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普通話,皇帝怎麼和大臣交流?

普通話產生於現代,在數千年的封建社會,可是沒有普通話的。那在古代,當時大臣來自五湖四海,皇帝和大臣在朝堂之上又是如何交流的呢?

古代沒有普通話,皇帝怎麼和大臣交流?

先來講講今天的“普通話”。在1955年10月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上,漢民族共同語的正式名稱被確定為“普通話”(普通 = 普遍+ 共通),定義是“以北京語音為基礎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所以,普通話和北京方言的發音非常接近,這同樣是我們習以為常的。

中國地大物博,方言眾多,所謂的“十里不同音”即是如此,翻過一座山可能彼此說話都無法聽懂。如果用方言交流,跟“雞同鴨講”差不多。

因此,古代的讀書人們為的都是十年寒窗苦讀之後一朝中舉光宗耀祖,但是就算是考上了也是有等級區別的。有能力的留在京城,沒能力的就下方到各省各地去當官。而最根本的能力就是取決於皇帝能不能聽懂他說的話。

古代沒有普通話,皇帝怎麼和大臣交流?

皇帝聽不懂,後果很嚴重

一般口音很重的官員大都不會是京官,試想臣子說的話皇帝都聽不懂,那皇帝怎麼和這個臣子溝通呢?自然就會把他下方到別的地方去。

不過以前雖然沒有普通話,卻有全國通用的官話。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許多朝代,而不同朝代的定都也不同,所以他們所使用的官方語言也是不同。

例如在早期的夏朝和商朝時期,人們習慣用夏言。到了周至漢的時期,人們開始使用雅言。之後的朝代大都使用正音,而發展到元朝的時候,因為由少數民族統治,所以當時的官話是蒙古語。

政府官員一般都講官話,可是古代通訊交通均不發達,也沒有廣播電視,人們很少有學習通用語言的渠道,因此,大臣們官話的地方口音也非常濃重。

方言口音各異,便導致各種溝通交流的不便,還會鬧出諸多誤會,甚至會影響到升學當官。

民間有句話,說,“千不怕萬不怕,就怕廣東人說普通話。”清末有兩位維新派領袖:康有為與梁啟超,這兩位廣東老鄉普通話也都不咋的,可謂半斤八兩,兩人在事業發展上也吃過普通話不好的虧。

古代沒有普通話,皇帝怎麼和大臣交流?

▲這二位的口語,擱現在的北京也沒幾個人能聽懂

康有為是廣東南海人,梁啟超是廣東新會人,都是珠三角地區,兩地直線距離只有七八十公里。二人雖然也有求官幹事業的願望,但身份低微,突然成了維新變法的中樞,純屬火箭提拔,還沒來得及把北京話練熟,在只能和皇帝、同僚進行紙上溝通的基礎上,就要去搞改革,難免要出問題。

光緒皇帝召見康梁時的“聽不懂”,就源於此。康有為到處講,說光緒接見自己時,兩人會談了很久。這說法連《清史稿》都被忽悠了。不過,當時的刑部主事張元濟又另有說法。他說,當時各大臣在外等候皇帝接見,康有為與榮祿大談變法,榮祿聽著直皺眉頭,有些話根本聽不懂。光緒單獨接見大臣,其他人都有很長時間,唯獨接見康有為,不到10分鐘就結束了。到底談了什麼,別人無從知道,但光緒後來還接見了梁啟超,完全可以做個參照。

古代沒有普通話,皇帝怎麼和大臣交流?

▲光緒帝基本上聽不懂他倆在說啥(照片其實是偽造)

梁啟超見到光緒,也是推銷自己的變法,但無奈光緒聽著很費勁,只因梁啟超說話發音嚴重不準,如將“考”說成“好”,將“高”說成“古”。有時梁啟超講一句,光緒還要問一句,聽著梁啟超拗口的廣東話,基本上是一頭霧水,連比帶劃也搞不明白,實在費勁,以至於光緒帝興致大減。但凡被皇帝接見後,按說都要賞個四品官,而梁啟超只得到個六品頂戴。

可見,學好普通話真的很重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