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馬鈴薯 愛果者小馬哥 2019-08-16
"

經常看到報道說哪裡哪裡誰誰誰種植馬鈴薯畝產達到6000斤了,誰誰誰家的馬鈴薯畝產又超8000斤了,看著自家馬鈴薯地每年基本都是畝產3000斤的產量是不是感覺超級鬱悶?為什麼同樣品種、同樣的環境、同樣的管理,種出來的就是沒人家的產量高?等等,確定是同樣的管理嗎?會不會是某些“個人特(習)色(慣)”當成經驗來長期使用了?不當的管理習慣你中了幾個?

一、種植密度不合理

"

經常看到報道說哪裡哪裡誰誰誰種植馬鈴薯畝產達到6000斤了,誰誰誰家的馬鈴薯畝產又超8000斤了,看著自家馬鈴薯地每年基本都是畝產3000斤的產量是不是感覺超級鬱悶?為什麼同樣品種、同樣的環境、同樣的管理,種出來的就是沒人家的產量高?等等,確定是同樣的管理嗎?會不會是某些“個人特(習)色(慣)”當成經驗來長期使用了?不當的管理習慣你中了幾個?

一、種植密度不合理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1)種植密度過高

部分種植戶認為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辦法是增加單位面積株樹,可依靠群體優勢提高產量。每畝株樹達6600株以上,甚至達到7000株以上,導致地面植株非常擁擠,植株節間長,莖稈高而細弱,枝葉相互交錯,降低光合效率,影響葉片營養的製造,還因為遮擋陽光造成下部枝葉死亡腐爛。同時,因為過分密集,容易出現倒伏現象,引發病害發生。而在地下部分,由於壟小株密,塊莖生長空間不足,壟小培不上土,匍匐莖“竄箭”,結果造成小小薯比例過大,青頭多,不僅產量下降,品質也降低。

(2)種植密度過低

也有部分種植戶習慣低密度馬鈴薯,特別是內蒙中西部、山西北部、寧夏等天氣乾旱,降水少的地方,認為減少株樹可以減少水分的灌溉量,所以每畝僅種植2400株左右。這樣的密度地面空間大,全株受光良好,地下營養面也充足,但由於群體優勢發揮不好,單位面積產量還是很難上去。特別是在中後期,因植株密度太稀,封不上壟,加上地面太陽直射,地表蒸發量過大,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如果沒有良好的澆灌條件,水分供應不足,同樣會造成減產。

2、合理的種植密度

建議擴壟種植,可以合理利用地力和空間。行距60-70cm,株距24-26cm,每畝株數3960-4270株。當然,需要根據馬鈴薯品種特性、生命週期、地力、施肥水平和氣溫等因素靈活調整。

一般來說,早熟品種株矮、分枝少、單株產量低,需要生長空間小,可以適當密植,即行距不變的情況下縮小株距,每畝株數可達4500-5000株。中晚熟品種苗高、分枝多、葉多而大,單株產量高,需要生長空間大,可適當疏植,即行距不變的情況下增加株距,每畝株數為3100-3500株。

二、偏施氮肥

"

經常看到報道說哪裡哪裡誰誰誰種植馬鈴薯畝產達到6000斤了,誰誰誰家的馬鈴薯畝產又超8000斤了,看著自家馬鈴薯地每年基本都是畝產3000斤的產量是不是感覺超級鬱悶?為什麼同樣品種、同樣的環境、同樣的管理,種出來的就是沒人家的產量高?等等,確定是同樣的管理嗎?會不會是某些“個人特(習)色(慣)”當成經驗來長期使用了?不當的管理習慣你中了幾個?

一、種植密度不合理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1)種植密度過高

部分種植戶認為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辦法是增加單位面積株樹,可依靠群體優勢提高產量。每畝株樹達6600株以上,甚至達到7000株以上,導致地面植株非常擁擠,植株節間長,莖稈高而細弱,枝葉相互交錯,降低光合效率,影響葉片營養的製造,還因為遮擋陽光造成下部枝葉死亡腐爛。同時,因為過分密集,容易出現倒伏現象,引發病害發生。而在地下部分,由於壟小株密,塊莖生長空間不足,壟小培不上土,匍匐莖“竄箭”,結果造成小小薯比例過大,青頭多,不僅產量下降,品質也降低。

(2)種植密度過低

也有部分種植戶習慣低密度馬鈴薯,特別是內蒙中西部、山西北部、寧夏等天氣乾旱,降水少的地方,認為減少株樹可以減少水分的灌溉量,所以每畝僅種植2400株左右。這樣的密度地面空間大,全株受光良好,地下營養面也充足,但由於群體優勢發揮不好,單位面積產量還是很難上去。特別是在中後期,因植株密度太稀,封不上壟,加上地面太陽直射,地表蒸發量過大,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如果沒有良好的澆灌條件,水分供應不足,同樣會造成減產。

2、合理的種植密度

建議擴壟種植,可以合理利用地力和空間。行距60-70cm,株距24-26cm,每畝株數3960-4270株。當然,需要根據馬鈴薯品種特性、生命週期、地力、施肥水平和氣溫等因素靈活調整。

一般來說,早熟品種株矮、分枝少、單株產量低,需要生長空間小,可以適當密植,即行距不變的情況下縮小株距,每畝株數可達4500-5000株。中晚熟品種苗高、分枝多、葉多而大,單株產量高,需要生長空間大,可適當疏植,即行距不變的情況下增加株距,每畝株數為3100-3500株。

二、偏施氮肥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氮肥在馬鈴薯生長過程中起著其他任何元素都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適當的氮肥,可以促使馬鈴薯枝繁葉茂,光合作用旺盛,增加有機營養的合成和積累,提高蛋白質含量,進而增加產量。因此,部分種植戶一說到施肥,首要考慮的就是施用氮肥。

施肥過程中不與磷、鉀配合施用,只施用單質氮肥尿素,導致馬鈴薯秧苗催生太高,葉片過大,頭重腳輕出現倒伏現象,繼而出現腐爛,引發病害。同時,由於光合作用不充分,馬鈴薯有機營養合成和積累不足,延遲了地下莖結薯和塊莖的成熟,致使塊莖澱粉含量降低,薯皮過嫩,收穫時容易破皮,不僅直接影響馬鈴薯的質量,而且還因為容易感染病害而不耐貯藏。

2、如何正確施用氮肥:

建議推廣氮磷鉀配比平衡施肥的方法。可採用配方、施用三元素複合肥料或施用馬鈴薯專用肥料等措施。

三、輪作倒茬不規範

"

經常看到報道說哪裡哪裡誰誰誰種植馬鈴薯畝產達到6000斤了,誰誰誰家的馬鈴薯畝產又超8000斤了,看著自家馬鈴薯地每年基本都是畝產3000斤的產量是不是感覺超級鬱悶?為什麼同樣品種、同樣的環境、同樣的管理,種出來的就是沒人家的產量高?等等,確定是同樣的管理嗎?會不會是某些“個人特(習)色(慣)”當成經驗來長期使用了?不當的管理習慣你中了幾個?

一、種植密度不合理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1)種植密度過高

部分種植戶認為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辦法是增加單位面積株樹,可依靠群體優勢提高產量。每畝株樹達6600株以上,甚至達到7000株以上,導致地面植株非常擁擠,植株節間長,莖稈高而細弱,枝葉相互交錯,降低光合效率,影響葉片營養的製造,還因為遮擋陽光造成下部枝葉死亡腐爛。同時,因為過分密集,容易出現倒伏現象,引發病害發生。而在地下部分,由於壟小株密,塊莖生長空間不足,壟小培不上土,匍匐莖“竄箭”,結果造成小小薯比例過大,青頭多,不僅產量下降,品質也降低。

(2)種植密度過低

也有部分種植戶習慣低密度馬鈴薯,特別是內蒙中西部、山西北部、寧夏等天氣乾旱,降水少的地方,認為減少株樹可以減少水分的灌溉量,所以每畝僅種植2400株左右。這樣的密度地面空間大,全株受光良好,地下營養面也充足,但由於群體優勢發揮不好,單位面積產量還是很難上去。特別是在中後期,因植株密度太稀,封不上壟,加上地面太陽直射,地表蒸發量過大,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如果沒有良好的澆灌條件,水分供應不足,同樣會造成減產。

2、合理的種植密度

建議擴壟種植,可以合理利用地力和空間。行距60-70cm,株距24-26cm,每畝株數3960-4270株。當然,需要根據馬鈴薯品種特性、生命週期、地力、施肥水平和氣溫等因素靈活調整。

一般來說,早熟品種株矮、分枝少、單株產量低,需要生長空間小,可以適當密植,即行距不變的情況下縮小株距,每畝株數可達4500-5000株。中晚熟品種苗高、分枝多、葉多而大,單株產量高,需要生長空間大,可適當疏植,即行距不變的情況下增加株距,每畝株數為3100-3500株。

二、偏施氮肥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氮肥在馬鈴薯生長過程中起著其他任何元素都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適當的氮肥,可以促使馬鈴薯枝繁葉茂,光合作用旺盛,增加有機營養的合成和積累,提高蛋白質含量,進而增加產量。因此,部分種植戶一說到施肥,首要考慮的就是施用氮肥。

施肥過程中不與磷、鉀配合施用,只施用單質氮肥尿素,導致馬鈴薯秧苗催生太高,葉片過大,頭重腳輕出現倒伏現象,繼而出現腐爛,引發病害。同時,由於光合作用不充分,馬鈴薯有機營養合成和積累不足,延遲了地下莖結薯和塊莖的成熟,致使塊莖澱粉含量降低,薯皮過嫩,收穫時容易破皮,不僅直接影響馬鈴薯的質量,而且還因為容易感染病害而不耐貯藏。

2、如何正確施用氮肥:

建議推廣氮磷鉀配比平衡施肥的方法。可採用配方、施用三元素複合肥料或施用馬鈴薯專用肥料等措施。

三、輪作倒茬不規範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輪作間隔時間相對偏少,或1-2年輪作一次的,或相隔一年連種兩年,然後相隔一年再種兩年馬鈴薯,輪作倒茬的耕作制度不規範。

馬鈴薯最忌連作,如不倒茬進行連作的地塊,第二年產量和品質均下降,而且病蟲草害發生會更加嚴重,土壤中鉀肥含量下降,影響土壤肥力,造成土壤生態惡化。

2、正確輪作倒茬時間

根據國內的實際情況出發,建議種薯生產必須間隔兩年以上、大田菜薯或原料薯最低間隔一年,如果必須連作的地方,建議最高不超過兩年。

四、種薯芽塊偏小

"

經常看到報道說哪裡哪裡誰誰誰種植馬鈴薯畝產達到6000斤了,誰誰誰家的馬鈴薯畝產又超8000斤了,看著自家馬鈴薯地每年基本都是畝產3000斤的產量是不是感覺超級鬱悶?為什麼同樣品種、同樣的環境、同樣的管理,種出來的就是沒人家的產量高?等等,確定是同樣的管理嗎?會不會是某些“個人特(習)色(慣)”當成經驗來長期使用了?不當的管理習慣你中了幾個?

一、種植密度不合理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1)種植密度過高

部分種植戶認為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辦法是增加單位面積株樹,可依靠群體優勢提高產量。每畝株樹達6600株以上,甚至達到7000株以上,導致地面植株非常擁擠,植株節間長,莖稈高而細弱,枝葉相互交錯,降低光合效率,影響葉片營養的製造,還因為遮擋陽光造成下部枝葉死亡腐爛。同時,因為過分密集,容易出現倒伏現象,引發病害發生。而在地下部分,由於壟小株密,塊莖生長空間不足,壟小培不上土,匍匐莖“竄箭”,結果造成小小薯比例過大,青頭多,不僅產量下降,品質也降低。

(2)種植密度過低

也有部分種植戶習慣低密度馬鈴薯,特別是內蒙中西部、山西北部、寧夏等天氣乾旱,降水少的地方,認為減少株樹可以減少水分的灌溉量,所以每畝僅種植2400株左右。這樣的密度地面空間大,全株受光良好,地下營養面也充足,但由於群體優勢發揮不好,單位面積產量還是很難上去。特別是在中後期,因植株密度太稀,封不上壟,加上地面太陽直射,地表蒸發量過大,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如果沒有良好的澆灌條件,水分供應不足,同樣會造成減產。

2、合理的種植密度

建議擴壟種植,可以合理利用地力和空間。行距60-70cm,株距24-26cm,每畝株數3960-4270株。當然,需要根據馬鈴薯品種特性、生命週期、地力、施肥水平和氣溫等因素靈活調整。

一般來說,早熟品種株矮、分枝少、單株產量低,需要生長空間小,可以適當密植,即行距不變的情況下縮小株距,每畝株數可達4500-5000株。中晚熟品種苗高、分枝多、葉多而大,單株產量高,需要生長空間大,可適當疏植,即行距不變的情況下增加株距,每畝株數為3100-3500株。

二、偏施氮肥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氮肥在馬鈴薯生長過程中起著其他任何元素都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適當的氮肥,可以促使馬鈴薯枝繁葉茂,光合作用旺盛,增加有機營養的合成和積累,提高蛋白質含量,進而增加產量。因此,部分種植戶一說到施肥,首要考慮的就是施用氮肥。

施肥過程中不與磷、鉀配合施用,只施用單質氮肥尿素,導致馬鈴薯秧苗催生太高,葉片過大,頭重腳輕出現倒伏現象,繼而出現腐爛,引發病害。同時,由於光合作用不充分,馬鈴薯有機營養合成和積累不足,延遲了地下莖結薯和塊莖的成熟,致使塊莖澱粉含量降低,薯皮過嫩,收穫時容易破皮,不僅直接影響馬鈴薯的質量,而且還因為容易感染病害而不耐貯藏。

2、如何正確施用氮肥:

建議推廣氮磷鉀配比平衡施肥的方法。可採用配方、施用三元素複合肥料或施用馬鈴薯專用肥料等措施。

三、輪作倒茬不規範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輪作間隔時間相對偏少,或1-2年輪作一次的,或相隔一年連種兩年,然後相隔一年再種兩年馬鈴薯,輪作倒茬的耕作制度不規範。

馬鈴薯最忌連作,如不倒茬進行連作的地塊,第二年產量和品質均下降,而且病蟲草害發生會更加嚴重,土壤中鉀肥含量下降,影響土壤肥力,造成土壤生態惡化。

2、正確輪作倒茬時間

根據國內的實際情況出發,建議種薯生產必須間隔兩年以上、大田菜薯或原料薯最低間隔一年,如果必須連作的地方,建議最高不超過兩年。

四、種薯芽塊偏小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不少種植戶習慣用5-10g的種薯芽塊播種,主要是因為以前生活條件較差,養成了把馬鈴薯芽眼和一小部分薯肉留下耕種,把剩下沒有芽眼的薯肉拿來食用的生活習慣。

然而,俗話說的好,“母大兒肥”,大芽塊馬鈴薯比小芽塊抗旱能力強,苗壯且出苗整齊。產量統計表明,14g的種薯芽塊每畝的產量約為2800斤左右,而芽塊重量在56g的畝產可高達4200斤左右,增產48.9%。國內的增產試驗結果也很明顯,即30g馬鈴薯芽塊比用10g芽塊的增產32.6%。因此,建議種薯芽塊大小以35-50g為宜。

五、播種深度不夠

"

經常看到報道說哪裡哪裡誰誰誰種植馬鈴薯畝產達到6000斤了,誰誰誰家的馬鈴薯畝產又超8000斤了,看著自家馬鈴薯地每年基本都是畝產3000斤的產量是不是感覺超級鬱悶?為什麼同樣品種、同樣的環境、同樣的管理,種出來的就是沒人家的產量高?等等,確定是同樣的管理嗎?會不會是某些“個人特(習)色(慣)”當成經驗來長期使用了?不當的管理習慣你中了幾個?

一、種植密度不合理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1)種植密度過高

部分種植戶認為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辦法是增加單位面積株樹,可依靠群體優勢提高產量。每畝株樹達6600株以上,甚至達到7000株以上,導致地面植株非常擁擠,植株節間長,莖稈高而細弱,枝葉相互交錯,降低光合效率,影響葉片營養的製造,還因為遮擋陽光造成下部枝葉死亡腐爛。同時,因為過分密集,容易出現倒伏現象,引發病害發生。而在地下部分,由於壟小株密,塊莖生長空間不足,壟小培不上土,匍匐莖“竄箭”,結果造成小小薯比例過大,青頭多,不僅產量下降,品質也降低。

(2)種植密度過低

也有部分種植戶習慣低密度馬鈴薯,特別是內蒙中西部、山西北部、寧夏等天氣乾旱,降水少的地方,認為減少株樹可以減少水分的灌溉量,所以每畝僅種植2400株左右。這樣的密度地面空間大,全株受光良好,地下營養面也充足,但由於群體優勢發揮不好,單位面積產量還是很難上去。特別是在中後期,因植株密度太稀,封不上壟,加上地面太陽直射,地表蒸發量過大,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如果沒有良好的澆灌條件,水分供應不足,同樣會造成減產。

2、合理的種植密度

建議擴壟種植,可以合理利用地力和空間。行距60-70cm,株距24-26cm,每畝株數3960-4270株。當然,需要根據馬鈴薯品種特性、生命週期、地力、施肥水平和氣溫等因素靈活調整。

一般來說,早熟品種株矮、分枝少、單株產量低,需要生長空間小,可以適當密植,即行距不變的情況下縮小株距,每畝株數可達4500-5000株。中晚熟品種苗高、分枝多、葉多而大,單株產量高,需要生長空間大,可適當疏植,即行距不變的情況下增加株距,每畝株數為3100-3500株。

二、偏施氮肥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氮肥在馬鈴薯生長過程中起著其他任何元素都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適當的氮肥,可以促使馬鈴薯枝繁葉茂,光合作用旺盛,增加有機營養的合成和積累,提高蛋白質含量,進而增加產量。因此,部分種植戶一說到施肥,首要考慮的就是施用氮肥。

施肥過程中不與磷、鉀配合施用,只施用單質氮肥尿素,導致馬鈴薯秧苗催生太高,葉片過大,頭重腳輕出現倒伏現象,繼而出現腐爛,引發病害。同時,由於光合作用不充分,馬鈴薯有機營養合成和積累不足,延遲了地下莖結薯和塊莖的成熟,致使塊莖澱粉含量降低,薯皮過嫩,收穫時容易破皮,不僅直接影響馬鈴薯的質量,而且還因為容易感染病害而不耐貯藏。

2、如何正確施用氮肥:

建議推廣氮磷鉀配比平衡施肥的方法。可採用配方、施用三元素複合肥料或施用馬鈴薯專用肥料等措施。

三、輪作倒茬不規範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輪作間隔時間相對偏少,或1-2年輪作一次的,或相隔一年連種兩年,然後相隔一年再種兩年馬鈴薯,輪作倒茬的耕作制度不規範。

馬鈴薯最忌連作,如不倒茬進行連作的地塊,第二年產量和品質均下降,而且病蟲草害發生會更加嚴重,土壤中鉀肥含量下降,影響土壤肥力,造成土壤生態惡化。

2、正確輪作倒茬時間

根據國內的實際情況出發,建議種薯生產必須間隔兩年以上、大田菜薯或原料薯最低間隔一年,如果必須連作的地方,建議最高不超過兩年。

四、種薯芽塊偏小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不少種植戶習慣用5-10g的種薯芽塊播種,主要是因為以前生活條件較差,養成了把馬鈴薯芽眼和一小部分薯肉留下耕種,把剩下沒有芽眼的薯肉拿來食用的生活習慣。

然而,俗話說的好,“母大兒肥”,大芽塊馬鈴薯比小芽塊抗旱能力強,苗壯且出苗整齊。產量統計表明,14g的種薯芽塊每畝的產量約為2800斤左右,而芽塊重量在56g的畝產可高達4200斤左右,增產48.9%。國內的增產試驗結果也很明顯,即30g馬鈴薯芽塊比用10g芽塊的增產32.6%。因此,建議種薯芽塊大小以35-50g為宜。

五、播種深度不夠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播種和收穫時圖省事,開溝寬度只有6-7cm,壟溝中坐土後,僅剩下不到5cm的地方供芽塊播種。過淺的播種方式使得馬鈴薯地下莖深不夠,結數量少,對匍匐莖的形成和塊莖形成及後期的膨大都非常不利,容易出現匍匐莖“竄箭”和青頭薯現象。另外,由於播種淺,根系扎的過淺,導致植株抗旱能力差,營養吸收也受到限制。

2、正確的播種深度

12-13cm開溝寬度,壟溝中回落坐土2-3cm,芽塊播在距離地面10cm的地方後進行覆土處理。在土壤粘性較重的地區播種深度可以稍淺,但壟必須大、覆土和培土必須厚。

六、中耕培土過晚過淺

"

經常看到報道說哪裡哪裡誰誰誰種植馬鈴薯畝產達到6000斤了,誰誰誰家的馬鈴薯畝產又超8000斤了,看著自家馬鈴薯地每年基本都是畝產3000斤的產量是不是感覺超級鬱悶?為什麼同樣品種、同樣的環境、同樣的管理,種出來的就是沒人家的產量高?等等,確定是同樣的管理嗎?會不會是某些“個人特(習)色(慣)”當成經驗來長期使用了?不當的管理習慣你中了幾個?

一、種植密度不合理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1)種植密度過高

部分種植戶認為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辦法是增加單位面積株樹,可依靠群體優勢提高產量。每畝株樹達6600株以上,甚至達到7000株以上,導致地面植株非常擁擠,植株節間長,莖稈高而細弱,枝葉相互交錯,降低光合效率,影響葉片營養的製造,還因為遮擋陽光造成下部枝葉死亡腐爛。同時,因為過分密集,容易出現倒伏現象,引發病害發生。而在地下部分,由於壟小株密,塊莖生長空間不足,壟小培不上土,匍匐莖“竄箭”,結果造成小小薯比例過大,青頭多,不僅產量下降,品質也降低。

(2)種植密度過低

也有部分種植戶習慣低密度馬鈴薯,特別是內蒙中西部、山西北部、寧夏等天氣乾旱,降水少的地方,認為減少株樹可以減少水分的灌溉量,所以每畝僅種植2400株左右。這樣的密度地面空間大,全株受光良好,地下營養面也充足,但由於群體優勢發揮不好,單位面積產量還是很難上去。特別是在中後期,因植株密度太稀,封不上壟,加上地面太陽直射,地表蒸發量過大,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如果沒有良好的澆灌條件,水分供應不足,同樣會造成減產。

2、合理的種植密度

建議擴壟種植,可以合理利用地力和空間。行距60-70cm,株距24-26cm,每畝株數3960-4270株。當然,需要根據馬鈴薯品種特性、生命週期、地力、施肥水平和氣溫等因素靈活調整。

一般來說,早熟品種株矮、分枝少、單株產量低,需要生長空間小,可以適當密植,即行距不變的情況下縮小株距,每畝株數可達4500-5000株。中晚熟品種苗高、分枝多、葉多而大,單株產量高,需要生長空間大,可適當疏植,即行距不變的情況下增加株距,每畝株數為3100-3500株。

二、偏施氮肥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氮肥在馬鈴薯生長過程中起著其他任何元素都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適當的氮肥,可以促使馬鈴薯枝繁葉茂,光合作用旺盛,增加有機營養的合成和積累,提高蛋白質含量,進而增加產量。因此,部分種植戶一說到施肥,首要考慮的就是施用氮肥。

施肥過程中不與磷、鉀配合施用,只施用單質氮肥尿素,導致馬鈴薯秧苗催生太高,葉片過大,頭重腳輕出現倒伏現象,繼而出現腐爛,引發病害。同時,由於光合作用不充分,馬鈴薯有機營養合成和積累不足,延遲了地下莖結薯和塊莖的成熟,致使塊莖澱粉含量降低,薯皮過嫩,收穫時容易破皮,不僅直接影響馬鈴薯的質量,而且還因為容易感染病害而不耐貯藏。

2、如何正確施用氮肥:

建議推廣氮磷鉀配比平衡施肥的方法。可採用配方、施用三元素複合肥料或施用馬鈴薯專用肥料等措施。

三、輪作倒茬不規範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輪作間隔時間相對偏少,或1-2年輪作一次的,或相隔一年連種兩年,然後相隔一年再種兩年馬鈴薯,輪作倒茬的耕作制度不規範。

馬鈴薯最忌連作,如不倒茬進行連作的地塊,第二年產量和品質均下降,而且病蟲草害發生會更加嚴重,土壤中鉀肥含量下降,影響土壤肥力,造成土壤生態惡化。

2、正確輪作倒茬時間

根據國內的實際情況出發,建議種薯生產必須間隔兩年以上、大田菜薯或原料薯最低間隔一年,如果必須連作的地方,建議最高不超過兩年。

四、種薯芽塊偏小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不少種植戶習慣用5-10g的種薯芽塊播種,主要是因為以前生活條件較差,養成了把馬鈴薯芽眼和一小部分薯肉留下耕種,把剩下沒有芽眼的薯肉拿來食用的生活習慣。

然而,俗話說的好,“母大兒肥”,大芽塊馬鈴薯比小芽塊抗旱能力強,苗壯且出苗整齊。產量統計表明,14g的種薯芽塊每畝的產量約為2800斤左右,而芽塊重量在56g的畝產可高達4200斤左右,增產48.9%。國內的增產試驗結果也很明顯,即30g馬鈴薯芽塊比用10g芽塊的增產32.6%。因此,建議種薯芽塊大小以35-50g為宜。

五、播種深度不夠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播種和收穫時圖省事,開溝寬度只有6-7cm,壟溝中坐土後,僅剩下不到5cm的地方供芽塊播種。過淺的播種方式使得馬鈴薯地下莖深不夠,結數量少,對匍匐莖的形成和塊莖形成及後期的膨大都非常不利,容易出現匍匐莖“竄箭”和青頭薯現象。另外,由於播種淺,根系扎的過淺,導致植株抗旱能力差,營養吸收也受到限制。

2、正確的播種深度

12-13cm開溝寬度,壟溝中回落坐土2-3cm,芽塊播在距離地面10cm的地方後進行覆土處理。在土壤粘性較重的地區播種深度可以稍淺,但壟必須大、覆土和培土必須厚。

六、中耕培土過晚過淺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1)培土時間過晚

馬鈴薯現蕾後期或開花期才開始中耕培土,會對地面枝葉和地下塊莖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由於此時期馬鈴薯植株已經封壟,嬌嫩的枝葉相互交錯,培土時牲畜農具容易碰傷枝葉,不僅影響植株正常生長,還會因為碰傷的斷面容易感染病菌。而在地下部分,此時期的匍匐莖基本形成並開始伸長,甚至還有一部分匍匐莖形成了小塊莖,中耕培土中就會容易把一部分伸長較長的匍匐莖弄斷,致使它無法形成塊莖,或使匍匐莖頂端離壟溝幫近造成“竄箭”。

據調查數據表明,此時期進行的中耕培土,不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還導致60%的植株被碰傷,弄斷匍匐莖和“竄箭”情況的高達12-17%的,極大的影響馬鈴薯產量。

(2)培土過淺

培土過淺,致使地下溫度過高,水分散發快,不利塊莖膨大期的生長;另外,土量過薄,容易使塊莖頂出地表而形成青頭薯,最後,土薄還容易使晚疫病跟隨雨水滲到薯塊,增加塊莖染病機率。

2、正確的培土時間及深度

(1)培土時間:中耕培土一般1-2次,在植株高10cm左右時即可進行第1次中耕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莖尚未形成,可合理深耕;馬鈴薯現蕾後進行第2次中耕培土,此時期地下匍匐莖已形成,且部分匍匐莖開始形成小塊莖,可合理淺耕,避免傷害到匍匐莖。

(2)培土深度:無論進行一次或兩次的中耕,培土深度都必須達到15-18cm。部分馬鈴薯品種培土深度可達20cm。

七、粗放性採收工作導致薯塊受傷

"

經常看到報道說哪裡哪裡誰誰誰種植馬鈴薯畝產達到6000斤了,誰誰誰家的馬鈴薯畝產又超8000斤了,看著自家馬鈴薯地每年基本都是畝產3000斤的產量是不是感覺超級鬱悶?為什麼同樣品種、同樣的環境、同樣的管理,種出來的就是沒人家的產量高?等等,確定是同樣的管理嗎?會不會是某些“個人特(習)色(慣)”當成經驗來長期使用了?不當的管理習慣你中了幾個?

一、種植密度不合理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1)種植密度過高

部分種植戶認為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辦法是增加單位面積株樹,可依靠群體優勢提高產量。每畝株樹達6600株以上,甚至達到7000株以上,導致地面植株非常擁擠,植株節間長,莖稈高而細弱,枝葉相互交錯,降低光合效率,影響葉片營養的製造,還因為遮擋陽光造成下部枝葉死亡腐爛。同時,因為過分密集,容易出現倒伏現象,引發病害發生。而在地下部分,由於壟小株密,塊莖生長空間不足,壟小培不上土,匍匐莖“竄箭”,結果造成小小薯比例過大,青頭多,不僅產量下降,品質也降低。

(2)種植密度過低

也有部分種植戶習慣低密度馬鈴薯,特別是內蒙中西部、山西北部、寧夏等天氣乾旱,降水少的地方,認為減少株樹可以減少水分的灌溉量,所以每畝僅種植2400株左右。這樣的密度地面空間大,全株受光良好,地下營養面也充足,但由於群體優勢發揮不好,單位面積產量還是很難上去。特別是在中後期,因植株密度太稀,封不上壟,加上地面太陽直射,地表蒸發量過大,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如果沒有良好的澆灌條件,水分供應不足,同樣會造成減產。

2、合理的種植密度

建議擴壟種植,可以合理利用地力和空間。行距60-70cm,株距24-26cm,每畝株數3960-4270株。當然,需要根據馬鈴薯品種特性、生命週期、地力、施肥水平和氣溫等因素靈活調整。

一般來說,早熟品種株矮、分枝少、單株產量低,需要生長空間小,可以適當密植,即行距不變的情況下縮小株距,每畝株數可達4500-5000株。中晚熟品種苗高、分枝多、葉多而大,單株產量高,需要生長空間大,可適當疏植,即行距不變的情況下增加株距,每畝株數為3100-3500株。

二、偏施氮肥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氮肥在馬鈴薯生長過程中起著其他任何元素都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適當的氮肥,可以促使馬鈴薯枝繁葉茂,光合作用旺盛,增加有機營養的合成和積累,提高蛋白質含量,進而增加產量。因此,部分種植戶一說到施肥,首要考慮的就是施用氮肥。

施肥過程中不與磷、鉀配合施用,只施用單質氮肥尿素,導致馬鈴薯秧苗催生太高,葉片過大,頭重腳輕出現倒伏現象,繼而出現腐爛,引發病害。同時,由於光合作用不充分,馬鈴薯有機營養合成和積累不足,延遲了地下莖結薯和塊莖的成熟,致使塊莖澱粉含量降低,薯皮過嫩,收穫時容易破皮,不僅直接影響馬鈴薯的質量,而且還因為容易感染病害而不耐貯藏。

2、如何正確施用氮肥:

建議推廣氮磷鉀配比平衡施肥的方法。可採用配方、施用三元素複合肥料或施用馬鈴薯專用肥料等措施。

三、輪作倒茬不規範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輪作間隔時間相對偏少,或1-2年輪作一次的,或相隔一年連種兩年,然後相隔一年再種兩年馬鈴薯,輪作倒茬的耕作制度不規範。

馬鈴薯最忌連作,如不倒茬進行連作的地塊,第二年產量和品質均下降,而且病蟲草害發生會更加嚴重,土壤中鉀肥含量下降,影響土壤肥力,造成土壤生態惡化。

2、正確輪作倒茬時間

根據國內的實際情況出發,建議種薯生產必須間隔兩年以上、大田菜薯或原料薯最低間隔一年,如果必須連作的地方,建議最高不超過兩年。

四、種薯芽塊偏小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不少種植戶習慣用5-10g的種薯芽塊播種,主要是因為以前生活條件較差,養成了把馬鈴薯芽眼和一小部分薯肉留下耕種,把剩下沒有芽眼的薯肉拿來食用的生活習慣。

然而,俗話說的好,“母大兒肥”,大芽塊馬鈴薯比小芽塊抗旱能力強,苗壯且出苗整齊。產量統計表明,14g的種薯芽塊每畝的產量約為2800斤左右,而芽塊重量在56g的畝產可高達4200斤左右,增產48.9%。國內的增產試驗結果也很明顯,即30g馬鈴薯芽塊比用10g芽塊的增產32.6%。因此,建議種薯芽塊大小以35-50g為宜。

五、播種深度不夠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播種和收穫時圖省事,開溝寬度只有6-7cm,壟溝中坐土後,僅剩下不到5cm的地方供芽塊播種。過淺的播種方式使得馬鈴薯地下莖深不夠,結數量少,對匍匐莖的形成和塊莖形成及後期的膨大都非常不利,容易出現匍匐莖“竄箭”和青頭薯現象。另外,由於播種淺,根系扎的過淺,導致植株抗旱能力差,營養吸收也受到限制。

2、正確的播種深度

12-13cm開溝寬度,壟溝中回落坐土2-3cm,芽塊播在距離地面10cm的地方後進行覆土處理。在土壤粘性較重的地區播種深度可以稍淺,但壟必須大、覆土和培土必須厚。

六、中耕培土過晚過淺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1)培土時間過晚

馬鈴薯現蕾後期或開花期才開始中耕培土,會對地面枝葉和地下塊莖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由於此時期馬鈴薯植株已經封壟,嬌嫩的枝葉相互交錯,培土時牲畜農具容易碰傷枝葉,不僅影響植株正常生長,還會因為碰傷的斷面容易感染病菌。而在地下部分,此時期的匍匐莖基本形成並開始伸長,甚至還有一部分匍匐莖形成了小塊莖,中耕培土中就會容易把一部分伸長較長的匍匐莖弄斷,致使它無法形成塊莖,或使匍匐莖頂端離壟溝幫近造成“竄箭”。

據調查數據表明,此時期進行的中耕培土,不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還導致60%的植株被碰傷,弄斷匍匐莖和“竄箭”情況的高達12-17%的,極大的影響馬鈴薯產量。

(2)培土過淺

培土過淺,致使地下溫度過高,水分散發快,不利塊莖膨大期的生長;另外,土量過薄,容易使塊莖頂出地表而形成青頭薯,最後,土薄還容易使晚疫病跟隨雨水滲到薯塊,增加塊莖染病機率。

2、正確的培土時間及深度

(1)培土時間:中耕培土一般1-2次,在植株高10cm左右時即可進行第1次中耕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莖尚未形成,可合理深耕;馬鈴薯現蕾後進行第2次中耕培土,此時期地下匍匐莖已形成,且部分匍匐莖開始形成小塊莖,可合理淺耕,避免傷害到匍匐莖。

(2)培土深度:無論進行一次或兩次的中耕,培土深度都必須達到15-18cm。部分馬鈴薯品種培土深度可達20cm。

七、粗放性採收工作導致薯塊受傷

田間管理的多個壞習慣種不出好馬鈴薯,你有幾個中招?

1、錯誤示範

馬鈴薯在收穫過程中過於粗放,常常出現鎬傷、犁傷、機械創傷及人工採收造成的摔傷等情況。加上收穫時間過晚及氣溫、低溫、薯溫太低等多種因素導致外觀呈現傷痕、黑斑等品相和質量均差的馬鈴薯,同時由於外傷還容易在貯藏期間感染干腐病、軟腐病等,造成損失。

2、正確採收

收穫過程中認真調試各種採收工具,如犁、挖掘機等,如果使鎬刨則注意控制力度,防止採收工具劃傷馬鈴薯。同時人工撿拾要輕拿輕放,防止摔傷。

後記

以上的幾個田間管理習慣是勞動人民長期勞作得出的經驗總結,我們不妨回想以下自己在進行田間管理時是否遇到過這些錯誤的種植方式。只有不斷的總結和調整馬鈴薯田間管理才能真正做到真正的高產而不必去羨慕“別人家”的馬鈴薯產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