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隱藏在傣家風情中的邊境小鎮,被稱為“中緬第一寨”


這座隱藏在傣家風情中的邊境小鎮,被稱為“中緬第一寨”

這座隱藏在傣家風情中的邊境小鎮,被稱為“中緬第一寨”

這座隱藏在傣家風情中的邊境小鎮,被稱為“中緬第一寨”




晨曦中的打洛江

霧氣迷濛如小雨紛飛

雞鳴從三點一刻便開始

絡繹至七點多不絕

這座隱藏在傣家風情中的邊境小鎮,被稱為“中緬第一寨”

一座座的傣家木樓下

婦人們一早就開始用木柴生火

蒸起糯米飯

她們穿著傣族特色的筒裙

簪一朵花在已經盤好的辮子上

不著胭脂卻有著獨特的魅力

這座隱藏在傣家風情中的邊境小鎮,被稱為“中緬第一寨”

雲南西雙版納的勐景來

一座傳統的傣族聚集村寨

清澈的打洛江從村寨西側流過

既是這座村寨的邊界

也是中緬的邊界線

這裡被稱為“中緬第一寨”

這座隱藏在傣家風情中的邊境小鎮,被稱為“中緬第一寨”

一入雲南西雙版納

總是讓人變得慵懶

這裡的太陽比別的地方“起得晚”

雖然溽熱潮溼

但滿眼的熱帶雨林植被

心不自覺地涼快

這座隱藏在傣家風情中的邊境小鎮,被稱為“中緬第一寨”

寨子的面積不大

傣族文化卻沿襲至今

這裡的居民穿著傳統的傣族服飾

傳承著祖輩留下的手藝

虔誠信奉小乘佛教

男子必須在寨子裡的佛寺出家修行一段時間

這座隱藏在傣家風情中的邊境小鎮,被稱為“中緬第一寨”

越深入瞭解勐景來

你越會發現

這個絲毫不顯張揚的邊境村寨

不僅在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上令人迷戀

那些觸動內心的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更引人深思

這座隱藏在傣家風情中的邊境小鎮,被稱為“中緬第一寨”

對客人的熱情之至

幕天席地的長桌宴足以表達

打洛江畔路燈支起

音樂響起

一碟碟香味迷惑的傣家美食

衝擊著味蕾

傣家姑娘和小夥子熱情的祝酒歌

讓對岸的緬甸人也停下摩托

遙遙相望想來湊湊熱鬧

這座隱藏在傣家風情中的邊境小鎮,被稱為“中緬第一寨”

但凡有些年頭的村寨

一般都有一個傳說

勐景來也不例外

在傣語裡,“勐”為村寨

“景來”是龍的影子

遠古時代

王子為了追趕一隻金鹿來到這裡

後來人們發現總是隱約可見一條龍的影子

便在此安營紮寨,世代居住下來

這座隱藏在傣家風情中的邊境小鎮,被稱為“中緬第一寨”

潑水這一獨特的方式

意味著把舊塵一洗而去

聽著流傳已久的民樂

跟著節拍唱著祝酒歌

唱完一首喝一杯傣家自釀的美酒

甚至加入群舞

來一個傣家三跺腳舞

縱使思緒繁雜

也能讓你從其中抽身而出

感嘆民族音樂和舞蹈的魅力

這座隱藏在傣家風情中的邊境小鎮,被稱為“中緬第一寨”

遠方而來的客人們唱著

跳著

微醺著

看著長桌宴結尾放飛的漫天孔明燈

最後將這些都帶入了夢鄉

這就是勐景來

這座隱藏在傣家風情中的邊境小鎮,被稱為“中緬第一寨”

  在勐景來,傣族的傳統手工技藝像幻燈片一樣展現出來。手工造紙術、傣陶製作、傣錦製作、竹器編制、葫蘆絲和芒鑼製作、民間打鐵冶煉、古老榨糖術、民間染布、傣藥釀酒等等讓人好奇又讚歎。

這座隱藏在傣家風情中的邊境小鎮,被稱為“中緬第一寨”

  榨糖,被當地人稱為“甜蜜的技藝”。西雙版納盛產甘蔗,榨糖在當地歷史悠久。用人力推動木樁轉動,然後把甘蔗放在兩根木樁上一起轉動,被擠扁的甘蔗從另一邊出來,甘蔗汁流淌下來,經過過濾,流入預先準備好的容器內。這樣榨出來的甘蔗汁,甘甜清冽,再稍微加工,食糖就製作出來了。當地使用的木質榨糖機,“年紀”最小的也有50多歲了。這座隱藏在傣家風情中的邊境小鎮,被稱為“中緬第一寨”

  類似的傳統工藝作坊,散佈整個村寨。當現代生活將每個人裹挾其中時,這裡的人們仍舊過著就地取材、生態環保的田園生活,他們自己織布、染色,使用竹編的器具和手工陶器,喝著自己釀就的米酒,用雙手織出燦爛的傣錦和明天的美好生活。

這座隱藏在傣家風情中的邊境小鎮,被稱為“中緬第一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