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提出任性要求,拒絕還是滿足?試試這樣做'

"

路過玩具店,聽到裡面一位三四歲的小男孩在大哭大叫“我就要這個變形金剛,我就要,我就要,不買我就不走......”,旁邊爸爸一臉生氣地說“說過了,哭也沒用,不買不是不買,家裡玩具已經太多了,趕緊走”,奶奶在旁邊輕聲地勸著“何必因為一個玩具讓孩子哭成這樣呢,買一個算了”,媽媽則一臉無奈的安撫著“寶貝,不哭了,我們下次再買.......”孩子對玩具的渴望是真實而強烈的,行為也是自我而任性的。

"

路過玩具店,聽到裡面一位三四歲的小男孩在大哭大叫“我就要這個變形金剛,我就要,我就要,不買我就不走......”,旁邊爸爸一臉生氣地說“說過了,哭也沒用,不買不是不買,家裡玩具已經太多了,趕緊走”,奶奶在旁邊輕聲地勸著“何必因為一個玩具讓孩子哭成這樣呢,買一個算了”,媽媽則一臉無奈的安撫著“寶貝,不哭了,我們下次再買.......”孩子對玩具的渴望是真實而強烈的,行為也是自我而任性的。

孩子提出任性要求,拒絕還是滿足?試試這樣做

孩子的任性行為是指個人需要、願望和要求毫不剋制、不服從大人管教、由著性子來的行為,任性的孩子難以與別人合作,難以與別人友好相處,難以適應集體和社會生活。過分的任性將會嚴重影響其個人健康成長。

很多家長尤其是家裡的老人,過於寵愛孩子,他們會把“孩子高興就好,孩子不哭就好”做為養育孩子的目標,對於孩子提出的各種無理需求都無條件滿足,捨不得孩子吃苦,更捨不得孩子受一點點兒挫折。如果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毫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孩子的慾望就會不斷膨脹,在頭腦中形成“我要什麼都能得到”、“別人都應該滿足我的要求”這種思維定式。長此以往,孩子就容易形成驕縱任性的毛病,凡事以自己的感受為中心,不能受一點點委屈,逆商極低,長大後受一點點打擊就一蹶不振。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掌握好孩子的要求和自己的給予之間的平衡。既不能無條件滿足孩子,也不能讓孩子屢屢失望,只有通過鼓勵孩子,讓他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願望。

"

路過玩具店,聽到裡面一位三四歲的小男孩在大哭大叫“我就要這個變形金剛,我就要,我就要,不買我就不走......”,旁邊爸爸一臉生氣地說“說過了,哭也沒用,不買不是不買,家裡玩具已經太多了,趕緊走”,奶奶在旁邊輕聲地勸著“何必因為一個玩具讓孩子哭成這樣呢,買一個算了”,媽媽則一臉無奈的安撫著“寶貝,不哭了,我們下次再買.......”孩子對玩具的渴望是真實而強烈的,行為也是自我而任性的。

孩子提出任性要求,拒絕還是滿足?試試這樣做

孩子的任性行為是指個人需要、願望和要求毫不剋制、不服從大人管教、由著性子來的行為,任性的孩子難以與別人合作,難以與別人友好相處,難以適應集體和社會生活。過分的任性將會嚴重影響其個人健康成長。

很多家長尤其是家裡的老人,過於寵愛孩子,他們會把“孩子高興就好,孩子不哭就好”做為養育孩子的目標,對於孩子提出的各種無理需求都無條件滿足,捨不得孩子吃苦,更捨不得孩子受一點點兒挫折。如果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毫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孩子的慾望就會不斷膨脹,在頭腦中形成“我要什麼都能得到”、“別人都應該滿足我的要求”這種思維定式。長此以往,孩子就容易形成驕縱任性的毛病,凡事以自己的感受為中心,不能受一點點委屈,逆商極低,長大後受一點點打擊就一蹶不振。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掌握好孩子的要求和自己的給予之間的平衡。既不能無條件滿足孩子,也不能讓孩子屢屢失望,只有通過鼓勵孩子,讓他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願望。

孩子提出任性要求,拒絕還是滿足?試試這樣做

不妨試試以下三種做法;

1. 不要讓孩子輕易掌到甜頭,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時,如果遭到父母拒絕,就會用哭鬧來爭取自己的要求,如果家長輕易心軟妥協,孩子就會認為“哭鬧可以達到目的”,於是反覆使用這種方式。當孩子耍脾氣時,家長可以試著冷處理,等孩子意識到哭鬧行不通時,再耐心地講道理,讓他認識到這種行為是錯誤的。

2. 拒絕孩子的理由要充分,家長一定要給出充分的理由,讓孩子知道,自己被拒絕是因為要求不合理,而不是父母不愛自己。要注意拒絕的態度要溫柔而堅定,切忌簡單粗暴、討價還價、半途而廢。

3. 及時表揚孩子的放棄行為,如果孩子在明白道理後,主動放棄了不合理的要求,家長要及時表揚孩子的做法,讓孩子的情感得到滿足,強化他的正確行為。

"

路過玩具店,聽到裡面一位三四歲的小男孩在大哭大叫“我就要這個變形金剛,我就要,我就要,不買我就不走......”,旁邊爸爸一臉生氣地說“說過了,哭也沒用,不買不是不買,家裡玩具已經太多了,趕緊走”,奶奶在旁邊輕聲地勸著“何必因為一個玩具讓孩子哭成這樣呢,買一個算了”,媽媽則一臉無奈的安撫著“寶貝,不哭了,我們下次再買.......”孩子對玩具的渴望是真實而強烈的,行為也是自我而任性的。

孩子提出任性要求,拒絕還是滿足?試試這樣做

孩子的任性行為是指個人需要、願望和要求毫不剋制、不服從大人管教、由著性子來的行為,任性的孩子難以與別人合作,難以與別人友好相處,難以適應集體和社會生活。過分的任性將會嚴重影響其個人健康成長。

很多家長尤其是家裡的老人,過於寵愛孩子,他們會把“孩子高興就好,孩子不哭就好”做為養育孩子的目標,對於孩子提出的各種無理需求都無條件滿足,捨不得孩子吃苦,更捨不得孩子受一點點兒挫折。如果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毫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孩子的慾望就會不斷膨脹,在頭腦中形成“我要什麼都能得到”、“別人都應該滿足我的要求”這種思維定式。長此以往,孩子就容易形成驕縱任性的毛病,凡事以自己的感受為中心,不能受一點點委屈,逆商極低,長大後受一點點打擊就一蹶不振。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掌握好孩子的要求和自己的給予之間的平衡。既不能無條件滿足孩子,也不能讓孩子屢屢失望,只有通過鼓勵孩子,讓他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願望。

孩子提出任性要求,拒絕還是滿足?試試這樣做

不妨試試以下三種做法;

1. 不要讓孩子輕易掌到甜頭,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時,如果遭到父母拒絕,就會用哭鬧來爭取自己的要求,如果家長輕易心軟妥協,孩子就會認為“哭鬧可以達到目的”,於是反覆使用這種方式。當孩子耍脾氣時,家長可以試著冷處理,等孩子意識到哭鬧行不通時,再耐心地講道理,讓他認識到這種行為是錯誤的。

2. 拒絕孩子的理由要充分,家長一定要給出充分的理由,讓孩子知道,自己被拒絕是因為要求不合理,而不是父母不愛自己。要注意拒絕的態度要溫柔而堅定,切忌簡單粗暴、討價還價、半途而廢。

3. 及時表揚孩子的放棄行為,如果孩子在明白道理後,主動放棄了不合理的要求,家長要及時表揚孩子的做法,讓孩子的情感得到滿足,強化他的正確行為。

孩子提出任性要求,拒絕還是滿足?試試這樣做

總之,孩子的任性行為一旦出現,重要的是引導。家長明確的是非觀念,會使孩子確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態度堅決,孩子那種“我為主、服從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為,將隨著良好教育環境的薰陶而消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