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員工離職“慣例”:價值觀與公司文化有衝突,PPT文化太多…'

"

前言:

職場就像圍城,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總是以“牆外”的視角羨慕著“牆內”的世界,而也許你的生活也出現在別人的夢中。希望“互聯網坊間八卦”能成為一個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臺。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下一位即將離職華為員工的“慣例”心聲。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華為基層員工最原始的生活狀態。希望這些“乾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華為。

"

前言:

職場就像圍城,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總是以“牆外”的視角羨慕著“牆內”的世界,而也許你的生活也出現在別人的夢中。希望“互聯網坊間八卦”能成為一個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臺。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下一位即將離職華為員工的“慣例”心聲。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華為基層員工最原始的生活狀態。希望這些“乾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華為。

華為員工離職“慣例”:價值觀與公司文化有衝突,PPT文化太多…

即將慣例,走之前總覺得要說點啥,但又不太會寫,隨便瞎bb幾句吧。

首先說,選擇離職,是自己考慮了大半年的結果,自己的價值觀和狀態與公司整體文化有衝突。這跟公司現在的狀態完全沒有關係,不要別說什麼逃兵不逃兵的。強扭的瓜不甜,留在這裡對雙方都不好。反倒離開能給公司減負,也給自己空間思考人生下一步的規劃。

在華為4年時間,確實學到很多東西,業務方面的知識自不用說,還有很多內控意識和標準化習慣的養成。小部門的整體氛圍也比較融洽,沒有太多勾心鬥角,頂多就是針對業務問題激烈討論。所以總的來說這4年的時光還是有很多感動的回憶點,感恩~~

"

前言:

職場就像圍城,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總是以“牆外”的視角羨慕著“牆內”的世界,而也許你的生活也出現在別人的夢中。希望“互聯網坊間八卦”能成為一個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臺。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下一位即將離職華為員工的“慣例”心聲。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華為基層員工最原始的生活狀態。希望這些“乾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華為。

華為員工離職“慣例”:價值觀與公司文化有衝突,PPT文化太多…

即將慣例,走之前總覺得要說點啥,但又不太會寫,隨便瞎bb幾句吧。

首先說,選擇離職,是自己考慮了大半年的結果,自己的價值觀和狀態與公司整體文化有衝突。這跟公司現在的狀態完全沒有關係,不要別說什麼逃兵不逃兵的。強扭的瓜不甜,留在這裡對雙方都不好。反倒離開能給公司減負,也給自己空間思考人生下一步的規劃。

在華為4年時間,確實學到很多東西,業務方面的知識自不用說,還有很多內控意識和標準化習慣的養成。小部門的整體氛圍也比較融洽,沒有太多勾心鬥角,頂多就是針對業務問題激烈討論。所以總的來說這4年的時光還是有很多感動的回憶點,感恩~~

華為員工離職“慣例”:價值觀與公司文化有衝突,PPT文化太多…

接下來要說一下問題

沒有以客戶為中心。任老闆說,要以客戶為中心,可實際上都是下面執行的時候都是以我司為中心。與供應商合作的過程, 常常是以不信任為原則,以我司利益最大化為導向。比如供應商因為某個小差錯需要賠付一千塊,財經硬是要拖著人家幾百萬的結算款,非說要等他們打款之後我們才結算,不然萬一我們先結算,他們不給我們那一千塊怎麼辦?拜託,人家也是top級供應商,要欠你這一點錢嗎?

以領導為中心,這個問題心聲上吐槽的人已經太多了,也不需要說啥。大領導會議上隨口一句話,小領導就會揣測其意圖和喜好,然後集部門所有人之力去迎合。這個其實我也不怪小領導,畢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其他人都在迎合,你出淤泥不染,那就死路一條。但我真的累了,不想要再迎合,所以選擇離開。祝福我的小領導發展越來越好。

"

前言:

職場就像圍城,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總是以“牆外”的視角羨慕著“牆內”的世界,而也許你的生活也出現在別人的夢中。希望“互聯網坊間八卦”能成為一個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臺。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下一位即將離職華為員工的“慣例”心聲。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華為基層員工最原始的生活狀態。希望這些“乾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華為。

華為員工離職“慣例”:價值觀與公司文化有衝突,PPT文化太多…

即將慣例,走之前總覺得要說點啥,但又不太會寫,隨便瞎bb幾句吧。

首先說,選擇離職,是自己考慮了大半年的結果,自己的價值觀和狀態與公司整體文化有衝突。這跟公司現在的狀態完全沒有關係,不要別說什麼逃兵不逃兵的。強扭的瓜不甜,留在這裡對雙方都不好。反倒離開能給公司減負,也給自己空間思考人生下一步的規劃。

在華為4年時間,確實學到很多東西,業務方面的知識自不用說,還有很多內控意識和標準化習慣的養成。小部門的整體氛圍也比較融洽,沒有太多勾心鬥角,頂多就是針對業務問題激烈討論。所以總的來說這4年的時光還是有很多感動的回憶點,感恩~~

華為員工離職“慣例”:價值觀與公司文化有衝突,PPT文化太多…

接下來要說一下問題

沒有以客戶為中心。任老闆說,要以客戶為中心,可實際上都是下面執行的時候都是以我司為中心。與供應商合作的過程, 常常是以不信任為原則,以我司利益最大化為導向。比如供應商因為某個小差錯需要賠付一千塊,財經硬是要拖著人家幾百萬的結算款,非說要等他們打款之後我們才結算,不然萬一我們先結算,他們不給我們那一千塊怎麼辦?拜託,人家也是top級供應商,要欠你這一點錢嗎?

以領導為中心,這個問題心聲上吐槽的人已經太多了,也不需要說啥。大領導會議上隨口一句話,小領導就會揣測其意圖和喜好,然後集部門所有人之力去迎合。這個其實我也不怪小領導,畢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其他人都在迎合,你出淤泥不染,那就死路一條。但我真的累了,不想要再迎合,所以選擇離開。祝福我的小領導發展越來越好。

華為員工離職“慣例”:價值觀與公司文化有衝突,PPT文化太多…

PPT文化,PPT真的太多了,一線真的已經夠忙的了,還要一天到晚寫PPT。領導不懂基礎業務,小兵就要絞盡腦汁想怎麼把事情用領導最能理解的方式來彙報出來。本來一個簡單的事情,一個電話就說明白了,非要寫個PPT上會去彙報。領導又那麼忙,錯過了這次例會就要等下次。電話、微信匯報的無效,非要有會議紀要才算合規。來回折騰,時間就耗費在這些事情上了。最後這個還不一定能落地。

沒有什麼成就感,做了半天的工作,大領導一句話,全部推翻重做。這種情況頻繁出現,感覺浪費精力浪費時間,勞動成果不被尊重。

任老闆上次在央視採訪裡說,華為現在的問題就是機構臃腫人浮於事,要在5年之內改革。遺憾看不到任老闆的改革指示落地了。希望不要像以前那樣,每次講話就發個文做做樣子,信息層層傳遞層層弱化,到了下面就變成一句口號,沒有任何實質作用。

"

前言:

職場就像圍城,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總是以“牆外”的視角羨慕著“牆內”的世界,而也許你的生活也出現在別人的夢中。希望“互聯網坊間八卦”能成為一個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臺。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下一位即將離職華為員工的“慣例”心聲。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華為基層員工最原始的生活狀態。希望這些“乾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華為。

華為員工離職“慣例”:價值觀與公司文化有衝突,PPT文化太多…

即將慣例,走之前總覺得要說點啥,但又不太會寫,隨便瞎bb幾句吧。

首先說,選擇離職,是自己考慮了大半年的結果,自己的價值觀和狀態與公司整體文化有衝突。這跟公司現在的狀態完全沒有關係,不要別說什麼逃兵不逃兵的。強扭的瓜不甜,留在這裡對雙方都不好。反倒離開能給公司減負,也給自己空間思考人生下一步的規劃。

在華為4年時間,確實學到很多東西,業務方面的知識自不用說,還有很多內控意識和標準化習慣的養成。小部門的整體氛圍也比較融洽,沒有太多勾心鬥角,頂多就是針對業務問題激烈討論。所以總的來說這4年的時光還是有很多感動的回憶點,感恩~~

華為員工離職“慣例”:價值觀與公司文化有衝突,PPT文化太多…

接下來要說一下問題

沒有以客戶為中心。任老闆說,要以客戶為中心,可實際上都是下面執行的時候都是以我司為中心。與供應商合作的過程, 常常是以不信任為原則,以我司利益最大化為導向。比如供應商因為某個小差錯需要賠付一千塊,財經硬是要拖著人家幾百萬的結算款,非說要等他們打款之後我們才結算,不然萬一我們先結算,他們不給我們那一千塊怎麼辦?拜託,人家也是top級供應商,要欠你這一點錢嗎?

以領導為中心,這個問題心聲上吐槽的人已經太多了,也不需要說啥。大領導會議上隨口一句話,小領導就會揣測其意圖和喜好,然後集部門所有人之力去迎合。這個其實我也不怪小領導,畢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其他人都在迎合,你出淤泥不染,那就死路一條。但我真的累了,不想要再迎合,所以選擇離開。祝福我的小領導發展越來越好。

華為員工離職“慣例”:價值觀與公司文化有衝突,PPT文化太多…

PPT文化,PPT真的太多了,一線真的已經夠忙的了,還要一天到晚寫PPT。領導不懂基礎業務,小兵就要絞盡腦汁想怎麼把事情用領導最能理解的方式來彙報出來。本來一個簡單的事情,一個電話就說明白了,非要寫個PPT上會去彙報。領導又那麼忙,錯過了這次例會就要等下次。電話、微信匯報的無效,非要有會議紀要才算合規。來回折騰,時間就耗費在這些事情上了。最後這個還不一定能落地。

沒有什麼成就感,做了半天的工作,大領導一句話,全部推翻重做。這種情況頻繁出現,感覺浪費精力浪費時間,勞動成果不被尊重。

任老闆上次在央視採訪裡說,華為現在的問題就是機構臃腫人浮於事,要在5年之內改革。遺憾看不到任老闆的改革指示落地了。希望不要像以前那樣,每次講話就發個文做做樣子,信息層層傳遞層層弱化,到了下面就變成一句口號,沒有任何實質作用。

華為員工離職“慣例”:價值觀與公司文化有衝突,PPT文化太多…

對了,還想到一點,公司一直要求說不能從事第二職業以及炒股,這個我贊同。這些需要花很多時間,會分散精力。但理財還是要做的,要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做核實的投資分配,比如投資房產、指數基金、外匯、理財產品等,這些也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每天去盯著。不要真的就傻傻的只把工作收入作為唯一的收入來源,否則某天萬一變成驢,發現除了磨磨什麼也不會,那就麻煩了。

以上想到哪寫到哪,有點亂,湊合看吧。最後必須說,非常感謝公司給我的機會、成長空間和成長壓力,人生有這樣一段經歷我非常慶幸和感恩。希望公司發展越來越好,共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