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可否這麼理解,攝影是通向你想要達到的意境與意向的工具。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您的攝影是為了表達生活本身的詩意?

A:對的,攝影在我的生活中,是媒介的身份,是我用來表達對世界觀點的工具。它類同於文字、繪畫,亦或音樂。我對生活的體悟,感知內心的需求,以及對物對人對琉璃世界的雜陳和順流,都通過了攝影這個媒介來揮灑。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可否這麼理解,攝影是通向你想要達到的意境與意向的工具。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您的攝影是為了表達生活本身的詩意?

A:對的,攝影在我的生活中,是媒介的身份,是我用來表達對世界觀點的工具。它類同於文字、繪畫,亦或音樂。我對生活的體悟,感知內心的需求,以及對物對人對琉璃世界的雜陳和順流,都通過了攝影這個媒介來揮灑。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可否這麼理解,攝影是通向你想要達到的意境與意向的工具。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您的攝影是為了表達生活本身的詩意?

A:對的,攝影在我的生活中,是媒介的身份,是我用來表達對世界觀點的工具。它類同於文字、繪畫,亦或音樂。我對生活的體悟,感知內心的需求,以及對物對人對琉璃世界的雜陳和順流,都通過了攝影這個媒介來揮灑。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可否這麼理解,攝影是通向你想要達到的意境與意向的工具。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您的攝影是為了表達生活本身的詩意?

A:對的,攝影在我的生活中,是媒介的身份,是我用來表達對世界觀點的工具。它類同於文字、繪畫,亦或音樂。我對生活的體悟,感知內心的需求,以及對物對人對琉璃世界的雜陳和順流,都通過了攝影這個媒介來揮灑。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食物是故鄉的一種載體,所以它是有生命的。

那麼另一種的“道具”,是對片中人(如男人與孩童)的塑造,觀眾能一眼感覺到古代的氣息,卻不像是許多古裝照片生硬刻意+滿滿的穿越感,除了用服飾來營造氛圍,您還有什麼方法?

A:除了上之所述,我對植物環境有比較濃烈的偏執。日常的生活圈,很難覓得完全古陳的環境,一方面人工痕跡很重,有的是仿舊設計,失了歲月沉澱,另一方面是沒有條件次次拍攝都千山萬水到訪一地。於是從身邊的山水之境裡尋覓更多的可能,而山水之中不論跨越幾個朝代,總是不容易出錯的。草木皆有情,再代入人物的氣息,畫面便也帶了些人物本身的故事。

Q:不論是食物還是敘事,都融入了植物圖鑑,故有人間草木的意思。

在拍攝的實際過程中,您怎麼指導“拍攝對象”做出您腦海中的畫面?其中您最覺得最難的是哪一步?

A:最難的一步是自己心中如何有情。許多人不能理解和不能言語的東西怎麼對話,山不能言,水不能語。所以語言真的是人類才有的天賦?感情是人類專屬的疆域?我在看德國作家Peter Wohlleben的《樹的祕密生命》一書時,才明白,其實樹也有聲音,也有獨特的情感,其中有句話:「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狼撕裂野豬,還是鹿吃掉一株橡樹幼苗,其結果都是痛苦與死亡」。

即使是一棵小樹苗,它的死亡也是痛苦的。這也是我對生活的一個態度之一,萬物有靈,草木本心。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可否這麼理解,攝影是通向你想要達到的意境與意向的工具。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您的攝影是為了表達生活本身的詩意?

A:對的,攝影在我的生活中,是媒介的身份,是我用來表達對世界觀點的工具。它類同於文字、繪畫,亦或音樂。我對生活的體悟,感知內心的需求,以及對物對人對琉璃世界的雜陳和順流,都通過了攝影這個媒介來揮灑。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食物是故鄉的一種載體,所以它是有生命的。

那麼另一種的“道具”,是對片中人(如男人與孩童)的塑造,觀眾能一眼感覺到古代的氣息,卻不像是許多古裝照片生硬刻意+滿滿的穿越感,除了用服飾來營造氛圍,您還有什麼方法?

A:除了上之所述,我對植物環境有比較濃烈的偏執。日常的生活圈,很難覓得完全古陳的環境,一方面人工痕跡很重,有的是仿舊設計,失了歲月沉澱,另一方面是沒有條件次次拍攝都千山萬水到訪一地。於是從身邊的山水之境裡尋覓更多的可能,而山水之中不論跨越幾個朝代,總是不容易出錯的。草木皆有情,再代入人物的氣息,畫面便也帶了些人物本身的故事。

Q:不論是食物還是敘事,都融入了植物圖鑑,故有人間草木的意思。

在拍攝的實際過程中,您怎麼指導“拍攝對象”做出您腦海中的畫面?其中您最覺得最難的是哪一步?

A:最難的一步是自己心中如何有情。許多人不能理解和不能言語的東西怎麼對話,山不能言,水不能語。所以語言真的是人類才有的天賦?感情是人類專屬的疆域?我在看德國作家Peter Wohlleben的《樹的祕密生命》一書時,才明白,其實樹也有聲音,也有獨特的情感,其中有句話:「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狼撕裂野豬,還是鹿吃掉一株橡樹幼苗,其結果都是痛苦與死亡」。

即使是一棵小樹苗,它的死亡也是痛苦的。這也是我對生活的一個態度之一,萬物有靈,草木本心。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可否這麼理解,攝影是通向你想要達到的意境與意向的工具。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您的攝影是為了表達生活本身的詩意?

A:對的,攝影在我的生活中,是媒介的身份,是我用來表達對世界觀點的工具。它類同於文字、繪畫,亦或音樂。我對生活的體悟,感知內心的需求,以及對物對人對琉璃世界的雜陳和順流,都通過了攝影這個媒介來揮灑。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食物是故鄉的一種載體,所以它是有生命的。

那麼另一種的“道具”,是對片中人(如男人與孩童)的塑造,觀眾能一眼感覺到古代的氣息,卻不像是許多古裝照片生硬刻意+滿滿的穿越感,除了用服飾來營造氛圍,您還有什麼方法?

A:除了上之所述,我對植物環境有比較濃烈的偏執。日常的生活圈,很難覓得完全古陳的環境,一方面人工痕跡很重,有的是仿舊設計,失了歲月沉澱,另一方面是沒有條件次次拍攝都千山萬水到訪一地。於是從身邊的山水之境裡尋覓更多的可能,而山水之中不論跨越幾個朝代,總是不容易出錯的。草木皆有情,再代入人物的氣息,畫面便也帶了些人物本身的故事。

Q:不論是食物還是敘事,都融入了植物圖鑑,故有人間草木的意思。

在拍攝的實際過程中,您怎麼指導“拍攝對象”做出您腦海中的畫面?其中您最覺得最難的是哪一步?

A:最難的一步是自己心中如何有情。許多人不能理解和不能言語的東西怎麼對話,山不能言,水不能語。所以語言真的是人類才有的天賦?感情是人類專屬的疆域?我在看德國作家Peter Wohlleben的《樹的祕密生命》一書時,才明白,其實樹也有聲音,也有獨特的情感,其中有句話:「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狼撕裂野豬,還是鹿吃掉一株橡樹幼苗,其結果都是痛苦與死亡」。

即使是一棵小樹苗,它的死亡也是痛苦的。這也是我對生活的一個態度之一,萬物有靈,草木本心。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若是唯心的來說,微塵也有靈,實際上是一種憐惜萬事萬物的同理心。

這麼理解的話,您與其說選擇了古人的畫風,不如說更接近遺世獨立的隱士?

A:既是遺世獨立,也是桀驁不馴。古味之象總是能綿遠悠長,像一幅情意深深的水墨,三言兩語甚至能把虛空之境都明白了說,也只有這個畫風是能夠擔當的。

Q:那對比起來的話,如果要在現代社會表達這些意境,您覺得會有難度嗎?

A:其實我覺得不是難度的問題,而是當代的社會環境,很難賦予到我們這樣類同的體會。現在整體來看,有的泡沫,有的急躁,更多的是消費主義,擁有不同的解讀成為了新的標杆,認同感處在邊緣的地帶。當然,有不同的解讀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古代舊時的那份詩情畫意,很難再回到我們的身邊,這是進步,也是必然的消亡。

當然,整合同風格道具的能力是不在話下的,我也有很多現代風格的攝影作品,但呼聲較之中國風就清淡很多。一方面我覺得自己也許是造化不足,另一方面,我覺得是當代的審美非常多元,高低參差,觀眾都在各取所需。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可否這麼理解,攝影是通向你想要達到的意境與意向的工具。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您的攝影是為了表達生活本身的詩意?

A:對的,攝影在我的生活中,是媒介的身份,是我用來表達對世界觀點的工具。它類同於文字、繪畫,亦或音樂。我對生活的體悟,感知內心的需求,以及對物對人對琉璃世界的雜陳和順流,都通過了攝影這個媒介來揮灑。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食物是故鄉的一種載體,所以它是有生命的。

那麼另一種的“道具”,是對片中人(如男人與孩童)的塑造,觀眾能一眼感覺到古代的氣息,卻不像是許多古裝照片生硬刻意+滿滿的穿越感,除了用服飾來營造氛圍,您還有什麼方法?

A:除了上之所述,我對植物環境有比較濃烈的偏執。日常的生活圈,很難覓得完全古陳的環境,一方面人工痕跡很重,有的是仿舊設計,失了歲月沉澱,另一方面是沒有條件次次拍攝都千山萬水到訪一地。於是從身邊的山水之境裡尋覓更多的可能,而山水之中不論跨越幾個朝代,總是不容易出錯的。草木皆有情,再代入人物的氣息,畫面便也帶了些人物本身的故事。

Q:不論是食物還是敘事,都融入了植物圖鑑,故有人間草木的意思。

在拍攝的實際過程中,您怎麼指導“拍攝對象”做出您腦海中的畫面?其中您最覺得最難的是哪一步?

A:最難的一步是自己心中如何有情。許多人不能理解和不能言語的東西怎麼對話,山不能言,水不能語。所以語言真的是人類才有的天賦?感情是人類專屬的疆域?我在看德國作家Peter Wohlleben的《樹的祕密生命》一書時,才明白,其實樹也有聲音,也有獨特的情感,其中有句話:「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狼撕裂野豬,還是鹿吃掉一株橡樹幼苗,其結果都是痛苦與死亡」。

即使是一棵小樹苗,它的死亡也是痛苦的。這也是我對生活的一個態度之一,萬物有靈,草木本心。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若是唯心的來說,微塵也有靈,實際上是一種憐惜萬事萬物的同理心。

這麼理解的話,您與其說選擇了古人的畫風,不如說更接近遺世獨立的隱士?

A:既是遺世獨立,也是桀驁不馴。古味之象總是能綿遠悠長,像一幅情意深深的水墨,三言兩語甚至能把虛空之境都明白了說,也只有這個畫風是能夠擔當的。

Q:那對比起來的話,如果要在現代社會表達這些意境,您覺得會有難度嗎?

A:其實我覺得不是難度的問題,而是當代的社會環境,很難賦予到我們這樣類同的體會。現在整體來看,有的泡沫,有的急躁,更多的是消費主義,擁有不同的解讀成為了新的標杆,認同感處在邊緣的地帶。當然,有不同的解讀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古代舊時的那份詩情畫意,很難再回到我們的身邊,這是進步,也是必然的消亡。

當然,整合同風格道具的能力是不在話下的,我也有很多現代風格的攝影作品,但呼聲較之中國風就清淡很多。一方面我覺得自己也許是造化不足,另一方面,我覺得是當代的審美非常多元,高低參差,觀眾都在各取所需。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可否這麼理解,攝影是通向你想要達到的意境與意向的工具。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您的攝影是為了表達生活本身的詩意?

A:對的,攝影在我的生活中,是媒介的身份,是我用來表達對世界觀點的工具。它類同於文字、繪畫,亦或音樂。我對生活的體悟,感知內心的需求,以及對物對人對琉璃世界的雜陳和順流,都通過了攝影這個媒介來揮灑。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食物是故鄉的一種載體,所以它是有生命的。

那麼另一種的“道具”,是對片中人(如男人與孩童)的塑造,觀眾能一眼感覺到古代的氣息,卻不像是許多古裝照片生硬刻意+滿滿的穿越感,除了用服飾來營造氛圍,您還有什麼方法?

A:除了上之所述,我對植物環境有比較濃烈的偏執。日常的生活圈,很難覓得完全古陳的環境,一方面人工痕跡很重,有的是仿舊設計,失了歲月沉澱,另一方面是沒有條件次次拍攝都千山萬水到訪一地。於是從身邊的山水之境裡尋覓更多的可能,而山水之中不論跨越幾個朝代,總是不容易出錯的。草木皆有情,再代入人物的氣息,畫面便也帶了些人物本身的故事。

Q:不論是食物還是敘事,都融入了植物圖鑑,故有人間草木的意思。

在拍攝的實際過程中,您怎麼指導“拍攝對象”做出您腦海中的畫面?其中您最覺得最難的是哪一步?

A:最難的一步是自己心中如何有情。許多人不能理解和不能言語的東西怎麼對話,山不能言,水不能語。所以語言真的是人類才有的天賦?感情是人類專屬的疆域?我在看德國作家Peter Wohlleben的《樹的祕密生命》一書時,才明白,其實樹也有聲音,也有獨特的情感,其中有句話:「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狼撕裂野豬,還是鹿吃掉一株橡樹幼苗,其結果都是痛苦與死亡」。

即使是一棵小樹苗,它的死亡也是痛苦的。這也是我對生活的一個態度之一,萬物有靈,草木本心。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若是唯心的來說,微塵也有靈,實際上是一種憐惜萬事萬物的同理心。

這麼理解的話,您與其說選擇了古人的畫風,不如說更接近遺世獨立的隱士?

A:既是遺世獨立,也是桀驁不馴。古味之象總是能綿遠悠長,像一幅情意深深的水墨,三言兩語甚至能把虛空之境都明白了說,也只有這個畫風是能夠擔當的。

Q:那對比起來的話,如果要在現代社會表達這些意境,您覺得會有難度嗎?

A:其實我覺得不是難度的問題,而是當代的社會環境,很難賦予到我們這樣類同的體會。現在整體來看,有的泡沫,有的急躁,更多的是消費主義,擁有不同的解讀成為了新的標杆,認同感處在邊緣的地帶。當然,有不同的解讀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古代舊時的那份詩情畫意,很難再回到我們的身邊,這是進步,也是必然的消亡。

當然,整合同風格道具的能力是不在話下的,我也有很多現代風格的攝影作品,但呼聲較之中國風就清淡很多。一方面我覺得自己也許是造化不足,另一方面,我覺得是當代的審美非常多元,高低參差,觀眾都在各取所需。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可否這麼理解,攝影是通向你想要達到的意境與意向的工具。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您的攝影是為了表達生活本身的詩意?

A:對的,攝影在我的生活中,是媒介的身份,是我用來表達對世界觀點的工具。它類同於文字、繪畫,亦或音樂。我對生活的體悟,感知內心的需求,以及對物對人對琉璃世界的雜陳和順流,都通過了攝影這個媒介來揮灑。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食物是故鄉的一種載體,所以它是有生命的。

那麼另一種的“道具”,是對片中人(如男人與孩童)的塑造,觀眾能一眼感覺到古代的氣息,卻不像是許多古裝照片生硬刻意+滿滿的穿越感,除了用服飾來營造氛圍,您還有什麼方法?

A:除了上之所述,我對植物環境有比較濃烈的偏執。日常的生活圈,很難覓得完全古陳的環境,一方面人工痕跡很重,有的是仿舊設計,失了歲月沉澱,另一方面是沒有條件次次拍攝都千山萬水到訪一地。於是從身邊的山水之境裡尋覓更多的可能,而山水之中不論跨越幾個朝代,總是不容易出錯的。草木皆有情,再代入人物的氣息,畫面便也帶了些人物本身的故事。

Q:不論是食物還是敘事,都融入了植物圖鑑,故有人間草木的意思。

在拍攝的實際過程中,您怎麼指導“拍攝對象”做出您腦海中的畫面?其中您最覺得最難的是哪一步?

A:最難的一步是自己心中如何有情。許多人不能理解和不能言語的東西怎麼對話,山不能言,水不能語。所以語言真的是人類才有的天賦?感情是人類專屬的疆域?我在看德國作家Peter Wohlleben的《樹的祕密生命》一書時,才明白,其實樹也有聲音,也有獨特的情感,其中有句話:「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狼撕裂野豬,還是鹿吃掉一株橡樹幼苗,其結果都是痛苦與死亡」。

即使是一棵小樹苗,它的死亡也是痛苦的。這也是我對生活的一個態度之一,萬物有靈,草木本心。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若是唯心的來說,微塵也有靈,實際上是一種憐惜萬事萬物的同理心。

這麼理解的話,您與其說選擇了古人的畫風,不如說更接近遺世獨立的隱士?

A:既是遺世獨立,也是桀驁不馴。古味之象總是能綿遠悠長,像一幅情意深深的水墨,三言兩語甚至能把虛空之境都明白了說,也只有這個畫風是能夠擔當的。

Q:那對比起來的話,如果要在現代社會表達這些意境,您覺得會有難度嗎?

A:其實我覺得不是難度的問題,而是當代的社會環境,很難賦予到我們這樣類同的體會。現在整體來看,有的泡沫,有的急躁,更多的是消費主義,擁有不同的解讀成為了新的標杆,認同感處在邊緣的地帶。當然,有不同的解讀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古代舊時的那份詩情畫意,很難再回到我們的身邊,這是進步,也是必然的消亡。

當然,整合同風格道具的能力是不在話下的,我也有很多現代風格的攝影作品,但呼聲較之中國風就清淡很多。一方面我覺得自己也許是造化不足,另一方面,我覺得是當代的審美非常多元,高低參差,觀眾都在各取所需。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您把對於古代舊時的情愫,與對於故鄉舊時的情愫融為一體?它們對你而言是相同的嗎?

A:準確地說,我只是單純對於故鄉,對於父母的情愫。我走上靜物美食攝影的路,也是出於對父母的那份深情。而父母的存在,正好處於跨越的一段時間軸裡,古風便成為了最合恰的表達方式。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可否這麼理解,攝影是通向你想要達到的意境與意向的工具。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您的攝影是為了表達生活本身的詩意?

A:對的,攝影在我的生活中,是媒介的身份,是我用來表達對世界觀點的工具。它類同於文字、繪畫,亦或音樂。我對生活的體悟,感知內心的需求,以及對物對人對琉璃世界的雜陳和順流,都通過了攝影這個媒介來揮灑。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食物是故鄉的一種載體,所以它是有生命的。

那麼另一種的“道具”,是對片中人(如男人與孩童)的塑造,觀眾能一眼感覺到古代的氣息,卻不像是許多古裝照片生硬刻意+滿滿的穿越感,除了用服飾來營造氛圍,您還有什麼方法?

A:除了上之所述,我對植物環境有比較濃烈的偏執。日常的生活圈,很難覓得完全古陳的環境,一方面人工痕跡很重,有的是仿舊設計,失了歲月沉澱,另一方面是沒有條件次次拍攝都千山萬水到訪一地。於是從身邊的山水之境裡尋覓更多的可能,而山水之中不論跨越幾個朝代,總是不容易出錯的。草木皆有情,再代入人物的氣息,畫面便也帶了些人物本身的故事。

Q:不論是食物還是敘事,都融入了植物圖鑑,故有人間草木的意思。

在拍攝的實際過程中,您怎麼指導“拍攝對象”做出您腦海中的畫面?其中您最覺得最難的是哪一步?

A:最難的一步是自己心中如何有情。許多人不能理解和不能言語的東西怎麼對話,山不能言,水不能語。所以語言真的是人類才有的天賦?感情是人類專屬的疆域?我在看德國作家Peter Wohlleben的《樹的祕密生命》一書時,才明白,其實樹也有聲音,也有獨特的情感,其中有句話:「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狼撕裂野豬,還是鹿吃掉一株橡樹幼苗,其結果都是痛苦與死亡」。

即使是一棵小樹苗,它的死亡也是痛苦的。這也是我對生活的一個態度之一,萬物有靈,草木本心。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若是唯心的來說,微塵也有靈,實際上是一種憐惜萬事萬物的同理心。

這麼理解的話,您與其說選擇了古人的畫風,不如說更接近遺世獨立的隱士?

A:既是遺世獨立,也是桀驁不馴。古味之象總是能綿遠悠長,像一幅情意深深的水墨,三言兩語甚至能把虛空之境都明白了說,也只有這個畫風是能夠擔當的。

Q:那對比起來的話,如果要在現代社會表達這些意境,您覺得會有難度嗎?

A:其實我覺得不是難度的問題,而是當代的社會環境,很難賦予到我們這樣類同的體會。現在整體來看,有的泡沫,有的急躁,更多的是消費主義,擁有不同的解讀成為了新的標杆,認同感處在邊緣的地帶。當然,有不同的解讀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古代舊時的那份詩情畫意,很難再回到我們的身邊,這是進步,也是必然的消亡。

當然,整合同風格道具的能力是不在話下的,我也有很多現代風格的攝影作品,但呼聲較之中國風就清淡很多。一方面我覺得自己也許是造化不足,另一方面,我覺得是當代的審美非常多元,高低參差,觀眾都在各取所需。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您把對於古代舊時的情愫,與對於故鄉舊時的情愫融為一體?它們對你而言是相同的嗎?

A:準確地說,我只是單純對於故鄉,對於父母的情愫。我走上靜物美食攝影的路,也是出於對父母的那份深情。而父母的存在,正好處於跨越的一段時間軸裡,古風便成為了最合恰的表達方式。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可否這麼理解,攝影是通向你想要達到的意境與意向的工具。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您的攝影是為了表達生活本身的詩意?

A:對的,攝影在我的生活中,是媒介的身份,是我用來表達對世界觀點的工具。它類同於文字、繪畫,亦或音樂。我對生活的體悟,感知內心的需求,以及對物對人對琉璃世界的雜陳和順流,都通過了攝影這個媒介來揮灑。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食物是故鄉的一種載體,所以它是有生命的。

那麼另一種的“道具”,是對片中人(如男人與孩童)的塑造,觀眾能一眼感覺到古代的氣息,卻不像是許多古裝照片生硬刻意+滿滿的穿越感,除了用服飾來營造氛圍,您還有什麼方法?

A:除了上之所述,我對植物環境有比較濃烈的偏執。日常的生活圈,很難覓得完全古陳的環境,一方面人工痕跡很重,有的是仿舊設計,失了歲月沉澱,另一方面是沒有條件次次拍攝都千山萬水到訪一地。於是從身邊的山水之境裡尋覓更多的可能,而山水之中不論跨越幾個朝代,總是不容易出錯的。草木皆有情,再代入人物的氣息,畫面便也帶了些人物本身的故事。

Q:不論是食物還是敘事,都融入了植物圖鑑,故有人間草木的意思。

在拍攝的實際過程中,您怎麼指導“拍攝對象”做出您腦海中的畫面?其中您最覺得最難的是哪一步?

A:最難的一步是自己心中如何有情。許多人不能理解和不能言語的東西怎麼對話,山不能言,水不能語。所以語言真的是人類才有的天賦?感情是人類專屬的疆域?我在看德國作家Peter Wohlleben的《樹的祕密生命》一書時,才明白,其實樹也有聲音,也有獨特的情感,其中有句話:「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狼撕裂野豬,還是鹿吃掉一株橡樹幼苗,其結果都是痛苦與死亡」。

即使是一棵小樹苗,它的死亡也是痛苦的。這也是我對生活的一個態度之一,萬物有靈,草木本心。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若是唯心的來說,微塵也有靈,實際上是一種憐惜萬事萬物的同理心。

這麼理解的話,您與其說選擇了古人的畫風,不如說更接近遺世獨立的隱士?

A:既是遺世獨立,也是桀驁不馴。古味之象總是能綿遠悠長,像一幅情意深深的水墨,三言兩語甚至能把虛空之境都明白了說,也只有這個畫風是能夠擔當的。

Q:那對比起來的話,如果要在現代社會表達這些意境,您覺得會有難度嗎?

A:其實我覺得不是難度的問題,而是當代的社會環境,很難賦予到我們這樣類同的體會。現在整體來看,有的泡沫,有的急躁,更多的是消費主義,擁有不同的解讀成為了新的標杆,認同感處在邊緣的地帶。當然,有不同的解讀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古代舊時的那份詩情畫意,很難再回到我們的身邊,這是進步,也是必然的消亡。

當然,整合同風格道具的能力是不在話下的,我也有很多現代風格的攝影作品,但呼聲較之中國風就清淡很多。一方面我覺得自己也許是造化不足,另一方面,我覺得是當代的審美非常多元,高低參差,觀眾都在各取所需。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您把對於古代舊時的情愫,與對於故鄉舊時的情愫融為一體?它們對你而言是相同的嗎?

A:準確地說,我只是單純對於故鄉,對於父母的情愫。我走上靜物美食攝影的路,也是出於對父母的那份深情。而父母的存在,正好處於跨越的一段時間軸裡,古風便成為了最合恰的表達方式。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可否這麼理解,攝影是通向你想要達到的意境與意向的工具。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您的攝影是為了表達生活本身的詩意?

A:對的,攝影在我的生活中,是媒介的身份,是我用來表達對世界觀點的工具。它類同於文字、繪畫,亦或音樂。我對生活的體悟,感知內心的需求,以及對物對人對琉璃世界的雜陳和順流,都通過了攝影這個媒介來揮灑。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食物是故鄉的一種載體,所以它是有生命的。

那麼另一種的“道具”,是對片中人(如男人與孩童)的塑造,觀眾能一眼感覺到古代的氣息,卻不像是許多古裝照片生硬刻意+滿滿的穿越感,除了用服飾來營造氛圍,您還有什麼方法?

A:除了上之所述,我對植物環境有比較濃烈的偏執。日常的生活圈,很難覓得完全古陳的環境,一方面人工痕跡很重,有的是仿舊設計,失了歲月沉澱,另一方面是沒有條件次次拍攝都千山萬水到訪一地。於是從身邊的山水之境裡尋覓更多的可能,而山水之中不論跨越幾個朝代,總是不容易出錯的。草木皆有情,再代入人物的氣息,畫面便也帶了些人物本身的故事。

Q:不論是食物還是敘事,都融入了植物圖鑑,故有人間草木的意思。

在拍攝的實際過程中,您怎麼指導“拍攝對象”做出您腦海中的畫面?其中您最覺得最難的是哪一步?

A:最難的一步是自己心中如何有情。許多人不能理解和不能言語的東西怎麼對話,山不能言,水不能語。所以語言真的是人類才有的天賦?感情是人類專屬的疆域?我在看德國作家Peter Wohlleben的《樹的祕密生命》一書時,才明白,其實樹也有聲音,也有獨特的情感,其中有句話:「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狼撕裂野豬,還是鹿吃掉一株橡樹幼苗,其結果都是痛苦與死亡」。

即使是一棵小樹苗,它的死亡也是痛苦的。這也是我對生活的一個態度之一,萬物有靈,草木本心。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若是唯心的來說,微塵也有靈,實際上是一種憐惜萬事萬物的同理心。

這麼理解的話,您與其說選擇了古人的畫風,不如說更接近遺世獨立的隱士?

A:既是遺世獨立,也是桀驁不馴。古味之象總是能綿遠悠長,像一幅情意深深的水墨,三言兩語甚至能把虛空之境都明白了說,也只有這個畫風是能夠擔當的。

Q:那對比起來的話,如果要在現代社會表達這些意境,您覺得會有難度嗎?

A:其實我覺得不是難度的問題,而是當代的社會環境,很難賦予到我們這樣類同的體會。現在整體來看,有的泡沫,有的急躁,更多的是消費主義,擁有不同的解讀成為了新的標杆,認同感處在邊緣的地帶。當然,有不同的解讀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古代舊時的那份詩情畫意,很難再回到我們的身邊,這是進步,也是必然的消亡。

當然,整合同風格道具的能力是不在話下的,我也有很多現代風格的攝影作品,但呼聲較之中國風就清淡很多。一方面我覺得自己也許是造化不足,另一方面,我覺得是當代的審美非常多元,高低參差,觀眾都在各取所需。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您把對於古代舊時的情愫,與對於故鄉舊時的情愫融為一體?它們對你而言是相同的嗎?

A:準確地說,我只是單純對於故鄉,對於父母的情愫。我走上靜物美食攝影的路,也是出於對父母的那份深情。而父母的存在,正好處於跨越的一段時間軸裡,古風便成為了最合恰的表達方式。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在故鄉的塑造中,“父親”這個角色出現了多次,每次出現總是兼顧了溫煦與冷清之感,也似乎是區別於母親的一種特質?如何理解“當我們離開了故鄉,於是擁有了故鄉”這句話?

A:先說父親的部分。從小我對父親的感情是很清淡的,他始終忙於工作,在家的時刻,大部分都是嚴父的角色,我對他處在瞭望而遠之的位置。直到長大成人,才逐漸發現他的溫柔他的細膩,他大男孩一般的隱藏個性。在很多的工作上,便由父親出任了更多的配合工作,母親一直居於幕後,幫助製作美食幫助淘淘舊器。他們一併存在,相輔左右,但陰陽兩性,給到我不同的光輝,璀璨和暖。

至於如何理解“當我們離開了故鄉,於是擁有了故鄉”這句話,在我們沒有遠離故鄉的時候,是無法體會故鄉的意義的。直到我遊走多地,身居異遙,我才發現我對於故鄉的依賴和仰熱。也只有這樣的時刻,身體裡才會燃起對故鄉更多的渴望。不能時時懷抱,心中便有了空間承載自己童年回憶和青蔥歲月的地方。

另一方面,我對古詩詞的炙熱情感,也在此時匯入情感的江河,一切恰逢其時。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可否這麼理解,攝影是通向你想要達到的意境與意向的工具。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您的攝影是為了表達生活本身的詩意?

A:對的,攝影在我的生活中,是媒介的身份,是我用來表達對世界觀點的工具。它類同於文字、繪畫,亦或音樂。我對生活的體悟,感知內心的需求,以及對物對人對琉璃世界的雜陳和順流,都通過了攝影這個媒介來揮灑。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食物是故鄉的一種載體,所以它是有生命的。

那麼另一種的“道具”,是對片中人(如男人與孩童)的塑造,觀眾能一眼感覺到古代的氣息,卻不像是許多古裝照片生硬刻意+滿滿的穿越感,除了用服飾來營造氛圍,您還有什麼方法?

A:除了上之所述,我對植物環境有比較濃烈的偏執。日常的生活圈,很難覓得完全古陳的環境,一方面人工痕跡很重,有的是仿舊設計,失了歲月沉澱,另一方面是沒有條件次次拍攝都千山萬水到訪一地。於是從身邊的山水之境裡尋覓更多的可能,而山水之中不論跨越幾個朝代,總是不容易出錯的。草木皆有情,再代入人物的氣息,畫面便也帶了些人物本身的故事。

Q:不論是食物還是敘事,都融入了植物圖鑑,故有人間草木的意思。

在拍攝的實際過程中,您怎麼指導“拍攝對象”做出您腦海中的畫面?其中您最覺得最難的是哪一步?

A:最難的一步是自己心中如何有情。許多人不能理解和不能言語的東西怎麼對話,山不能言,水不能語。所以語言真的是人類才有的天賦?感情是人類專屬的疆域?我在看德國作家Peter Wohlleben的《樹的祕密生命》一書時,才明白,其實樹也有聲音,也有獨特的情感,其中有句話:「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狼撕裂野豬,還是鹿吃掉一株橡樹幼苗,其結果都是痛苦與死亡」。

即使是一棵小樹苗,它的死亡也是痛苦的。這也是我對生活的一個態度之一,萬物有靈,草木本心。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若是唯心的來說,微塵也有靈,實際上是一種憐惜萬事萬物的同理心。

這麼理解的話,您與其說選擇了古人的畫風,不如說更接近遺世獨立的隱士?

A:既是遺世獨立,也是桀驁不馴。古味之象總是能綿遠悠長,像一幅情意深深的水墨,三言兩語甚至能把虛空之境都明白了說,也只有這個畫風是能夠擔當的。

Q:那對比起來的話,如果要在現代社會表達這些意境,您覺得會有難度嗎?

A:其實我覺得不是難度的問題,而是當代的社會環境,很難賦予到我們這樣類同的體會。現在整體來看,有的泡沫,有的急躁,更多的是消費主義,擁有不同的解讀成為了新的標杆,認同感處在邊緣的地帶。當然,有不同的解讀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古代舊時的那份詩情畫意,很難再回到我們的身邊,這是進步,也是必然的消亡。

當然,整合同風格道具的能力是不在話下的,我也有很多現代風格的攝影作品,但呼聲較之中國風就清淡很多。一方面我覺得自己也許是造化不足,另一方面,我覺得是當代的審美非常多元,高低參差,觀眾都在各取所需。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您把對於古代舊時的情愫,與對於故鄉舊時的情愫融為一體?它們對你而言是相同的嗎?

A:準確地說,我只是單純對於故鄉,對於父母的情愫。我走上靜物美食攝影的路,也是出於對父母的那份深情。而父母的存在,正好處於跨越的一段時間軸裡,古風便成為了最合恰的表達方式。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在故鄉的塑造中,“父親”這個角色出現了多次,每次出現總是兼顧了溫煦與冷清之感,也似乎是區別於母親的一種特質?如何理解“當我們離開了故鄉,於是擁有了故鄉”這句話?

A:先說父親的部分。從小我對父親的感情是很清淡的,他始終忙於工作,在家的時刻,大部分都是嚴父的角色,我對他處在瞭望而遠之的位置。直到長大成人,才逐漸發現他的溫柔他的細膩,他大男孩一般的隱藏個性。在很多的工作上,便由父親出任了更多的配合工作,母親一直居於幕後,幫助製作美食幫助淘淘舊器。他們一併存在,相輔左右,但陰陽兩性,給到我不同的光輝,璀璨和暖。

至於如何理解“當我們離開了故鄉,於是擁有了故鄉”這句話,在我們沒有遠離故鄉的時候,是無法體會故鄉的意義的。直到我遊走多地,身居異遙,我才發現我對於故鄉的依賴和仰熱。也只有這樣的時刻,身體裡才會燃起對故鄉更多的渴望。不能時時懷抱,心中便有了空間承載自己童年回憶和青蔥歲月的地方。

另一方面,我對古詩詞的炙熱情感,也在此時匯入情感的江河,一切恰逢其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可否這麼理解,攝影是通向你想要達到的意境與意向的工具。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您的攝影是為了表達生活本身的詩意?

A:對的,攝影在我的生活中,是媒介的身份,是我用來表達對世界觀點的工具。它類同於文字、繪畫,亦或音樂。我對生活的體悟,感知內心的需求,以及對物對人對琉璃世界的雜陳和順流,都通過了攝影這個媒介來揮灑。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食物是故鄉的一種載體,所以它是有生命的。

那麼另一種的“道具”,是對片中人(如男人與孩童)的塑造,觀眾能一眼感覺到古代的氣息,卻不像是許多古裝照片生硬刻意+滿滿的穿越感,除了用服飾來營造氛圍,您還有什麼方法?

A:除了上之所述,我對植物環境有比較濃烈的偏執。日常的生活圈,很難覓得完全古陳的環境,一方面人工痕跡很重,有的是仿舊設計,失了歲月沉澱,另一方面是沒有條件次次拍攝都千山萬水到訪一地。於是從身邊的山水之境裡尋覓更多的可能,而山水之中不論跨越幾個朝代,總是不容易出錯的。草木皆有情,再代入人物的氣息,畫面便也帶了些人物本身的故事。

Q:不論是食物還是敘事,都融入了植物圖鑑,故有人間草木的意思。

在拍攝的實際過程中,您怎麼指導“拍攝對象”做出您腦海中的畫面?其中您最覺得最難的是哪一步?

A:最難的一步是自己心中如何有情。許多人不能理解和不能言語的東西怎麼對話,山不能言,水不能語。所以語言真的是人類才有的天賦?感情是人類專屬的疆域?我在看德國作家Peter Wohlleben的《樹的祕密生命》一書時,才明白,其實樹也有聲音,也有獨特的情感,其中有句話:「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狼撕裂野豬,還是鹿吃掉一株橡樹幼苗,其結果都是痛苦與死亡」。

即使是一棵小樹苗,它的死亡也是痛苦的。這也是我對生活的一個態度之一,萬物有靈,草木本心。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若是唯心的來說,微塵也有靈,實際上是一種憐惜萬事萬物的同理心。

這麼理解的話,您與其說選擇了古人的畫風,不如說更接近遺世獨立的隱士?

A:既是遺世獨立,也是桀驁不馴。古味之象總是能綿遠悠長,像一幅情意深深的水墨,三言兩語甚至能把虛空之境都明白了說,也只有這個畫風是能夠擔當的。

Q:那對比起來的話,如果要在現代社會表達這些意境,您覺得會有難度嗎?

A:其實我覺得不是難度的問題,而是當代的社會環境,很難賦予到我們這樣類同的體會。現在整體來看,有的泡沫,有的急躁,更多的是消費主義,擁有不同的解讀成為了新的標杆,認同感處在邊緣的地帶。當然,有不同的解讀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古代舊時的那份詩情畫意,很難再回到我們的身邊,這是進步,也是必然的消亡。

當然,整合同風格道具的能力是不在話下的,我也有很多現代風格的攝影作品,但呼聲較之中國風就清淡很多。一方面我覺得自己也許是造化不足,另一方面,我覺得是當代的審美非常多元,高低參差,觀眾都在各取所需。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您把對於古代舊時的情愫,與對於故鄉舊時的情愫融為一體?它們對你而言是相同的嗎?

A:準確地說,我只是單純對於故鄉,對於父母的情愫。我走上靜物美食攝影的路,也是出於對父母的那份深情。而父母的存在,正好處於跨越的一段時間軸裡,古風便成為了最合恰的表達方式。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在故鄉的塑造中,“父親”這個角色出現了多次,每次出現總是兼顧了溫煦與冷清之感,也似乎是區別於母親的一種特質?如何理解“當我們離開了故鄉,於是擁有了故鄉”這句話?

A:先說父親的部分。從小我對父親的感情是很清淡的,他始終忙於工作,在家的時刻,大部分都是嚴父的角色,我對他處在瞭望而遠之的位置。直到長大成人,才逐漸發現他的溫柔他的細膩,他大男孩一般的隱藏個性。在很多的工作上,便由父親出任了更多的配合工作,母親一直居於幕後,幫助製作美食幫助淘淘舊器。他們一併存在,相輔左右,但陰陽兩性,給到我不同的光輝,璀璨和暖。

至於如何理解“當我們離開了故鄉,於是擁有了故鄉”這句話,在我們沒有遠離故鄉的時候,是無法體會故鄉的意義的。直到我遊走多地,身居異遙,我才發現我對於故鄉的依賴和仰熱。也只有這樣的時刻,身體裡才會燃起對故鄉更多的渴望。不能時時懷抱,心中便有了空間承載自己童年回憶和青蔥歲月的地方。

另一方面,我對古詩詞的炙熱情感,也在此時匯入情感的江河,一切恰逢其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可否這麼理解,攝影是通向你想要達到的意境與意向的工具。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您的攝影是為了表達生活本身的詩意?

A:對的,攝影在我的生活中,是媒介的身份,是我用來表達對世界觀點的工具。它類同於文字、繪畫,亦或音樂。我對生活的體悟,感知內心的需求,以及對物對人對琉璃世界的雜陳和順流,都通過了攝影這個媒介來揮灑。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食物是故鄉的一種載體,所以它是有生命的。

那麼另一種的“道具”,是對片中人(如男人與孩童)的塑造,觀眾能一眼感覺到古代的氣息,卻不像是許多古裝照片生硬刻意+滿滿的穿越感,除了用服飾來營造氛圍,您還有什麼方法?

A:除了上之所述,我對植物環境有比較濃烈的偏執。日常的生活圈,很難覓得完全古陳的環境,一方面人工痕跡很重,有的是仿舊設計,失了歲月沉澱,另一方面是沒有條件次次拍攝都千山萬水到訪一地。於是從身邊的山水之境裡尋覓更多的可能,而山水之中不論跨越幾個朝代,總是不容易出錯的。草木皆有情,再代入人物的氣息,畫面便也帶了些人物本身的故事。

Q:不論是食物還是敘事,都融入了植物圖鑑,故有人間草木的意思。

在拍攝的實際過程中,您怎麼指導“拍攝對象”做出您腦海中的畫面?其中您最覺得最難的是哪一步?

A:最難的一步是自己心中如何有情。許多人不能理解和不能言語的東西怎麼對話,山不能言,水不能語。所以語言真的是人類才有的天賦?感情是人類專屬的疆域?我在看德國作家Peter Wohlleben的《樹的祕密生命》一書時,才明白,其實樹也有聲音,也有獨特的情感,其中有句話:「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狼撕裂野豬,還是鹿吃掉一株橡樹幼苗,其結果都是痛苦與死亡」。

即使是一棵小樹苗,它的死亡也是痛苦的。這也是我對生活的一個態度之一,萬物有靈,草木本心。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若是唯心的來說,微塵也有靈,實際上是一種憐惜萬事萬物的同理心。

這麼理解的話,您與其說選擇了古人的畫風,不如說更接近遺世獨立的隱士?

A:既是遺世獨立,也是桀驁不馴。古味之象總是能綿遠悠長,像一幅情意深深的水墨,三言兩語甚至能把虛空之境都明白了說,也只有這個畫風是能夠擔當的。

Q:那對比起來的話,如果要在現代社會表達這些意境,您覺得會有難度嗎?

A:其實我覺得不是難度的問題,而是當代的社會環境,很難賦予到我們這樣類同的體會。現在整體來看,有的泡沫,有的急躁,更多的是消費主義,擁有不同的解讀成為了新的標杆,認同感處在邊緣的地帶。當然,有不同的解讀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古代舊時的那份詩情畫意,很難再回到我們的身邊,這是進步,也是必然的消亡。

當然,整合同風格道具的能力是不在話下的,我也有很多現代風格的攝影作品,但呼聲較之中國風就清淡很多。一方面我覺得自己也許是造化不足,另一方面,我覺得是當代的審美非常多元,高低參差,觀眾都在各取所需。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您把對於古代舊時的情愫,與對於故鄉舊時的情愫融為一體?它們對你而言是相同的嗎?

A:準確地說,我只是單純對於故鄉,對於父母的情愫。我走上靜物美食攝影的路,也是出於對父母的那份深情。而父母的存在,正好處於跨越的一段時間軸裡,古風便成為了最合恰的表達方式。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在故鄉的塑造中,“父親”這個角色出現了多次,每次出現總是兼顧了溫煦與冷清之感,也似乎是區別於母親的一種特質?如何理解“當我們離開了故鄉,於是擁有了故鄉”這句話?

A:先說父親的部分。從小我對父親的感情是很清淡的,他始終忙於工作,在家的時刻,大部分都是嚴父的角色,我對他處在瞭望而遠之的位置。直到長大成人,才逐漸發現他的溫柔他的細膩,他大男孩一般的隱藏個性。在很多的工作上,便由父親出任了更多的配合工作,母親一直居於幕後,幫助製作美食幫助淘淘舊器。他們一併存在,相輔左右,但陰陽兩性,給到我不同的光輝,璀璨和暖。

至於如何理解“當我們離開了故鄉,於是擁有了故鄉”這句話,在我們沒有遠離故鄉的時候,是無法體會故鄉的意義的。直到我遊走多地,身居異遙,我才發現我對於故鄉的依賴和仰熱。也只有這樣的時刻,身體裡才會燃起對故鄉更多的渴望。不能時時懷抱,心中便有了空間承載自己童年回憶和青蔥歲月的地方。

另一方面,我對古詩詞的炙熱情感,也在此時匯入情感的江河,一切恰逢其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那麼,對你影響最深的古詩詞是?

A:對我影響最深的古詩詞是:幸有我來山未孤。具體來說它不是絕對的古詩詞,它是豐子愷先生題畫之句,僅此七字。

Q:這句話很妙,既不是一味仰視,也不是俯首,真正與山河草木共生同樂大概就是如此了,謝謝分享這句話。

Q:最後一個問題,您最喜歡的攝影作品是什麼?

A:即是由我父親演繹的,幸有我來山未孤。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可否這麼理解,攝影是通向你想要達到的意境與意向的工具。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您的攝影是為了表達生活本身的詩意?

A:對的,攝影在我的生活中,是媒介的身份,是我用來表達對世界觀點的工具。它類同於文字、繪畫,亦或音樂。我對生活的體悟,感知內心的需求,以及對物對人對琉璃世界的雜陳和順流,都通過了攝影這個媒介來揮灑。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食物是故鄉的一種載體,所以它是有生命的。

那麼另一種的“道具”,是對片中人(如男人與孩童)的塑造,觀眾能一眼感覺到古代的氣息,卻不像是許多古裝照片生硬刻意+滿滿的穿越感,除了用服飾來營造氛圍,您還有什麼方法?

A:除了上之所述,我對植物環境有比較濃烈的偏執。日常的生活圈,很難覓得完全古陳的環境,一方面人工痕跡很重,有的是仿舊設計,失了歲月沉澱,另一方面是沒有條件次次拍攝都千山萬水到訪一地。於是從身邊的山水之境裡尋覓更多的可能,而山水之中不論跨越幾個朝代,總是不容易出錯的。草木皆有情,再代入人物的氣息,畫面便也帶了些人物本身的故事。

Q:不論是食物還是敘事,都融入了植物圖鑑,故有人間草木的意思。

在拍攝的實際過程中,您怎麼指導“拍攝對象”做出您腦海中的畫面?其中您最覺得最難的是哪一步?

A:最難的一步是自己心中如何有情。許多人不能理解和不能言語的東西怎麼對話,山不能言,水不能語。所以語言真的是人類才有的天賦?感情是人類專屬的疆域?我在看德國作家Peter Wohlleben的《樹的祕密生命》一書時,才明白,其實樹也有聲音,也有獨特的情感,其中有句話:「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狼撕裂野豬,還是鹿吃掉一株橡樹幼苗,其結果都是痛苦與死亡」。

即使是一棵小樹苗,它的死亡也是痛苦的。這也是我對生活的一個態度之一,萬物有靈,草木本心。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若是唯心的來說,微塵也有靈,實際上是一種憐惜萬事萬物的同理心。

這麼理解的話,您與其說選擇了古人的畫風,不如說更接近遺世獨立的隱士?

A:既是遺世獨立,也是桀驁不馴。古味之象總是能綿遠悠長,像一幅情意深深的水墨,三言兩語甚至能把虛空之境都明白了說,也只有這個畫風是能夠擔當的。

Q:那對比起來的話,如果要在現代社會表達這些意境,您覺得會有難度嗎?

A:其實我覺得不是難度的問題,而是當代的社會環境,很難賦予到我們這樣類同的體會。現在整體來看,有的泡沫,有的急躁,更多的是消費主義,擁有不同的解讀成為了新的標杆,認同感處在邊緣的地帶。當然,有不同的解讀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古代舊時的那份詩情畫意,很難再回到我們的身邊,這是進步,也是必然的消亡。

當然,整合同風格道具的能力是不在話下的,我也有很多現代風格的攝影作品,但呼聲較之中國風就清淡很多。一方面我覺得自己也許是造化不足,另一方面,我覺得是當代的審美非常多元,高低參差,觀眾都在各取所需。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您把對於古代舊時的情愫,與對於故鄉舊時的情愫融為一體?它們對你而言是相同的嗎?

A:準確地說,我只是單純對於故鄉,對於父母的情愫。我走上靜物美食攝影的路,也是出於對父母的那份深情。而父母的存在,正好處於跨越的一段時間軸裡,古風便成為了最合恰的表達方式。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在故鄉的塑造中,“父親”這個角色出現了多次,每次出現總是兼顧了溫煦與冷清之感,也似乎是區別於母親的一種特質?如何理解“當我們離開了故鄉,於是擁有了故鄉”這句話?

A:先說父親的部分。從小我對父親的感情是很清淡的,他始終忙於工作,在家的時刻,大部分都是嚴父的角色,我對他處在瞭望而遠之的位置。直到長大成人,才逐漸發現他的溫柔他的細膩,他大男孩一般的隱藏個性。在很多的工作上,便由父親出任了更多的配合工作,母親一直居於幕後,幫助製作美食幫助淘淘舊器。他們一併存在,相輔左右,但陰陽兩性,給到我不同的光輝,璀璨和暖。

至於如何理解“當我們離開了故鄉,於是擁有了故鄉”這句話,在我們沒有遠離故鄉的時候,是無法體會故鄉的意義的。直到我遊走多地,身居異遙,我才發現我對於故鄉的依賴和仰熱。也只有這樣的時刻,身體裡才會燃起對故鄉更多的渴望。不能時時懷抱,心中便有了空間承載自己童年回憶和青蔥歲月的地方。

另一方面,我對古詩詞的炙熱情感,也在此時匯入情感的江河,一切恰逢其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那麼,對你影響最深的古詩詞是?

A:對我影響最深的古詩詞是:幸有我來山未孤。具體來說它不是絕對的古詩詞,它是豐子愷先生題畫之句,僅此七字。

Q:這句話很妙,既不是一味仰視,也不是俯首,真正與山河草木共生同樂大概就是如此了,謝謝分享這句話。

Q:最後一個問題,您最喜歡的攝影作品是什麼?

A:即是由我父親演繹的,幸有我來山未孤。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作品《幸有我來山未孤》

備註:

中國風是近年來頗受歡迎的美食攝影風格,山林食紀是這一風格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國風美食攝影看似風格固定,但真正執行起來並不容易,要求拍攝者有相對完備的攝影技術體系和較好的審美能力。

山林食紀的這本書《中國風美食攝影》為學習這一風格的美食攝影打開了一條通道,書中針對中國風的風格特徵、道具、構圖、佈景、光影運用、意境還原等多方面的內容做了詳盡解析,讓讀者可以快速上手,拍出風味十足的中國風美食攝影作品。本書適合喜愛美食攝影、尤其是中國風美食攝影的讀者觀看。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可否這麼理解,攝影是通向你想要達到的意境與意向的工具。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您的攝影是為了表達生活本身的詩意?

A:對的,攝影在我的生活中,是媒介的身份,是我用來表達對世界觀點的工具。它類同於文字、繪畫,亦或音樂。我對生活的體悟,感知內心的需求,以及對物對人對琉璃世界的雜陳和順流,都通過了攝影這個媒介來揮灑。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食物是故鄉的一種載體,所以它是有生命的。

那麼另一種的“道具”,是對片中人(如男人與孩童)的塑造,觀眾能一眼感覺到古代的氣息,卻不像是許多古裝照片生硬刻意+滿滿的穿越感,除了用服飾來營造氛圍,您還有什麼方法?

A:除了上之所述,我對植物環境有比較濃烈的偏執。日常的生活圈,很難覓得完全古陳的環境,一方面人工痕跡很重,有的是仿舊設計,失了歲月沉澱,另一方面是沒有條件次次拍攝都千山萬水到訪一地。於是從身邊的山水之境裡尋覓更多的可能,而山水之中不論跨越幾個朝代,總是不容易出錯的。草木皆有情,再代入人物的氣息,畫面便也帶了些人物本身的故事。

Q:不論是食物還是敘事,都融入了植物圖鑑,故有人間草木的意思。

在拍攝的實際過程中,您怎麼指導“拍攝對象”做出您腦海中的畫面?其中您最覺得最難的是哪一步?

A:最難的一步是自己心中如何有情。許多人不能理解和不能言語的東西怎麼對話,山不能言,水不能語。所以語言真的是人類才有的天賦?感情是人類專屬的疆域?我在看德國作家Peter Wohlleben的《樹的祕密生命》一書時,才明白,其實樹也有聲音,也有獨特的情感,其中有句話:「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狼撕裂野豬,還是鹿吃掉一株橡樹幼苗,其結果都是痛苦與死亡」。

即使是一棵小樹苗,它的死亡也是痛苦的。這也是我對生活的一個態度之一,萬物有靈,草木本心。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若是唯心的來說,微塵也有靈,實際上是一種憐惜萬事萬物的同理心。

這麼理解的話,您與其說選擇了古人的畫風,不如說更接近遺世獨立的隱士?

A:既是遺世獨立,也是桀驁不馴。古味之象總是能綿遠悠長,像一幅情意深深的水墨,三言兩語甚至能把虛空之境都明白了說,也只有這個畫風是能夠擔當的。

Q:那對比起來的話,如果要在現代社會表達這些意境,您覺得會有難度嗎?

A:其實我覺得不是難度的問題,而是當代的社會環境,很難賦予到我們這樣類同的體會。現在整體來看,有的泡沫,有的急躁,更多的是消費主義,擁有不同的解讀成為了新的標杆,認同感處在邊緣的地帶。當然,有不同的解讀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古代舊時的那份詩情畫意,很難再回到我們的身邊,這是進步,也是必然的消亡。

當然,整合同風格道具的能力是不在話下的,我也有很多現代風格的攝影作品,但呼聲較之中國風就清淡很多。一方面我覺得自己也許是造化不足,另一方面,我覺得是當代的審美非常多元,高低參差,觀眾都在各取所需。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您把對於古代舊時的情愫,與對於故鄉舊時的情愫融為一體?它們對你而言是相同的嗎?

A:準確地說,我只是單純對於故鄉,對於父母的情愫。我走上靜物美食攝影的路,也是出於對父母的那份深情。而父母的存在,正好處於跨越的一段時間軸裡,古風便成為了最合恰的表達方式。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在故鄉的塑造中,“父親”這個角色出現了多次,每次出現總是兼顧了溫煦與冷清之感,也似乎是區別於母親的一種特質?如何理解“當我們離開了故鄉,於是擁有了故鄉”這句話?

A:先說父親的部分。從小我對父親的感情是很清淡的,他始終忙於工作,在家的時刻,大部分都是嚴父的角色,我對他處在瞭望而遠之的位置。直到長大成人,才逐漸發現他的溫柔他的細膩,他大男孩一般的隱藏個性。在很多的工作上,便由父親出任了更多的配合工作,母親一直居於幕後,幫助製作美食幫助淘淘舊器。他們一併存在,相輔左右,但陰陽兩性,給到我不同的光輝,璀璨和暖。

至於如何理解“當我們離開了故鄉,於是擁有了故鄉”這句話,在我們沒有遠離故鄉的時候,是無法體會故鄉的意義的。直到我遊走多地,身居異遙,我才發現我對於故鄉的依賴和仰熱。也只有這樣的時刻,身體裡才會燃起對故鄉更多的渴望。不能時時懷抱,心中便有了空間承載自己童年回憶和青蔥歲月的地方。

另一方面,我對古詩詞的炙熱情感,也在此時匯入情感的江河,一切恰逢其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那麼,對你影響最深的古詩詞是?

A:對我影響最深的古詩詞是:幸有我來山未孤。具體來說它不是絕對的古詩詞,它是豐子愷先生題畫之句,僅此七字。

Q:這句話很妙,既不是一味仰視,也不是俯首,真正與山河草木共生同樂大概就是如此了,謝謝分享這句話。

Q:最後一個問題,您最喜歡的攝影作品是什麼?

A:即是由我父親演繹的,幸有我來山未孤。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作品《幸有我來山未孤》

備註:

中國風是近年來頗受歡迎的美食攝影風格,山林食紀是這一風格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國風美食攝影看似風格固定,但真正執行起來並不容易,要求拍攝者有相對完備的攝影技術體系和較好的審美能力。

山林食紀的這本書《中國風美食攝影》為學習這一風格的美食攝影打開了一條通道,書中針對中國風的風格特徵、道具、構圖、佈景、光影運用、意境還原等多方面的內容做了詳盡解析,讓讀者可以快速上手,拍出風味十足的中國風美食攝影作品。本書適合喜愛美食攝影、尤其是中國風美食攝影的讀者觀看。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END


"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攝影師:山林

站酷網推薦攝影師

佳能簽約供稿攝影師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

色影無忌她影像攝影師

圖蟲網認證資深攝影師

POCP年度實力攝影師

LOF年度美食達人

米拍年度實力攝影師

林清玄、梁實秋作品配圖作者

供稿平臺:

國家地理、中華遺產、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廈門航空、週末畫報、PChouse太平洋家居

合作品牌:

OPPO海外、悅榕集團、重慶金科集團、日本POLA、紫圖圖書、好讀圖書、DR珠寶

著有《中國風美食攝影》一書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高品 A:山林

Q:您是如何走上攝影結合自媒體的道路的?

A:一方面攝影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大環境裡自媒體的崛起,二者結合似乎成為一種必然。

Q:所以是攝影先行?

A:沒有準確地先後順序。自媒體在雛形之時,網路環境已經給我足夠的啟發,我也積極投身,直到挖掘了自己攝影方面的技能後,各方平臺也給予我一定的反饋。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摩擦,相互推動的關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就美食攝影來說,可以看出您的道具一方面很用心,但又跳脫了擺拍的套路,加入了許多人文、鄉土的元素,您對食物攝影有什麼自己沉澱的技巧嗎?

A:在我看來,我具備的能力更多是對“物”的情懷,對文化本身的痴迷。我對自己作品中攝影的成分只會打30分,實際操作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絕對的重頭部分。我天性敏感細膩,不把“物”單純做“物”,我會在內心搭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化景象,讓它們開口和我對話,把所思所想都融化在桌面上。其中包含了超出攝影本身的內容,比如古詩詞的還原拍攝,側重點是古詩詞表達的意向,攝影只是媒介的角色。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可否這麼理解,攝影是通向你想要達到的意境與意向的工具。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您的攝影是為了表達生活本身的詩意?

A:對的,攝影在我的生活中,是媒介的身份,是我用來表達對世界觀點的工具。它類同於文字、繪畫,亦或音樂。我對生活的體悟,感知內心的需求,以及對物對人對琉璃世界的雜陳和順流,都通過了攝影這個媒介來揮灑。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食物是故鄉的一種載體,所以它是有生命的。

那麼另一種的“道具”,是對片中人(如男人與孩童)的塑造,觀眾能一眼感覺到古代的氣息,卻不像是許多古裝照片生硬刻意+滿滿的穿越感,除了用服飾來營造氛圍,您還有什麼方法?

A:除了上之所述,我對植物環境有比較濃烈的偏執。日常的生活圈,很難覓得完全古陳的環境,一方面人工痕跡很重,有的是仿舊設計,失了歲月沉澱,另一方面是沒有條件次次拍攝都千山萬水到訪一地。於是從身邊的山水之境裡尋覓更多的可能,而山水之中不論跨越幾個朝代,總是不容易出錯的。草木皆有情,再代入人物的氣息,畫面便也帶了些人物本身的故事。

Q:不論是食物還是敘事,都融入了植物圖鑑,故有人間草木的意思。

在拍攝的實際過程中,您怎麼指導“拍攝對象”做出您腦海中的畫面?其中您最覺得最難的是哪一步?

A:最難的一步是自己心中如何有情。許多人不能理解和不能言語的東西怎麼對話,山不能言,水不能語。所以語言真的是人類才有的天賦?感情是人類專屬的疆域?我在看德國作家Peter Wohlleben的《樹的祕密生命》一書時,才明白,其實樹也有聲音,也有獨特的情感,其中有句話:「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狼撕裂野豬,還是鹿吃掉一株橡樹幼苗,其結果都是痛苦與死亡」。

即使是一棵小樹苗,它的死亡也是痛苦的。這也是我對生活的一個態度之一,萬物有靈,草木本心。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若是唯心的來說,微塵也有靈,實際上是一種憐惜萬事萬物的同理心。

這麼理解的話,您與其說選擇了古人的畫風,不如說更接近遺世獨立的隱士?

A:既是遺世獨立,也是桀驁不馴。古味之象總是能綿遠悠長,像一幅情意深深的水墨,三言兩語甚至能把虛空之境都明白了說,也只有這個畫風是能夠擔當的。

Q:那對比起來的話,如果要在現代社會表達這些意境,您覺得會有難度嗎?

A:其實我覺得不是難度的問題,而是當代的社會環境,很難賦予到我們這樣類同的體會。現在整體來看,有的泡沫,有的急躁,更多的是消費主義,擁有不同的解讀成為了新的標杆,認同感處在邊緣的地帶。當然,有不同的解讀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古代舊時的那份詩情畫意,很難再回到我們的身邊,這是進步,也是必然的消亡。

當然,整合同風格道具的能力是不在話下的,我也有很多現代風格的攝影作品,但呼聲較之中國風就清淡很多。一方面我覺得自己也許是造化不足,另一方面,我覺得是當代的審美非常多元,高低參差,觀眾都在各取所需。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您把對於古代舊時的情愫,與對於故鄉舊時的情愫融為一體?它們對你而言是相同的嗎?

A:準確地說,我只是單純對於故鄉,對於父母的情愫。我走上靜物美食攝影的路,也是出於對父母的那份深情。而父母的存在,正好處於跨越的一段時間軸裡,古風便成為了最合恰的表達方式。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在故鄉的塑造中,“父親”這個角色出現了多次,每次出現總是兼顧了溫煦與冷清之感,也似乎是區別於母親的一種特質?如何理解“當我們離開了故鄉,於是擁有了故鄉”這句話?

A:先說父親的部分。從小我對父親的感情是很清淡的,他始終忙於工作,在家的時刻,大部分都是嚴父的角色,我對他處在瞭望而遠之的位置。直到長大成人,才逐漸發現他的溫柔他的細膩,他大男孩一般的隱藏個性。在很多的工作上,便由父親出任了更多的配合工作,母親一直居於幕後,幫助製作美食幫助淘淘舊器。他們一併存在,相輔左右,但陰陽兩性,給到我不同的光輝,璀璨和暖。

至於如何理解“當我們離開了故鄉,於是擁有了故鄉”這句話,在我們沒有遠離故鄉的時候,是無法體會故鄉的意義的。直到我遊走多地,身居異遙,我才發現我對於故鄉的依賴和仰熱。也只有這樣的時刻,身體裡才會燃起對故鄉更多的渴望。不能時時懷抱,心中便有了空間承載自己童年回憶和青蔥歲月的地方。

另一方面,我對古詩詞的炙熱情感,也在此時匯入情感的江河,一切恰逢其時。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Q:那麼,對你影響最深的古詩詞是?

A:對我影響最深的古詩詞是:幸有我來山未孤。具體來說它不是絕對的古詩詞,它是豐子愷先生題畫之句,僅此七字。

Q:這句話很妙,既不是一味仰視,也不是俯首,真正與山河草木共生同樂大概就是如此了,謝謝分享這句話。

Q:最後一個問題,您最喜歡的攝影作品是什麼?

A:即是由我父親演繹的,幸有我來山未孤。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作品《幸有我來山未孤》

備註:

中國風是近年來頗受歡迎的美食攝影風格,山林食紀是這一風格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國風美食攝影看似風格固定,但真正執行起來並不容易,要求拍攝者有相對完備的攝影技術體系和較好的審美能力。

山林食紀的這本書《中國風美食攝影》為學習這一風格的美食攝影打開了一條通道,書中針對中國風的風格特徵、道具、構圖、佈景、光影運用、意境還原等多方面的內容做了詳盡解析,讓讀者可以快速上手,拍出風味十足的中國風美食攝影作品。本書適合喜愛美食攝影、尤其是中國風美食攝影的讀者觀看。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END


她沒有學過美術,卻能拍出這麼美的「中國風」,看了很想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