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

文/元說歷史

文章原創首發,請勿轉載。

前言【曹操晚年的時候,他的兒子們上演了一幕精彩絕倫的“奪嫡之爭”。而我們都知道,最終的勝利者是曹丕。曹操曾經很喜歡曹植,為何最終卻立曹丕為太子呢?而比曹丕更有才華的曹植,為何在這場鬥爭中失敗了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根據史料,來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據粗略估計,曹操至少有15個老婆,生了25個兒子。這些兒子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曹操是會選曹昂作為自己的接班人的。可是命運捉弄人,曹昂早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隨曹操討伐張繡的時候,為救曹操而被殺。曹操很鍾愛的幼子曹衝,則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莫名其妙地死去,年僅13歲。

曹丕、曹彰、曹植,都是曹操的正妻卞夫人所生。而曹操的其他兒子,大多資質平庸,沒有什麼才華。這也就是說,所謂的“奪嫡之爭”,是在曹丕、曹彰、曹植三人中展開。然而一般人又認為,曹操是不可能立曹彰為太子的。

一、曹操可能立曹彰為太子嗎?

"

文/元說歷史

文章原創首發,請勿轉載。

前言【曹操晚年的時候,他的兒子們上演了一幕精彩絕倫的“奪嫡之爭”。而我們都知道,最終的勝利者是曹丕。曹操曾經很喜歡曹植,為何最終卻立曹丕為太子呢?而比曹丕更有才華的曹植,為何在這場鬥爭中失敗了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根據史料,來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據粗略估計,曹操至少有15個老婆,生了25個兒子。這些兒子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曹操是會選曹昂作為自己的接班人的。可是命運捉弄人,曹昂早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隨曹操討伐張繡的時候,為救曹操而被殺。曹操很鍾愛的幼子曹衝,則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莫名其妙地死去,年僅13歲。

曹丕、曹彰、曹植,都是曹操的正妻卞夫人所生。而曹操的其他兒子,大多資質平庸,沒有什麼才華。這也就是說,所謂的“奪嫡之爭”,是在曹丕、曹彰、曹植三人中展開。然而一般人又認為,曹操是不可能立曹彰為太子的。

一、曹操可能立曹彰為太子嗎?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彰劇照

曹操喜歡曹彰嗎?

喜歡。有證據嗎?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代郡烏丸反叛,曹操任命曹彰為北中郎將,加驍騎將軍。大軍出發前,曹操語重心長地對曹彰說:馬上就要出征了,在家是父子,在外就是君臣了,你要好自珍重呀!

拳拳父子情,躍然紙上。

而曹彰在戰場上的表現,也是很驚人的。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敵人接連倒下一片。戰鬥半天后,雖身種數箭,但照戰不誤,乘勝追擊,打得敵人落花流水(過半日,彰鎧中數箭,意氣益厲,乘勝逐北)。敵人看到曹彰的表現,無不驚恐萬分,所以請求投降(見彰力戰,所向皆破,乃請服)。北方於是平定。

顯然,曹彰是一個武功高強、能征善戰的將軍。

而曹操對曹彰的表現,則是很滿意的。曹彰凱旋而歸後,曹操捏著他的黃鬚說:沒想到我兒居然這麼厲害(黃鬚兒竟大奇也)!

再據《三國志·曹彰傳》裴松之注引《魏略》,曹操在漢中的時候,劉備派他的養子劉封前來挑釁。曹操大罵道:販履織蓆的人,還想用個假兒子來跟我戰鬥嗎?趕快去把我兒黃鬚叫來,讓他前去迎戰劉封。

但是曹彰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不好讀書,只會逞匹夫之勇

"

文/元說歷史

文章原創首發,請勿轉載。

前言【曹操晚年的時候,他的兒子們上演了一幕精彩絕倫的“奪嫡之爭”。而我們都知道,最終的勝利者是曹丕。曹操曾經很喜歡曹植,為何最終卻立曹丕為太子呢?而比曹丕更有才華的曹植,為何在這場鬥爭中失敗了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根據史料,來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據粗略估計,曹操至少有15個老婆,生了25個兒子。這些兒子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曹操是會選曹昂作為自己的接班人的。可是命運捉弄人,曹昂早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隨曹操討伐張繡的時候,為救曹操而被殺。曹操很鍾愛的幼子曹衝,則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莫名其妙地死去,年僅13歲。

曹丕、曹彰、曹植,都是曹操的正妻卞夫人所生。而曹操的其他兒子,大多資質平庸,沒有什麼才華。這也就是說,所謂的“奪嫡之爭”,是在曹丕、曹彰、曹植三人中展開。然而一般人又認為,曹操是不可能立曹彰為太子的。

一、曹操可能立曹彰為太子嗎?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彰劇照

曹操喜歡曹彰嗎?

喜歡。有證據嗎?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代郡烏丸反叛,曹操任命曹彰為北中郎將,加驍騎將軍。大軍出發前,曹操語重心長地對曹彰說:馬上就要出征了,在家是父子,在外就是君臣了,你要好自珍重呀!

拳拳父子情,躍然紙上。

而曹彰在戰場上的表現,也是很驚人的。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敵人接連倒下一片。戰鬥半天后,雖身種數箭,但照戰不誤,乘勝追擊,打得敵人落花流水(過半日,彰鎧中數箭,意氣益厲,乘勝逐北)。敵人看到曹彰的表現,無不驚恐萬分,所以請求投降(見彰力戰,所向皆破,乃請服)。北方於是平定。

顯然,曹彰是一個武功高強、能征善戰的將軍。

而曹操對曹彰的表現,則是很滿意的。曹彰凱旋而歸後,曹操捏著他的黃鬚說:沒想到我兒居然這麼厲害(黃鬚兒竟大奇也)!

再據《三國志·曹彰傳》裴松之注引《魏略》,曹操在漢中的時候,劉備派他的養子劉封前來挑釁。曹操大罵道:販履織蓆的人,還想用個假兒子來跟我戰鬥嗎?趕快去把我兒黃鬚叫來,讓他前去迎戰劉封。

但是曹彰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不好讀書,只會逞匹夫之勇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植劇照

據《三國志·曹彰傳》記載,曹彰從小就喜歡騎馬射箭,他力大無窮,體格健壯,不怕艱險。屢次跟隨曹操出征作戰,表現非常好。但曹操有點失望,對他說:你不喜歡讀書,只喜騎馬射箭,逞匹夫之勇,有什麼了不起呢(汝不念讀書慕聖道,而好乘汗馬擊劍,此一夫之用,何足貴也)?曹彰卻回答說:作為一名大丈夫,應該要像衛青和霍去病那樣,馳騁疆場,奮勇殺敵,建功立業。怎麼能呆在家裡讀一些聖賢之書,希冀成為博士呢(丈夫一為衛、霍,將十萬騎馳沙漠,驅戎狄,立功建號耳,何能作博士邪)?

那麼,曹操對曹植完全失去了信心嗎?

沒有,因為他還考驗過曹植。

有一次,曹操把兒子召集到身來,讓他們各抒其志。輪到曹彰的時候,他說自己想當將軍。曹操又問,當了將軍後,應該怎麼做呢?曹彰回答說:要身先士卒,不怕犧牲,大難臨頭也毫不畏懼。此外,還要賞罰嚴明。曹操聽到後,只是笑了笑。

我想曹彰的回答,多少令曹操有點失望,就算他先前有立曹彰為太子的想法,這次談話後,估計也打消了。因為作為一個君主,怎麼能夠像個將軍一樣,整天就知道打打殺殺呢?曹彰,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人選。

曹彰被排除在外,就剩下曹丕和曹植了。

二、曹操為何最終立曹丕為太子呢?

"

文/元說歷史

文章原創首發,請勿轉載。

前言【曹操晚年的時候,他的兒子們上演了一幕精彩絕倫的“奪嫡之爭”。而我們都知道,最終的勝利者是曹丕。曹操曾經很喜歡曹植,為何最終卻立曹丕為太子呢?而比曹丕更有才華的曹植,為何在這場鬥爭中失敗了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根據史料,來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據粗略估計,曹操至少有15個老婆,生了25個兒子。這些兒子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曹操是會選曹昂作為自己的接班人的。可是命運捉弄人,曹昂早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隨曹操討伐張繡的時候,為救曹操而被殺。曹操很鍾愛的幼子曹衝,則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莫名其妙地死去,年僅13歲。

曹丕、曹彰、曹植,都是曹操的正妻卞夫人所生。而曹操的其他兒子,大多資質平庸,沒有什麼才華。這也就是說,所謂的“奪嫡之爭”,是在曹丕、曹彰、曹植三人中展開。然而一般人又認為,曹操是不可能立曹彰為太子的。

一、曹操可能立曹彰為太子嗎?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彰劇照

曹操喜歡曹彰嗎?

喜歡。有證據嗎?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代郡烏丸反叛,曹操任命曹彰為北中郎將,加驍騎將軍。大軍出發前,曹操語重心長地對曹彰說:馬上就要出征了,在家是父子,在外就是君臣了,你要好自珍重呀!

拳拳父子情,躍然紙上。

而曹彰在戰場上的表現,也是很驚人的。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敵人接連倒下一片。戰鬥半天后,雖身種數箭,但照戰不誤,乘勝追擊,打得敵人落花流水(過半日,彰鎧中數箭,意氣益厲,乘勝逐北)。敵人看到曹彰的表現,無不驚恐萬分,所以請求投降(見彰力戰,所向皆破,乃請服)。北方於是平定。

顯然,曹彰是一個武功高強、能征善戰的將軍。

而曹操對曹彰的表現,則是很滿意的。曹彰凱旋而歸後,曹操捏著他的黃鬚說:沒想到我兒居然這麼厲害(黃鬚兒竟大奇也)!

再據《三國志·曹彰傳》裴松之注引《魏略》,曹操在漢中的時候,劉備派他的養子劉封前來挑釁。曹操大罵道:販履織蓆的人,還想用個假兒子來跟我戰鬥嗎?趕快去把我兒黃鬚叫來,讓他前去迎戰劉封。

但是曹彰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不好讀書,只會逞匹夫之勇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植劇照

據《三國志·曹彰傳》記載,曹彰從小就喜歡騎馬射箭,他力大無窮,體格健壯,不怕艱險。屢次跟隨曹操出征作戰,表現非常好。但曹操有點失望,對他說:你不喜歡讀書,只喜騎馬射箭,逞匹夫之勇,有什麼了不起呢(汝不念讀書慕聖道,而好乘汗馬擊劍,此一夫之用,何足貴也)?曹彰卻回答說:作為一名大丈夫,應該要像衛青和霍去病那樣,馳騁疆場,奮勇殺敵,建功立業。怎麼能呆在家裡讀一些聖賢之書,希冀成為博士呢(丈夫一為衛、霍,將十萬騎馳沙漠,驅戎狄,立功建號耳,何能作博士邪)?

那麼,曹操對曹植完全失去了信心嗎?

沒有,因為他還考驗過曹植。

有一次,曹操把兒子召集到身來,讓他們各抒其志。輪到曹彰的時候,他說自己想當將軍。曹操又問,當了將軍後,應該怎麼做呢?曹彰回答說:要身先士卒,不怕犧牲,大難臨頭也毫不畏懼。此外,還要賞罰嚴明。曹操聽到後,只是笑了笑。

我想曹彰的回答,多少令曹操有點失望,就算他先前有立曹彰為太子的想法,這次談話後,估計也打消了。因為作為一個君主,怎麼能夠像個將軍一樣,整天就知道打打殺殺呢?曹彰,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人選。

曹彰被排除在外,就剩下曹丕和曹植了。

二、曹操為何最終立曹丕為太子呢?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植劇照

眾所周知,曹植文思敏捷,才華橫溢,七步之內就能作詩,可謂是“下筆如有神”。

據《三國志·曹植傳》記載,曹植十歲的時候,就能誦讀詩文詞賦,善於寫文章。曹操看到他寫的文章後,驚訝不已:為何要讓人幫你代寫呢(汝倩人邪)?曹植聽到這句話後,跪著說:出口成章,下筆成文,你可以當面考察我,為何說文章是我請人代寫的呢(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柰何倩人)?後來,曹操建造了銅雀臺,讓諸子登臺作賦。曹植最先寫完,曹操看到後,佩服不已。

從上面這段敘述中,可以看出,曹操是非常欣賞曹植的。不僅如此,曹操還經常向曹植詢問,結果是大為滿意(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特見寵愛)。

又據《三國志·曹植傳》裴松之注引《魏略》,曹操是想過立曹植為太子的(太祖有意欲立植)再加上曹植性格好(性簡易,不治威儀),又不奢靡(輿馬服飾,不尚華麗)。

按理說,曹植理應成為王位的繼承人呀。

那麼,為何結果不是這樣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①曹丕是個文武全才

"

文/元說歷史

文章原創首發,請勿轉載。

前言【曹操晚年的時候,他的兒子們上演了一幕精彩絕倫的“奪嫡之爭”。而我們都知道,最終的勝利者是曹丕。曹操曾經很喜歡曹植,為何最終卻立曹丕為太子呢?而比曹丕更有才華的曹植,為何在這場鬥爭中失敗了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根據史料,來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據粗略估計,曹操至少有15個老婆,生了25個兒子。這些兒子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曹操是會選曹昂作為自己的接班人的。可是命運捉弄人,曹昂早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隨曹操討伐張繡的時候,為救曹操而被殺。曹操很鍾愛的幼子曹衝,則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莫名其妙地死去,年僅13歲。

曹丕、曹彰、曹植,都是曹操的正妻卞夫人所生。而曹操的其他兒子,大多資質平庸,沒有什麼才華。這也就是說,所謂的“奪嫡之爭”,是在曹丕、曹彰、曹植三人中展開。然而一般人又認為,曹操是不可能立曹彰為太子的。

一、曹操可能立曹彰為太子嗎?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彰劇照

曹操喜歡曹彰嗎?

喜歡。有證據嗎?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代郡烏丸反叛,曹操任命曹彰為北中郎將,加驍騎將軍。大軍出發前,曹操語重心長地對曹彰說:馬上就要出征了,在家是父子,在外就是君臣了,你要好自珍重呀!

拳拳父子情,躍然紙上。

而曹彰在戰場上的表現,也是很驚人的。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敵人接連倒下一片。戰鬥半天后,雖身種數箭,但照戰不誤,乘勝追擊,打得敵人落花流水(過半日,彰鎧中數箭,意氣益厲,乘勝逐北)。敵人看到曹彰的表現,無不驚恐萬分,所以請求投降(見彰力戰,所向皆破,乃請服)。北方於是平定。

顯然,曹彰是一個武功高強、能征善戰的將軍。

而曹操對曹彰的表現,則是很滿意的。曹彰凱旋而歸後,曹操捏著他的黃鬚說:沒想到我兒居然這麼厲害(黃鬚兒竟大奇也)!

再據《三國志·曹彰傳》裴松之注引《魏略》,曹操在漢中的時候,劉備派他的養子劉封前來挑釁。曹操大罵道:販履織蓆的人,還想用個假兒子來跟我戰鬥嗎?趕快去把我兒黃鬚叫來,讓他前去迎戰劉封。

但是曹彰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不好讀書,只會逞匹夫之勇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植劇照

據《三國志·曹彰傳》記載,曹彰從小就喜歡騎馬射箭,他力大無窮,體格健壯,不怕艱險。屢次跟隨曹操出征作戰,表現非常好。但曹操有點失望,對他說:你不喜歡讀書,只喜騎馬射箭,逞匹夫之勇,有什麼了不起呢(汝不念讀書慕聖道,而好乘汗馬擊劍,此一夫之用,何足貴也)?曹彰卻回答說:作為一名大丈夫,應該要像衛青和霍去病那樣,馳騁疆場,奮勇殺敵,建功立業。怎麼能呆在家裡讀一些聖賢之書,希冀成為博士呢(丈夫一為衛、霍,將十萬騎馳沙漠,驅戎狄,立功建號耳,何能作博士邪)?

那麼,曹操對曹植完全失去了信心嗎?

沒有,因為他還考驗過曹植。

有一次,曹操把兒子召集到身來,讓他們各抒其志。輪到曹彰的時候,他說自己想當將軍。曹操又問,當了將軍後,應該怎麼做呢?曹彰回答說:要身先士卒,不怕犧牲,大難臨頭也毫不畏懼。此外,還要賞罰嚴明。曹操聽到後,只是笑了笑。

我想曹彰的回答,多少令曹操有點失望,就算他先前有立曹彰為太子的想法,這次談話後,估計也打消了。因為作為一個君主,怎麼能夠像個將軍一樣,整天就知道打打殺殺呢?曹彰,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人選。

曹彰被排除在外,就剩下曹丕和曹植了。

二、曹操為何最終立曹丕為太子呢?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植劇照

眾所周知,曹植文思敏捷,才華橫溢,七步之內就能作詩,可謂是“下筆如有神”。

據《三國志·曹植傳》記載,曹植十歲的時候,就能誦讀詩文詞賦,善於寫文章。曹操看到他寫的文章後,驚訝不已:為何要讓人幫你代寫呢(汝倩人邪)?曹植聽到這句話後,跪著說:出口成章,下筆成文,你可以當面考察我,為何說文章是我請人代寫的呢(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柰何倩人)?後來,曹操建造了銅雀臺,讓諸子登臺作賦。曹植最先寫完,曹操看到後,佩服不已。

從上面這段敘述中,可以看出,曹操是非常欣賞曹植的。不僅如此,曹操還經常向曹植詢問,結果是大為滿意(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特見寵愛)。

又據《三國志·曹植傳》裴松之注引《魏略》,曹操是想過立曹植為太子的(太祖有意欲立植)再加上曹植性格好(性簡易,不治威儀),又不奢靡(輿馬服飾,不尚華麗)。

按理說,曹植理應成為王位的繼承人呀。

那麼,為何結果不是這樣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①曹丕是個文武全才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丕劇照

很多人都只知道曹植有才,卻往往忽略了曹丕也有才。

先說曹丕的文才。曹丕不僅是東漢末年著名的詩人、文學家,和曹操、曹植並稱“三曹”,而且是“建安七子之一”。他自幼博覽經書,通曉諸子百家學說。雖然在詩壇的地位比不了曹操和曹植,但是在文學上的地位卻未必。第一,他寫的《燕歌行》,被人們譽為“七言詩之祖”。第二,他寫的《典論·論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學理論與批評著作。第三,他代表了“文學的自覺”精神。

陳壽對他的評價是:

“初,帝好文學,以著述為務,自所勒成垂百篇。”

“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

這樣的曹丕,夠有才吧!

此外,曹丕不僅有文才,還有武才。他五歲的時候,就學射箭,六歲的時候,就會射箭,八歲的時候就會騎馬。他的騎射之好,更是達到了一種境界(逐禽輒十里,馳射常百步)。因此,連荀彧都誇讚他,覺得他不可思議(聞君善左右射,此實難能)。不僅如此,曹丕還會擊劍,會下棋,會彈琴,真可謂是無所不會,無所精通。

通過對比可知,曹丕的“才”,比曹植的“才”更全面。

所以不能僅僅憑曹植有才,就認為曹操要立他為太子。

②古代講究“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嫡以賢不以愛”

"

文/元說歷史

文章原創首發,請勿轉載。

前言【曹操晚年的時候,他的兒子們上演了一幕精彩絕倫的“奪嫡之爭”。而我們都知道,最終的勝利者是曹丕。曹操曾經很喜歡曹植,為何最終卻立曹丕為太子呢?而比曹丕更有才華的曹植,為何在這場鬥爭中失敗了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根據史料,來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據粗略估計,曹操至少有15個老婆,生了25個兒子。這些兒子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曹操是會選曹昂作為自己的接班人的。可是命運捉弄人,曹昂早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隨曹操討伐張繡的時候,為救曹操而被殺。曹操很鍾愛的幼子曹衝,則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莫名其妙地死去,年僅13歲。

曹丕、曹彰、曹植,都是曹操的正妻卞夫人所生。而曹操的其他兒子,大多資質平庸,沒有什麼才華。這也就是說,所謂的“奪嫡之爭”,是在曹丕、曹彰、曹植三人中展開。然而一般人又認為,曹操是不可能立曹彰為太子的。

一、曹操可能立曹彰為太子嗎?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彰劇照

曹操喜歡曹彰嗎?

喜歡。有證據嗎?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代郡烏丸反叛,曹操任命曹彰為北中郎將,加驍騎將軍。大軍出發前,曹操語重心長地對曹彰說:馬上就要出征了,在家是父子,在外就是君臣了,你要好自珍重呀!

拳拳父子情,躍然紙上。

而曹彰在戰場上的表現,也是很驚人的。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敵人接連倒下一片。戰鬥半天后,雖身種數箭,但照戰不誤,乘勝追擊,打得敵人落花流水(過半日,彰鎧中數箭,意氣益厲,乘勝逐北)。敵人看到曹彰的表現,無不驚恐萬分,所以請求投降(見彰力戰,所向皆破,乃請服)。北方於是平定。

顯然,曹彰是一個武功高強、能征善戰的將軍。

而曹操對曹彰的表現,則是很滿意的。曹彰凱旋而歸後,曹操捏著他的黃鬚說:沒想到我兒居然這麼厲害(黃鬚兒竟大奇也)!

再據《三國志·曹彰傳》裴松之注引《魏略》,曹操在漢中的時候,劉備派他的養子劉封前來挑釁。曹操大罵道:販履織蓆的人,還想用個假兒子來跟我戰鬥嗎?趕快去把我兒黃鬚叫來,讓他前去迎戰劉封。

但是曹彰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不好讀書,只會逞匹夫之勇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植劇照

據《三國志·曹彰傳》記載,曹彰從小就喜歡騎馬射箭,他力大無窮,體格健壯,不怕艱險。屢次跟隨曹操出征作戰,表現非常好。但曹操有點失望,對他說:你不喜歡讀書,只喜騎馬射箭,逞匹夫之勇,有什麼了不起呢(汝不念讀書慕聖道,而好乘汗馬擊劍,此一夫之用,何足貴也)?曹彰卻回答說:作為一名大丈夫,應該要像衛青和霍去病那樣,馳騁疆場,奮勇殺敵,建功立業。怎麼能呆在家裡讀一些聖賢之書,希冀成為博士呢(丈夫一為衛、霍,將十萬騎馳沙漠,驅戎狄,立功建號耳,何能作博士邪)?

那麼,曹操對曹植完全失去了信心嗎?

沒有,因為他還考驗過曹植。

有一次,曹操把兒子召集到身來,讓他們各抒其志。輪到曹彰的時候,他說自己想當將軍。曹操又問,當了將軍後,應該怎麼做呢?曹彰回答說:要身先士卒,不怕犧牲,大難臨頭也毫不畏懼。此外,還要賞罰嚴明。曹操聽到後,只是笑了笑。

我想曹彰的回答,多少令曹操有點失望,就算他先前有立曹彰為太子的想法,這次談話後,估計也打消了。因為作為一個君主,怎麼能夠像個將軍一樣,整天就知道打打殺殺呢?曹彰,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人選。

曹彰被排除在外,就剩下曹丕和曹植了。

二、曹操為何最終立曹丕為太子呢?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植劇照

眾所周知,曹植文思敏捷,才華橫溢,七步之內就能作詩,可謂是“下筆如有神”。

據《三國志·曹植傳》記載,曹植十歲的時候,就能誦讀詩文詞賦,善於寫文章。曹操看到他寫的文章後,驚訝不已:為何要讓人幫你代寫呢(汝倩人邪)?曹植聽到這句話後,跪著說:出口成章,下筆成文,你可以當面考察我,為何說文章是我請人代寫的呢(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柰何倩人)?後來,曹操建造了銅雀臺,讓諸子登臺作賦。曹植最先寫完,曹操看到後,佩服不已。

從上面這段敘述中,可以看出,曹操是非常欣賞曹植的。不僅如此,曹操還經常向曹植詢問,結果是大為滿意(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特見寵愛)。

又據《三國志·曹植傳》裴松之注引《魏略》,曹操是想過立曹植為太子的(太祖有意欲立植)再加上曹植性格好(性簡易,不治威儀),又不奢靡(輿馬服飾,不尚華麗)。

按理說,曹植理應成為王位的繼承人呀。

那麼,為何結果不是這樣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①曹丕是個文武全才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丕劇照

很多人都只知道曹植有才,卻往往忽略了曹丕也有才。

先說曹丕的文才。曹丕不僅是東漢末年著名的詩人、文學家,和曹操、曹植並稱“三曹”,而且是“建安七子之一”。他自幼博覽經書,通曉諸子百家學說。雖然在詩壇的地位比不了曹操和曹植,但是在文學上的地位卻未必。第一,他寫的《燕歌行》,被人們譽為“七言詩之祖”。第二,他寫的《典論·論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學理論與批評著作。第三,他代表了“文學的自覺”精神。

陳壽對他的評價是:

“初,帝好文學,以著述為務,自所勒成垂百篇。”

“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

這樣的曹丕,夠有才吧!

此外,曹丕不僅有文才,還有武才。他五歲的時候,就學射箭,六歲的時候,就會射箭,八歲的時候就會騎馬。他的騎射之好,更是達到了一種境界(逐禽輒十里,馳射常百步)。因此,連荀彧都誇讚他,覺得他不可思議(聞君善左右射,此實難能)。不僅如此,曹丕還會擊劍,會下棋,會彈琴,真可謂是無所不會,無所精通。

通過對比可知,曹丕的“才”,比曹植的“才”更全面。

所以不能僅僅憑曹植有才,就認為曹操要立他為太子。

②古代講究“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嫡以賢不以愛”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丕劇照

曹丕年長曹植,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古代的繼承製度有兩種,一種是“立嫡以長不以賢”,這是說繼承人,要從嫡子中選,而且要選年紀最大的,而不能選最賢能的。另一種是,“立嫡以賢不以愛”,這是說如果沒有嫡子,則選最賢能的那個,不能選自己最愛的那個。

正因為曹植賢良,正因為曹操最“愛”他,所以曹操就更不能選他了。否則,曹操得背上“立嫡以賢不以長”或者“立嫡以愛不以賢”的罵名。

很多人又會說了,曹操不是唯才是舉,不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嗎?怎麼會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呢?

針對這點,我想說的是:那是一種傳統,就連漢高祖劉邦這樣一個放縱不羈的人,也不能避免,更何況曹操呢?

應該說,當時的士大夫們,都是這樣認為的,比如崔琰:

“蓋聞春秋之義,立子以長,加五官將仁孝聰明,宜承正統。琰以死守之。”

再比如毛玠:

“近者袁紹以嫡庶不分,覆宗滅國。廢立大事,非所宜聞。”

③曹植太任性,曹丕會偽裝,更深得人心

"

文/元說歷史

文章原創首發,請勿轉載。

前言【曹操晚年的時候,他的兒子們上演了一幕精彩絕倫的“奪嫡之爭”。而我們都知道,最終的勝利者是曹丕。曹操曾經很喜歡曹植,為何最終卻立曹丕為太子呢?而比曹丕更有才華的曹植,為何在這場鬥爭中失敗了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根據史料,來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據粗略估計,曹操至少有15個老婆,生了25個兒子。這些兒子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曹操是會選曹昂作為自己的接班人的。可是命運捉弄人,曹昂早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隨曹操討伐張繡的時候,為救曹操而被殺。曹操很鍾愛的幼子曹衝,則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莫名其妙地死去,年僅13歲。

曹丕、曹彰、曹植,都是曹操的正妻卞夫人所生。而曹操的其他兒子,大多資質平庸,沒有什麼才華。這也就是說,所謂的“奪嫡之爭”,是在曹丕、曹彰、曹植三人中展開。然而一般人又認為,曹操是不可能立曹彰為太子的。

一、曹操可能立曹彰為太子嗎?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彰劇照

曹操喜歡曹彰嗎?

喜歡。有證據嗎?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代郡烏丸反叛,曹操任命曹彰為北中郎將,加驍騎將軍。大軍出發前,曹操語重心長地對曹彰說:馬上就要出征了,在家是父子,在外就是君臣了,你要好自珍重呀!

拳拳父子情,躍然紙上。

而曹彰在戰場上的表現,也是很驚人的。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敵人接連倒下一片。戰鬥半天后,雖身種數箭,但照戰不誤,乘勝追擊,打得敵人落花流水(過半日,彰鎧中數箭,意氣益厲,乘勝逐北)。敵人看到曹彰的表現,無不驚恐萬分,所以請求投降(見彰力戰,所向皆破,乃請服)。北方於是平定。

顯然,曹彰是一個武功高強、能征善戰的將軍。

而曹操對曹彰的表現,則是很滿意的。曹彰凱旋而歸後,曹操捏著他的黃鬚說:沒想到我兒居然這麼厲害(黃鬚兒竟大奇也)!

再據《三國志·曹彰傳》裴松之注引《魏略》,曹操在漢中的時候,劉備派他的養子劉封前來挑釁。曹操大罵道:販履織蓆的人,還想用個假兒子來跟我戰鬥嗎?趕快去把我兒黃鬚叫來,讓他前去迎戰劉封。

但是曹彰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不好讀書,只會逞匹夫之勇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植劇照

據《三國志·曹彰傳》記載,曹彰從小就喜歡騎馬射箭,他力大無窮,體格健壯,不怕艱險。屢次跟隨曹操出征作戰,表現非常好。但曹操有點失望,對他說:你不喜歡讀書,只喜騎馬射箭,逞匹夫之勇,有什麼了不起呢(汝不念讀書慕聖道,而好乘汗馬擊劍,此一夫之用,何足貴也)?曹彰卻回答說:作為一名大丈夫,應該要像衛青和霍去病那樣,馳騁疆場,奮勇殺敵,建功立業。怎麼能呆在家裡讀一些聖賢之書,希冀成為博士呢(丈夫一為衛、霍,將十萬騎馳沙漠,驅戎狄,立功建號耳,何能作博士邪)?

那麼,曹操對曹植完全失去了信心嗎?

沒有,因為他還考驗過曹植。

有一次,曹操把兒子召集到身來,讓他們各抒其志。輪到曹彰的時候,他說自己想當將軍。曹操又問,當了將軍後,應該怎麼做呢?曹彰回答說:要身先士卒,不怕犧牲,大難臨頭也毫不畏懼。此外,還要賞罰嚴明。曹操聽到後,只是笑了笑。

我想曹彰的回答,多少令曹操有點失望,就算他先前有立曹彰為太子的想法,這次談話後,估計也打消了。因為作為一個君主,怎麼能夠像個將軍一樣,整天就知道打打殺殺呢?曹彰,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人選。

曹彰被排除在外,就剩下曹丕和曹植了。

二、曹操為何最終立曹丕為太子呢?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植劇照

眾所周知,曹植文思敏捷,才華橫溢,七步之內就能作詩,可謂是“下筆如有神”。

據《三國志·曹植傳》記載,曹植十歲的時候,就能誦讀詩文詞賦,善於寫文章。曹操看到他寫的文章後,驚訝不已:為何要讓人幫你代寫呢(汝倩人邪)?曹植聽到這句話後,跪著說:出口成章,下筆成文,你可以當面考察我,為何說文章是我請人代寫的呢(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柰何倩人)?後來,曹操建造了銅雀臺,讓諸子登臺作賦。曹植最先寫完,曹操看到後,佩服不已。

從上面這段敘述中,可以看出,曹操是非常欣賞曹植的。不僅如此,曹操還經常向曹植詢問,結果是大為滿意(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特見寵愛)。

又據《三國志·曹植傳》裴松之注引《魏略》,曹操是想過立曹植為太子的(太祖有意欲立植)再加上曹植性格好(性簡易,不治威儀),又不奢靡(輿馬服飾,不尚華麗)。

按理說,曹植理應成為王位的繼承人呀。

那麼,為何結果不是這樣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①曹丕是個文武全才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丕劇照

很多人都只知道曹植有才,卻往往忽略了曹丕也有才。

先說曹丕的文才。曹丕不僅是東漢末年著名的詩人、文學家,和曹操、曹植並稱“三曹”,而且是“建安七子之一”。他自幼博覽經書,通曉諸子百家學說。雖然在詩壇的地位比不了曹操和曹植,但是在文學上的地位卻未必。第一,他寫的《燕歌行》,被人們譽為“七言詩之祖”。第二,他寫的《典論·論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學理論與批評著作。第三,他代表了“文學的自覺”精神。

陳壽對他的評價是:

“初,帝好文學,以著述為務,自所勒成垂百篇。”

“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

這樣的曹丕,夠有才吧!

此外,曹丕不僅有文才,還有武才。他五歲的時候,就學射箭,六歲的時候,就會射箭,八歲的時候就會騎馬。他的騎射之好,更是達到了一種境界(逐禽輒十里,馳射常百步)。因此,連荀彧都誇讚他,覺得他不可思議(聞君善左右射,此實難能)。不僅如此,曹丕還會擊劍,會下棋,會彈琴,真可謂是無所不會,無所精通。

通過對比可知,曹丕的“才”,比曹植的“才”更全面。

所以不能僅僅憑曹植有才,就認為曹操要立他為太子。

②古代講究“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嫡以賢不以愛”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丕劇照

曹丕年長曹植,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古代的繼承製度有兩種,一種是“立嫡以長不以賢”,這是說繼承人,要從嫡子中選,而且要選年紀最大的,而不能選最賢能的。另一種是,“立嫡以賢不以愛”,這是說如果沒有嫡子,則選最賢能的那個,不能選自己最愛的那個。

正因為曹植賢良,正因為曹操最“愛”他,所以曹操就更不能選他了。否則,曹操得背上“立嫡以賢不以長”或者“立嫡以愛不以賢”的罵名。

很多人又會說了,曹操不是唯才是舉,不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嗎?怎麼會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呢?

針對這點,我想說的是:那是一種傳統,就連漢高祖劉邦這樣一個放縱不羈的人,也不能避免,更何況曹操呢?

應該說,當時的士大夫們,都是這樣認為的,比如崔琰:

“蓋聞春秋之義,立子以長,加五官將仁孝聰明,宜承正統。琰以死守之。”

再比如毛玠:

“近者袁紹以嫡庶不分,覆宗滅國。廢立大事,非所宜聞。”

③曹植太任性,曹丕會偽裝,更深得人心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丕劇照

用《三國志》的說法,是:

“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併為之說,故遂定為嗣。”

曹植嗜酒如命,給曹操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仁被關羽所圍。曹操任命曹植為南中郎將,加封徵虜將軍,想讓他去營救曹仁。沒想到曹植臨行前,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曹操後悔不已,於是罷免了曹植的職位。

如果曹植這次表現好,還是有可能扳回一局的,只可惜他沒有把握住。

三、曹植失敗,除了上面的原因外,還有什麼別的原因嗎?

"

文/元說歷史

文章原創首發,請勿轉載。

前言【曹操晚年的時候,他的兒子們上演了一幕精彩絕倫的“奪嫡之爭”。而我們都知道,最終的勝利者是曹丕。曹操曾經很喜歡曹植,為何最終卻立曹丕為太子呢?而比曹丕更有才華的曹植,為何在這場鬥爭中失敗了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根據史料,來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據粗略估計,曹操至少有15個老婆,生了25個兒子。這些兒子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曹操是會選曹昂作為自己的接班人的。可是命運捉弄人,曹昂早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隨曹操討伐張繡的時候,為救曹操而被殺。曹操很鍾愛的幼子曹衝,則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莫名其妙地死去,年僅13歲。

曹丕、曹彰、曹植,都是曹操的正妻卞夫人所生。而曹操的其他兒子,大多資質平庸,沒有什麼才華。這也就是說,所謂的“奪嫡之爭”,是在曹丕、曹彰、曹植三人中展開。然而一般人又認為,曹操是不可能立曹彰為太子的。

一、曹操可能立曹彰為太子嗎?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彰劇照

曹操喜歡曹彰嗎?

喜歡。有證據嗎?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代郡烏丸反叛,曹操任命曹彰為北中郎將,加驍騎將軍。大軍出發前,曹操語重心長地對曹彰說:馬上就要出征了,在家是父子,在外就是君臣了,你要好自珍重呀!

拳拳父子情,躍然紙上。

而曹彰在戰場上的表現,也是很驚人的。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敵人接連倒下一片。戰鬥半天后,雖身種數箭,但照戰不誤,乘勝追擊,打得敵人落花流水(過半日,彰鎧中數箭,意氣益厲,乘勝逐北)。敵人看到曹彰的表現,無不驚恐萬分,所以請求投降(見彰力戰,所向皆破,乃請服)。北方於是平定。

顯然,曹彰是一個武功高強、能征善戰的將軍。

而曹操對曹彰的表現,則是很滿意的。曹彰凱旋而歸後,曹操捏著他的黃鬚說:沒想到我兒居然這麼厲害(黃鬚兒竟大奇也)!

再據《三國志·曹彰傳》裴松之注引《魏略》,曹操在漢中的時候,劉備派他的養子劉封前來挑釁。曹操大罵道:販履織蓆的人,還想用個假兒子來跟我戰鬥嗎?趕快去把我兒黃鬚叫來,讓他前去迎戰劉封。

但是曹彰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不好讀書,只會逞匹夫之勇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植劇照

據《三國志·曹彰傳》記載,曹彰從小就喜歡騎馬射箭,他力大無窮,體格健壯,不怕艱險。屢次跟隨曹操出征作戰,表現非常好。但曹操有點失望,對他說:你不喜歡讀書,只喜騎馬射箭,逞匹夫之勇,有什麼了不起呢(汝不念讀書慕聖道,而好乘汗馬擊劍,此一夫之用,何足貴也)?曹彰卻回答說:作為一名大丈夫,應該要像衛青和霍去病那樣,馳騁疆場,奮勇殺敵,建功立業。怎麼能呆在家裡讀一些聖賢之書,希冀成為博士呢(丈夫一為衛、霍,將十萬騎馳沙漠,驅戎狄,立功建號耳,何能作博士邪)?

那麼,曹操對曹植完全失去了信心嗎?

沒有,因為他還考驗過曹植。

有一次,曹操把兒子召集到身來,讓他們各抒其志。輪到曹彰的時候,他說自己想當將軍。曹操又問,當了將軍後,應該怎麼做呢?曹彰回答說:要身先士卒,不怕犧牲,大難臨頭也毫不畏懼。此外,還要賞罰嚴明。曹操聽到後,只是笑了笑。

我想曹彰的回答,多少令曹操有點失望,就算他先前有立曹彰為太子的想法,這次談話後,估計也打消了。因為作為一個君主,怎麼能夠像個將軍一樣,整天就知道打打殺殺呢?曹彰,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人選。

曹彰被排除在外,就剩下曹丕和曹植了。

二、曹操為何最終立曹丕為太子呢?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植劇照

眾所周知,曹植文思敏捷,才華橫溢,七步之內就能作詩,可謂是“下筆如有神”。

據《三國志·曹植傳》記載,曹植十歲的時候,就能誦讀詩文詞賦,善於寫文章。曹操看到他寫的文章後,驚訝不已:為何要讓人幫你代寫呢(汝倩人邪)?曹植聽到這句話後,跪著說:出口成章,下筆成文,你可以當面考察我,為何說文章是我請人代寫的呢(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柰何倩人)?後來,曹操建造了銅雀臺,讓諸子登臺作賦。曹植最先寫完,曹操看到後,佩服不已。

從上面這段敘述中,可以看出,曹操是非常欣賞曹植的。不僅如此,曹操還經常向曹植詢問,結果是大為滿意(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特見寵愛)。

又據《三國志·曹植傳》裴松之注引《魏略》,曹操是想過立曹植為太子的(太祖有意欲立植)再加上曹植性格好(性簡易,不治威儀),又不奢靡(輿馬服飾,不尚華麗)。

按理說,曹植理應成為王位的繼承人呀。

那麼,為何結果不是這樣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①曹丕是個文武全才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丕劇照

很多人都只知道曹植有才,卻往往忽略了曹丕也有才。

先說曹丕的文才。曹丕不僅是東漢末年著名的詩人、文學家,和曹操、曹植並稱“三曹”,而且是“建安七子之一”。他自幼博覽經書,通曉諸子百家學說。雖然在詩壇的地位比不了曹操和曹植,但是在文學上的地位卻未必。第一,他寫的《燕歌行》,被人們譽為“七言詩之祖”。第二,他寫的《典論·論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學理論與批評著作。第三,他代表了“文學的自覺”精神。

陳壽對他的評價是:

“初,帝好文學,以著述為務,自所勒成垂百篇。”

“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

這樣的曹丕,夠有才吧!

此外,曹丕不僅有文才,還有武才。他五歲的時候,就學射箭,六歲的時候,就會射箭,八歲的時候就會騎馬。他的騎射之好,更是達到了一種境界(逐禽輒十里,馳射常百步)。因此,連荀彧都誇讚他,覺得他不可思議(聞君善左右射,此實難能)。不僅如此,曹丕還會擊劍,會下棋,會彈琴,真可謂是無所不會,無所精通。

通過對比可知,曹丕的“才”,比曹植的“才”更全面。

所以不能僅僅憑曹植有才,就認為曹操要立他為太子。

②古代講究“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嫡以賢不以愛”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丕劇照

曹丕年長曹植,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古代的繼承製度有兩種,一種是“立嫡以長不以賢”,這是說繼承人,要從嫡子中選,而且要選年紀最大的,而不能選最賢能的。另一種是,“立嫡以賢不以愛”,這是說如果沒有嫡子,則選最賢能的那個,不能選自己最愛的那個。

正因為曹植賢良,正因為曹操最“愛”他,所以曹操就更不能選他了。否則,曹操得背上“立嫡以賢不以長”或者“立嫡以愛不以賢”的罵名。

很多人又會說了,曹操不是唯才是舉,不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嗎?怎麼會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呢?

針對這點,我想說的是:那是一種傳統,就連漢高祖劉邦這樣一個放縱不羈的人,也不能避免,更何況曹操呢?

應該說,當時的士大夫們,都是這樣認為的,比如崔琰:

“蓋聞春秋之義,立子以長,加五官將仁孝聰明,宜承正統。琰以死守之。”

再比如毛玠:

“近者袁紹以嫡庶不分,覆宗滅國。廢立大事,非所宜聞。”

③曹植太任性,曹丕會偽裝,更深得人心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丕劇照

用《三國志》的說法,是:

“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併為之說,故遂定為嗣。”

曹植嗜酒如命,給曹操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仁被關羽所圍。曹操任命曹植為南中郎將,加封徵虜將軍,想讓他去營救曹仁。沒想到曹植臨行前,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曹操後悔不已,於是罷免了曹植的職位。

如果曹植這次表現好,還是有可能扳回一局的,只可惜他沒有把握住。

三、曹植失敗,除了上面的原因外,還有什麼別的原因嗎?

淺談“奪嫡之爭”: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吳質劇照

在“奪嫡之爭”的過程中,朝廷中形成了兩個派系。一派支持曹丕,主要代表人物是吳質;另一派則支持曹植,主要代表人物是丁怡丁廙兩兄弟和楊修。

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可是這句話,也有失靈的時候。就拿這場“奪嫡之爭”來說,丁怡、丁廙和楊修,還真就勝不過一個吳質。

吳質,字季重,博學多才,他給曹丕出的主意,真的是妙。有一次,曹操即將出徵,曹植當眾寫了一篇文章,其文辭之華麗,真是讓人心潮澎湃,曹操也很高興(左右屬目,王亦悅焉)。曹丕一看,立即黯然失色,不知道該怎麼辦。吳質就跟他私語,讓他只管哭就行。曹丕照著吳質說的話做了,曹操果然動容不已,並開始懷疑曹植的不誠(以植辭多華,而誠心不及也)。

而曹植這邊的人,比如楊修,自作聰明,淨出餿主意。比如,他每次都幫曹植寫好很多問題和答案。每次曹操一提問,馬上就有人給他送去了答案。幾次三番過後,曹操就知道了其中的貓膩。從此以來,曹操就懷疑起了曹植,對楊修更是深惡痛絕。

由此看來,謀士沒用對,也是曹植失敗的一大原因。

結語【我認為,曹操立曹丕為太子,是非常合理的。因為曹丕既是嫡長子,又有才,還用對了人。而曹丕的失敗,則是再正常不過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文帝紀》、《三國志·曹彰傳》、《曹操·曹植傳》、《三國志·崔琰傳》、《三國志·毛玠傳》、《裴松之注三國志》、易中天《品三國》。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