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


"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前言:科學的理論等於正確的理論嗎?什麼是科學?科學精神的本質是什麼?功利主義的科學觀有哪些侷限?

本文為科學史家、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科學史系主任吳國盛的分享,主題為“什麼是科學”。


"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前言:科學的理論等於正確的理論嗎?什麼是科學?科學精神的本質是什麼?功利主義的科學觀有哪些侷限?

本文為科學史家、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科學史系主任吳國盛的分享,主題為“什麼是科學”。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1

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及原因

今天,我們談論科學,我認為,國人對科學還有著三大誤解:

第一個誤解:科、技不分。

國人漢語裡面講科學,很容易變成科技,而講科技的時候,指的是技術。

所以當我們問,什麼是科學?往往得到的答案是什麼是科技。當問什麼是科技的時候,得到的答案常常是什麼是技術,科學這個概念就被忽略了。這是我們國人的漢語裡潛在的一個用法。

第二個誤解:對科學賦予過強的功利色彩。

由於我們科、技不分,所以我們所理解的科學,還是救國救民、治國安邦。總而言之,在我們的認知中,科學是作為工具出現的,而不是作為目標。

第三個誤解:過分強調字面的“分科”意思。

我們常常說,科學乃分科之學,比較強調“分科”。所以,我們的科學教育裡,就特別注重分科教育。

我們在讀大學的時候,就有文科、理科之分。而且通常從小學開始,我們就會說:這個孩子將來學理科合適,那個孩子將來學文科更合適。

這三種誤解從何而來?我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缺少科學的因素。

自古以來,我們都有自己一套對知識的看法。古代對知識的看法是什麼?就是:知識要有用。我們叫“學以致用”,這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

所以,我們更強調理論聯繫實際,強調學以致用。

比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到,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學習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升官發財,是學而優則仕。

所以,國人對知識的態度,有著極強的功利主義,把知識當做手段,而不是目標。如果你問一個孩子:讀書幹什麼?他若是說我就喜歡讀書,我們會稱他“死讀書,讀死書”。

所以,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沒有自身的獨立地位,因為他只是附在一個一個“皮”上的“毛”,古人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就這個意思。

知識分子沒有獨立地位,知識也沒有獨立地位,只具有功能性,這是第一個原因,中國文化本身並不鼓勵對知識持有一種超功利的立場。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有非常豐富和發達的技術傳統,但是卻沒有科學的傳統。所以我們就只能把科學理解成技術,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想象空間。

所以,從中國文化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原因:首先是對知識的態度是實用,其次是有技無科。

第二、國人接受近代西方科學的路徑和歷史遭遇很特別。

中國近代有兩次機會了解西方的科學,被稱為兩波“西學東漸”。

第一波“西學東漸”在明末清初。

第一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帶來了西方的科學。這是西方科學第一次到中國來,結果是什麼呢?

中國人民對宗教沒有興趣,對科學也沒有興趣。所以西方的傳教士在中國,混了大概100年,用了很多手段,最後被乾隆皇帝全部趕走了。

乾隆皇帝當時的看法是:我中華帝國地廣人多,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十分的豐富,自己可以管自己,用不著你們,你們回去吧。

所以第一次“西學東漸”就無疾而終了,沒有打仗,也沒有發生衝突。

本質上,國人對西方的科學文化,並沒有發自內心的喜歡,當然也沒有痛恨的意思,就是談不攏而已。

第二波“西學東漸”是1840年以後。

1840年以後的“西學東漸”,不再是由傳教士來中國,而是商人,背後跟著的是堅船利炮。中國不想跟對方建立平等貿易關係,對方就拿槍炮打開國門,逼迫你做。

這一次的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被迫進入了現代化進程的過程。

所以,中國人這一次學習西方的科學,首先是不情願的,但又無可奈何;其次,我們看上了西方人的堅船利炮。

所以洋務運動的口號是“師夷長技以制夷”,這也是近代中國對西方科學瞭解的一個主要態度。

到現在為止,儘管我們很多人批判這個口號不對,但是在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心目中、潛意識裡或者文化心理層面,這是我們對待西方科技的一個基本態度。學習洋人的技術來反制他們,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我們並不是真心喜歡這些外來的東西。

在中國歷史上,有沒有喜歡過外來的東西?有!唯一的一次就是佛教,而且佛教在中國被徹底的中國化了。

中華民族不是一個宗教民族,但是一個人要活著,得有宗教的情感滿足,所以中國人既然沒有自己的宗教,所以外來佛教就填補了這個空白。

佛教在中國,基本上是在和平的年代傳入,國人自己慢慢消化,最後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佛教,也就是漢傳佛教。

佛教雖然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一個宗教,但佛教的故鄉印度,已經逐漸沒有了佛教的地盤。

所以,近代中國“西學東漸”的路徑有問題,中國在帝國末期自高自大,但實際上已經不行了,洋人一打進來,立馬就土崩瓦解了。

於是,我們就開始被迫學習。但是在學習的時候,追求的是立竿見影,缺什麼就學什麼,而不是說從根本上學起。

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缺乏科學,中國近代又被迫學科學,這是我們的一個大的歷史背景。

綜上所述,有這三大誤解,是難以避免的。

"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前言:科學的理論等於正確的理論嗎?什麼是科學?科學精神的本質是什麼?功利主義的科學觀有哪些侷限?

本文為科學史家、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科學史系主任吳國盛的分享,主題為“什麼是科學”。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1

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及原因

今天,我們談論科學,我認為,國人對科學還有著三大誤解:

第一個誤解:科、技不分。

國人漢語裡面講科學,很容易變成科技,而講科技的時候,指的是技術。

所以當我們問,什麼是科學?往往得到的答案是什麼是科技。當問什麼是科技的時候,得到的答案常常是什麼是技術,科學這個概念就被忽略了。這是我們國人的漢語裡潛在的一個用法。

第二個誤解:對科學賦予過強的功利色彩。

由於我們科、技不分,所以我們所理解的科學,還是救國救民、治國安邦。總而言之,在我們的認知中,科學是作為工具出現的,而不是作為目標。

第三個誤解:過分強調字面的“分科”意思。

我們常常說,科學乃分科之學,比較強調“分科”。所以,我們的科學教育裡,就特別注重分科教育。

我們在讀大學的時候,就有文科、理科之分。而且通常從小學開始,我們就會說:這個孩子將來學理科合適,那個孩子將來學文科更合適。

這三種誤解從何而來?我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缺少科學的因素。

自古以來,我們都有自己一套對知識的看法。古代對知識的看法是什麼?就是:知識要有用。我們叫“學以致用”,這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

所以,我們更強調理論聯繫實際,強調學以致用。

比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到,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學習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升官發財,是學而優則仕。

所以,國人對知識的態度,有著極強的功利主義,把知識當做手段,而不是目標。如果你問一個孩子:讀書幹什麼?他若是說我就喜歡讀書,我們會稱他“死讀書,讀死書”。

所以,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沒有自身的獨立地位,因為他只是附在一個一個“皮”上的“毛”,古人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就這個意思。

知識分子沒有獨立地位,知識也沒有獨立地位,只具有功能性,這是第一個原因,中國文化本身並不鼓勵對知識持有一種超功利的立場。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有非常豐富和發達的技術傳統,但是卻沒有科學的傳統。所以我們就只能把科學理解成技術,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想象空間。

所以,從中國文化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原因:首先是對知識的態度是實用,其次是有技無科。

第二、國人接受近代西方科學的路徑和歷史遭遇很特別。

中國近代有兩次機會了解西方的科學,被稱為兩波“西學東漸”。

第一波“西學東漸”在明末清初。

第一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帶來了西方的科學。這是西方科學第一次到中國來,結果是什麼呢?

中國人民對宗教沒有興趣,對科學也沒有興趣。所以西方的傳教士在中國,混了大概100年,用了很多手段,最後被乾隆皇帝全部趕走了。

乾隆皇帝當時的看法是:我中華帝國地廣人多,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十分的豐富,自己可以管自己,用不著你們,你們回去吧。

所以第一次“西學東漸”就無疾而終了,沒有打仗,也沒有發生衝突。

本質上,國人對西方的科學文化,並沒有發自內心的喜歡,當然也沒有痛恨的意思,就是談不攏而已。

第二波“西學東漸”是1840年以後。

1840年以後的“西學東漸”,不再是由傳教士來中國,而是商人,背後跟著的是堅船利炮。中國不想跟對方建立平等貿易關係,對方就拿槍炮打開國門,逼迫你做。

這一次的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被迫進入了現代化進程的過程。

所以,中國人這一次學習西方的科學,首先是不情願的,但又無可奈何;其次,我們看上了西方人的堅船利炮。

所以洋務運動的口號是“師夷長技以制夷”,這也是近代中國對西方科學瞭解的一個主要態度。

到現在為止,儘管我們很多人批判這個口號不對,但是在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心目中、潛意識裡或者文化心理層面,這是我們對待西方科技的一個基本態度。學習洋人的技術來反制他們,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我們並不是真心喜歡這些外來的東西。

在中國歷史上,有沒有喜歡過外來的東西?有!唯一的一次就是佛教,而且佛教在中國被徹底的中國化了。

中華民族不是一個宗教民族,但是一個人要活著,得有宗教的情感滿足,所以中國人既然沒有自己的宗教,所以外來佛教就填補了這個空白。

佛教在中國,基本上是在和平的年代傳入,國人自己慢慢消化,最後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佛教,也就是漢傳佛教。

佛教雖然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一個宗教,但佛教的故鄉印度,已經逐漸沒有了佛教的地盤。

所以,近代中國“西學東漸”的路徑有問題,中國在帝國末期自高自大,但實際上已經不行了,洋人一打進來,立馬就土崩瓦解了。

於是,我們就開始被迫學習。但是在學習的時候,追求的是立竿見影,缺什麼就學什麼,而不是說從根本上學起。

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缺乏科學,中國近代又被迫學科學,這是我們的一個大的歷史背景。

綜上所述,有這三大誤解,是難以避免的。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2

片面的科學觀

那麼究竟什麼是科學?這要說到國人對科學的通常看法。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目前有兩個主流的看法:

第一:科學就是生產力。

小平同志當年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深入人心的,基本上沒有人反對,也是我們中國人普遍同意的。

第二:科學是一種智力成就。

意思是:科學是腦子聰明的人搞的。這也是中國人普遍的一個看法。所以,很多文科出身的人,總有自卑感,和這個是有一定關係的。

除此之外,什麼是科學?我們基本說不出來了。

我們對科學的看法,第一它是有力量的,第二它是聰明人搞的。基於此,所以我們都認為學科學是很好的,我們也往往祝福小寶寶,長大當個科學傢什麼的。

建國50週年慶典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彩車引人注目。

這兩個看法對不對?對!但是不全面。

第一,說科學就是生產力,這是一種誤解。

①把科學看作生產力,從起源來看是不對的。

19世紀以前,科學並不是生產力,也沒有產生任何推動生產力的作用。比如牛頓、伽利略、哥白尼的時代,更不要說在阿基米德的時代,科學都不是生產力。

"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前言:科學的理論等於正確的理論嗎?什麼是科學?科學精神的本質是什麼?功利主義的科學觀有哪些侷限?

本文為科學史家、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科學史系主任吳國盛的分享,主題為“什麼是科學”。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1

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及原因

今天,我們談論科學,我認為,國人對科學還有著三大誤解:

第一個誤解:科、技不分。

國人漢語裡面講科學,很容易變成科技,而講科技的時候,指的是技術。

所以當我們問,什麼是科學?往往得到的答案是什麼是科技。當問什麼是科技的時候,得到的答案常常是什麼是技術,科學這個概念就被忽略了。這是我們國人的漢語裡潛在的一個用法。

第二個誤解:對科學賦予過強的功利色彩。

由於我們科、技不分,所以我們所理解的科學,還是救國救民、治國安邦。總而言之,在我們的認知中,科學是作為工具出現的,而不是作為目標。

第三個誤解:過分強調字面的“分科”意思。

我們常常說,科學乃分科之學,比較強調“分科”。所以,我們的科學教育裡,就特別注重分科教育。

我們在讀大學的時候,就有文科、理科之分。而且通常從小學開始,我們就會說:這個孩子將來學理科合適,那個孩子將來學文科更合適。

這三種誤解從何而來?我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缺少科學的因素。

自古以來,我們都有自己一套對知識的看法。古代對知識的看法是什麼?就是:知識要有用。我們叫“學以致用”,這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

所以,我們更強調理論聯繫實際,強調學以致用。

比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到,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學習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升官發財,是學而優則仕。

所以,國人對知識的態度,有著極強的功利主義,把知識當做手段,而不是目標。如果你問一個孩子:讀書幹什麼?他若是說我就喜歡讀書,我們會稱他“死讀書,讀死書”。

所以,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沒有自身的獨立地位,因為他只是附在一個一個“皮”上的“毛”,古人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就這個意思。

知識分子沒有獨立地位,知識也沒有獨立地位,只具有功能性,這是第一個原因,中國文化本身並不鼓勵對知識持有一種超功利的立場。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有非常豐富和發達的技術傳統,但是卻沒有科學的傳統。所以我們就只能把科學理解成技術,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想象空間。

所以,從中國文化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原因:首先是對知識的態度是實用,其次是有技無科。

第二、國人接受近代西方科學的路徑和歷史遭遇很特別。

中國近代有兩次機會了解西方的科學,被稱為兩波“西學東漸”。

第一波“西學東漸”在明末清初。

第一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帶來了西方的科學。這是西方科學第一次到中國來,結果是什麼呢?

中國人民對宗教沒有興趣,對科學也沒有興趣。所以西方的傳教士在中國,混了大概100年,用了很多手段,最後被乾隆皇帝全部趕走了。

乾隆皇帝當時的看法是:我中華帝國地廣人多,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十分的豐富,自己可以管自己,用不著你們,你們回去吧。

所以第一次“西學東漸”就無疾而終了,沒有打仗,也沒有發生衝突。

本質上,國人對西方的科學文化,並沒有發自內心的喜歡,當然也沒有痛恨的意思,就是談不攏而已。

第二波“西學東漸”是1840年以後。

1840年以後的“西學東漸”,不再是由傳教士來中國,而是商人,背後跟著的是堅船利炮。中國不想跟對方建立平等貿易關係,對方就拿槍炮打開國門,逼迫你做。

這一次的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被迫進入了現代化進程的過程。

所以,中國人這一次學習西方的科學,首先是不情願的,但又無可奈何;其次,我們看上了西方人的堅船利炮。

所以洋務運動的口號是“師夷長技以制夷”,這也是近代中國對西方科學瞭解的一個主要態度。

到現在為止,儘管我們很多人批判這個口號不對,但是在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心目中、潛意識裡或者文化心理層面,這是我們對待西方科技的一個基本態度。學習洋人的技術來反制他們,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我們並不是真心喜歡這些外來的東西。

在中國歷史上,有沒有喜歡過外來的東西?有!唯一的一次就是佛教,而且佛教在中國被徹底的中國化了。

中華民族不是一個宗教民族,但是一個人要活著,得有宗教的情感滿足,所以中國人既然沒有自己的宗教,所以外來佛教就填補了這個空白。

佛教在中國,基本上是在和平的年代傳入,國人自己慢慢消化,最後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佛教,也就是漢傳佛教。

佛教雖然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一個宗教,但佛教的故鄉印度,已經逐漸沒有了佛教的地盤。

所以,近代中國“西學東漸”的路徑有問題,中國在帝國末期自高自大,但實際上已經不行了,洋人一打進來,立馬就土崩瓦解了。

於是,我們就開始被迫學習。但是在學習的時候,追求的是立竿見影,缺什麼就學什麼,而不是說從根本上學起。

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缺乏科學,中國近代又被迫學科學,這是我們的一個大的歷史背景。

綜上所述,有這三大誤解,是難以避免的。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2

片面的科學觀

那麼究竟什麼是科學?這要說到國人對科學的通常看法。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目前有兩個主流的看法:

第一:科學就是生產力。

小平同志當年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深入人心的,基本上沒有人反對,也是我們中國人普遍同意的。

第二:科學是一種智力成就。

意思是:科學是腦子聰明的人搞的。這也是中國人普遍的一個看法。所以,很多文科出身的人,總有自卑感,和這個是有一定關係的。

除此之外,什麼是科學?我們基本說不出來了。

我們對科學的看法,第一它是有力量的,第二它是聰明人搞的。基於此,所以我們都認為學科學是很好的,我們也往往祝福小寶寶,長大當個科學傢什麼的。

建國50週年慶典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彩車引人注目。

這兩個看法對不對?對!但是不全面。

第一,說科學就是生產力,這是一種誤解。

①把科學看作生產力,從起源來看是不對的。

19世紀以前,科學並不是生產力,也沒有產生任何推動生產力的作用。比如牛頓、伽利略、哥白尼的時代,更不要說在阿基米德的時代,科學都不是生產力。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說科學從未推動生產力,這當然是有點極端了,但它基本上沒有扮演生產力的角色,也就是說,它基本上是沒有用的。

所以,19世紀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科學的節點。我們想問題,不能大而化之,形成一個抽象的看法,好像一說科學,自古以來都是一樣的,就是生產力。這其實是19世紀以後的事,19世紀以後科學才成為生產力,但是之前不是的。

②科學裡的學科很多,有些科學是生產力,有些暫時不是。

有些科學將來有可能是,還有一些永遠不可能是。比方說純數學,它就不是。但純數學是不是科學,當然是科學。

那麼請問,它又不是生產力,將來也變成不了生產力,那怎麼叫科學呢?

所以,在中國人心目中,典型的科學家是誰?

比如錢學森,兩彈一星,增強國防實力,可以保衛國家。民間流傳,一個錢學森抵五個師,那才是我們中國人心目中真正的科學家形象。

還有袁隆平,他解決了我們的糧食問題,因為我們認為民以食為天,他也是典型的科學家形象。

那有人問:陳景潤是不是科學家呢?他一輩子在研究1+1的問題,後來我們聽說陳景潤為國爭光,有一個定理以他命名,為國爭光也算。

國人對科學的理解,要麼要為國爭光,要不然就解決吃飯,要麼可以保家衛國。既不能保家衛國、不能解決吃飯的問題,又不能為國爭光,那是不是科學?我們不清楚。

所以,把科學當作是生產力,這是一個誤解。但是,這個誤解是有道理的,因為國人是19世紀才開始學西方科學的。

第二,科學是一種智力或智商行為,毫無疑問是有道理的,但是片面的。

人類的智力水平,全世界各個地區基本上是平均的。但是為什麼中華民族有這麼多人口,產出的諾貝爾科學獎卻那麼少?

如果說科學僅僅是智力水平的話,我們會發現,中華民族的智力水平、資源是不少的。那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拿到諾貝爾科學獎就很少?

這個說法是講不通的。

中國人智力水平不差,總智力資源是全世界第一位的。但為什麼我們的諾貝爾獎得主很少?

對科學的種種誤解和不全面的理解,一直支配著中國人的科學觀。

"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前言:科學的理論等於正確的理論嗎?什麼是科學?科學精神的本質是什麼?功利主義的科學觀有哪些侷限?

本文為科學史家、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科學史系主任吳國盛的分享,主題為“什麼是科學”。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1

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及原因

今天,我們談論科學,我認為,國人對科學還有著三大誤解:

第一個誤解:科、技不分。

國人漢語裡面講科學,很容易變成科技,而講科技的時候,指的是技術。

所以當我們問,什麼是科學?往往得到的答案是什麼是科技。當問什麼是科技的時候,得到的答案常常是什麼是技術,科學這個概念就被忽略了。這是我們國人的漢語裡潛在的一個用法。

第二個誤解:對科學賦予過強的功利色彩。

由於我們科、技不分,所以我們所理解的科學,還是救國救民、治國安邦。總而言之,在我們的認知中,科學是作為工具出現的,而不是作為目標。

第三個誤解:過分強調字面的“分科”意思。

我們常常說,科學乃分科之學,比較強調“分科”。所以,我們的科學教育裡,就特別注重分科教育。

我們在讀大學的時候,就有文科、理科之分。而且通常從小學開始,我們就會說:這個孩子將來學理科合適,那個孩子將來學文科更合適。

這三種誤解從何而來?我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缺少科學的因素。

自古以來,我們都有自己一套對知識的看法。古代對知識的看法是什麼?就是:知識要有用。我們叫“學以致用”,這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

所以,我們更強調理論聯繫實際,強調學以致用。

比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到,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學習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升官發財,是學而優則仕。

所以,國人對知識的態度,有著極強的功利主義,把知識當做手段,而不是目標。如果你問一個孩子:讀書幹什麼?他若是說我就喜歡讀書,我們會稱他“死讀書,讀死書”。

所以,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沒有自身的獨立地位,因為他只是附在一個一個“皮”上的“毛”,古人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就這個意思。

知識分子沒有獨立地位,知識也沒有獨立地位,只具有功能性,這是第一個原因,中國文化本身並不鼓勵對知識持有一種超功利的立場。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有非常豐富和發達的技術傳統,但是卻沒有科學的傳統。所以我們就只能把科學理解成技術,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想象空間。

所以,從中國文化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原因:首先是對知識的態度是實用,其次是有技無科。

第二、國人接受近代西方科學的路徑和歷史遭遇很特別。

中國近代有兩次機會了解西方的科學,被稱為兩波“西學東漸”。

第一波“西學東漸”在明末清初。

第一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帶來了西方的科學。這是西方科學第一次到中國來,結果是什麼呢?

中國人民對宗教沒有興趣,對科學也沒有興趣。所以西方的傳教士在中國,混了大概100年,用了很多手段,最後被乾隆皇帝全部趕走了。

乾隆皇帝當時的看法是:我中華帝國地廣人多,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十分的豐富,自己可以管自己,用不著你們,你們回去吧。

所以第一次“西學東漸”就無疾而終了,沒有打仗,也沒有發生衝突。

本質上,國人對西方的科學文化,並沒有發自內心的喜歡,當然也沒有痛恨的意思,就是談不攏而已。

第二波“西學東漸”是1840年以後。

1840年以後的“西學東漸”,不再是由傳教士來中國,而是商人,背後跟著的是堅船利炮。中國不想跟對方建立平等貿易關係,對方就拿槍炮打開國門,逼迫你做。

這一次的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被迫進入了現代化進程的過程。

所以,中國人這一次學習西方的科學,首先是不情願的,但又無可奈何;其次,我們看上了西方人的堅船利炮。

所以洋務運動的口號是“師夷長技以制夷”,這也是近代中國對西方科學瞭解的一個主要態度。

到現在為止,儘管我們很多人批判這個口號不對,但是在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心目中、潛意識裡或者文化心理層面,這是我們對待西方科技的一個基本態度。學習洋人的技術來反制他們,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我們並不是真心喜歡這些外來的東西。

在中國歷史上,有沒有喜歡過外來的東西?有!唯一的一次就是佛教,而且佛教在中國被徹底的中國化了。

中華民族不是一個宗教民族,但是一個人要活著,得有宗教的情感滿足,所以中國人既然沒有自己的宗教,所以外來佛教就填補了這個空白。

佛教在中國,基本上是在和平的年代傳入,國人自己慢慢消化,最後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佛教,也就是漢傳佛教。

佛教雖然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一個宗教,但佛教的故鄉印度,已經逐漸沒有了佛教的地盤。

所以,近代中國“西學東漸”的路徑有問題,中國在帝國末期自高自大,但實際上已經不行了,洋人一打進來,立馬就土崩瓦解了。

於是,我們就開始被迫學習。但是在學習的時候,追求的是立竿見影,缺什麼就學什麼,而不是說從根本上學起。

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缺乏科學,中國近代又被迫學科學,這是我們的一個大的歷史背景。

綜上所述,有這三大誤解,是難以避免的。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2

片面的科學觀

那麼究竟什麼是科學?這要說到國人對科學的通常看法。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目前有兩個主流的看法:

第一:科學就是生產力。

小平同志當年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深入人心的,基本上沒有人反對,也是我們中國人普遍同意的。

第二:科學是一種智力成就。

意思是:科學是腦子聰明的人搞的。這也是中國人普遍的一個看法。所以,很多文科出身的人,總有自卑感,和這個是有一定關係的。

除此之外,什麼是科學?我們基本說不出來了。

我們對科學的看法,第一它是有力量的,第二它是聰明人搞的。基於此,所以我們都認為學科學是很好的,我們也往往祝福小寶寶,長大當個科學傢什麼的。

建國50週年慶典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彩車引人注目。

這兩個看法對不對?對!但是不全面。

第一,說科學就是生產力,這是一種誤解。

①把科學看作生產力,從起源來看是不對的。

19世紀以前,科學並不是生產力,也沒有產生任何推動生產力的作用。比如牛頓、伽利略、哥白尼的時代,更不要說在阿基米德的時代,科學都不是生產力。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說科學從未推動生產力,這當然是有點極端了,但它基本上沒有扮演生產力的角色,也就是說,它基本上是沒有用的。

所以,19世紀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科學的節點。我們想問題,不能大而化之,形成一個抽象的看法,好像一說科學,自古以來都是一樣的,就是生產力。這其實是19世紀以後的事,19世紀以後科學才成為生產力,但是之前不是的。

②科學裡的學科很多,有些科學是生產力,有些暫時不是。

有些科學將來有可能是,還有一些永遠不可能是。比方說純數學,它就不是。但純數學是不是科學,當然是科學。

那麼請問,它又不是生產力,將來也變成不了生產力,那怎麼叫科學呢?

所以,在中國人心目中,典型的科學家是誰?

比如錢學森,兩彈一星,增強國防實力,可以保衛國家。民間流傳,一個錢學森抵五個師,那才是我們中國人心目中真正的科學家形象。

還有袁隆平,他解決了我們的糧食問題,因為我們認為民以食為天,他也是典型的科學家形象。

那有人問:陳景潤是不是科學家呢?他一輩子在研究1+1的問題,後來我們聽說陳景潤為國爭光,有一個定理以他命名,為國爭光也算。

國人對科學的理解,要麼要為國爭光,要不然就解決吃飯,要麼可以保家衛國。既不能保家衛國、不能解決吃飯的問題,又不能為國爭光,那是不是科學?我們不清楚。

所以,把科學當作是生產力,這是一個誤解。但是,這個誤解是有道理的,因為國人是19世紀才開始學西方科學的。

第二,科學是一種智力或智商行為,毫無疑問是有道理的,但是片面的。

人類的智力水平,全世界各個地區基本上是平均的。但是為什麼中華民族有這麼多人口,產出的諾貝爾科學獎卻那麼少?

如果說科學僅僅是智力水平的話,我們會發現,中華民族的智力水平、資源是不少的。那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拿到諾貝爾科學獎就很少?

這個說法是講不通的。

中國人智力水平不差,總智力資源是全世界第一位的。但為什麼我們的諾貝爾獎得主很少?

對科學的種種誤解和不全面的理解,一直支配著中國人的科學觀。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3

科學的人文起源

我想從科學精神的起源,做一個比較新穎的闡釋。更準確的應該是科學的人文起源。

很多人會有一個偏見,認為科學和人文是兩個概念。所以我們經常說,當代的科學和人文相分裂的,既然分裂,那這兩個就是二元的,我們要二元並舉。

這個看法,實際上是一個派生的觀點,其實在根本意義上,人文比科學更重要,人文是根本。

我們探討科學的起緣,不能光從生產力和智力的角度出發,而應該從文化傳統的角度來看。

為什麼人文傳統應該作為理解科學的一個基本的入門?這是因人本身的獨特性使然。

人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人是哺乳動物,也是靈長類高級動物,但是人和所有一切動物的根本的區別在於,人是一種先天缺失的動物。

人是沒有規定性的,需要通過外在的文化來規定自己。我們知道,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特徵,一是直立行走,一是腦容量變大。

這兩種進化特徵,實際上是相互矛盾的。直立行走必然導致骨盆變窄,骨盆太窄,會影響婦女的生育,而人類的腦子卻變得越來越大。

我們知道,所有的動物裡面,只有人類有難產現象。在現代醫學發展之前,難產是人類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

我們通常都見過周邊的親人、朋友有難產現象發生,原因是什麼?就是直立行走和腦子變大之間的一個衝突。生物學上有一個關係:腦容量和人類胎兒的孕育期呈現的是線性關係。

腦容量越大,胎兒的孕育期越長,按照成年人的腦量,所對應的嬰兒的孕育期,應該是21個月。但是21個月的嬰兒腦袋太大了,根本生不出來。所以逐漸進化出一個非常獨特的手段,就是讓人類總體早產。

嬰兒還有一特點,生下來什麼都不能幹,基本上不具備人類的基本特徵。比如直立行走、語言,嬰兒是做不到的。

但是動物的胎兒生下來,很快就擁有了成體所擁有的幾乎所有秉性和能力。人類在生物學意義上,有先天的不足,也就是本能的缺失!

人類本能的缺失,除了生物學根據,同時也有哲學上的根據。

人類可以變成任何東西,比如把自己變成好人、從壞人變成高尚的人,從好人變成缺德的人。甚至可以使自己不是人。

在哲學意義上,人是一個“無”的存在,這種“無”的存在,就要求一種外在的東西來賦予,在成人的過程實際是一個文化交換的過程。

所以“人”和“文”之間,是一種相互構造的過程,我們常常把人文二字並稱。這是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人是一種有死亡意識的動物。

什麼叫死亡意識?就是你在活著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終有一死。有些動物是在快死的時候,才知道自己要死了。

這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生活那麼不容易,有死亡意識的動物,怎麼能夠讓自己繼續活著呢?

為什麼我們要堅韌不拔地活著?這就是一個哲學的問題。

所以我們研究科學、宗教、藝術,研究人類一些最基本的文化現象時,都要從人文結構來理解。

不從人文結構出發,是很難理解的。

那麼,科學的起源以及科學究竟是什麼?如果說人都要吃飯,所以要搞科學,這是很膚淺的想法。

研究科學的起源,要有一個基礎,最好的辦法,就是從研究中國人的人文結構開始。

"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前言:科學的理論等於正確的理論嗎?什麼是科學?科學精神的本質是什麼?功利主義的科學觀有哪些侷限?

本文為科學史家、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科學史系主任吳國盛的分享,主題為“什麼是科學”。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1

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及原因

今天,我們談論科學,我認為,國人對科學還有著三大誤解:

第一個誤解:科、技不分。

國人漢語裡面講科學,很容易變成科技,而講科技的時候,指的是技術。

所以當我們問,什麼是科學?往往得到的答案是什麼是科技。當問什麼是科技的時候,得到的答案常常是什麼是技術,科學這個概念就被忽略了。這是我們國人的漢語裡潛在的一個用法。

第二個誤解:對科學賦予過強的功利色彩。

由於我們科、技不分,所以我們所理解的科學,還是救國救民、治國安邦。總而言之,在我們的認知中,科學是作為工具出現的,而不是作為目標。

第三個誤解:過分強調字面的“分科”意思。

我們常常說,科學乃分科之學,比較強調“分科”。所以,我們的科學教育裡,就特別注重分科教育。

我們在讀大學的時候,就有文科、理科之分。而且通常從小學開始,我們就會說:這個孩子將來學理科合適,那個孩子將來學文科更合適。

這三種誤解從何而來?我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缺少科學的因素。

自古以來,我們都有自己一套對知識的看法。古代對知識的看法是什麼?就是:知識要有用。我們叫“學以致用”,這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

所以,我們更強調理論聯繫實際,強調學以致用。

比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到,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學習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升官發財,是學而優則仕。

所以,國人對知識的態度,有著極強的功利主義,把知識當做手段,而不是目標。如果你問一個孩子:讀書幹什麼?他若是說我就喜歡讀書,我們會稱他“死讀書,讀死書”。

所以,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沒有自身的獨立地位,因為他只是附在一個一個“皮”上的“毛”,古人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就這個意思。

知識分子沒有獨立地位,知識也沒有獨立地位,只具有功能性,這是第一個原因,中國文化本身並不鼓勵對知識持有一種超功利的立場。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有非常豐富和發達的技術傳統,但是卻沒有科學的傳統。所以我們就只能把科學理解成技術,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想象空間。

所以,從中國文化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原因:首先是對知識的態度是實用,其次是有技無科。

第二、國人接受近代西方科學的路徑和歷史遭遇很特別。

中國近代有兩次機會了解西方的科學,被稱為兩波“西學東漸”。

第一波“西學東漸”在明末清初。

第一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帶來了西方的科學。這是西方科學第一次到中國來,結果是什麼呢?

中國人民對宗教沒有興趣,對科學也沒有興趣。所以西方的傳教士在中國,混了大概100年,用了很多手段,最後被乾隆皇帝全部趕走了。

乾隆皇帝當時的看法是:我中華帝國地廣人多,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十分的豐富,自己可以管自己,用不著你們,你們回去吧。

所以第一次“西學東漸”就無疾而終了,沒有打仗,也沒有發生衝突。

本質上,國人對西方的科學文化,並沒有發自內心的喜歡,當然也沒有痛恨的意思,就是談不攏而已。

第二波“西學東漸”是1840年以後。

1840年以後的“西學東漸”,不再是由傳教士來中國,而是商人,背後跟著的是堅船利炮。中國不想跟對方建立平等貿易關係,對方就拿槍炮打開國門,逼迫你做。

這一次的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被迫進入了現代化進程的過程。

所以,中國人這一次學習西方的科學,首先是不情願的,但又無可奈何;其次,我們看上了西方人的堅船利炮。

所以洋務運動的口號是“師夷長技以制夷”,這也是近代中國對西方科學瞭解的一個主要態度。

到現在為止,儘管我們很多人批判這個口號不對,但是在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心目中、潛意識裡或者文化心理層面,這是我們對待西方科技的一個基本態度。學習洋人的技術來反制他們,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我們並不是真心喜歡這些外來的東西。

在中國歷史上,有沒有喜歡過外來的東西?有!唯一的一次就是佛教,而且佛教在中國被徹底的中國化了。

中華民族不是一個宗教民族,但是一個人要活著,得有宗教的情感滿足,所以中國人既然沒有自己的宗教,所以外來佛教就填補了這個空白。

佛教在中國,基本上是在和平的年代傳入,國人自己慢慢消化,最後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佛教,也就是漢傳佛教。

佛教雖然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一個宗教,但佛教的故鄉印度,已經逐漸沒有了佛教的地盤。

所以,近代中國“西學東漸”的路徑有問題,中國在帝國末期自高自大,但實際上已經不行了,洋人一打進來,立馬就土崩瓦解了。

於是,我們就開始被迫學習。但是在學習的時候,追求的是立竿見影,缺什麼就學什麼,而不是說從根本上學起。

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缺乏科學,中國近代又被迫學科學,這是我們的一個大的歷史背景。

綜上所述,有這三大誤解,是難以避免的。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2

片面的科學觀

那麼究竟什麼是科學?這要說到國人對科學的通常看法。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目前有兩個主流的看法:

第一:科學就是生產力。

小平同志當年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深入人心的,基本上沒有人反對,也是我們中國人普遍同意的。

第二:科學是一種智力成就。

意思是:科學是腦子聰明的人搞的。這也是中國人普遍的一個看法。所以,很多文科出身的人,總有自卑感,和這個是有一定關係的。

除此之外,什麼是科學?我們基本說不出來了。

我們對科學的看法,第一它是有力量的,第二它是聰明人搞的。基於此,所以我們都認為學科學是很好的,我們也往往祝福小寶寶,長大當個科學傢什麼的。

建國50週年慶典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彩車引人注目。

這兩個看法對不對?對!但是不全面。

第一,說科學就是生產力,這是一種誤解。

①把科學看作生產力,從起源來看是不對的。

19世紀以前,科學並不是生產力,也沒有產生任何推動生產力的作用。比如牛頓、伽利略、哥白尼的時代,更不要說在阿基米德的時代,科學都不是生產力。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說科學從未推動生產力,這當然是有點極端了,但它基本上沒有扮演生產力的角色,也就是說,它基本上是沒有用的。

所以,19世紀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科學的節點。我們想問題,不能大而化之,形成一個抽象的看法,好像一說科學,自古以來都是一樣的,就是生產力。這其實是19世紀以後的事,19世紀以後科學才成為生產力,但是之前不是的。

②科學裡的學科很多,有些科學是生產力,有些暫時不是。

有些科學將來有可能是,還有一些永遠不可能是。比方說純數學,它就不是。但純數學是不是科學,當然是科學。

那麼請問,它又不是生產力,將來也變成不了生產力,那怎麼叫科學呢?

所以,在中國人心目中,典型的科學家是誰?

比如錢學森,兩彈一星,增強國防實力,可以保衛國家。民間流傳,一個錢學森抵五個師,那才是我們中國人心目中真正的科學家形象。

還有袁隆平,他解決了我們的糧食問題,因為我們認為民以食為天,他也是典型的科學家形象。

那有人問:陳景潤是不是科學家呢?他一輩子在研究1+1的問題,後來我們聽說陳景潤為國爭光,有一個定理以他命名,為國爭光也算。

國人對科學的理解,要麼要為國爭光,要不然就解決吃飯,要麼可以保家衛國。既不能保家衛國、不能解決吃飯的問題,又不能為國爭光,那是不是科學?我們不清楚。

所以,把科學當作是生產力,這是一個誤解。但是,這個誤解是有道理的,因為國人是19世紀才開始學西方科學的。

第二,科學是一種智力或智商行為,毫無疑問是有道理的,但是片面的。

人類的智力水平,全世界各個地區基本上是平均的。但是為什麼中華民族有這麼多人口,產出的諾貝爾科學獎卻那麼少?

如果說科學僅僅是智力水平的話,我們會發現,中華民族的智力水平、資源是不少的。那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拿到諾貝爾科學獎就很少?

這個說法是講不通的。

中國人智力水平不差,總智力資源是全世界第一位的。但為什麼我們的諾貝爾獎得主很少?

對科學的種種誤解和不全面的理解,一直支配著中國人的科學觀。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3

科學的人文起源

我想從科學精神的起源,做一個比較新穎的闡釋。更準確的應該是科學的人文起源。

很多人會有一個偏見,認為科學和人文是兩個概念。所以我們經常說,當代的科學和人文相分裂的,既然分裂,那這兩個就是二元的,我們要二元並舉。

這個看法,實際上是一個派生的觀點,其實在根本意義上,人文比科學更重要,人文是根本。

我們探討科學的起緣,不能光從生產力和智力的角度出發,而應該從文化傳統的角度來看。

為什麼人文傳統應該作為理解科學的一個基本的入門?這是因人本身的獨特性使然。

人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人是哺乳動物,也是靈長類高級動物,但是人和所有一切動物的根本的區別在於,人是一種先天缺失的動物。

人是沒有規定性的,需要通過外在的文化來規定自己。我們知道,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特徵,一是直立行走,一是腦容量變大。

這兩種進化特徵,實際上是相互矛盾的。直立行走必然導致骨盆變窄,骨盆太窄,會影響婦女的生育,而人類的腦子卻變得越來越大。

我們知道,所有的動物裡面,只有人類有難產現象。在現代醫學發展之前,難產是人類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

我們通常都見過周邊的親人、朋友有難產現象發生,原因是什麼?就是直立行走和腦子變大之間的一個衝突。生物學上有一個關係:腦容量和人類胎兒的孕育期呈現的是線性關係。

腦容量越大,胎兒的孕育期越長,按照成年人的腦量,所對應的嬰兒的孕育期,應該是21個月。但是21個月的嬰兒腦袋太大了,根本生不出來。所以逐漸進化出一個非常獨特的手段,就是讓人類總體早產。

嬰兒還有一特點,生下來什麼都不能幹,基本上不具備人類的基本特徵。比如直立行走、語言,嬰兒是做不到的。

但是動物的胎兒生下來,很快就擁有了成體所擁有的幾乎所有秉性和能力。人類在生物學意義上,有先天的不足,也就是本能的缺失!

人類本能的缺失,除了生物學根據,同時也有哲學上的根據。

人類可以變成任何東西,比如把自己變成好人、從壞人變成高尚的人,從好人變成缺德的人。甚至可以使自己不是人。

在哲學意義上,人是一個“無”的存在,這種“無”的存在,就要求一種外在的東西來賦予,在成人的過程實際是一個文化交換的過程。

所以“人”和“文”之間,是一種相互構造的過程,我們常常把人文二字並稱。這是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人是一種有死亡意識的動物。

什麼叫死亡意識?就是你在活著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終有一死。有些動物是在快死的時候,才知道自己要死了。

這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生活那麼不容易,有死亡意識的動物,怎麼能夠讓自己繼續活著呢?

為什麼我們要堅韌不拔地活著?這就是一個哲學的問題。

所以我們研究科學、宗教、藝術,研究人類一些最基本的文化現象時,都要從人文結構來理解。

不從人文結構出發,是很難理解的。

那麼,科學的起源以及科學究竟是什麼?如果說人都要吃飯,所以要搞科學,這是很膚淺的想法。

研究科學的起源,要有一個基礎,最好的辦法,就是從研究中國人的人文結構開始。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4

沒有文化依賴的科學是不存在的

反觀西方的人文結構,我們能比較好地看清楚,為什麼科學只出現在古代的希臘,而沒有出現在古代的中國?

中國的文化我們稱之為農耕文化,雖然農業革命是全人類的一個普遍現象,在公元12000年以前,全人類就普遍發生著農業革命,後果有兩個:

一是糧食生產。

過去人類是直接吃自然界提供的現成的食物,農業革命改變了這個局面,人類開始自己生產糧食。

二是人類開始定居。

過去人類漂泊不定,逐食物而居,所以人類早期是沒有定居意識的。農耕文化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定居文化。

中華文化是一個非常徹底的農耕社會,遍觀整個中國文化,就是以農為本、以農為上、重農抑商。

我們講“士農工商”,士就是知識分子,第二就是農,最後才是工和商。

農耕社會與定居意識和文化有極強的關係。定居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終生不搬家,終生住一個地方,所以很容易跟土地關聯在一起。

中華文化有濃郁的鄉土意識,甚至離鄉不離土。

不搬家就促成了一個重要的一個概念——籍貫,中國人戶口本都有一個籍貫,籍貫就是你的祖籍。現在很多在年輕人已經不知道自己祖籍在哪,只是長輩講。

而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是不存在這個問題的。

鄉土意識和定居文化帶來了什麼後果?——它極大地決定了中國社會的結構。這個結構的基因是什麼?一句話:熟人社會。

"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前言:科學的理論等於正確的理論嗎?什麼是科學?科學精神的本質是什麼?功利主義的科學觀有哪些侷限?

本文為科學史家、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科學史系主任吳國盛的分享,主題為“什麼是科學”。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1

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及原因

今天,我們談論科學,我認為,國人對科學還有著三大誤解:

第一個誤解:科、技不分。

國人漢語裡面講科學,很容易變成科技,而講科技的時候,指的是技術。

所以當我們問,什麼是科學?往往得到的答案是什麼是科技。當問什麼是科技的時候,得到的答案常常是什麼是技術,科學這個概念就被忽略了。這是我們國人的漢語裡潛在的一個用法。

第二個誤解:對科學賦予過強的功利色彩。

由於我們科、技不分,所以我們所理解的科學,還是救國救民、治國安邦。總而言之,在我們的認知中,科學是作為工具出現的,而不是作為目標。

第三個誤解:過分強調字面的“分科”意思。

我們常常說,科學乃分科之學,比較強調“分科”。所以,我們的科學教育裡,就特別注重分科教育。

我們在讀大學的時候,就有文科、理科之分。而且通常從小學開始,我們就會說:這個孩子將來學理科合適,那個孩子將來學文科更合適。

這三種誤解從何而來?我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缺少科學的因素。

自古以來,我們都有自己一套對知識的看法。古代對知識的看法是什麼?就是:知識要有用。我們叫“學以致用”,這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

所以,我們更強調理論聯繫實際,強調學以致用。

比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到,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學習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升官發財,是學而優則仕。

所以,國人對知識的態度,有著極強的功利主義,把知識當做手段,而不是目標。如果你問一個孩子:讀書幹什麼?他若是說我就喜歡讀書,我們會稱他“死讀書,讀死書”。

所以,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沒有自身的獨立地位,因為他只是附在一個一個“皮”上的“毛”,古人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就這個意思。

知識分子沒有獨立地位,知識也沒有獨立地位,只具有功能性,這是第一個原因,中國文化本身並不鼓勵對知識持有一種超功利的立場。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有非常豐富和發達的技術傳統,但是卻沒有科學的傳統。所以我們就只能把科學理解成技術,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想象空間。

所以,從中國文化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原因:首先是對知識的態度是實用,其次是有技無科。

第二、國人接受近代西方科學的路徑和歷史遭遇很特別。

中國近代有兩次機會了解西方的科學,被稱為兩波“西學東漸”。

第一波“西學東漸”在明末清初。

第一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帶來了西方的科學。這是西方科學第一次到中國來,結果是什麼呢?

中國人民對宗教沒有興趣,對科學也沒有興趣。所以西方的傳教士在中國,混了大概100年,用了很多手段,最後被乾隆皇帝全部趕走了。

乾隆皇帝當時的看法是:我中華帝國地廣人多,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十分的豐富,自己可以管自己,用不著你們,你們回去吧。

所以第一次“西學東漸”就無疾而終了,沒有打仗,也沒有發生衝突。

本質上,國人對西方的科學文化,並沒有發自內心的喜歡,當然也沒有痛恨的意思,就是談不攏而已。

第二波“西學東漸”是1840年以後。

1840年以後的“西學東漸”,不再是由傳教士來中國,而是商人,背後跟著的是堅船利炮。中國不想跟對方建立平等貿易關係,對方就拿槍炮打開國門,逼迫你做。

這一次的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被迫進入了現代化進程的過程。

所以,中國人這一次學習西方的科學,首先是不情願的,但又無可奈何;其次,我們看上了西方人的堅船利炮。

所以洋務運動的口號是“師夷長技以制夷”,這也是近代中國對西方科學瞭解的一個主要態度。

到現在為止,儘管我們很多人批判這個口號不對,但是在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心目中、潛意識裡或者文化心理層面,這是我們對待西方科技的一個基本態度。學習洋人的技術來反制他們,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我們並不是真心喜歡這些外來的東西。

在中國歷史上,有沒有喜歡過外來的東西?有!唯一的一次就是佛教,而且佛教在中國被徹底的中國化了。

中華民族不是一個宗教民族,但是一個人要活著,得有宗教的情感滿足,所以中國人既然沒有自己的宗教,所以外來佛教就填補了這個空白。

佛教在中國,基本上是在和平的年代傳入,國人自己慢慢消化,最後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佛教,也就是漢傳佛教。

佛教雖然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一個宗教,但佛教的故鄉印度,已經逐漸沒有了佛教的地盤。

所以,近代中國“西學東漸”的路徑有問題,中國在帝國末期自高自大,但實際上已經不行了,洋人一打進來,立馬就土崩瓦解了。

於是,我們就開始被迫學習。但是在學習的時候,追求的是立竿見影,缺什麼就學什麼,而不是說從根本上學起。

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缺乏科學,中國近代又被迫學科學,這是我們的一個大的歷史背景。

綜上所述,有這三大誤解,是難以避免的。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2

片面的科學觀

那麼究竟什麼是科學?這要說到國人對科學的通常看法。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目前有兩個主流的看法:

第一:科學就是生產力。

小平同志當年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深入人心的,基本上沒有人反對,也是我們中國人普遍同意的。

第二:科學是一種智力成就。

意思是:科學是腦子聰明的人搞的。這也是中國人普遍的一個看法。所以,很多文科出身的人,總有自卑感,和這個是有一定關係的。

除此之外,什麼是科學?我們基本說不出來了。

我們對科學的看法,第一它是有力量的,第二它是聰明人搞的。基於此,所以我們都認為學科學是很好的,我們也往往祝福小寶寶,長大當個科學傢什麼的。

建國50週年慶典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彩車引人注目。

這兩個看法對不對?對!但是不全面。

第一,說科學就是生產力,這是一種誤解。

①把科學看作生產力,從起源來看是不對的。

19世紀以前,科學並不是生產力,也沒有產生任何推動生產力的作用。比如牛頓、伽利略、哥白尼的時代,更不要說在阿基米德的時代,科學都不是生產力。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說科學從未推動生產力,這當然是有點極端了,但它基本上沒有扮演生產力的角色,也就是說,它基本上是沒有用的。

所以,19世紀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科學的節點。我們想問題,不能大而化之,形成一個抽象的看法,好像一說科學,自古以來都是一樣的,就是生產力。這其實是19世紀以後的事,19世紀以後科學才成為生產力,但是之前不是的。

②科學裡的學科很多,有些科學是生產力,有些暫時不是。

有些科學將來有可能是,還有一些永遠不可能是。比方說純數學,它就不是。但純數學是不是科學,當然是科學。

那麼請問,它又不是生產力,將來也變成不了生產力,那怎麼叫科學呢?

所以,在中國人心目中,典型的科學家是誰?

比如錢學森,兩彈一星,增強國防實力,可以保衛國家。民間流傳,一個錢學森抵五個師,那才是我們中國人心目中真正的科學家形象。

還有袁隆平,他解決了我們的糧食問題,因為我們認為民以食為天,他也是典型的科學家形象。

那有人問:陳景潤是不是科學家呢?他一輩子在研究1+1的問題,後來我們聽說陳景潤為國爭光,有一個定理以他命名,為國爭光也算。

國人對科學的理解,要麼要為國爭光,要不然就解決吃飯,要麼可以保家衛國。既不能保家衛國、不能解決吃飯的問題,又不能為國爭光,那是不是科學?我們不清楚。

所以,把科學當作是生產力,這是一個誤解。但是,這個誤解是有道理的,因為國人是19世紀才開始學西方科學的。

第二,科學是一種智力或智商行為,毫無疑問是有道理的,但是片面的。

人類的智力水平,全世界各個地區基本上是平均的。但是為什麼中華民族有這麼多人口,產出的諾貝爾科學獎卻那麼少?

如果說科學僅僅是智力水平的話,我們會發現,中華民族的智力水平、資源是不少的。那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拿到諾貝爾科學獎就很少?

這個說法是講不通的。

中國人智力水平不差,總智力資源是全世界第一位的。但為什麼我們的諾貝爾獎得主很少?

對科學的種種誤解和不全面的理解,一直支配著中國人的科學觀。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3

科學的人文起源

我想從科學精神的起源,做一個比較新穎的闡釋。更準確的應該是科學的人文起源。

很多人會有一個偏見,認為科學和人文是兩個概念。所以我們經常說,當代的科學和人文相分裂的,既然分裂,那這兩個就是二元的,我們要二元並舉。

這個看法,實際上是一個派生的觀點,其實在根本意義上,人文比科學更重要,人文是根本。

我們探討科學的起緣,不能光從生產力和智力的角度出發,而應該從文化傳統的角度來看。

為什麼人文傳統應該作為理解科學的一個基本的入門?這是因人本身的獨特性使然。

人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人是哺乳動物,也是靈長類高級動物,但是人和所有一切動物的根本的區別在於,人是一種先天缺失的動物。

人是沒有規定性的,需要通過外在的文化來規定自己。我們知道,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特徵,一是直立行走,一是腦容量變大。

這兩種進化特徵,實際上是相互矛盾的。直立行走必然導致骨盆變窄,骨盆太窄,會影響婦女的生育,而人類的腦子卻變得越來越大。

我們知道,所有的動物裡面,只有人類有難產現象。在現代醫學發展之前,難產是人類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

我們通常都見過周邊的親人、朋友有難產現象發生,原因是什麼?就是直立行走和腦子變大之間的一個衝突。生物學上有一個關係:腦容量和人類胎兒的孕育期呈現的是線性關係。

腦容量越大,胎兒的孕育期越長,按照成年人的腦量,所對應的嬰兒的孕育期,應該是21個月。但是21個月的嬰兒腦袋太大了,根本生不出來。所以逐漸進化出一個非常獨特的手段,就是讓人類總體早產。

嬰兒還有一特點,生下來什麼都不能幹,基本上不具備人類的基本特徵。比如直立行走、語言,嬰兒是做不到的。

但是動物的胎兒生下來,很快就擁有了成體所擁有的幾乎所有秉性和能力。人類在生物學意義上,有先天的不足,也就是本能的缺失!

人類本能的缺失,除了生物學根據,同時也有哲學上的根據。

人類可以變成任何東西,比如把自己變成好人、從壞人變成高尚的人,從好人變成缺德的人。甚至可以使自己不是人。

在哲學意義上,人是一個“無”的存在,這種“無”的存在,就要求一種外在的東西來賦予,在成人的過程實際是一個文化交換的過程。

所以“人”和“文”之間,是一種相互構造的過程,我們常常把人文二字並稱。這是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人是一種有死亡意識的動物。

什麼叫死亡意識?就是你在活著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終有一死。有些動物是在快死的時候,才知道自己要死了。

這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生活那麼不容易,有死亡意識的動物,怎麼能夠讓自己繼續活著呢?

為什麼我們要堅韌不拔地活著?這就是一個哲學的問題。

所以我們研究科學、宗教、藝術,研究人類一些最基本的文化現象時,都要從人文結構來理解。

不從人文結構出發,是很難理解的。

那麼,科學的起源以及科學究竟是什麼?如果說人都要吃飯,所以要搞科學,這是很膚淺的想法。

研究科學的起源,要有一個基礎,最好的辦法,就是從研究中國人的人文結構開始。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4

沒有文化依賴的科學是不存在的

反觀西方的人文結構,我們能比較好地看清楚,為什麼科學只出現在古代的希臘,而沒有出現在古代的中國?

中國的文化我們稱之為農耕文化,雖然農業革命是全人類的一個普遍現象,在公元12000年以前,全人類就普遍發生著農業革命,後果有兩個:

一是糧食生產。

過去人類是直接吃自然界提供的現成的食物,農業革命改變了這個局面,人類開始自己生產糧食。

二是人類開始定居。

過去人類漂泊不定,逐食物而居,所以人類早期是沒有定居意識的。農耕文化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定居文化。

中華文化是一個非常徹底的農耕社會,遍觀整個中國文化,就是以農為本、以農為上、重農抑商。

我們講“士農工商”,士就是知識分子,第二就是農,最後才是工和商。

農耕社會與定居意識和文化有極強的關係。定居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終生不搬家,終生住一個地方,所以很容易跟土地關聯在一起。

中華文化有濃郁的鄉土意識,甚至離鄉不離土。

不搬家就促成了一個重要的一個概念——籍貫,中國人戶口本都有一個籍貫,籍貫就是你的祖籍。現在很多在年輕人已經不知道自己祖籍在哪,只是長輩講。

而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是不存在這個問題的。

鄉土意識和定居文化帶來了什麼後果?——它極大地決定了中國社會的結構。這個結構的基因是什麼?一句話:熟人社會。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費孝通的《鄉土中國》

所以文化的核心是以血緣關係或者準血緣關係發展起來的一整套社會關係。

這種非常強大的血緣文化,必然會形成我們對“人”的理解。任何一種文化之所以是一種獨立的文化,主要在於能夠給你提供一套人性理想和一套達成人性理想的方法。

在我們中國文化裡面,什麼是人?儒家做了一個高度的概括:仁者,人也。

仁就構成了中國主流文化,我們對人的根本理解,是仁愛。仁愛不是指兩性之愛,也不是西方基督教倡導的人人平等。它是基於血緣關係的愛,也就是說,核心是親子之愛。

所以中國式的“愛”有兩個特點:

第一,它的核心是建立在血緣關係上的。

第二,愛是有差等的。

但是,在西方社會裡,農耕文化從來沒有成為主流,不同於我們的農耕文明,西方文明是混雜的。

嚴格來講,西方文明是兩“希”文明,一是希臘,一是希伯來。

希臘文明,提供的是一種科學文明。而希伯來文明提供的是一種信仰和宗教。這兩個文明儘管有很大差異,但跟我們相比,它們還是有很多共同點。

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它們都不是典型的農耕社會。

希伯來人生來到處漂泊,所以商貿的氣息比較濃。而希臘半島土地貧瘠,希臘人缺少糧食,也需要與別人交換。

愛琴海地區非常適合航海,所以希臘民族是一個航海的民族。所以,跟我們比,遷徙是他們的常態。因此,他們有很多英雄的史詩,而中國沒有。

我們的詩集裡,寫的都是家門口的事;而荷馬史詩,寫的往往是遠征的故事。

這就構成了一個基本的對立:我們是定居文化,他們是遷徙文化。遷徙文化的本質是什麼?就是生人文化。我們知道,熟人之間可以根據血緣關係來構造,那麼生人之間如何構造關係?——契約。

契約是西方文明一個很大的特點。

如果說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仁愛,那麼請問西方文明的核心是什麼?兩個字——自由!對於他們而言,判斷一個人是不是人,一個基本標準就是:你有沒有能力訂約,有沒有能力守約?

訂約和守約,成為衡量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標誌。

一個要訂約的人,首先他必須是一個能夠為自己負責的人。一個什麼樣的人能夠自己負責,當然是一個自由人。在西方人看來自由,就相當於我們講仁愛。

那什麼是自由?我們通過自由能夠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怎麼樣培養一個人的自由?

希臘人給出了一個完整的回答,就是通過科學獲得自由。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科學的由來是什麼?科學最開始根本和發展生產力沒有關係,甚至跟個人智商也沒有關係,它首先指的是一種對人性的培養方式,通過科學的方式,來發展一整套的自由人性,這是希臘科學的一個重要的起源。

所以,科學是高度依賴於文化,沒有文化依賴,科學是不存在的。

希臘科學有一個根本的特點,我稱之為:高調宣揚自己的無功利特徵,是為了自身目的而存在的一類知識。

亞里士多德曾經把科學分成三大類:

第一類是經驗,叫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識,就是你會做,但不知道為什麼。

第二類知識叫做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是為技藝。

對於中國人來講,知識的來源是經驗,從經驗中來,到經驗中去。我們通過經驗,進行概括總結和歸納,形成一般化的理論,然後又反過來指導經驗,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對知識的理解。

可是,亞里士多德在此兩類知識之外還提出第三類知識,即科學。作為科學的知識是什麼?是沒有用的知識,是那個自己為自己而存在的知識。能夠為自己存在的知識,肯定是無用的知識。

任何知識,你強調它有用,那就是貶低它,把它變成了手段,所以希臘人說,真正的知識、最高的知識就稱之為科學,它一定是無用的,所以希臘人高調宣揚知識的無用特徵。

因為只有知識本身是無用的,才能夠真正做到自由,才能真正做到為自身的目的而存在。一個人要訓練自己有一顆自由的心靈,就必須學習那些無用的知識,而有用的知識最好不要學。

那麼,無用的科學是什麼,什麼東西能搞成無用的?

這就進入到希臘科學的第二大特徵:它是一種內在性科學,一種自我推演、自我演繹的科學,它是論證的,證明的。

為什麼只有希臘人才了搞出演繹科學,我們中國人卻沒有?

中國人的知識都是有用的知識,和一切古文明國家一樣,都有知識分子階層掌管知識,但他們統統服務於皇室、服務於國家。

要幫皇帝記賬,要幫皇帝寫文書、寫歷史。總而言之,古代的知識分子階層,知識統統都是有目的性的,只有希臘民族做了“無用的知識”這個類型。

目的是什麼?就是要服務於自由的需要。

無用的知識怎麼建構?我們都知道,有用的知識是從實踐、經驗中來的,但無用的知識,就不是從實踐中來的。

無用的知識,是通過推理和演繹得來的。所以希臘的知識是一種關於永恆不變的真理推演的知識。

這一切構成了希臘科學的前提,這些前提恰好也是希臘科學一個非常內在的特徵。所以希臘的科學,有兩大特徵:

第一個是無用;第二是內在推演。

它不是經驗科學,而是超經驗科學。希臘科學分成兩大類,年輕人先學數學,年長一點了學哲學。

很多中國人覺得很奇怪,希臘人怎麼對數學那麼熱愛,好像他們腦子不一樣,其實這是個誤解。

希臘人所謂的數學,並不是我們今天的理解。在希臘文裡,它的本意是指能學能教的東西,相當於中國人的啟蒙教育。

柏拉圖說,我們只能學習那些我們本來就懂的東西,之所以還需要學,只是因為本來就懂的,後來忘了,所以學習就是回憶。

希臘的科學始終強調,知識是為自己所擁有,是人內在固有的。學習不過就是把內在固有的東西回憶起來而已。

所以希臘人學數學,其實不是我們所說的僅僅學計算,而是學習對事物內在理路的推理能力。

第一是學算術、第二是學幾何、第三是學音樂、第四個是學天文,這是希臘數學的四科。

現代科學家或多或少都是畢達哥拉斯主義者,尤其IT行業的人,通常都信奉畢達哥拉斯主義。什麼是畢達哥拉斯主義?就是“數即萬物,萬物即數”。

"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前言:科學的理論等於正確的理論嗎?什麼是科學?科學精神的本質是什麼?功利主義的科學觀有哪些侷限?

本文為科學史家、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科學史系主任吳國盛的分享,主題為“什麼是科學”。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1

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及原因

今天,我們談論科學,我認為,國人對科學還有著三大誤解:

第一個誤解:科、技不分。

國人漢語裡面講科學,很容易變成科技,而講科技的時候,指的是技術。

所以當我們問,什麼是科學?往往得到的答案是什麼是科技。當問什麼是科技的時候,得到的答案常常是什麼是技術,科學這個概念就被忽略了。這是我們國人的漢語裡潛在的一個用法。

第二個誤解:對科學賦予過強的功利色彩。

由於我們科、技不分,所以我們所理解的科學,還是救國救民、治國安邦。總而言之,在我們的認知中,科學是作為工具出現的,而不是作為目標。

第三個誤解:過分強調字面的“分科”意思。

我們常常說,科學乃分科之學,比較強調“分科”。所以,我們的科學教育裡,就特別注重分科教育。

我們在讀大學的時候,就有文科、理科之分。而且通常從小學開始,我們就會說:這個孩子將來學理科合適,那個孩子將來學文科更合適。

這三種誤解從何而來?我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缺少科學的因素。

自古以來,我們都有自己一套對知識的看法。古代對知識的看法是什麼?就是:知識要有用。我們叫“學以致用”,這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

所以,我們更強調理論聯繫實際,強調學以致用。

比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到,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學習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升官發財,是學而優則仕。

所以,國人對知識的態度,有著極強的功利主義,把知識當做手段,而不是目標。如果你問一個孩子:讀書幹什麼?他若是說我就喜歡讀書,我們會稱他“死讀書,讀死書”。

所以,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沒有自身的獨立地位,因為他只是附在一個一個“皮”上的“毛”,古人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就這個意思。

知識分子沒有獨立地位,知識也沒有獨立地位,只具有功能性,這是第一個原因,中國文化本身並不鼓勵對知識持有一種超功利的立場。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有非常豐富和發達的技術傳統,但是卻沒有科學的傳統。所以我們就只能把科學理解成技術,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想象空間。

所以,從中國文化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原因:首先是對知識的態度是實用,其次是有技無科。

第二、國人接受近代西方科學的路徑和歷史遭遇很特別。

中國近代有兩次機會了解西方的科學,被稱為兩波“西學東漸”。

第一波“西學東漸”在明末清初。

第一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帶來了西方的科學。這是西方科學第一次到中國來,結果是什麼呢?

中國人民對宗教沒有興趣,對科學也沒有興趣。所以西方的傳教士在中國,混了大概100年,用了很多手段,最後被乾隆皇帝全部趕走了。

乾隆皇帝當時的看法是:我中華帝國地廣人多,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十分的豐富,自己可以管自己,用不著你們,你們回去吧。

所以第一次“西學東漸”就無疾而終了,沒有打仗,也沒有發生衝突。

本質上,國人對西方的科學文化,並沒有發自內心的喜歡,當然也沒有痛恨的意思,就是談不攏而已。

第二波“西學東漸”是1840年以後。

1840年以後的“西學東漸”,不再是由傳教士來中國,而是商人,背後跟著的是堅船利炮。中國不想跟對方建立平等貿易關係,對方就拿槍炮打開國門,逼迫你做。

這一次的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被迫進入了現代化進程的過程。

所以,中國人這一次學習西方的科學,首先是不情願的,但又無可奈何;其次,我們看上了西方人的堅船利炮。

所以洋務運動的口號是“師夷長技以制夷”,這也是近代中國對西方科學瞭解的一個主要態度。

到現在為止,儘管我們很多人批判這個口號不對,但是在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心目中、潛意識裡或者文化心理層面,這是我們對待西方科技的一個基本態度。學習洋人的技術來反制他們,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我們並不是真心喜歡這些外來的東西。

在中國歷史上,有沒有喜歡過外來的東西?有!唯一的一次就是佛教,而且佛教在中國被徹底的中國化了。

中華民族不是一個宗教民族,但是一個人要活著,得有宗教的情感滿足,所以中國人既然沒有自己的宗教,所以外來佛教就填補了這個空白。

佛教在中國,基本上是在和平的年代傳入,國人自己慢慢消化,最後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佛教,也就是漢傳佛教。

佛教雖然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一個宗教,但佛教的故鄉印度,已經逐漸沒有了佛教的地盤。

所以,近代中國“西學東漸”的路徑有問題,中國在帝國末期自高自大,但實際上已經不行了,洋人一打進來,立馬就土崩瓦解了。

於是,我們就開始被迫學習。但是在學習的時候,追求的是立竿見影,缺什麼就學什麼,而不是說從根本上學起。

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缺乏科學,中國近代又被迫學科學,這是我們的一個大的歷史背景。

綜上所述,有這三大誤解,是難以避免的。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2

片面的科學觀

那麼究竟什麼是科學?這要說到國人對科學的通常看法。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目前有兩個主流的看法:

第一:科學就是生產力。

小平同志當年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深入人心的,基本上沒有人反對,也是我們中國人普遍同意的。

第二:科學是一種智力成就。

意思是:科學是腦子聰明的人搞的。這也是中國人普遍的一個看法。所以,很多文科出身的人,總有自卑感,和這個是有一定關係的。

除此之外,什麼是科學?我們基本說不出來了。

我們對科學的看法,第一它是有力量的,第二它是聰明人搞的。基於此,所以我們都認為學科學是很好的,我們也往往祝福小寶寶,長大當個科學傢什麼的。

建國50週年慶典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彩車引人注目。

這兩個看法對不對?對!但是不全面。

第一,說科學就是生產力,這是一種誤解。

①把科學看作生產力,從起源來看是不對的。

19世紀以前,科學並不是生產力,也沒有產生任何推動生產力的作用。比如牛頓、伽利略、哥白尼的時代,更不要說在阿基米德的時代,科學都不是生產力。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說科學從未推動生產力,這當然是有點極端了,但它基本上沒有扮演生產力的角色,也就是說,它基本上是沒有用的。

所以,19世紀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科學的節點。我們想問題,不能大而化之,形成一個抽象的看法,好像一說科學,自古以來都是一樣的,就是生產力。這其實是19世紀以後的事,19世紀以後科學才成為生產力,但是之前不是的。

②科學裡的學科很多,有些科學是生產力,有些暫時不是。

有些科學將來有可能是,還有一些永遠不可能是。比方說純數學,它就不是。但純數學是不是科學,當然是科學。

那麼請問,它又不是生產力,將來也變成不了生產力,那怎麼叫科學呢?

所以,在中國人心目中,典型的科學家是誰?

比如錢學森,兩彈一星,增強國防實力,可以保衛國家。民間流傳,一個錢學森抵五個師,那才是我們中國人心目中真正的科學家形象。

還有袁隆平,他解決了我們的糧食問題,因為我們認為民以食為天,他也是典型的科學家形象。

那有人問:陳景潤是不是科學家呢?他一輩子在研究1+1的問題,後來我們聽說陳景潤為國爭光,有一個定理以他命名,為國爭光也算。

國人對科學的理解,要麼要為國爭光,要不然就解決吃飯,要麼可以保家衛國。既不能保家衛國、不能解決吃飯的問題,又不能為國爭光,那是不是科學?我們不清楚。

所以,把科學當作是生產力,這是一個誤解。但是,這個誤解是有道理的,因為國人是19世紀才開始學西方科學的。

第二,科學是一種智力或智商行為,毫無疑問是有道理的,但是片面的。

人類的智力水平,全世界各個地區基本上是平均的。但是為什麼中華民族有這麼多人口,產出的諾貝爾科學獎卻那麼少?

如果說科學僅僅是智力水平的話,我們會發現,中華民族的智力水平、資源是不少的。那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拿到諾貝爾科學獎就很少?

這個說法是講不通的。

中國人智力水平不差,總智力資源是全世界第一位的。但為什麼我們的諾貝爾獎得主很少?

對科學的種種誤解和不全面的理解,一直支配著中國人的科學觀。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3

科學的人文起源

我想從科學精神的起源,做一個比較新穎的闡釋。更準確的應該是科學的人文起源。

很多人會有一個偏見,認為科學和人文是兩個概念。所以我們經常說,當代的科學和人文相分裂的,既然分裂,那這兩個就是二元的,我們要二元並舉。

這個看法,實際上是一個派生的觀點,其實在根本意義上,人文比科學更重要,人文是根本。

我們探討科學的起緣,不能光從生產力和智力的角度出發,而應該從文化傳統的角度來看。

為什麼人文傳統應該作為理解科學的一個基本的入門?這是因人本身的獨特性使然。

人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人是哺乳動物,也是靈長類高級動物,但是人和所有一切動物的根本的區別在於,人是一種先天缺失的動物。

人是沒有規定性的,需要通過外在的文化來規定自己。我們知道,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特徵,一是直立行走,一是腦容量變大。

這兩種進化特徵,實際上是相互矛盾的。直立行走必然導致骨盆變窄,骨盆太窄,會影響婦女的生育,而人類的腦子卻變得越來越大。

我們知道,所有的動物裡面,只有人類有難產現象。在現代醫學發展之前,難產是人類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

我們通常都見過周邊的親人、朋友有難產現象發生,原因是什麼?就是直立行走和腦子變大之間的一個衝突。生物學上有一個關係:腦容量和人類胎兒的孕育期呈現的是線性關係。

腦容量越大,胎兒的孕育期越長,按照成年人的腦量,所對應的嬰兒的孕育期,應該是21個月。但是21個月的嬰兒腦袋太大了,根本生不出來。所以逐漸進化出一個非常獨特的手段,就是讓人類總體早產。

嬰兒還有一特點,生下來什麼都不能幹,基本上不具備人類的基本特徵。比如直立行走、語言,嬰兒是做不到的。

但是動物的胎兒生下來,很快就擁有了成體所擁有的幾乎所有秉性和能力。人類在生物學意義上,有先天的不足,也就是本能的缺失!

人類本能的缺失,除了生物學根據,同時也有哲學上的根據。

人類可以變成任何東西,比如把自己變成好人、從壞人變成高尚的人,從好人變成缺德的人。甚至可以使自己不是人。

在哲學意義上,人是一個“無”的存在,這種“無”的存在,就要求一種外在的東西來賦予,在成人的過程實際是一個文化交換的過程。

所以“人”和“文”之間,是一種相互構造的過程,我們常常把人文二字並稱。這是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人是一種有死亡意識的動物。

什麼叫死亡意識?就是你在活著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終有一死。有些動物是在快死的時候,才知道自己要死了。

這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生活那麼不容易,有死亡意識的動物,怎麼能夠讓自己繼續活著呢?

為什麼我們要堅韌不拔地活著?這就是一個哲學的問題。

所以我們研究科學、宗教、藝術,研究人類一些最基本的文化現象時,都要從人文結構來理解。

不從人文結構出發,是很難理解的。

那麼,科學的起源以及科學究竟是什麼?如果說人都要吃飯,所以要搞科學,這是很膚淺的想法。

研究科學的起源,要有一個基礎,最好的辦法,就是從研究中國人的人文結構開始。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04

沒有文化依賴的科學是不存在的

反觀西方的人文結構,我們能比較好地看清楚,為什麼科學只出現在古代的希臘,而沒有出現在古代的中國?

中國的文化我們稱之為農耕文化,雖然農業革命是全人類的一個普遍現象,在公元12000年以前,全人類就普遍發生著農業革命,後果有兩個:

一是糧食生產。

過去人類是直接吃自然界提供的現成的食物,農業革命改變了這個局面,人類開始自己生產糧食。

二是人類開始定居。

過去人類漂泊不定,逐食物而居,所以人類早期是沒有定居意識的。農耕文化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定居文化。

中華文化是一個非常徹底的農耕社會,遍觀整個中國文化,就是以農為本、以農為上、重農抑商。

我們講“士農工商”,士就是知識分子,第二就是農,最後才是工和商。

農耕社會與定居意識和文化有極強的關係。定居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終生不搬家,終生住一個地方,所以很容易跟土地關聯在一起。

中華文化有濃郁的鄉土意識,甚至離鄉不離土。

不搬家就促成了一個重要的一個概念——籍貫,中國人戶口本都有一個籍貫,籍貫就是你的祖籍。現在很多在年輕人已經不知道自己祖籍在哪,只是長輩講。

而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是不存在這個問題的。

鄉土意識和定居文化帶來了什麼後果?——它極大地決定了中國社會的結構。這個結構的基因是什麼?一句話:熟人社會。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費孝通的《鄉土中國》

所以文化的核心是以血緣關係或者準血緣關係發展起來的一整套社會關係。

這種非常強大的血緣文化,必然會形成我們對“人”的理解。任何一種文化之所以是一種獨立的文化,主要在於能夠給你提供一套人性理想和一套達成人性理想的方法。

在我們中國文化裡面,什麼是人?儒家做了一個高度的概括:仁者,人也。

仁就構成了中國主流文化,我們對人的根本理解,是仁愛。仁愛不是指兩性之愛,也不是西方基督教倡導的人人平等。它是基於血緣關係的愛,也就是說,核心是親子之愛。

所以中國式的“愛”有兩個特點:

第一,它的核心是建立在血緣關係上的。

第二,愛是有差等的。

但是,在西方社會裡,農耕文化從來沒有成為主流,不同於我們的農耕文明,西方文明是混雜的。

嚴格來講,西方文明是兩“希”文明,一是希臘,一是希伯來。

希臘文明,提供的是一種科學文明。而希伯來文明提供的是一種信仰和宗教。這兩個文明儘管有很大差異,但跟我們相比,它們還是有很多共同點。

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它們都不是典型的農耕社會。

希伯來人生來到處漂泊,所以商貿的氣息比較濃。而希臘半島土地貧瘠,希臘人缺少糧食,也需要與別人交換。

愛琴海地區非常適合航海,所以希臘民族是一個航海的民族。所以,跟我們比,遷徙是他們的常態。因此,他們有很多英雄的史詩,而中國沒有。

我們的詩集裡,寫的都是家門口的事;而荷馬史詩,寫的往往是遠征的故事。

這就構成了一個基本的對立:我們是定居文化,他們是遷徙文化。遷徙文化的本質是什麼?就是生人文化。我們知道,熟人之間可以根據血緣關係來構造,那麼生人之間如何構造關係?——契約。

契約是西方文明一個很大的特點。

如果說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仁愛,那麼請問西方文明的核心是什麼?兩個字——自由!對於他們而言,判斷一個人是不是人,一個基本標準就是:你有沒有能力訂約,有沒有能力守約?

訂約和守約,成為衡量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標誌。

一個要訂約的人,首先他必須是一個能夠為自己負責的人。一個什麼樣的人能夠自己負責,當然是一個自由人。在西方人看來自由,就相當於我們講仁愛。

那什麼是自由?我們通過自由能夠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怎麼樣培養一個人的自由?

希臘人給出了一個完整的回答,就是通過科學獲得自由。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科學的由來是什麼?科學最開始根本和發展生產力沒有關係,甚至跟個人智商也沒有關係,它首先指的是一種對人性的培養方式,通過科學的方式,來發展一整套的自由人性,這是希臘科學的一個重要的起源。

所以,科學是高度依賴於文化,沒有文化依賴,科學是不存在的。

希臘科學有一個根本的特點,我稱之為:高調宣揚自己的無功利特徵,是為了自身目的而存在的一類知識。

亞里士多德曾經把科學分成三大類:

第一類是經驗,叫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識,就是你會做,但不知道為什麼。

第二類知識叫做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是為技藝。

對於中國人來講,知識的來源是經驗,從經驗中來,到經驗中去。我們通過經驗,進行概括總結和歸納,形成一般化的理論,然後又反過來指導經驗,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對知識的理解。

可是,亞里士多德在此兩類知識之外還提出第三類知識,即科學。作為科學的知識是什麼?是沒有用的知識,是那個自己為自己而存在的知識。能夠為自己存在的知識,肯定是無用的知識。

任何知識,你強調它有用,那就是貶低它,把它變成了手段,所以希臘人說,真正的知識、最高的知識就稱之為科學,它一定是無用的,所以希臘人高調宣揚知識的無用特徵。

因為只有知識本身是無用的,才能夠真正做到自由,才能真正做到為自身的目的而存在。一個人要訓練自己有一顆自由的心靈,就必須學習那些無用的知識,而有用的知識最好不要學。

那麼,無用的科學是什麼,什麼東西能搞成無用的?

這就進入到希臘科學的第二大特徵:它是一種內在性科學,一種自我推演、自我演繹的科學,它是論證的,證明的。

為什麼只有希臘人才了搞出演繹科學,我們中國人卻沒有?

中國人的知識都是有用的知識,和一切古文明國家一樣,都有知識分子階層掌管知識,但他們統統服務於皇室、服務於國家。

要幫皇帝記賬,要幫皇帝寫文書、寫歷史。總而言之,古代的知識分子階層,知識統統都是有目的性的,只有希臘民族做了“無用的知識”這個類型。

目的是什麼?就是要服務於自由的需要。

無用的知識怎麼建構?我們都知道,有用的知識是從實踐、經驗中來的,但無用的知識,就不是從實踐中來的。

無用的知識,是通過推理和演繹得來的。所以希臘的知識是一種關於永恆不變的真理推演的知識。

這一切構成了希臘科學的前提,這些前提恰好也是希臘科學一個非常內在的特徵。所以希臘的科學,有兩大特徵:

第一個是無用;第二是內在推演。

它不是經驗科學,而是超經驗科學。希臘科學分成兩大類,年輕人先學數學,年長一點了學哲學。

很多中國人覺得很奇怪,希臘人怎麼對數學那麼熱愛,好像他們腦子不一樣,其實這是個誤解。

希臘人所謂的數學,並不是我們今天的理解。在希臘文裡,它的本意是指能學能教的東西,相當於中國人的啟蒙教育。

柏拉圖說,我們只能學習那些我們本來就懂的東西,之所以還需要學,只是因為本來就懂的,後來忘了,所以學習就是回憶。

希臘的科學始終強調,知識是為自己所擁有,是人內在固有的。學習不過就是把內在固有的東西回憶起來而已。

所以希臘人學數學,其實不是我們所說的僅僅學計算,而是學習對事物內在理路的推理能力。

第一是學算術、第二是學幾何、第三是學音樂、第四個是學天文,這是希臘數學的四科。

現代科學家或多或少都是畢達哥拉斯主義者,尤其IT行業的人,通常都信奉畢達哥拉斯主義。什麼是畢達哥拉斯主義?就是“數即萬物,萬物即數”。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

所以,研究了數的規律,才能懂得世界的規律。所以數論的發展並不是一個單純計算問題,而是關於世界內在邏輯的一個問題。

講一個故事:畢達哥拉斯的一個學生,叫希帕索斯。

一天,他研究了這樣的問題:“邊長為1的正方形,其對角線的長是多少呢?”

當時,畢達哥拉斯學派有這樣一個觀點:“宇宙的一切事物的度量都可用整數或整數的比來表示,除此之外,就再沒有什麼了”。

他根據畢達哥拉斯定理,計算是根號2,並發現根號2即不是整數,也不是整數的比。他既高興又感到迷惑,根據老師的觀點,根號2是不應該存在的,但對角線又客觀地存在,他無法解釋,他把自己的研究結果告訴了老師,並請求給予解釋。

畢達哥拉斯思考了很久,都無法解釋這種“怪”現象,他驚駭極了,又不敢承認根號2是一種新數,否則整個學派的理論體系將面臨崩潰,他忐忑不安,最後,他決定:下令封鎖消息,也不準希帕索斯再研究和談論此事。

希帕索斯在畢達哥拉斯的高壓下,心情非常痛苦,在事實面前,通過長時間的思考,他認為根號2是客觀存在的,老師的理論體系無法解釋它,這說明老師的觀點有問題。

後來,他不顧一切的將自己的發現和看法傳揚了出去,整個學派頓時轟動了,也使畢達哥拉斯惱羞成怒,無法容忍這個“叛逆”。決定對希帕索斯嚴加懲罰。希帕索斯聽到風聲後,連夜乘船逃走了。

然而,他沒想到,就在他所乘坐的海船的後面追來了幾艘小船,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打手已出現在他的面前,他手腳被綁後,投入到了浩瀚無邊的大海之中。

這個故事,在中國人看來,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根號2不是一個數,有什麼稀奇的,為什麼把他扔到海里去啊?我們對這種事情是不在乎的。

因為這不涉及到我們世界觀中最核心的部分。

所以,當西方發生巨大的科學革命浪潮和重大的發明時,我們中國人都很心平氣和地看待著,我們都能欣然接受!

比如哥白尼日心說來了,我們覺得有道理,達爾文說人是猴子變的,我們也都承認,覺得沒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在西方世界裡,都是很麻煩的。

在西方人的世界中,世界觀是最重要的,世界觀變了就有問題了。而中國人並不是太注重,覺得世界觀是可以改的。

相反,我們對人倫更加看重。比如每年春節回家過年、清明回家上墳,這是最重要的。所以,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所在意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因為根號2的發現,希臘古典時期的算術後來慢慢衰落,逐漸興起了幾何學。幾何學是中西方文化之間差異的一個很大的標誌。

中國古代算術是很發達的,但是中國古代完全沒有幾何學,而幾何學在西方,在希臘時期就已經發展的很成熟了。還留下了一本偉大的著作《幾何原本》,在印刷術發明之後,《幾何原本》成了西方世界發行量僅次於《聖經》的書。

幾何學是典型的無用之學,中國人學幾何學都覺得很迷茫,不知道有什麼用。老師一般都會苦口婆心的給孩子們說,學習幾何學以後,可以幫助你樹立嚴密的思維邏輯,將來搞工程,不嚴密就會出大問題。

所以,我們還是要以功利的形式告訴孩子,讓孩子明白學到之後有什麼用。這個事情正好說明,科學精神還遠遠沒有成為我們中國文化中一個內在的有機部分。

學習幾何學,我們是在向希臘人致敬。因為數學是西方文明的核心,也是科學文明的核心。

柏拉圖學院門口寫著“不懂幾何學者不得入內”。這句話在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咀嚼、玩味。(注:“柏拉圖學園”又叫“阿加德米(Academy)”學園,今天大學中“學院”就是從“阿加德米”這個詞誕生來的。)

柏拉圖的意思是,幾何學是一個訓練自由人性的基本學科。一個沒經受過幾何訓練的人,不可能真正擁有一顆自由的心靈。

所以我經常開玩笑說,在希臘人心目中,幾何學和數學實際上是一門德育課程,一門政治課,學習幾何的目標不是為了畫圖,而是要得到自由的靈魂;學習幾何的目標不是使用,而是人性的涵養和訓練。

終上所述,不學幾何學,你就不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不學幾何學,你就無法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人——不能理解現代世界的邏輯,沒辦法預見現代世界的發展方向。

我簡單總結一下,什麼是科學?科學為什麼出現在古代希臘,不是出現在中國古代?

簡單地說,科學是一種有高度文化依賴的人類現象,不是一個單純為了生存目的而存在的事物。

如果只是為了生存,人們其實不需要科學,只需要技術就夠了。科學本身產生極大的意義和作用是近代的事情。而我們中國人學西方的科學是從末端學起,不是從開端學起,所以會很難理解科學精神到底是什麼,因而常說科學精神就是實事求是。

但是,所有的人都是擁有實事求是精神的,如果有人不實事求是,他一定是為了達成別的目的(在這種意義上他也是實事求是的)。所以實事求是人的本能,不是科學精神。

如果你一定要問什麼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有很多層面,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我們只好說:

所謂科學的精神就是自由的精神,如果一個民族或文化喪失或缺乏自由這個維度,這個民族或文化就不可能真正擁有科學精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