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萬茶友傳閱:洗茶真的有必要嗎?

平時喝茶有的茶友覺得茶葉農殘多、不乾淨所以要洗;但也有朋友說洗茶的目的是潤茶,第一道茶沒必要倒掉。那麼,洗茶到底有沒有必要呢?讓我們來聽聽喝茶達人是如何說的。

13萬茶友傳閱:洗茶真的有必要嗎?

先表明我的觀點:

1.如果茶葉真的農殘超標,夾雜各種菸頭、雞毛、沙子,靠洗也洗不乾淨;

2.短時間快速“潤茶”有利於部分茶葉色香味達到最優水平。

13萬茶友傳閱:洗茶真的有必要嗎?

下面詳細說。

“洗茶”在我國很早就有了,考證下來貌似最早出現於宋代。明代茶書中對此已經有很明確的解釋,認為洗茶的目的即在於“淨茶、溫茶、髮香和汰塵垢、沙土、黃葉、老梗。”這個說法概括了洗茶的兩個主要目的:一是“淨茶”、二是“溫茶髮香”。

關於洗茶這個說法,近代主要發源於廣東、福建、臺灣沖泡烏龍茶的流程。在沖泡烏龍茶時,我們習慣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稱之為“洗茶”。後來有人把“洗茶”列為茶藝規範,廣泛存在於現今的茶藝教學當中,甚至有擴散到綠茶、紅茶、黑茶沖泡程式之中的趨勢。其實,烏龍茶沖泡過程中,無論是“洗茶”快速出湯還是直接用開水澆淋茶壺,目的都是高溫“醒茶”,以使得第一泡茶湯呈現出茶湯色香味的的最高水平,和炒菜之前洗菜是兩回事。

所以,問題已經很清楚了,“洗茶”這個概念實際上包含了“淨茶”和“潤茶”兩個事情。那就分開來說。

13萬茶友傳閱:洗茶真的有必要嗎?

首先看“淨茶”。之所以要淨茶,主要針對三個問題:

1. 茶葉中的農殘——院士說了,農殘是不溶於水的,洗了沒用;

2.茶葉中的大顆粒固體夾雜物,比如沙土、黃葉甚至菸頭、雞毛、人類頭髮指甲等等

——買回來一包茶葉,裡面都看到這些噁心人的東西了,可以想象其生產環境有多惡劣,質量檢驗有多疏忽,產品檢測就更不可能有了。那,還不趕緊退了?反正就算放開水裡煮我都不想喝。

13萬茶友傳閱:洗茶真的有必要嗎?

3.茶葉中的灰分。

——茶葉中的灰分分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兩種。快速衝淋的確可以減少一部分水不溶性的灰分,也就是茶葉在加工過程中摻雜的泥沙物質和茶葉中含有的鐵、鋁等金屬氧化物、鹼土金屬的鹼式磷酸鹽等。但是,如果你拿到的是一款經過檢測質量基本合格的茶葉,灰分作為一項理化檢測指標,早已被控制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上,是不是再衝掉一點點真的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想想每天吸入的空氣,其中也含有各種灰分,難道每次也要洗一洗?當然,我這裡說的是合格的空氣,霧霾那種不合格有毒空氣還是要淨化一下的。

所以,與其說花功夫“淨茶”,還不如在買茶的時候選擇靠譜的茶商和正規的茶產品。

其次,我們來看看“潤茶”。

13萬茶友傳閱:洗茶真的有必要嗎?

直接拿實驗數據說話。

根據安徽農業大學的研究數據來看,同一款鐵觀音茶在經過短時間(3-5秒)淋洗之後,第一泡茶湯顯示出:

水浸出物總量下降;

呈現苦味的茶多酚、咖啡鹼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呈現鮮爽甜醇的遊離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有所上升;

也就是說,在經過短時間“潤茶”之後,第一泡茶湯的口感更加醇和,有助於鐵觀音茶葉品質表現的提升。

但是,同樣的實驗表明,短時間衝淋對綠茶的品質表現並沒有任何幫助。相反,在對嫩度高的綠茶進行的試驗中發現,短時間衝淋使得綠茶第一道茶湯:

呈現鮮爽甜醇的氨基酸、可溶性糖呈下降趨勢;

呈現苦味的多酚類浸出有上升趨勢。

從而造成該茶葉滋味品質總體表現下降。

(以上結論出自《洗茶對茶品質的影響》茶業通報 2015,37(2): 82-85)

13萬茶友傳閱:洗茶真的有必要嗎?

所以,“潤茶”這個環節對於烏龍茶和其他茶葉嫩度較低的茶葉,可以起到平衡第一泡茶湯口感的作用,的確有其存在的價值。但對於細嫩的茶葉,這樣做就完全適得其反了。

現在,很多茶行業的朋友都已經不再說洗茶了,而是更多的稱“潤茶”或“溫潤泡”,我覺得這樣的說法是合理的。畢竟,茶行業的未來一定是逐步走向規範和有序,那個動輒在茶葉中發現“異物”的時代終將過去。

另外,網友也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補充:

洗茶的洗總給人一種茶不乾淨的感覺,就好比大家去蒼蠅館子吃飯,都下意識地用開水燙洗一下餐具,巴望著能殺菌消毒。實際上,淋這一遍水也就能沖掉表面的灰塵,而對有可能附著的病菌,其殺傷力約等於零。洗茶也是如此,可以帶走幹茶表面可能有的灰塵什麼的,而對於茶中的農藥殘留、重金屬及病菌的效果約等於零。

但我每次進小餐館吃飯還是要燙餐具的,就算我心裡清楚然並卵,好歹給自己個心理安慰不是。所以每次我泡一些來路不明的茶或者低檔茶,也都自覺地洗一下,因為我去過茶廠實習考察,有些茶廠的生產衛生條件實在不敢恭維。

13萬茶友傳閱:洗茶真的有必要嗎?

至於潤茶,要一分為二地來看待。對於不發酵的綠茶、白茶中白毫銀針和白牡丹、條索狀的烏龍茶(如武夷巖茶、鳳凰單叢)還有充分揉捻過的紅茶,茶中內含物質浸出速度較快,第一泡茶湯就可把茶的色香味表現充分,所以大可不必潤茶。綠茶耐泡性較低,第一泡幾乎把茶中可溶性物質浸出一半,也就是說綠茶的第一泡是精華所在,你要是連第一泡都不喝,那真是到嘴邊的肉都不吃非要去啃骨頭。

而對於白茶中的貢眉、壽眉,球形烏龍茶(如鐵觀音和臺灣高山烏龍)還有黑茶和經年老茶,這些品類因為原料粗老、外形緊結或者存放時間長的緣故,第一次衝入熱水後茶葉舒展緩慢,內含物質浸出較少,所以最好潤一次茶,第二泡才能驚豔亮相。

13萬茶友傳閱:洗茶真的有必要嗎?

總結一下:

1. 茶葉作為一種食品,應當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開水衝淋對不合格茶葉的淨化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2. 對於烏龍茶、黑茶、緊壓茶、老茶等茶葉,開水快速潤茶有利於茶湯更好地展現其最佳水平。對於細嫩的紅、綠茶等,不建議進行洗茶。

3. 潤茶時間以3-5秒為宜,以免茶葉內含物質被過多浪費。為提高潤茶效果,可以在投放茶葉前,先用開水衝淋一遍茶具。紫砂壺泡法,則可以在注水後加蓋,再用開水衝淋整個壺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