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小鸊鷉教子
吉報調查
1/19 (王越\/攝影)
2/19 小鸊鷉(學名:Tachybaptus ruficollis)是一種潛鳥。
3/19 體長25-29釐米,翼展 40-45釐米,體重100-200克,壽命13年。枕部具黑褐色羽冠;成鳥上頸部具黑褐色雜棕色的皺領;上體黑褐,下體白色。
4/19 成鳥(夏羽):上體黑褐色,部分羽毛尖端蒼白;眼先、頦、上喉等黑褐;下喉、耳羽、頸側紅栗色;
5/19 初級、次級飛羽灰褐色,飛羽灰褐,初級飛羽尖端灰黑,次級飛羽尖端白色;大、中覆羽暗灰黑色,小覆羽淡黑褐色。前胸、兩脅、肛周均灰褐色,前胸羽端蒼白或白色,後胸和腹絲光白色,沾些與前胸相同的灰褐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
6/19 棲息環境: 湖泊、水塘、水渠、池塘和沼澤地帶,也見於水流緩慢的江河和沿海蘆葦沼澤中。
7/19 生活習性:多數為留鳥,少數遷徙。在中國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繁殖的鳥類多數為夏候鳥,春季於3月初至4月中旬遷到北方繁殖地,秋季於10-11月往南遷徙。少數個體留在當地不凍水域越冬。南方地區種群多為留鳥。
8/19 多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也集成3-5只或10餘的小群。善游泳和潛水,在陸地上亦能行走,但行動遲緩而笨拙。飛行力弱,在水面起飛吋需要在水面涉水助跑一段距離才能飛起。在陸地上則根本不能起飛。飛行距離短而且飛得不高。
9/19 飛行時頭頸向前伸直,腳拖於尾後,兩翅鼓動較快。性活躍。活動時頻頻潛水取食。休息時常一動不動的飄浮於水面。遇到危險則遊入水草叢中或潛入水下隱藏,不時又在附近露出水面。有時它又沉入水中,僅留嘴和眼在水面,其狀似鱉,故有王八鴨子之稱。
10/19 通常白天活動覓食。捕食方式通過潛水追捕。食物主要為各種小型魚類。也吃蝦、蜻蜓幼蟲、蝌蚪、甲殼類、軟休動物和蛙等小型水生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偶爾也吃水草等少量水生植物。
11/19 叫聲:重複的高音吱叫聲ke-ke-ke-ke,求偶期間相互追逐時常發此聲
12/19 種群現狀: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13/19 小鸊鷉在中國東部和東南部地區在越冬期間曾經是相當豐富的。在中國其他地區亦較常見,是一分佈廣、數量大的常見水鳥。但由於環境汙染,生境條件變壞,種群數量已明顯減少,應注意保護。
14/19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15/19
16/19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17/19
18/19 1998年8月1日,多米尼加發行郵票。
19/19 1985年3月9日,馬爾代夫發行郵票。
2017-08-0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