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10分鐘讓你和“拖延症”說拜拜!

談到自控(自律),很多人會覺得那僅僅是少數成功人士的專利。一個人擁有強大的自控力和一個人天生的自我追求有關。我們身邊盛傳過這樣的段子:

喬布斯年輕時每天凌晨四點起床,九點半前把一天工作做完。他說"自由從何而來?從自信來。而自信則是從自律來。

李嘉誠每天5點59分準時起床,聽新聞,打1個半小時高爾夫然後去辦公室,晚飯之後一定要看十幾二十分鐘英語新聞,睡覺之前一定要看書。

卓越人士因為自控而卓越。普通人因為懶惰而普通。

我曾經是一個重度的“拖延症患者”,比如說:列了一大堆的年度計劃清單,但最後能完成的寥寥無幾;答應別人的事情,拖了很久才開始行動;領導交代的任務,到了最後一刻才勉強完成……拖延,曾經讓我對自己感到失望、羞愧。

《自控力》:10分鐘讓你和“拖延症”說拜拜!

為了治癒拖延,我“尋醫問藥”,閱讀不少關於戰勝拖延的文章或書籍。其中有一本書叫《自控力:只需10周成功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以下簡稱《自控力》)讓我幡然醒悟並有所改變,此書來源於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課程。在此濃縮書中精華及個人感悟,以饗讀者。

首先明確第一點。自控力是一種不斷進化的能力,是每個人都有的本能。這就說明了,為什麼有些普通人能突然爆發,完成一些我們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1自控力的第一法則:認識自己

想一想,我們一天當中會作出多少與吃有關的決定?有人說是14個,實際上科學統計是達到了227個,我們的雙腿常常不自覺邁進了一家餐廳。這說明了什麼?大部分人做決定的時候就像開了自動檔,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為什麼作決定,也沒有認真考慮這樣做的後果,我們有時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已經作了決定。

不知道自己做決定,何談控制自己?慢下來吧,和內心進行對話,瞭解自己做了那些決定。

2自控力的第二法則:自我諒解

很多人認為提升意志力的關鍵是對自己狠一點。因為名人都是這樣說的,“你想要過上不一樣的生活,你就要付出10倍的努力”、“男人,要對自己狠一點”……

《自控力》一書中提到,眾多研究顯示,自我批評會降低積極性和自控力,而且最容易導致抑鬱的因素。

我身邊有一位女性朋友,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減肥計劃:每天跑步半小時,跳繩1000個,做仰臥起坐100個。

剛開始的幾天動力特別足,她也連續堅持了2周的時間。但有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有一段時間她經常加班到很晚,每天還有那麼大的運動量,弄得身心俱疲,鍛鍊被迫中斷,因此她就常常自責沒有完成任務,她就控制不住自己想吃東西,她覺得吃東西是自己減壓的一種方式。有時候她覺得吃多了,又加大了運動量。

《自控力》:10分鐘讓你和“拖延症”說拜拜!

如此,她的減肥陷入了一個循環模式:鍛鍊-吃東西-鍛鍊。所以,減肥計劃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其實,我這位朋友首要應該諒解自己。偶爾放縱一下自己,吃一頓好的,這是人的天性。沒能100%執行計劃但計劃完成率能達到70%,這是一種進步。

越是否定自我,越容易給自己產生壓力,壓力過大最終會干預正常的行為。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已無法改變,接受它,能幫助人們從懊悔的情緒中恢復過來,因為自我諒解能消除人們想到失敗時的羞愧和痛苦。如果沒有了罪惡感和自我批評,就沒有了需要擺脫的東西。

回憶一下,你是否經常因為多吃了幾口肉、多看聊幾集電視劇、多上了一會網而責怪自己?

每個人都會犯錯,每個人都會遭遇挫折。沒有人可以避免失敗,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想清楚如何應對失敗,而不是沉浸在失敗的情緒中。

以下三個角度,助你走出罪惡感、羞愧感和屈服的泥潭:

1、你感覺如何?當你想到挫折時,花一點時間關注並描述你此刻的感覺。你是否記得自己失敗後的第一感覺?注意一下那種感覺是不是自我責備。如果是的話,你對自己說了什麼?自知的視角讓你看清自己的感受,而且不會急於逃避。

2、你只是個凡人。每個人都會遇到意志力挑戰,每個人都有失去自控的時候。這只是人性的組成部分,挫折並不意味著你本身有問題。想一想這些說法是不是真的。你能想象你尊敬、關心的其他人也經歷過同樣的抗爭和挫折嗎?這個視角會讓自我批評和自我懷疑的聲音變得不那麼尖銳。

3、你會跟朋友說什麼?想一想,如果你的好朋友經歷了同樣的挫折,你會怎麼安慰他?你會說哪些被鼓勵的話?你會如何鼓勵他繼續追求自己的目標?這個視角會為你指明重歸正途之路。

3自控力的第三法則:看清未來

大部分人喜歡為自己制定很多計劃或目標,計劃讓人感覺充滿了力量。目標越宏偉,期望值就越大。甚至,我們發誓改變。但實際上,改變的承諾很少往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

不切實際的樂觀給了我們一時的快樂,卻帶給我們長時間的失落或挫敗感。因為,下決心是改變過程中最容易的環節,但之後就越來越越難。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樂於一次次放棄又重新開始,而不是真正找到改變的方法。當我們想象自己會發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時,總是興奮不已。

所以,讓你的未來變得真實可信,讓你認識未來的自己。你所做的計劃才會變得更有促動力。學習三種簡單易行的方法:

1、創造一個未來的記憶。想象未來的圖景越真實、越生動,你做的決定就不會讓你在未來後悔。

2、給未來的自己發一條信息或寫一封信。想想未來的自己在哪個時間點正在做什麼,他會如何看待自己現在作出的選擇?未來的自己會因為現在的自己做了什麼而表示感激?你會覺得未來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聯繫更緊密了。

3、想象一下未來的自己。你覺得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站在未來看自己,你更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自控力》:10分鐘讓你和“拖延症”說拜拜!

介紹一下其他有效提升自控力的練習:

1、5分鐘冥想訓練(專注自己的呼吸)

將呼吸頻率降低到每分鐘4-6次,每次呼吸用10-15秒的時間比平常呼吸慢一些。研究表明,堅持這個練習能增強你的抗壓性。

2、自控力良藥——鍛鍊

15分鐘跑步就能降低甜食、香菸的誘惑。鍛鍊讓人更有控制感、精力更充沛。

3、睡出自控力

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體和大腦吸收葡萄糖,而葡萄糖是能量的主要存儲方式。再忙也要補覺,打個小盹或者在週末把睡眠補回來。

4、等待10分鐘

在誘惑(比如說飲食、香菸、電視等)面前安排10分鐘的等待時間,如果10分鐘你仍舊想要,你可以擁有它,但在10分鐘之內,你一定要時刻想著長遠的目標和獎勵,以此抵抗誘惑。

美國心理學家協會的調查顯示:

最有效的解壓方法包括:鍛鍊或參加體育活動、祈禱或參加宗教活動、閱讀、聽音樂、與家人朋友相處、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養有創意的愛好。

最無效的減壓方法包括:吃東西、喝酒、購物、看電視(我選擇這個)、上網、玩遊戲。

總結:人類的天性不僅包括想獲得即時滿足的自我,也包括了目標遠大的自我。自控力的關鍵是理解這些不同的自我,而不是從根本上改變自己。學會如何接受相互衝突的自我,將這些自我融為一體,讓天使與魔鬼共存,才能真正自控。

自控力的祕訣,從科學角度來說,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集中注意力。當你作出決定的時候,你需要訓練自己的大腦,讓它意識到這一點,而不是放任大腦自行其是。當你能真正弄清自己的慾望時,記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什麼才能讓自己更快樂,喚醒自我意識,你就能實現最重要的目標。

《自控力》一書開頭顯得有點淺顯,但越往下讀,你會發覺作者闡述得越深入,當然這本書,並不好啃,你會稍稍覺得有點枯燥。如果你暫時沒有動力讀書,那我就來為你讀書!

《自控力》:10分鐘讓你和“拖延症”說拜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