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

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王化貞在廣寧慘敗,熊廷弼率眾退守山海關,努爾哈赤率軍佔據整個遼東。

從表面上看,努爾哈赤距離成佛作祖似乎只有一步之遙了。可實際上,這隻能算是努爾哈赤事業真正的起點,距離成功還有十萬八千里。

遼東富庶,佔據此地之後,後金可以很好地休養生息,獲得寶貴的成長時間。但此時的後金東有朝鮮、西有蒙古、南有大明,海上還有個毛文龍上躥下跳,似乎隨時可以攻入後金的腹心之地。

一時間,努爾哈赤陷入了迷茫:接下來應該怎麼走呢?

"

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王化貞在廣寧慘敗,熊廷弼率眾退守山海關,努爾哈赤率軍佔據整個遼東。

從表面上看,努爾哈赤距離成佛作祖似乎只有一步之遙了。可實際上,這隻能算是努爾哈赤事業真正的起點,距離成功還有十萬八千里。

遼東富庶,佔據此地之後,後金可以很好地休養生息,獲得寶貴的成長時間。但此時的後金東有朝鮮、西有蒙古、南有大明,海上還有個毛文龍上躥下跳,似乎隨時可以攻入後金的腹心之地。

一時間,努爾哈赤陷入了迷茫:接下來應該怎麼走呢?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昨天我就一再強調過:努爾哈赤之所以能夠統一女真,主要原因在於客觀環境的成全,其次才是他的個人能力和威望。一旦失去客觀環境,個人能力和威望是沒法成為決定性因素的。

佔據遼東之後,後金陷入戰略死局,一直到努爾哈赤去世,哪怕他頻繁地東征西討,哪怕他一再取得勝利,卻依然無法改變這一窘境。

如果後金在努爾哈赤去世之後土崩瓦解,那麼努爾哈赤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因為在努爾哈赤去世的時候,他頂多也就是東北地區的一個土霸王。在中國歷史中,這種檔次的人物實在是太多了。

努爾哈赤之所以在後世擁有極高地位(太祖皇帝),主要是因為他的繼承人比較爭氣,皇太極用時二十多年,最終衝破了重重阻礙,成長為足以與大明相提並論的一方諸侯。

很多人在提起這段歷史的時候,總是一再強調寧錦防線有多麼了不起,擋住了勢不可擋的後金。可實際上,只要正視後金的客觀困境,就應該明白一點:後金根本無力大舉征伐大明。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曾攻克錦州,但很快又棄守錦州,主要原因就是無力佔據。既然連錦州都無力佔據,又怎麼可能繼續向南征伐呢?

對於當時的大明而言,如果還想保證東北局勢不惡化,就必須想方設法地限制後金,不讓他們從這種困局中走出,而不是紮在寧錦一線修城牆。

那不叫積極有為,而是自己騙自己。

只要後金能把朝鮮打服,以毛文龍為代表的海上游擊力量就會失去可靠的大後方。毛文龍肯定想盡力避免這種事情發生,但毛文龍實力不足,沒法阻礙後金征伐朝鮮。

"

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王化貞在廣寧慘敗,熊廷弼率眾退守山海關,努爾哈赤率軍佔據整個遼東。

從表面上看,努爾哈赤距離成佛作祖似乎只有一步之遙了。可實際上,這隻能算是努爾哈赤事業真正的起點,距離成功還有十萬八千里。

遼東富庶,佔據此地之後,後金可以很好地休養生息,獲得寶貴的成長時間。但此時的後金東有朝鮮、西有蒙古、南有大明,海上還有個毛文龍上躥下跳,似乎隨時可以攻入後金的腹心之地。

一時間,努爾哈赤陷入了迷茫:接下來應該怎麼走呢?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昨天我就一再強調過:努爾哈赤之所以能夠統一女真,主要原因在於客觀環境的成全,其次才是他的個人能力和威望。一旦失去客觀環境,個人能力和威望是沒法成為決定性因素的。

佔據遼東之後,後金陷入戰略死局,一直到努爾哈赤去世,哪怕他頻繁地東征西討,哪怕他一再取得勝利,卻依然無法改變這一窘境。

如果後金在努爾哈赤去世之後土崩瓦解,那麼努爾哈赤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因為在努爾哈赤去世的時候,他頂多也就是東北地區的一個土霸王。在中國歷史中,這種檔次的人物實在是太多了。

努爾哈赤之所以在後世擁有極高地位(太祖皇帝),主要是因為他的繼承人比較爭氣,皇太極用時二十多年,最終衝破了重重阻礙,成長為足以與大明相提並論的一方諸侯。

很多人在提起這段歷史的時候,總是一再強調寧錦防線有多麼了不起,擋住了勢不可擋的後金。可實際上,只要正視後金的客觀困境,就應該明白一點:後金根本無力大舉征伐大明。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曾攻克錦州,但很快又棄守錦州,主要原因就是無力佔據。既然連錦州都無力佔據,又怎麼可能繼續向南征伐呢?

對於當時的大明而言,如果還想保證東北局勢不惡化,就必須想方設法地限制後金,不讓他們從這種困局中走出,而不是紮在寧錦一線修城牆。

那不叫積極有為,而是自己騙自己。

只要後金能把朝鮮打服,以毛文龍為代表的海上游擊力量就會失去可靠的大後方。毛文龍肯定想盡力避免這種事情發生,但毛文龍實力不足,沒法阻礙後金征伐朝鮮。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只要後金能把蒙古打服,所謂的寧錦防線就只是一個擺設。因為在蒙古的幫助下,整個長城幾千裡防線,都會暴露在後金的進攻範圍內。屆時,後金完全可以從最舒服的位置殺入長城以南地區。

如果大明能主動幫助朝鮮和蒙古,或者大力發展游擊隊,多武裝一些類似於毛文龍的力量,後金想突破困局,難度肯定會增加不少。

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也是皇太極繼位的第一年(天聰元年),皇太極率軍征伐朝鮮,打了將近四個月,朝鮮一敗再敗,最終被迫簽下著名的《江華盟誓》,不但付出大量物資賠償,還保證不得支持毛文龍。

如果大明趁這個節骨眼突襲後金,或者支援朝鮮,後金還能如此輕易地打服朝鮮嗎?未必。

可當時的袁崇煥只是趁勢奪回了無人防守的錦州,並開始搶修城牆。魏忠賢一再命令他援助朝鮮,但袁崇煥一再強調後金的強大,對於魏忠賢的這道命令敷衍了事。

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皇太極趁蒙古內亂的機會,趁勢突襲蒙古最大實力派察合爾部,把他們的首領林丹汗打得向西逃竄,並與附近的幾個蒙古部族結為盟友。

如果大明趁這個節骨眼突襲後金,或者支援蒙古,後金還能如此輕易地打服蒙古嗎?未必。

可當時的崇禎皇帝全面啟用東林黨,正在忙著收拾魏忠賢及所謂的“閹黨”,根本沒工夫管蒙古的事。更何況當時的林丹汗與大明交惡,更沒人想為他出頭了。

袁崇煥在崇禎皇帝面前誇下海口:五年平遼。可袁崇煥既不能改變後金打服朝鮮與蒙古的客觀事實,又不能對後金構成戰略威脅。

從這個角度來看,袁崇煥的遼東攻略非常失敗。

在後金逐步打破客觀困境的時候,袁崇煥甚至幫了他們的忙,那就是殺死毛文龍。沒有朝鮮和蒙古的掣肘,沒有討厭的毛文龍,後金已經完全打破了客觀困境。到此為止,所謂的寧錦防線只是一道擺設而已。

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發生了著名的“己巳之變”,皇太極兵分三路,避開了寧錦防線,從龍井關、洪山口、大安口突入關內,攻佔遵化,直接打到了北京城下。

要是林丹汗還在,要是蒙古還未與後金結盟,皇太極想南下,就必須死磕山海關,又怎麼會發生“圍攻北京城”這樣的事呢?

要是毛文龍還在,要是朝鮮還未屈服於後金,他們完全有機會與袁崇煥配合,直搗後金老巢,皇太極又怎麼敢帶著大部隊長途奔襲呢?

在我看來,袁崇煥很像李成樑,兩人在位期間,都打出過赫赫威名,可兩人的時代背景卻都非常淒涼。

在李成樑赫赫威名的映襯下,努爾哈赤逐漸統一女真;在袁崇煥赫赫威名的映襯下,皇太極逐漸衝破客觀困境。

從某種意義上說,袁崇煥不如李成樑。李成樑畢竟年事已高,做事保守可以理解,而且就算李成樑沒能壓制住努爾哈赤,此時的後金對大明也構不成威脅。

袁崇煥則不然,他正值盛年,你說他保守吧,他敢誇口“五年平遼”;你說他激進吧,他幾乎不敢主動出擊,只能躲在城裡玩“城牆大炮戰術”。

"

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王化貞在廣寧慘敗,熊廷弼率眾退守山海關,努爾哈赤率軍佔據整個遼東。

從表面上看,努爾哈赤距離成佛作祖似乎只有一步之遙了。可實際上,這隻能算是努爾哈赤事業真正的起點,距離成功還有十萬八千里。

遼東富庶,佔據此地之後,後金可以很好地休養生息,獲得寶貴的成長時間。但此時的後金東有朝鮮、西有蒙古、南有大明,海上還有個毛文龍上躥下跳,似乎隨時可以攻入後金的腹心之地。

一時間,努爾哈赤陷入了迷茫:接下來應該怎麼走呢?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昨天我就一再強調過:努爾哈赤之所以能夠統一女真,主要原因在於客觀環境的成全,其次才是他的個人能力和威望。一旦失去客觀環境,個人能力和威望是沒法成為決定性因素的。

佔據遼東之後,後金陷入戰略死局,一直到努爾哈赤去世,哪怕他頻繁地東征西討,哪怕他一再取得勝利,卻依然無法改變這一窘境。

如果後金在努爾哈赤去世之後土崩瓦解,那麼努爾哈赤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因為在努爾哈赤去世的時候,他頂多也就是東北地區的一個土霸王。在中國歷史中,這種檔次的人物實在是太多了。

努爾哈赤之所以在後世擁有極高地位(太祖皇帝),主要是因為他的繼承人比較爭氣,皇太極用時二十多年,最終衝破了重重阻礙,成長為足以與大明相提並論的一方諸侯。

很多人在提起這段歷史的時候,總是一再強調寧錦防線有多麼了不起,擋住了勢不可擋的後金。可實際上,只要正視後金的客觀困境,就應該明白一點:後金根本無力大舉征伐大明。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曾攻克錦州,但很快又棄守錦州,主要原因就是無力佔據。既然連錦州都無力佔據,又怎麼可能繼續向南征伐呢?

對於當時的大明而言,如果還想保證東北局勢不惡化,就必須想方設法地限制後金,不讓他們從這種困局中走出,而不是紮在寧錦一線修城牆。

那不叫積極有為,而是自己騙自己。

只要後金能把朝鮮打服,以毛文龍為代表的海上游擊力量就會失去可靠的大後方。毛文龍肯定想盡力避免這種事情發生,但毛文龍實力不足,沒法阻礙後金征伐朝鮮。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只要後金能把蒙古打服,所謂的寧錦防線就只是一個擺設。因為在蒙古的幫助下,整個長城幾千裡防線,都會暴露在後金的進攻範圍內。屆時,後金完全可以從最舒服的位置殺入長城以南地區。

如果大明能主動幫助朝鮮和蒙古,或者大力發展游擊隊,多武裝一些類似於毛文龍的力量,後金想突破困局,難度肯定會增加不少。

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也是皇太極繼位的第一年(天聰元年),皇太極率軍征伐朝鮮,打了將近四個月,朝鮮一敗再敗,最終被迫簽下著名的《江華盟誓》,不但付出大量物資賠償,還保證不得支持毛文龍。

如果大明趁這個節骨眼突襲後金,或者支援朝鮮,後金還能如此輕易地打服朝鮮嗎?未必。

可當時的袁崇煥只是趁勢奪回了無人防守的錦州,並開始搶修城牆。魏忠賢一再命令他援助朝鮮,但袁崇煥一再強調後金的強大,對於魏忠賢的這道命令敷衍了事。

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皇太極趁蒙古內亂的機會,趁勢突襲蒙古最大實力派察合爾部,把他們的首領林丹汗打得向西逃竄,並與附近的幾個蒙古部族結為盟友。

如果大明趁這個節骨眼突襲後金,或者支援蒙古,後金還能如此輕易地打服蒙古嗎?未必。

可當時的崇禎皇帝全面啟用東林黨,正在忙著收拾魏忠賢及所謂的“閹黨”,根本沒工夫管蒙古的事。更何況當時的林丹汗與大明交惡,更沒人想為他出頭了。

袁崇煥在崇禎皇帝面前誇下海口:五年平遼。可袁崇煥既不能改變後金打服朝鮮與蒙古的客觀事實,又不能對後金構成戰略威脅。

從這個角度來看,袁崇煥的遼東攻略非常失敗。

在後金逐步打破客觀困境的時候,袁崇煥甚至幫了他們的忙,那就是殺死毛文龍。沒有朝鮮和蒙古的掣肘,沒有討厭的毛文龍,後金已經完全打破了客觀困境。到此為止,所謂的寧錦防線只是一道擺設而已。

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發生了著名的“己巳之變”,皇太極兵分三路,避開了寧錦防線,從龍井關、洪山口、大安口突入關內,攻佔遵化,直接打到了北京城下。

要是林丹汗還在,要是蒙古還未與後金結盟,皇太極想南下,就必須死磕山海關,又怎麼會發生“圍攻北京城”這樣的事呢?

要是毛文龍還在,要是朝鮮還未屈服於後金,他們完全有機會與袁崇煥配合,直搗後金老巢,皇太極又怎麼敢帶著大部隊長途奔襲呢?

在我看來,袁崇煥很像李成樑,兩人在位期間,都打出過赫赫威名,可兩人的時代背景卻都非常淒涼。

在李成樑赫赫威名的映襯下,努爾哈赤逐漸統一女真;在袁崇煥赫赫威名的映襯下,皇太極逐漸衝破客觀困境。

從某種意義上說,袁崇煥不如李成樑。李成樑畢竟年事已高,做事保守可以理解,而且就算李成樑沒能壓制住努爾哈赤,此時的後金對大明也構不成威脅。

袁崇煥則不然,他正值盛年,你說他保守吧,他敢誇口“五年平遼”;你說他激進吧,他幾乎不敢主動出擊,只能躲在城裡玩“城牆大炮戰術”。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袁崇煥最為後人所詬病的,是他擅殺毛文龍。

毛文龍憑藉自己的能力,拉起一支數萬人的軍隊,可以說非常厲害,但他卻在自己的地盤上被袁崇煥所殺。這是客觀事實,可應該怎麼解讀,就要看讀者的立場如何。

如果站在袁崇煥一邊,自然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袁崇煥殺毛文龍的時候,毛文龍身邊還有親信和嫡系軍隊。袁崇煥一身是膽,敢深入虎穴斬殺毛文龍。

如果站在毛文龍一邊,自然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袁崇煥殺毛文龍的時候,毛文龍身邊還有親信和嫡系軍隊。毛文龍忠心可嘉,至死也沒有反抗的意思。

由於受到了乾隆皇帝的推崇,所以袁崇煥的名聲一向不錯。既然袁崇煥的名聲不錯,那被袁崇煥所殺的毛文龍自然得是一個反派。在這種背景下,毛文龍的影響力一直被低估。

我始終堅持一點,不要在意誰說過什麼,而是要睜眼看客觀事實。毛文龍的影響力如何?至少在後金以及隨後的大清,毛文龍的影響力是極高的。

大清立國之後,一共有四位漢族異姓王,分別是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和吳三桂。在這四人之中,除了吳三桂與毛文龍毫無瓜葛之外,另外三位都是毛文龍一系。

很多人或許會說:“這正說明毛文龍該死,他的手下都是大漢奸,他本人一定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不是袁崇煥擅殺毛文龍,毛文龍的手下又怎麼會投降後金呢?

事實上,在乾隆皇帝為袁崇煥翻案之前,毛文龍一直被當成“明末岳飛”:如此忠君愛國,卻無辜受戮,這樣的帝國(大明)根本不值得大家效忠!

毛文龍一系能夠出現三位漢族異姓王,不管後世如何定性,都必須承認一點:毛文龍一系實力超強,如果他們願意忠心耿耿地輔助大明,必定會對後金造成極大麻煩。

"

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王化貞在廣寧慘敗,熊廷弼率眾退守山海關,努爾哈赤率軍佔據整個遼東。

從表面上看,努爾哈赤距離成佛作祖似乎只有一步之遙了。可實際上,這隻能算是努爾哈赤事業真正的起點,距離成功還有十萬八千里。

遼東富庶,佔據此地之後,後金可以很好地休養生息,獲得寶貴的成長時間。但此時的後金東有朝鮮、西有蒙古、南有大明,海上還有個毛文龍上躥下跳,似乎隨時可以攻入後金的腹心之地。

一時間,努爾哈赤陷入了迷茫:接下來應該怎麼走呢?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昨天我就一再強調過:努爾哈赤之所以能夠統一女真,主要原因在於客觀環境的成全,其次才是他的個人能力和威望。一旦失去客觀環境,個人能力和威望是沒法成為決定性因素的。

佔據遼東之後,後金陷入戰略死局,一直到努爾哈赤去世,哪怕他頻繁地東征西討,哪怕他一再取得勝利,卻依然無法改變這一窘境。

如果後金在努爾哈赤去世之後土崩瓦解,那麼努爾哈赤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因為在努爾哈赤去世的時候,他頂多也就是東北地區的一個土霸王。在中國歷史中,這種檔次的人物實在是太多了。

努爾哈赤之所以在後世擁有極高地位(太祖皇帝),主要是因為他的繼承人比較爭氣,皇太極用時二十多年,最終衝破了重重阻礙,成長為足以與大明相提並論的一方諸侯。

很多人在提起這段歷史的時候,總是一再強調寧錦防線有多麼了不起,擋住了勢不可擋的後金。可實際上,只要正視後金的客觀困境,就應該明白一點:後金根本無力大舉征伐大明。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曾攻克錦州,但很快又棄守錦州,主要原因就是無力佔據。既然連錦州都無力佔據,又怎麼可能繼續向南征伐呢?

對於當時的大明而言,如果還想保證東北局勢不惡化,就必須想方設法地限制後金,不讓他們從這種困局中走出,而不是紮在寧錦一線修城牆。

那不叫積極有為,而是自己騙自己。

只要後金能把朝鮮打服,以毛文龍為代表的海上游擊力量就會失去可靠的大後方。毛文龍肯定想盡力避免這種事情發生,但毛文龍實力不足,沒法阻礙後金征伐朝鮮。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只要後金能把蒙古打服,所謂的寧錦防線就只是一個擺設。因為在蒙古的幫助下,整個長城幾千裡防線,都會暴露在後金的進攻範圍內。屆時,後金完全可以從最舒服的位置殺入長城以南地區。

如果大明能主動幫助朝鮮和蒙古,或者大力發展游擊隊,多武裝一些類似於毛文龍的力量,後金想突破困局,難度肯定會增加不少。

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也是皇太極繼位的第一年(天聰元年),皇太極率軍征伐朝鮮,打了將近四個月,朝鮮一敗再敗,最終被迫簽下著名的《江華盟誓》,不但付出大量物資賠償,還保證不得支持毛文龍。

如果大明趁這個節骨眼突襲後金,或者支援朝鮮,後金還能如此輕易地打服朝鮮嗎?未必。

可當時的袁崇煥只是趁勢奪回了無人防守的錦州,並開始搶修城牆。魏忠賢一再命令他援助朝鮮,但袁崇煥一再強調後金的強大,對於魏忠賢的這道命令敷衍了事。

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皇太極趁蒙古內亂的機會,趁勢突襲蒙古最大實力派察合爾部,把他們的首領林丹汗打得向西逃竄,並與附近的幾個蒙古部族結為盟友。

如果大明趁這個節骨眼突襲後金,或者支援蒙古,後金還能如此輕易地打服蒙古嗎?未必。

可當時的崇禎皇帝全面啟用東林黨,正在忙著收拾魏忠賢及所謂的“閹黨”,根本沒工夫管蒙古的事。更何況當時的林丹汗與大明交惡,更沒人想為他出頭了。

袁崇煥在崇禎皇帝面前誇下海口:五年平遼。可袁崇煥既不能改變後金打服朝鮮與蒙古的客觀事實,又不能對後金構成戰略威脅。

從這個角度來看,袁崇煥的遼東攻略非常失敗。

在後金逐步打破客觀困境的時候,袁崇煥甚至幫了他們的忙,那就是殺死毛文龍。沒有朝鮮和蒙古的掣肘,沒有討厭的毛文龍,後金已經完全打破了客觀困境。到此為止,所謂的寧錦防線只是一道擺設而已。

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發生了著名的“己巳之變”,皇太極兵分三路,避開了寧錦防線,從龍井關、洪山口、大安口突入關內,攻佔遵化,直接打到了北京城下。

要是林丹汗還在,要是蒙古還未與後金結盟,皇太極想南下,就必須死磕山海關,又怎麼會發生“圍攻北京城”這樣的事呢?

要是毛文龍還在,要是朝鮮還未屈服於後金,他們完全有機會與袁崇煥配合,直搗後金老巢,皇太極又怎麼敢帶著大部隊長途奔襲呢?

在我看來,袁崇煥很像李成樑,兩人在位期間,都打出過赫赫威名,可兩人的時代背景卻都非常淒涼。

在李成樑赫赫威名的映襯下,努爾哈赤逐漸統一女真;在袁崇煥赫赫威名的映襯下,皇太極逐漸衝破客觀困境。

從某種意義上說,袁崇煥不如李成樑。李成樑畢竟年事已高,做事保守可以理解,而且就算李成樑沒能壓制住努爾哈赤,此時的後金對大明也構不成威脅。

袁崇煥則不然,他正值盛年,你說他保守吧,他敢誇口“五年平遼”;你說他激進吧,他幾乎不敢主動出擊,只能躲在城裡玩“城牆大炮戰術”。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袁崇煥最為後人所詬病的,是他擅殺毛文龍。

毛文龍憑藉自己的能力,拉起一支數萬人的軍隊,可以說非常厲害,但他卻在自己的地盤上被袁崇煥所殺。這是客觀事實,可應該怎麼解讀,就要看讀者的立場如何。

如果站在袁崇煥一邊,自然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袁崇煥殺毛文龍的時候,毛文龍身邊還有親信和嫡系軍隊。袁崇煥一身是膽,敢深入虎穴斬殺毛文龍。

如果站在毛文龍一邊,自然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袁崇煥殺毛文龍的時候,毛文龍身邊還有親信和嫡系軍隊。毛文龍忠心可嘉,至死也沒有反抗的意思。

由於受到了乾隆皇帝的推崇,所以袁崇煥的名聲一向不錯。既然袁崇煥的名聲不錯,那被袁崇煥所殺的毛文龍自然得是一個反派。在這種背景下,毛文龍的影響力一直被低估。

我始終堅持一點,不要在意誰說過什麼,而是要睜眼看客觀事實。毛文龍的影響力如何?至少在後金以及隨後的大清,毛文龍的影響力是極高的。

大清立國之後,一共有四位漢族異姓王,分別是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和吳三桂。在這四人之中,除了吳三桂與毛文龍毫無瓜葛之外,另外三位都是毛文龍一系。

很多人或許會說:“這正說明毛文龍該死,他的手下都是大漢奸,他本人一定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不是袁崇煥擅殺毛文龍,毛文龍的手下又怎麼會投降後金呢?

事實上,在乾隆皇帝為袁崇煥翻案之前,毛文龍一直被當成“明末岳飛”:如此忠君愛國,卻無辜受戮,這樣的帝國(大明)根本不值得大家效忠!

毛文龍一系能夠出現三位漢族異姓王,不管後世如何定性,都必須承認一點:毛文龍一系實力超強,如果他們願意忠心耿耿地輔助大明,必定會對後金造成極大麻煩。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袁崇煥為何要擅殺毛文龍?部分史書理解為:袁崇煥想與後金議和。

後金陰通款崇煥,求殺毛文龍,而崇煥中其計不覺也。——《國榷》·卷九十

建州曰:果爾,其以文頭來,崇煥信之。——《明史紀事本末補遺》·卷四

女真許之,乃曰:無以為信,其函毛文龍首來。——《石匱書後集》·卷十

滿清兵入中國,恐文龍截後,通書崇煥,使殺毛文龍,佯許還遼。此次袁崇煥一上任,思殺毛文龍,則遼可得。——《明季北略》·卷四

每當我讀史至此,總會有一種荒謬的感覺:這個橋段怎麼看起來這麼熟悉呢?仔細想想,這不是秦檜殺岳飛之後的內容嗎?據《宋史》記載,秦檜殺死岳飛之後,也是一心想與金國議和。

袁崇煥一心想與後金議和的內容,《清史稿》並未記錄;秦檜一心想與金國議和的內容,《金史》也未記錄。

如果不考慮後世評價,單看這兩項記載,袁崇煥是被人拿來和秦檜做對比的。再聯想到袁崇煥被行刑的時候百姓圍觀叫好,也就不難理解了。

"

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王化貞在廣寧慘敗,熊廷弼率眾退守山海關,努爾哈赤率軍佔據整個遼東。

從表面上看,努爾哈赤距離成佛作祖似乎只有一步之遙了。可實際上,這隻能算是努爾哈赤事業真正的起點,距離成功還有十萬八千里。

遼東富庶,佔據此地之後,後金可以很好地休養生息,獲得寶貴的成長時間。但此時的後金東有朝鮮、西有蒙古、南有大明,海上還有個毛文龍上躥下跳,似乎隨時可以攻入後金的腹心之地。

一時間,努爾哈赤陷入了迷茫:接下來應該怎麼走呢?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昨天我就一再強調過:努爾哈赤之所以能夠統一女真,主要原因在於客觀環境的成全,其次才是他的個人能力和威望。一旦失去客觀環境,個人能力和威望是沒法成為決定性因素的。

佔據遼東之後,後金陷入戰略死局,一直到努爾哈赤去世,哪怕他頻繁地東征西討,哪怕他一再取得勝利,卻依然無法改變這一窘境。

如果後金在努爾哈赤去世之後土崩瓦解,那麼努爾哈赤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因為在努爾哈赤去世的時候,他頂多也就是東北地區的一個土霸王。在中國歷史中,這種檔次的人物實在是太多了。

努爾哈赤之所以在後世擁有極高地位(太祖皇帝),主要是因為他的繼承人比較爭氣,皇太極用時二十多年,最終衝破了重重阻礙,成長為足以與大明相提並論的一方諸侯。

很多人在提起這段歷史的時候,總是一再強調寧錦防線有多麼了不起,擋住了勢不可擋的後金。可實際上,只要正視後金的客觀困境,就應該明白一點:後金根本無力大舉征伐大明。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曾攻克錦州,但很快又棄守錦州,主要原因就是無力佔據。既然連錦州都無力佔據,又怎麼可能繼續向南征伐呢?

對於當時的大明而言,如果還想保證東北局勢不惡化,就必須想方設法地限制後金,不讓他們從這種困局中走出,而不是紮在寧錦一線修城牆。

那不叫積極有為,而是自己騙自己。

只要後金能把朝鮮打服,以毛文龍為代表的海上游擊力量就會失去可靠的大後方。毛文龍肯定想盡力避免這種事情發生,但毛文龍實力不足,沒法阻礙後金征伐朝鮮。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只要後金能把蒙古打服,所謂的寧錦防線就只是一個擺設。因為在蒙古的幫助下,整個長城幾千裡防線,都會暴露在後金的進攻範圍內。屆時,後金完全可以從最舒服的位置殺入長城以南地區。

如果大明能主動幫助朝鮮和蒙古,或者大力發展游擊隊,多武裝一些類似於毛文龍的力量,後金想突破困局,難度肯定會增加不少。

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也是皇太極繼位的第一年(天聰元年),皇太極率軍征伐朝鮮,打了將近四個月,朝鮮一敗再敗,最終被迫簽下著名的《江華盟誓》,不但付出大量物資賠償,還保證不得支持毛文龍。

如果大明趁這個節骨眼突襲後金,或者支援朝鮮,後金還能如此輕易地打服朝鮮嗎?未必。

可當時的袁崇煥只是趁勢奪回了無人防守的錦州,並開始搶修城牆。魏忠賢一再命令他援助朝鮮,但袁崇煥一再強調後金的強大,對於魏忠賢的這道命令敷衍了事。

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皇太極趁蒙古內亂的機會,趁勢突襲蒙古最大實力派察合爾部,把他們的首領林丹汗打得向西逃竄,並與附近的幾個蒙古部族結為盟友。

如果大明趁這個節骨眼突襲後金,或者支援蒙古,後金還能如此輕易地打服蒙古嗎?未必。

可當時的崇禎皇帝全面啟用東林黨,正在忙著收拾魏忠賢及所謂的“閹黨”,根本沒工夫管蒙古的事。更何況當時的林丹汗與大明交惡,更沒人想為他出頭了。

袁崇煥在崇禎皇帝面前誇下海口:五年平遼。可袁崇煥既不能改變後金打服朝鮮與蒙古的客觀事實,又不能對後金構成戰略威脅。

從這個角度來看,袁崇煥的遼東攻略非常失敗。

在後金逐步打破客觀困境的時候,袁崇煥甚至幫了他們的忙,那就是殺死毛文龍。沒有朝鮮和蒙古的掣肘,沒有討厭的毛文龍,後金已經完全打破了客觀困境。到此為止,所謂的寧錦防線只是一道擺設而已。

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發生了著名的“己巳之變”,皇太極兵分三路,避開了寧錦防線,從龍井關、洪山口、大安口突入關內,攻佔遵化,直接打到了北京城下。

要是林丹汗還在,要是蒙古還未與後金結盟,皇太極想南下,就必須死磕山海關,又怎麼會發生“圍攻北京城”這樣的事呢?

要是毛文龍還在,要是朝鮮還未屈服於後金,他們完全有機會與袁崇煥配合,直搗後金老巢,皇太極又怎麼敢帶著大部隊長途奔襲呢?

在我看來,袁崇煥很像李成樑,兩人在位期間,都打出過赫赫威名,可兩人的時代背景卻都非常淒涼。

在李成樑赫赫威名的映襯下,努爾哈赤逐漸統一女真;在袁崇煥赫赫威名的映襯下,皇太極逐漸衝破客觀困境。

從某種意義上說,袁崇煥不如李成樑。李成樑畢竟年事已高,做事保守可以理解,而且就算李成樑沒能壓制住努爾哈赤,此時的後金對大明也構不成威脅。

袁崇煥則不然,他正值盛年,你說他保守吧,他敢誇口“五年平遼”;你說他激進吧,他幾乎不敢主動出擊,只能躲在城裡玩“城牆大炮戰術”。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袁崇煥最為後人所詬病的,是他擅殺毛文龍。

毛文龍憑藉自己的能力,拉起一支數萬人的軍隊,可以說非常厲害,但他卻在自己的地盤上被袁崇煥所殺。這是客觀事實,可應該怎麼解讀,就要看讀者的立場如何。

如果站在袁崇煥一邊,自然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袁崇煥殺毛文龍的時候,毛文龍身邊還有親信和嫡系軍隊。袁崇煥一身是膽,敢深入虎穴斬殺毛文龍。

如果站在毛文龍一邊,自然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袁崇煥殺毛文龍的時候,毛文龍身邊還有親信和嫡系軍隊。毛文龍忠心可嘉,至死也沒有反抗的意思。

由於受到了乾隆皇帝的推崇,所以袁崇煥的名聲一向不錯。既然袁崇煥的名聲不錯,那被袁崇煥所殺的毛文龍自然得是一個反派。在這種背景下,毛文龍的影響力一直被低估。

我始終堅持一點,不要在意誰說過什麼,而是要睜眼看客觀事實。毛文龍的影響力如何?至少在後金以及隨後的大清,毛文龍的影響力是極高的。

大清立國之後,一共有四位漢族異姓王,分別是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和吳三桂。在這四人之中,除了吳三桂與毛文龍毫無瓜葛之外,另外三位都是毛文龍一系。

很多人或許會說:“這正說明毛文龍該死,他的手下都是大漢奸,他本人一定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不是袁崇煥擅殺毛文龍,毛文龍的手下又怎麼會投降後金呢?

事實上,在乾隆皇帝為袁崇煥翻案之前,毛文龍一直被當成“明末岳飛”:如此忠君愛國,卻無辜受戮,這樣的帝國(大明)根本不值得大家效忠!

毛文龍一系能夠出現三位漢族異姓王,不管後世如何定性,都必須承認一點:毛文龍一系實力超強,如果他們願意忠心耿耿地輔助大明,必定會對後金造成極大麻煩。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袁崇煥為何要擅殺毛文龍?部分史書理解為:袁崇煥想與後金議和。

後金陰通款崇煥,求殺毛文龍,而崇煥中其計不覺也。——《國榷》·卷九十

建州曰:果爾,其以文頭來,崇煥信之。——《明史紀事本末補遺》·卷四

女真許之,乃曰:無以為信,其函毛文龍首來。——《石匱書後集》·卷十

滿清兵入中國,恐文龍截後,通書崇煥,使殺毛文龍,佯許還遼。此次袁崇煥一上任,思殺毛文龍,則遼可得。——《明季北略》·卷四

每當我讀史至此,總會有一種荒謬的感覺:這個橋段怎麼看起來這麼熟悉呢?仔細想想,這不是秦檜殺岳飛之後的內容嗎?據《宋史》記載,秦檜殺死岳飛之後,也是一心想與金國議和。

袁崇煥一心想與後金議和的內容,《清史稿》並未記錄;秦檜一心想與金國議和的內容,《金史》也未記錄。

如果不考慮後世評價,單看這兩項記載,袁崇煥是被人拿來和秦檜做對比的。再聯想到袁崇煥被行刑的時候百姓圍觀叫好,也就不難理解了。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上述內容是史料的客觀記載,並不是我的看法。事實上,袁崇煥殺毛文龍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與秦檜類比更是形似神不似。

秦檜殺了岳飛之後,宋金之間還保持了多年和平;袁崇煥殺了毛文龍之後,後金卻在三個月後圍攻北京城。這就是岳飛和毛文龍的不同:岳飛的軍隊始終是南宋朝廷的軍隊,而毛文龍的軍隊是私軍。

毛文龍願意服從於大明,大明願意提供部分軍費,主要原因就在於:雙方有共同的敵人,毛文龍缺乏投靠後金的理由。在這種背景下,由毛文龍牽制後金是非常合理、也非常划算的做法。

許多人為袁崇煥辯解:毛文龍早就打算投靠後金了,袁崇煥殺毛文龍非常及時。可如果毛文龍真打算投靠後金,袁崇煥跑到毛文龍的地盤上,為什麼沒被毛文龍幹掉,反而把毛文龍幹掉了呢?

千萬別說毛文龍的部下被袁崇煥拉攏,客觀事實是:毛文龍的部下大多數投靠了後金,根本不存在被袁崇煥拉攏的情況。

往期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努爾哈赤真是以十三副盔甲起家的嗎?

"

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王化貞在廣寧慘敗,熊廷弼率眾退守山海關,努爾哈赤率軍佔據整個遼東。

從表面上看,努爾哈赤距離成佛作祖似乎只有一步之遙了。可實際上,這隻能算是努爾哈赤事業真正的起點,距離成功還有十萬八千里。

遼東富庶,佔據此地之後,後金可以很好地休養生息,獲得寶貴的成長時間。但此時的後金東有朝鮮、西有蒙古、南有大明,海上還有個毛文龍上躥下跳,似乎隨時可以攻入後金的腹心之地。

一時間,努爾哈赤陷入了迷茫:接下來應該怎麼走呢?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昨天我就一再強調過:努爾哈赤之所以能夠統一女真,主要原因在於客觀環境的成全,其次才是他的個人能力和威望。一旦失去客觀環境,個人能力和威望是沒法成為決定性因素的。

佔據遼東之後,後金陷入戰略死局,一直到努爾哈赤去世,哪怕他頻繁地東征西討,哪怕他一再取得勝利,卻依然無法改變這一窘境。

如果後金在努爾哈赤去世之後土崩瓦解,那麼努爾哈赤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因為在努爾哈赤去世的時候,他頂多也就是東北地區的一個土霸王。在中國歷史中,這種檔次的人物實在是太多了。

努爾哈赤之所以在後世擁有極高地位(太祖皇帝),主要是因為他的繼承人比較爭氣,皇太極用時二十多年,最終衝破了重重阻礙,成長為足以與大明相提並論的一方諸侯。

很多人在提起這段歷史的時候,總是一再強調寧錦防線有多麼了不起,擋住了勢不可擋的後金。可實際上,只要正視後金的客觀困境,就應該明白一點:後金根本無力大舉征伐大明。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曾攻克錦州,但很快又棄守錦州,主要原因就是無力佔據。既然連錦州都無力佔據,又怎麼可能繼續向南征伐呢?

對於當時的大明而言,如果還想保證東北局勢不惡化,就必須想方設法地限制後金,不讓他們從這種困局中走出,而不是紮在寧錦一線修城牆。

那不叫積極有為,而是自己騙自己。

只要後金能把朝鮮打服,以毛文龍為代表的海上游擊力量就會失去可靠的大後方。毛文龍肯定想盡力避免這種事情發生,但毛文龍實力不足,沒法阻礙後金征伐朝鮮。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只要後金能把蒙古打服,所謂的寧錦防線就只是一個擺設。因為在蒙古的幫助下,整個長城幾千裡防線,都會暴露在後金的進攻範圍內。屆時,後金完全可以從最舒服的位置殺入長城以南地區。

如果大明能主動幫助朝鮮和蒙古,或者大力發展游擊隊,多武裝一些類似於毛文龍的力量,後金想突破困局,難度肯定會增加不少。

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也是皇太極繼位的第一年(天聰元年),皇太極率軍征伐朝鮮,打了將近四個月,朝鮮一敗再敗,最終被迫簽下著名的《江華盟誓》,不但付出大量物資賠償,還保證不得支持毛文龍。

如果大明趁這個節骨眼突襲後金,或者支援朝鮮,後金還能如此輕易地打服朝鮮嗎?未必。

可當時的袁崇煥只是趁勢奪回了無人防守的錦州,並開始搶修城牆。魏忠賢一再命令他援助朝鮮,但袁崇煥一再強調後金的強大,對於魏忠賢的這道命令敷衍了事。

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皇太極趁蒙古內亂的機會,趁勢突襲蒙古最大實力派察合爾部,把他們的首領林丹汗打得向西逃竄,並與附近的幾個蒙古部族結為盟友。

如果大明趁這個節骨眼突襲後金,或者支援蒙古,後金還能如此輕易地打服蒙古嗎?未必。

可當時的崇禎皇帝全面啟用東林黨,正在忙著收拾魏忠賢及所謂的“閹黨”,根本沒工夫管蒙古的事。更何況當時的林丹汗與大明交惡,更沒人想為他出頭了。

袁崇煥在崇禎皇帝面前誇下海口:五年平遼。可袁崇煥既不能改變後金打服朝鮮與蒙古的客觀事實,又不能對後金構成戰略威脅。

從這個角度來看,袁崇煥的遼東攻略非常失敗。

在後金逐步打破客觀困境的時候,袁崇煥甚至幫了他們的忙,那就是殺死毛文龍。沒有朝鮮和蒙古的掣肘,沒有討厭的毛文龍,後金已經完全打破了客觀困境。到此為止,所謂的寧錦防線只是一道擺設而已。

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發生了著名的“己巳之變”,皇太極兵分三路,避開了寧錦防線,從龍井關、洪山口、大安口突入關內,攻佔遵化,直接打到了北京城下。

要是林丹汗還在,要是蒙古還未與後金結盟,皇太極想南下,就必須死磕山海關,又怎麼會發生“圍攻北京城”這樣的事呢?

要是毛文龍還在,要是朝鮮還未屈服於後金,他們完全有機會與袁崇煥配合,直搗後金老巢,皇太極又怎麼敢帶著大部隊長途奔襲呢?

在我看來,袁崇煥很像李成樑,兩人在位期間,都打出過赫赫威名,可兩人的時代背景卻都非常淒涼。

在李成樑赫赫威名的映襯下,努爾哈赤逐漸統一女真;在袁崇煥赫赫威名的映襯下,皇太極逐漸衝破客觀困境。

從某種意義上說,袁崇煥不如李成樑。李成樑畢竟年事已高,做事保守可以理解,而且就算李成樑沒能壓制住努爾哈赤,此時的後金對大明也構不成威脅。

袁崇煥則不然,他正值盛年,你說他保守吧,他敢誇口“五年平遼”;你說他激進吧,他幾乎不敢主動出擊,只能躲在城裡玩“城牆大炮戰術”。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袁崇煥最為後人所詬病的,是他擅殺毛文龍。

毛文龍憑藉自己的能力,拉起一支數萬人的軍隊,可以說非常厲害,但他卻在自己的地盤上被袁崇煥所殺。這是客觀事實,可應該怎麼解讀,就要看讀者的立場如何。

如果站在袁崇煥一邊,自然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袁崇煥殺毛文龍的時候,毛文龍身邊還有親信和嫡系軍隊。袁崇煥一身是膽,敢深入虎穴斬殺毛文龍。

如果站在毛文龍一邊,自然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袁崇煥殺毛文龍的時候,毛文龍身邊還有親信和嫡系軍隊。毛文龍忠心可嘉,至死也沒有反抗的意思。

由於受到了乾隆皇帝的推崇,所以袁崇煥的名聲一向不錯。既然袁崇煥的名聲不錯,那被袁崇煥所殺的毛文龍自然得是一個反派。在這種背景下,毛文龍的影響力一直被低估。

我始終堅持一點,不要在意誰說過什麼,而是要睜眼看客觀事實。毛文龍的影響力如何?至少在後金以及隨後的大清,毛文龍的影響力是極高的。

大清立國之後,一共有四位漢族異姓王,分別是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和吳三桂。在這四人之中,除了吳三桂與毛文龍毫無瓜葛之外,另外三位都是毛文龍一系。

很多人或許會說:“這正說明毛文龍該死,他的手下都是大漢奸,他本人一定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不是袁崇煥擅殺毛文龍,毛文龍的手下又怎麼會投降後金呢?

事實上,在乾隆皇帝為袁崇煥翻案之前,毛文龍一直被當成“明末岳飛”:如此忠君愛國,卻無辜受戮,這樣的帝國(大明)根本不值得大家效忠!

毛文龍一系能夠出現三位漢族異姓王,不管後世如何定性,都必須承認一點:毛文龍一系實力超強,如果他們願意忠心耿耿地輔助大明,必定會對後金造成極大麻煩。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袁崇煥為何要擅殺毛文龍?部分史書理解為:袁崇煥想與後金議和。

後金陰通款崇煥,求殺毛文龍,而崇煥中其計不覺也。——《國榷》·卷九十

建州曰:果爾,其以文頭來,崇煥信之。——《明史紀事本末補遺》·卷四

女真許之,乃曰:無以為信,其函毛文龍首來。——《石匱書後集》·卷十

滿清兵入中國,恐文龍截後,通書崇煥,使殺毛文龍,佯許還遼。此次袁崇煥一上任,思殺毛文龍,則遼可得。——《明季北略》·卷四

每當我讀史至此,總會有一種荒謬的感覺:這個橋段怎麼看起來這麼熟悉呢?仔細想想,這不是秦檜殺岳飛之後的內容嗎?據《宋史》記載,秦檜殺死岳飛之後,也是一心想與金國議和。

袁崇煥一心想與後金議和的內容,《清史稿》並未記錄;秦檜一心想與金國議和的內容,《金史》也未記錄。

如果不考慮後世評價,單看這兩項記載,袁崇煥是被人拿來和秦檜做對比的。再聯想到袁崇煥被行刑的時候百姓圍觀叫好,也就不難理解了。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上述內容是史料的客觀記載,並不是我的看法。事實上,袁崇煥殺毛文龍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與秦檜類比更是形似神不似。

秦檜殺了岳飛之後,宋金之間還保持了多年和平;袁崇煥殺了毛文龍之後,後金卻在三個月後圍攻北京城。這就是岳飛和毛文龍的不同:岳飛的軍隊始終是南宋朝廷的軍隊,而毛文龍的軍隊是私軍。

毛文龍願意服從於大明,大明願意提供部分軍費,主要原因就在於:雙方有共同的敵人,毛文龍缺乏投靠後金的理由。在這種背景下,由毛文龍牽制後金是非常合理、也非常划算的做法。

許多人為袁崇煥辯解:毛文龍早就打算投靠後金了,袁崇煥殺毛文龍非常及時。可如果毛文龍真打算投靠後金,袁崇煥跑到毛文龍的地盤上,為什麼沒被毛文龍幹掉,反而把毛文龍幹掉了呢?

千萬別說毛文龍的部下被袁崇煥拉攏,客觀事實是:毛文龍的部下大多數投靠了後金,根本不存在被袁崇煥拉攏的情況。

往期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努爾哈赤真是以十三副盔甲起家的嗎?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他解決了後金最大隱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