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人名:司馬懿,諸葛亮,公孫瓚,太史慈;大家熟悉的手遊《王者榮耀》中英雄上官婉兒,歷史上的原型是唐代武則天時期顯要於政壇文壇的“巾幗宰相”;金庸小說的大俠裡邊,也經常出現獨孤求敗、令狐沖、歐陽鋒這些複姓人名……由此可見,雖然大體上看古代還是以單字姓氏為主,但複姓所佔的比例也一定不小,不然絕不會有這樣高的出現頻率。

那麼,這些複姓為什麼現在卻很少見了?他們都去了哪兒?

所謂“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對於姓氏,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是極為看重的。古代的“姓”和“氏”是不同的概念,《通鑑外紀》解釋道: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大致就是說“姓”是總括家族祖先出自於何處的標誌,而“氏”則是區別家族子孫分化於何處的標誌;“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可見姓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所以在大多數時候,姓氏都會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政治背景掛上鉤。

相傳最初的有上古八大姓,即:姬、姜、姒、嬴、妘、媯、姚、姞。隨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經過了一系列的戰亂、恩賜、遷徙等族群變故,很多部落或宗族開始改以圖騰、封地等名號為姓氏,逐漸形成了後世的百家之姓。

"

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人名:司馬懿,諸葛亮,公孫瓚,太史慈;大家熟悉的手遊《王者榮耀》中英雄上官婉兒,歷史上的原型是唐代武則天時期顯要於政壇文壇的“巾幗宰相”;金庸小說的大俠裡邊,也經常出現獨孤求敗、令狐沖、歐陽鋒這些複姓人名……由此可見,雖然大體上看古代還是以單字姓氏為主,但複姓所佔的比例也一定不小,不然絕不會有這樣高的出現頻率。

那麼,這些複姓為什麼現在卻很少見了?他們都去了哪兒?

所謂“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對於姓氏,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是極為看重的。古代的“姓”和“氏”是不同的概念,《通鑑外紀》解釋道: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大致就是說“姓”是總括家族祖先出自於何處的標誌,而“氏”則是區別家族子孫分化於何處的標誌;“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可見姓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所以在大多數時候,姓氏都會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政治背景掛上鉤。

相傳最初的有上古八大姓,即:姬、姜、姒、嬴、妘、媯、姚、姞。隨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經過了一系列的戰亂、恩賜、遷徙等族群變故,很多部落或宗族開始改以圖騰、封地等名號為姓氏,逐漸形成了後世的百家之姓。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要了解大量的複姓淡出我們視線的原因,首先需要從姓氏如何進行更改與變遷說起。

前文已經提到,政治因素與新姓氏的形成有著很大的關聯。例如司馬這一姓氏,名稱本是來源於西周時期所設的“三有司”——“司馬,司徒,司空”,事實上不止司馬演化成了姓氏,其餘兩個也被作為宗族的姓氏各有傳承,只是由於西晉時期,司馬家族篡取曹魏政權成為帝王之姓,因而在這段時期司馬姓氏極大地繁榮壯大起來。

但好景不長,隨著司馬家族同室操戈,代表外戚的太后黨和宗室汝南王引發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西晉滅匈奴、收蜀吳的大好局勢一朝傾覆,宗室互相施行滅門,再有此後的五胡亂華十六國的混亂時代,大量司馬姓氏的家族紛紛改姓避禍,以司姓、馬姓、同姓、仝姓、馮姓等掩飾身份;或者乾脆直接躲入偏僻的深山大澤鄉野,繼續沿用這個姓氏的人就很少了。

根據史料記載,在此之前便有司馬氏改姓的例子,西漢太史令司馬遷受到刑罰之後,其二子為躲避禍殃,就改了自己的姓氏,一個改為了馮姓,另一改為了同姓。

"

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人名:司馬懿,諸葛亮,公孫瓚,太史慈;大家熟悉的手遊《王者榮耀》中英雄上官婉兒,歷史上的原型是唐代武則天時期顯要於政壇文壇的“巾幗宰相”;金庸小說的大俠裡邊,也經常出現獨孤求敗、令狐沖、歐陽鋒這些複姓人名……由此可見,雖然大體上看古代還是以單字姓氏為主,但複姓所佔的比例也一定不小,不然絕不會有這樣高的出現頻率。

那麼,這些複姓為什麼現在卻很少見了?他們都去了哪兒?

所謂“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對於姓氏,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是極為看重的。古代的“姓”和“氏”是不同的概念,《通鑑外紀》解釋道: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大致就是說“姓”是總括家族祖先出自於何處的標誌,而“氏”則是區別家族子孫分化於何處的標誌;“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可見姓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所以在大多數時候,姓氏都會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政治背景掛上鉤。

相傳最初的有上古八大姓,即:姬、姜、姒、嬴、妘、媯、姚、姞。隨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經過了一系列的戰亂、恩賜、遷徙等族群變故,很多部落或宗族開始改以圖騰、封地等名號為姓氏,逐漸形成了後世的百家之姓。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要了解大量的複姓淡出我們視線的原因,首先需要從姓氏如何進行更改與變遷說起。

前文已經提到,政治因素與新姓氏的形成有著很大的關聯。例如司馬這一姓氏,名稱本是來源於西周時期所設的“三有司”——“司馬,司徒,司空”,事實上不止司馬演化成了姓氏,其餘兩個也被作為宗族的姓氏各有傳承,只是由於西晉時期,司馬家族篡取曹魏政權成為帝王之姓,因而在這段時期司馬姓氏極大地繁榮壯大起來。

但好景不長,隨著司馬家族同室操戈,代表外戚的太后黨和宗室汝南王引發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西晉滅匈奴、收蜀吳的大好局勢一朝傾覆,宗室互相施行滅門,再有此後的五胡亂華十六國的混亂時代,大量司馬姓氏的家族紛紛改姓避禍,以司姓、馬姓、同姓、仝姓、馮姓等掩飾身份;或者乾脆直接躲入偏僻的深山大澤鄉野,繼續沿用這個姓氏的人就很少了。

根據史料記載,在此之前便有司馬氏改姓的例子,西漢太史令司馬遷受到刑罰之後,其二子為躲避禍殃,就改了自己的姓氏,一個改為了馮姓,另一改為了同姓。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古時候有很多因為封地或者遷徙定居地而改姓的例子,例如戰國時期秦國的公孫鞅,因為變法改制的大功被君王封於商地,因而又稱為商君,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商鞅了,他的後代子孫便因封地商作為宗族的姓氏傳承了下去。

上官這一姓氏同樣如此,只是遠沒有前者那樣出名,上官姓源流單一,出自羋姓,相傳是戰國時期楚懷王將他的小兒公子子蘭封為上官邑大夫,此後便誕生了上官氏。唐朝時,上官氏遷入今河南,並逐漸成為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一帶)的望族,也有了歷史上著名的女相上官婉兒的出仕。

唐末期戰亂四起,分佈中原的上官氏開始大舉南遷,到達了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自宋代播遷至今,上官氏在全國多省市都有不同規模的分佈,但總體的數量比例已經大不如前了。

"

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人名:司馬懿,諸葛亮,公孫瓚,太史慈;大家熟悉的手遊《王者榮耀》中英雄上官婉兒,歷史上的原型是唐代武則天時期顯要於政壇文壇的“巾幗宰相”;金庸小說的大俠裡邊,也經常出現獨孤求敗、令狐沖、歐陽鋒這些複姓人名……由此可見,雖然大體上看古代還是以單字姓氏為主,但複姓所佔的比例也一定不小,不然絕不會有這樣高的出現頻率。

那麼,這些複姓為什麼現在卻很少見了?他們都去了哪兒?

所謂“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對於姓氏,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是極為看重的。古代的“姓”和“氏”是不同的概念,《通鑑外紀》解釋道: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大致就是說“姓”是總括家族祖先出自於何處的標誌,而“氏”則是區別家族子孫分化於何處的標誌;“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可見姓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所以在大多數時候,姓氏都會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政治背景掛上鉤。

相傳最初的有上古八大姓,即:姬、姜、姒、嬴、妘、媯、姚、姞。隨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經過了一系列的戰亂、恩賜、遷徙等族群變故,很多部落或宗族開始改以圖騰、封地等名號為姓氏,逐漸形成了後世的百家之姓。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要了解大量的複姓淡出我們視線的原因,首先需要從姓氏如何進行更改與變遷說起。

前文已經提到,政治因素與新姓氏的形成有著很大的關聯。例如司馬這一姓氏,名稱本是來源於西周時期所設的“三有司”——“司馬,司徒,司空”,事實上不止司馬演化成了姓氏,其餘兩個也被作為宗族的姓氏各有傳承,只是由於西晉時期,司馬家族篡取曹魏政權成為帝王之姓,因而在這段時期司馬姓氏極大地繁榮壯大起來。

但好景不長,隨著司馬家族同室操戈,代表外戚的太后黨和宗室汝南王引發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西晉滅匈奴、收蜀吳的大好局勢一朝傾覆,宗室互相施行滅門,再有此後的五胡亂華十六國的混亂時代,大量司馬姓氏的家族紛紛改姓避禍,以司姓、馬姓、同姓、仝姓、馮姓等掩飾身份;或者乾脆直接躲入偏僻的深山大澤鄉野,繼續沿用這個姓氏的人就很少了。

根據史料記載,在此之前便有司馬氏改姓的例子,西漢太史令司馬遷受到刑罰之後,其二子為躲避禍殃,就改了自己的姓氏,一個改為了馮姓,另一改為了同姓。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古時候有很多因為封地或者遷徙定居地而改姓的例子,例如戰國時期秦國的公孫鞅,因為變法改制的大功被君王封於商地,因而又稱為商君,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商鞅了,他的後代子孫便因封地商作為宗族的姓氏傳承了下去。

上官這一姓氏同樣如此,只是遠沒有前者那樣出名,上官姓源流單一,出自羋姓,相傳是戰國時期楚懷王將他的小兒公子子蘭封為上官邑大夫,此後便誕生了上官氏。唐朝時,上官氏遷入今河南,並逐漸成為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一帶)的望族,也有了歷史上著名的女相上官婉兒的出仕。

唐末期戰亂四起,分佈中原的上官氏開始大舉南遷,到達了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自宋代播遷至今,上官氏在全國多省市都有不同規模的分佈,但總體的數量比例已經大不如前了。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獨孤氏在現代可以說是非常罕見了,這個姓來源於少數民族鮮卑,但追根溯源與東漢光武帝劉秀一脈密切相關。

關於獨孤氏的形成有幾大淵源,其中最主要的說法是劉氏後裔受到南北朝時期北鮮卑單于看重,統領獨孤部,是當時鮮卑最顯赫的部落之一,後隨北魏孝文帝舉族遷居洛陽,遂以原先的部落名作為姓氏。

另一說法是來源於北魏時期代北鮮卑獨孤渾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姓氏,是隸屬於鮮卑拓拔部的氏族部落之一。

宇文家族建立統治時推行鮮卑化政策,很多受降的漢人將領官員都被賜姓鮮卑姓氏,據《周書·文帝下》記載:

魏氏之初,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後多絕滅……亦改從其姓,穿鮮卑服裝。

但後來北魏孝文帝改革,則施行了完全相反的政策。遷都洛陽之後,孝文帝在統治階層內部掀起了一波漢化的風潮,獨孤渾氏大多改為漢姓杜氏、獨氏、獨孤氏,而獨孤氏也大多被改回劉氏,成為當時大姓之一,或者新開單字姓“獨”或“孤”,複姓獨孤氏保留下來的分支極少。時至如今,存在的複姓“獨孤”人口約不足百人,大部分都定居在內蒙或者境外。

"

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人名:司馬懿,諸葛亮,公孫瓚,太史慈;大家熟悉的手遊《王者榮耀》中英雄上官婉兒,歷史上的原型是唐代武則天時期顯要於政壇文壇的“巾幗宰相”;金庸小說的大俠裡邊,也經常出現獨孤求敗、令狐沖、歐陽鋒這些複姓人名……由此可見,雖然大體上看古代還是以單字姓氏為主,但複姓所佔的比例也一定不小,不然絕不會有這樣高的出現頻率。

那麼,這些複姓為什麼現在卻很少見了?他們都去了哪兒?

所謂“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對於姓氏,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是極為看重的。古代的“姓”和“氏”是不同的概念,《通鑑外紀》解釋道: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大致就是說“姓”是總括家族祖先出自於何處的標誌,而“氏”則是區別家族子孫分化於何處的標誌;“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可見姓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所以在大多數時候,姓氏都會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政治背景掛上鉤。

相傳最初的有上古八大姓,即:姬、姜、姒、嬴、妘、媯、姚、姞。隨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經過了一系列的戰亂、恩賜、遷徙等族群變故,很多部落或宗族開始改以圖騰、封地等名號為姓氏,逐漸形成了後世的百家之姓。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要了解大量的複姓淡出我們視線的原因,首先需要從姓氏如何進行更改與變遷說起。

前文已經提到,政治因素與新姓氏的形成有著很大的關聯。例如司馬這一姓氏,名稱本是來源於西周時期所設的“三有司”——“司馬,司徒,司空”,事實上不止司馬演化成了姓氏,其餘兩個也被作為宗族的姓氏各有傳承,只是由於西晉時期,司馬家族篡取曹魏政權成為帝王之姓,因而在這段時期司馬姓氏極大地繁榮壯大起來。

但好景不長,隨著司馬家族同室操戈,代表外戚的太后黨和宗室汝南王引發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西晉滅匈奴、收蜀吳的大好局勢一朝傾覆,宗室互相施行滅門,再有此後的五胡亂華十六國的混亂時代,大量司馬姓氏的家族紛紛改姓避禍,以司姓、馬姓、同姓、仝姓、馮姓等掩飾身份;或者乾脆直接躲入偏僻的深山大澤鄉野,繼續沿用這個姓氏的人就很少了。

根據史料記載,在此之前便有司馬氏改姓的例子,西漢太史令司馬遷受到刑罰之後,其二子為躲避禍殃,就改了自己的姓氏,一個改為了馮姓,另一改為了同姓。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古時候有很多因為封地或者遷徙定居地而改姓的例子,例如戰國時期秦國的公孫鞅,因為變法改制的大功被君王封於商地,因而又稱為商君,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商鞅了,他的後代子孫便因封地商作為宗族的姓氏傳承了下去。

上官這一姓氏同樣如此,只是遠沒有前者那樣出名,上官姓源流單一,出自羋姓,相傳是戰國時期楚懷王將他的小兒公子子蘭封為上官邑大夫,此後便誕生了上官氏。唐朝時,上官氏遷入今河南,並逐漸成為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一帶)的望族,也有了歷史上著名的女相上官婉兒的出仕。

唐末期戰亂四起,分佈中原的上官氏開始大舉南遷,到達了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自宋代播遷至今,上官氏在全國多省市都有不同規模的分佈,但總體的數量比例已經大不如前了。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獨孤氏在現代可以說是非常罕見了,這個姓來源於少數民族鮮卑,但追根溯源與東漢光武帝劉秀一脈密切相關。

關於獨孤氏的形成有幾大淵源,其中最主要的說法是劉氏後裔受到南北朝時期北鮮卑單于看重,統領獨孤部,是當時鮮卑最顯赫的部落之一,後隨北魏孝文帝舉族遷居洛陽,遂以原先的部落名作為姓氏。

另一說法是來源於北魏時期代北鮮卑獨孤渾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姓氏,是隸屬於鮮卑拓拔部的氏族部落之一。

宇文家族建立統治時推行鮮卑化政策,很多受降的漢人將領官員都被賜姓鮮卑姓氏,據《周書·文帝下》記載:

魏氏之初,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後多絕滅……亦改從其姓,穿鮮卑服裝。

但後來北魏孝文帝改革,則施行了完全相反的政策。遷都洛陽之後,孝文帝在統治階層內部掀起了一波漢化的風潮,獨孤渾氏大多改為漢姓杜氏、獨氏、獨孤氏,而獨孤氏也大多被改回劉氏,成為當時大姓之一,或者新開單字姓“獨”或“孤”,複姓獨孤氏保留下來的分支極少。時至如今,存在的複姓“獨孤”人口約不足百人,大部分都定居在內蒙或者境外。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當下複姓人口數排名最高的便是歐陽,其總人口達90.1萬,在所有姓氏中排第188位。而且這個姓氏的起源在上述三者中尤為古老,且淵源發展單一。歐陽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出自上古八大姓中的姒姓。夏君主姒少康封自己的庶子無餘於會稽,建立了最早的越國。到了越王無疆執政時期,越被楚所滅,亡國的越國貴族中無疆的兒子叫做姒蹄,重新被封於烏程歐餘山之陽,封為歐陽亭侯,遂以歐陽為氏,其子孫因而姓“歐”或“歐陽”。

歷史上的歐陽氏一度險些覆滅,明朝洪武元年太祖朱元璋初安天下,曾意圖招安元末起義反元政府的歐陽氏義軍。而歐陽氏全軍上下拒降,明太祖大怒之下詔令誅滅歐陽氏家族,歐陽氏族人被迫分散逃亡,改為單姓“陽氏”以避其災。直到後來明武宗朱厚照執政時期,名臣陽鐸發明了“攤丁入地”(即明清盛行的攤丁入畝政策),使明朝稅賦大增,於是得以請示皇帝恢復原姓歐陽,因此一脈傳承至今。

"

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人名:司馬懿,諸葛亮,公孫瓚,太史慈;大家熟悉的手遊《王者榮耀》中英雄上官婉兒,歷史上的原型是唐代武則天時期顯要於政壇文壇的“巾幗宰相”;金庸小說的大俠裡邊,也經常出現獨孤求敗、令狐沖、歐陽鋒這些複姓人名……由此可見,雖然大體上看古代還是以單字姓氏為主,但複姓所佔的比例也一定不小,不然絕不會有這樣高的出現頻率。

那麼,這些複姓為什麼現在卻很少見了?他們都去了哪兒?

所謂“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對於姓氏,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是極為看重的。古代的“姓”和“氏”是不同的概念,《通鑑外紀》解釋道: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大致就是說“姓”是總括家族祖先出自於何處的標誌,而“氏”則是區別家族子孫分化於何處的標誌;“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可見姓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所以在大多數時候,姓氏都會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政治背景掛上鉤。

相傳最初的有上古八大姓,即:姬、姜、姒、嬴、妘、媯、姚、姞。隨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經過了一系列的戰亂、恩賜、遷徙等族群變故,很多部落或宗族開始改以圖騰、封地等名號為姓氏,逐漸形成了後世的百家之姓。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要了解大量的複姓淡出我們視線的原因,首先需要從姓氏如何進行更改與變遷說起。

前文已經提到,政治因素與新姓氏的形成有著很大的關聯。例如司馬這一姓氏,名稱本是來源於西周時期所設的“三有司”——“司馬,司徒,司空”,事實上不止司馬演化成了姓氏,其餘兩個也被作為宗族的姓氏各有傳承,只是由於西晉時期,司馬家族篡取曹魏政權成為帝王之姓,因而在這段時期司馬姓氏極大地繁榮壯大起來。

但好景不長,隨著司馬家族同室操戈,代表外戚的太后黨和宗室汝南王引發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西晉滅匈奴、收蜀吳的大好局勢一朝傾覆,宗室互相施行滅門,再有此後的五胡亂華十六國的混亂時代,大量司馬姓氏的家族紛紛改姓避禍,以司姓、馬姓、同姓、仝姓、馮姓等掩飾身份;或者乾脆直接躲入偏僻的深山大澤鄉野,繼續沿用這個姓氏的人就很少了。

根據史料記載,在此之前便有司馬氏改姓的例子,西漢太史令司馬遷受到刑罰之後,其二子為躲避禍殃,就改了自己的姓氏,一個改為了馮姓,另一改為了同姓。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古時候有很多因為封地或者遷徙定居地而改姓的例子,例如戰國時期秦國的公孫鞅,因為變法改制的大功被君王封於商地,因而又稱為商君,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商鞅了,他的後代子孫便因封地商作為宗族的姓氏傳承了下去。

上官這一姓氏同樣如此,只是遠沒有前者那樣出名,上官姓源流單一,出自羋姓,相傳是戰國時期楚懷王將他的小兒公子子蘭封為上官邑大夫,此後便誕生了上官氏。唐朝時,上官氏遷入今河南,並逐漸成為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一帶)的望族,也有了歷史上著名的女相上官婉兒的出仕。

唐末期戰亂四起,分佈中原的上官氏開始大舉南遷,到達了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自宋代播遷至今,上官氏在全國多省市都有不同規模的分佈,但總體的數量比例已經大不如前了。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獨孤氏在現代可以說是非常罕見了,這個姓來源於少數民族鮮卑,但追根溯源與東漢光武帝劉秀一脈密切相關。

關於獨孤氏的形成有幾大淵源,其中最主要的說法是劉氏後裔受到南北朝時期北鮮卑單于看重,統領獨孤部,是當時鮮卑最顯赫的部落之一,後隨北魏孝文帝舉族遷居洛陽,遂以原先的部落名作為姓氏。

另一說法是來源於北魏時期代北鮮卑獨孤渾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姓氏,是隸屬於鮮卑拓拔部的氏族部落之一。

宇文家族建立統治時推行鮮卑化政策,很多受降的漢人將領官員都被賜姓鮮卑姓氏,據《周書·文帝下》記載:

魏氏之初,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後多絕滅……亦改從其姓,穿鮮卑服裝。

但後來北魏孝文帝改革,則施行了完全相反的政策。遷都洛陽之後,孝文帝在統治階層內部掀起了一波漢化的風潮,獨孤渾氏大多改為漢姓杜氏、獨氏、獨孤氏,而獨孤氏也大多被改回劉氏,成為當時大姓之一,或者新開單字姓“獨”或“孤”,複姓獨孤氏保留下來的分支極少。時至如今,存在的複姓“獨孤”人口約不足百人,大部分都定居在內蒙或者境外。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當下複姓人口數排名最高的便是歐陽,其總人口達90.1萬,在所有姓氏中排第188位。而且這個姓氏的起源在上述三者中尤為古老,且淵源發展單一。歐陽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出自上古八大姓中的姒姓。夏君主姒少康封自己的庶子無餘於會稽,建立了最早的越國。到了越王無疆執政時期,越被楚所滅,亡國的越國貴族中無疆的兒子叫做姒蹄,重新被封於烏程歐餘山之陽,封為歐陽亭侯,遂以歐陽為氏,其子孫因而姓“歐”或“歐陽”。

歷史上的歐陽氏一度險些覆滅,明朝洪武元年太祖朱元璋初安天下,曾意圖招安元末起義反元政府的歐陽氏義軍。而歐陽氏全軍上下拒降,明太祖大怒之下詔令誅滅歐陽氏家族,歐陽氏族人被迫分散逃亡,改為單姓“陽氏”以避其災。直到後來明武宗朱厚照執政時期,名臣陽鐸發明了“攤丁入地”(即明清盛行的攤丁入畝政策),使明朝稅賦大增,於是得以請示皇帝恢復原姓歐陽,因此一脈傳承至今。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歷代的漢化政策,對於很多複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孝文帝改革將皇族姓氏拓跋都改為了元氏。

明朝初立,由於經歷了近百年的蒙古族統治,漢文化受到政治打壓呈現劣勢,為了重新恢復中國的中原漢文化,朱元璋在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復衣冠如唐制”,革除胡跪禮儀,按照《禮記》中規定的傳統稽首、頓首、空首等作為官方禮儀,同時清理胡姓——顧炎武《日知錄》卷二三記載:

自洪武元年,詔胡服、胡語、胡姓一切禁止……而並中國所自有之複姓皆去其一字。

而在這場禁令中,許多傳統的漢族複姓也受到了池魚之禍。古人改姓的原因其實還有很多。為了化繁為簡,很多複姓被改為單字,或者如鄠姓改為雲姓這樣,在讀音不變的前提下用更簡便的字來代替。

中國的傳統文化重視禮法,其中很關鍵的一條就是避諱尊長,有的時候某個姓可能會與帝王、長輩、名人的姓重合,這種情況就必須至少暫時換掉原姓,如東漢明帝劉莊,為避聖諱,姓莊的大多就改為了姓嚴。也有的是因為某些特殊的遭遇更換或者隱瞞姓氏,如前文所說的歐陽氏為避禍改姓陽氏,甚至漢武帝時期丞相田千秋因勞苦功高且年事已邁,特別受到武帝恩准乘車出入宮禁,人稱“車丞相”,於是為叩謝天恩,田氏從此改姓車氏。

除了改姓這一主要原因之外,類似司馬、上官這些複姓少見還有一個受到忽視的重要原因,即是歷史上經歷的幾次大的人口高速增長時期,根據數學原理計算,人口基數大的單姓自然能夠獲得更大的增長幅度,我們隨處可見的李姓、王姓、張姓三個,在當前的全國人口中便佔據了四分之一的份額。

再加上近現代大多數出名人士都是以單姓為主,複姓的名人極為罕見,絕大部分都是知名度不高的平民百姓身份。此消彼長之下,複姓自然也就逐漸淡出我們的視線,雖然很多複姓的確很好聽,但遠沒有單姓這樣分佈廣泛。

我國現存的複姓只剩下有歐陽、太史、端木、上官、司馬、東方、獨孤、南宮等81個,相比歷史上曾有記載的2000餘個已經大為縮水,但人造的新型複姓正充斥著很多家庭的戶口本。近年來新興的從父母的姓各取一字作為子女的“復”姓,這種方法在許多年輕人中頗受歡迎,甚至被認為是一種男女正在平權的象徵。

"

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人名:司馬懿,諸葛亮,公孫瓚,太史慈;大家熟悉的手遊《王者榮耀》中英雄上官婉兒,歷史上的原型是唐代武則天時期顯要於政壇文壇的“巾幗宰相”;金庸小說的大俠裡邊,也經常出現獨孤求敗、令狐沖、歐陽鋒這些複姓人名……由此可見,雖然大體上看古代還是以單字姓氏為主,但複姓所佔的比例也一定不小,不然絕不會有這樣高的出現頻率。

那麼,這些複姓為什麼現在卻很少見了?他們都去了哪兒?

所謂“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對於姓氏,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是極為看重的。古代的“姓”和“氏”是不同的概念,《通鑑外紀》解釋道: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大致就是說“姓”是總括家族祖先出自於何處的標誌,而“氏”則是區別家族子孫分化於何處的標誌;“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可見姓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所以在大多數時候,姓氏都會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政治背景掛上鉤。

相傳最初的有上古八大姓,即:姬、姜、姒、嬴、妘、媯、姚、姞。隨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經過了一系列的戰亂、恩賜、遷徙等族群變故,很多部落或宗族開始改以圖騰、封地等名號為姓氏,逐漸形成了後世的百家之姓。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要了解大量的複姓淡出我們視線的原因,首先需要從姓氏如何進行更改與變遷說起。

前文已經提到,政治因素與新姓氏的形成有著很大的關聯。例如司馬這一姓氏,名稱本是來源於西周時期所設的“三有司”——“司馬,司徒,司空”,事實上不止司馬演化成了姓氏,其餘兩個也被作為宗族的姓氏各有傳承,只是由於西晉時期,司馬家族篡取曹魏政權成為帝王之姓,因而在這段時期司馬姓氏極大地繁榮壯大起來。

但好景不長,隨著司馬家族同室操戈,代表外戚的太后黨和宗室汝南王引發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西晉滅匈奴、收蜀吳的大好局勢一朝傾覆,宗室互相施行滅門,再有此後的五胡亂華十六國的混亂時代,大量司馬姓氏的家族紛紛改姓避禍,以司姓、馬姓、同姓、仝姓、馮姓等掩飾身份;或者乾脆直接躲入偏僻的深山大澤鄉野,繼續沿用這個姓氏的人就很少了。

根據史料記載,在此之前便有司馬氏改姓的例子,西漢太史令司馬遷受到刑罰之後,其二子為躲避禍殃,就改了自己的姓氏,一個改為了馮姓,另一改為了同姓。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古時候有很多因為封地或者遷徙定居地而改姓的例子,例如戰國時期秦國的公孫鞅,因為變法改制的大功被君王封於商地,因而又稱為商君,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商鞅了,他的後代子孫便因封地商作為宗族的姓氏傳承了下去。

上官這一姓氏同樣如此,只是遠沒有前者那樣出名,上官姓源流單一,出自羋姓,相傳是戰國時期楚懷王將他的小兒公子子蘭封為上官邑大夫,此後便誕生了上官氏。唐朝時,上官氏遷入今河南,並逐漸成為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一帶)的望族,也有了歷史上著名的女相上官婉兒的出仕。

唐末期戰亂四起,分佈中原的上官氏開始大舉南遷,到達了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自宋代播遷至今,上官氏在全國多省市都有不同規模的分佈,但總體的數量比例已經大不如前了。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獨孤氏在現代可以說是非常罕見了,這個姓來源於少數民族鮮卑,但追根溯源與東漢光武帝劉秀一脈密切相關。

關於獨孤氏的形成有幾大淵源,其中最主要的說法是劉氏後裔受到南北朝時期北鮮卑單于看重,統領獨孤部,是當時鮮卑最顯赫的部落之一,後隨北魏孝文帝舉族遷居洛陽,遂以原先的部落名作為姓氏。

另一說法是來源於北魏時期代北鮮卑獨孤渾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姓氏,是隸屬於鮮卑拓拔部的氏族部落之一。

宇文家族建立統治時推行鮮卑化政策,很多受降的漢人將領官員都被賜姓鮮卑姓氏,據《周書·文帝下》記載:

魏氏之初,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後多絕滅……亦改從其姓,穿鮮卑服裝。

但後來北魏孝文帝改革,則施行了完全相反的政策。遷都洛陽之後,孝文帝在統治階層內部掀起了一波漢化的風潮,獨孤渾氏大多改為漢姓杜氏、獨氏、獨孤氏,而獨孤氏也大多被改回劉氏,成為當時大姓之一,或者新開單字姓“獨”或“孤”,複姓獨孤氏保留下來的分支極少。時至如今,存在的複姓“獨孤”人口約不足百人,大部分都定居在內蒙或者境外。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當下複姓人口數排名最高的便是歐陽,其總人口達90.1萬,在所有姓氏中排第188位。而且這個姓氏的起源在上述三者中尤為古老,且淵源發展單一。歐陽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出自上古八大姓中的姒姓。夏君主姒少康封自己的庶子無餘於會稽,建立了最早的越國。到了越王無疆執政時期,越被楚所滅,亡國的越國貴族中無疆的兒子叫做姒蹄,重新被封於烏程歐餘山之陽,封為歐陽亭侯,遂以歐陽為氏,其子孫因而姓“歐”或“歐陽”。

歷史上的歐陽氏一度險些覆滅,明朝洪武元年太祖朱元璋初安天下,曾意圖招安元末起義反元政府的歐陽氏義軍。而歐陽氏全軍上下拒降,明太祖大怒之下詔令誅滅歐陽氏家族,歐陽氏族人被迫分散逃亡,改為單姓“陽氏”以避其災。直到後來明武宗朱厚照執政時期,名臣陽鐸發明了“攤丁入地”(即明清盛行的攤丁入畝政策),使明朝稅賦大增,於是得以請示皇帝恢復原姓歐陽,因此一脈傳承至今。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歷代的漢化政策,對於很多複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孝文帝改革將皇族姓氏拓跋都改為了元氏。

明朝初立,由於經歷了近百年的蒙古族統治,漢文化受到政治打壓呈現劣勢,為了重新恢復中國的中原漢文化,朱元璋在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復衣冠如唐制”,革除胡跪禮儀,按照《禮記》中規定的傳統稽首、頓首、空首等作為官方禮儀,同時清理胡姓——顧炎武《日知錄》卷二三記載:

自洪武元年,詔胡服、胡語、胡姓一切禁止……而並中國所自有之複姓皆去其一字。

而在這場禁令中,許多傳統的漢族複姓也受到了池魚之禍。古人改姓的原因其實還有很多。為了化繁為簡,很多複姓被改為單字,或者如鄠姓改為雲姓這樣,在讀音不變的前提下用更簡便的字來代替。

中國的傳統文化重視禮法,其中很關鍵的一條就是避諱尊長,有的時候某個姓可能會與帝王、長輩、名人的姓重合,這種情況就必須至少暫時換掉原姓,如東漢明帝劉莊,為避聖諱,姓莊的大多就改為了姓嚴。也有的是因為某些特殊的遭遇更換或者隱瞞姓氏,如前文所說的歐陽氏為避禍改姓陽氏,甚至漢武帝時期丞相田千秋因勞苦功高且年事已邁,特別受到武帝恩准乘車出入宮禁,人稱“車丞相”,於是為叩謝天恩,田氏從此改姓車氏。

除了改姓這一主要原因之外,類似司馬、上官這些複姓少見還有一個受到忽視的重要原因,即是歷史上經歷的幾次大的人口高速增長時期,根據數學原理計算,人口基數大的單姓自然能夠獲得更大的增長幅度,我們隨處可見的李姓、王姓、張姓三個,在當前的全國人口中便佔據了四分之一的份額。

再加上近現代大多數出名人士都是以單姓為主,複姓的名人極為罕見,絕大部分都是知名度不高的平民百姓身份。此消彼長之下,複姓自然也就逐漸淡出我們的視線,雖然很多複姓的確很好聽,但遠沒有單姓這樣分佈廣泛。

我國現存的複姓只剩下有歐陽、太史、端木、上官、司馬、東方、獨孤、南宮等81個,相比歷史上曾有記載的2000餘個已經大為縮水,但人造的新型複姓正充斥著很多家庭的戶口本。近年來新興的從父母的姓各取一字作為子女的“復”姓,這種方法在許多年輕人中頗受歡迎,甚至被認為是一種男女正在平權的象徵。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然而筆者認為,這不應算作真正意義上的複姓,雖然說這些父母的出發點和想法都不錯,但因為其來源駁雜,畢竟缺乏一個具體的歷史事件作為載體,而且在實踐過程中也很難實現進一步的傳承,所以也就沒必要算在今天的話題討論之內了。

參考文獻:

《通鑑外紀》(北宋)劉恕 《周書》(唐)令狐德棻 主編《日知錄》(清)顧炎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