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建築 三農 香菇 社會保險 校園微訊 校園微訊 2017-09-27

為推動結對幫扶村脫貧攻堅工作深入、紮實、精準開展,增進與民魚水情誼,做到群眾不脫貧幫扶不脫鉤,確保在奔小康的路上一個不少一戶不落,全力打贏脫貧攻堅仗。9月24日,廣元中學全體黨員幹部在黨委書記張寧的帶領下,深入利州區白朝鄉新華村與貧困戶“同吃同住同勞動”,助力全村脫貧攻堅工作穩步推進。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進農家門,吃農家飯,幹農家活,聊農家事,解農家愁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俯下身子,才能聞到泥土香。活動中,廣元中學全體黨員幹部直接入村到戶,與貧困戶吃同樣的飯,住同樣的屋,幹一樣的農家活。鬆土、除草、摘菜、提水、燒火、煮飯、翻苕藤、剝玉米、維修房屋、打掃庭院、清理排水溝……新華村一組的王蓉剛搬進異地搬遷的新房,家裡正在吊頂裝修,幫扶幹部一到王蓉家,挽起袖子熱心地幫助其安裝房門、吊頂、組裝燈具,客廳裡便煥然一新。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深入新華村二組的幫扶幹部,一路翻山越嶺,披荊斬棘開闢道路,走進了貧困戶吳啟文家,熱心地為其打掃院壩、清理房前屋後。在貧困戶付貴昌的家,前幾天剛好下過雨,建築雜物阻斷了排水溝,幫扶幹部們戴上手套,拿起鐵鍬,不怕髒不怕臭,一塊一塊清理起了雜物,用一上午時間,終於疏通了排水溝,付貴昌一家感激不已。在貧困戶王玉花家中,週末放假在家的孩子正在專心做作業,張寧書記見後,提出讓孩子到廣中唸書,同時為王玉花聯繫了一份學校附近的工作,不僅解決了孩子的照顧問題,讓孩子擁有了更好的教育環境,同時也為家庭增添了較穩定的收入。貧困戶陸國福癱瘓在床,身邊缺少親人照顧,幫扶幹部陪伴身側,像女兒一般貼心地為其倒開水、遞點心,熱心地與其話著家常。在新華村一組,幫扶幹部同貧困戶李朝庭勝似一家人,大家一起做飯、炒菜、剝玉米,一邊幹著家務一邊擺農門陣,李朝庭的孫女在幫扶幹部膝下環繞玩耍,一大家人其樂融融。貧困戶雷丕秀腿腳不便,缺乏勞動力,幫扶幹部們得知情況後,扛起鋤頭來到雷丕秀的菜地,除草、鬆土、翻苕藤,大家分工合作,幹得熱火朝天。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手打起老繭了,不要緊;腳磨起了血泡,沒關係;腿被藤蔓劃出了道道血口子,沒什麼;滿身被蚊子咬出了大包,沒什麼大不了。通過一次次的辛勤勞作,幫扶成員親身感受農民的喜與憂,感悟農民的辛苦與努力,朝夕相處中增進了幫扶幹部與貧困戶血肉聯繫的感情,聽到了貧困戶的真話實話心裡話。新華村貧困戶張德超動情地說“以往總以為領導幹部都是高高在上的,我們見個面都困難,沒想到今天你們與我同吃、同住、同勞動,幫我們這,幫我們那,對我們的事比我自己還上心,感謝你們,感謝你們……”。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聽民意,解民困,講政策,講黨恩,結親情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與以往不同的是,幫扶隊員走進貧困戶家中,不再只簡單問幾句“收入多少”、“有什麼困難”,而是俯下身子傾聽貧困群眾心聲,挽起袖子與群眾共同勞動,面對面真心誠意聽群眾意見建議、實地解決貧困群眾生產生活問題和當前困難。通過拉家常、擺農門陣等方式,與貧困群眾面對面、心貼心交流,解決貧困戶最想、最急、最盼的實際困難。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唐大哥,要注意身體喔,不舒服就要去醫院,聽醫生的話,堅持吃藥。現在政策好了,貧困戶住院費用個人只承擔10%,還可以申請其他醫療保險,看病可以不用花錢!”幫扶幹部在唐誼超家,關切地與其講著黨的政策。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我們這窮山溝,做夢都沒想過娃兒可以進城唸書。現在可好了,有了你們,我們的後代就有了盼頭。”家有學生的王玉花緊握幫扶幹部的手,熱淚盈眶,不住地感激黨的好政策,感激廣中給予的無私幫助。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辛苦你們了,跑這麼遠的路。今年的玉米收成好,花生也剛晾晒入倉,這兩年我跟老伴身體都還好,多少在外打些零工,算算今年的收入賬,豐收年啦。”貧困戶王藤貴一算起今年的收入帳,笑得合不攏嘴。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以前都是泥巴路,走哪兒都不方便,現在可好了,家門口就是水泥路,出門就可以坐班車進城了。多虧了你們呀!”貧困戶易德榮一臉幸福地說。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廣中的領導是真正在為我們辦實事。有黨和政府的政策扶持,有幫扶責任人的關心幫助,我們更有信心脫貧致富。” 貧困戶範樹柏很有信心。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就這樣,幫扶工作組隊員一邊幫助村民幹農活、做家務,一邊聽著鄉親們訴說著家長裡短,遇上不明白的事兒,幫扶幹部再細細地講政策、出主意。一句句樸實的鄉音珍藏著無盡的真情關懷,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歡聲笑語瀰漫在農家小院內,好一個溫馨的“大家庭”。這一天,新華村一戶戶庭院裡,其樂融融,大家或勞動、或圍坐,像親人一般無話不說,談笑無拘束,小山村一片祥和溫馨。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中秋國慶佳節在即,為了讓貧困戶們過個好節,幫扶幹部們提前準備,紛紛為幫扶對象們送上了月餅等慰問品,表達自己的心意。目前新華村已全面通過脫貧攻堅省級驗收。在對口幫扶新華村的三年時間裡,廣元中學不斷加大投入,科學規劃,統籌發展,將幫扶村的脫貧致富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發展黃羊養殖、魔芋、核桃、重樓、烏藥、香菇種植產業以及外出務工、政策兜底等增收措施,幫助貧困戶脫貧增收。在新華村,大至幫扶方針、政策,小至幫扶過程的每一個環節、片段,都折射出了廣元中學的真心和真情,也從廣大村民們欣慰的笑容和感激的言辭中折射出來了廣元中學的幫扶成果。“幫扶對象就是我們的親人。”廣元中學幫扶成員們把結對的貧困戶當作親人一般關愛和照顧,用真誠的情感和睿智的頭腦幫忙出主意、謀發展,幫助貧困戶們解決實際問題,積極推動新華村脫貧致富又好又快發展。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小山村來了“好親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