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為失眠而痛苦嗎?這裡有一份調理失眠的祕訣,拿走不謝

你還在為失眠而痛苦嗎?這裡有一份調理失眠的祕訣,拿走不謝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

《詩經》中的輾轉反側雖是睡不著覺,但睡著了估計做夢都在笑;現實中的難以入眠也是睡不著覺,但睡著了大概夢裡也很苦。當今的失眠讓很多人備受煎熬。

在中醫看來,引起失眠大多是由思慮勞神太過,氣血虧虛,或因情志所傷,氣機不舒,以及火熱內擾、痰濁阻滯等因素,導致陰陽不和,神氣不寧而引發的。當然,在臨床上,對失眠的治療也是需要講究辨證施治的。一般來說,失眠可以分為八種證型,集齊中醫治療失眠的八種證型的理法方藥,就猶如收藏了一份治療失眠的“天龍八部”。

你還在為失眠而痛苦嗎?這裡有一份調理失眠的祕訣,拿走不謝

1.心脾兩虛證

如果長期的思慮勞神,必定會導致心脾氣血兩虛,如果再被套上失眠的枷鎖,那就是心脾兩虛證型的失眠症了。這種證型的失眠,在臨床上有什麼特徵呢?一般而言,常以失眠多夢,睡覺易醒,心悸健忘,頭暈目眩,肢倦神疲,飲食無味,面色少華為主要證候。在舌脈上,多以舌淡苔薄,脈沉細弱為主要特徵。要對症下藥,就得先確定明確的治療原則。那麼,心脾兩虛型失眠應該樹立什麼樣的治療原則呢?當然是以補脾益氣、養血安神為基本原則。至於選方用藥,當以歸脾湯(白朮 9克,茯神 9克,黃芪12克,龍眼肉12克,酸棗仁12克,人蔘6克,木香6克,炙甘草3g,當歸9克,遠志6克)加減為妙。

2.心虛神怯證

失眠與心神的關係比較密切,比如心虛神怯就是常見的一種。這種證型常以不寐多夢,易於驚醒,膽怯心悸,遇事善驚,氣短倦怠,小便清長為主要病證,在舌脈上,多以舌淡,脈弦細為主要特徵。在治療上,自然要以養心安神為主,可用琥珀養心丹[琥珀6克,煅龍齒30克,遠志(黑豆、甘草同煮,去骨)15克,石菖蒲15克,茯神15克,人蔘15克,炒酸棗仁15克,當歸21克,生地黃21克,黃連9克,柏子仁15克,硃砂9克,牛黃3克]加減治療。

你還在為失眠而痛苦嗎?這裡有一份調理失眠的祕訣,拿走不謝

3.陰虛火旺證

如果在臨床上出現心煩不寐,心悸不安,頭暈耳鳴,腰痠夢遺,五心煩熱,潮熱顴紅,盜汗口乾等證候,舌脈多以舌紅少津苔黃,脈細數為特徵的,這就屬於陰虛火旺證型了。一般可以採取滋陰降火安神的治療原則,選方用藥時可用黃連阿膠湯(黃連12克,黃芩6克,芍藥6克,雞子黃2枚,阿膠9克)或天王補心丹(酸棗仁12 克,柏子仁10克, 當歸10 克,天冬9 克,麥冬10 克,生地15克, 人蔘10克, 丹蔘9 克,玄蔘 10克, 雲茯苓12克, 五味子8克, 遠志肉9克, 桔梗8克)加減。

4.痰熱擾神證

古人曾有“百病多因痰作祟”的論述,其實失眠也不例外。在失眠的眾多證型中,就有痰熱擾神證。主要證候是不寐,頭重頭暈,咳嗽痰多,胸悶,納呆,心煩懊憹,口苦,目眩,舌脈則以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主。在治療原則上,當以清熱化痰、安神定志為主,可採用清心滌痰湯(竹茹、橘紅、姜半夏、茯苓、枳實、生甘草、麥冬、炒棗仁、人蔘、菖蒲、南星、川黃連各等分)或黃連溫膽湯(生薑12克,半夏6克,橘皮9克,竹茹6克,枳實2枚,炙甘草3克,黃連6克)加減。

你還在為失眠而痛苦嗎?這裡有一份調理失眠的祕訣,拿走不謝

5.瘀痰內阻證

古人還有“百病生於瘀”的說法,在失眠這個病中,也存在痰瘀相互搏結的證型,臨床常以不寐,頭重昏蒙,胸悶痞脹為基本症狀,以舌質紫暗,苔膩,脈沉滑為主要舌脈特徵。在治療上,當以祛痰化瘀為原則,遣方用藥時當以加味四物二陳湯(當歸6克,川芎6克,白芍藥6克,熟地6克,陳皮去白6克,半夏6克,白茯苓6克,酒炒黃芩6克,薄荷3克,炙甘草3克)加減化裁為妙。

6.肝鬱血虛證

失眠這種疾病,與心情也有一定的關係,情志不遂也往往導致睡不著覺。如果因情志所傷的失眠,在臨床上會出現什麼樣的證候呢?一般而言,會出現不寐,多夢,精神抑鬱,喜嘆息,面色淡白,容易疲勞等症狀,舌脈以舌淡,脈細弱為主。當以疏肝理氣、養血安神為治療原則,臨床選方時,可採用酸棗仁湯(酸棗仁12克,甘草3克,知母6克,茯苓6克,川芎6克)加柴胡、夜交藤、珍珠母等。

你還在為失眠而痛苦嗎?這裡有一份調理失眠的祕訣,拿走不謝

7.肝鬱化火證

如果情志不暢,又加上素體較虛,就容易出現肝鬱化火證。在失眠這個疾病裡,如果屬於肝鬱化火證的話,有什麼樣的特徵呢?先從症狀上來看吧,大致以不寐,性躁易怒,胸脅脹悶,口渴喜飲,目赤口苦,小便黃赤,大便祕結為主,在舌脈方面,多以舌紅,苔黃,脈弦數為基本特徵。治療應以疏肝清熱、解鬱安神為原則,處方用藥時,可用龍膽瀉肝湯(龍膽草6克, 黃芩9克,山梔子9克,澤瀉12克,木通9克,車前子9克,當歸8克,生地黃20克,柴胡10克,生甘草6克)加減。

8.中焦不和證

在古老的《黃帝內經》中有這麼一句話,叫“胃不和則臥不安”,在失眠的證型之中,就有中焦不和之證,這種類型在臨床上常以失眠多夢,脘悶噯氣,腹脹不適,大便不爽為主要症狀,在舌脈上,多以苔厚膩,脈弦滑為特徵。治療時,應以調中和胃為原則,可採用平胃散(蒼朮9克,姜厚朴6克,陳皮去白9克,炙甘草3克)加神曲、山楂炭、炒麥芽化裁調治。

別小瞧一個小小的失眠,中醫竟有這麼多的私人定製,若不能因人制宜,盲目的養心安神,往往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你還在為失眠而痛苦嗎?這裡有一份調理失眠的祕訣,拿走不謝

Hello,夥伴們

長按二維碼就可以關注我們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