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必讀|管好班級,聰明的班主任都這樣做……

工作這一年 不完美媽媽 文化 小小辛老師來了 2019-05-23
教師必讀|管好班級,聰明的班主任都這樣做……

當班主任,忙得焦頭爛額,工作上是壓力山大,管理起來千頭萬緒?

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可不是埋著頭一個人單幹哦!畢竟,班級是一個大集體,班主任也沒有分身術。

那咋整呢?看過來!方法很簡單,兩個字,借力!

1向學科教師借力

及時主動,向學科教師通報班級情況。

作為班主任,要經常主動把班級工作情況通報給學科教師。像開學之初,都會面臨班務調整,要把班務調整情況,如學生名單、班委成員、座次表、成績狀況、以及一些特殊情況,及時通報給學科教師。

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把班級的一些狀況,如班級活動、發生的問題、新的舉措等班級狀況的變化,及時告知學科教師。

在讓班主任教師熟悉班級狀況的同時,激發學科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對班級產生深厚的感情。

虛心向學科教師請教。

對於班級日常管理,尤其是在要採取一些新舉措、舉辦一些重大活動前,在理清個人思路的基礎上,及時徵求學科教師的意見、交流自己的看法。

很多學科教師有擔任班主任的工作經歷,對班級管理有許多自己的體會和經驗,瞭解的一些班級情況,班主任未必掌握。

只要虛心請教,學科教師感覺到被重視,會從不同的視角,提出很多中肯的意見,能夠使班主任工作更有針對性。

要注意的是,學科教師的建議採納與否,都要把具體方案反饋給學科教師。對於不能採納的意見,要詳細說明原因,不然,下次工作就不好做了。

學科教師自尊心得到了滿足,必然會在你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給予相應的回報。

邀請學科教師參與班級管理。

通過與學科教師的交流與溝通,在得到學科教師的理解與支持的基礎上,讓學科教師以各種方式,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來。如課堂紀律的管理,本身就關係到學科教師的切身利害。

一些班級文化氛圍的建設、班級重大活動的組織與籌備、學科競賽、作業評比等工作,都可以採用適當的方式,讓學科教師參與進來。

特別是後進生的轉化、一些特殊學生的教育,必須要學科教師參與進來,才能在短時期內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學科教師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關鍵在於班主任要誠心邀請、具體安排。

真心為學科教師解決問題。

班主任要樹立服務意識,真心幫助學科教師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如學科教師的課程調整,學生弱勢科目的轉化等問題,尤其重要的是幫助學科教師融洽師生關係。

作為班主任,可以利用多種場合,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宣傳學科教師的教學成就和優點,幫助學科教師樹立威信,從而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對有特殊情況的學科教師,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給予關照和幫助。

2向學生借力

培養班級小助手,既能減輕老師的工作負擔,而且能使學生得到充分的鍛鍊。

慧眼識人,在班集體中樹立好小助手的形象

怎樣才能發現人才呢?

只靠平時的觀察肯定不夠,又加上小學生的可塑性很大,他們潛在的才能和特性平時不一定能展示,班主任老師可以有計劃地開展一些集體活動,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讓學生充分表現。例如:自薦做小幹部。

班主任也應注意加強引導,抓住時機地對小助手的能力予以公開肯定,對小助手在集體中作出的貢獻給予大力的表揚,幫助其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

小助手學習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其信心和威信的樹立。因而,在培養小助手的過程當中,必須時刻注意提醒他們注意處理好學習和工作的關係。

要幫助小助手開展工作,明確其任務與職責。

班主任在發現人才,確定班幹部以後,必須幫助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要求班幹部有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做到班內各項工作有人管,每名班幹部有事做。

俗話說得好,“一日之計在於晨”,每天早晨學生早早到校,在沒有老師的看管下,絕大多數學生不知道珍惜時間,整個教室嘈雜一片。

這樣,如何抓好早讀就成了一項艱鉅的任務。比如,讓幾位班幹部自主組合,兩人為一組,每天早上一個負責早讀,一個負責衛生,要求他們每天提早到校,帶領同學早讀。

幫助宣傳委員設計板報,指導學習委員帶好早讀,每次開班會之前,要一句一句的教,一點一點的指導,就像老師備課那樣,把班會上可能出現的問題都考慮到,並教給他們怎樣應付。

例如,指導小助手幫扶後進生:將1個後進生和1個小助手配搭在一起,使他們座位相鄰,構成學習上的夥伴關係。

還給小助手規定三條任務:

①幫助後進生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②督促後進生按時完成作業;

③給後進生介紹一些好的學習方法。

同時給後進生也規定了三條要求:

①學習上遇到疑難問題必須虛心向優等生請教;

②要自覺地接受小助手的監督;

③小助手介紹的學習方法要認真地做好筆記並在學習中實施。

在小助手的督促之下,後進生學習的自覺性逐步提高了,每次的作業能夠按時完成了。滿腔的熱情,無盡的愛心,有效的方法,班級後進生大大減少。

3大膽放手、嚴格管理

班主任要充分信任班幹部,不要懷疑孩子的能力,只要放手讓他們大膽的幹,做錯了,及時勉勵他們,幫他們分析,找到解決辦法;做對了,在班上大加表揚。

敢於放手,大膽使用,把他們推到工作第一線上去,給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如舉行故事比賽,讓班幹部制訂評分細則,擔任評委;由班幹部獨立主持週會課、主題班會等。

這樣首先培養了班幹部的自治自理能力,使他們終生受益。班級活動自己搞,牆報板報自己辦,班級紀律自己管,班風學風自己創,班幹部確實起到了“小老師”的作用。

其次使班主任能夠更快捷地掌握班級動態。班主任固然要經常深入班級瞭解情況,但由於諸多因素的制約,不可能對班級各方面的情況都瞭如指掌,尤其是對學生在課外的表現更難洞察。

培養了一支得力的班幹部隊伍之後,班主任就能通過聽彙報等方式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把一些不良現象消除在萌芽狀態。

經常引導提高認識

學生的崗位都確定之後,班主任絕不是撒手不管了。相反更要耐心地培養他們,想方設法搭建平臺使他們熟悉自己的崗位一一交代工作要領,明確自己的職責。

因此每週,要求每位幹部總結自己的工作,找出存在的問題。在傾聽他們的彙報和反思中,教師側重表揚,重點是給予指導。

學生們一當上幹部,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我是管別人的人”,於是便指手畫腳,一味行使“管”別人的職責,滋生“特權”思想,放鬆對自己的要求。

這就需要班主任經常做好思想疏導工作,讓每位幹部能嚴於律已,樹立高度責任心,引導他們要有團結合作,嚴於律已的精神。

同時也要引導他們處理好一些關係。比如,學習與工作的關係。教育班幹部除了積極工作外還要合理安排工作,爭當學習的模範。做為一名班幹部,學習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他的信心和威信的樹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