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智者,多與高人來往,常於福人相處


真正的智者,多與高人來往,常於福人相處


人的一生中,會與很多人相遇,會與很多人相處。這些人之中,我們可以按照一個人自己的處世標準,粗略地把他們分成所謂的壞惡之人和良善之人。

人,是環境的產物。環境對人有決定性的影響和作用。

心理學上有一個吸引力法則。也就是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最終你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會與什麼樣的人相遇、會與什麼樣的人相處。

所以,我們所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個法則反之也是成立的,你與什麼樣的人相遇、相處,你也就可能,也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一個真正智慧的人,他會善於擇人而處,智慧地選擇自己的交際圈,對於挑選朋友,也有自我堅定的意志和原則,他也會因此受益終身,成就一生!

恰如老子在其《道德經》中所說:“上善若水......與善仁,心善淵,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故無尤”。

那麼我們究竟跟什麼樣的人相處,又該怎樣擇人而處呢?


1、多與善良的人相處


我們要善於與本性良善的人相處。

根本地說,沒有人會與可能傷害我們的人在一起,這是人之常情。

而在另一方面,我們更要懂得與本性本心良善的人相處。什麼是本性本心良善的人?

通俗的說就是好人,不會對你有所傷害的人,就是沒有很多惡習,或是劣跡斑斑的人。

當然,良善的人在必要時候也會有所鋒芒,懂得自我保護。

我這所謂的良善之人是本性、習性良善,而非無惡不作。

如果與有很多惡性惡習、劣跡斑斑的人在一起,久之你也會自覺或不自覺的染得、習得他的惡習,這樣你就越來越向他的本性、習性和人性靠攏,久而久之你就會慢慢的變成他。

所以,古人先賢孔子早就已經告誡並且教育過我們。孔子說了一句很有名、很意味深長的話。

孔子說:“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西漢史學家劉向也曾經說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就而不聞其臭”。

與良善的人交往,只有好處,不會有壞處。

久之,我們的心靈也會染上善良的芳香。

2、多與樂觀的人相處


我們要善於和積極樂觀的人相處。

著名思想家羅曼.羅蘭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儘管,我們要承認,人生可能不盡如人意,人生可能不完美,人生也可能不圓滿,甚至,人生都可能充滿了悲劇性色彩。

然而,我們會發現,太陽明天還是從東邊升起,地球依然每天在旋轉,這就是說,有時候我們的過度悲觀並不能改變什麼。

相反,在我們悲觀之後,我們依然會看到是外面的世界一片繁忙,外面的街道依然車水馬龍,外面的人們,依然熙熙攘攘的來往為生活而奔波、忙碌,外面的人們依然生生不息、過得有聲有色、依然快樂幸福的生活著!

所以,你一個人的悲觀並不能改變什麼!相比獨自悲觀,我們不如去學習積極樂觀的人,多與積極樂觀的人在一起。

和積極樂觀的人相處久了,你也會被他的正能量感染,變得積極樂觀,你也會變得上進,進取,你也才會熱愛生活。

從某方面來看,正如羅曼.羅蘭所說的,那些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不僅僅是一種英雄主義,樂觀的人,也許就是英雄

我們很多人都喜歡強者、崇拜英雄,那些生性樂觀,可以將朋友帶出陰霾的人,何嘗不是值得我們學習和交往的強者呢?


真正的智者,多與高人來往,常於福人相處


3、多與勤奮的人相處


我們要善於和勤奮的人相處。有人說“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是的,沒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我們我們要追求人生的幸福,要尋求人生的獲得,要尋求人生的成就,乃至成功。我們就得學會勤奮。

勤奮,是作為一個沒有身份、沒有地位、沒有背景的人尋求改變的唯一的且是最笨拙的一個法寶。如果我們連勤奮的精神都沒有,就只能坐以待斃了。

勤奮,是一個上行下效的過程。

國君勤奮,作為臣子就不好意思懈怠;父母勤奮,孩子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會充滿感恩之情。

老闆勤奮,作為身邊的員工要是閒呆著心裡非但過意不去,還會充滿了敬佩乃至崇拜。久而久之,員工看到比自己優秀的老闆仍在努力,自己也會勤勉起來。

我們要善於與勤奮的人交往,久而久之,你也會變得勤奮。事事皆勤奮,會讓你更有收穫感,會更有人生的收穫。

勤奮,是人獲得一切成就、乃至成功的必要的基礎!

恰如宋代朱熹所言:“業精於勤荒於嬉”。


4、多與比自己優秀的人相處

我們要善於和比自己優秀優異的人相處。

一個真正進步,也知道進步的人,更要多和比自己優秀優異的人在一起,要多和高於自己的人在一起。

有上進心的人,一定會與比自己更加優秀的人在一起,並且很少與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和相處。

與什麼人在一起,你往往就很容易、很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比如說,前幾年的新聞報道,北大的保安,最後也成了北大的學生。

上海交通大學有個49歲宿管阿姨,今年也考上了研究生。

與優秀的人在一起,你會習得他的優長優秀之處,你就會變得優秀。而與卑劣的人在一起,你也會沾染他的卑劣,慢慢的,你也會變成一個卑劣之人。

詩人北島有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那麼要做高尚者還是卑賤者呢?如果我們是知道進步,懂得進取的,如果我們是有理想有目標,是渴望高尚的。我們就要多和比高於自己、比自己優秀優異的人在一起。

與優秀者、優異者、高於自己者同道,他或許是你人生一輩子的幸運和財富!


真正的智者,多與高人來往,常於福人相處


5、多和有格局的人相處

我們要善於和有胸懷、有格局的人相處。

世上之人,千人千面,各有其性,不盡同一。有小人就有君子;有奸猾者,就有淳厚者;有喋喋不休者,就有沉默寡言者......

對於一個真正智慧的人來說,就要多與有胸懷、有格局的人相處。對於一個上進的、有理想的、有目標的、有追求的人來說,更要善於和懂得與有胸懷的、有格局的人相處。

不要動不動就和人家爭,這也爭,那也爭,尤其是不要和那些沒有大胸懷、沒有志向、沒有格局的小人或者下三濫的人去爭。

和這樣的人爭來爭去,你失掉的就是自己的格局,你失掉的不止是自我,還有自己的未來,這是最愚蠢的做法!那些沒胸懷、沒格局的人正是想把你拉下水。

那麼,究竟什麼人,才是有胸懷、有格局的人呢?

有胸懷、有格局的人就是有進取的人,有志向的人,有胸懷、有格局的人就是有包容心的人、懂容忍的人和善謀劃的人,有胸懷、有格局的人就是懂得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的人。

有胸懷、有格局的人,往往懂得什麼時候該爭,什麼時候不該爭的人。

有胸懷、有格局的人更懂得,什麼人該交該處,什麼人不該交不該處。

有胸懷、有格局的人可能把你的人生提升到一個你所認識不到的、達不到的層次和高度。

所以,我們要善於與有格局的人相處。

中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老子有言:“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百谷王。

這就是格局,這就是因格局而成就。

請記住,格局太小、心胸太狹隘的人,永遠成不大器,也永遠成不了大事!

我們想想那壯闊的大江大海,不正是由千千萬萬條小溪流匯流而成的嗎?

正是因為那些小溪流懂得大江大海的格局,向著大江大海的格局靠攏,分清該爭,亦或不該爭;有所為,還是有所不為,最終才成就了它們的格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