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統計過,新冒出來做電動車的品牌和車型有438個,我們是其中的1/438,但不知前途怎樣?”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造車新勢力高層林中堅(化名)對DearAuto稱,“今年是造車新勢力的關鍵之年。”

林中堅可能會更吃驚,在下週開幕的上海車展上,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電動車冒出來。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下週開始的上海車展,將看見不少新冒出來的造車新勢力。

規模龐大的造車新勢力,當然是希望能從傳統主機廠分得一杯羹。我們先不說品牌、渠道、技術方面的因素,光從人均成本和產出來看,就可以知道誰佔有優勢了,因為事情終究是人做的。

汽車行業的競爭,最終集中在成本和管理上。新勢力目前呈現出來的效率,怎麼跟傳統主機廠競爭?市場不會因為你是新勢力而手下留情,消費者也不會原諒新勢力產品的瑕疵。

在傳統的主機廠,人力成本佔的比重很小,主要是原材料、廠方等固定資產以及研發投入等,但在造車新勢力中,人力成本佔比很高。

新勢力1萬人賣1萬臺,傳統主機廠賣50萬臺以上

說起造車新勢力,大家第一個想起的就是蔚來(NIO)汽車了,無論是聲勢還是交付市場的數量,蔚來都是首屈一指的。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蔚來已經在全球佈局,員工人數近萬人,是一支龐大的隊伍。


我也參加過蔚來ES8的上市活動和試駕,其活動是搞得高大上,但我更驚奇的其龐大人員規模。在2018年年底和2019年之初的時候,蔚來的員工數量達到1萬人,現在有所精簡,根據內部人士的介紹,這一數字已經縮減到9500人左右。

這些人員主要是上海總部、世界各地的研發人員,城市運營店、充電服務人員,這還不包括生產人員,因為蔚來現在是由江淮代工,他們隸屬於江淮。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小鵬汽車現在有5000多人,並且還在快速擴充中。



接近1萬人的規模是什麼概念?小鵬現在是5000多人,威馬是3000多人,後面兩者在快速擴充之中,員工達到1萬人似乎指日可待,這三家是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企業。

三家的共同特點是,2018年的銷量在1萬輛規模,其中,蔚來ES8是賣最多的,總產量為12775輛,交付總量為11348輛。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蔚來ES8在2018年交付了1萬多輛,這是造車新勢力最好的成績。


威馬接近4000臺,小鵬暫時可以忽略不計。

我們再來看看傳統車企,這是它們所需要PK的對象。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廣汽豐田的員工數量也在1萬人左右,與蔚來相當,但賣了58萬臺,效益很好。


廣汽豐田正好約1萬人,2018年賣了58.03萬輛,同比增長32%;廣汽本田、東風本田的總人數分別在1萬多人,年產銷規模在70萬臺;東風日產接近2萬人,其銷量超過100萬臺。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造車新勢力和傳統主機廠的人員數量和銷量對比。


當然,有人說,日系車追求效益,在人員控制把控比較嚴;那我們再看看歐美品牌,一汽—大眾的一年的銷量超過200萬臺,員工總人數在4萬人左右;上汽通用的效率更高一些,員工人數超過3萬人,年銷售規模在接近200萬。而大眾全球的員工人數為10萬人(今年發佈額外獎金時公佈),大眾品牌全球銷量約600萬輛。

如果合資公司在中國更像是個代工廠的話,那不少中國品牌則是則是從零部件到整車都涉及,所需要的員工更多。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長城汽車的人員比較多,6.3萬人也賣了105萬輛。


比如說長城汽車,其員工總人數在6.3萬人左右,但銷售規模在100萬輛左右,1萬人的產出也在15萬輛左右。

當然,也有人要噴了,新勢力造的的是電動車,你們造的是燃油車,不可同日而語,以吉利汽車為例,其銷售公司為1000多人,今年3月銷量為12.46萬輛,其中新能源車解決8122輛,一個月的新能源車超過造車新勢力一年的銷量。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吉利汽車今年2月份交付新能源車8122輛,超過很多新勢力一年的銷量。


即使是走上正軌的特斯拉,去年賣出了24萬輛,其員工人數也超過4萬人,規模太大而不得不裁員;這也讓銷量規模在幾百萬輛的通用、福特憤憤不平,這麼低的效率,憑什麼市值比我高那麼多?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特斯拉去年賣出了24萬輛,但員工約4萬人,效率也一般。


汽車行業是一個非常講究成本規模的行業,這樣的體量規模,不要說其它了,支付這麼龐大的人員工資等都是個問題。

人力成本對新勢力是不小的負擔

以蔚來為例,都說要以人為本,按照每人30萬元/年的支出(包含工資、社保、差旅費等)來計算,一年就要30億,而根據蔚來的年報,截止2018年12月31日,蔚來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31.33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新的融資渠道和盈利點,光發工資也只能維持一年。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人均30萬元的支出很高嗎?一點都不高,一家傳統的造車企業向DearAuto透露,他們本部人員人均一年的所有成本在50萬以上。

而造車新勢力,為了吸引優秀的人才,價碼還需要水漲船高。

有人說,讓造車新勢力一問世就和傳統造車廠PK,很不公平。但現在市場就是這麼殘酷,就是要跟傳統主機廠搶市場,大眾宣佈,未來十年內將電動汽車的產出目標是2200萬輛,無論是規模還是品牌,都要遠遠強於造車新勢力,後者拿什麼來競爭?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大眾集團未來十年要生產出2200萬輛電動車。


2018年全年,蔚來在研發上的投入為39.979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53.6%,全年銷售及管理費用為53.41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7.2%。

相對於現在的產銷規模,蔚來汽車創始人、蔚來CEO李斌發表內部信,提到蔚來汽車出現了人員的冗餘,今年上半年要對現有團隊進行3%的優化。“不該花的錢一分錢都不能花。”

在過去的三年中,蔚來汽車的虧損高達172億元,讓外界瞠目。

當然,也有人認為,造車新勢力用的是互聯網的打法,先用“大水漫灌”的形式,將將聲勢搞起來,並把別人先幹到,剩下的就是自己的。

還是拿舉蔚來的例子,其市值最高時接近1000億人民幣,交付車輛也就在1萬輛左右;而廣汽集團一年賣出的車輛在200萬輛,其市值也就在1000億左右,兩者結合在一起就誕生了廣汽蔚來公司。

融資1700億快燒完了,今年只有一起融資

毫無疑問,才幾年時間的造車新勢力現在尚無造血能力,支撐起下去的還是得靠之前的融資。在市場大熱的2014-1016年間,熱錢隨處可見,因而誕生了很多造車新勢力。

但從2018年以來,資本進入寒冬,融資渠道幾乎枯竭,在2019年,除了威馬汽車融資30億的消息就沒有第二家了,九城投資FF的6億美元不知何時才能到賬。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很幸運的是,蔚來2018年在美國IPO融資10億美元。


公開的統計資料顯示,中國造車新勢力的融資規模已經超過1700億元。其中,蔚來、威馬、小鵬、拜騰、FF、奇點、車和家、愛馳、電咖、前途等10家較為知名的造車新勢力,總額已經超過1000億。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在一篇文章中言辭激烈的抨擊,2019年將是造車新勢力的倒閉年,直言中國的上百家造車新勢力中,沒有任何一家值得投資。張維以蔚來、威馬、小鵬等頭部造車新勢力為應對補貼退坡而漲價為由,稱從階段數據來看,造車新勢力唯一能統一的特點就是“燒錢”,但燒錢不節制只會讓投資者離得更遠,最終的結果可能是一地雞毛。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威馬沈暉:發展不能靠融資,還是要靠市場運營來保證現金流正常。


蔚來算是比較幸運的,2018年在美國IPO融到了10億美元;威馬汽車CEO沈暉接採訪時表示,自己一直的管理經驗是,發展不能靠融資,還是要靠市場運營來保證現金流正常。

更大的麻煩:訂單需求少

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最緊迫的事情是將產銷規模擴大,業內普遍預計,造車新勢力的電動車的盈虧點在年銷15萬輛左右。

在新能源車補貼直線下降、傳統主機廠大幅進軍電動車的情況下,留給造車新勢力的時間窗口越來越窄,他們獲取訂單的難度越來越大,相比融資難,市場需求小才是最致命的。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今年1-2月,排名前十的電動車,都出自傳統主機廠。



同樣以蔚來為例,2018年交付量超出預期,但進入2019年,公司明顯受到新能源補貼退坡的影響。蔚來在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與2月份,蔚來ES8的交付量分別為1805輛及811輛,與2018年12月相比,月均交付量的放緩幅度超出公司預期。

蔚來表示,這是由於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減少導致銷量下滑,再加上元旦和春節假期的季節性因素,以及受到中國宏觀經濟和車市整體放緩的影響。蔚來CFO謝東螢預計,今年二季度的交付數量還將繼續疲軟。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蔚來ES8今年以來的交付數量持續下降。


蔚來在財報中預計,今年第一季度ES8的交付量預計在3500輛至3800輛之間,較去年第四季度下跌56.1%至 52.4%。相應的,公司一季度營收預計下跌59.5% 至 55.9%。

ES8出現滯銷,接下來蔚來的希望將押注在ES6上。作為蔚來的第二款電動車,ES6明顯是公司為擴大市場份額的走量產品,與ES8相比,ES6的補貼前起售價為35.8萬元,並於今年6月開始正式交付。

4 月 1起,蔚來將ES8、ES6 兩款車型訂金下調,大定金額由 45000 元下調至 20000 元,意向金金額由 5000 元下調至 2000 元,已經支付 5000 元意向金的用戶僅需再支付 15000 元大定即可,這也從一方面說明,ES6的訂單情況不容樂觀。

小鵬城市店的員工日前也向DearAuto透露,在去年年底的時候,訂單還比較多,今年一季度,來店人員少了很多,更不用說是訂單了。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在造車新勢力中,即使是最強的蔚來、威馬,一個月的銷量也就在1000多輛。



再看看今年以來電動車的銷量排行,前十強的車型全部是傳統車企造的電動車,蔚來和威馬平均一個月的銷量在1000多臺,這還是造車新勢力前兩位,這樣的體量相對於一個整車企業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造車新勢力1萬人賣1萬輛,傳統車企賣50萬臺,怎麼競爭?

中國造車新勢力的“Model3”何時才能出現?為了這款車,特拉斯等了15年。



特斯拉成立15年以來,也就是在去年爆款車型Model3上市後才迎來真正的轉機。中國的造車新勢力什麼時候才能出現Model3這樣的車型,此外,還需足夠的錢支撐活過10年以上。


文 | 王燦彬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earAuto立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