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金融從業者的自我修養

雲說 | 金融市場基礎知識


從4月開始,羅力已經參加了四門從業資格考試,看了一堆教材,刷題刷到頸椎病復發。書看多了開始有了一些金融市場的通識性知識。所以,今天羅力就從金融市場的本質、產品、基金公司職能等方面給我眼中的金融市場畫個像。

一、金融的本質


金融的本質,即資金的融通。這其中設計兩個重要概念:

一是資本或資產。

二是資本或資產的流動方向。

就投資活動其盈利來源於資產的價值增值;

就銷售或市場活動而言,盈利來源於金融服務的收費。

固定的收費收入與融資業務掛鉤,主要體現在資金融入方面;

浮動的收費收入與資產增值掛鉤,主要體現在資產投資方面。

二、主流金融機構


主流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及其理財子公司、基金、券商、保險、信託、私募等。

銀行具備全牌照,主營業務為儲蓄、信貸、同業、投行、承銷、託管、代銷等。

銀行理財子公司主營業務類似於公募基金,提供對公和對私的理財業務。

一個金融從業者的自我修養


基金公司主營業務為對公和對私的資產管理和資金募集業務;

基金公司子公司提供投行業務,即非標準化業務,具有目標性強的特點。

券商的主營業務為證券承銷與保薦、對公對私的資產管理與資金募集,逐步涉足公募基金領域。保險公司在其主營的保險業務基礎上,進一步向資產管理業務方向拓展,體現出更強的功能性,具體表現為募集資金和進行投資。

信託公司作為最早的開展面向房地產行業的非標準化業務的主體,由於國家政策的影響而發展受限,正在積極地向投行業務、對私資產管理業務方向拓展,未來準備開放公募化。

私募公司主營業務即對私的資產管理和資金募集,主要針對私人或高淨值客戶。

通過對金融機構業務範圍的梳理,可以看出金融行業進入“大資管”時代,大量金融機構獲得公募基金牌照。“大資管”時代帶來了行業公平性的增強、行業壁壘的減少,同時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機遇與挑戰並存,“大資管”時代對機構的經營提出了更高了的要求,弱化了機構間的異質性和業務特色,加劇了競爭激烈程度,同時減少了行業內的套利機會。

三、金融行業崗位分類


1.投資銀行

金融行業中崗位分類主要包括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兩大崗位劃分。

投資銀行業務主要進行一級市場內的項目管理,該業務的核心業務點在於前臺的項目經理,協助實現融資、合規渠道和資金到位全流程。

合規渠道表現為各類資產管理項目,包括但不限於專項基金、P2P 產品。業務的核心在於定價,即資金融入方(或資金出借方)獲得(或出借)資金的成本(或收益)。業務的另一核心在於模式,即業務操作的可行性。

中臺的核心工作在於建立產品模式,在前臺的指示下聯繫融資方。後臺進行業務的維護工作。總而言之,投資銀行業務主要以項目為載體,解決融資需求,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一個金融從業者的自我修養



2.資產管理業務

資產管理業務主要進行二級市場內的投資組合管理,該業務的核心業務點是前臺的融資行為,通過直銷或代銷渠道,解決資金持有者投資或資產增值需求。

資產管理業務的核心同樣在於定價,輔助投資者明確其可能獲得的盈利或可能面臨的虧損,並從固定或浮動的收費中獲得業務收入。

業務風格和融資渠道由前臺和中臺共同確定。其中,直銷渠道面向機構和個人,機構投資者。

具有規模大利潤低的特點,個人投資者具有規模小利潤大的特點;代銷渠道是一種容易達成共同意見的融資渠道,具有規模大利潤低的特點。後臺的核心工作是合規問題與風險控制。

3.銀行和基金公司業務

銀行的主要部門有公司部、信貸部、自營部、理財部、投資管理部、金融市場部、私人銀行部和法務部。其中,公司部主要服務於對公客戶,針對對公客戶的自營資金進行管理,或滿足其定向增發需求,主要涉及二級市場;信貸部門的工作重點是風險控制;自營部門負責管理銀行的自有資金,包括銀行資本金和盈利,用於公司日常經營、股權激勵、同業支持、項目投資和資產管理;理財部門主要進行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售,尋求資產投資項目,展開理財產品額度管理;金融市場部門服務於理財部門,負責銷售理財產品,同時需求投資對象資產;私人銀行部門主營對私業務,面向高淨值客戶,具備完整的前中後臺,強調對私服務的專業化程度。

基金公司的主要部門包括投資部門、研究部門、市場/產品部門、銷售部門和合規部門。其中,投資部門的核心工作是二級市場的資產定價,確定買入賣出策略;研究部門為投資部門人員提供投資範圍,即“入庫”,在設定條件下選取公司或項目“入庫”,形成“一級庫”、“二級庫”、“三級庫”,研究人員的研究內容受基金公司基調的限制;市場部門宣傳本公司產品,產品部門跟隨國家政策導向,較多地涉及產品備案過程,以滿足對公業務中對合規和流程的要求。

四、資產管理的四個象限


資產管理的“四個象限”概念:金融基礎資產、投資策略、頻率和投資邏輯。這四個象限共同構成資產管理產品的邏輯。

金融基礎資產

股票:股份公司發行的一種有價證券,發行於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香港市場及海外市場

債券:按照法定程序發行並向債權人承諾於指定日期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利率債、信用債、可轉債、可交換債、ABS)

商品:實物商品(大豆、螺紋鋼、黃金)、金融商品(股指期貨)

金融衍生產品:

期貨:油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標準化合約

期權: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

投資策略

多頭:股票或債券的倉位管理

空頭:利用期貨進行對衝,其中股票對衝工具是 IC/OF/IH,債券對衝工具是 T/TF/TS 市場中性(對衝):同時購買現貨和期貨,利用現貨和期貨的波動偏離實現收益

交易頻率

高頻:T0策略,快速進行金融資產的買進和賣出,實現套利

中頻:實質上是低頻與高頻的結合,體現為資金季節性規律

低頻:大部分交易的頻率是低頻

超低頻:消除季節性波動,資產管理的封閉性有利於消除投資者的心理恐懼

一個金融從業者的自我修養

投資邏輯

成長性:低頻投資重視資產的成長性

套利:通過高頻投資實現,表現為主動購買和統計套利(尋找先關回歸因子,藉助統計學模型進行套利檢驗)

在四本書的分析裡,個人投資者都只點了半頁紙不到的篇幅。而作為個人投資者我們的金融常識也只是冰山一角,但是人到中年,如果不能多整點資產型收入,老了還要坐等養老金,生活會多麼沒有保障。所以,積極的學習起來,找到更為合適的資產增值之道,也是和認真工作同樣重要的,是不是?


本文首發於 微信公眾號 【雲卷讀書雲舒行路】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

你真的應該讀點好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