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禪心語:慎獨,中國人的千年修行!

曾國藩 大學 歷史 禮記 曾紀澤 陸九淵 悟禪心語 2019-04-06

悟禪心語:慎獨,中國人的千年修行!


一位智者說:“當我打開的時候,就是我鋒芒畢露的時候,需要我去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能力,無需謙虛。當我閉合的時候,也是我掩其鋒芒的時候,慎獨慎行。”

慎獨,中國人的千年修行

《禮記·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兩千多年後的曾國藩,在臨終時告誡其子:慎獨則心安。慎獨,不僅是某個人的修行,更是兩千多年來,中國人的一場大修行。君子慎獨,是幾千年來被奉為修身最高境界的法則。

“君子慎其獨”的意思是,君子在獨處、無人注意的時候。也要小心謹慎,嚴格要求自己,不做違背道德的事,歷史上有很多“慎獨”的生動例證。康熙將“慎獨”概括為“暗室不欺”,林則徐在居所懸掛一塊醒目的橫額,上書“慎獨”二字,以警醒、勉勵自己。晚清名臣曾國藩在遺囑中第一條說到的就是“慎獨”。他說:“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守身之先務也。

悟禪心語:慎獨,中國人的千年修行!


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四這天,曾國藩拜過父親的牌位,讓兒子紀澤扶他去花園散步。父子倆拉著家常,不知不覺走近一片竹林。忽然,一陣大風吹過,曾國藩連呼“腳麻”,便倒在兒子身上。扶進屋時,曾國藩已經不能說話了。他用手指指桌子:那是他早已寫好的遺囑。曾紀澤雙手把紙展開,第一條寫的就是:

一曰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人如果能做到慎獨,心裡自然會平靜、安定、富足。自我修養的道理,沒有比養心更難的了。養心最難做到的,就是慎獨。能夠慎獨的人,自我反省時不會感到愧疚,可以面和天地、鬼神對質,絕對不會有行為無悔恨而心卻退縮的時候。人假如沒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對天地便神色泰然,這樣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是最好的藥方,修身養性的第一件大事。

悟禪心語:慎獨,中國人的千年修行!


慎獨,智者的人生大境界

龍應臺說,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為智慧必然來自孤獨。

因此,在孤獨中保持自我,在孤獨中修養自我,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南宋陸九淵說:“慎獨即不自欺。”慎獨的時候,人主要面對的是自己,與自己的內心“赤膊相見”。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這個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夠深深地震撼我們的心靈:頭上璀璨的星空與心中崇高的道德律。”

慎獨,本質上就是《大學》中所說的“誠其心,正其意”,是對自我內心崇高道德律的敬畏。一個誠心正意的人,一個敬畏自己心中神聖道德律的人,一定善良的、富足的;群處能守住嘴,獨處守住心。

慎獨,是人生的一種境界。達到這種境界的人,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在孤獨中獲得昇華,得到大自在,大逍遙。內心就獲得了安定和富足,無論什麼時候,他都不會苟且的去迎合別人,更不會在獨處的時候放縱自我。

悟禪心語:慎獨,中國人的千年修行!


慎獨,是一場自我與全世界的對話,更是自我與靈魂的對話。達到這種境界的人,能在絢爛中歸於平淡,在世不染,閱歷深厚,返璞歸真。

慎獨的最高境界,就是笑而不語、光而不耀、威而不猛的境界。慎獨的境界裡,有清涼自在的心,有安定從容之心,有一顆擺脫煩惱束縛的自由之心。

慎獨,是中國人的千年修行,是一種靜美,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