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診療方法

肩周炎

肩周炎也叫粘連性肩關節囊炎,多發生於50歲左右人群,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因氣血不充,筋失所養,復感受風寒或勞作過度而導致關節疼痛,關節活動受限為特點的疾病。本病屬中醫的“露肩風”、“肩凝風”範疇,也有稱之為“五十肩”。

肩周炎的診療方法

一、診斷

1.因慢性勞損,或外傷筋骨,或氣血不足復感受風寒溼邪所致。

2.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右肩多於左肩,多見於體力勞動者,多為慢性發病。

3.肩周疼痛,以夜間為甚,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肩關節活動功能障礙。

4.肩部肌肉萎縮,肩前、後、外側均有壓痛,外展功能受限明顯,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

5.X線檢查多為陰性,病程久者可見骨質疏鬆。

二、治療

1.風寒溼侵

主證:肩部竄痛,遇寒痛劇,得溫痛緩,畏風惡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質淡,苔薄白或膩,脈弦滑或弦緊。

治法:活血通絡,祛風除溼。

用方1、蠲痺湯合麻桂溫經湯:續斷、黃芪各15克,羌活、薑黃、當歸、赤芍、防風、麻黃、桂枝、白芷、桃仁、川芎、桂枝各10克,細辛、紅花各3克,甘草5克。每日1劑,水煎服。

用方2、寒溼痺沖劑:每日3次,每次1包,開水沖服。

用方3、祖師麻片:每日3次,每次3片,溫開水送服。

2.氣血瘀滯

主證:肩部腫脹,疼痛拒按,以夜間為甚。舌質暗或有瘀斑,苔白或薄黃,脈弦或細澀。

治法:活血祛瘀,舒筋通絡。

用方1、活血舒筋湯加減:當歸、赤芍、片薑黃、伸筋草、鬆節、羌活、獨活、防風各10克,海桐皮、落得打各5克,痛甚者加乳香、沒藥各6克。每日1劑,水煎服。

用方2、血竭膠囊:每日3次,每次2粒,溫開水送服。

用方3、複方夏天無片:每日3次,每次2~4片,溫開水送服。

3.氣血虛弱

主證:肩部痠痛,勞累後疼痛加重,伴頭暈目眩,氣短懶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質淡,苔少或白,脈細弱或沉。

治法:益氣養血,舒筋通絡。

用方1、當歸養血湯加味;黃芪15克,當歸、白芍、茯苓、黨蔘、川芎各12克,白朮、桂圓肉各10克,甘草6克。每日1劑,水煎服。

用方2、十全大補酒:每日2次,每次飲服10毫升。

用方3、六味地黃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飲服1支(10毫升)。

(二)外治

1.外用藥

採用消腫止痛膏類,如傷溼止痛膏、奇正消痛貼、磨香風溼膏等外貼患處。

2.鍼灸

取肩井、極泉、缺盆、肩偶等穴位,行平補平瀉手法。

3.推拿療法

具體手法各家不同,但主要用分筋、撥筋手法治療肩周筋腱退變粘連,病變部位多位於肱二頭肌長頭腱、短頭腱或崗上肌腱;用鬆解手法治療肩關節周圍廣泛性粘連和攣縮。

三、防護

功能鍛鍊是在指導下由病人自己施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發病之初就應積極進行。

常用的方法有:

1.弧形擺動法:病人彎腰90度,患肢自然下垂,做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旋轉運動,範圍由小到大,每日2~3次,每次15分鐘。

2.爬牆法:病人面朝向牆而立,患肢用手掌扶牆,手指輪換,使手掌貼牆上行,帶動上肢上舉,直至疼痛而不能再向上,並維持在該位置上數分鐘,然後放下,循環進行數次。

爬牆法的另一種形式是背靠牆站立,屈患肘至90度,逐漸外旋肩關節。直至前臂背側接近或貼住牆壁。爬牆法主要是練關節外展和外旋運動。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鐘。

3.搶臂法:病人取站立位,依次做患側肩關節前屈、上舉、後伸、還原4個動作,然後再做後伸、上舉、前屈、還原4個動作,如此循環數次。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鐘。

肩周炎的診療方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