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

美國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不論什麼時候,當父母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力之爭。

生活的觀察,非常有意思。

前段時間我去公園玩,目睹了這樣一幕。我先是被一連串的怒喝吸引,然後才扭過身子去看發生了什麼。我看到一個媽媽正在"氣急敗壞"的試圖怒打她的兒子,說是怒打,實際上也沒有真的打到,因為孩子的爺爺奶奶一直攔在中間,勸架、調解,嘴臉連聲說著"算了算了"。根據我的觀察,應該是男孩之前不知道因為什麼和媽媽發生了爭執,然後可能動手打了媽媽(為了洩憤那種),媽媽惱羞成怒,一邊罵男孩:靠!你還敢打我!你給我等著…之類的話,一邊伸著手想要打男孩,然後被爺爺奶奶攔下了。後來,這個男孩和媽媽進入到了僵持階段,兩個人都想衝破爺爺奶奶的"路障"衝過去攻擊對方,然後其他三個人(爺爺,奶奶,爸爸在一旁阻攔和勸架)。看樣子,母子倆都是暴脾氣。

我大致看明白之後,坐在了一旁。媽媽明顯憤怒不已,已將怒火轉向了爺爺奶奶,她說:你們就慣著他吧,慣著他有什麼好處!其餘三人不吭聲,但是也沒停止自己阻止的動作。

又過了幾分鐘,我看到爺爺帶著男孩往前走去,男孩也不再哭,面色恢復了平靜,手裡依舊拿著烤腸,媽媽則怒火沖天的使勁拽住想要跟上去的爸爸和奶奶,奮力的把他們拉向相反的方向,她向遠方怒喝道:讓他們走!讓他們一撥去!爺爺一天到晚就知道護著,慣著,我看最後能護出什麼結果來!走,咱們回去!

我看了一下幾個人的表情。媽媽:憤怒。奶奶和爸爸:為難和猶豫,想跟著爺爺往前走,但是被媽媽強力攔下。爺爺:聽著媽媽的怒吼,好像沒有任何反應,似乎還輕笑了一下,攬著孫子若無其事的往前走。小孩:跟著爺爺走,繼續吃烤腸,比較平靜,沒有了之前臉上的不甘和憤怒情緒。

我在一旁感嘆:又是一個典型的家庭中間的權力之爭——"權力之爭"這個詞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也不太理解,後來明白其中含義之後,再回看許多事物,發現生活中無時不刻不充斥著權力之爭

家庭教育中的權力之爭是什麼意思?會對孩子的教育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應該如何覺察以及避免權力之爭?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和大家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

美國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不論什麼時候,當父母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力之爭。

生活的觀察,非常有意思。

前段時間我去公園玩,目睹了這樣一幕。我先是被一連串的怒喝吸引,然後才扭過身子去看發生了什麼。我看到一個媽媽正在"氣急敗壞"的試圖怒打她的兒子,說是怒打,實際上也沒有真的打到,因為孩子的爺爺奶奶一直攔在中間,勸架、調解,嘴臉連聲說著"算了算了"。根據我的觀察,應該是男孩之前不知道因為什麼和媽媽發生了爭執,然後可能動手打了媽媽(為了洩憤那種),媽媽惱羞成怒,一邊罵男孩:靠!你還敢打我!你給我等著…之類的話,一邊伸著手想要打男孩,然後被爺爺奶奶攔下了。後來,這個男孩和媽媽進入到了僵持階段,兩個人都想衝破爺爺奶奶的"路障"衝過去攻擊對方,然後其他三個人(爺爺,奶奶,爸爸在一旁阻攔和勸架)。看樣子,母子倆都是暴脾氣。

我大致看明白之後,坐在了一旁。媽媽明顯憤怒不已,已將怒火轉向了爺爺奶奶,她說:你們就慣著他吧,慣著他有什麼好處!其餘三人不吭聲,但是也沒停止自己阻止的動作。

又過了幾分鐘,我看到爺爺帶著男孩往前走去,男孩也不再哭,面色恢復了平靜,手裡依舊拿著烤腸,媽媽則怒火沖天的使勁拽住想要跟上去的爸爸和奶奶,奮力的把他們拉向相反的方向,她向遠方怒喝道:讓他們走!讓他們一撥去!爺爺一天到晚就知道護著,慣著,我看最後能護出什麼結果來!走,咱們回去!

我看了一下幾個人的表情。媽媽:憤怒。奶奶和爸爸:為難和猶豫,想跟著爺爺往前走,但是被媽媽強力攔下。爺爺:聽著媽媽的怒吼,好像沒有任何反應,似乎還輕笑了一下,攬著孫子若無其事的往前走。小孩:跟著爺爺走,繼續吃烤腸,比較平靜,沒有了之前臉上的不甘和憤怒情緒。

我在一旁感嘆:又是一個典型的家庭中間的權力之爭——"權力之爭"這個詞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也不太理解,後來明白其中含義之後,再回看許多事物,發現生活中無時不刻不充斥著權力之爭

家庭教育中的權力之爭是什麼意思?會對孩子的教育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應該如何覺察以及避免權力之爭?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和大家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1. 家庭中的權力之爭:爭取"控制權"的遊戲。

在我剛才描述的場景中,出現了至少兩組權力之爭:媽媽和兒子之間,媽媽和爺爺之間。他們各自所做的事,本質上就是動用各種"手段"爭取在家庭中"聽誰的","誰說了算"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極其常見。它就是隱祕在家庭中的權力之爭。

一般人會認為權力是社會上的事,社會權力體系、政治體系,包括公司裡…我們認為這裡面藏著很多權力。但實際上在家庭裡,同樣有各種各樣的隱祕的權力遊戲。

為什麼權力之爭的現象如此普遍,但是又如此難以覺察呢?

因為,人在沒有覺察的時候,會將自己的行為做出"合理化"的解讀,例如文中的媽媽會覺得:我在為孩子樹立規則。爺爺會覺得:媽媽的態度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我要阻止她。而孩子會覺得:媽媽的教育方式不對,傷害了我,我在正當防衛。

尤其當一個人陷入情緒,無法看清事情本質的時候,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無意識的"美化"——這也是心理防禦機制之一的"合理化"在發揮著作用。經過美化之後,人們的注意力會發生選擇性的傾斜,只會關注對自己有利的部分,而遠離真實,人們會認為自己很委屈,堅信自己才是有道理的那個人。

只有祛除無意識的"濾鏡",面見真實之後,才會發現,原來自己只是在和對方玩一場爭奪權力的遊戲而已。

本文中的媽媽和兒子。從表面上看,媽媽是想為兒子樹立規則,而兒子則為媽媽對自己的粗暴態度進行著合理的抵抗。但本質上,是媽媽希望兒子按照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行為處事,而兒子,則想"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對待媽媽。兩個人因為各自標準和方式的不同,引發了爭執,隨著爭執的加劇,情緒逐漸佔據了上風,這個時候再接著進行的爭執,就越來越脫離最初的目的,轉而投向"你必須按我說的來"和"我偏不"的鬥爭中了。

這就是家庭中的權力之爭。其本質,是爭取"到底誰說了算"。出於自戀的需要,每個人都想說了算,於是爭奪家庭控制權的權力遊戲就此上演。

"

美國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不論什麼時候,當父母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力之爭。

生活的觀察,非常有意思。

前段時間我去公園玩,目睹了這樣一幕。我先是被一連串的怒喝吸引,然後才扭過身子去看發生了什麼。我看到一個媽媽正在"氣急敗壞"的試圖怒打她的兒子,說是怒打,實際上也沒有真的打到,因為孩子的爺爺奶奶一直攔在中間,勸架、調解,嘴臉連聲說著"算了算了"。根據我的觀察,應該是男孩之前不知道因為什麼和媽媽發生了爭執,然後可能動手打了媽媽(為了洩憤那種),媽媽惱羞成怒,一邊罵男孩:靠!你還敢打我!你給我等著…之類的話,一邊伸著手想要打男孩,然後被爺爺奶奶攔下了。後來,這個男孩和媽媽進入到了僵持階段,兩個人都想衝破爺爺奶奶的"路障"衝過去攻擊對方,然後其他三個人(爺爺,奶奶,爸爸在一旁阻攔和勸架)。看樣子,母子倆都是暴脾氣。

我大致看明白之後,坐在了一旁。媽媽明顯憤怒不已,已將怒火轉向了爺爺奶奶,她說:你們就慣著他吧,慣著他有什麼好處!其餘三人不吭聲,但是也沒停止自己阻止的動作。

又過了幾分鐘,我看到爺爺帶著男孩往前走去,男孩也不再哭,面色恢復了平靜,手裡依舊拿著烤腸,媽媽則怒火沖天的使勁拽住想要跟上去的爸爸和奶奶,奮力的把他們拉向相反的方向,她向遠方怒喝道:讓他們走!讓他們一撥去!爺爺一天到晚就知道護著,慣著,我看最後能護出什麼結果來!走,咱們回去!

我看了一下幾個人的表情。媽媽:憤怒。奶奶和爸爸:為難和猶豫,想跟著爺爺往前走,但是被媽媽強力攔下。爺爺:聽著媽媽的怒吼,好像沒有任何反應,似乎還輕笑了一下,攬著孫子若無其事的往前走。小孩:跟著爺爺走,繼續吃烤腸,比較平靜,沒有了之前臉上的不甘和憤怒情緒。

我在一旁感嘆:又是一個典型的家庭中間的權力之爭——"權力之爭"這個詞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也不太理解,後來明白其中含義之後,再回看許多事物,發現生活中無時不刻不充斥著權力之爭

家庭教育中的權力之爭是什麼意思?會對孩子的教育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應該如何覺察以及避免權力之爭?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和大家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1. 家庭中的權力之爭:爭取"控制權"的遊戲。

在我剛才描述的場景中,出現了至少兩組權力之爭:媽媽和兒子之間,媽媽和爺爺之間。他們各自所做的事,本質上就是動用各種"手段"爭取在家庭中"聽誰的","誰說了算"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極其常見。它就是隱祕在家庭中的權力之爭。

一般人會認為權力是社會上的事,社會權力體系、政治體系,包括公司裡…我們認為這裡面藏著很多權力。但實際上在家庭裡,同樣有各種各樣的隱祕的權力遊戲。

為什麼權力之爭的現象如此普遍,但是又如此難以覺察呢?

因為,人在沒有覺察的時候,會將自己的行為做出"合理化"的解讀,例如文中的媽媽會覺得:我在為孩子樹立規則。爺爺會覺得:媽媽的態度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我要阻止她。而孩子會覺得:媽媽的教育方式不對,傷害了我,我在正當防衛。

尤其當一個人陷入情緒,無法看清事情本質的時候,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無意識的"美化"——這也是心理防禦機制之一的"合理化"在發揮著作用。經過美化之後,人們的注意力會發生選擇性的傾斜,只會關注對自己有利的部分,而遠離真實,人們會認為自己很委屈,堅信自己才是有道理的那個人。

只有祛除無意識的"濾鏡",面見真實之後,才會發現,原來自己只是在和對方玩一場爭奪權力的遊戲而已。

本文中的媽媽和兒子。從表面上看,媽媽是想為兒子樹立規則,而兒子則為媽媽對自己的粗暴態度進行著合理的抵抗。但本質上,是媽媽希望兒子按照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行為處事,而兒子,則想"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對待媽媽。兩個人因為各自標準和方式的不同,引發了爭執,隨著爭執的加劇,情緒逐漸佔據了上風,這個時候再接著進行的爭執,就越來越脫離最初的目的,轉而投向"你必須按我說的來"和"我偏不"的鬥爭中了。

這就是家庭中的權力之爭。其本質,是爭取"到底誰說了算"。出於自戀的需要,每個人都想說了算,於是爭奪家庭控制權的權力遊戲就此上演。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2 .覺察家庭中的"權力之爭"

權力之爭和控制緊密相連。從某種角度上可以說,有控制,就必定會有反控制,控制與反控制,構成了權力之爭。

① 家庭中權力之爭,危害無窮

為什麼我們需要覺察家庭中的權力之爭?權力之爭到底有什麼害處?

美國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提出過一個觀點:家庭裡,父母與孩子的權力之爭,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發展情況。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不論什麼時候,當父母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力之爭。

控制慾,是權力之爭的根源所在。正因為如此,尊重、理解、共情等等這些聽上去美好的詞彙,才會在現實生活中變成一紙空文,大多數人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卻很難不打折扣的做到。

控制的害處,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經有過精準的描述:"父母經常用命令的口氣對孩子說話,叫孩子做事,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很難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而一直在命令中做事的孩子,會缺乏主動性,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如果父母習慣於使用控制的方法"管理" 孩子,一般會有三種結果。

第一:孩子"戰敗",選擇壓抑

在我文章的評論區,我經常看到類似這樣的評論:"呵呵,這種孩子如果在我這,我就要讓他好好嚐嚐為所欲為的下場",這種評論並不是少數,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這裡面的威脅和恐嚇。

如果一個人成為父母,便天然擁有了權威的身份。如果ta不能夠善用自己權威的權力,而是將其作為將自己的意志凌駕於人的手段,那麼可想而知,ta的子女會有多麼悲催。

遇到控制慾過強的父母,是一個孩子的悲劇。其中一部分孩子,會在權力之爭中敗下陣來,成為一個習慣壓抑自己的人,這樣的人,如巴班斯基所說,懦弱,膽小,壓抑,生命力萎縮

第二:孩子習得戰爭模式,逆反偏激

很顯然,文中的男孩屬於這一類。他的母親有極強的攻擊性和控制慾,所以,男孩也習得了這個特徵,變得富於攻擊,且非常逆反頑劣。

家庭教育像一個魔咒,一個人最終常活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第三:孩子"曲線救國",隱性逆反,鬼鬼祟祟。

一說到逆反,很多人都會浮現出一張寫滿"我不服"的臉,其實除了這種顯性逆反之外隱性逆反也是極為常見的形式

他們的典型特徵是:想反抗,但是不敢直接反抗,所以會做一些"小動作"實現抵抗的願望。這樣的人格,在社會上很難有良好的發展,因為他們常常是那種"關鍵時刻掉鏈子"的人,難以獲得領導的信任。

所以,毫無疑問,家庭中以控制為核心的權力之爭,對於一個孩子的惡劣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值得警惕,更值得思考。

"

美國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不論什麼時候,當父母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力之爭。

生活的觀察,非常有意思。

前段時間我去公園玩,目睹了這樣一幕。我先是被一連串的怒喝吸引,然後才扭過身子去看發生了什麼。我看到一個媽媽正在"氣急敗壞"的試圖怒打她的兒子,說是怒打,實際上也沒有真的打到,因為孩子的爺爺奶奶一直攔在中間,勸架、調解,嘴臉連聲說著"算了算了"。根據我的觀察,應該是男孩之前不知道因為什麼和媽媽發生了爭執,然後可能動手打了媽媽(為了洩憤那種),媽媽惱羞成怒,一邊罵男孩:靠!你還敢打我!你給我等著…之類的話,一邊伸著手想要打男孩,然後被爺爺奶奶攔下了。後來,這個男孩和媽媽進入到了僵持階段,兩個人都想衝破爺爺奶奶的"路障"衝過去攻擊對方,然後其他三個人(爺爺,奶奶,爸爸在一旁阻攔和勸架)。看樣子,母子倆都是暴脾氣。

我大致看明白之後,坐在了一旁。媽媽明顯憤怒不已,已將怒火轉向了爺爺奶奶,她說:你們就慣著他吧,慣著他有什麼好處!其餘三人不吭聲,但是也沒停止自己阻止的動作。

又過了幾分鐘,我看到爺爺帶著男孩往前走去,男孩也不再哭,面色恢復了平靜,手裡依舊拿著烤腸,媽媽則怒火沖天的使勁拽住想要跟上去的爸爸和奶奶,奮力的把他們拉向相反的方向,她向遠方怒喝道:讓他們走!讓他們一撥去!爺爺一天到晚就知道護著,慣著,我看最後能護出什麼結果來!走,咱們回去!

我看了一下幾個人的表情。媽媽:憤怒。奶奶和爸爸:為難和猶豫,想跟著爺爺往前走,但是被媽媽強力攔下。爺爺:聽著媽媽的怒吼,好像沒有任何反應,似乎還輕笑了一下,攬著孫子若無其事的往前走。小孩:跟著爺爺走,繼續吃烤腸,比較平靜,沒有了之前臉上的不甘和憤怒情緒。

我在一旁感嘆:又是一個典型的家庭中間的權力之爭——"權力之爭"這個詞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也不太理解,後來明白其中含義之後,再回看許多事物,發現生活中無時不刻不充斥著權力之爭

家庭教育中的權力之爭是什麼意思?會對孩子的教育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應該如何覺察以及避免權力之爭?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和大家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1. 家庭中的權力之爭:爭取"控制權"的遊戲。

在我剛才描述的場景中,出現了至少兩組權力之爭:媽媽和兒子之間,媽媽和爺爺之間。他們各自所做的事,本質上就是動用各種"手段"爭取在家庭中"聽誰的","誰說了算"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極其常見。它就是隱祕在家庭中的權力之爭。

一般人會認為權力是社會上的事,社會權力體系、政治體系,包括公司裡…我們認為這裡面藏著很多權力。但實際上在家庭裡,同樣有各種各樣的隱祕的權力遊戲。

為什麼權力之爭的現象如此普遍,但是又如此難以覺察呢?

因為,人在沒有覺察的時候,會將自己的行為做出"合理化"的解讀,例如文中的媽媽會覺得:我在為孩子樹立規則。爺爺會覺得:媽媽的態度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我要阻止她。而孩子會覺得:媽媽的教育方式不對,傷害了我,我在正當防衛。

尤其當一個人陷入情緒,無法看清事情本質的時候,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無意識的"美化"——這也是心理防禦機制之一的"合理化"在發揮著作用。經過美化之後,人們的注意力會發生選擇性的傾斜,只會關注對自己有利的部分,而遠離真實,人們會認為自己很委屈,堅信自己才是有道理的那個人。

只有祛除無意識的"濾鏡",面見真實之後,才會發現,原來自己只是在和對方玩一場爭奪權力的遊戲而已。

本文中的媽媽和兒子。從表面上看,媽媽是想為兒子樹立規則,而兒子則為媽媽對自己的粗暴態度進行著合理的抵抗。但本質上,是媽媽希望兒子按照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行為處事,而兒子,則想"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對待媽媽。兩個人因為各自標準和方式的不同,引發了爭執,隨著爭執的加劇,情緒逐漸佔據了上風,這個時候再接著進行的爭執,就越來越脫離最初的目的,轉而投向"你必須按我說的來"和"我偏不"的鬥爭中了。

這就是家庭中的權力之爭。其本質,是爭取"到底誰說了算"。出於自戀的需要,每個人都想說了算,於是爭奪家庭控制權的權力遊戲就此上演。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2 .覺察家庭中的"權力之爭"

權力之爭和控制緊密相連。從某種角度上可以說,有控制,就必定會有反控制,控制與反控制,構成了權力之爭。

① 家庭中權力之爭,危害無窮

為什麼我們需要覺察家庭中的權力之爭?權力之爭到底有什麼害處?

美國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提出過一個觀點:家庭裡,父母與孩子的權力之爭,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發展情況。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不論什麼時候,當父母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力之爭。

控制慾,是權力之爭的根源所在。正因為如此,尊重、理解、共情等等這些聽上去美好的詞彙,才會在現實生活中變成一紙空文,大多數人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卻很難不打折扣的做到。

控制的害處,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經有過精準的描述:"父母經常用命令的口氣對孩子說話,叫孩子做事,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很難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而一直在命令中做事的孩子,會缺乏主動性,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如果父母習慣於使用控制的方法"管理" 孩子,一般會有三種結果。

第一:孩子"戰敗",選擇壓抑

在我文章的評論區,我經常看到類似這樣的評論:"呵呵,這種孩子如果在我這,我就要讓他好好嚐嚐為所欲為的下場",這種評論並不是少數,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這裡面的威脅和恐嚇。

如果一個人成為父母,便天然擁有了權威的身份。如果ta不能夠善用自己權威的權力,而是將其作為將自己的意志凌駕於人的手段,那麼可想而知,ta的子女會有多麼悲催。

遇到控制慾過強的父母,是一個孩子的悲劇。其中一部分孩子,會在權力之爭中敗下陣來,成為一個習慣壓抑自己的人,這樣的人,如巴班斯基所說,懦弱,膽小,壓抑,生命力萎縮

第二:孩子習得戰爭模式,逆反偏激

很顯然,文中的男孩屬於這一類。他的母親有極強的攻擊性和控制慾,所以,男孩也習得了這個特徵,變得富於攻擊,且非常逆反頑劣。

家庭教育像一個魔咒,一個人最終常活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第三:孩子"曲線救國",隱性逆反,鬼鬼祟祟。

一說到逆反,很多人都會浮現出一張寫滿"我不服"的臉,其實除了這種顯性逆反之外隱性逆反也是極為常見的形式

他們的典型特徵是:想反抗,但是不敢直接反抗,所以會做一些"小動作"實現抵抗的願望。這樣的人格,在社會上很難有良好的發展,因為他們常常是那種"關鍵時刻掉鏈子"的人,難以獲得領導的信任。

所以,毫無疑問,家庭中以控制為核心的權力之爭,對於一個孩子的惡劣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值得警惕,更值得思考。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② 先有對錯(評判),才有權力之爭。

權力之爭從何而來?為什麼要爭奪"我說了算"?

其內在邏輯是因為我覺得"我說的對",因為我"正確",所以你"應該"聽我的。

所以,對於自認為"正確"的執著,是導致權力之爭的一個根本原因。我曾經在多篇文章中闡述過"自戀"、"評判"、"我執"等相關話題。這是一個終極話題,可以說,如果能從根本上破解了這個命題,基本上人生的煩惱能減少80%。

我們今天依然要談一談關於對錯和標準的話題。當一個人將外界的評判視為"我"的一部分時,就會陷入對錯之爭的怪圈。簡單說,我必須維護"我說的對",才能讓我自己有價值感和存在感,如果"我錯了",那我這個人,也就不存在了。

這句話說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做到,很難。

控制慾特別強的人,實際上是自我掌控感很低的人,他們因為自己內在的自我掌控感不夠,所以,會尋求對外部世界的掌控,而自己的孩子,往往是最容易實施掌控的人。這就不難理解很多父母都會以"對"為名,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施加著對孩子的控制,並隨後引發權力之爭了。

"你想喝什麼?"

"可樂"

"碳酸飲料不健康,別喝了"

"橙汁"

"那裡面有很多色素,不健康"

"我就是不想喝白開水"

"你這孩子怎麼如此不知好歹?我讓你喝白開水是為了你好,你怎麼就不聽話呢?"

以上的對話是否熟悉?其實這就是父母在和孩子進行"誰說了算"的權力之爭。無論外表被包裝的多麼溫和,都無法掩蓋其背後"控制"的意味。

每個家長都應該捫心自問:是否對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過分執著?以至於執著到對方不遵從"我"的意志,我就會感覺很憤怒?或者至少是很失望。

"

美國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不論什麼時候,當父母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力之爭。

生活的觀察,非常有意思。

前段時間我去公園玩,目睹了這樣一幕。我先是被一連串的怒喝吸引,然後才扭過身子去看發生了什麼。我看到一個媽媽正在"氣急敗壞"的試圖怒打她的兒子,說是怒打,實際上也沒有真的打到,因為孩子的爺爺奶奶一直攔在中間,勸架、調解,嘴臉連聲說著"算了算了"。根據我的觀察,應該是男孩之前不知道因為什麼和媽媽發生了爭執,然後可能動手打了媽媽(為了洩憤那種),媽媽惱羞成怒,一邊罵男孩:靠!你還敢打我!你給我等著…之類的話,一邊伸著手想要打男孩,然後被爺爺奶奶攔下了。後來,這個男孩和媽媽進入到了僵持階段,兩個人都想衝破爺爺奶奶的"路障"衝過去攻擊對方,然後其他三個人(爺爺,奶奶,爸爸在一旁阻攔和勸架)。看樣子,母子倆都是暴脾氣。

我大致看明白之後,坐在了一旁。媽媽明顯憤怒不已,已將怒火轉向了爺爺奶奶,她說:你們就慣著他吧,慣著他有什麼好處!其餘三人不吭聲,但是也沒停止自己阻止的動作。

又過了幾分鐘,我看到爺爺帶著男孩往前走去,男孩也不再哭,面色恢復了平靜,手裡依舊拿著烤腸,媽媽則怒火沖天的使勁拽住想要跟上去的爸爸和奶奶,奮力的把他們拉向相反的方向,她向遠方怒喝道:讓他們走!讓他們一撥去!爺爺一天到晚就知道護著,慣著,我看最後能護出什麼結果來!走,咱們回去!

我看了一下幾個人的表情。媽媽:憤怒。奶奶和爸爸:為難和猶豫,想跟著爺爺往前走,但是被媽媽強力攔下。爺爺:聽著媽媽的怒吼,好像沒有任何反應,似乎還輕笑了一下,攬著孫子若無其事的往前走。小孩:跟著爺爺走,繼續吃烤腸,比較平靜,沒有了之前臉上的不甘和憤怒情緒。

我在一旁感嘆:又是一個典型的家庭中間的權力之爭——"權力之爭"這個詞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也不太理解,後來明白其中含義之後,再回看許多事物,發現生活中無時不刻不充斥著權力之爭

家庭教育中的權力之爭是什麼意思?會對孩子的教育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應該如何覺察以及避免權力之爭?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和大家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1. 家庭中的權力之爭:爭取"控制權"的遊戲。

在我剛才描述的場景中,出現了至少兩組權力之爭:媽媽和兒子之間,媽媽和爺爺之間。他們各自所做的事,本質上就是動用各種"手段"爭取在家庭中"聽誰的","誰說了算"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極其常見。它就是隱祕在家庭中的權力之爭。

一般人會認為權力是社會上的事,社會權力體系、政治體系,包括公司裡…我們認為這裡面藏著很多權力。但實際上在家庭裡,同樣有各種各樣的隱祕的權力遊戲。

為什麼權力之爭的現象如此普遍,但是又如此難以覺察呢?

因為,人在沒有覺察的時候,會將自己的行為做出"合理化"的解讀,例如文中的媽媽會覺得:我在為孩子樹立規則。爺爺會覺得:媽媽的態度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我要阻止她。而孩子會覺得:媽媽的教育方式不對,傷害了我,我在正當防衛。

尤其當一個人陷入情緒,無法看清事情本質的時候,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無意識的"美化"——這也是心理防禦機制之一的"合理化"在發揮著作用。經過美化之後,人們的注意力會發生選擇性的傾斜,只會關注對自己有利的部分,而遠離真實,人們會認為自己很委屈,堅信自己才是有道理的那個人。

只有祛除無意識的"濾鏡",面見真實之後,才會發現,原來自己只是在和對方玩一場爭奪權力的遊戲而已。

本文中的媽媽和兒子。從表面上看,媽媽是想為兒子樹立規則,而兒子則為媽媽對自己的粗暴態度進行著合理的抵抗。但本質上,是媽媽希望兒子按照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行為處事,而兒子,則想"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對待媽媽。兩個人因為各自標準和方式的不同,引發了爭執,隨著爭執的加劇,情緒逐漸佔據了上風,這個時候再接著進行的爭執,就越來越脫離最初的目的,轉而投向"你必須按我說的來"和"我偏不"的鬥爭中了。

這就是家庭中的權力之爭。其本質,是爭取"到底誰說了算"。出於自戀的需要,每個人都想說了算,於是爭奪家庭控制權的權力遊戲就此上演。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2 .覺察家庭中的"權力之爭"

權力之爭和控制緊密相連。從某種角度上可以說,有控制,就必定會有反控制,控制與反控制,構成了權力之爭。

① 家庭中權力之爭,危害無窮

為什麼我們需要覺察家庭中的權力之爭?權力之爭到底有什麼害處?

美國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提出過一個觀點:家庭裡,父母與孩子的權力之爭,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發展情況。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不論什麼時候,當父母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力之爭。

控制慾,是權力之爭的根源所在。正因為如此,尊重、理解、共情等等這些聽上去美好的詞彙,才會在現實生活中變成一紙空文,大多數人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卻很難不打折扣的做到。

控制的害處,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經有過精準的描述:"父母經常用命令的口氣對孩子說話,叫孩子做事,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很難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而一直在命令中做事的孩子,會缺乏主動性,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如果父母習慣於使用控制的方法"管理" 孩子,一般會有三種結果。

第一:孩子"戰敗",選擇壓抑

在我文章的評論區,我經常看到類似這樣的評論:"呵呵,這種孩子如果在我這,我就要讓他好好嚐嚐為所欲為的下場",這種評論並不是少數,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這裡面的威脅和恐嚇。

如果一個人成為父母,便天然擁有了權威的身份。如果ta不能夠善用自己權威的權力,而是將其作為將自己的意志凌駕於人的手段,那麼可想而知,ta的子女會有多麼悲催。

遇到控制慾過強的父母,是一個孩子的悲劇。其中一部分孩子,會在權力之爭中敗下陣來,成為一個習慣壓抑自己的人,這樣的人,如巴班斯基所說,懦弱,膽小,壓抑,生命力萎縮

第二:孩子習得戰爭模式,逆反偏激

很顯然,文中的男孩屬於這一類。他的母親有極強的攻擊性和控制慾,所以,男孩也習得了這個特徵,變得富於攻擊,且非常逆反頑劣。

家庭教育像一個魔咒,一個人最終常活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第三:孩子"曲線救國",隱性逆反,鬼鬼祟祟。

一說到逆反,很多人都會浮現出一張寫滿"我不服"的臉,其實除了這種顯性逆反之外隱性逆反也是極為常見的形式

他們的典型特徵是:想反抗,但是不敢直接反抗,所以會做一些"小動作"實現抵抗的願望。這樣的人格,在社會上很難有良好的發展,因為他們常常是那種"關鍵時刻掉鏈子"的人,難以獲得領導的信任。

所以,毫無疑問,家庭中以控制為核心的權力之爭,對於一個孩子的惡劣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值得警惕,更值得思考。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② 先有對錯(評判),才有權力之爭。

權力之爭從何而來?為什麼要爭奪"我說了算"?

其內在邏輯是因為我覺得"我說的對",因為我"正確",所以你"應該"聽我的。

所以,對於自認為"正確"的執著,是導致權力之爭的一個根本原因。我曾經在多篇文章中闡述過"自戀"、"評判"、"我執"等相關話題。這是一個終極話題,可以說,如果能從根本上破解了這個命題,基本上人生的煩惱能減少80%。

我們今天依然要談一談關於對錯和標準的話題。當一個人將外界的評判視為"我"的一部分時,就會陷入對錯之爭的怪圈。簡單說,我必須維護"我說的對",才能讓我自己有價值感和存在感,如果"我錯了",那我這個人,也就不存在了。

這句話說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做到,很難。

控制慾特別強的人,實際上是自我掌控感很低的人,他們因為自己內在的自我掌控感不夠,所以,會尋求對外部世界的掌控,而自己的孩子,往往是最容易實施掌控的人。這就不難理解很多父母都會以"對"為名,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施加著對孩子的控制,並隨後引發權力之爭了。

"你想喝什麼?"

"可樂"

"碳酸飲料不健康,別喝了"

"橙汁"

"那裡面有很多色素,不健康"

"我就是不想喝白開水"

"你這孩子怎麼如此不知好歹?我讓你喝白開水是為了你好,你怎麼就不聽話呢?"

以上的對話是否熟悉?其實這就是父母在和孩子進行"誰說了算"的權力之爭。無論外表被包裝的多麼溫和,都無法掩蓋其背後"控制"的意味。

每個家長都應該捫心自問:是否對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過分執著?以至於執著到對方不遵從"我"的意志,我就會感覺很憤怒?或者至少是很失望。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③ 如何區分"權力之爭"和"為孩子樹立規則"?

習慣於評判性思維的人會陷入一個困境:如何區分我是真的為孩子好,想為孩子樹立規則?還是我在與孩子之間進行權力之爭?

答案在於:你所做的一切,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比如對方如果不按照我的意願做事,我就會很不舒服),還是為了滿足孩子成長的需求?

這裡面的區別在於,到底是以"我"為中心的,還是以"孩子"為中心?

如果以孩子為中心,那麼毫無疑問,我們就需要遵從孩子自身的成長規律,充分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給到符合孩子要求的幫助。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是一個輔助者的身份,而孩子,是成長的主體。

但是如果是以"我的規則"、"我的情緒"、"我認為對的事"、"我認為她應該吃的飯"為主體運行的,就一定會在不同程度上包含著控制的意味。而有控制,就一定有反抗。

可以察覺自己的制定規則中,是否有控制對方的意味。它包括我希望你這麼做,如果你不做,我就會不高興(失望);包括你必須按我說的去做(因為我認為我給你設立的規則的正確的),如果你不按照我的標準執行,我就決不同意;包括我認為對你好的事,不需要考慮你是否接受,以及你接受的過程怎樣,我只看結果——你有沒有按照我的意思來。

如果有了這種覺察,就會很輕易的發現自己的權力之爭有多頻密了。

"

美國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不論什麼時候,當父母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力之爭。

生活的觀察,非常有意思。

前段時間我去公園玩,目睹了這樣一幕。我先是被一連串的怒喝吸引,然後才扭過身子去看發生了什麼。我看到一個媽媽正在"氣急敗壞"的試圖怒打她的兒子,說是怒打,實際上也沒有真的打到,因為孩子的爺爺奶奶一直攔在中間,勸架、調解,嘴臉連聲說著"算了算了"。根據我的觀察,應該是男孩之前不知道因為什麼和媽媽發生了爭執,然後可能動手打了媽媽(為了洩憤那種),媽媽惱羞成怒,一邊罵男孩:靠!你還敢打我!你給我等著…之類的話,一邊伸著手想要打男孩,然後被爺爺奶奶攔下了。後來,這個男孩和媽媽進入到了僵持階段,兩個人都想衝破爺爺奶奶的"路障"衝過去攻擊對方,然後其他三個人(爺爺,奶奶,爸爸在一旁阻攔和勸架)。看樣子,母子倆都是暴脾氣。

我大致看明白之後,坐在了一旁。媽媽明顯憤怒不已,已將怒火轉向了爺爺奶奶,她說:你們就慣著他吧,慣著他有什麼好處!其餘三人不吭聲,但是也沒停止自己阻止的動作。

又過了幾分鐘,我看到爺爺帶著男孩往前走去,男孩也不再哭,面色恢復了平靜,手裡依舊拿著烤腸,媽媽則怒火沖天的使勁拽住想要跟上去的爸爸和奶奶,奮力的把他們拉向相反的方向,她向遠方怒喝道:讓他們走!讓他們一撥去!爺爺一天到晚就知道護著,慣著,我看最後能護出什麼結果來!走,咱們回去!

我看了一下幾個人的表情。媽媽:憤怒。奶奶和爸爸:為難和猶豫,想跟著爺爺往前走,但是被媽媽強力攔下。爺爺:聽著媽媽的怒吼,好像沒有任何反應,似乎還輕笑了一下,攬著孫子若無其事的往前走。小孩:跟著爺爺走,繼續吃烤腸,比較平靜,沒有了之前臉上的不甘和憤怒情緒。

我在一旁感嘆:又是一個典型的家庭中間的權力之爭——"權力之爭"這個詞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也不太理解,後來明白其中含義之後,再回看許多事物,發現生活中無時不刻不充斥著權力之爭

家庭教育中的權力之爭是什麼意思?會對孩子的教育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應該如何覺察以及避免權力之爭?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和大家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1. 家庭中的權力之爭:爭取"控制權"的遊戲。

在我剛才描述的場景中,出現了至少兩組權力之爭:媽媽和兒子之間,媽媽和爺爺之間。他們各自所做的事,本質上就是動用各種"手段"爭取在家庭中"聽誰的","誰說了算"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極其常見。它就是隱祕在家庭中的權力之爭。

一般人會認為權力是社會上的事,社會權力體系、政治體系,包括公司裡…我們認為這裡面藏著很多權力。但實際上在家庭裡,同樣有各種各樣的隱祕的權力遊戲。

為什麼權力之爭的現象如此普遍,但是又如此難以覺察呢?

因為,人在沒有覺察的時候,會將自己的行為做出"合理化"的解讀,例如文中的媽媽會覺得:我在為孩子樹立規則。爺爺會覺得:媽媽的態度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我要阻止她。而孩子會覺得:媽媽的教育方式不對,傷害了我,我在正當防衛。

尤其當一個人陷入情緒,無法看清事情本質的時候,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無意識的"美化"——這也是心理防禦機制之一的"合理化"在發揮著作用。經過美化之後,人們的注意力會發生選擇性的傾斜,只會關注對自己有利的部分,而遠離真實,人們會認為自己很委屈,堅信自己才是有道理的那個人。

只有祛除無意識的"濾鏡",面見真實之後,才會發現,原來自己只是在和對方玩一場爭奪權力的遊戲而已。

本文中的媽媽和兒子。從表面上看,媽媽是想為兒子樹立規則,而兒子則為媽媽對自己的粗暴態度進行著合理的抵抗。但本質上,是媽媽希望兒子按照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行為處事,而兒子,則想"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對待媽媽。兩個人因為各自標準和方式的不同,引發了爭執,隨著爭執的加劇,情緒逐漸佔據了上風,這個時候再接著進行的爭執,就越來越脫離最初的目的,轉而投向"你必須按我說的來"和"我偏不"的鬥爭中了。

這就是家庭中的權力之爭。其本質,是爭取"到底誰說了算"。出於自戀的需要,每個人都想說了算,於是爭奪家庭控制權的權力遊戲就此上演。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2 .覺察家庭中的"權力之爭"

權力之爭和控制緊密相連。從某種角度上可以說,有控制,就必定會有反控制,控制與反控制,構成了權力之爭。

① 家庭中權力之爭,危害無窮

為什麼我們需要覺察家庭中的權力之爭?權力之爭到底有什麼害處?

美國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提出過一個觀點:家庭裡,父母與孩子的權力之爭,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發展情況。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不論什麼時候,當父母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力之爭。

控制慾,是權力之爭的根源所在。正因為如此,尊重、理解、共情等等這些聽上去美好的詞彙,才會在現實生活中變成一紙空文,大多數人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卻很難不打折扣的做到。

控制的害處,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經有過精準的描述:"父母經常用命令的口氣對孩子說話,叫孩子做事,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很難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而一直在命令中做事的孩子,會缺乏主動性,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如果父母習慣於使用控制的方法"管理" 孩子,一般會有三種結果。

第一:孩子"戰敗",選擇壓抑

在我文章的評論區,我經常看到類似這樣的評論:"呵呵,這種孩子如果在我這,我就要讓他好好嚐嚐為所欲為的下場",這種評論並不是少數,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這裡面的威脅和恐嚇。

如果一個人成為父母,便天然擁有了權威的身份。如果ta不能夠善用自己權威的權力,而是將其作為將自己的意志凌駕於人的手段,那麼可想而知,ta的子女會有多麼悲催。

遇到控制慾過強的父母,是一個孩子的悲劇。其中一部分孩子,會在權力之爭中敗下陣來,成為一個習慣壓抑自己的人,這樣的人,如巴班斯基所說,懦弱,膽小,壓抑,生命力萎縮

第二:孩子習得戰爭模式,逆反偏激

很顯然,文中的男孩屬於這一類。他的母親有極強的攻擊性和控制慾,所以,男孩也習得了這個特徵,變得富於攻擊,且非常逆反頑劣。

家庭教育像一個魔咒,一個人最終常活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第三:孩子"曲線救國",隱性逆反,鬼鬼祟祟。

一說到逆反,很多人都會浮現出一張寫滿"我不服"的臉,其實除了這種顯性逆反之外隱性逆反也是極為常見的形式

他們的典型特徵是:想反抗,但是不敢直接反抗,所以會做一些"小動作"實現抵抗的願望。這樣的人格,在社會上很難有良好的發展,因為他們常常是那種"關鍵時刻掉鏈子"的人,難以獲得領導的信任。

所以,毫無疑問,家庭中以控制為核心的權力之爭,對於一個孩子的惡劣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值得警惕,更值得思考。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② 先有對錯(評判),才有權力之爭。

權力之爭從何而來?為什麼要爭奪"我說了算"?

其內在邏輯是因為我覺得"我說的對",因為我"正確",所以你"應該"聽我的。

所以,對於自認為"正確"的執著,是導致權力之爭的一個根本原因。我曾經在多篇文章中闡述過"自戀"、"評判"、"我執"等相關話題。這是一個終極話題,可以說,如果能從根本上破解了這個命題,基本上人生的煩惱能減少80%。

我們今天依然要談一談關於對錯和標準的話題。當一個人將外界的評判視為"我"的一部分時,就會陷入對錯之爭的怪圈。簡單說,我必須維護"我說的對",才能讓我自己有價值感和存在感,如果"我錯了",那我這個人,也就不存在了。

這句話說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做到,很難。

控制慾特別強的人,實際上是自我掌控感很低的人,他們因為自己內在的自我掌控感不夠,所以,會尋求對外部世界的掌控,而自己的孩子,往往是最容易實施掌控的人。這就不難理解很多父母都會以"對"為名,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施加著對孩子的控制,並隨後引發權力之爭了。

"你想喝什麼?"

"可樂"

"碳酸飲料不健康,別喝了"

"橙汁"

"那裡面有很多色素,不健康"

"我就是不想喝白開水"

"你這孩子怎麼如此不知好歹?我讓你喝白開水是為了你好,你怎麼就不聽話呢?"

以上的對話是否熟悉?其實這就是父母在和孩子進行"誰說了算"的權力之爭。無論外表被包裝的多麼溫和,都無法掩蓋其背後"控制"的意味。

每個家長都應該捫心自問:是否對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過分執著?以至於執著到對方不遵從"我"的意志,我就會感覺很憤怒?或者至少是很失望。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③ 如何區分"權力之爭"和"為孩子樹立規則"?

習慣於評判性思維的人會陷入一個困境:如何區分我是真的為孩子好,想為孩子樹立規則?還是我在與孩子之間進行權力之爭?

答案在於:你所做的一切,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比如對方如果不按照我的意願做事,我就會很不舒服),還是為了滿足孩子成長的需求?

這裡面的區別在於,到底是以"我"為中心的,還是以"孩子"為中心?

如果以孩子為中心,那麼毫無疑問,我們就需要遵從孩子自身的成長規律,充分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給到符合孩子要求的幫助。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是一個輔助者的身份,而孩子,是成長的主體。

但是如果是以"我的規則"、"我的情緒"、"我認為對的事"、"我認為她應該吃的飯"為主體運行的,就一定會在不同程度上包含著控制的意味。而有控制,就一定有反抗。

可以察覺自己的制定規則中,是否有控制對方的意味。它包括我希望你這麼做,如果你不做,我就會不高興(失望);包括你必須按我說的去做(因為我認為我給你設立的規則的正確的),如果你不按照我的標準執行,我就決不同意;包括我認為對你好的事,不需要考慮你是否接受,以及你接受的過程怎樣,我只看結果——你有沒有按照我的意思來。

如果有了這種覺察,就會很輕易的發現自己的權力之爭有多頻密了。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3. 如何避免家庭中的權力之爭

再次回到剛才的話題。難道,孩子不該管嗎?孩子不管能行嗎?

可以借用我在上一篇文章中的話回答這個問題:在生命的最初,孩子還沒有建立完整的世界觀的時候,父母有時的確需要幫孩子做出選擇,而事實上,孩子的成長也確實是按照父母的刻畫塑形的——無論父母多麼民主,都不可避免的會在孩子身上留下自己的烙印。但是,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這個局面就會發生改變,變成了"你選擇,你負責"

也就是,將選擇權交給孩子,並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當有了這份責任,ta就會變得自律。

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作為避免家庭中權力之爭的參考。

第一:覺察自己頭腦中的“標準”(評判)。

我們剛才說過了,因為自己腦海中的評判太多,對錯太多,所以,才容易陷入權力之爭。然而,稍微有點辯證思維的人都會知道:世界並非非黑即白,要麼你對要麼我錯,而是在黑白之間包含著大量的灰度。就像陰陽八卦圖一樣,黑白各半,而且黑中有白,白中有黑

標準,意味著限制,限制,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控制

同一個現象,每個人看到的結論都是不同的,區別在於所站角度不同,可以說,很多事都沒有對錯,只有角度的區別。所以,覺察自己的評判性思維,是個人成長的重要方面,同時,在家庭教育中,也是避免與孩子進入權力之爭的重要方面。

當自己的思維中,經常出現"應該"、"必須"這類詞彙時,就要特別警惕了,你可能陷入了自我中心的困局,把自己的認知當成橫行宇宙的標準,並且不由自主的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執行。

第二,將選擇權儘可能多的交給孩子。

父母以為只有自己對孩子嚴加管理,孩子才能成才,這實際上是一種深刻的自戀。確切的說,這樣的父母對孩子缺少基本的信任,那麼結果也一定如你所願,你的孩子也必將成為一個雙標的小白眼狼:需要你的時候利用你,不需要你的時候請你尊重他。

而這一切,是你教的。

只有將選擇權儘可能的交給孩子自己,ta才能成為自己的主人,ta才能在這種看似自由的環境下學會為自己負責。自由從來不是隻有好處,相反,自由往往意味著"自我負責"的重擔,只有真正擁有選擇權的孩子,ta的精神胚胎才能得以發展,ta才能真正不再無賴,而能對自己負責。那時,ta才會自律,成為一個自己對自己有規則的人。

第三,當孩子陷入權力之爭的時候,看看孩子"蠻橫"背後的渴求。

大多數家長做不到,當看到孩子"蠻不講理"的時候,他們的情緒會被孩子牽引,會變得比孩子更憤怒,這個時候,他們的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小兔崽子!我讓你厲害!看我怎麼收拾你!

這就進入到了更加混亂和升級的權力之爭。

事實上,作妖必有因。孩子也不例外,不管他使用的是什麼方式,是理智的,還是非理智的,是討喜的,還是令人討厭的,他的行為背後,一定有動機

大部分看不到深層次的動機,只能看見表層的現象,於是"誤會"和"磨擦"就產生了。

孩子真實的渴望需要被看到,歸根到底,不管大人孩子,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人類的根本需求都是想通的:每個人都需要被看到,被理解'被接納。

"你想喝什麼?"

"可樂"

"可以,這是選擇之一,還有其他的嗎?"

"橙汁"

"也可以,那也是選擇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嗎?"

"我就是不想喝白開水"

"選擇權當然在你。但是媽媽有一個小建議:可樂是碳酸飲料,橙汁中有添加劑,這些都對你的身體不太好,所以媽媽建議你儘量少喝,因為如果你生病了,媽媽也會非常心疼。白水是最健康的一個選擇。現在,媽媽把選擇權交給你,你來選擇,媽媽相信你能做出最好的選擇。"

"我選擇喝一點可樂和橙汁,然後喝一杯白水。或者我選擇今天先喝可樂,明天喝白水。"

"好的。沒有問題"

很多時候,孩子看上去蠻不講理,其本質是因為不被允許,任何人不被允許的時候,都有挫敗感,可能還會衍生固執。而一旦自己的需要被看到,被看懂,ta的固執也就迎刃而解了

隱藏在家庭中的權力之爭無處不在,除了親子關係,在夫妻之間,婆媳之間,到處都存在著隱性的權力之爭,說到底,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有"說了算"的願望,但是隻要生活在關係中,就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需要將自己的一部分妥協,祛除,然後通過協商,最終達成一致,實現雙贏(多贏)。

在關係中,從來沒有輸贏,一方的全面勝利,往往是以另一方的全面妥協為代價得到的。這種贏,勢必不會長久。只有雙贏,才是真正的贏。

"

美國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不論什麼時候,當父母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力之爭。

生活的觀察,非常有意思。

前段時間我去公園玩,目睹了這樣一幕。我先是被一連串的怒喝吸引,然後才扭過身子去看發生了什麼。我看到一個媽媽正在"氣急敗壞"的試圖怒打她的兒子,說是怒打,實際上也沒有真的打到,因為孩子的爺爺奶奶一直攔在中間,勸架、調解,嘴臉連聲說著"算了算了"。根據我的觀察,應該是男孩之前不知道因為什麼和媽媽發生了爭執,然後可能動手打了媽媽(為了洩憤那種),媽媽惱羞成怒,一邊罵男孩:靠!你還敢打我!你給我等著…之類的話,一邊伸著手想要打男孩,然後被爺爺奶奶攔下了。後來,這個男孩和媽媽進入到了僵持階段,兩個人都想衝破爺爺奶奶的"路障"衝過去攻擊對方,然後其他三個人(爺爺,奶奶,爸爸在一旁阻攔和勸架)。看樣子,母子倆都是暴脾氣。

我大致看明白之後,坐在了一旁。媽媽明顯憤怒不已,已將怒火轉向了爺爺奶奶,她說:你們就慣著他吧,慣著他有什麼好處!其餘三人不吭聲,但是也沒停止自己阻止的動作。

又過了幾分鐘,我看到爺爺帶著男孩往前走去,男孩也不再哭,面色恢復了平靜,手裡依舊拿著烤腸,媽媽則怒火沖天的使勁拽住想要跟上去的爸爸和奶奶,奮力的把他們拉向相反的方向,她向遠方怒喝道:讓他們走!讓他們一撥去!爺爺一天到晚就知道護著,慣著,我看最後能護出什麼結果來!走,咱們回去!

我看了一下幾個人的表情。媽媽:憤怒。奶奶和爸爸:為難和猶豫,想跟著爺爺往前走,但是被媽媽強力攔下。爺爺:聽著媽媽的怒吼,好像沒有任何反應,似乎還輕笑了一下,攬著孫子若無其事的往前走。小孩:跟著爺爺走,繼續吃烤腸,比較平靜,沒有了之前臉上的不甘和憤怒情緒。

我在一旁感嘆:又是一個典型的家庭中間的權力之爭——"權力之爭"這個詞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也不太理解,後來明白其中含義之後,再回看許多事物,發現生活中無時不刻不充斥著權力之爭

家庭教育中的權力之爭是什麼意思?會對孩子的教育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應該如何覺察以及避免權力之爭?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和大家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1. 家庭中的權力之爭:爭取"控制權"的遊戲。

在我剛才描述的場景中,出現了至少兩組權力之爭:媽媽和兒子之間,媽媽和爺爺之間。他們各自所做的事,本質上就是動用各種"手段"爭取在家庭中"聽誰的","誰說了算"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極其常見。它就是隱祕在家庭中的權力之爭。

一般人會認為權力是社會上的事,社會權力體系、政治體系,包括公司裡…我們認為這裡面藏著很多權力。但實際上在家庭裡,同樣有各種各樣的隱祕的權力遊戲。

為什麼權力之爭的現象如此普遍,但是又如此難以覺察呢?

因為,人在沒有覺察的時候,會將自己的行為做出"合理化"的解讀,例如文中的媽媽會覺得:我在為孩子樹立規則。爺爺會覺得:媽媽的態度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我要阻止她。而孩子會覺得:媽媽的教育方式不對,傷害了我,我在正當防衛。

尤其當一個人陷入情緒,無法看清事情本質的時候,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無意識的"美化"——這也是心理防禦機制之一的"合理化"在發揮著作用。經過美化之後,人們的注意力會發生選擇性的傾斜,只會關注對自己有利的部分,而遠離真實,人們會認為自己很委屈,堅信自己才是有道理的那個人。

只有祛除無意識的"濾鏡",面見真實之後,才會發現,原來自己只是在和對方玩一場爭奪權力的遊戲而已。

本文中的媽媽和兒子。從表面上看,媽媽是想為兒子樹立規則,而兒子則為媽媽對自己的粗暴態度進行著合理的抵抗。但本質上,是媽媽希望兒子按照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行為處事,而兒子,則想"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對待媽媽。兩個人因為各自標準和方式的不同,引發了爭執,隨著爭執的加劇,情緒逐漸佔據了上風,這個時候再接著進行的爭執,就越來越脫離最初的目的,轉而投向"你必須按我說的來"和"我偏不"的鬥爭中了。

這就是家庭中的權力之爭。其本質,是爭取"到底誰說了算"。出於自戀的需要,每個人都想說了算,於是爭奪家庭控制權的權力遊戲就此上演。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2 .覺察家庭中的"權力之爭"

權力之爭和控制緊密相連。從某種角度上可以說,有控制,就必定會有反控制,控制與反控制,構成了權力之爭。

① 家庭中權力之爭,危害無窮

為什麼我們需要覺察家庭中的權力之爭?權力之爭到底有什麼害處?

美國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提出過一個觀點:家庭裡,父母與孩子的權力之爭,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發展情況。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不論什麼時候,當父母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力之爭。

控制慾,是權力之爭的根源所在。正因為如此,尊重、理解、共情等等這些聽上去美好的詞彙,才會在現實生活中變成一紙空文,大多數人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卻很難不打折扣的做到。

控制的害處,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經有過精準的描述:"父母經常用命令的口氣對孩子說話,叫孩子做事,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很難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而一直在命令中做事的孩子,會缺乏主動性,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如果父母習慣於使用控制的方法"管理" 孩子,一般會有三種結果。

第一:孩子"戰敗",選擇壓抑

在我文章的評論區,我經常看到類似這樣的評論:"呵呵,這種孩子如果在我這,我就要讓他好好嚐嚐為所欲為的下場",這種評論並不是少數,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這裡面的威脅和恐嚇。

如果一個人成為父母,便天然擁有了權威的身份。如果ta不能夠善用自己權威的權力,而是將其作為將自己的意志凌駕於人的手段,那麼可想而知,ta的子女會有多麼悲催。

遇到控制慾過強的父母,是一個孩子的悲劇。其中一部分孩子,會在權力之爭中敗下陣來,成為一個習慣壓抑自己的人,這樣的人,如巴班斯基所說,懦弱,膽小,壓抑,生命力萎縮

第二:孩子習得戰爭模式,逆反偏激

很顯然,文中的男孩屬於這一類。他的母親有極強的攻擊性和控制慾,所以,男孩也習得了這個特徵,變得富於攻擊,且非常逆反頑劣。

家庭教育像一個魔咒,一個人最終常活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第三:孩子"曲線救國",隱性逆反,鬼鬼祟祟。

一說到逆反,很多人都會浮現出一張寫滿"我不服"的臉,其實除了這種顯性逆反之外隱性逆反也是極為常見的形式

他們的典型特徵是:想反抗,但是不敢直接反抗,所以會做一些"小動作"實現抵抗的願望。這樣的人格,在社會上很難有良好的發展,因為他們常常是那種"關鍵時刻掉鏈子"的人,難以獲得領導的信任。

所以,毫無疑問,家庭中以控制為核心的權力之爭,對於一個孩子的惡劣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值得警惕,更值得思考。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② 先有對錯(評判),才有權力之爭。

權力之爭從何而來?為什麼要爭奪"我說了算"?

其內在邏輯是因為我覺得"我說的對",因為我"正確",所以你"應該"聽我的。

所以,對於自認為"正確"的執著,是導致權力之爭的一個根本原因。我曾經在多篇文章中闡述過"自戀"、"評判"、"我執"等相關話題。這是一個終極話題,可以說,如果能從根本上破解了這個命題,基本上人生的煩惱能減少80%。

我們今天依然要談一談關於對錯和標準的話題。當一個人將外界的評判視為"我"的一部分時,就會陷入對錯之爭的怪圈。簡單說,我必須維護"我說的對",才能讓我自己有價值感和存在感,如果"我錯了",那我這個人,也就不存在了。

這句話說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做到,很難。

控制慾特別強的人,實際上是自我掌控感很低的人,他們因為自己內在的自我掌控感不夠,所以,會尋求對外部世界的掌控,而自己的孩子,往往是最容易實施掌控的人。這就不難理解很多父母都會以"對"為名,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施加著對孩子的控制,並隨後引發權力之爭了。

"你想喝什麼?"

"可樂"

"碳酸飲料不健康,別喝了"

"橙汁"

"那裡面有很多色素,不健康"

"我就是不想喝白開水"

"你這孩子怎麼如此不知好歹?我讓你喝白開水是為了你好,你怎麼就不聽話呢?"

以上的對話是否熟悉?其實這就是父母在和孩子進行"誰說了算"的權力之爭。無論外表被包裝的多麼溫和,都無法掩蓋其背後"控制"的意味。

每個家長都應該捫心自問:是否對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過分執著?以至於執著到對方不遵從"我"的意志,我就會感覺很憤怒?或者至少是很失望。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③ 如何區分"權力之爭"和"為孩子樹立規則"?

習慣於評判性思維的人會陷入一個困境:如何區分我是真的為孩子好,想為孩子樹立規則?還是我在與孩子之間進行權力之爭?

答案在於:你所做的一切,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比如對方如果不按照我的意願做事,我就會很不舒服),還是為了滿足孩子成長的需求?

這裡面的區別在於,到底是以"我"為中心的,還是以"孩子"為中心?

如果以孩子為中心,那麼毫無疑問,我們就需要遵從孩子自身的成長規律,充分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給到符合孩子要求的幫助。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是一個輔助者的身份,而孩子,是成長的主體。

但是如果是以"我的規則"、"我的情緒"、"我認為對的事"、"我認為她應該吃的飯"為主體運行的,就一定會在不同程度上包含著控制的意味。而有控制,就一定有反抗。

可以察覺自己的制定規則中,是否有控制對方的意味。它包括我希望你這麼做,如果你不做,我就會不高興(失望);包括你必須按我說的去做(因為我認為我給你設立的規則的正確的),如果你不按照我的標準執行,我就決不同意;包括我認為對你好的事,不需要考慮你是否接受,以及你接受的過程怎樣,我只看結果——你有沒有按照我的意思來。

如果有了這種覺察,就會很輕易的發現自己的權力之爭有多頻密了。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3. 如何避免家庭中的權力之爭

再次回到剛才的話題。難道,孩子不該管嗎?孩子不管能行嗎?

可以借用我在上一篇文章中的話回答這個問題:在生命的最初,孩子還沒有建立完整的世界觀的時候,父母有時的確需要幫孩子做出選擇,而事實上,孩子的成長也確實是按照父母的刻畫塑形的——無論父母多麼民主,都不可避免的會在孩子身上留下自己的烙印。但是,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這個局面就會發生改變,變成了"你選擇,你負責"

也就是,將選擇權交給孩子,並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當有了這份責任,ta就會變得自律。

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作為避免家庭中權力之爭的參考。

第一:覺察自己頭腦中的“標準”(評判)。

我們剛才說過了,因為自己腦海中的評判太多,對錯太多,所以,才容易陷入權力之爭。然而,稍微有點辯證思維的人都會知道:世界並非非黑即白,要麼你對要麼我錯,而是在黑白之間包含著大量的灰度。就像陰陽八卦圖一樣,黑白各半,而且黑中有白,白中有黑

標準,意味著限制,限制,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控制

同一個現象,每個人看到的結論都是不同的,區別在於所站角度不同,可以說,很多事都沒有對錯,只有角度的區別。所以,覺察自己的評判性思維,是個人成長的重要方面,同時,在家庭教育中,也是避免與孩子進入權力之爭的重要方面。

當自己的思維中,經常出現"應該"、"必須"這類詞彙時,就要特別警惕了,你可能陷入了自我中心的困局,把自己的認知當成橫行宇宙的標準,並且不由自主的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執行。

第二,將選擇權儘可能多的交給孩子。

父母以為只有自己對孩子嚴加管理,孩子才能成才,這實際上是一種深刻的自戀。確切的說,這樣的父母對孩子缺少基本的信任,那麼結果也一定如你所願,你的孩子也必將成為一個雙標的小白眼狼:需要你的時候利用你,不需要你的時候請你尊重他。

而這一切,是你教的。

只有將選擇權儘可能的交給孩子自己,ta才能成為自己的主人,ta才能在這種看似自由的環境下學會為自己負責。自由從來不是隻有好處,相反,自由往往意味著"自我負責"的重擔,只有真正擁有選擇權的孩子,ta的精神胚胎才能得以發展,ta才能真正不再無賴,而能對自己負責。那時,ta才會自律,成為一個自己對自己有規則的人。

第三,當孩子陷入權力之爭的時候,看看孩子"蠻橫"背後的渴求。

大多數家長做不到,當看到孩子"蠻不講理"的時候,他們的情緒會被孩子牽引,會變得比孩子更憤怒,這個時候,他們的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小兔崽子!我讓你厲害!看我怎麼收拾你!

這就進入到了更加混亂和升級的權力之爭。

事實上,作妖必有因。孩子也不例外,不管他使用的是什麼方式,是理智的,還是非理智的,是討喜的,還是令人討厭的,他的行為背後,一定有動機

大部分看不到深層次的動機,只能看見表層的現象,於是"誤會"和"磨擦"就產生了。

孩子真實的渴望需要被看到,歸根到底,不管大人孩子,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人類的根本需求都是想通的:每個人都需要被看到,被理解'被接納。

"你想喝什麼?"

"可樂"

"可以,這是選擇之一,還有其他的嗎?"

"橙汁"

"也可以,那也是選擇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嗎?"

"我就是不想喝白開水"

"選擇權當然在你。但是媽媽有一個小建議:可樂是碳酸飲料,橙汁中有添加劑,這些都對你的身體不太好,所以媽媽建議你儘量少喝,因為如果你生病了,媽媽也會非常心疼。白水是最健康的一個選擇。現在,媽媽把選擇權交給你,你來選擇,媽媽相信你能做出最好的選擇。"

"我選擇喝一點可樂和橙汁,然後喝一杯白水。或者我選擇今天先喝可樂,明天喝白水。"

"好的。沒有問題"

很多時候,孩子看上去蠻不講理,其本質是因為不被允許,任何人不被允許的時候,都有挫敗感,可能還會衍生固執。而一旦自己的需要被看到,被看懂,ta的固執也就迎刃而解了

隱藏在家庭中的權力之爭無處不在,除了親子關係,在夫妻之間,婆媳之間,到處都存在著隱性的權力之爭,說到底,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有"說了算"的願望,但是隻要生活在關係中,就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需要將自己的一部分妥協,祛除,然後通過協商,最終達成一致,實現雙贏(多贏)。

在關係中,從來沒有輸贏,一方的全面勝利,往往是以另一方的全面妥協為代價得到的。這種贏,勢必不會長久。只有雙贏,才是真正的贏。

家庭中不為人知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自戀,孩子越逆反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天蠍女,感性與理性並存,厭惡偽、毒雞湯,熱衷深度剖析,專注個人成長。享受直面真實的“痛”與“樂”。熱愛心理學,望以個人微小之力為火種,燃心理學之大火。歡迎互動,歡迎點贊,歡迎打賞,歡迎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