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景素老樹晒紅茶

紅茶 普洱 白茶 江南茶語 2017-06-08

品景素老樹晒紅茶

茶人景素在朋友圈,發起麥苗悅讀計劃,為雲南大山裡的鄉村學校,缺乏閱讀條件的孩子送去圖書角,及一系列閱讀支持活動,凡捐助者,不論金額多少,留下地址,均免費包郵饋贈一份古樹紅茶。本人一直以為,讀書是改變個人氣質、增加修養、甚至擴大到改善風氣之良方,故略為表達心意。幾天後,收到一罐景素老樹紅茶。

得空特為品鑑這款紅茶。以電水壺燒純淨水沖泡。

根據個人一貫習慣,稱量茶幹5克,準備沖泡品嚐:

品景素老樹晒紅茶

此茶條索粗大,緊實,彎曲自然,顏色灰褐帶金,顯毫,乾燥度好,手捏即粹,手抓少許茶葉鬆開,自然落於罐蓋中,發出噹噹響聲,顯示茶幹分量重,先天條件優越,令人心情大好。

水燒開,即溫茶具,茶幹置碗底,快速沖水倒掉,加水沖泡,幾秒出湯,頭泡於公道杯倒入三個品茗杯,茶湯顏色橙黃,透亮見底,觀之賞心悅目。品嚐一口,有點接近武夷山桐木關野茶的味道,略有點“霸氣”,回甘帶甜和滑順,醇和濃厚,得好好品品。

品景素老樹晒紅茶

品景素老樹晒紅茶

品景素老樹晒紅茶

品景素老樹晒紅茶

品景素老樹晒紅茶

品景素老樹晒紅茶

品景素老樹晒紅茶

品景素老樹晒紅茶

品景素老樹晒紅茶

品景素老樹晒紅茶

品景素老樹晒紅茶

一到十泡的圖片和葉底集中發下,一目瞭然,看著非常舒服。品飲入口,低苦澀,香甜滑,回甘強,略有淡淡的青澀味,幽香,留杯不張揚,葉底鮮活,茶湯橘黃,甜滑順口。

在寫此評時,對此罐老樹紅茶的工藝產生疑惑,到底是晒紅還是滇紅?一貫細緻務實,所說必有所本。於是求教茶人景素,尚未回覆時,又拍茶乾圖片請教知名茶農小普和高級評茶師曉紅,曉紅嚴謹實在,事比較忙,要求拍兩張局部清晰的特寫茶乾圖片,有空時幫忙看看,於是拍照發過去。

品景素老樹晒紅茶

品景素老樹晒紅茶

同時自己也有意識做個分析、判斷,待收到結果時對比一下,看自己眼力如何。於是拿出一些麻慄樹大樹頭春晒紅茶幹進行條索對比,根據茶湯特點在大腦裡進行“快速運算”、“排列組合”,各種紅茶的相似度進行比對,分析異同,初步判斷此款紅茶是晒紅,而不是滇紅。後來小普依據茶乾圖片,也判斷是晒紅,不久茶人景素回覆,是晒紅,2016年景邁山古樹谷花茶。也就是穀子開花時候採摘製作的晒紅茶。

昨天下午,特地問了曉紅,回覆是,看茶乾圖片,應該是老樹晒紅,“英雄所見略同”,看來這兩三個月學寫茶評,於茶葉品鑑,有點收穫。

晒紅,本是長期在民間流傳的“雲南傳統紅茶”。其工藝最開始是晒青與白茶工藝融合衍變,而誕生的一個新茶類,在現代紅茶傳入雲南之後,汲取了某些工藝,又汲收了普洱茶後期陳化技術,形成了晒紅的工藝特點,與滇紅有很大的區別,突破了紅茶的保質期,是一種可以長期存儲的紅茶,在一定期限內越陳越香。其特點介於普洱茶與紅茶之間,與紅茶工藝更為接近,而被歸為紅茶。

品景素老樹晒紅茶

晒紅的製作特點、優勢、品飲價值:

製作方法簡單,適用於粗放式原料,改烘乾為晒乾,不用更多砍樹,節約能源,保護山林資源,相對於傳統普洱茶,苦澀不顯,口感受眾面廣,方法得當,可長期儲存。

晒紅做出來,放幾個月就很好喝,陳放幾年口感更佳,既可以開發即飲消費市場,又可開發收藏市場。不但能以古樹料開發高端市場,還能大規模利用普通原料來開發大眾市場。

通過降苦澀的獨特工藝,具有香甜滑之口感特色,容易被消費者接受,堪為開拓新消費人群與新興消費市場的利器。

晒紅回甘強,甜滑,可清飲,也可調飲,味道佳,暖胃效果好。做出來放幾個月之後,青澀味消除,茶香更顯,湯色加深,品飲效果極佳。

以前晒紅儲存粗放,以散茶居多,其轉化醇化速度遠遠高於普洱茶。後借鑑普洱茶的緊壓工藝,將之緊壓成餅磚沱,存儲要求與普洱茶類似,有利於長期儲存,在一定條件下具有越陳越香的效果。

簡評:

這款晒紅,工藝到位,條索壯實,外形緊實,乾燥度好,茶湯顏色橙黃透亮、純淨,香氣好,滋味純正,存放轉化不錯,基本無青澀味,口感濃厚醇和,回甘悠長。是款原料、工藝、儲存俱佳的晒紅好茶,值得推薦品飲。

秋絢於2017年5月24日

(版權歸原創者秋絢所有,轉載請說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