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藥,推拿消除小兒積食的手法「圖文並茂」,有孩子的注意了!

積食 小兒推拿 腹瀉 嬰兒輔食 中醫 芽兒媽媽 2018-11-30

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本頭條號發佈的育兒知識,情感交流,生活百科等!芽兒媽媽,堅持分享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育兒小經驗,歡迎訂閱!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

都說“小兒百病積食為先”,寶寶生病的很多症狀會被誤以為是感冒,腹瀉,實際上是積食了。積食能引起咳嗽、便祕、腹瀉、嘔吐、盜汗、貧血、夜啼、咽炎等很多病症,寶媽們一定要重視!

不用藥,推拿消除小兒積食的手法「圖文並茂」,有孩子的注意了!

小兒推拿對於寶寶消化道病症的調理效果那是沒得說!在介紹這套推拿手法之前,先讓我們正確認識積食吧。

積食就是吃的過多了,超過了脾胃所能承受的範圍,損傷脾胃。就像小孩子只能挑20斤糧食,偏偏讓他挑50斤。脾胃承受不了那麼多累壞了,受傷了。

引起寶寶積食的原因有兩種

一種是先天中焦虛弱

小兒在出生之前,稱之為“先天”,所謂“先天中焦虛弱”,指小兒先天稟賦不足,本身脾胃虛弱,運化不好,即使沒有吃多,也有積食症狀表現。

在懷孕前,若夫妻一方(女方多見)或雙方為寒性體質;在懷孕期間,若孕婦過食生冷,都會導致日後小兒寒體。比如,有的孩子在餵奶時,過一段時間吐吐蛋花狀有點凝固的奶。

一種是後天餵養不當

小兒在出生之後,稱之為“後天”。後天氣血的充足主要依靠飲食的供養,而飲食需要脾胃來消化運轉,後天餵養不當。如過早添加輔食,或輔食添加不規律,或吃肉、奶、蛋、水果及零食過多等,都會損傷孩子的中焦脾胃,從而形成積食。此外,如孩子感冒發燒後常常輸液、服用抗生素或退燒藥等,也容易損傷中焦脾胃,形成積食。

積食的表現症狀

看舌苔,舌苔若有一天忽然變厚,或者一塊紅一塊白,而且還有黃苔;

看鼻樑,看寶寶的鼻樑上,是不是有青筋,往常沒有,突然就有青筋了,就離積食不遠了;

每天吃東西很香,忽然胃口不太好,或不吃,或挑食;

平常睡覺都極好,這兩天突然夜裡翻來翻去;

咳嗽,積食太久,脾胃衰弱,時間久了就會生痰,引起咳嗽不止;

口氣,寶寶這兩天忽然口氣很重,有股酸腐味;

腹脹,肚子沒吃什麼什麼食物,肚子也很脹;

腹瀉,大便突然次數變多那是積食前兆,不想辦法消積的話,第二天估計就拉肚子了;

發熱,傷食導致的發熱叫“積熱”,吃的食物都停滯在中焦,積滯時間長了就會化熱。食積發熱和感冒發熱差別很大,經常是都是胸口先發熱起來。

清大腸

【功效】清利腸腑,主治腹瀉、便祕、積滯等。

【手法】將小兒食指固定於術者左手虎口內,

在食指外側,向指尖方向推為清,向虎口方向為補,來回推為清補。

不用藥,推拿消除小兒積食的手法「圖文並茂」,有孩子的注意了!

清胃經

【功效】清脾胃積熱,降氣和胃,消導助運化,治肚子脹滿,積食腹痛,噁心嘔吐,便祕,厭食。

【手法】自大拇指下端魚際外緣黃白皮交匯處,離心推至大拇指根部,此為清法;反之為補;一般用清法。

不用藥,推拿消除小兒積食的手法「圖文並茂」,有孩子的注意了!

清補脾

【功效】健脾調中,消食積化痰涎,補血生肌

【手法】推拿者沿患兒拇指橈側緣(手掌向上,靠近大拇指一側為橈側,靠近小拇指一側為尺側)從指尖到指根來回推。作用:健脾調中,消食積化痰涎,補血生肌。脾貴在運,不在補。建議來回推脾的反射區

不用藥,推拿消除小兒積食的手法「圖文並茂」,有孩子的注意了!

揉板門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除煩,消食化積,具有升降之功

【手法】使小兒大魚際暴露,術者用右手拇指來回推之稱清板門;以指端在大魚際平面的中點做揉法,稱揉板門。

不用藥,推拿消除小兒積食的手法「圖文並茂」,有孩子的注意了!

運內八卦

【功效】開胸化痰,利氣利膈,消食除脹。

【手法】內八卦穴,是小兒推拿中的臨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寬胸利膈、理氣化痰、行滯消食的作用。主要用於痰結喘咳、乳食內傷、腹脹、脹悶、嘔吐等症。

不用藥,推拿消除小兒積食的手法「圖文並茂」,有孩子的注意了!

推四橫紋

【功效】調理臟腑,疏通氣機,主治腹脹、腹痛、積滯、納呆、便祕、乾咳少痰、洩瀉。

【手法】以拇指指端從小兒手掌側面,自食指根部推至小指根部,來回推之。

不用藥,推拿消除小兒積食的手法「圖文並茂」,有孩子的注意了!

清天河水

【功效】清熱除煩,鎮驚,瀉心火,利尿

【手法】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澤)成一直線。從腕橫紋推到肘橫紋

不用藥,推拿消除小兒積食的手法「圖文並茂」,有孩子的注意了!

分腹陰陽

【功效】主治腹痛腹脹,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

【手法】以雙手拇指沿肋弓邊緣,或自中脘至臍,向兩旁分推。

不用藥,推拿消除小兒積食的手法「圖文並茂」,有孩子的注意了!

揉足三裡

【功效】足三裡是胃經上的一個主要穴位,常按揉有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

【手法】

不用藥,推拿消除小兒積食的手法「圖文並茂」,有孩子的注意了!

特別注意:

小兒各方面的發育未全,尤其是肺、脾、腎三種器官,所以,推拿的時間要控制好,一次總的時間最多10—20分鐘,每個穴位做100-300次就行;手法也一定要均勻、柔和。

小兒推拿只適合9歲以下的孩子,6歲以內的效果最好。

科學的小兒推拿對防治小兒腹瀉、便祕、發熱、咳嗽、厭食等症狀確實有明顯的療效,達到有病治病、無病保健的目的。

但小兒推拿並非能包治百病,如果遇到高燒不退,嚴重感染、重度嘔吐、腹瀉、重度喘息等機體功能紊亂狀態,需要及時就醫。

以下情況不能做小兒推拿:

1、某些急性傳染病,如水痘、肝炎、肺結核等。

2、某種惡性腫瘤的局部。

3、出血性疾病及正在出血和內出血的部位。

4、骨結核和關節結核和化膿性關節炎。

5、燒傷、燙傷、皮膚破損部位。

6、各種皮膚病患處。

7、骨折早期和癱瘓初期。

8、極度虛弱的危重病和嚴重的心臟、肝、腎疾病。

9、診斷不明,不知其改善原則的疾病。

您只需要每天花很短的時間來閱讀既可以搞定了。如果您感興趣,請關注芽兒媽媽,更多育兒知識期待與您分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