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青島是山東城市中的另類,正站在發展的風口上?

都說山東人比較土氣,這種土氣的代表就是山東衛視。山東人其實不土,只是比較傳統,於是乎成了本土的代表,簡稱為“土”。但山東各市中有一個另類,那就是青島,與“土”相反,青島成了“洋”的代表,這多少寓意著青島相對開放,相對現代,相對前衛。

為什麼說青島是山東城市中的另類,正站在發展的風口上?

首先從名字上來說,青島一詞雖沒有北京、南京等帶“京”的王者之氣,但比起石家莊、棗莊、龐各莊什麼的要聽上去要好聽的多。有好事者把青島換了個洋名,直譯過去叫“GREEN LAND”,再直譯回來就叫“格林蘭島”。但青島聽上去一點不比格林蘭島差。歷史上,青島的名聲更大,琅琊,琅琊古城就在青島的黃島區。《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琅琊臺在渤海間,琅琊之東”。“蓋海畔有山,形如臺,在琅琊,故曰琅琊臺”。當然,這並不是說山東其他城市名字土,有的只是改土了些,比如說蘭陵郡改了棗莊,蒼山縣倒成了蘭陵縣。

其次從經濟上來說,青島雖沒有北上深廣一線城市的雄厚實力,但也是山東全省唯一一家萬億俱樂部成員,也是少有的幾個經濟實力強過省會的城市,有如蘇州對南京,有如深圳對廣州,有如大連對瀋陽,再就是青島對濟南了。這些城市的存在,對本省的省會來說,是一種有形和無形的壓力。有趣的是,過去青島學習的是大連,現在青島學習的是深圳,都是計劃單列市超過省會城市的典型。

再次從文化上來說,青島是典型的膠東海洋文化氛圍,和魯西南的黃河文化、魯中的泰山文化多少還是有些不同。這當然與青島位居黃海之濱的地理位置是分不開的,吃山珍長大的和吃海味長大的還是不一樣的,有港口的和沒港口的發展文化還是不同的。所以,青島走出去了很多著名企業,甚至可以說是舉世聞名。但話說回來,青島的獨特文化與其近代發展歷史也是分不開的。這就富裕了青島多元、包容、開放的文化基因。

去年濟南終於開始發力了,吃下了萊蕪,旁邊的泰安正在瑟瑟發抖。濟南如今是吃著鍋裡的萊蕪,看著黃河對岸的德州齊河,泰山以東的濱海鄒平。如今還要打造國際型大都市。這步步為營確實讓青島倍感壓力。

於是乎,青島也行動起來。相比其他海濱城市,青島有自己的優勢,比如說城市面積夠大,幾個城區面積夠大,雖然要學習深圳,都是海濱城市,都有大型港口,都是計劃單列市,但深圳無地可用之苦、城中村拆遷之難、農村宗族勢力之強,怕是青島所難以感受到的。

而各級對青島的支持也不會含糊,一旦中日韓自貿區實質推進,青島所能享受到的各種待遇,估計也不會比深圳差太多。到需要青島成為一個國際型大都市的時候,也許旁邊的日照、威海都要為青島的深入發展做出犧牲。未來城市發展大勢所趨,像青島這樣的二線或準一線城市只會越做越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