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餛飩侯'

"
"
老北京的餛飩侯

餛飩,是我國古老的傳統風味小吃,南北均有,歷史上稱呼不一,四川人叫“龍抄手”,廣東人稱“雲吞”,北京多呼“餛飩”。

清初乾隆、嘉慶年間,伍宇澄便在其《飲淥軒隨筆》中記載:“京師前門有隙地,方丈許,俗稱‘耳朵洞’者,雍正間,忽來一美丈夫,服皁衣,不知何許人也,於隙地築樓,市餛飩,味鮮美。雖溽暑,經宿不敗,食者麇至,得金錢無算。”這段有關北京餛飩鋪掌故的文字,說得神乎其神,生動而神祕。確實,舊時的北京,有不少走街串巷叫賣的餛飩挑子,一般在每天下午走街叫賣,夜裡、晚上則在固定的地點設攤。他們那“餛飩開鍋喲……”的吆喝聲為老北京們所熟悉,那聲音在街巷中渾厚而致遠,幾進的四合院都可聽見。鬧市區賣餛飩的生意也很興隆,京城人也特喜歡吃餛飩。過去北京的餛飩挑子,前邊是小煤球爐子,上面有一塊晾盤,盤的四周邊沿可放碗、醬油壺等。中心圓洞處坐鍋,後邊高方櫃上層放肉餡大盤,可隨時包餛飩;中間幾個小抽屜,放餛飩皮子、

湯匙碗、京冬菜末、蝦皮等;下層放一水桶,隨時加湯,邊包、邊煮、邊賣。

清人楊靜亭在他的《都門紀略》一書中,對京師餛飩評價很高,贊曰:“包得餛飩味勝常,餡融春韭嚼來香。湯清潤吻休嫌淡,咽後方知滋味長。”把小小的餛飩形容得有滋有味兒。冬至,在這一年中最長的一個夜晚,熱騰騰香噴噴的餛飩將成為老百姓桌上的主角。

"
老北京的餛飩侯

餛飩,是我國古老的傳統風味小吃,南北均有,歷史上稱呼不一,四川人叫“龍抄手”,廣東人稱“雲吞”,北京多呼“餛飩”。

清初乾隆、嘉慶年間,伍宇澄便在其《飲淥軒隨筆》中記載:“京師前門有隙地,方丈許,俗稱‘耳朵洞’者,雍正間,忽來一美丈夫,服皁衣,不知何許人也,於隙地築樓,市餛飩,味鮮美。雖溽暑,經宿不敗,食者麇至,得金錢無算。”這段有關北京餛飩鋪掌故的文字,說得神乎其神,生動而神祕。確實,舊時的北京,有不少走街串巷叫賣的餛飩挑子,一般在每天下午走街叫賣,夜裡、晚上則在固定的地點設攤。他們那“餛飩開鍋喲……”的吆喝聲為老北京們所熟悉,那聲音在街巷中渾厚而致遠,幾進的四合院都可聽見。鬧市區賣餛飩的生意也很興隆,京城人也特喜歡吃餛飩。過去北京的餛飩挑子,前邊是小煤球爐子,上面有一塊晾盤,盤的四周邊沿可放碗、醬油壺等。中心圓洞處坐鍋,後邊高方櫃上層放肉餡大盤,可隨時包餛飩;中間幾個小抽屜,放餛飩皮子、

湯匙碗、京冬菜末、蝦皮等;下層放一水桶,隨時加湯,邊包、邊煮、邊賣。

清人楊靜亭在他的《都門紀略》一書中,對京師餛飩評價很高,贊曰:“包得餛飩味勝常,餡融春韭嚼來香。湯清潤吻休嫌淡,咽後方知滋味長。”把小小的餛飩形容得有滋有味兒。冬至,在這一年中最長的一個夜晚,熱騰騰香噴噴的餛飩將成為老百姓桌上的主角。

老北京的餛飩侯

2 0世紀5 0年代,王府井老東安市場附近有七八家餛飩攤.他們各做各的買賣,相互問井水不犯河水。1956年,公私合營是商業的大趨勢。於是七家餛飩攤兒湊在一塊兒,成立了一個合作組。他們便是“餛飩侯”的合夥創始人:侯庭傑,北京人;樑壽山,山東人。王俊孝,京東三河人;聞光新,北京人;張子元.京東三河人,陳清安.北京人,張世蘭,河北人。因為當時候庭傑是合作組的組長。於是大夥兒便把店鋪的字號稱作“餛飩侯”。

"
老北京的餛飩侯

餛飩,是我國古老的傳統風味小吃,南北均有,歷史上稱呼不一,四川人叫“龍抄手”,廣東人稱“雲吞”,北京多呼“餛飩”。

清初乾隆、嘉慶年間,伍宇澄便在其《飲淥軒隨筆》中記載:“京師前門有隙地,方丈許,俗稱‘耳朵洞’者,雍正間,忽來一美丈夫,服皁衣,不知何許人也,於隙地築樓,市餛飩,味鮮美。雖溽暑,經宿不敗,食者麇至,得金錢無算。”這段有關北京餛飩鋪掌故的文字,說得神乎其神,生動而神祕。確實,舊時的北京,有不少走街串巷叫賣的餛飩挑子,一般在每天下午走街叫賣,夜裡、晚上則在固定的地點設攤。他們那“餛飩開鍋喲……”的吆喝聲為老北京們所熟悉,那聲音在街巷中渾厚而致遠,幾進的四合院都可聽見。鬧市區賣餛飩的生意也很興隆,京城人也特喜歡吃餛飩。過去北京的餛飩挑子,前邊是小煤球爐子,上面有一塊晾盤,盤的四周邊沿可放碗、醬油壺等。中心圓洞處坐鍋,後邊高方櫃上層放肉餡大盤,可隨時包餛飩;中間幾個小抽屜,放餛飩皮子、

湯匙碗、京冬菜末、蝦皮等;下層放一水桶,隨時加湯,邊包、邊煮、邊賣。

清人楊靜亭在他的《都門紀略》一書中,對京師餛飩評價很高,贊曰:“包得餛飩味勝常,餡融春韭嚼來香。湯清潤吻休嫌淡,咽後方知滋味長。”把小小的餛飩形容得有滋有味兒。冬至,在這一年中最長的一個夜晚,熱騰騰香噴噴的餛飩將成為老百姓桌上的主角。

老北京的餛飩侯

2 0世紀5 0年代,王府井老東安市場附近有七八家餛飩攤.他們各做各的買賣,相互問井水不犯河水。1956年,公私合營是商業的大趨勢。於是七家餛飩攤兒湊在一塊兒,成立了一個合作組。他們便是“餛飩侯”的合夥創始人:侯庭傑,北京人;樑壽山,山東人。王俊孝,京東三河人;聞光新,北京人;張子元.京東三河人,陳清安.北京人,張世蘭,河北人。因為當時候庭傑是合作組的組長。於是大夥兒便把店鋪的字號稱作“餛飩侯”。

老北京的餛飩侯

凡以小吃品種冠名的人,都有一手絕活兒。“餛飩侯”其人,姓侯名庭傑。小時賣過報紙,青年時當過幾年鐵路巡警養家餬口。後來偷學到製作餛飩的技藝,又博採眾長,1946年用平時積攢的錢,擺起了一個餛飩攤,幾經易地最後搬到了東安門大街16號門前擺攤賣餛飩。攤位的後牆掛著一個布帳子,帳子底色是紫紅色,上面寫著醒目的“餛飩侯”三個大字。帳子周圍是一圈和平鴿裝飾。因當時正是抗美援朝時期,這群鴿子象徵著和平,代表了個體商家盼望和平和社會安定的心情。

餛飩侯的發展是從1956年搞“公私合營”開始的。當時決定將菜廠、梯子、大紗帽和柏樹這4條衚衕口兒的7個餛飩攤兒合併在一起。1959年,在東城區商管會的協助之下,7個攤主選中了東安門大街11號原本是德勝祥燒餅鋪的鋪面房。侯庭傑是組長,經與其他合夥人商量,定名“餛飩侯”。據說, 當時只隨便找了一塊牌子,塗上白漆,上面寫著“北京風味餛飩候”。從此,走街串巷的餛飩攤車終於安定下來,有了第一間商鋪, “餛飩侯”就此誕生。

"
老北京的餛飩侯

餛飩,是我國古老的傳統風味小吃,南北均有,歷史上稱呼不一,四川人叫“龍抄手”,廣東人稱“雲吞”,北京多呼“餛飩”。

清初乾隆、嘉慶年間,伍宇澄便在其《飲淥軒隨筆》中記載:“京師前門有隙地,方丈許,俗稱‘耳朵洞’者,雍正間,忽來一美丈夫,服皁衣,不知何許人也,於隙地築樓,市餛飩,味鮮美。雖溽暑,經宿不敗,食者麇至,得金錢無算。”這段有關北京餛飩鋪掌故的文字,說得神乎其神,生動而神祕。確實,舊時的北京,有不少走街串巷叫賣的餛飩挑子,一般在每天下午走街叫賣,夜裡、晚上則在固定的地點設攤。他們那“餛飩開鍋喲……”的吆喝聲為老北京們所熟悉,那聲音在街巷中渾厚而致遠,幾進的四合院都可聽見。鬧市區賣餛飩的生意也很興隆,京城人也特喜歡吃餛飩。過去北京的餛飩挑子,前邊是小煤球爐子,上面有一塊晾盤,盤的四周邊沿可放碗、醬油壺等。中心圓洞處坐鍋,後邊高方櫃上層放肉餡大盤,可隨時包餛飩;中間幾個小抽屜,放餛飩皮子、

湯匙碗、京冬菜末、蝦皮等;下層放一水桶,隨時加湯,邊包、邊煮、邊賣。

清人楊靜亭在他的《都門紀略》一書中,對京師餛飩評價很高,贊曰:“包得餛飩味勝常,餡融春韭嚼來香。湯清潤吻休嫌淡,咽後方知滋味長。”把小小的餛飩形容得有滋有味兒。冬至,在這一年中最長的一個夜晚,熱騰騰香噴噴的餛飩將成為老百姓桌上的主角。

老北京的餛飩侯

2 0世紀5 0年代,王府井老東安市場附近有七八家餛飩攤.他們各做各的買賣,相互問井水不犯河水。1956年,公私合營是商業的大趨勢。於是七家餛飩攤兒湊在一塊兒,成立了一個合作組。他們便是“餛飩侯”的合夥創始人:侯庭傑,北京人;樑壽山,山東人。王俊孝,京東三河人;聞光新,北京人;張子元.京東三河人,陳清安.北京人,張世蘭,河北人。因為當時候庭傑是合作組的組長。於是大夥兒便把店鋪的字號稱作“餛飩侯”。

老北京的餛飩侯

凡以小吃品種冠名的人,都有一手絕活兒。“餛飩侯”其人,姓侯名庭傑。小時賣過報紙,青年時當過幾年鐵路巡警養家餬口。後來偷學到製作餛飩的技藝,又博採眾長,1946年用平時積攢的錢,擺起了一個餛飩攤,幾經易地最後搬到了東安門大街16號門前擺攤賣餛飩。攤位的後牆掛著一個布帳子,帳子底色是紫紅色,上面寫著醒目的“餛飩侯”三個大字。帳子周圍是一圈和平鴿裝飾。因當時正是抗美援朝時期,這群鴿子象徵著和平,代表了個體商家盼望和平和社會安定的心情。

餛飩侯的發展是從1956年搞“公私合營”開始的。當時決定將菜廠、梯子、大紗帽和柏樹這4條衚衕口兒的7個餛飩攤兒合併在一起。1959年,在東城區商管會的協助之下,7個攤主選中了東安門大街11號原本是德勝祥燒餅鋪的鋪面房。侯庭傑是組長,經與其他合夥人商量,定名“餛飩侯”。據說, 當時只隨便找了一塊牌子,塗上白漆,上面寫著“北京風味餛飩候”。從此,走街串巷的餛飩攤車終於安定下來,有了第一間商鋪, “餛飩侯”就此誕生。

老北京的餛飩侯

當年的東安門、王府井就是京城最繁華的商業區,有人民藝術劇院、東安市場、吉祥戲院等。要是晚上一散戲,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加上散戲後人們都願意吃點夜宵,在這裡挑燈賣餛飩的足有七八個攤兒,迎來北往的客人,有不少顧客專找餛飩侯的攤。當時人們對餛飩侯的評價有四:一皮薄、二餡細、三湯鮮、四人緣。就說他擀的餛飩皮吧,這個活十分辛苦,不用標準粉,而是特批定量供應的富強粉。和麵醒面之後,要用一米多長的擀麵杖,擀成薄如紙、半透明的餛飩皮。

在餛飩侯有幾口大桶,是專門用球熬湯的。用的是大棒骨和雞肉,每次熬都需要六七個小時。因此,餛飩侯的湯的味道便與別家不同,再加上它的皮薄、作料全、 餡好,量也實打實。因此才會有其日營業額3萬元的銷售紀錄。在2000年人們歡度新千年時,餛飩侯光一天便賣出了4650碗餛飩。記者兩次去餛飩侯,一次在上午,一次在下午,都不在用餐時間。每次都看見餛飩侯裡生意好得很。隨便與幾位食客聊天,居然有三分之一都是餛飩侯的老主顧。

據說有一次郭沫若同志路過餛飩侯的攤,在品嚐過餛飩後,豎起大拇指連贊其好。郭老看到侯庭傑包餛飩的熟練程度不禁讚道:“包的這樣快,這麼漂亮,可否告知這有個什麼講頭兒。”侯庭傑風趣地回答:“這可稱為‘魚兒蹦’。”此後,不少文藝界的名角常來光顧。“餛飩侯”的名聲也就不脛而走了。《旅行家》雜誌(1957年4月號)後來刊登金受申先生撰寫的《北京的夜》一文由來毓繼明先生畫的鋼筆速寫插圖,畫面前景一排人坐在木凳上吃餛飩,後景布棚內掛一布帳,帳上書寫“餛飩侯”三個大字。

到了1956年合作化、公私合營時,散落在東華門、菜廠、大紗帽衚衕口兒上的七家餛飩攤:侯家、樑家、王家、陳家、聞家和兩位張家的餛飩攤成立起一個合作小組。大家推舉侯庭傑為組長。到了1959年,這七位攤主覺得老在外頭擺攤並非長久之計,決定開個門臉,在區商管會幫助下,選重德勝祥燒餅鋪(即餛飩老房),合到一起賣餛飩。有了門臉得起個字號呀,大家一合計,侯庭傑精明能幹又是組長,乾脆字號就叫“餛飩侯”吧。於是申請註冊,找了個牌子,塗上白漆,上寫北京風味“餛飩侯”。從此,“餛飩侯”這個字號誕生了。本來是街頭小吃走進了店堂,深受北京人喜歡,買賣十分紅火。“當年,周總理宴請外賓,把"餛飩侯"的傅請去過幾次。“餛飩侯”的7位創始人之一陳清安的侄子陳寶增老人曾寫過一篇回憶文章《我為總理做餛飩》。那是在1960年年初,周恩來總理出訪印度,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邀請周總理品嚐了印度的餛飩。尼赫魯回訪中國時,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宴請,特意安排了一道地方風味小吃,即“餛飩侯”京味餛飩。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餛飩侯”在“文革”中受到衝擊。創始人之一的張世蘭老人回憶往事時親切地稱侯庭傑為“侯兒”。說侯兒因為“餛飩侯”這個字號捱過批鬥,造反派說這個字號有“封存資修”色彩,把“餛飩侯”改名叫“四新”飯館,餛飩也不是主營了,改賣麵條、蓋澆飯和窩窩頭。顧客進店除了自己買票、端飯外,還要自己去洗碗。直到1980年才恢復了這個老字號。

"
老北京的餛飩侯

餛飩,是我國古老的傳統風味小吃,南北均有,歷史上稱呼不一,四川人叫“龍抄手”,廣東人稱“雲吞”,北京多呼“餛飩”。

清初乾隆、嘉慶年間,伍宇澄便在其《飲淥軒隨筆》中記載:“京師前門有隙地,方丈許,俗稱‘耳朵洞’者,雍正間,忽來一美丈夫,服皁衣,不知何許人也,於隙地築樓,市餛飩,味鮮美。雖溽暑,經宿不敗,食者麇至,得金錢無算。”這段有關北京餛飩鋪掌故的文字,說得神乎其神,生動而神祕。確實,舊時的北京,有不少走街串巷叫賣的餛飩挑子,一般在每天下午走街叫賣,夜裡、晚上則在固定的地點設攤。他們那“餛飩開鍋喲……”的吆喝聲為老北京們所熟悉,那聲音在街巷中渾厚而致遠,幾進的四合院都可聽見。鬧市區賣餛飩的生意也很興隆,京城人也特喜歡吃餛飩。過去北京的餛飩挑子,前邊是小煤球爐子,上面有一塊晾盤,盤的四周邊沿可放碗、醬油壺等。中心圓洞處坐鍋,後邊高方櫃上層放肉餡大盤,可隨時包餛飩;中間幾個小抽屜,放餛飩皮子、

湯匙碗、京冬菜末、蝦皮等;下層放一水桶,隨時加湯,邊包、邊煮、邊賣。

清人楊靜亭在他的《都門紀略》一書中,對京師餛飩評價很高,贊曰:“包得餛飩味勝常,餡融春韭嚼來香。湯清潤吻休嫌淡,咽後方知滋味長。”把小小的餛飩形容得有滋有味兒。冬至,在這一年中最長的一個夜晚,熱騰騰香噴噴的餛飩將成為老百姓桌上的主角。

老北京的餛飩侯

2 0世紀5 0年代,王府井老東安市場附近有七八家餛飩攤.他們各做各的買賣,相互問井水不犯河水。1956年,公私合營是商業的大趨勢。於是七家餛飩攤兒湊在一塊兒,成立了一個合作組。他們便是“餛飩侯”的合夥創始人:侯庭傑,北京人;樑壽山,山東人。王俊孝,京東三河人;聞光新,北京人;張子元.京東三河人,陳清安.北京人,張世蘭,河北人。因為當時候庭傑是合作組的組長。於是大夥兒便把店鋪的字號稱作“餛飩侯”。

老北京的餛飩侯

凡以小吃品種冠名的人,都有一手絕活兒。“餛飩侯”其人,姓侯名庭傑。小時賣過報紙,青年時當過幾年鐵路巡警養家餬口。後來偷學到製作餛飩的技藝,又博採眾長,1946年用平時積攢的錢,擺起了一個餛飩攤,幾經易地最後搬到了東安門大街16號門前擺攤賣餛飩。攤位的後牆掛著一個布帳子,帳子底色是紫紅色,上面寫著醒目的“餛飩侯”三個大字。帳子周圍是一圈和平鴿裝飾。因當時正是抗美援朝時期,這群鴿子象徵著和平,代表了個體商家盼望和平和社會安定的心情。

餛飩侯的發展是從1956年搞“公私合營”開始的。當時決定將菜廠、梯子、大紗帽和柏樹這4條衚衕口兒的7個餛飩攤兒合併在一起。1959年,在東城區商管會的協助之下,7個攤主選中了東安門大街11號原本是德勝祥燒餅鋪的鋪面房。侯庭傑是組長,經與其他合夥人商量,定名“餛飩侯”。據說, 當時只隨便找了一塊牌子,塗上白漆,上面寫著“北京風味餛飩候”。從此,走街串巷的餛飩攤車終於安定下來,有了第一間商鋪, “餛飩侯”就此誕生。

老北京的餛飩侯

當年的東安門、王府井就是京城最繁華的商業區,有人民藝術劇院、東安市場、吉祥戲院等。要是晚上一散戲,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加上散戲後人們都願意吃點夜宵,在這裡挑燈賣餛飩的足有七八個攤兒,迎來北往的客人,有不少顧客專找餛飩侯的攤。當時人們對餛飩侯的評價有四:一皮薄、二餡細、三湯鮮、四人緣。就說他擀的餛飩皮吧,這個活十分辛苦,不用標準粉,而是特批定量供應的富強粉。和麵醒面之後,要用一米多長的擀麵杖,擀成薄如紙、半透明的餛飩皮。

在餛飩侯有幾口大桶,是專門用球熬湯的。用的是大棒骨和雞肉,每次熬都需要六七個小時。因此,餛飩侯的湯的味道便與別家不同,再加上它的皮薄、作料全、 餡好,量也實打實。因此才會有其日營業額3萬元的銷售紀錄。在2000年人們歡度新千年時,餛飩侯光一天便賣出了4650碗餛飩。記者兩次去餛飩侯,一次在上午,一次在下午,都不在用餐時間。每次都看見餛飩侯裡生意好得很。隨便與幾位食客聊天,居然有三分之一都是餛飩侯的老主顧。

據說有一次郭沫若同志路過餛飩侯的攤,在品嚐過餛飩後,豎起大拇指連贊其好。郭老看到侯庭傑包餛飩的熟練程度不禁讚道:“包的這樣快,這麼漂亮,可否告知這有個什麼講頭兒。”侯庭傑風趣地回答:“這可稱為‘魚兒蹦’。”此後,不少文藝界的名角常來光顧。“餛飩侯”的名聲也就不脛而走了。《旅行家》雜誌(1957年4月號)後來刊登金受申先生撰寫的《北京的夜》一文由來毓繼明先生畫的鋼筆速寫插圖,畫面前景一排人坐在木凳上吃餛飩,後景布棚內掛一布帳,帳上書寫“餛飩侯”三個大字。

到了1956年合作化、公私合營時,散落在東華門、菜廠、大紗帽衚衕口兒上的七家餛飩攤:侯家、樑家、王家、陳家、聞家和兩位張家的餛飩攤成立起一個合作小組。大家推舉侯庭傑為組長。到了1959年,這七位攤主覺得老在外頭擺攤並非長久之計,決定開個門臉,在區商管會幫助下,選重德勝祥燒餅鋪(即餛飩老房),合到一起賣餛飩。有了門臉得起個字號呀,大家一合計,侯庭傑精明能幹又是組長,乾脆字號就叫“餛飩侯”吧。於是申請註冊,找了個牌子,塗上白漆,上寫北京風味“餛飩侯”。從此,“餛飩侯”這個字號誕生了。本來是街頭小吃走進了店堂,深受北京人喜歡,買賣十分紅火。“當年,周總理宴請外賓,把"餛飩侯"的傅請去過幾次。“餛飩侯”的7位創始人之一陳清安的侄子陳寶增老人曾寫過一篇回憶文章《我為總理做餛飩》。那是在1960年年初,周恩來總理出訪印度,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邀請周總理品嚐了印度的餛飩。尼赫魯回訪中國時,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宴請,特意安排了一道地方風味小吃,即“餛飩侯”京味餛飩。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餛飩侯”在“文革”中受到衝擊。創始人之一的張世蘭老人回憶往事時親切地稱侯庭傑為“侯兒”。說侯兒因為“餛飩侯”這個字號捱過批鬥,造反派說這個字號有“封存資修”色彩,把“餛飩侯”改名叫“四新”飯館,餛飩也不是主營了,改賣麵條、蓋澆飯和窩窩頭。顧客進店除了自己買票、端飯外,還要自己去洗碗。直到1980年才恢復了這個老字號。

老北京的餛飩侯

在老北京,賣餛飩的只要有一口鍋、一根擀麵杖、一眼灶,架在餛飩攤兒車上就可以開張了。雖說北京城裡賣餛飩的只“餛飩侯”一家賣出了聲名,但是,在老北京的街頭曾經有過無數的“餛飩侯”、“餛飩李”、“餛飩王”。賣餛飩的攤販散佈在老北京的旺市商區,就像“餛飩侯”先前的七位東家,就在王府井大街的老東安市場擺攤兒做買賣。南來北往的客人,逛得累了,停下來吃上一碗餛飩,解餓又解乏。

王府井大街西靠皇城,東鄰東大市。作為北京城著名的商業區,王府井地區的商業繁榮起於清朝後期。由於鴉片戰爭之後,外國資本和西方經營模式的不斷介入,使得清政府對北京內城的控制不似初時那麼嚴格。因此,這也為王府井、西單、東單的商業發展打開了一個缺口。特別是東華門之外出現了集市貿易,小商販和小店鋪日漸增多。光緒十九年(1893),這些小商小販遷到馬路東側的原練兵場,也就是現在的東安門大街一帶進行經營活動。於是一個大市場又悄然而生了,因其地近東安門,所以被人們稱作“東安市場”。這也就是“餛飩侯”誕生的地點。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