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治下的封建王朝,它的輝煌比起漢唐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明太祖朱重八一手打造的這支大明艦隊最終還是落下了船帆。

對於明朝的覆滅,有很多原因。而在文史界流行著“明朝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的說法。史學家們對此也是爭論不休,各有看法。

不可否認,明朝自萬曆開始便已經顯出頹敗之勢,而其中最為人所詬病的便是作為一國之君的萬曆連續幾十年不曾上朝,實為明朝“曠朝第一人”。而萬曆的“不朝、不郊、不見、不批、不講”的行為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


"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治下的封建王朝,它的輝煌比起漢唐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明太祖朱重八一手打造的這支大明艦隊最終還是落下了船帆。

對於明朝的覆滅,有很多原因。而在文史界流行著“明朝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的說法。史學家們對此也是爭論不休,各有看法。

不可否認,明朝自萬曆開始便已經顯出頹敗之勢,而其中最為人所詬病的便是作為一國之君的萬曆連續幾十年不曾上朝,實為明朝“曠朝第一人”。而萬曆的“不朝、不郊、不見、不批、不講”的行為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萬曆皇帝朱翊鈞

一、上朝是個體力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皇帝上朝的場景是這樣的:大殿上文武百官分列兩旁,皇帝正坐龍椅上。太監高喊著“有本啟奏,無本退朝”,群臣紛紛進諫,皇帝做出決斷,之後百官依次告退,朝堂一片和睦。然而這只是大多數古裝劇裡的場景,明代真實的上朝並非如此簡單。

"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治下的封建王朝,它的輝煌比起漢唐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明太祖朱重八一手打造的這支大明艦隊最終還是落下了船帆。

對於明朝的覆滅,有很多原因。而在文史界流行著“明朝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的說法。史學家們對此也是爭論不休,各有看法。

不可否認,明朝自萬曆開始便已經顯出頹敗之勢,而其中最為人所詬病的便是作為一國之君的萬曆連續幾十年不曾上朝,實為明朝“曠朝第一人”。而萬曆的“不朝、不郊、不見、不批、不講”的行為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萬曆皇帝朱翊鈞

一、上朝是個體力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皇帝上朝的場景是這樣的:大殿上文武百官分列兩旁,皇帝正坐龍椅上。太監高喊著“有本啟奏,無本退朝”,群臣紛紛進諫,皇帝做出決斷,之後百官依次告退,朝堂一片和睦。然而這只是大多數古裝劇裡的場景,明代真實的上朝並非如此簡單。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皇帝寶座

在參加早朝之前,所有參加的京官,在天色未明之際就要在宮門前守候。在鐘鼓聲中進入宮門後,百官要在殿前廣場上整隊,文官位左,武官位右這時候會有糾察百官的御史點名,記錄所有咳嗽、吐痰、步履不穩等失儀官員姓名,聽候參處。

一切就緒之後皇帝鳴鞭駕到贊禮官發出口令,百官轉身向皇帝叩頭。鴻臚寺官員高唱退休以及派遣至外省任職官員名單。之後四品以上官員進入大殿,各有關部門的負責官員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必須做出必要的答覆。

"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治下的封建王朝,它的輝煌比起漢唐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明太祖朱重八一手打造的這支大明艦隊最終還是落下了船帆。

對於明朝的覆滅,有很多原因。而在文史界流行著“明朝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的說法。史學家們對此也是爭論不休,各有看法。

不可否認,明朝自萬曆開始便已經顯出頹敗之勢,而其中最為人所詬病的便是作為一國之君的萬曆連續幾十年不曾上朝,實為明朝“曠朝第一人”。而萬曆的“不朝、不郊、不見、不批、不講”的行為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萬曆皇帝朱翊鈞

一、上朝是個體力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皇帝上朝的場景是這樣的:大殿上文武百官分列兩旁,皇帝正坐龍椅上。太監高喊著“有本啟奏,無本退朝”,群臣紛紛進諫,皇帝做出決斷,之後百官依次告退,朝堂一片和睦。然而這只是大多數古裝劇裡的場景,明代真實的上朝並非如此簡單。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皇帝寶座

在參加早朝之前,所有參加的京官,在天色未明之際就要在宮門前守候。在鐘鼓聲中進入宮門後,百官要在殿前廣場上整隊,文官位左,武官位右這時候會有糾察百官的御史點名,記錄所有咳嗽、吐痰、步履不穩等失儀官員姓名,聽候參處。

一切就緒之後皇帝鳴鞭駕到贊禮官發出口令,百官轉身向皇帝叩頭。鴻臚寺官員高唱退休以及派遣至外省任職官員名單。之後四品以上官員進入大殿,各有關部門的負責官員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必須做出必要的答覆。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早朝場景

這一套繁雜的早朝程序在天色未明時開始,一直持續到日上三竿方才結束。皇帝和參朝的文武百官則要在五更天(相當於今天四、五點左右)起床準備。每天如此,即使下雨下雪也堅持不輟,皇帝亦無法避免。

《孝宗實錄》中記載,因宮中失火,明孝宗朱佑樘一夜未眠,神思恍惚,以祈求語氣央告方才得到大學士同意免朝一日。

明朝創立之初,在早朝之外還設有午朝和晚朝。朱重八精力充沛每日處理政務不覺勞累,而這一制度卻讓後世子孫遭罪不少。

萬曆十歲便登基為帝王,雖然早熟聰慧,但對於這歷代皇帝都深惡痛絕的早朝也是吃不消。後世考古學家打開萬曆陵墓研究發現,萬曆身患多種疾病,身體狀況十分糟糕。

"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治下的封建王朝,它的輝煌比起漢唐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明太祖朱重八一手打造的這支大明艦隊最終還是落下了船帆。

對於明朝的覆滅,有很多原因。而在文史界流行著“明朝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的說法。史學家們對此也是爭論不休,各有看法。

不可否認,明朝自萬曆開始便已經顯出頹敗之勢,而其中最為人所詬病的便是作為一國之君的萬曆連續幾十年不曾上朝,實為明朝“曠朝第一人”。而萬曆的“不朝、不郊、不見、不批、不講”的行為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萬曆皇帝朱翊鈞

一、上朝是個體力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皇帝上朝的場景是這樣的:大殿上文武百官分列兩旁,皇帝正坐龍椅上。太監高喊著“有本啟奏,無本退朝”,群臣紛紛進諫,皇帝做出決斷,之後百官依次告退,朝堂一片和睦。然而這只是大多數古裝劇裡的場景,明代真實的上朝並非如此簡單。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皇帝寶座

在參加早朝之前,所有參加的京官,在天色未明之際就要在宮門前守候。在鐘鼓聲中進入宮門後,百官要在殿前廣場上整隊,文官位左,武官位右這時候會有糾察百官的御史點名,記錄所有咳嗽、吐痰、步履不穩等失儀官員姓名,聽候參處。

一切就緒之後皇帝鳴鞭駕到贊禮官發出口令,百官轉身向皇帝叩頭。鴻臚寺官員高唱退休以及派遣至外省任職官員名單。之後四品以上官員進入大殿,各有關部門的負責官員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必須做出必要的答覆。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早朝場景

這一套繁雜的早朝程序在天色未明時開始,一直持續到日上三竿方才結束。皇帝和參朝的文武百官則要在五更天(相當於今天四、五點左右)起床準備。每天如此,即使下雨下雪也堅持不輟,皇帝亦無法避免。

《孝宗實錄》中記載,因宮中失火,明孝宗朱佑樘一夜未眠,神思恍惚,以祈求語氣央告方才得到大學士同意免朝一日。

明朝創立之初,在早朝之外還設有午朝和晚朝。朱重八精力充沛每日處理政務不覺勞累,而這一制度卻讓後世子孫遭罪不少。

萬曆十歲便登基為帝王,雖然早熟聰慧,但對於這歷代皇帝都深惡痛絕的早朝也是吃不消。後世考古學家打開萬曆陵墓研究發現,萬曆身患多種疾病,身體狀況十分糟糕。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萬曆皇帝陵墓

在他統治的前幾年,上有母后慈聖太后管教,下有首輔張居正的束縛,萬曆自然不敢不上朝。而當張居正和慈聖太后相繼去世後,萬曆如鳥入林,再無約束,勞累傷神的早朝自然被他拋之腦後。

二、大廈將傾難作為

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萬曆十五年,論干支則為丁亥,屬豬。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這是黃仁宇老先生在《萬曆十五年》裡的開頭。

黃仁宇老先生說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縱觀整個萬曆一朝,大明帝國並不平靜。

"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治下的封建王朝,它的輝煌比起漢唐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明太祖朱重八一手打造的這支大明艦隊最終還是落下了船帆。

對於明朝的覆滅,有很多原因。而在文史界流行著“明朝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的說法。史學家們對此也是爭論不休,各有看法。

不可否認,明朝自萬曆開始便已經顯出頹敗之勢,而其中最為人所詬病的便是作為一國之君的萬曆連續幾十年不曾上朝,實為明朝“曠朝第一人”。而萬曆的“不朝、不郊、不見、不批、不講”的行為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萬曆皇帝朱翊鈞

一、上朝是個體力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皇帝上朝的場景是這樣的:大殿上文武百官分列兩旁,皇帝正坐龍椅上。太監高喊著“有本啟奏,無本退朝”,群臣紛紛進諫,皇帝做出決斷,之後百官依次告退,朝堂一片和睦。然而這只是大多數古裝劇裡的場景,明代真實的上朝並非如此簡單。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皇帝寶座

在參加早朝之前,所有參加的京官,在天色未明之際就要在宮門前守候。在鐘鼓聲中進入宮門後,百官要在殿前廣場上整隊,文官位左,武官位右這時候會有糾察百官的御史點名,記錄所有咳嗽、吐痰、步履不穩等失儀官員姓名,聽候參處。

一切就緒之後皇帝鳴鞭駕到贊禮官發出口令,百官轉身向皇帝叩頭。鴻臚寺官員高唱退休以及派遣至外省任職官員名單。之後四品以上官員進入大殿,各有關部門的負責官員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必須做出必要的答覆。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早朝場景

這一套繁雜的早朝程序在天色未明時開始,一直持續到日上三竿方才結束。皇帝和參朝的文武百官則要在五更天(相當於今天四、五點左右)起床準備。每天如此,即使下雨下雪也堅持不輟,皇帝亦無法避免。

《孝宗實錄》中記載,因宮中失火,明孝宗朱佑樘一夜未眠,神思恍惚,以祈求語氣央告方才得到大學士同意免朝一日。

明朝創立之初,在早朝之外還設有午朝和晚朝。朱重八精力充沛每日處理政務不覺勞累,而這一制度卻讓後世子孫遭罪不少。

萬曆十歲便登基為帝王,雖然早熟聰慧,但對於這歷代皇帝都深惡痛絕的早朝也是吃不消。後世考古學家打開萬曆陵墓研究發現,萬曆身患多種疾病,身體狀況十分糟糕。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萬曆皇帝陵墓

在他統治的前幾年,上有母后慈聖太后管教,下有首輔張居正的束縛,萬曆自然不敢不上朝。而當張居正和慈聖太后相繼去世後,萬曆如鳥入林,再無約束,勞累傷神的早朝自然被他拋之腦後。

二、大廈將傾難作為

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萬曆十五年,論干支則為丁亥,屬豬。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這是黃仁宇老先生在《萬曆十五年》裡的開頭。

黃仁宇老先生說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縱觀整個萬曆一朝,大明帝國並不平靜。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萬曆年間疆域圖

西南地區土司楊應龍公然叛亂,蒙古人哱拜在寧夏造反,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率兵侵佔朝鮮……邊境的風起雲湧固然讓人心驚,然而王朝內部的疾病更讓人憂慮。

"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治下的封建王朝,它的輝煌比起漢唐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明太祖朱重八一手打造的這支大明艦隊最終還是落下了船帆。

對於明朝的覆滅,有很多原因。而在文史界流行著“明朝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的說法。史學家們對此也是爭論不休,各有看法。

不可否認,明朝自萬曆開始便已經顯出頹敗之勢,而其中最為人所詬病的便是作為一國之君的萬曆連續幾十年不曾上朝,實為明朝“曠朝第一人”。而萬曆的“不朝、不郊、不見、不批、不講”的行為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萬曆皇帝朱翊鈞

一、上朝是個體力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皇帝上朝的場景是這樣的:大殿上文武百官分列兩旁,皇帝正坐龍椅上。太監高喊著“有本啟奏,無本退朝”,群臣紛紛進諫,皇帝做出決斷,之後百官依次告退,朝堂一片和睦。然而這只是大多數古裝劇裡的場景,明代真實的上朝並非如此簡單。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皇帝寶座

在參加早朝之前,所有參加的京官,在天色未明之際就要在宮門前守候。在鐘鼓聲中進入宮門後,百官要在殿前廣場上整隊,文官位左,武官位右這時候會有糾察百官的御史點名,記錄所有咳嗽、吐痰、步履不穩等失儀官員姓名,聽候參處。

一切就緒之後皇帝鳴鞭駕到贊禮官發出口令,百官轉身向皇帝叩頭。鴻臚寺官員高唱退休以及派遣至外省任職官員名單。之後四品以上官員進入大殿,各有關部門的負責官員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必須做出必要的答覆。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早朝場景

這一套繁雜的早朝程序在天色未明時開始,一直持續到日上三竿方才結束。皇帝和參朝的文武百官則要在五更天(相當於今天四、五點左右)起床準備。每天如此,即使下雨下雪也堅持不輟,皇帝亦無法避免。

《孝宗實錄》中記載,因宮中失火,明孝宗朱佑樘一夜未眠,神思恍惚,以祈求語氣央告方才得到大學士同意免朝一日。

明朝創立之初,在早朝之外還設有午朝和晚朝。朱重八精力充沛每日處理政務不覺勞累,而這一制度卻讓後世子孫遭罪不少。

萬曆十歲便登基為帝王,雖然早熟聰慧,但對於這歷代皇帝都深惡痛絕的早朝也是吃不消。後世考古學家打開萬曆陵墓研究發現,萬曆身患多種疾病,身體狀況十分糟糕。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萬曆皇帝陵墓

在他統治的前幾年,上有母后慈聖太后管教,下有首輔張居正的束縛,萬曆自然不敢不上朝。而當張居正和慈聖太后相繼去世後,萬曆如鳥入林,再無約束,勞累傷神的早朝自然被他拋之腦後。

二、大廈將傾難作為

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萬曆十五年,論干支則為丁亥,屬豬。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這是黃仁宇老先生在《萬曆十五年》裡的開頭。

黃仁宇老先生說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縱觀整個萬曆一朝,大明帝國並不平靜。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萬曆年間疆域圖

西南地區土司楊應龍公然叛亂,蒙古人哱拜在寧夏造反,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率兵侵佔朝鮮……邊境的風起雲湧固然讓人心驚,然而王朝內部的疾病更讓人憂慮。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豐臣秀吉率兵入侵朝鮮

官僚政治已經完全腐化,官場賄賂成風。混亂的財政制度下,官員們表面上的工資俸祿十分微薄,卻有許多額外的收入。

地方官員們斂財的方法是收取“常例”,如在徵收白銀時每兩附加幾分幾釐,被叫做“火耗”;徵收實物也要加上幾鬥稱之為“耗米”“樣絹”。

京官沒有收取“常例”的機會,然而在考核地方官的年份,銀兩會源源不斷的從地方官們的手裡流入北京,這一年被稱為京官的“收租”之年。

前面說過,萬曆是個聰明人。他也曾勵精圖治想要改變這一切,想要成就自己的“萬曆之治”。著名的“萬曆三大徵”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他統治的前期,他也曾配合首輔張居正做出一系列改革。《大明會典》中記載,萬曆十三年,京中乾旱缺雨,萬曆齋戒三天,徒步十里去往天壇向天祈雨。這一切顯示了他治國濟世的決心和勇氣。


"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治下的封建王朝,它的輝煌比起漢唐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明太祖朱重八一手打造的這支大明艦隊最終還是落下了船帆。

對於明朝的覆滅,有很多原因。而在文史界流行著“明朝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的說法。史學家們對此也是爭論不休,各有看法。

不可否認,明朝自萬曆開始便已經顯出頹敗之勢,而其中最為人所詬病的便是作為一國之君的萬曆連續幾十年不曾上朝,實為明朝“曠朝第一人”。而萬曆的“不朝、不郊、不見、不批、不講”的行為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萬曆皇帝朱翊鈞

一、上朝是個體力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皇帝上朝的場景是這樣的:大殿上文武百官分列兩旁,皇帝正坐龍椅上。太監高喊著“有本啟奏,無本退朝”,群臣紛紛進諫,皇帝做出決斷,之後百官依次告退,朝堂一片和睦。然而這只是大多數古裝劇裡的場景,明代真實的上朝並非如此簡單。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皇帝寶座

在參加早朝之前,所有參加的京官,在天色未明之際就要在宮門前守候。在鐘鼓聲中進入宮門後,百官要在殿前廣場上整隊,文官位左,武官位右這時候會有糾察百官的御史點名,記錄所有咳嗽、吐痰、步履不穩等失儀官員姓名,聽候參處。

一切就緒之後皇帝鳴鞭駕到贊禮官發出口令,百官轉身向皇帝叩頭。鴻臚寺官員高唱退休以及派遣至外省任職官員名單。之後四品以上官員進入大殿,各有關部門的負責官員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必須做出必要的答覆。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早朝場景

這一套繁雜的早朝程序在天色未明時開始,一直持續到日上三竿方才結束。皇帝和參朝的文武百官則要在五更天(相當於今天四、五點左右)起床準備。每天如此,即使下雨下雪也堅持不輟,皇帝亦無法避免。

《孝宗實錄》中記載,因宮中失火,明孝宗朱佑樘一夜未眠,神思恍惚,以祈求語氣央告方才得到大學士同意免朝一日。

明朝創立之初,在早朝之外還設有午朝和晚朝。朱重八精力充沛每日處理政務不覺勞累,而這一制度卻讓後世子孫遭罪不少。

萬曆十歲便登基為帝王,雖然早熟聰慧,但對於這歷代皇帝都深惡痛絕的早朝也是吃不消。後世考古學家打開萬曆陵墓研究發現,萬曆身患多種疾病,身體狀況十分糟糕。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萬曆皇帝陵墓

在他統治的前幾年,上有母后慈聖太后管教,下有首輔張居正的束縛,萬曆自然不敢不上朝。而當張居正和慈聖太后相繼去世後,萬曆如鳥入林,再無約束,勞累傷神的早朝自然被他拋之腦後。

二、大廈將傾難作為

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萬曆十五年,論干支則為丁亥,屬豬。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這是黃仁宇老先生在《萬曆十五年》裡的開頭。

黃仁宇老先生說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縱觀整個萬曆一朝,大明帝國並不平靜。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萬曆年間疆域圖

西南地區土司楊應龍公然叛亂,蒙古人哱拜在寧夏造反,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率兵侵佔朝鮮……邊境的風起雲湧固然讓人心驚,然而王朝內部的疾病更讓人憂慮。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豐臣秀吉率兵入侵朝鮮

官僚政治已經完全腐化,官場賄賂成風。混亂的財政制度下,官員們表面上的工資俸祿十分微薄,卻有許多額外的收入。

地方官員們斂財的方法是收取“常例”,如在徵收白銀時每兩附加幾分幾釐,被叫做“火耗”;徵收實物也要加上幾鬥稱之為“耗米”“樣絹”。

京官沒有收取“常例”的機會,然而在考核地方官的年份,銀兩會源源不斷的從地方官們的手裡流入北京,這一年被稱為京官的“收租”之年。

前面說過,萬曆是個聰明人。他也曾勵精圖治想要改變這一切,想要成就自己的“萬曆之治”。著名的“萬曆三大徵”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他統治的前期,他也曾配合首輔張居正做出一系列改革。《大明會典》中記載,萬曆十三年,京中乾旱缺雨,萬曆齋戒三天,徒步十里去往天壇向天祈雨。這一切顯示了他治國濟世的決心和勇氣。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天壇

然而政治上的凝固和制度上的死板並不那麼容易去改變,作為守成之君的萬曆雖有想法,卻也是力不從心。在張居正死後,群臣集體進言指責張居正,指責的罪名有很多,欺君毒民、接受賄賂、任用私人等等。

萬曆發現,對自己諄諄教導的首輔張先生原來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這讓他傷心,進而灰心失意。

張居正被清算後,他發明的 “考成法”“一條鞭法”等措施也被廢止。而沒有人知道,青年皇帝萬曆的滿腔熱血也隨之熄滅了。

三、萬曆皇帝也叛逆

若是說萬曆朝是明朝的轉折點,那麼“爭國本”事件便是萬曆一朝的分水嶺。

萬曆十八年,皇長子朱常洛9歲,卻依舊沒有出閣講學,這令百官擔憂。而若是要出閣講學,朱常洛必須具有太子的名頭。

於是當時的京官們向當朝的四位內閣大學士集體施壓,希望他們上書皇帝。以申時行為首的四位大學士用集體向皇上辭職來進諫。這一事件就是明朝著名的“爭國本”事件。


"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治下的封建王朝,它的輝煌比起漢唐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明太祖朱重八一手打造的這支大明艦隊最終還是落下了船帆。

對於明朝的覆滅,有很多原因。而在文史界流行著“明朝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的說法。史學家們對此也是爭論不休,各有看法。

不可否認,明朝自萬曆開始便已經顯出頹敗之勢,而其中最為人所詬病的便是作為一國之君的萬曆連續幾十年不曾上朝,實為明朝“曠朝第一人”。而萬曆的“不朝、不郊、不見、不批、不講”的行為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萬曆皇帝朱翊鈞

一、上朝是個體力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皇帝上朝的場景是這樣的:大殿上文武百官分列兩旁,皇帝正坐龍椅上。太監高喊著“有本啟奏,無本退朝”,群臣紛紛進諫,皇帝做出決斷,之後百官依次告退,朝堂一片和睦。然而這只是大多數古裝劇裡的場景,明代真實的上朝並非如此簡單。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皇帝寶座

在參加早朝之前,所有參加的京官,在天色未明之際就要在宮門前守候。在鐘鼓聲中進入宮門後,百官要在殿前廣場上整隊,文官位左,武官位右這時候會有糾察百官的御史點名,記錄所有咳嗽、吐痰、步履不穩等失儀官員姓名,聽候參處。

一切就緒之後皇帝鳴鞭駕到贊禮官發出口令,百官轉身向皇帝叩頭。鴻臚寺官員高唱退休以及派遣至外省任職官員名單。之後四品以上官員進入大殿,各有關部門的負責官員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必須做出必要的答覆。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早朝場景

這一套繁雜的早朝程序在天色未明時開始,一直持續到日上三竿方才結束。皇帝和參朝的文武百官則要在五更天(相當於今天四、五點左右)起床準備。每天如此,即使下雨下雪也堅持不輟,皇帝亦無法避免。

《孝宗實錄》中記載,因宮中失火,明孝宗朱佑樘一夜未眠,神思恍惚,以祈求語氣央告方才得到大學士同意免朝一日。

明朝創立之初,在早朝之外還設有午朝和晚朝。朱重八精力充沛每日處理政務不覺勞累,而這一制度卻讓後世子孫遭罪不少。

萬曆十歲便登基為帝王,雖然早熟聰慧,但對於這歷代皇帝都深惡痛絕的早朝也是吃不消。後世考古學家打開萬曆陵墓研究發現,萬曆身患多種疾病,身體狀況十分糟糕。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萬曆皇帝陵墓

在他統治的前幾年,上有母后慈聖太后管教,下有首輔張居正的束縛,萬曆自然不敢不上朝。而當張居正和慈聖太后相繼去世後,萬曆如鳥入林,再無約束,勞累傷神的早朝自然被他拋之腦後。

二、大廈將傾難作為

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萬曆十五年,論干支則為丁亥,屬豬。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這是黃仁宇老先生在《萬曆十五年》裡的開頭。

黃仁宇老先生說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縱觀整個萬曆一朝,大明帝國並不平靜。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萬曆年間疆域圖

西南地區土司楊應龍公然叛亂,蒙古人哱拜在寧夏造反,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率兵侵佔朝鮮……邊境的風起雲湧固然讓人心驚,然而王朝內部的疾病更讓人憂慮。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豐臣秀吉率兵入侵朝鮮

官僚政治已經完全腐化,官場賄賂成風。混亂的財政制度下,官員們表面上的工資俸祿十分微薄,卻有許多額外的收入。

地方官員們斂財的方法是收取“常例”,如在徵收白銀時每兩附加幾分幾釐,被叫做“火耗”;徵收實物也要加上幾鬥稱之為“耗米”“樣絹”。

京官沒有收取“常例”的機會,然而在考核地方官的年份,銀兩會源源不斷的從地方官們的手裡流入北京,這一年被稱為京官的“收租”之年。

前面說過,萬曆是個聰明人。他也曾勵精圖治想要改變這一切,想要成就自己的“萬曆之治”。著名的“萬曆三大徵”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他統治的前期,他也曾配合首輔張居正做出一系列改革。《大明會典》中記載,萬曆十三年,京中乾旱缺雨,萬曆齋戒三天,徒步十里去往天壇向天祈雨。這一切顯示了他治國濟世的決心和勇氣。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天壇

然而政治上的凝固和制度上的死板並不那麼容易去改變,作為守成之君的萬曆雖有想法,卻也是力不從心。在張居正死後,群臣集體進言指責張居正,指責的罪名有很多,欺君毒民、接受賄賂、任用私人等等。

萬曆發現,對自己諄諄教導的首輔張先生原來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這讓他傷心,進而灰心失意。

張居正被清算後,他發明的 “考成法”“一條鞭法”等措施也被廢止。而沒有人知道,青年皇帝萬曆的滿腔熱血也隨之熄滅了。

三、萬曆皇帝也叛逆

若是說萬曆朝是明朝的轉折點,那麼“爭國本”事件便是萬曆一朝的分水嶺。

萬曆十八年,皇長子朱常洛9歲,卻依舊沒有出閣講學,這令百官擔憂。而若是要出閣講學,朱常洛必須具有太子的名頭。

於是當時的京官們向當朝的四位內閣大學士集體施壓,希望他們上書皇帝。以申時行為首的四位大學士用集體向皇上辭職來進諫。這一事件就是明朝著名的“爭國本”事件。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不被父親喜愛的太子朱常洛

自古以來便有“太子者,國之本也”之說,太子不立,則國家不穩,人心難平。萬曆16歲納妃鄭氏,與之十分恩愛。便想封鄭氏之子朱常洵為太子。

然而萬曆不知道,他這一簡單的行為所違背的是大明帝國所立足的根本—儒家倫理道德,即兄終弟及、長幼有序,絕不可以幼凌長。

在申時行等人進言後,萬曆溫言挽留,以一年為限來拖延時間。被識破後萬曆又以常洛太小經不起各種典禮的折磨做藉口。之後萬曆更是別出心裁的同時分封三王而不立太子。然而萬曆的這一系列把戲並沒有哄騙過群臣。

萬曆雖是九五之尊,手握皇權,但他也被束縛著,並不能隨心所欲。而束縛他的便是整個文官集團。在這其中,言官尤為激進。

《神宗實錄》記載,萬曆多次想要出宮巡視,都被群臣以安全為由進諫阻止。萬曆一輩子不僅沒出過北京城,甚至連宮門都沒踏出過幾回。

萬曆二十九年,朱常洛被封為太子入主東宮,而朱常洵則被封為福王前往鄭州。在這之後,萬曆看清了官僚政治的真相。

與龐大的文官集團相比,他像是個受人管教的小孩子。表面上他是一國之君,實際上他則處於下風。而他的唯一的反抗就是向百官做永久的消極怠工。

四、神宗只是代言人

中國封建社會的朝會制度歷史悠久。自秦始皇創立封建王朝伊始,君主每日在宮殿朝堂上會見群臣處理政事是歷朝歷代奉行的規範。無論是漢隋還是唐宋,各朝代在制度設置上截然不同,卻都有相似的朝會制度。

因此,在人們腦海中都形成了這樣一個共識,即“皇上御朝則天下安,不御朝則天下危”。皇帝是否上朝成了判別其是否勤政愛民的標準,甚至成了國家是否平定安康的象徵。然而這一標準對於明朝卻不適用。

"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治下的封建王朝,它的輝煌比起漢唐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明太祖朱重八一手打造的這支大明艦隊最終還是落下了船帆。

對於明朝的覆滅,有很多原因。而在文史界流行著“明朝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的說法。史學家們對此也是爭論不休,各有看法。

不可否認,明朝自萬曆開始便已經顯出頹敗之勢,而其中最為人所詬病的便是作為一國之君的萬曆連續幾十年不曾上朝,實為明朝“曠朝第一人”。而萬曆的“不朝、不郊、不見、不批、不講”的行為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萬曆皇帝朱翊鈞

一、上朝是個體力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皇帝上朝的場景是這樣的:大殿上文武百官分列兩旁,皇帝正坐龍椅上。太監高喊著“有本啟奏,無本退朝”,群臣紛紛進諫,皇帝做出決斷,之後百官依次告退,朝堂一片和睦。然而這只是大多數古裝劇裡的場景,明代真實的上朝並非如此簡單。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皇帝寶座

在參加早朝之前,所有參加的京官,在天色未明之際就要在宮門前守候。在鐘鼓聲中進入宮門後,百官要在殿前廣場上整隊,文官位左,武官位右這時候會有糾察百官的御史點名,記錄所有咳嗽、吐痰、步履不穩等失儀官員姓名,聽候參處。

一切就緒之後皇帝鳴鞭駕到贊禮官發出口令,百官轉身向皇帝叩頭。鴻臚寺官員高唱退休以及派遣至外省任職官員名單。之後四品以上官員進入大殿,各有關部門的負責官員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必須做出必要的答覆。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早朝場景

這一套繁雜的早朝程序在天色未明時開始,一直持續到日上三竿方才結束。皇帝和參朝的文武百官則要在五更天(相當於今天四、五點左右)起床準備。每天如此,即使下雨下雪也堅持不輟,皇帝亦無法避免。

《孝宗實錄》中記載,因宮中失火,明孝宗朱佑樘一夜未眠,神思恍惚,以祈求語氣央告方才得到大學士同意免朝一日。

明朝創立之初,在早朝之外還設有午朝和晚朝。朱重八精力充沛每日處理政務不覺勞累,而這一制度卻讓後世子孫遭罪不少。

萬曆十歲便登基為帝王,雖然早熟聰慧,但對於這歷代皇帝都深惡痛絕的早朝也是吃不消。後世考古學家打開萬曆陵墓研究發現,萬曆身患多種疾病,身體狀況十分糟糕。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萬曆皇帝陵墓

在他統治的前幾年,上有母后慈聖太后管教,下有首輔張居正的束縛,萬曆自然不敢不上朝。而當張居正和慈聖太后相繼去世後,萬曆如鳥入林,再無約束,勞累傷神的早朝自然被他拋之腦後。

二、大廈將傾難作為

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萬曆十五年,論干支則為丁亥,屬豬。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這是黃仁宇老先生在《萬曆十五年》裡的開頭。

黃仁宇老先生說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縱觀整個萬曆一朝,大明帝國並不平靜。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萬曆年間疆域圖

西南地區土司楊應龍公然叛亂,蒙古人哱拜在寧夏造反,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率兵侵佔朝鮮……邊境的風起雲湧固然讓人心驚,然而王朝內部的疾病更讓人憂慮。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豐臣秀吉率兵入侵朝鮮

官僚政治已經完全腐化,官場賄賂成風。混亂的財政制度下,官員們表面上的工資俸祿十分微薄,卻有許多額外的收入。

地方官員們斂財的方法是收取“常例”,如在徵收白銀時每兩附加幾分幾釐,被叫做“火耗”;徵收實物也要加上幾鬥稱之為“耗米”“樣絹”。

京官沒有收取“常例”的機會,然而在考核地方官的年份,銀兩會源源不斷的從地方官們的手裡流入北京,這一年被稱為京官的“收租”之年。

前面說過,萬曆是個聰明人。他也曾勵精圖治想要改變這一切,想要成就自己的“萬曆之治”。著名的“萬曆三大徵”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他統治的前期,他也曾配合首輔張居正做出一系列改革。《大明會典》中記載,萬曆十三年,京中乾旱缺雨,萬曆齋戒三天,徒步十里去往天壇向天祈雨。這一切顯示了他治國濟世的決心和勇氣。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天壇

然而政治上的凝固和制度上的死板並不那麼容易去改變,作為守成之君的萬曆雖有想法,卻也是力不從心。在張居正死後,群臣集體進言指責張居正,指責的罪名有很多,欺君毒民、接受賄賂、任用私人等等。

萬曆發現,對自己諄諄教導的首輔張先生原來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這讓他傷心,進而灰心失意。

張居正被清算後,他發明的 “考成法”“一條鞭法”等措施也被廢止。而沒有人知道,青年皇帝萬曆的滿腔熱血也隨之熄滅了。

三、萬曆皇帝也叛逆

若是說萬曆朝是明朝的轉折點,那麼“爭國本”事件便是萬曆一朝的分水嶺。

萬曆十八年,皇長子朱常洛9歲,卻依舊沒有出閣講學,這令百官擔憂。而若是要出閣講學,朱常洛必須具有太子的名頭。

於是當時的京官們向當朝的四位內閣大學士集體施壓,希望他們上書皇帝。以申時行為首的四位大學士用集體向皇上辭職來進諫。這一事件就是明朝著名的“爭國本”事件。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不被父親喜愛的太子朱常洛

自古以來便有“太子者,國之本也”之說,太子不立,則國家不穩,人心難平。萬曆16歲納妃鄭氏,與之十分恩愛。便想封鄭氏之子朱常洵為太子。

然而萬曆不知道,他這一簡單的行為所違背的是大明帝國所立足的根本—儒家倫理道德,即兄終弟及、長幼有序,絕不可以幼凌長。

在申時行等人進言後,萬曆溫言挽留,以一年為限來拖延時間。被識破後萬曆又以常洛太小經不起各種典禮的折磨做藉口。之後萬曆更是別出心裁的同時分封三王而不立太子。然而萬曆的這一系列把戲並沒有哄騙過群臣。

萬曆雖是九五之尊,手握皇權,但他也被束縛著,並不能隨心所欲。而束縛他的便是整個文官集團。在這其中,言官尤為激進。

《神宗實錄》記載,萬曆多次想要出宮巡視,都被群臣以安全為由進諫阻止。萬曆一輩子不僅沒出過北京城,甚至連宮門都沒踏出過幾回。

萬曆二十九年,朱常洛被封為太子入主東宮,而朱常洵則被封為福王前往鄭州。在這之後,萬曆看清了官僚政治的真相。

與龐大的文官集團相比,他像是個受人管教的小孩子。表面上他是一國之君,實際上他則處於下風。而他的唯一的反抗就是向百官做永久的消極怠工。

四、神宗只是代言人

中國封建社會的朝會制度歷史悠久。自秦始皇創立封建王朝伊始,君主每日在宮殿朝堂上會見群臣處理政事是歷朝歷代奉行的規範。無論是漢隋還是唐宋,各朝代在制度設置上截然不同,卻都有相似的朝會制度。

因此,在人們腦海中都形成了這樣一個共識,即“皇上御朝則天下安,不御朝則天下危”。皇帝是否上朝成了判別其是否勤政愛民的標準,甚至成了國家是否平定安康的象徵。然而這一標準對於明朝卻不適用。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

▲明朝內閣大學士

前面提到明朝的早朝制度是由太祖朱重八創立。除了早朝,還有大朝會,主要用於祭祀朝會,與政事無關。

早午朝則是為了處理政務而設立,在一系列儀式後,由五府六部依次奏事,或是上前密奏。而隨著皇權運行機制的變化,早朝漸漸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成為了一種皇權禮儀的象徵。

明代宣仁以後,內閣制度逐漸完善,六部執行體系十分高效。平常政務由內閣票擬後經過皇帝批紅形成決策下發六部執行。

在張居正擔任內閣大學士時期,他甚至可以代替皇帝處理政事,早朝制度更是形同虛設。皇帝上朝成為了一種象徵意義,代表著國家安定和諧。

萬曆十分聰明,他知道自己實際上只是大明朝的代言人,即使他多年不上朝,通過這一系列制度的運轉,大明這個龐大的封建機器也能有條不紊的運轉。

萬曆為什麼幾十年不上朝,背後的原因很複雜,後世之人只能根據些細枝末節去推測。然而無論原因是什麼,作為一國之君,萬曆放棄了應該負有的責任,藏於深宮不出,對於明帝國的最終覆滅,他也是難辭其咎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