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伙食經費用到極致,這名炊事班班長厲害了

國字臉,略黑的皮膚,忠厚的外表,硬朗的身板, “山東大漢”的直爽性格讓人印象深刻。在與杜濱江班長的聊天過程中,你會發現這個炊事班長非常與眾不同,他的夢想很偉大卻又那麼樸實。

杜濱江現在是武警某中隊一名普通的炊事班班長,但他的名氣卻在全支隊都廣為人知。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這個中隊用一類灶的伙食費吃出了可以和支隊特戰排相媲美的伙食標準。其實杜濱江剛入伍的時候啥也不懂。用他自己的話說:“別說烹飪,就是‘做飯’兩字都有點抬舉我了。”話還要從杜濱江選晉士官的那年說起……

他“硬著頭皮”去了炊事班

“門外漢”變“行家”

把伙食經費用到極致,這名炊事班班長厲害了

炊事班大家庭。

選晉士官那年,本想留在戰鬥班的杜濱江被安排去了後勤。面對他的疑惑,中隊長對他說:“後勤確實需要一個責任心很強的人來負責管理,咱們中隊的伙食水平真的需要提高了,沒有人比你更合適,你先去後勤熟悉一段時間吧,相信你會理解的!”當天回到宿舍,杜濱江翻來覆去睡不著。“咱是一名黨員,做人做事要服從大局。”抱著這樣的想法,杜濱江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炊事班了。

在炊事班的前兩天,強烈的責任心讓他看哪裡都“不順眼”,凡事都要指點一二。終於一名炊事員忍不住了:“你啥都不懂,能不能不要瞎指揮!”這句話如同一道晴天霹靂,杜濱江愣在那裡久久無法平靜。“是啊,我啥都不懂,怎麼管理炊事班,怎麼提高中隊的伙食水平。”回過神後,杜濱江便開始著手梳理自己的學習計劃。

把伙食經費用到極致,這名炊事班班長厲害了

杜濱江在切菜。

為了從“門外漢”變成“行家裡手”,他就從髒話累活開始幹起,逐漸熟悉了炊事班的日常工作,管理也變得得心應手了許多。“好歹我也是一名炊事員,只會管理後勤卻不會做飯怎麼行,那還不被笑掉大牙。”為了提高炊事技能,他從最基礎的切土豆絲開始學起,一切就是一籮筐,一干就是大半天,剛開始的時候經常切破手指,但也就簡單包紮一下繼續訓練。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再加上杜濱江用刀確實有些天賦,不到一個星期他便能揮刀自如。接著他開始學習炒菜,但剛開始不是油放多了就是鹽放多了,飯菜不是做過火了就是夾生,始終做不出一道好菜。自己摸索不出來,他就向老炊事員請教,那段時間三尺灶臺可沒少見杜濱江忙碌的身影。一個多月下來,“蒸、煮、煎、炸、炒”,東西南北菜對他來說都能略懂一二。

但杜濱江對此並不滿足,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他報名參加了總隊的炊事員集訓。在集訓隊他虛心求教,認真記錄,刻苦訓練,不時與來自其他單位的炊事員切磋交流廚藝,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的炊事水平。另外他還充分利用集訓隊的資源,大量翻看烹飪類的書籍,整理了三本學習筆記。集訓結束後,他以優異的成績被總隊集訓隊評為了優秀學員。

“眾口難調”,他明白了

炊事班長“不容易”

把伙食經費用到極致,這名炊事班班長厲害了

詢問伙食意見,建立個人口味檔案。

回到中隊後,杜濱江逐漸把自己在集訓隊的所思所學向大家展現了出來,正宗地道的螞蟻上樹、燜魚頭、燴白菜、麻辣豆腐等多種美食輪番上陣。杜濱江原本以為幾頓飯菜下來就能輕鬆俘獲戰士們的心,可是中隊一次關於伙食的問卷調查讓他徹底明白當炊事班長的不容易。

中隊的官兵來自天南海北 ,口味各不相同。中隊的一名老炊事員說:“眾口難調,咱們炊事班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的。”“咱們炊事班如果連戰士們的口味都滿足不了,那要咱還有什麼意義。”

把伙食經費用到極致,這名炊事班班長厲害了

炊事班戰士在做飯。

從此以後,杜濱江口袋裡多了一支黑筆、一支紅筆、一個口袋本。每次開飯,他就會認真觀察哪些戰士喜歡打哪類菜,用黑筆記錄並用紅筆圈圈點點標記。戰士們訓練之餘他也會主動靠上去詢問,徵求大家對飯菜的意見建議並逐漸建立了官兵口味的“賬目”。

食堂裡酸甜苦辣鹹各種口味的菜逐漸充實起來。饅頭、花捲、麵條、油條、烙餅、水餃、米飯等主食不間斷,糕點和果盤更是換著花樣輪番上陣。天氣寒冷有剛熬製的八寶粥暖胃,天氣炎熱有清涼的綠豆湯解暑,下雨天有冒熱氣的薑湯驅寒……

當然隨著飯菜種類和花樣的增多,炊事班的工作量也增大了不少。特別是部隊對操作間的衛生標準要求極高,炊事班不僅要保證飯菜粥湯按時按量按質完成,還要高標準完成操作間和主副食庫的打掃。經常是戰鬥班的同志都休息了,炊事班還在忙活。

是炊事員更是戰鬥員,

平凡中演繹不平凡

把伙食經費用到極致,這名炊事班班長厲害了

做飯間隙加練體能。

去年年底評功評獎的時候,單位實行體能訓練一票否決制。炊事班的同志本來可以穩穩地立功受獎,但長時間的保障讓他們終因體能不及格與獎勵擦肩而過。杜濱江看到大家有些情緒低落,就對大家說:“大抓軍事訓練是部隊的需要,我們是炊事員更是戰鬥員。”

此後,杜濱江制定了每天一個半小時的體能訓練計劃。沒有大塊時間,他們就利用瑣碎時間進行訓練。開飯前,午休前,熄燈後甚至做飯間隙,時刻都能看到炊事班的訓練身影。剛開始,有些炊事班的戰士想要放棄,但杜濱江用自身行動讓他們繼續咬牙堅持。隨著訓練習慣的養成,看著逐漸提高的體能成績和不斷降低的體重,炊事班的戰士們已經愛上了體能訓練。用他們的話說:“一天不訓練,感覺做飯都沒勁。”

把伙食經費用到極致,這名炊事班班長厲害了

整齊擺放。

今年炊事班的兩名同志將達到相應服役年限,為了中隊炊事班能夠後繼有人,杜濱江又開始加班加點培養新人了。看著杜濱江從早到晚忙碌的身影,大家都勸他多休息。但他總是擺擺手笑著說:“這件事幹完我就休息,你們快去吃飯吧。”炊事員魏鑫無奈又心疼地說:“班長自從來到炊事班後,他口中所謂的‘這件事’從來就沒有幹完過,我們很少見他閒下來休息。”

這就是一名普通的炊事班長,他沒有什麼豐功偉績,但卻把平凡的崗位演繹得不平凡。

他對強軍夢的理解是那麼“簡單”——把戰士保障好,把自己訓練好。

(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