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為什麼不顧大明江山安危,執意要殺了袁崇煥?

皇太極 孫傳庭 檀道濟 明史 朝鮮 蒙古 阿甘普拉斯 2019-04-10

袁崇煥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寧遠、錦州大捷這兩次至關重要的戰爭,也凸顯出其運籌帷幄,指揮有方。幾乎力挽狂瀾,扭轉全局。那麼在明末風起雲湧的時代,大明王朝良將緊缺的關口,崇禎為什麼不顧大明江山的安危,想不開要殺了他呢?

崇禎為什麼不顧大明江山安危,執意要殺了袁崇煥?

山海關

信口開河

話說崇禎帝登基後,寢食難安,日思夜想有沒有良將能解我大明邊境之憂。朝中大臣們一致推舉袁崇煥。崇禎帝這才想起來已經辭官歸鄉的袁崇煥。崇禎元年的四月份,袁崇煥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七月,崇禎又召袁崇煥入京,與其商量平遼方略。

崇禎當然是先褒獎了一番,說:卿萬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遼方略,可具實奏來。袁崇煥一聽,激動不已,皇帝竟如此信任自己,還向我請教平遼方略,頓時熱血沸騰,不假思索的說:皇上對我有知遇之恩,我保證五年內可平定遼東!崇禎一聽五年復遼,也激動的說:好!說定了!五年復遼!愛卿真是解了朕之憂,天下之苦啊!朕封你當侯!

袁崇煥不知,他離開的這段時間裡,皇太極可沒閒著。經過他的大刀闊斧的改革,國力大增,八旗兵的作戰能力大大提高,在東北邊境,清軍的實力已經遠遠大於明軍。袁崇煥的五年復遼很顯然有些不切實際了。當時在場的大臣都對袁崇煥的言論震驚到了,一個叫許譽卿的趁著崇禎帝休息的時候悄悄的問他為何出此狂言,誰知袁崇煥笑笑說:我只是安慰一下皇上罷了。

許譽卿是個七品的給事中,經常服侍在崇禎左右,熟悉崇禎的性格。非常嚴肅的對袁崇煥說:皇上可是很認真的,你怎麼敢如此輕狂!如果沒有按期完成任務,皇上追責了,你怎麼辦?袁崇煥頓時冷汗直冒,才發現自己失言了。

此後,袁崇煥又提了好多在崇禎開來很無理的要求,但是為了邊疆大計,沒有發作,賜給了他尚方寶劍,準其先斬後奏。離京赴任時,崇禎更是親自為他送行,給足了袁崇煥面子。可是袁崇煥依然憂心忡忡,他擔心他走後,朝中有人說他壞話,而皇帝又不向著自己該怎麼辦。竟然對崇禎說:任而勿貳,信而勿疑。這是在教崇禎怎麼做人啊!崇禎雖有不悅,但是也只能表面上答應他。這些大概就是袁崇煥“不得好死”得引子吧。

崇禎為什麼不顧大明江山安危,執意要殺了袁崇煥?

袁崇煥畫像

催要軍餉

袁崇煥剛到前線,攤上了一件大事。駐守寧遠的士兵因為長期領不到軍餉,譁變了。這在戰時可是一件要命的事,好在袁崇煥穩住了陣腳,單騎闖入軍營殺了貪汙軍餉的將領,並梟首示眾,安撫軍心。但是光這樣也不行啊,得給這些兩眼冒火的士兵發錢啊。於是他連連上奏朝廷,讓崇禎給他發餉。

崇禎看著這一道道催款的奏摺,有點不高興了。心想你到前線未立戰功,還好意思問我要錢!沒好氣的說:一個將軍如果能帶兵如子,士兵怎麼敢反叛,怎麼忍心反叛?不敢叛者畏其威,不忍心叛者畏其德,哪還有願意譁變的?這時,站在一旁的禮部右侍郎周廷儒聽出了崇禎的心理不爽,便趁機挑撥。袁崇煥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周侍郎說士兵譁變並不是缺餉,其中另有隱情。崇禎帝本就多疑,一聽這事瞬間對袁崇煥的信任大打折扣,開始懷疑袁崇煥催餉定是為了中飽私囊。但是沒有辦法,誰叫現在這節骨眼上還得用他啊,還是把銀子給他吧。

崇禎為什麼不顧大明江山安危,執意要殺了袁崇煥?

崇禎帝畫像

擅殺毛文龍

不久,袁崇煥又幹了一件糊塗事,殺了皮島守將毛文龍。這毛文龍也是條漢子,遼東失陷後他撤到緊鄰朝鮮的皮島上,在島上招兵買馬,多次襲擊騷擾清軍的後方,牽制了清軍的南下。可是他不聽袁崇煥的指揮,驕橫跋扈,虛功冒餉,反而誣陷袁崇煥剋扣了他的軍餉。袁崇煥可是有尚方寶劍的人,於是袁崇煥設計誘捕了毛文龍,來了個先斬後奏。

崇禎帝接到奏摺是龍顏大怒啊,竟敢不經朕同意,擅殺守邊大將!但是尚方寶劍畢竟是自己給的,還得指望他收復遼東呢,所以這次崇禎還是忍了。下旨表揚了一番,已安崇煥心呢。

而恰在此時,皇太極又坐不住了,避開了袁崇煥的防禦,從蒙古繞道入關,率軍直逼京師。袁崇煥得知清軍入關的消息,心急如焚,立即親率精銳,馬不停蹄,救援京師。在廣渠門外,經過一場惡戰擊退清軍。崇禎自然十分高興,連忙犒賞三軍,還把各路勤王軍隊統歸袁崇煥調度。而袁崇煥想入城修整,被崇禎堅決拒絕了,只好移師城外駐防。此時這對君臣已經貌合神離了。

崇禎為什麼不顧大明江山安危,執意要殺了袁崇煥?

皇太極畫像

皇太極的絕殺

皇太極又遇到老對手,心中對他又恨又怕。於是他想了一個陰招,決定利用崇禎帝多疑的性格,除掉這個心頭大患,於是上演了一出效仿三國周郎的反間計。起初,崇禎帝是半信半疑的狀態,但是他聽到兩名從清營逃回來的宦官報告說,他們親耳聽見清軍將士議論,說袁崇煥已與皇太極議和,不久將獻出北京城。

此時的崇禎對袁崇煥是徹底喪失了信心,對此深信不疑。趁召見袁崇煥時,趁其不備將他抓捕入獄。並以謀叛欺君罪將袁崇煥處以磔(zhé)刑。磔刑是一種酷刑,割肉離骨,斷肢體,再割斷咽喉。可惜啊,袁崇煥忠心報國,卻只能含恨九泉了。

崇禎的多疑猜忌,他的輕率決定,等於是自毀長城,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包括後來戰死的孫傳庭,崇禎不但沒有封賞,卻認為孫傳庭詐死潛逃。《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