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淮北喝“口子窖”,品“棒棒茶”

公元前21世紀,商部落首領契的孫子相土, 為進一步向東擴張,由商丘遷徙至現安徽淮北境內,作為別都,此後山即為相山、城即為相城。商湯滅夏建商後,商沿夏制,相城仍屬徐州所轄。

去淮北喝“口子窖”,品“棒棒茶”

淮北,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之交,在歷史上,不僅有蹇叔、桓譚、嵇康這樣的先賢聖哲,還有桓伊,戴逵、傅友德、任文石這樣的一代人傑。

淮北是“長三角城市群”的主要城市,生物資源豐富,再加上肥沃的土壤,孕育出了當地別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去淮北喝“口子窖”,品“棒棒茶”

百善硬麵大卷

百善硬麵大卷是濉溪縣傳統小吃(濉溪縣是淮北市唯一轄縣,位於安徽省北部),有數百年曆史。

善硬麵大卷不同於一般的大卷。首先是它的“硬”;用手按不出凹坑,攥在拳中不變形,像磚頭塊似的。再者是“大”:正宗的大卷一般長7釐米,寬3釐米,高15釐米,一個足有四兩多。其次是它的形狀:上方為橋拱圓弧形,下邊為四方形。僅這三個特點,非一般大卷能媲美也。

去淮北喝“口子窖”,品“棒棒茶”

關於百善硬麵大卷的起源,眾說不一,但它與百善是古隋堤故道、淮北的交通要道的歷史是密不可分的。古鎮過往客商行人多,飲食必不可少,便催生了硬麵大卷。

百善硬麵大卷,幾經興盛沉浮。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製作大卷的人越來越少。究其原因,一些老人說:“過去蒸大卷只是混口飯吃,賺個下面麩皮養家餬口。如今生活好了,經商門路廣了,誰還幹那又出力又不賺錢的手藝呢。”由此看來百善硬麵大卷也已瀕於失傳的邊緣了。

去淮北喝“口子窖”,品“棒棒茶”

南坪響肚

南坪鎮的一道特色名菜。在南坪鎮,無論是紅白喜憂還是朋友聚會的宴席上必有“響肚”。它具有味道鮮美、清香宜人、清脆爽口的特點,在口中嚼時,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響肚”也就因此而得名。

響肚的製作方法也很簡單。選用新鮮的豬肚,但煮時的火候應根據作料細緻掌握。需購買新鮮豬肚,用鹽和醋水反覆搓洗,切成條狀,在開水鍋煮熟加作料,用小食盆或大瓷碗將湯、肚一起盛出來,用小勺舀著吃。

去淮北喝“口子窖”,品“棒棒茶”

葡萄魚

淮北平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盛產葡萄。早先用於釀酒,唐代即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著名詩句。肖縣葡萄酒清亮透明、柔和爽口、回味綿長,具有濃郁的果香和陳酒醇香,在國內外頗負盛名。在葡萄美酒的啟迪下,淮北廚師獨具匠心,經過多次實踐,“葡萄魚”的做法逐漸成型。

葡萄魚是以青魚為原料,配釀酒的葡萄原汁,仿整串葡萄形狀製成。橫放在盤中,“葡萄魚”粒粒飽滿,表皮鬆酥、肉質細嫩,甜酸可口。

去淮北喝“口子窖”,品“棒棒茶”

濉溪苗饅

苗饅,就是苗家制作的饅頭。現在苗家在濉溪老城仍繼續傳統的純手工技藝製作。苗饅在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開始經營,現在已經是第五代。

“苗饅”製作時反覆軋、折、疊、揉、盤,靈活掌握火候,饅頭色白如雪,個頭均勻,嚼之有筋頭,微甜。在過去,宿縣、徐州等附近地區的富戶常專來濉溪買苗饅招待客人。

去淮北喝“口子窖”,品“棒棒茶”

臨渙棒棒茶

臨渙,古稱銍,又名古茶鎮,隸屬於淮北市濉溪縣,位於濉溪縣中南部。臨渙人的飲茶習俗始於明代,迄今已有六百餘年的歷史。

鎮上現有十多家老茶館,大都臨街,依家而設,門面簡陋,茶廉價低,土瓷茶具、木製桌凳也常殘缺不全。無論春夏秋冬,茶館內終日煙霧繚繞,談笑風生。適逢集市更是爆滿。

去淮北喝“口子窖”,品“棒棒茶”

臨渙棒棒茶,歷史悠久,臨渙當地不產茶,但安徽卻盛產茶葉。在臨渙南面不足兩百里的六安,以生產茶葉聞名。

臨渙就是以六安當地一種叫做紅茶棒的茶葉,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棒棒茶”。據說常飲這種茶,除有春生津、夏消暑、秋提神、冬生暖的奇特功效外,還能解酒,多飲不撐腹,還可暫解飢渴。

去淮北喝“口子窖”,品“棒棒茶”

淮北不僅釀酒歷史日久,酒文化更加源遠流長,淮北的“口子窖”更是名馳塞北,聲振江南,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留下了不知多少的讚譽和故事……

明萬曆年間,濉溪日漸繁榮,這時酒作坊已有十餘家,詩人戴國士曾遊濉溪,痛飲口子酒,留下:"橘來疑楚澤,沽酒讀離騷"的美妙詩句。相山隱士任柔節也曾以"隔壁千家醉、開壇十里香"來讚美口子酒。

去淮北喝“口子窖”,品“棒棒茶”

到了清代順治年間,濉溪於每年正月十五和十月初一舉行"鄉飲酒禮",赴會多為地方官員,鄉里縉紳和各酒作坊主,他們首先到各作坊道賀,然後分別品嚐作坊主們帶來的美酒,直率評議,鑑別優劣。"鄉飲酒禮"一年兩度,形成鄉規,這也可能是最早的評酒方法了。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