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5個半小時帶貨535萬

5分鐘內售罄15000支

口紅一哥,口紅王子

“擁有口紅數量最多的男人”

抖音上直播賣口紅的李佳琦

真的火了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口紅界名言: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佳琦OMG

李佳琦的口紅買的好

除了本身強大的帶貨能力

還有他的神仙搭配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這期,我們也準備一套神仙旅途搭配

準備好了嗎?你們的魔鬼要來咯!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1.舌尖上的溪柄

搭配一:海蠣包+凍菜

剛到溪柄的時候已經快接近中午,然而天氣微涼,並無悶熱,也算愜意。這個位於賽岐邊上的小鎮,不算熱鬧,街上三三兩兩的人群,偶見趕集的婦女與老人。作為有“閩東延安”之稱的溪柄鎮,將鄉村旅遊與紅色文化相結合,鎮中心的路口處,有著一塊巨大的標誌,指向各個旅遊景點。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在路上還能看見早早上市的甘蔗,稍顯隨便的擺在路邊,在成捆黑長的甘蔗身影裡,滿是小鎮的煙火氣息。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來到溪柄的首要任務絕對是滿足口舌之慾。沒到溪柄之前,就聽說這的海蠣包和凍菜必須一嘗,只可惜當時正值中午,賣海蠣包的商戶還未出動,不過眾多的凍菜攤還是讓人挑花了眼。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凍菜作為福安特有的清涼飲品,是夏季的消暑佳品。說是菜,其實它的原料是一種名為薜荔果的果實,通過多重工序,加工成晶瑩剔透的瓊脂果凍。古詩中就有“密雨斜侵薜荔牆”一句,從古至今,就有將其製作成甜品的傳統。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薜荔果

一杯滿滿的凍菜,淋上紅糖與蜜水調成的糖漿,皇帝的新衣色加上純正的焦糖色,好好看哦!簡直就是絕配。口感是冰涼的果凍質感,入口會有類似薄荷的清涼感,味蕾沐浴在糖水的滋潤之下,細細品來是植物本身的清甜底味。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海蠣包是在回程的路上才得以一嘗,溪柄的美食說來也怪,凍菜不是菜,海蠣包也沒有海蠣。海蠣包在福安話裡被叫做“爹包”,主要原料是麵糊、蘿蔔絲、豬肉等。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溪柄的海蠣包又有不同,其在麵糊中,加入了芋頭,令海蠣包在焦香脆響之餘,多了幾絲醇厚,再搭配上肉香四溢的內餡,屬於油炸食物特有香味在口腔內不斷跳躍,一口就是一份佳餚。不過個人覺得過於油膩,如果搭配上凍菜,正好可以中和膩人的口感。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名聲在外的溪柄海蠣包,是遊客來這裡遊玩必吃美食,據說一年能賣出十幾萬個,春節期間,即使漲價到10元/個,買的人依舊大排長龍!

午餐是在鎮上的小林小炒店解決的,之前有人推薦隔壁一家排骨店,據說味道不錯,下次去嘗試下。

醉排骨:排骨炸得十分酥脆,醋味也足,就是麵糊太厚,與排骨本身相比,過於喧賓奪主。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炒雜菇:味道很淡,雜菇的口感不夠嫩滑,過於綿散,不推薦。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海蠣煎:比較推薦的一道菜,海蠣顆顆飽滿,煎得口感酥脆,而且不會太過油膩。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推薦:海蠣包、凍菜

2.大山的後花園

搭配二:玻璃橋+百卉園

曲瀨村的玻璃橋是我們在溪柄鎮的第一站。沿著道路一直開,路途平坦,一路是鄉野農田,葡萄、果樹、水稻,一塊塊田地,區位分明。此時正值水稻生長的季節,偶見一片稻田,於青山之下,綠野連天。可以想見金秋九月,是怎樣一片風吹稻香的金黃風光。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抵達曲瀨村的對岸,一條玻璃橋橫跨在溪水之上。過橋費是10元/人。走到橋上,能感受到輕微的晃動,腳下是透明的玻璃,碧藍的溪水照應上來,將透明的橋變成藍色,反倒不覺害怕。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過了橋,可以看到百卉園的招牌,這是一所集觀賞、培植、休閒與一體的大山後花園。在工作日參觀的話,是不收費的。走過玻璃橋再來到這,確實有一種柳暗花明之感。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正值月季花期,各色花朵爭妍鬥豔,好不熱鬧。除了鮮花盛景,園區內還規劃有多處景觀,供遊人拍照,讓你瞬間化身網紅,刷爆朋友圈。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園區的溫室大棚內培植有眾多品種的植物,與外面花店相比,更是物美價廉,是植物愛好者絕對不可錯過的打卡聖地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逛累了還可以在百卉園裡的休閒吧歇歇腳,紫藤花與氣球棉花裝飾下的空間,顯得夢幻又愜意,還有錦鯉在中庭遊曳嬉戲,一派自然的和諧靈動。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地點:曲瀨村、玻璃橋、百卉園

3.是雨巷,是院牆

搭配三:小村莊+明清建築

樓下村是這次溪柄之行的最後一個目的地,到達樓下村,已是迫近傍晚時分。雖無夕陽,陰雲低垂的氣氛,也為樓下村籠罩上一層水墨色調。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樓下村古民居是一片古民居的聚落,共有32幢形制規整的大宅院,最早的建於清嘉慶十三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後經由村中鄉賢劉氏兄弟對這幢房子進行精心的修繕,“修舊如舊”,使整幢房子恢復了古樸雅緻的風格。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水墨是江南水鄉的色彩,而這一色調對於樓下村同樣適用。一面高級灰,一面古典黑,這個搭配上頭了!在這些明清故居的巷弄裡,是用青石鋪就的蜿蜒小巷,雲幕低垂,古巷悠揚,意境超然,簡直美到無法呼吸。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陰雲,小巷,青磚,院牆。總是讓人不自覺的想起戴望舒的《雨巷》,默默彳亍著,渴望逢著一個丁香似的姑娘。行走在清冷的古民居,除了一如江南般的清新,更多了幾分歷史光影裡的漫響叩問。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行走在古典的居所,偶然看見一束三角梅從院內探出,像極了“一枝紅杏出牆來”的詩意。迷濛的遠山,近處的古巷,還有驚豔的一抹紅,這是都市生活難有的古典,平靜與慨然。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此次的溪柄之行,最讓我感到驚豔的便是樓下村的古民居,不似已經聲名遠播的三坊七巷、王府井大街等古民居街道,樓下村還沒經過人工的渲染與改造,它就在遠山之間如實的展現百年來的模樣,靜默,古樸且真實。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輕輕拂過蒼老的院牆,每一個簷角都有歷史的迴響!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寧德這個絕美小鎮,單是一個海蠣包每年就賣出100000+個.....

地點:樓下村、明清建築群


有人說,旅行不過是

從自己呆膩的地方去到別人呆膩的地方

但旅行的意義,不正是在於

發現未知的新鮮,用心靈去體會

小小一段旅途

有美食,有美景

足矣!

這個季節,拿上揹包就出發。

旅行路線:福安溪柄鎮——曲瀨村——樓下村

旅行建議:建議自駕出遊,中午時分抵達溪柄鎮,在溪柄鎮品嚐小吃之後,再前往曲瀨村與樓下村進行遊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