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臺灣那些各種奇葩的事 各種心酸吐不出

細數臺灣那些各種奇葩的事 各種心酸吐不出

聊聊那些臺灣的奇葩經歷!

有去過臺灣的,大都會被它的美食、美景所誘惑,誰說不是呢?

夜市裡的美食讓給你望眼欲穿,

東海岸線可以讓你直面太平洋,感受大海給你的暢快,

原住民還可以讓你聆聽到阿里山姑娘動聽的歌聲…

臺灣的的確確有很多讓你流連忘返的地方,

今天我們不談美景,不談美食,聊聊臺灣那些“奇葩”的事!

奇葩,暫且稱之為奇葩,或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更多的奇葩或許只是一種不習慣。

細數臺灣那些各種奇葩的事 各種心酸吐不出

1.

在大陸,或許你習慣了,現金可離身,手機萬萬不可離身。可在臺灣,洽洽相反,現金萬萬不可離身。

和許多在大陸生活過的臺灣交換生聊起,問起他們剛回臺灣的第一感受是什麼?

而得到的回答都是,沒有手機支付好不方便呀!

每次出門前,都不敢不帶現金,因為許多商超如7-11便利店,全家等定然沒有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方式,同理,搭乘計程車沒有電子支付方式。

而這種方式,對於大陸游客而言簡直就是一種“災難”,當你習慣了口袋裡不再放置錢包,很久沒有開始要數錢,找零時,突然有一天,要讓你付現金,可能就有一堆的抱怨。

或許這就是一種不習慣,而衍生出的抱怨,於是默默的告訴自己,要給他們一定緩衝的時間嘛!

細數臺灣那些各種奇葩的事 各種心酸吐不出

對於電子支付,在臺灣其實也有此類支付方式,有部分平臺有在推薦使用,但是普及的範圍比較小,反而倒是許多夜市裡倒是有很多像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方式,畢竟要服務於陸客嘛!

既然非得揣著現金上街那就多帶點吧!

2.

想買東西,於是就去菜市場逛逛,第一眼會讓你“懵”的是,菜農的水果有的竟然是按盤賣。

按盤賣!按盤賣!按盤賣!

四個蘋果為一盤,大小勻稱,一盤可能是100新臺幣。

那這樣到底是多少錢?

每次買水果有個定勢思維就是,換算回人民幣,然後再除以個數,換算回後計算每個單價,這樣才會知道自己有沒有虧,或者判定這個水果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按盤賣,在臺灣的菜市場裡屢見不鮮,或者這也是一種售賣方式!

後來我發現,並未所有的水果都適合按盤賣,其一,它僅僅限於像蘋果,梨,蓮霧等個頭適中,一盤能裝個五六個的,就適合按盤為單位賣;

其二,一些價格高的比如釋迦等也不會選擇按盤賣,因為一個釋迦就要一兩百臺幣,或許你想賣,可能我買不起;

其三,像小顆粒的如栗子,葡萄等也不會選擇按盤賣,畢竟一盤數量還是蠻可觀的。

在菜市場裡,你會發現許多很好玩的。

細數臺灣那些各種奇葩的事 各種心酸吐不出

3.

說到吃,就不得不提到臺灣的簡餐店了。

我相信很多大陸的遊客應該不會選擇去簡餐店就餐,難得來臺灣,夜市不吃一圈都誓不罷休,怎會選擇去簡餐吃飯呢。

臺灣人對於吃似乎沒有那麼講究,便當基本上成為臺灣人的主食方式之一吧,雖然是簡餐,但是飯菜依然很可口,很香。

今天我們不聊菜,聊聊飯盒。

臺灣的簡餐店有許多自助式的,自己打菜,選菜,店內就餐完後,人們都會自覺的把筷子,飯盒,剩餘飯菜分類好,最重要的是,就連那一次性筷子的塑料膜都有專門的回收工具。

近乎有去過的簡餐,都有飯後回收餐盒的習慣,筷子,飯盒,杯子以及剩餘飯菜都很歸類的很清晰。

或許,你會感覺就很不習慣。可能這個由於臺灣對垃圾分類做得比較細緻有關。

細數臺灣那些各種奇葩的事 各種心酸吐不出

細數臺灣那些各種奇葩的事 各種心酸吐不出

4.

而談到垃圾分類,就不得不說對生活垃圾處理是剛駐臺灣最頭疼的問題。

垃圾桶在臺灣真的很少見,街道、馬路或者巷弄裡你很少能找到垃圾桶,而可能只有在商超,捷運(地鐵)裡才可能找到垃圾桶。

而對於沒有桶扔垃圾,會是一件很崩潰的一件事。

是的,可以用“崩潰”來形容。

記得有一次,在公交站等車之餘,喝完一杯飲料後,沿著公交站四周找了幾圈都沒有發現垃圾桶,於是帶上公交車後,手拿了一路,下車後仍然沒有找到,於是回程時,飲料盒最終沒有丟棄,仍然原本帶回來了。

當體會到,用那黏糊的手持飲料盒一路的時候,就發誓一定要少喝飲料。

到後來才逐漸意識到,臺灣對於垃圾分類做得讓“我們”真的頭疼。

細數臺灣那些各種奇葩的事 各種心酸吐不出

5.

當地居民是如何處理生活垃圾的?

在饒河夜市附近,一輛垃圾回收車停在路邊,當地居民正手提垃圾袋正在排隊,然後環衛工還時不時的檢查垃圾袋裡面的東西是否有分類,然後再丟上垃圾車,沒過一會,垃圾車就到了下個點去收垃圾了。

後來瞭解到,臺灣的社區是沒有統一的垃圾回收的,是需要個人投放,如果你錯過了回收的時間,對不起,垃圾就得帶回家,等待下一次回收。

看到這,我真的不驚暗自竊喜,還好我家不用。不然會崩潰的!

你能想象得到,你丟垃圾,然後有個阿姨在旁邊監督你有沒有做好垃圾分類,如果沒有,你也許得當場翻垃圾。

想想那個畫面,都覺得噁心!

在一個展會上,發現有專門展示家庭垃圾回收的機器。當時我就震驚了,如此巨大的機器是“垃圾桶”。“你肯定不是臺灣人”,當場就被工作人員“嘲笑”一番。

天啊,這就是臺灣生活奇葩的一部分!

看到這,或許你就很崩潰!

6.

那交通呢?

臺灣的主流交通工具是高鐵、臺鐵、客運,當然這裡是指長途客運,當你第一次購票時,你會驚喜的發現,竟然不用實名制。

目前,臺灣在交通工具實名制的不多,除了飛機以外,其他的交通方式都不用實名制,當然驗票後,也不用安檢即可進到站內。

無實名制也無需安檢,當然有利也有弊。加快旅客進出站的頻率,保證了最快的人員分流,另一方面保障了旅客安全;但是,另一方面,未經過安檢,也無形加大了旅途的風險。

細數臺灣那些各種奇葩的事 各種心酸吐不出

曾經就遇到,臺鐵的旅客持刀傷人的事件。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一名男子持水果刀從臺鐵車廂一路追一名女子到出口處,而後被制服。據瞭解,傷人男子與女子並無任何關係。

對於女子的飛來橫禍,或許就是無安檢間接造成的吧!

而臺灣的高鐵和臺鐵也會讓你崩潰。

細數臺灣那些各種奇葩的事 各種心酸吐不出

7.

臺灣的高鐵目前只有一條線,即從臺北至高雄,以西線為主,而東線則是以臺鐵為主。

從北到南,走西線坐高鐵至高雄最快的一個半小時即可到達,若走東線坐檯鐵可能得七八個小時。從票價上看,臺北到高雄大約是1500新臺幣,摺合人民幣大約三百多;若是走西線坐檯鐵一般800多新臺幣,但是也很少人會選擇臺鐵走西線。

差距是不是很大,這對於西部的民眾來說,交通真的是很大的問題。

對於很多喜歡旅遊的會選擇臺鐵,伴隨著火車緩緩的起步,你可以看到美麗的東海岸線,領略沿途的風景,當臺鐵穿出隧道的那一瞬間能感受到直面太平洋的廣闊無垠,可以暢快呼吸。

歷經百年的臺鐵仍然連接著各城鎮之間繁榮,老車站依然保留著磁鐵般的魅力,彷彿把城市的歷史凝聚在自己裡面,任憑繁華的街景如何改變,火車載著遊客南來北往,依然繼續沉浸在過去的歲月,儼然給人慢生活的提示,活著的歷史繼續陪伴人一起生活。

一條山線,一條海線;一快一慢。這也許就一特色。或許這些並非“奇葩”,只是很多讓你感到不習慣而已。

細數臺灣那些各種奇葩的事 各種心酸吐不出

海峽導報對外交流中心出品

文/圖:柳瑞鴻

編輯:柳瑞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