的好,是互相成就

這次員工集體辭職事件帶給我最大的衝擊,是職場中老闆該怎樣對員工,才叫真的“好”。

從前,我們給員工造了一座遊樂場,他們初來時或許很享受,但這是一種淺層次自嗨。沒有引領、沒有價值成就,時間一長,會陷入迷茫和怠惰。

目標不清晰,管理不嚴格,獎懲不分明,他們的能力得不到鍛鍊。

反思過後,我做了三方面調整:

① 嚴篩選。提高入職門檻,設定2個星期考核試崗期。試崗通過,才正式上崗。

② 高要求。前置規則,規矩先說好。工作目標和績效管理,從嚴要求。

③ 高回報。進一步提高績效獎金,給予高於市場價的薪資待遇。

調整後,變化顯著,內部效能明顯提升。

此後也有員工因讀研,或要回家跟家人團聚而離職。他們離開時,都主動交接好工作,誠懇致謝,表達在公司期間得到了很好鍛鍊。

一路走來,我深切感受到:建立合理有效的制度,規範公司管理,幫助員工成長,其實也是在推動了我們的成長。

相互促進,相互成就,哪怕有一天分道揚鑣也彼此祝福,這或許才是職場中,老闆和員工關係最好的打開方式。

這樣的好,才算是真的好。

“開公司半年,集體鬧離職”:員工炒老闆魷魚,不一定為錢

4.創業,是一場修行

如今,我的創業之路仍在繼續。

回顧當年安逸穩定的500強生涯,創業真的是一段截然相反的征程。

但我也確實賺到了。

——不是錢。

我賺到了,一個強大的內心。

今天,我的公司絕不會再出現集體離職情況。我有多大自信,就有多大誠意。我與員工,和諧相親。

我賺到了,一份過硬的手藝。

三年來,劈山趟河,凡事親力親為。我學到的本領,比過去打工十年,多得多。

我賺到了,一種美妙的感覺。

是的,即便如今,我依然過得戰戰兢兢,時不時,還會掉進各種新的坑裡,這也偶爾讓我焦慮。

你可以把它叫折騰,我更願意稱之為,活著。

每一天,都比昨天更認真,更努力地活著。


作者:焱公子,髮型光芒萬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強,專注解職場。寫有靈魂的故事,過有溫度的人生。公眾號: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更多職場心路、乾貨分享,歡迎加入我的免費圈子: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