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

當老四胤禛還掛名在太子胤礽名下的時候,他是不具備奪嫡條件的,因為他的頭上是太子,如果他要撬翻太子,就會被人誤為背主棄義,忘恩負義,不僅朝廷上的大臣們看不起,康熙皇帝也看不起。

加上老四胤禛的身邊只有一個十三爺,沒有政治基礎,就等於沒有奪嫡基礎。要知道,康熙後來在外任用年羹堯為陝甘總督,牽制老十四,在內重用隆科多,把住關鍵的九門,胤禛才算坐得穩。

"

當老四胤禛還掛名在太子胤礽名下的時候,他是不具備奪嫡條件的,因為他的頭上是太子,如果他要撬翻太子,就會被人誤為背主棄義,忘恩負義,不僅朝廷上的大臣們看不起,康熙皇帝也看不起。

加上老四胤禛的身邊只有一個十三爺,沒有政治基礎,就等於沒有奪嫡基礎。要知道,康熙後來在外任用年羹堯為陝甘總督,牽制老十四,在內重用隆科多,把住關鍵的九門,胤禛才算坐得穩。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這個時候,讓老四胤禛撬太子的牆角,那等於是自取滅亡。時機不成熟就出手,必死無疑。

但是八爺黨不同,老八老九老十捆成一個集團,和太子黨幾乎是對著幹的,誰都知道,朝野除了太子黨之外,就數八爺黨勢力最大了。換句話說,老八胤禩比之於老四胤禛,已經具備相當的奪嫡基礎和條件了。

這是在《雍正王朝》刑部冤獄案開始的時候老八和老四的實力背景比較。

對於接不接這件差使,鄔思道和佟國維給出了不同的見解,可以說,兩人基本上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說話。得出不同的結論,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

"

當老四胤禛還掛名在太子胤礽名下的時候,他是不具備奪嫡條件的,因為他的頭上是太子,如果他要撬翻太子,就會被人誤為背主棄義,忘恩負義,不僅朝廷上的大臣們看不起,康熙皇帝也看不起。

加上老四胤禛的身邊只有一個十三爺,沒有政治基礎,就等於沒有奪嫡基礎。要知道,康熙後來在外任用年羹堯為陝甘總督,牽制老十四,在內重用隆科多,把住關鍵的九門,胤禛才算坐得穩。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這個時候,讓老四胤禛撬太子的牆角,那等於是自取滅亡。時機不成熟就出手,必死無疑。

但是八爺黨不同,老八老九老十捆成一個集團,和太子黨幾乎是對著幹的,誰都知道,朝野除了太子黨之外,就數八爺黨勢力最大了。換句話說,老八胤禩比之於老四胤禛,已經具備相當的奪嫡基礎和條件了。

這是在《雍正王朝》刑部冤獄案開始的時候老八和老四的實力背景比較。

對於接不接這件差使,鄔思道和佟國維給出了不同的見解,可以說,兩人基本上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說話。得出不同的結論,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1.佟國維的主張基礎。

佟國維是上書房首席大臣,常在康熙身邊,揣度康熙皇帝的心思自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自黃河發大水賑災以來,康熙皇帝對太子胤礽就有諸多不滿,相信,太子與庶母鄭春華私通之事佟國維這個老油條也是知道的,只是時機未到不說而已。康熙皇帝對胤礽的失望成為佟國維猜度的風向標,在佟國維看來,依照康熙批評胤礽的“大數據”顯示,這位皇太子只怕是難以坐穩了。

為什麼清朝的大臣們對皇太子這麼沒有信心?這都源於滿清的遊牧貴族政治制度,胤礽是大清朝第一個皇太子,還是康熙照抄照搬漢族太子制度立下的。以往的大清皇帝都是推舉出來的,多多少少都有立賢不立嫡或長的意思,比如皇太極就是這樣。

"

當老四胤禛還掛名在太子胤礽名下的時候,他是不具備奪嫡條件的,因為他的頭上是太子,如果他要撬翻太子,就會被人誤為背主棄義,忘恩負義,不僅朝廷上的大臣們看不起,康熙皇帝也看不起。

加上老四胤禛的身邊只有一個十三爺,沒有政治基礎,就等於沒有奪嫡基礎。要知道,康熙後來在外任用年羹堯為陝甘總督,牽制老十四,在內重用隆科多,把住關鍵的九門,胤禛才算坐得穩。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這個時候,讓老四胤禛撬太子的牆角,那等於是自取滅亡。時機不成熟就出手,必死無疑。

但是八爺黨不同,老八老九老十捆成一個集團,和太子黨幾乎是對著幹的,誰都知道,朝野除了太子黨之外,就數八爺黨勢力最大了。換句話說,老八胤禩比之於老四胤禛,已經具備相當的奪嫡基礎和條件了。

這是在《雍正王朝》刑部冤獄案開始的時候老八和老四的實力背景比較。

對於接不接這件差使,鄔思道和佟國維給出了不同的見解,可以說,兩人基本上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說話。得出不同的結論,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1.佟國維的主張基礎。

佟國維是上書房首席大臣,常在康熙身邊,揣度康熙皇帝的心思自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自黃河發大水賑災以來,康熙皇帝對太子胤礽就有諸多不滿,相信,太子與庶母鄭春華私通之事佟國維這個老油條也是知道的,只是時機未到不說而已。康熙皇帝對胤礽的失望成為佟國維猜度的風向標,在佟國維看來,依照康熙批評胤礽的“大數據”顯示,這位皇太子只怕是難以坐穩了。

為什麼清朝的大臣們對皇太子這麼沒有信心?這都源於滿清的遊牧貴族政治制度,胤礽是大清朝第一個皇太子,還是康熙照抄照搬漢族太子制度立下的。以往的大清皇帝都是推舉出來的,多多少少都有立賢不立嫡或長的意思,比如皇太極就是這樣。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這個第一任皇太子是在大清朝太子制度及其不完備的情況下立的,故受到來自於康熙諸皇子們的明暗攻擊,只求奪取太子胤礽的儲君之位而後快,皇帝也拿這種情況沒有辦法。在這樣的情況下,朝中的大臣便會作出一定的投機選擇,以備未來的榮華富貴。故而,形成了太子黨、大千歲黨,八爺黨等等皇子勢力。

佟氏家族有一條格言叫“不一條道走到黑”,這可能只是佟家的戰術性策略,而不是戰略性策略。為什麼這麼講呢?

因為後來隆科多任九門提督之後請教佟國維,佟國維說“只有皇帝確立的新君,才是鐵穩的新君。”從這個中心思想來看,佟國維並非是燒冷熱灶的投機分子,他很是明白,康熙皇帝才是所有事件的主角,立皇太子也一樣。

"

當老四胤禛還掛名在太子胤礽名下的時候,他是不具備奪嫡條件的,因為他的頭上是太子,如果他要撬翻太子,就會被人誤為背主棄義,忘恩負義,不僅朝廷上的大臣們看不起,康熙皇帝也看不起。

加上老四胤禛的身邊只有一個十三爺,沒有政治基礎,就等於沒有奪嫡基礎。要知道,康熙後來在外任用年羹堯為陝甘總督,牽制老十四,在內重用隆科多,把住關鍵的九門,胤禛才算坐得穩。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這個時候,讓老四胤禛撬太子的牆角,那等於是自取滅亡。時機不成熟就出手,必死無疑。

但是八爺黨不同,老八老九老十捆成一個集團,和太子黨幾乎是對著幹的,誰都知道,朝野除了太子黨之外,就數八爺黨勢力最大了。換句話說,老八胤禩比之於老四胤禛,已經具備相當的奪嫡基礎和條件了。

這是在《雍正王朝》刑部冤獄案開始的時候老八和老四的實力背景比較。

對於接不接這件差使,鄔思道和佟國維給出了不同的見解,可以說,兩人基本上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說話。得出不同的結論,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1.佟國維的主張基礎。

佟國維是上書房首席大臣,常在康熙身邊,揣度康熙皇帝的心思自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自黃河發大水賑災以來,康熙皇帝對太子胤礽就有諸多不滿,相信,太子與庶母鄭春華私通之事佟國維這個老油條也是知道的,只是時機未到不說而已。康熙皇帝對胤礽的失望成為佟國維猜度的風向標,在佟國維看來,依照康熙批評胤礽的“大數據”顯示,這位皇太子只怕是難以坐穩了。

為什麼清朝的大臣們對皇太子這麼沒有信心?這都源於滿清的遊牧貴族政治制度,胤礽是大清朝第一個皇太子,還是康熙照抄照搬漢族太子制度立下的。以往的大清皇帝都是推舉出來的,多多少少都有立賢不立嫡或長的意思,比如皇太極就是這樣。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這個第一任皇太子是在大清朝太子制度及其不完備的情況下立的,故受到來自於康熙諸皇子們的明暗攻擊,只求奪取太子胤礽的儲君之位而後快,皇帝也拿這種情況沒有辦法。在這樣的情況下,朝中的大臣便會作出一定的投機選擇,以備未來的榮華富貴。故而,形成了太子黨、大千歲黨,八爺黨等等皇子勢力。

佟氏家族有一條格言叫“不一條道走到黑”,這可能只是佟家的戰術性策略,而不是戰略性策略。為什麼這麼講呢?

因為後來隆科多任九門提督之後請教佟國維,佟國維說“只有皇帝確立的新君,才是鐵穩的新君。”從這個中心思想來看,佟國維並非是燒冷熱灶的投機分子,他很是明白,康熙皇帝才是所有事件的主角,立皇太子也一樣。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佟國維的心思是站在康熙皇帝一邊的,從這裡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但是,對於皇子們爭奪嫡位的情況,佟國維也是一清二楚。康熙皇帝對皇太子胤礽的不滿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在佟國維看來,太子的被廢大概是遲早的事。

而從現實的基礎來看,能夠取代太子的非八爺黨莫屬。

對於刑部冤獄案,康熙皇帝雖然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佟國維和馬齊基本上已經說到底了,就是太子的問題,但是康熙皇帝並沒有撒手。康熙不撒手,並且說無論是“鼠”還是“器”,都要深查一下。這個意思很明瞭的傳達給佟國維了,就是要查無赦。

至於查出什麼結果,怎麼查,查後怎麼處置,則是下一步的事。按照佟國維的思維,既然康熙皇帝如此不滿意太子胤礽,既然這麼明顯的刑部冤獄案(直指太子)都要非查不可,那麼充分說明,太子胤礽被廢時日不遠,這個時候給皇阿哥們指出一條路,也是對自己未來的一種投資啊。

"

當老四胤禛還掛名在太子胤礽名下的時候,他是不具備奪嫡條件的,因為他的頭上是太子,如果他要撬翻太子,就會被人誤為背主棄義,忘恩負義,不僅朝廷上的大臣們看不起,康熙皇帝也看不起。

加上老四胤禛的身邊只有一個十三爺,沒有政治基礎,就等於沒有奪嫡基礎。要知道,康熙後來在外任用年羹堯為陝甘總督,牽制老十四,在內重用隆科多,把住關鍵的九門,胤禛才算坐得穩。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這個時候,讓老四胤禛撬太子的牆角,那等於是自取滅亡。時機不成熟就出手,必死無疑。

但是八爺黨不同,老八老九老十捆成一個集團,和太子黨幾乎是對著幹的,誰都知道,朝野除了太子黨之外,就數八爺黨勢力最大了。換句話說,老八胤禩比之於老四胤禛,已經具備相當的奪嫡基礎和條件了。

這是在《雍正王朝》刑部冤獄案開始的時候老八和老四的實力背景比較。

對於接不接這件差使,鄔思道和佟國維給出了不同的見解,可以說,兩人基本上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說話。得出不同的結論,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1.佟國維的主張基礎。

佟國維是上書房首席大臣,常在康熙身邊,揣度康熙皇帝的心思自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自黃河發大水賑災以來,康熙皇帝對太子胤礽就有諸多不滿,相信,太子與庶母鄭春華私通之事佟國維這個老油條也是知道的,只是時機未到不說而已。康熙皇帝對胤礽的失望成為佟國維猜度的風向標,在佟國維看來,依照康熙批評胤礽的“大數據”顯示,這位皇太子只怕是難以坐穩了。

為什麼清朝的大臣們對皇太子這麼沒有信心?這都源於滿清的遊牧貴族政治制度,胤礽是大清朝第一個皇太子,還是康熙照抄照搬漢族太子制度立下的。以往的大清皇帝都是推舉出來的,多多少少都有立賢不立嫡或長的意思,比如皇太極就是這樣。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這個第一任皇太子是在大清朝太子制度及其不完備的情況下立的,故受到來自於康熙諸皇子們的明暗攻擊,只求奪取太子胤礽的儲君之位而後快,皇帝也拿這種情況沒有辦法。在這樣的情況下,朝中的大臣便會作出一定的投機選擇,以備未來的榮華富貴。故而,形成了太子黨、大千歲黨,八爺黨等等皇子勢力。

佟氏家族有一條格言叫“不一條道走到黑”,這可能只是佟家的戰術性策略,而不是戰略性策略。為什麼這麼講呢?

因為後來隆科多任九門提督之後請教佟國維,佟國維說“只有皇帝確立的新君,才是鐵穩的新君。”從這個中心思想來看,佟國維並非是燒冷熱灶的投機分子,他很是明白,康熙皇帝才是所有事件的主角,立皇太子也一樣。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佟國維的心思是站在康熙皇帝一邊的,從這裡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但是,對於皇子們爭奪嫡位的情況,佟國維也是一清二楚。康熙皇帝對皇太子胤礽的不滿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在佟國維看來,太子的被廢大概是遲早的事。

而從現實的基礎來看,能夠取代太子的非八爺黨莫屬。

對於刑部冤獄案,康熙皇帝雖然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佟國維和馬齊基本上已經說到底了,就是太子的問題,但是康熙皇帝並沒有撒手。康熙不撒手,並且說無論是“鼠”還是“器”,都要深查一下。這個意思很明瞭的傳達給佟國維了,就是要查無赦。

至於查出什麼結果,怎麼查,查後怎麼處置,則是下一步的事。按照佟國維的思維,既然康熙皇帝如此不滿意太子胤礽,既然這麼明顯的刑部冤獄案(直指太子)都要非查不可,那麼充分說明,太子胤礽被廢時日不遠,這個時候給皇阿哥們指出一條路,也是對自己未來的一種投資啊。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恰逢老八胤禩找不到方向了,於是來找佟國維指路。佟國維的一番話,所謂“不怕做錯事,就怕不做事”其實都是正確的,這對於老八胤禩來講,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因為老八是獨立成黨,只要把事情做好了,就算是撬了太子的根兒,也只能怪太子不爭氣。只要處理得夠好,是會獲得康熙皇帝的青睞的。

無奈的是,康熙皇帝雖然對太子胤礽多有不滿,但是並沒有想過要廢掉太子,讓希望阿哥們接手查案,一方面是想看看他們處理政務的才幹,另一方面只是想以此小懲大誡太子胤礽,讓他知道利害禍福。在康熙看來,在與佟國維和馬齊等談論這個事情的時候,他就知道這個“器”就是太子胤礽,這件事只要止步於肖國興,就能震懾懲戒到太子。廢黜太子,並不是康熙皇帝的初衷。

只不過老八胤禩奪嫡心切,直接誘騙肖國興,把火直接燒到太子胤礽的身上,這超出了康熙皇帝的預期,讓老八胤禩的奪嫡之心暴露無遺,故,康熙給了他四字評語:其心可誅。

怎麼說呢,佟國維和老八胤禩的想法沒錯,但是想過頭了,皇帝還沒有明確的事兒,最好不要瞎猜猜,很多人就是因為揣測上意搞得一敗塗地的。

"

當老四胤禛還掛名在太子胤礽名下的時候,他是不具備奪嫡條件的,因為他的頭上是太子,如果他要撬翻太子,就會被人誤為背主棄義,忘恩負義,不僅朝廷上的大臣們看不起,康熙皇帝也看不起。

加上老四胤禛的身邊只有一個十三爺,沒有政治基礎,就等於沒有奪嫡基礎。要知道,康熙後來在外任用年羹堯為陝甘總督,牽制老十四,在內重用隆科多,把住關鍵的九門,胤禛才算坐得穩。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這個時候,讓老四胤禛撬太子的牆角,那等於是自取滅亡。時機不成熟就出手,必死無疑。

但是八爺黨不同,老八老九老十捆成一個集團,和太子黨幾乎是對著幹的,誰都知道,朝野除了太子黨之外,就數八爺黨勢力最大了。換句話說,老八胤禩比之於老四胤禛,已經具備相當的奪嫡基礎和條件了。

這是在《雍正王朝》刑部冤獄案開始的時候老八和老四的實力背景比較。

對於接不接這件差使,鄔思道和佟國維給出了不同的見解,可以說,兩人基本上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說話。得出不同的結論,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1.佟國維的主張基礎。

佟國維是上書房首席大臣,常在康熙身邊,揣度康熙皇帝的心思自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自黃河發大水賑災以來,康熙皇帝對太子胤礽就有諸多不滿,相信,太子與庶母鄭春華私通之事佟國維這個老油條也是知道的,只是時機未到不說而已。康熙皇帝對胤礽的失望成為佟國維猜度的風向標,在佟國維看來,依照康熙批評胤礽的“大數據”顯示,這位皇太子只怕是難以坐穩了。

為什麼清朝的大臣們對皇太子這麼沒有信心?這都源於滿清的遊牧貴族政治制度,胤礽是大清朝第一個皇太子,還是康熙照抄照搬漢族太子制度立下的。以往的大清皇帝都是推舉出來的,多多少少都有立賢不立嫡或長的意思,比如皇太極就是這樣。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這個第一任皇太子是在大清朝太子制度及其不完備的情況下立的,故受到來自於康熙諸皇子們的明暗攻擊,只求奪取太子胤礽的儲君之位而後快,皇帝也拿這種情況沒有辦法。在這樣的情況下,朝中的大臣便會作出一定的投機選擇,以備未來的榮華富貴。故而,形成了太子黨、大千歲黨,八爺黨等等皇子勢力。

佟氏家族有一條格言叫“不一條道走到黑”,這可能只是佟家的戰術性策略,而不是戰略性策略。為什麼這麼講呢?

因為後來隆科多任九門提督之後請教佟國維,佟國維說“只有皇帝確立的新君,才是鐵穩的新君。”從這個中心思想來看,佟國維並非是燒冷熱灶的投機分子,他很是明白,康熙皇帝才是所有事件的主角,立皇太子也一樣。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佟國維的心思是站在康熙皇帝一邊的,從這裡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但是,對於皇子們爭奪嫡位的情況,佟國維也是一清二楚。康熙皇帝對皇太子胤礽的不滿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在佟國維看來,太子的被廢大概是遲早的事。

而從現實的基礎來看,能夠取代太子的非八爺黨莫屬。

對於刑部冤獄案,康熙皇帝雖然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佟國維和馬齊基本上已經說到底了,就是太子的問題,但是康熙皇帝並沒有撒手。康熙不撒手,並且說無論是“鼠”還是“器”,都要深查一下。這個意思很明瞭的傳達給佟國維了,就是要查無赦。

至於查出什麼結果,怎麼查,查後怎麼處置,則是下一步的事。按照佟國維的思維,既然康熙皇帝如此不滿意太子胤礽,既然這麼明顯的刑部冤獄案(直指太子)都要非查不可,那麼充分說明,太子胤礽被廢時日不遠,這個時候給皇阿哥們指出一條路,也是對自己未來的一種投資啊。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恰逢老八胤禩找不到方向了,於是來找佟國維指路。佟國維的一番話,所謂“不怕做錯事,就怕不做事”其實都是正確的,這對於老八胤禩來講,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因為老八是獨立成黨,只要把事情做好了,就算是撬了太子的根兒,也只能怪太子不爭氣。只要處理得夠好,是會獲得康熙皇帝的青睞的。

無奈的是,康熙皇帝雖然對太子胤礽多有不滿,但是並沒有想過要廢掉太子,讓希望阿哥們接手查案,一方面是想看看他們處理政務的才幹,另一方面只是想以此小懲大誡太子胤礽,讓他知道利害禍福。在康熙看來,在與佟國維和馬齊等談論這個事情的時候,他就知道這個“器”就是太子胤礽,這件事只要止步於肖國興,就能震懾懲戒到太子。廢黜太子,並不是康熙皇帝的初衷。

只不過老八胤禩奪嫡心切,直接誘騙肖國興,把火直接燒到太子胤礽的身上,這超出了康熙皇帝的預期,讓老八胤禩的奪嫡之心暴露無遺,故,康熙給了他四字評語:其心可誅。

怎麼說呢,佟國維和老八胤禩的想法沒錯,但是想過頭了,皇帝還沒有明確的事兒,最好不要瞎猜猜,很多人就是因為揣測上意搞得一敗塗地的。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2.鄔思道的主張基礎。

這會兒說老四胤禛還是個光桿兒司令一點也不為過,他還掛名在太子胤礽名下,手裡沒有黨,關鍵崗位上也沒有人,與其說是奪嫡,還不如說是等著天上掉餡餅,等待機會而已。

鄔思道的分析就是基於胤禛沒有奪嫡基礎的情況而言的。

一是胤禛掛名太子名下。依照老四胤禛的性格,不查出個底朝天不會放過手。老四不同於八爺黨,有權有勢,你若是查出個底兒掉,就會遭受背主棄義的唾罵,還會讓康熙皇帝有所忌憚,你也要奪嫡?你一個光桿兒司令遭到了打擊就是毀滅性的。

二是就算撬翻了太子,也沒有老四的份兒。這是鄔思道沒有說出的話,鄔思道還說了:如果皇上還信任太子,就會讓太子自己去管,但是這次皇上不讓太子自己管,就意味著皇上不再信任太子,太子遲早也是被廢。這和佟國維的看法其實是如出一轍,和佟國維教導老八不同的是,老四真的沒有奪嫡的基礎,只能等待機會,如果接手了這個案子,對自己一丁丁利益都沒有,反而還會遭受來自各方的壓力。積蓄力量,厚積薄發才是正道。

"

當老四胤禛還掛名在太子胤礽名下的時候,他是不具備奪嫡條件的,因為他的頭上是太子,如果他要撬翻太子,就會被人誤為背主棄義,忘恩負義,不僅朝廷上的大臣們看不起,康熙皇帝也看不起。

加上老四胤禛的身邊只有一個十三爺,沒有政治基礎,就等於沒有奪嫡基礎。要知道,康熙後來在外任用年羹堯為陝甘總督,牽制老十四,在內重用隆科多,把住關鍵的九門,胤禛才算坐得穩。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這個時候,讓老四胤禛撬太子的牆角,那等於是自取滅亡。時機不成熟就出手,必死無疑。

但是八爺黨不同,老八老九老十捆成一個集團,和太子黨幾乎是對著幹的,誰都知道,朝野除了太子黨之外,就數八爺黨勢力最大了。換句話說,老八胤禩比之於老四胤禛,已經具備相當的奪嫡基礎和條件了。

這是在《雍正王朝》刑部冤獄案開始的時候老八和老四的實力背景比較。

對於接不接這件差使,鄔思道和佟國維給出了不同的見解,可以說,兩人基本上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說話。得出不同的結論,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1.佟國維的主張基礎。

佟國維是上書房首席大臣,常在康熙身邊,揣度康熙皇帝的心思自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自黃河發大水賑災以來,康熙皇帝對太子胤礽就有諸多不滿,相信,太子與庶母鄭春華私通之事佟國維這個老油條也是知道的,只是時機未到不說而已。康熙皇帝對胤礽的失望成為佟國維猜度的風向標,在佟國維看來,依照康熙批評胤礽的“大數據”顯示,這位皇太子只怕是難以坐穩了。

為什麼清朝的大臣們對皇太子這麼沒有信心?這都源於滿清的遊牧貴族政治制度,胤礽是大清朝第一個皇太子,還是康熙照抄照搬漢族太子制度立下的。以往的大清皇帝都是推舉出來的,多多少少都有立賢不立嫡或長的意思,比如皇太極就是這樣。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這個第一任皇太子是在大清朝太子制度及其不完備的情況下立的,故受到來自於康熙諸皇子們的明暗攻擊,只求奪取太子胤礽的儲君之位而後快,皇帝也拿這種情況沒有辦法。在這樣的情況下,朝中的大臣便會作出一定的投機選擇,以備未來的榮華富貴。故而,形成了太子黨、大千歲黨,八爺黨等等皇子勢力。

佟氏家族有一條格言叫“不一條道走到黑”,這可能只是佟家的戰術性策略,而不是戰略性策略。為什麼這麼講呢?

因為後來隆科多任九門提督之後請教佟國維,佟國維說“只有皇帝確立的新君,才是鐵穩的新君。”從這個中心思想來看,佟國維並非是燒冷熱灶的投機分子,他很是明白,康熙皇帝才是所有事件的主角,立皇太子也一樣。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佟國維的心思是站在康熙皇帝一邊的,從這裡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但是,對於皇子們爭奪嫡位的情況,佟國維也是一清二楚。康熙皇帝對皇太子胤礽的不滿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在佟國維看來,太子的被廢大概是遲早的事。

而從現實的基礎來看,能夠取代太子的非八爺黨莫屬。

對於刑部冤獄案,康熙皇帝雖然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佟國維和馬齊基本上已經說到底了,就是太子的問題,但是康熙皇帝並沒有撒手。康熙不撒手,並且說無論是“鼠”還是“器”,都要深查一下。這個意思很明瞭的傳達給佟國維了,就是要查無赦。

至於查出什麼結果,怎麼查,查後怎麼處置,則是下一步的事。按照佟國維的思維,既然康熙皇帝如此不滿意太子胤礽,既然這麼明顯的刑部冤獄案(直指太子)都要非查不可,那麼充分說明,太子胤礽被廢時日不遠,這個時候給皇阿哥們指出一條路,也是對自己未來的一種投資啊。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恰逢老八胤禩找不到方向了,於是來找佟國維指路。佟國維的一番話,所謂“不怕做錯事,就怕不做事”其實都是正確的,這對於老八胤禩來講,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因為老八是獨立成黨,只要把事情做好了,就算是撬了太子的根兒,也只能怪太子不爭氣。只要處理得夠好,是會獲得康熙皇帝的青睞的。

無奈的是,康熙皇帝雖然對太子胤礽多有不滿,但是並沒有想過要廢掉太子,讓希望阿哥們接手查案,一方面是想看看他們處理政務的才幹,另一方面只是想以此小懲大誡太子胤礽,讓他知道利害禍福。在康熙看來,在與佟國維和馬齊等談論這個事情的時候,他就知道這個“器”就是太子胤礽,這件事只要止步於肖國興,就能震懾懲戒到太子。廢黜太子,並不是康熙皇帝的初衷。

只不過老八胤禩奪嫡心切,直接誘騙肖國興,把火直接燒到太子胤礽的身上,這超出了康熙皇帝的預期,讓老八胤禩的奪嫡之心暴露無遺,故,康熙給了他四字評語:其心可誅。

怎麼說呢,佟國維和老八胤禩的想法沒錯,但是想過頭了,皇帝還沒有明確的事兒,最好不要瞎猜猜,很多人就是因為揣測上意搞得一敗塗地的。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2.鄔思道的主張基礎。

這會兒說老四胤禛還是個光桿兒司令一點也不為過,他還掛名在太子胤礽名下,手裡沒有黨,關鍵崗位上也沒有人,與其說是奪嫡,還不如說是等著天上掉餡餅,等待機會而已。

鄔思道的分析就是基於胤禛沒有奪嫡基礎的情況而言的。

一是胤禛掛名太子名下。依照老四胤禛的性格,不查出個底朝天不會放過手。老四不同於八爺黨,有權有勢,你若是查出個底兒掉,就會遭受背主棄義的唾罵,還會讓康熙皇帝有所忌憚,你也要奪嫡?你一個光桿兒司令遭到了打擊就是毀滅性的。

二是就算撬翻了太子,也沒有老四的份兒。這是鄔思道沒有說出的話,鄔思道還說了:如果皇上還信任太子,就會讓太子自己去管,但是這次皇上不讓太子自己管,就意味著皇上不再信任太子,太子遲早也是被廢。這和佟國維的看法其實是如出一轍,和佟國維教導老八不同的是,老四真的沒有奪嫡的基礎,只能等待機會,如果接手了這個案子,對自己一丁丁利益都沒有,反而還會遭受來自各方的壓力。積蓄力量,厚積薄發才是正道。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經過鄔思道的分析,老四打消了接手刑部冤獄案的念頭,把自己弄成個嚴重傷風,巧妙了的規避了這次風險。

我經常想的是,要是胤禛真接手了這件案子,會怎麼辦?止步於肖國興嗎?這不是老四胤禛的性格。老四胤禛辦事向來徹底,但是也有圓滑之處,比如追討國庫欠款,弄成個操切了事,給康熙皇帝交了差。而對於刑部冤獄案,他會不會也耍圓滑之道,實在難以揣度。

這件案子最好的處置辦法就是止步於肖國興,這樣,太子知趣,必然安分下來,朝野也不會動盪,辦差的人也好交代,大家都平安無事。要像胤禩一樣,手裡攥下了太子的證據,在康熙面前徹底暴露了太子,讓康熙皇帝左右為難,就真讓頭疼了。

"

當老四胤禛還掛名在太子胤礽名下的時候,他是不具備奪嫡條件的,因為他的頭上是太子,如果他要撬翻太子,就會被人誤為背主棄義,忘恩負義,不僅朝廷上的大臣們看不起,康熙皇帝也看不起。

加上老四胤禛的身邊只有一個十三爺,沒有政治基礎,就等於沒有奪嫡基礎。要知道,康熙後來在外任用年羹堯為陝甘總督,牽制老十四,在內重用隆科多,把住關鍵的九門,胤禛才算坐得穩。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這個時候,讓老四胤禛撬太子的牆角,那等於是自取滅亡。時機不成熟就出手,必死無疑。

但是八爺黨不同,老八老九老十捆成一個集團,和太子黨幾乎是對著幹的,誰都知道,朝野除了太子黨之外,就數八爺黨勢力最大了。換句話說,老八胤禩比之於老四胤禛,已經具備相當的奪嫡基礎和條件了。

這是在《雍正王朝》刑部冤獄案開始的時候老八和老四的實力背景比較。

對於接不接這件差使,鄔思道和佟國維給出了不同的見解,可以說,兩人基本上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說話。得出不同的結論,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1.佟國維的主張基礎。

佟國維是上書房首席大臣,常在康熙身邊,揣度康熙皇帝的心思自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自黃河發大水賑災以來,康熙皇帝對太子胤礽就有諸多不滿,相信,太子與庶母鄭春華私通之事佟國維這個老油條也是知道的,只是時機未到不說而已。康熙皇帝對胤礽的失望成為佟國維猜度的風向標,在佟國維看來,依照康熙批評胤礽的“大數據”顯示,這位皇太子只怕是難以坐穩了。

為什麼清朝的大臣們對皇太子這麼沒有信心?這都源於滿清的遊牧貴族政治制度,胤礽是大清朝第一個皇太子,還是康熙照抄照搬漢族太子制度立下的。以往的大清皇帝都是推舉出來的,多多少少都有立賢不立嫡或長的意思,比如皇太極就是這樣。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這個第一任皇太子是在大清朝太子制度及其不完備的情況下立的,故受到來自於康熙諸皇子們的明暗攻擊,只求奪取太子胤礽的儲君之位而後快,皇帝也拿這種情況沒有辦法。在這樣的情況下,朝中的大臣便會作出一定的投機選擇,以備未來的榮華富貴。故而,形成了太子黨、大千歲黨,八爺黨等等皇子勢力。

佟氏家族有一條格言叫“不一條道走到黑”,這可能只是佟家的戰術性策略,而不是戰略性策略。為什麼這麼講呢?

因為後來隆科多任九門提督之後請教佟國維,佟國維說“只有皇帝確立的新君,才是鐵穩的新君。”從這個中心思想來看,佟國維並非是燒冷熱灶的投機分子,他很是明白,康熙皇帝才是所有事件的主角,立皇太子也一樣。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佟國維的心思是站在康熙皇帝一邊的,從這裡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但是,對於皇子們爭奪嫡位的情況,佟國維也是一清二楚。康熙皇帝對皇太子胤礽的不滿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在佟國維看來,太子的被廢大概是遲早的事。

而從現實的基礎來看,能夠取代太子的非八爺黨莫屬。

對於刑部冤獄案,康熙皇帝雖然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佟國維和馬齊基本上已經說到底了,就是太子的問題,但是康熙皇帝並沒有撒手。康熙不撒手,並且說無論是“鼠”還是“器”,都要深查一下。這個意思很明瞭的傳達給佟國維了,就是要查無赦。

至於查出什麼結果,怎麼查,查後怎麼處置,則是下一步的事。按照佟國維的思維,既然康熙皇帝如此不滿意太子胤礽,既然這麼明顯的刑部冤獄案(直指太子)都要非查不可,那麼充分說明,太子胤礽被廢時日不遠,這個時候給皇阿哥們指出一條路,也是對自己未來的一種投資啊。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恰逢老八胤禩找不到方向了,於是來找佟國維指路。佟國維的一番話,所謂“不怕做錯事,就怕不做事”其實都是正確的,這對於老八胤禩來講,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因為老八是獨立成黨,只要把事情做好了,就算是撬了太子的根兒,也只能怪太子不爭氣。只要處理得夠好,是會獲得康熙皇帝的青睞的。

無奈的是,康熙皇帝雖然對太子胤礽多有不滿,但是並沒有想過要廢掉太子,讓希望阿哥們接手查案,一方面是想看看他們處理政務的才幹,另一方面只是想以此小懲大誡太子胤礽,讓他知道利害禍福。在康熙看來,在與佟國維和馬齊等談論這個事情的時候,他就知道這個“器”就是太子胤礽,這件事只要止步於肖國興,就能震懾懲戒到太子。廢黜太子,並不是康熙皇帝的初衷。

只不過老八胤禩奪嫡心切,直接誘騙肖國興,把火直接燒到太子胤礽的身上,這超出了康熙皇帝的預期,讓老八胤禩的奪嫡之心暴露無遺,故,康熙給了他四字評語:其心可誅。

怎麼說呢,佟國維和老八胤禩的想法沒錯,但是想過頭了,皇帝還沒有明確的事兒,最好不要瞎猜猜,很多人就是因為揣測上意搞得一敗塗地的。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2.鄔思道的主張基礎。

這會兒說老四胤禛還是個光桿兒司令一點也不為過,他還掛名在太子胤礽名下,手裡沒有黨,關鍵崗位上也沒有人,與其說是奪嫡,還不如說是等著天上掉餡餅,等待機會而已。

鄔思道的分析就是基於胤禛沒有奪嫡基礎的情況而言的。

一是胤禛掛名太子名下。依照老四胤禛的性格,不查出個底朝天不會放過手。老四不同於八爺黨,有權有勢,你若是查出個底兒掉,就會遭受背主棄義的唾罵,還會讓康熙皇帝有所忌憚,你也要奪嫡?你一個光桿兒司令遭到了打擊就是毀滅性的。

二是就算撬翻了太子,也沒有老四的份兒。這是鄔思道沒有說出的話,鄔思道還說了:如果皇上還信任太子,就會讓太子自己去管,但是這次皇上不讓太子自己管,就意味著皇上不再信任太子,太子遲早也是被廢。這和佟國維的看法其實是如出一轍,和佟國維教導老八不同的是,老四真的沒有奪嫡的基礎,只能等待機會,如果接手了這個案子,對自己一丁丁利益都沒有,反而還會遭受來自各方的壓力。積蓄力量,厚積薄發才是正道。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經過鄔思道的分析,老四打消了接手刑部冤獄案的念頭,把自己弄成個嚴重傷風,巧妙了的規避了這次風險。

我經常想的是,要是胤禛真接手了這件案子,會怎麼辦?止步於肖國興嗎?這不是老四胤禛的性格。老四胤禛辦事向來徹底,但是也有圓滑之處,比如追討國庫欠款,弄成個操切了事,給康熙皇帝交了差。而對於刑部冤獄案,他會不會也耍圓滑之道,實在難以揣度。

這件案子最好的處置辦法就是止步於肖國興,這樣,太子知趣,必然安分下來,朝野也不會動盪,辦差的人也好交代,大家都平安無事。要像胤禩一樣,手裡攥下了太子的證據,在康熙面前徹底暴露了太子,讓康熙皇帝左右為難,就真讓頭疼了。

追查刑部冤案,為什麼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鄔思道和佟國維在追查刑部冤獄案的問題上為何見解不同?

其實這件事最終還是要怪康熙皇帝,你要是真明確了一查到底,絕不姑息,就應該把好這杆尺子,就算是皇太子違法,也一併處置。可是他內心又不是這樣,豈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真是“天威難測”,帝王專制制度之下的差使,要算不清利害禍福,還真的活不過幾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