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老茶在收藏投資究竟有多熱門?

普洱 投資 藝術 說茶網 2017-06-08

普洱老茶在收藏投資究竟有多熱門?

老茶做為當下茶界的熱點領域,隨著普洱浪潮一波又一波的茶客被帶進來,收藏的觀念,藝術的品味更是增加了它的魅力,這裡有太多的祕密,給人以空間摸索,新的鮮、苦,老的陳、淡,一體兩面。

最近四年來,受益於國香茶城董事長、河南茶葉商會會長姬霞敏女士邀請,鄧時海教授三次蒞臨鄭州講解普洱之美,三次喝到鄧教授帶來的老茶,每次感受至深。

作為北方人生活的經驗,更多的是找尋新鮮的食材,以求得鮮美的味蕾享受。今時之前北方的飲食領域,很少有存放老食品的習慣,最多就是存放些酒罷了,可能源於長江以北在歷史各個階段人口密度大的原因吧!謀求生存,先求吃飽再說。

普洱老茶在收藏投資究竟有多熱門?

而在今天認為的南方,廣東、福建等地,在生活飲食的方方面面,普羅大眾都有存食、放老的習俗。如廣東東部沿海存放醋、陳皮、蘿蔔乾等等。記憶猶新的是在廣東潮州鳳凰山上,鳳凰單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文國偉老師,獲知我一天四餐後實在難以消化,拿出家藏至寶,看起來黑黑的條狀食物說有助消化,讓我嚐嚐。唉!吃了一口,些許潮味,卻口感很好,疑惑地問這是什麼東東?“我存了20年的老蘿蔔乾。”聽了文國偉先生的答覆,我當時都蒙圈了。不知是否因此心理暗示,吃過後確實胃部較為舒適,卻百思不得其解!

近現代很多商業社會的流行產物都來自南方,近代普洱銷區曾以香港為核心,食客注重滋補,陳放食物吃著讓身體更為舒適,那味道是別樣的香美,作為大眾生活,它缺乏深厚的文化內涵。人的精神也需要補品,我的理解,當鄧時海教授遇見普洱茶飄蕩的旅程,就像少年派看見了遠方的新大陸。藝術引領使之成為社會現象的一大景觀,對於慣常不喝茶的部分年輕群體認為,喝茶是老人所為,如此說來,那喝老茶豈不是仙人所為之事了嗎?回顧歷史上茶大發展的魏晉南北朝時期,茶也曾屬於神仙文化載體的一部分,跨越千年之後,今天的人仍然能夠從中感受天地之美,這是蘊藏在老茶裡的基因。

普洱老茶在收藏投資究竟有多熱門?

茶氣、無味之味,在老茶藝術領域範疇,它的抽象、難以科學界定,眾說紛紜。茶不是無根之苗,它內含有形的土地之根,更有無形的文化之根。科學認知以外,人們看不清的現象,都可以從宗教、藝術的途徑來解惑。它不過是為了內心的滋養與共鳴,就像俞伯牙為鍾子期斷琴,難得是知音難覓。古時元氣說認為,天地之根源是氣,是故才有魏晉的傳說:盤古開天闢地,清氣上升與濁氣下降形成天地。道家的哲學思想有無,同樣是探尋自然的構成,它是一種具有時代特徵的學說。一個時期的認知:無味之味是簡單的茶味,追求淡的哲學領域,中醫說淡是陽性,陽代表天。《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生生不息才是無味之味象徵的寓意。

2014年第一次喝到七三青、八八青,淡化的味道有些相似。作為鄧時海教授所劃分的舊茶代表性產品,自我感覺,有些南方倉儲的印記。作為過去那個時代,能留存下來已經實屬不易。仍然具有勐臘產區茶品柔滑的特質,陳期三十多年,具有的樟香令人記憶深刻。2016年,有幸喝到了老茶中的廣雲貢餅,別有一番風味,不同於其他茶味特色。今年是第三次,成系列喝到鄧時海教授親自定製的福祿圓茶。鳳山茶的變化極具特色,苦底透甜,香氣濃郁,質感青硬。第七款無紙紅印,與我喝過的有紙紅印相似,又別有一番風采。頭三道波瀾不驚,帶些南方倉的氣息,而後樟香變化,茶湯淡柔似乎無味,細膩暢快,回味雋永。越到後面,湯清、味清、氣清,三清而幽!老茶需要自己親身體驗,認真去喝,自己感受。

普洱老茶在收藏投資究竟有多熱門?

鄧時海教授稱其為:普洱茶是生命的藝術。我的理解,普洱茶是茶味的傳承血脈,茶質的骨肉相連。以原生的古茶山之料,以餅的身姿,構建起號級、印級、七子級、喬木級大家族。這可謂是古時宗法社會的微縮,是社會發展的印象,是古今溝通的橋樑,是一種整體觀的文化視野,柔情地看待普洱,視之如骨肉。

在慾望紛紛的現實世界,如果沒有了藝術之美,沒有了普洱韻之美,沒有了等待的理由,那會是何等孤獨寂寞?女媧摶土造人,這泥土所築造的身體,只有澆淋各色茶湯才有五彩的生氣。老茶需要等待,讓喜愛美食、嘉茗的人們遊於味外,進入深層的精神海洋盪漾。終有一天,愛茶的人磨心成鏡,漸悟心性,自然明瞭,老茶影響了你、我、他。

本文系行知茶文化講習所出品,作者:馬博峰。圖片由南茗佳人提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