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中益氣湯》調理盜汗,只適合這1種人,其他人喝就是遭罪

說起盜汗,大家並不陌生。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把盜汗稱作“寢汗”,直到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一書中,才形象地用“盜汗”來命名人們在睡夢中出汗這種病症。自此以後,歷代醫家均沿用此名,中醫認為盜汗多為腎陰虛所致。

而在臨床中,許多醫家都會使用《補中益氣湯》來調理盜汗,但是你知道嗎?《補中益氣湯》若是調理盜汗,只適合這1種人,如果其他人喝了就是遭罪。

《補中益氣湯》調理盜汗,只適合這1種人,其他人喝就是遭罪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補中益氣湯》僅僅適合陽虛型盜汗。

陽虛型盜汗在臨床上是最常見的,中醫上認為,陽衰則衛虛,虛衛行於陰分,當瞑之時,衛表不固,則營陰失守,腠理開而盜汗出。醒後行陰之衛氣復於表,而盜汗止。臨證於盜汗屬陽虛陰虛的辨別,在於有火無火,陽虛盜汗,汗出清稀,皮膚清冷,伴倦怠乏力,惡寒身踡,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濡緩。

因而在治療陽虛盜汗上,多從治本著手,所以選用《補中益氣湯》較多。那麼接下來我們再詳細說說《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調理盜汗,只適合這1種人,其他人喝就是遭罪

《補中益氣湯》出自《脾胃論》。具有調補脾胃,益氣昇陽,甘溫除熱之功效。主治脾胃虛弱、中氣下陷。症見食少腹脹、體倦乏力、動輒氣喘、身熱有汗、頭痛惡寒、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症。臨床上常用於素日少氣乏力、飲食無味、舌淡苔白、脈虛者;脾胃氣虛、身熱多汗或素體氣虛、久熱不愈,以及氣虛外感、身熱不退者,亦可酌情使用;慢性胃炎、營養不良、貧血、慢性肝炎、慢性腹瀉、慢性痢疾。

說了《補中益氣湯》的作用之後,再詳細說說它的君臣佐使。

君藥——炙黃芪甘溫補升,善補中益氣、昇陽舉陷

臣藥——黨蔘甘補而平,善補中益氣,兼能養血;炒白朮甘補扶正,苦燥利水,善補氣健脾、燥溼助運;炙甘草甘平偏溫,既益氣補中,又調和諸藥。三藥合用,既增強君藥補中益氣之功,又除水溼

《補中益氣湯》調理盜汗,只適合這1種人,其他人喝就是遭罪

佐藥——陳皮辛散苦降而溫,善理氣健脾開胃,以補藥停滯;當歸甘補辛散溫通,善補血和血,以利中氣化生;大棗甘溫,善補中益氣;生薑辛微溫,善溫中開胃。四藥相合,既助君臣藥補中益氣,又理氣健脾開胃,使諸藥補而不滯,促進補力發揮

使藥——柴胡苦辛微寒,輕清升散;升麻辛微甘性涼,升散清洩。二藥合用,可助君藥升舉下陷之清陽

全方配伍,補中兼升,使中氣得健、清陽得升,共奏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之功,故善治脾胃虛弱、中氣下陷諸病證。

在這裡提醒各位一句,在中醫上,任何一個方子,都不是單一的治療哪一種病症的,任何病症,最好在經過辯證之後,再選擇藥物,否則盲目服用不僅是遭罪,還會適得其反。

《補中益氣湯》調理盜汗,只適合這1種人,其他人喝就是遭罪

在文章最後在向大家闡述一下我的五行同調觀點:五行相生相剋,一髒失衡,則其餘五臟皆失守,身體諸多表症皆發於五臟,五臟不安就會導致五行失守,繼而導致:失眠,多夢,易驚醒,耳鳴,心慌氣短,胃脹,便溏,盜汗,溼熱鬱結,痰溼不化,肝氣鬱結,月經不調,乳腺增生,更年期綜合徵等五臟相關症狀,調理首要也不在於病急亂投醫一股腦的出現什麼就改善什麼的單一調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調,方可事半功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