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朝的幽州何以出了那麼多世家大族?

北朝時期是少數民族大舉進入中原的時代。他們紛紛建立政權,主動擁抱漢文化並最終走上漢化的道路。

在少數民族漢化的過程中,留守北方的士族——主要是河北士族聚集在幽州附近。他們一方面維持家族正常發展,另一方面主動參與少數民族的政治生活,將儒家的政治倫理應用於少數民族政權的建設之中。伴隨這一過程,幽州的儒家文化日漸興盛起來。在北朝時期,這些士族逐漸發展壯大,躋身政界,造就了幽州門閥士族的崇高聲勢。

幽州儒學家族的興起

北朝時期幽州儒學士族首推范陽盧氏,可溯源於漢末大儒盧植。盧植與鄭玄同為經學大師馬融的弟子,他們共同奠定了河北儒學的基礎。盧植師從馬融時,通曉古文及今文經學,對經學所蘊含的思想有深入的思考,成為馬融眾多門生中的佼佼者。學成之後,他沒有接受州郡的徵用,隱居家鄉涿郡教授弟子。漢末豪傑公孫瓚、劉備都入其門下學習。盧植治學重心在禮學。他為《尚書》《三禮》作註解,整理前代經、傳、詩篇,刊正碑文,並奏請設置博士和學官對留存的文獻進行研究整理,以利於學術傳播。


"


北朝的幽州何以出了那麼多世家大族?

北朝時期是少數民族大舉進入中原的時代。他們紛紛建立政權,主動擁抱漢文化並最終走上漢化的道路。

在少數民族漢化的過程中,留守北方的士族——主要是河北士族聚集在幽州附近。他們一方面維持家族正常發展,另一方面主動參與少數民族的政治生活,將儒家的政治倫理應用於少數民族政權的建設之中。伴隨這一過程,幽州的儒家文化日漸興盛起來。在北朝時期,這些士族逐漸發展壯大,躋身政界,造就了幽州門閥士族的崇高聲勢。

幽州儒學家族的興起

北朝時期幽州儒學士族首推范陽盧氏,可溯源於漢末大儒盧植。盧植與鄭玄同為經學大師馬融的弟子,他們共同奠定了河北儒學的基礎。盧植師從馬融時,通曉古文及今文經學,對經學所蘊含的思想有深入的思考,成為馬融眾多門生中的佼佼者。學成之後,他沒有接受州郡的徵用,隱居家鄉涿郡教授弟子。漢末豪傑公孫瓚、劉備都入其門下學習。盧植治學重心在禮學。他為《尚書》《三禮》作註解,整理前代經、傳、詩篇,刊正碑文,並奏請設置博士和學官對留存的文獻進行研究整理,以利於學術傳播。


北朝的幽州何以出了那麼多世家大族?

盧植,東漢末年名臣

除了治學成績斐然之外,盧植為政也可圈可點。漢靈帝建寧年間(公元168—172年),他接受朝廷徵辟為博士,後歷任九江、廬江太守,安撫南方少數民族,推行一系列新政,深得民心。為尚書時,因抵制權臣董卓而被貶斥,隱居上谷。袁紹統治河北時,請盧植為軍師。建安年間,曹操北征烏桓途經涿郡,讚譽盧植“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榦也”,並致祭盧植。曹操重視儒家綱常倫理的教化作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七月,頒佈崇儒興學令。曹丕取代漢室後,重視儒學政治倫理的實踐作用。以儒學傳家的盧氏家族,由此進一步得以重用。

盧植去世後,其子盧毓才學與品行過人,被曹丕納用為冀州主簿。當時時局混亂,逃亡的士兵很多,為防止士兵逃亡,以家屬連坐。有一名逃兵之妻白氏嫁入夫家,但還未與丈夫見過一面,大理寺以棄市之罪處罰,盧毓引用儒家經典駁回了這個判例。盧毓認為,未行成婚之禮的婦人死亡,據《禮》還是歸葬孃家,因為還不算夫婦。如今白氏未見丈夫一面,就要遭受棄市重刑,如果婚禮已成,又該用什麼樣的處罰呢?況且《尚書》中說寧可寬縱不依常法,也不能錯殺無辜。《禮記》也要求疑罪從輕處罰,防止濫刑。白氏等人接受了禮聘,處罰可以,但殺頭處罰太重。曹操對盧毓判決十分讚賞,認為他堅持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又引經典有意,使孤嘆息。”於是將盧毓升遷為丞相法曹議令史。而後盧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子孫盧欽、盧珽等累居高官,成為幽州極具影響力的世族之家。

幽州士族與北魏民族融合

北魏初進中原,一般士族對新政權尚有疑慮,經歷了十六國時期的混亂,很多北方大族都拒絕與拓跋氏合作,甚至離開故土追隨其他政權。拓跋氏為了立足中原,爭取當地社會勢力的支持,藉助豪族力量來治理成為當務之急。因此,政權建立之初,北魏太祖展示出謙卑的姿態,每得一地,對士大夫都一一接見,慰問討教,只要稍有才能便安排職位,予以任用。

作為幽州名門大族,盧氏家族在北魏初積極與拓跋政權合作。太武帝在神四年(公元431年),徵召天下儒俊,盧玄“首應旌命”。

不過,此時的幽州士族還是抱著以夏變夷的心態與少數民族統治者合作的。他們希望藉此能引領北朝政權進入華夏正統。

在民族融合之初,北魏的統治者雖然需要士族進入政權發揮參政作用,為其統治提供服務,但並不樂意全方位漢化,徹底拋棄原有的部族體制。這種思想勢必會引發胡漢利益的衝突。盧玄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有一次,受太武帝重用的崔浩打算按士族文化標準區分門第,盧玄考慮到此舉會引起鮮卑貴族的抵制,就馬上勸阻說:“創制立事,各有其時,這種區分會導致利益衝突,根本沒有多少人會同意,應該三思而行。”

到北魏中期,隨著漢化的不斷加深,統治者與漢族士人的融合也有了進一步發展。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就順應了這種趨勢。他遷都洛陽,禁鮮卑語、鮮卑服,與士族通婚,力圖將先進的文化制度鞏固下來,維護政治穩定。在這種政策的激勵下,幽州士族對北朝政權的認同感增強,對政治參與更為積極,北魏的典章制度進一步完善,以期能夠在與南朝政權的對峙中贏得更高的政治聲譽。范陽盧氏優良的學術修養和嚴謹的家風,也得到重視漢化的北魏統治者的青睞,獻文帝與孝文帝一共有三名公主嫁入盧家,大量揀選盧氏族女為后妃,這也意味著胡漢融合進一步跨越了民族的藩籬,得到了更多的認可與推廣。

幽州士族在長期的政治合作中,成為了北魏統治者不可缺少的助手。他們的家族治學內容也更加多元化。由於在政途中跋涉越久,對政治風浪就越敏感,他們對如何化解民族融合過程中的政治風險,順應社會趨勢提供可行的政見,非常關注。在現實面前,幽州士族開始擺脫專經為學的傳統,博涉經史,注重實幹,如盧文偉“頗涉經史,篤於交遊,少為鄉閭所敬”,盧愷“涉獵經史,有當世幹能”。

隨著北魏政治的衰微,分裂為東、西魏,然後分別被北齊和北周所替代。即使政局混亂,缺乏強有力的執政者推行漢化制度,民族融合的步伐依然不可阻擋地向前邁進。在這個過程中,幽州士族對北朝後期的政治文化建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東魏權臣高歡曾得到北方士族的大力支持。他一直堅持漢化道路,認為儒家文化才是正統思想,樹立政治正統成為必然趨勢。當時南朝梁武帝醉心於建設禮樂,令高歡頗感壓力,曾大發牢騷說:“江東還有一個叫蕭衍的吳人老頭,專心恢復古代的各項文化禮儀制度,中原的這些士大夫還認為他們才是正統的華夏君主,視我們為夷狄之類啊。”所以高歡即使自己長期與鮮卑貴族階層打交道,夫人婁氏也是鮮卑人,對漢文化禮制也不得不給予重視。

與東魏北齊對立的西魏北周,在民族融合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公元535年,宇文泰扶助西魏文帝在長安即位,西魏地理環境、人力物力都不及東魏,北魏末年的動亂已經使“朝章禮度,湮墜鹹盡。”為此權臣宇文泰亟須加強與士族的合作,對追隨他們入關的漢人士族態度友好,予以重用,盡力消除胡漢間的民族隔閡。隨從入關的盧辯博通經籍,世傳禮學,政權草創時,他因時制宜,設定的律令制度“皆合軌度”。西魏太子及諸王等,“皆行束俯之禮,受業於辯”。宇文泰本身喜好經術,於是令盧辯依周禮建六官,置公、卿、大夫、士,建立一套完整的官僚體系。並撰寫朝廷禮儀,按古禮制作使用車馬、禮服及各種用具。宇文泰這種復古尊禮的做法,極大地獲得了士族們的好感,博得他們對北周政權的盡心扶持。

較之北齊徵用士族,讓他們參與政治,北周統治者更注重確立漢文化禮儀制度,並加以施行。建德二年(573年)周武帝召集大臣、僧侶、道士就三教先後辯論,最終確立“儒教為先,道教為次,釋教為後”的次序,把儒學放在首要位置。最終接受漢文化程度更高的北周統一北齊,為以後隋王朝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


北朝的幽州何以出了那麼多世家大族?

北朝時期是少數民族大舉進入中原的時代。他們紛紛建立政權,主動擁抱漢文化並最終走上漢化的道路。

在少數民族漢化的過程中,留守北方的士族——主要是河北士族聚集在幽州附近。他們一方面維持家族正常發展,另一方面主動參與少數民族的政治生活,將儒家的政治倫理應用於少數民族政權的建設之中。伴隨這一過程,幽州的儒家文化日漸興盛起來。在北朝時期,這些士族逐漸發展壯大,躋身政界,造就了幽州門閥士族的崇高聲勢。

幽州儒學家族的興起

北朝時期幽州儒學士族首推范陽盧氏,可溯源於漢末大儒盧植。盧植與鄭玄同為經學大師馬融的弟子,他們共同奠定了河北儒學的基礎。盧植師從馬融時,通曉古文及今文經學,對經學所蘊含的思想有深入的思考,成為馬融眾多門生中的佼佼者。學成之後,他沒有接受州郡的徵用,隱居家鄉涿郡教授弟子。漢末豪傑公孫瓚、劉備都入其門下學習。盧植治學重心在禮學。他為《尚書》《三禮》作註解,整理前代經、傳、詩篇,刊正碑文,並奏請設置博士和學官對留存的文獻進行研究整理,以利於學術傳播。


北朝的幽州何以出了那麼多世家大族?

盧植,東漢末年名臣

除了治學成績斐然之外,盧植為政也可圈可點。漢靈帝建寧年間(公元168—172年),他接受朝廷徵辟為博士,後歷任九江、廬江太守,安撫南方少數民族,推行一系列新政,深得民心。為尚書時,因抵制權臣董卓而被貶斥,隱居上谷。袁紹統治河北時,請盧植為軍師。建安年間,曹操北征烏桓途經涿郡,讚譽盧植“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榦也”,並致祭盧植。曹操重視儒家綱常倫理的教化作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七月,頒佈崇儒興學令。曹丕取代漢室後,重視儒學政治倫理的實踐作用。以儒學傳家的盧氏家族,由此進一步得以重用。

盧植去世後,其子盧毓才學與品行過人,被曹丕納用為冀州主簿。當時時局混亂,逃亡的士兵很多,為防止士兵逃亡,以家屬連坐。有一名逃兵之妻白氏嫁入夫家,但還未與丈夫見過一面,大理寺以棄市之罪處罰,盧毓引用儒家經典駁回了這個判例。盧毓認為,未行成婚之禮的婦人死亡,據《禮》還是歸葬孃家,因為還不算夫婦。如今白氏未見丈夫一面,就要遭受棄市重刑,如果婚禮已成,又該用什麼樣的處罰呢?況且《尚書》中說寧可寬縱不依常法,也不能錯殺無辜。《禮記》也要求疑罪從輕處罰,防止濫刑。白氏等人接受了禮聘,處罰可以,但殺頭處罰太重。曹操對盧毓判決十分讚賞,認為他堅持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又引經典有意,使孤嘆息。”於是將盧毓升遷為丞相法曹議令史。而後盧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子孫盧欽、盧珽等累居高官,成為幽州極具影響力的世族之家。

幽州士族與北魏民族融合

北魏初進中原,一般士族對新政權尚有疑慮,經歷了十六國時期的混亂,很多北方大族都拒絕與拓跋氏合作,甚至離開故土追隨其他政權。拓跋氏為了立足中原,爭取當地社會勢力的支持,藉助豪族力量來治理成為當務之急。因此,政權建立之初,北魏太祖展示出謙卑的姿態,每得一地,對士大夫都一一接見,慰問討教,只要稍有才能便安排職位,予以任用。

作為幽州名門大族,盧氏家族在北魏初積極與拓跋政權合作。太武帝在神四年(公元431年),徵召天下儒俊,盧玄“首應旌命”。

不過,此時的幽州士族還是抱著以夏變夷的心態與少數民族統治者合作的。他們希望藉此能引領北朝政權進入華夏正統。

在民族融合之初,北魏的統治者雖然需要士族進入政權發揮參政作用,為其統治提供服務,但並不樂意全方位漢化,徹底拋棄原有的部族體制。這種思想勢必會引發胡漢利益的衝突。盧玄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有一次,受太武帝重用的崔浩打算按士族文化標準區分門第,盧玄考慮到此舉會引起鮮卑貴族的抵制,就馬上勸阻說:“創制立事,各有其時,這種區分會導致利益衝突,根本沒有多少人會同意,應該三思而行。”

到北魏中期,隨著漢化的不斷加深,統治者與漢族士人的融合也有了進一步發展。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就順應了這種趨勢。他遷都洛陽,禁鮮卑語、鮮卑服,與士族通婚,力圖將先進的文化制度鞏固下來,維護政治穩定。在這種政策的激勵下,幽州士族對北朝政權的認同感增強,對政治參與更為積極,北魏的典章制度進一步完善,以期能夠在與南朝政權的對峙中贏得更高的政治聲譽。范陽盧氏優良的學術修養和嚴謹的家風,也得到重視漢化的北魏統治者的青睞,獻文帝與孝文帝一共有三名公主嫁入盧家,大量揀選盧氏族女為后妃,這也意味著胡漢融合進一步跨越了民族的藩籬,得到了更多的認可與推廣。

幽州士族在長期的政治合作中,成為了北魏統治者不可缺少的助手。他們的家族治學內容也更加多元化。由於在政途中跋涉越久,對政治風浪就越敏感,他們對如何化解民族融合過程中的政治風險,順應社會趨勢提供可行的政見,非常關注。在現實面前,幽州士族開始擺脫專經為學的傳統,博涉經史,注重實幹,如盧文偉“頗涉經史,篤於交遊,少為鄉閭所敬”,盧愷“涉獵經史,有當世幹能”。

隨著北魏政治的衰微,分裂為東、西魏,然後分別被北齊和北周所替代。即使政局混亂,缺乏強有力的執政者推行漢化制度,民族融合的步伐依然不可阻擋地向前邁進。在這個過程中,幽州士族對北朝後期的政治文化建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東魏權臣高歡曾得到北方士族的大力支持。他一直堅持漢化道路,認為儒家文化才是正統思想,樹立政治正統成為必然趨勢。當時南朝梁武帝醉心於建設禮樂,令高歡頗感壓力,曾大發牢騷說:“江東還有一個叫蕭衍的吳人老頭,專心恢復古代的各項文化禮儀制度,中原的這些士大夫還認為他們才是正統的華夏君主,視我們為夷狄之類啊。”所以高歡即使自己長期與鮮卑貴族階層打交道,夫人婁氏也是鮮卑人,對漢文化禮制也不得不給予重視。

與東魏北齊對立的西魏北周,在民族融合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公元535年,宇文泰扶助西魏文帝在長安即位,西魏地理環境、人力物力都不及東魏,北魏末年的動亂已經使“朝章禮度,湮墜鹹盡。”為此權臣宇文泰亟須加強與士族的合作,對追隨他們入關的漢人士族態度友好,予以重用,盡力消除胡漢間的民族隔閡。隨從入關的盧辯博通經籍,世傳禮學,政權草創時,他因時制宜,設定的律令制度“皆合軌度”。西魏太子及諸王等,“皆行束俯之禮,受業於辯”。宇文泰本身喜好經術,於是令盧辯依周禮建六官,置公、卿、大夫、士,建立一套完整的官僚體系。並撰寫朝廷禮儀,按古禮制作使用車馬、禮服及各種用具。宇文泰這種復古尊禮的做法,極大地獲得了士族們的好感,博得他們對北周政權的盡心扶持。

較之北齊徵用士族,讓他們參與政治,北周統治者更注重確立漢文化禮儀制度,並加以施行。建德二年(573年)周武帝召集大臣、僧侶、道士就三教先後辯論,最終確立“儒教為先,道教為次,釋教為後”的次序,把儒學放在首要位置。最終接受漢文化程度更高的北周統一北齊,為以後隋王朝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北朝的幽州何以出了那麼多世家大族?

士族家學的傳承與發展

士族的累世家學,為他們躋身政治提供了有利條件,而與政治的緊密結合又形成了累世高門。

在北朝時期,幽州的世家大族以范陽盧氏、祖氏、北平陽氏等為代表。他們以淵博的家學名著一時。為了維持優越的社會與政治地位,這些士族格外注重人才的培養與家學的傳承,漸漸形成了不同風格的家學流派。同時,家學的內容也日漸豐富,不侷限於對經學的研讀,而將視野擴大到文學、史學、書法、曆法、算學等門類。

盧氏家族崇尚學業,以才學見稱於時,人才輩出。在《魏書·盧玄傳》中記載,盧氏家族“子孫繼跡,為世盛門。其文武功烈,殆無足紀,而見重於時,聲高冠帶,蓋德業儒素有過人者”。在這個家族的後代子孫中,盧景裕因精通諸經、品行卓越而聞名。他曾長期隱居,置身世事之外,先後為《周易》《尚書》《孝經》等作注。

後來,高歡得知盧景裕的才學,便委以重任,既為他建造府邸,又派遣特使,邀請其教授自己的兒子們傳統經學。高歡之子高澄當政後繼續推行漢文化,招攬才俊在府中講學。因盧景裕所註解的《易經》傳播廣泛,便特邀其專門講解《易經》。盧景裕講《易經》措辭從容,辨析精微,對他發問辯駁的人經常因為與他意見相左而言語不遜。盧景裕從容應對,回答得無懈可擊。聽眾都為他的風度和學識所傾倒。

幽州范陽祖氏也以文學、音律、歷算見稱於時,同樣也在北朝備受重用。其中以祖珽為代表。祖珽多才多藝,文筆出眾,妙解音律,陰陽占卜和醫術也很精通。因為長期與鮮卑貴族共處朝堂,祖珽熟練掌握了少數民族語言。後來,祖珽深得高歡父子寵信,經常讓他起草重要詔令文誥。到北齊末年,祖珽執掌機樞,勢傾朝野。

北平陽氏也富有才學,人才輩出。在《魏書·陽尼傳》中記載,陽尼“北平無終人。少好學,博通群籍,與上谷侯天護、頓丘李彪同志齊名”。因為陽尼博學多才,先後被幽州刺史胡泥及中書監高閭、侍中李衝舉薦,先拜為祕書著作郎,又升遷為國子祭酒。孝文帝在宮中講授經典,特別詔令陽尼旁聽,以資顧問。在這個家族中,後世子孫大多“好學不倦,博綜經史”,備受世人稱讚。

北朝時期幽州士族憑藉深厚家學滋養了家族的後代子孫,為統治階級輸送了大量的有用之才。他們不僅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提供了有力的政治思想上的支持,還促進了少數民族的漢化,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同時在學術的傳承與發揚上,為幽州文化的興盛作出了突出貢獻,正如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所言:“夫河北之地,東漢、曹魏、西晉時固為文化甚高區域,雖經胡族之亂,然北魏至隋其地之漢化仍未見甚衰減之相。”

作者:許輝,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文章來源於《前線》雜誌2019年第7期,原文標題《北朝時期幽州的儒學與士族》

責編:金蕾蕾

版式:鄺巖

監製:李愛玲

圖片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註明微信公眾號:前線理論圈(id:qianxiantheory)

前線客戶端已上線

掃一掃下圖二維碼下載

或在應用商店搜索【前線雜誌】


"


北朝的幽州何以出了那麼多世家大族?

北朝時期是少數民族大舉進入中原的時代。他們紛紛建立政權,主動擁抱漢文化並最終走上漢化的道路。

在少數民族漢化的過程中,留守北方的士族——主要是河北士族聚集在幽州附近。他們一方面維持家族正常發展,另一方面主動參與少數民族的政治生活,將儒家的政治倫理應用於少數民族政權的建設之中。伴隨這一過程,幽州的儒家文化日漸興盛起來。在北朝時期,這些士族逐漸發展壯大,躋身政界,造就了幽州門閥士族的崇高聲勢。

幽州儒學家族的興起

北朝時期幽州儒學士族首推范陽盧氏,可溯源於漢末大儒盧植。盧植與鄭玄同為經學大師馬融的弟子,他們共同奠定了河北儒學的基礎。盧植師從馬融時,通曉古文及今文經學,對經學所蘊含的思想有深入的思考,成為馬融眾多門生中的佼佼者。學成之後,他沒有接受州郡的徵用,隱居家鄉涿郡教授弟子。漢末豪傑公孫瓚、劉備都入其門下學習。盧植治學重心在禮學。他為《尚書》《三禮》作註解,整理前代經、傳、詩篇,刊正碑文,並奏請設置博士和學官對留存的文獻進行研究整理,以利於學術傳播。


北朝的幽州何以出了那麼多世家大族?

盧植,東漢末年名臣

除了治學成績斐然之外,盧植為政也可圈可點。漢靈帝建寧年間(公元168—172年),他接受朝廷徵辟為博士,後歷任九江、廬江太守,安撫南方少數民族,推行一系列新政,深得民心。為尚書時,因抵制權臣董卓而被貶斥,隱居上谷。袁紹統治河北時,請盧植為軍師。建安年間,曹操北征烏桓途經涿郡,讚譽盧植“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榦也”,並致祭盧植。曹操重視儒家綱常倫理的教化作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七月,頒佈崇儒興學令。曹丕取代漢室後,重視儒學政治倫理的實踐作用。以儒學傳家的盧氏家族,由此進一步得以重用。

盧植去世後,其子盧毓才學與品行過人,被曹丕納用為冀州主簿。當時時局混亂,逃亡的士兵很多,為防止士兵逃亡,以家屬連坐。有一名逃兵之妻白氏嫁入夫家,但還未與丈夫見過一面,大理寺以棄市之罪處罰,盧毓引用儒家經典駁回了這個判例。盧毓認為,未行成婚之禮的婦人死亡,據《禮》還是歸葬孃家,因為還不算夫婦。如今白氏未見丈夫一面,就要遭受棄市重刑,如果婚禮已成,又該用什麼樣的處罰呢?況且《尚書》中說寧可寬縱不依常法,也不能錯殺無辜。《禮記》也要求疑罪從輕處罰,防止濫刑。白氏等人接受了禮聘,處罰可以,但殺頭處罰太重。曹操對盧毓判決十分讚賞,認為他堅持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又引經典有意,使孤嘆息。”於是將盧毓升遷為丞相法曹議令史。而後盧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子孫盧欽、盧珽等累居高官,成為幽州極具影響力的世族之家。

幽州士族與北魏民族融合

北魏初進中原,一般士族對新政權尚有疑慮,經歷了十六國時期的混亂,很多北方大族都拒絕與拓跋氏合作,甚至離開故土追隨其他政權。拓跋氏為了立足中原,爭取當地社會勢力的支持,藉助豪族力量來治理成為當務之急。因此,政權建立之初,北魏太祖展示出謙卑的姿態,每得一地,對士大夫都一一接見,慰問討教,只要稍有才能便安排職位,予以任用。

作為幽州名門大族,盧氏家族在北魏初積極與拓跋政權合作。太武帝在神四年(公元431年),徵召天下儒俊,盧玄“首應旌命”。

不過,此時的幽州士族還是抱著以夏變夷的心態與少數民族統治者合作的。他們希望藉此能引領北朝政權進入華夏正統。

在民族融合之初,北魏的統治者雖然需要士族進入政權發揮參政作用,為其統治提供服務,但並不樂意全方位漢化,徹底拋棄原有的部族體制。這種思想勢必會引發胡漢利益的衝突。盧玄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有一次,受太武帝重用的崔浩打算按士族文化標準區分門第,盧玄考慮到此舉會引起鮮卑貴族的抵制,就馬上勸阻說:“創制立事,各有其時,這種區分會導致利益衝突,根本沒有多少人會同意,應該三思而行。”

到北魏中期,隨著漢化的不斷加深,統治者與漢族士人的融合也有了進一步發展。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就順應了這種趨勢。他遷都洛陽,禁鮮卑語、鮮卑服,與士族通婚,力圖將先進的文化制度鞏固下來,維護政治穩定。在這種政策的激勵下,幽州士族對北朝政權的認同感增強,對政治參與更為積極,北魏的典章制度進一步完善,以期能夠在與南朝政權的對峙中贏得更高的政治聲譽。范陽盧氏優良的學術修養和嚴謹的家風,也得到重視漢化的北魏統治者的青睞,獻文帝與孝文帝一共有三名公主嫁入盧家,大量揀選盧氏族女為后妃,這也意味著胡漢融合進一步跨越了民族的藩籬,得到了更多的認可與推廣。

幽州士族在長期的政治合作中,成為了北魏統治者不可缺少的助手。他們的家族治學內容也更加多元化。由於在政途中跋涉越久,對政治風浪就越敏感,他們對如何化解民族融合過程中的政治風險,順應社會趨勢提供可行的政見,非常關注。在現實面前,幽州士族開始擺脫專經為學的傳統,博涉經史,注重實幹,如盧文偉“頗涉經史,篤於交遊,少為鄉閭所敬”,盧愷“涉獵經史,有當世幹能”。

隨著北魏政治的衰微,分裂為東、西魏,然後分別被北齊和北周所替代。即使政局混亂,缺乏強有力的執政者推行漢化制度,民族融合的步伐依然不可阻擋地向前邁進。在這個過程中,幽州士族對北朝後期的政治文化建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東魏權臣高歡曾得到北方士族的大力支持。他一直堅持漢化道路,認為儒家文化才是正統思想,樹立政治正統成為必然趨勢。當時南朝梁武帝醉心於建設禮樂,令高歡頗感壓力,曾大發牢騷說:“江東還有一個叫蕭衍的吳人老頭,專心恢復古代的各項文化禮儀制度,中原的這些士大夫還認為他們才是正統的華夏君主,視我們為夷狄之類啊。”所以高歡即使自己長期與鮮卑貴族階層打交道,夫人婁氏也是鮮卑人,對漢文化禮制也不得不給予重視。

與東魏北齊對立的西魏北周,在民族融合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公元535年,宇文泰扶助西魏文帝在長安即位,西魏地理環境、人力物力都不及東魏,北魏末年的動亂已經使“朝章禮度,湮墜鹹盡。”為此權臣宇文泰亟須加強與士族的合作,對追隨他們入關的漢人士族態度友好,予以重用,盡力消除胡漢間的民族隔閡。隨從入關的盧辯博通經籍,世傳禮學,政權草創時,他因時制宜,設定的律令制度“皆合軌度”。西魏太子及諸王等,“皆行束俯之禮,受業於辯”。宇文泰本身喜好經術,於是令盧辯依周禮建六官,置公、卿、大夫、士,建立一套完整的官僚體系。並撰寫朝廷禮儀,按古禮制作使用車馬、禮服及各種用具。宇文泰這種復古尊禮的做法,極大地獲得了士族們的好感,博得他們對北周政權的盡心扶持。

較之北齊徵用士族,讓他們參與政治,北周統治者更注重確立漢文化禮儀制度,並加以施行。建德二年(573年)周武帝召集大臣、僧侶、道士就三教先後辯論,最終確立“儒教為先,道教為次,釋教為後”的次序,把儒學放在首要位置。最終接受漢文化程度更高的北周統一北齊,為以後隋王朝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北朝的幽州何以出了那麼多世家大族?

士族家學的傳承與發展

士族的累世家學,為他們躋身政治提供了有利條件,而與政治的緊密結合又形成了累世高門。

在北朝時期,幽州的世家大族以范陽盧氏、祖氏、北平陽氏等為代表。他們以淵博的家學名著一時。為了維持優越的社會與政治地位,這些士族格外注重人才的培養與家學的傳承,漸漸形成了不同風格的家學流派。同時,家學的內容也日漸豐富,不侷限於對經學的研讀,而將視野擴大到文學、史學、書法、曆法、算學等門類。

盧氏家族崇尚學業,以才學見稱於時,人才輩出。在《魏書·盧玄傳》中記載,盧氏家族“子孫繼跡,為世盛門。其文武功烈,殆無足紀,而見重於時,聲高冠帶,蓋德業儒素有過人者”。在這個家族的後代子孫中,盧景裕因精通諸經、品行卓越而聞名。他曾長期隱居,置身世事之外,先後為《周易》《尚書》《孝經》等作注。

後來,高歡得知盧景裕的才學,便委以重任,既為他建造府邸,又派遣特使,邀請其教授自己的兒子們傳統經學。高歡之子高澄當政後繼續推行漢文化,招攬才俊在府中講學。因盧景裕所註解的《易經》傳播廣泛,便特邀其專門講解《易經》。盧景裕講《易經》措辭從容,辨析精微,對他發問辯駁的人經常因為與他意見相左而言語不遜。盧景裕從容應對,回答得無懈可擊。聽眾都為他的風度和學識所傾倒。

幽州范陽祖氏也以文學、音律、歷算見稱於時,同樣也在北朝備受重用。其中以祖珽為代表。祖珽多才多藝,文筆出眾,妙解音律,陰陽占卜和醫術也很精通。因為長期與鮮卑貴族共處朝堂,祖珽熟練掌握了少數民族語言。後來,祖珽深得高歡父子寵信,經常讓他起草重要詔令文誥。到北齊末年,祖珽執掌機樞,勢傾朝野。

北平陽氏也富有才學,人才輩出。在《魏書·陽尼傳》中記載,陽尼“北平無終人。少好學,博通群籍,與上谷侯天護、頓丘李彪同志齊名”。因為陽尼博學多才,先後被幽州刺史胡泥及中書監高閭、侍中李衝舉薦,先拜為祕書著作郎,又升遷為國子祭酒。孝文帝在宮中講授經典,特別詔令陽尼旁聽,以資顧問。在這個家族中,後世子孫大多“好學不倦,博綜經史”,備受世人稱讚。

北朝時期幽州士族憑藉深厚家學滋養了家族的後代子孫,為統治階級輸送了大量的有用之才。他們不僅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提供了有力的政治思想上的支持,還促進了少數民族的漢化,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同時在學術的傳承與發揚上,為幽州文化的興盛作出了突出貢獻,正如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所言:“夫河北之地,東漢、曹魏、西晉時固為文化甚高區域,雖經胡族之亂,然北魏至隋其地之漢化仍未見甚衰減之相。”

作者:許輝,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文章來源於《前線》雜誌2019年第7期,原文標題《北朝時期幽州的儒學與士族》

責編:金蕾蕾

版式:鄺巖

監製:李愛玲

圖片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註明微信公眾號:前線理論圈(id:qianxiantheory)

前線客戶端已上線

掃一掃下圖二維碼下載

或在應用商店搜索【前線雜誌】


北朝的幽州何以出了那麼多世家大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