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哪些秋茶,這個季節最宜喝?資深茶友收藏篇

天高氣爽,丹桂飄香,秋,是一個品茶的季節。

秋茶的時節


茶葉採製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而言,地處亞熱帶的茶區春、夏、秋茶採茶,但茶季沒有統一的劃分標準。

有的以時令分:清明前至小滿為春茶,又分為“明前茶”、“雨前茶”和“春尾茶”。(明前茶是指清明節以前生產的茶,也稱為早春茶。)小滿至小暑為夏茶,小暑至寒露為秋茶;其中,立秋至白露之間採摘的茶,又叫“白露茶”,也稱“早秋茶”;從白露之後到十月上旬,採摘的茶葉叫晚秋茶。

有的以時間分:5月底以前採收的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採收的為夏茶,7月中旬開始採收的為秋茶。

茶俗說“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到了白露節氣前後會再次進入生長佳期。“秋白露”作為秋茶的代表,很受老茶客們特別喜歡。

"


有哪些秋茶,這個季節最宜喝?資深茶友收藏篇

天高氣爽,丹桂飄香,秋,是一個品茶的季節。

秋茶的時節


茶葉採製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而言,地處亞熱帶的茶區春、夏、秋茶採茶,但茶季沒有統一的劃分標準。

有的以時令分:清明前至小滿為春茶,又分為“明前茶”、“雨前茶”和“春尾茶”。(明前茶是指清明節以前生產的茶,也稱為早春茶。)小滿至小暑為夏茶,小暑至寒露為秋茶;其中,立秋至白露之間採摘的茶,又叫“白露茶”,也稱“早秋茶”;從白露之後到十月上旬,採摘的茶葉叫晚秋茶。

有的以時間分:5月底以前採收的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採收的為夏茶,7月中旬開始採收的為秋茶。

茶俗說“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到了白露節氣前後會再次進入生長佳期。“秋白露”作為秋茶的代表,很受老茶客們特別喜歡。

有哪些秋茶,這個季節最宜喝?資深茶友收藏篇


秋茶的歷史


唐代以前,歷史上關於秋茶的記載並不是很多,大概是因為,那是茶農只採春茶,秋冬茶一概留養的緣故。

漢武帝時期,可以見到“荈”(chuǎn)字,而這個字的意思是“採摘較晚的茶”——有人認為就是指秋茶。

到了晉朝,第一篇“茶葉專題文章”出現——《荈賦》。《荈賦》中第一次寫到種茶的規模,第一次寫到秋茶的採摘,第一次寫到用器為陶瓷,第一次寫到茶湯特點。作者和朋友在初秋時節,趁著農事稍微閒下來的時候上山遊玩,看到滿山佈滿茶樹,便即興採摘起來。

這個時候的秋茶採摘,可以理解為農閒時的娛樂活動,並無他意。

唐代,茶聖陸羽獨尊春茶,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秋茶就銷聲匿跡了。

中唐詩人張籍在《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裡提到:“秋茶莫夜餘,新自作鬆漿。”

詩人許渾的詩裡也有“秋茶垂露細,寒菊帶霜甘”之句,雖無法窺見秋茶的全貌,但也能得知民間有喝秋茶的習慣。

秋茶真正的普及應該是在宋朝,北宋末年的詩人陸游,很愛喝茶,甚至自比茶聖陸羽的轉世。正是在他的詩句中,秋茶再次現身了。

“地爐堆獸熾石炭,瓦鼎號蚓煎秋茶。”這句詩來自陸游詩作《初到榮州》。在另幾首詩中,則直接寫到“園丁種冬菜,鄰女賣秋茶。”“鄰父築場收早稼,溪姑負籠賣秋茶。”“園丁刈霜稻,村女賣秋茶。”...

不同於《荈賦》中郊遊時的娛樂性,此時的秋茶顯然已經進入了正常銷售領域了。

直到明清之後,大量史料記載了古人採秋茶的故事。

尤其清代,很多對茶有研究的文人雅士,認為秋茶有更深的論述,對秋茶提出了採養結合的問題,認為秋茶不宜過多的採摘。

清朝王草堂的茶說中如此寫道:“武夷山自穀雨採至立夏,謂之頭春,約隔二旬復採,謂之二春,又隔又採,謂之三春。夏末秋初又採一次,名為秋露,香更濃,味亦佳,但為來年計,惜之,不能多采耳”。


"


有哪些秋茶,這個季節最宜喝?資深茶友收藏篇

天高氣爽,丹桂飄香,秋,是一個品茶的季節。

秋茶的時節


茶葉採製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而言,地處亞熱帶的茶區春、夏、秋茶採茶,但茶季沒有統一的劃分標準。

有的以時令分:清明前至小滿為春茶,又分為“明前茶”、“雨前茶”和“春尾茶”。(明前茶是指清明節以前生產的茶,也稱為早春茶。)小滿至小暑為夏茶,小暑至寒露為秋茶;其中,立秋至白露之間採摘的茶,又叫“白露茶”,也稱“早秋茶”;從白露之後到十月上旬,採摘的茶葉叫晚秋茶。

有的以時間分:5月底以前採收的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採收的為夏茶,7月中旬開始採收的為秋茶。

茶俗說“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到了白露節氣前後會再次進入生長佳期。“秋白露”作為秋茶的代表,很受老茶客們特別喜歡。

有哪些秋茶,這個季節最宜喝?資深茶友收藏篇


秋茶的歷史


唐代以前,歷史上關於秋茶的記載並不是很多,大概是因為,那是茶農只採春茶,秋冬茶一概留養的緣故。

漢武帝時期,可以見到“荈”(chuǎn)字,而這個字的意思是“採摘較晚的茶”——有人認為就是指秋茶。

到了晉朝,第一篇“茶葉專題文章”出現——《荈賦》。《荈賦》中第一次寫到種茶的規模,第一次寫到秋茶的採摘,第一次寫到用器為陶瓷,第一次寫到茶湯特點。作者和朋友在初秋時節,趁著農事稍微閒下來的時候上山遊玩,看到滿山佈滿茶樹,便即興採摘起來。

這個時候的秋茶採摘,可以理解為農閒時的娛樂活動,並無他意。

唐代,茶聖陸羽獨尊春茶,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秋茶就銷聲匿跡了。

中唐詩人張籍在《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裡提到:“秋茶莫夜餘,新自作鬆漿。”

詩人許渾的詩裡也有“秋茶垂露細,寒菊帶霜甘”之句,雖無法窺見秋茶的全貌,但也能得知民間有喝秋茶的習慣。

秋茶真正的普及應該是在宋朝,北宋末年的詩人陸游,很愛喝茶,甚至自比茶聖陸羽的轉世。正是在他的詩句中,秋茶再次現身了。

“地爐堆獸熾石炭,瓦鼎號蚓煎秋茶。”這句詩來自陸游詩作《初到榮州》。在另幾首詩中,則直接寫到“園丁種冬菜,鄰女賣秋茶。”“鄰父築場收早稼,溪姑負籠賣秋茶。”“園丁刈霜稻,村女賣秋茶。”...

不同於《荈賦》中郊遊時的娛樂性,此時的秋茶顯然已經進入了正常銷售領域了。

直到明清之後,大量史料記載了古人採秋茶的故事。

尤其清代,很多對茶有研究的文人雅士,認為秋茶有更深的論述,對秋茶提出了採養結合的問題,認為秋茶不宜過多的採摘。

清朝王草堂的茶說中如此寫道:“武夷山自穀雨採至立夏,謂之頭春,約隔二旬復採,謂之二春,又隔又採,謂之三春。夏末秋初又採一次,名為秋露,香更濃,味亦佳,但為來年計,惜之,不能多采耳”。


有哪些秋茶,這個季節最宜喝?資深茶友收藏篇


秋茶的特點


節氣不同,茶樹各個時間段的內含物資也有所不同。

冬、春季陽光照射弱,茶樹生長緩慢,有助於茶葉中內含物質的形成。所以春茶葉條都比較肥壯重實,毫毛較多,葉片脈絡細密,葉緣鋸齒不明顯,葉底柔軟厚實香氣馥郁,內質豐厚,茶湯有厚重感,滋味沉穩內斂,春茶是質量最好的。

秋季茶樹經過春夏兩季生長、採摘,新梢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色較黃,芽葉較瘦小,且大小不一,對夾葉多,尤其葉片的厚度明顯降低,口感一般較為清淡,不似春茶鮮醇刺激。

但秋茶也有過人之處,所謂“春茶品水,秋茶聞香”。

秋季降水少,氣候乾燥,秋茶更顯香氣馥郁綿長,同時,秋茶苦澀度大大降低,口感更顯甘甜。

尤其紅茶、烏龍茶類,味醇香味是很重要的評判標準。這個時候,秋茶便能發揮它的優勢了。

另外,從經濟方面的考慮,秋茶的價格不似春茶高昂,也得到了很多茶客的偏愛。


"


有哪些秋茶,這個季節最宜喝?資深茶友收藏篇

天高氣爽,丹桂飄香,秋,是一個品茶的季節。

秋茶的時節


茶葉採製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而言,地處亞熱帶的茶區春、夏、秋茶採茶,但茶季沒有統一的劃分標準。

有的以時令分:清明前至小滿為春茶,又分為“明前茶”、“雨前茶”和“春尾茶”。(明前茶是指清明節以前生產的茶,也稱為早春茶。)小滿至小暑為夏茶,小暑至寒露為秋茶;其中,立秋至白露之間採摘的茶,又叫“白露茶”,也稱“早秋茶”;從白露之後到十月上旬,採摘的茶葉叫晚秋茶。

有的以時間分:5月底以前採收的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採收的為夏茶,7月中旬開始採收的為秋茶。

茶俗說“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到了白露節氣前後會再次進入生長佳期。“秋白露”作為秋茶的代表,很受老茶客們特別喜歡。

有哪些秋茶,這個季節最宜喝?資深茶友收藏篇


秋茶的歷史


唐代以前,歷史上關於秋茶的記載並不是很多,大概是因為,那是茶農只採春茶,秋冬茶一概留養的緣故。

漢武帝時期,可以見到“荈”(chuǎn)字,而這個字的意思是“採摘較晚的茶”——有人認為就是指秋茶。

到了晉朝,第一篇“茶葉專題文章”出現——《荈賦》。《荈賦》中第一次寫到種茶的規模,第一次寫到秋茶的採摘,第一次寫到用器為陶瓷,第一次寫到茶湯特點。作者和朋友在初秋時節,趁著農事稍微閒下來的時候上山遊玩,看到滿山佈滿茶樹,便即興採摘起來。

這個時候的秋茶採摘,可以理解為農閒時的娛樂活動,並無他意。

唐代,茶聖陸羽獨尊春茶,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秋茶就銷聲匿跡了。

中唐詩人張籍在《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裡提到:“秋茶莫夜餘,新自作鬆漿。”

詩人許渾的詩裡也有“秋茶垂露細,寒菊帶霜甘”之句,雖無法窺見秋茶的全貌,但也能得知民間有喝秋茶的習慣。

秋茶真正的普及應該是在宋朝,北宋末年的詩人陸游,很愛喝茶,甚至自比茶聖陸羽的轉世。正是在他的詩句中,秋茶再次現身了。

“地爐堆獸熾石炭,瓦鼎號蚓煎秋茶。”這句詩來自陸游詩作《初到榮州》。在另幾首詩中,則直接寫到“園丁種冬菜,鄰女賣秋茶。”“鄰父築場收早稼,溪姑負籠賣秋茶。”“園丁刈霜稻,村女賣秋茶。”...

不同於《荈賦》中郊遊時的娛樂性,此時的秋茶顯然已經進入了正常銷售領域了。

直到明清之後,大量史料記載了古人採秋茶的故事。

尤其清代,很多對茶有研究的文人雅士,認為秋茶有更深的論述,對秋茶提出了採養結合的問題,認為秋茶不宜過多的採摘。

清朝王草堂的茶說中如此寫道:“武夷山自穀雨採至立夏,謂之頭春,約隔二旬復採,謂之二春,又隔又採,謂之三春。夏末秋初又採一次,名為秋露,香更濃,味亦佳,但為來年計,惜之,不能多采耳”。


有哪些秋茶,這個季節最宜喝?資深茶友收藏篇


秋茶的特點


節氣不同,茶樹各個時間段的內含物資也有所不同。

冬、春季陽光照射弱,茶樹生長緩慢,有助於茶葉中內含物質的形成。所以春茶葉條都比較肥壯重實,毫毛較多,葉片脈絡細密,葉緣鋸齒不明顯,葉底柔軟厚實香氣馥郁,內質豐厚,茶湯有厚重感,滋味沉穩內斂,春茶是質量最好的。

秋季茶樹經過春夏兩季生長、採摘,新梢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色較黃,芽葉較瘦小,且大小不一,對夾葉多,尤其葉片的厚度明顯降低,口感一般較為清淡,不似春茶鮮醇刺激。

但秋茶也有過人之處,所謂“春茶品水,秋茶聞香”。

秋季降水少,氣候乾燥,秋茶更顯香氣馥郁綿長,同時,秋茶苦澀度大大降低,口感更顯甘甜。

尤其紅茶、烏龍茶類,味醇香味是很重要的評判標準。這個時候,秋茶便能發揮它的優勢了。

另外,從經濟方面的考慮,秋茶的價格不似春茶高昂,也得到了很多茶客的偏愛。


有哪些秋茶,這個季節最宜喝?資深茶友收藏篇


秋季宜茶


立秋之後,氣候隨之變化,餘熱仍未消除,“燥氣當令”,人容易感到口乾舌燥、疲乏無力,這種狀況尤為明顯。中醫上稱之為“秋燥”、“秋乏”。此時,潤飲一些茶水,以其溫潤之道,帶給身體一些舒緩。

有哪些值得品一品的秋茶呢?

可根據體質選擇一些青茶、放了幾年的普洱生茶,還有老白茶飲用。

青茶性適中,既能消除體內餘熱,又能恢復津液。

茶友們中間常流行“春飲花、夏飲綠、秋飲青、冬飲紅”一說。

秋季宜飲青茶,也就是烏龍茶。介於綠、紅之間,不寒不溫,能清餘熱又能恢復津液。

比如當季的春茶鐵觀音,此時火燥盡去,氣韻從容,與時相合。

武夷巖茶,“家家賣弄隔年陳”,儘管此時這年的新茶也將要焙火結束,新茶上市,但,真要喝巖茶,還是隔年的去年的所產之茶,正巖內的茶品,火氣全退,韻沉穩,為最佳飲品。

鳳凰單叢,有清香型和近傳統的濃香型,清香型的就喝本年的春茶高山茶,濃香型的鳳凰單叢,順滑溫潤,花果香氣幽雅,飲之天高氣清之感,悅人心志。

而古樹老生普,滋潤身心,經久耐品,有年份的谷花茶(秋茶)生普,與時節相合。

紅茶下午茶,加入蜂蜜調飲,潤養皮膚和胃。

秋燥時節,白茶特別是老白茶等平和的茶類,而具有潤燥生津、退熱解渴、解毒降火等功效,上佳之選。煮飲老白茶,甘甜醇爽,與秋意合和。

"


有哪些秋茶,這個季節最宜喝?資深茶友收藏篇

天高氣爽,丹桂飄香,秋,是一個品茶的季節。

秋茶的時節


茶葉採製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而言,地處亞熱帶的茶區春、夏、秋茶採茶,但茶季沒有統一的劃分標準。

有的以時令分:清明前至小滿為春茶,又分為“明前茶”、“雨前茶”和“春尾茶”。(明前茶是指清明節以前生產的茶,也稱為早春茶。)小滿至小暑為夏茶,小暑至寒露為秋茶;其中,立秋至白露之間採摘的茶,又叫“白露茶”,也稱“早秋茶”;從白露之後到十月上旬,採摘的茶葉叫晚秋茶。

有的以時間分:5月底以前採收的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採收的為夏茶,7月中旬開始採收的為秋茶。

茶俗說“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到了白露節氣前後會再次進入生長佳期。“秋白露”作為秋茶的代表,很受老茶客們特別喜歡。

有哪些秋茶,這個季節最宜喝?資深茶友收藏篇


秋茶的歷史


唐代以前,歷史上關於秋茶的記載並不是很多,大概是因為,那是茶農只採春茶,秋冬茶一概留養的緣故。

漢武帝時期,可以見到“荈”(chuǎn)字,而這個字的意思是“採摘較晚的茶”——有人認為就是指秋茶。

到了晉朝,第一篇“茶葉專題文章”出現——《荈賦》。《荈賦》中第一次寫到種茶的規模,第一次寫到秋茶的採摘,第一次寫到用器為陶瓷,第一次寫到茶湯特點。作者和朋友在初秋時節,趁著農事稍微閒下來的時候上山遊玩,看到滿山佈滿茶樹,便即興採摘起來。

這個時候的秋茶採摘,可以理解為農閒時的娛樂活動,並無他意。

唐代,茶聖陸羽獨尊春茶,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秋茶就銷聲匿跡了。

中唐詩人張籍在《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裡提到:“秋茶莫夜餘,新自作鬆漿。”

詩人許渾的詩裡也有“秋茶垂露細,寒菊帶霜甘”之句,雖無法窺見秋茶的全貌,但也能得知民間有喝秋茶的習慣。

秋茶真正的普及應該是在宋朝,北宋末年的詩人陸游,很愛喝茶,甚至自比茶聖陸羽的轉世。正是在他的詩句中,秋茶再次現身了。

“地爐堆獸熾石炭,瓦鼎號蚓煎秋茶。”這句詩來自陸游詩作《初到榮州》。在另幾首詩中,則直接寫到“園丁種冬菜,鄰女賣秋茶。”“鄰父築場收早稼,溪姑負籠賣秋茶。”“園丁刈霜稻,村女賣秋茶。”...

不同於《荈賦》中郊遊時的娛樂性,此時的秋茶顯然已經進入了正常銷售領域了。

直到明清之後,大量史料記載了古人採秋茶的故事。

尤其清代,很多對茶有研究的文人雅士,認為秋茶有更深的論述,對秋茶提出了採養結合的問題,認為秋茶不宜過多的採摘。

清朝王草堂的茶說中如此寫道:“武夷山自穀雨採至立夏,謂之頭春,約隔二旬復採,謂之二春,又隔又採,謂之三春。夏末秋初又採一次,名為秋露,香更濃,味亦佳,但為來年計,惜之,不能多采耳”。


有哪些秋茶,這個季節最宜喝?資深茶友收藏篇


秋茶的特點


節氣不同,茶樹各個時間段的內含物資也有所不同。

冬、春季陽光照射弱,茶樹生長緩慢,有助於茶葉中內含物質的形成。所以春茶葉條都比較肥壯重實,毫毛較多,葉片脈絡細密,葉緣鋸齒不明顯,葉底柔軟厚實香氣馥郁,內質豐厚,茶湯有厚重感,滋味沉穩內斂,春茶是質量最好的。

秋季茶樹經過春夏兩季生長、採摘,新梢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色較黃,芽葉較瘦小,且大小不一,對夾葉多,尤其葉片的厚度明顯降低,口感一般較為清淡,不似春茶鮮醇刺激。

但秋茶也有過人之處,所謂“春茶品水,秋茶聞香”。

秋季降水少,氣候乾燥,秋茶更顯香氣馥郁綿長,同時,秋茶苦澀度大大降低,口感更顯甘甜。

尤其紅茶、烏龍茶類,味醇香味是很重要的評判標準。這個時候,秋茶便能發揮它的優勢了。

另外,從經濟方面的考慮,秋茶的價格不似春茶高昂,也得到了很多茶客的偏愛。


有哪些秋茶,這個季節最宜喝?資深茶友收藏篇


秋季宜茶


立秋之後,氣候隨之變化,餘熱仍未消除,“燥氣當令”,人容易感到口乾舌燥、疲乏無力,這種狀況尤為明顯。中醫上稱之為“秋燥”、“秋乏”。此時,潤飲一些茶水,以其溫潤之道,帶給身體一些舒緩。

有哪些值得品一品的秋茶呢?

可根據體質選擇一些青茶、放了幾年的普洱生茶,還有老白茶飲用。

青茶性適中,既能消除體內餘熱,又能恢復津液。

茶友們中間常流行“春飲花、夏飲綠、秋飲青、冬飲紅”一說。

秋季宜飲青茶,也就是烏龍茶。介於綠、紅之間,不寒不溫,能清餘熱又能恢復津液。

比如當季的春茶鐵觀音,此時火燥盡去,氣韻從容,與時相合。

武夷巖茶,“家家賣弄隔年陳”,儘管此時這年的新茶也將要焙火結束,新茶上市,但,真要喝巖茶,還是隔年的去年的所產之茶,正巖內的茶品,火氣全退,韻沉穩,為最佳飲品。

鳳凰單叢,有清香型和近傳統的濃香型,清香型的就喝本年的春茶高山茶,濃香型的鳳凰單叢,順滑溫潤,花果香氣幽雅,飲之天高氣清之感,悅人心志。

而古樹老生普,滋潤身心,經久耐品,有年份的谷花茶(秋茶)生普,與時節相合。

紅茶下午茶,加入蜂蜜調飲,潤養皮膚和胃。

秋燥時節,白茶特別是老白茶等平和的茶類,而具有潤燥生津、退熱解渴、解毒降火等功效,上佳之選。煮飲老白茶,甘甜醇爽,與秋意合和。

有哪些秋茶,這個季節最宜喝?資深茶友收藏篇


白露茶(白茶),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到了白露前後就進入了生長佳期,這時候的白茶葉片闊大,芽頭尖細,茶梗粗大,儼然就是壽眉的模樣。

白露茶不似春茶那樣嬌嫩,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股獨特的甘醇味道,且耐泡度更高。

在福鼎本地,農家更是喜歡白露茶,平溫不燥,甘醇清香裡,有一種絲絲的涼和一絲絲的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