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訪江浙滬三縣區 感受護水治水三地一盤棋'

""記者走訪江浙滬三縣區 感受護水治水三地一盤棋

汾湖嘉善段。

編者按

繼8月6日、8月22日本報報道浙滬交界一批斷頭路被打通,以及一批毗鄰村莊規劃相融的故事之後,今天我們將目光聚焦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在河道縱橫的吳根越角,如何推進水汙染防治、水生態修復,加強跨區域河湖水源地的保護,是示範區的一大課題。為此,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蘇吳江三地正逐步打破行政“藩籬”,讓界河從毗鄰地區環境治理的終點,成為生態合作的起點。從以鄰為壑到互相配合,作為承載新發展理念的“樣板間”,示範區走出了一體化的新路。

浙江在線9月16日訊(記者 施力維 報道組 張文燕)蜿蜒曲折的河流,在地緣、人緣上如血脈般將長三角各區域緊密連接在一起;在行政區劃上,河流則成為了許多縣(市區)的天然分界線。

在界河的上下游、左右岸,因為行政邊界的存在,產業分佈不同,環保標準不一,治理責任不明,過去常常因此陷入“下游治理、上游汙染”,甚至“三不管”的怪圈。

作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蘇吳江三地正逐步打破界河間的行政“藩籬”,創新跨界地區協調機制,攜手合作共同對流域水環境實現精細化治理、管控。

在同一張生態藍圖下,毗鄰地區間“界河”正在消失,併成為了帶動長三角綠色發展的“內河”。

聯合河長一起“下水”

“汾湖的水葫蘆,如果沒人打撈,一直沿河而下,一週後很有可能在陸家嘴見到。”夏末秋初,正是水葫蘆快速生長的季節。在江蘇吳江與浙江嘉善交界的汾湖畔,嘉善陶莊鎮湖濱村書記、村級河長楊建國,正聯繫對岸的吳江汾湖高新區汾湖灣村的幹部,共同打撈水葫蘆。

汾湖上水鳥棲息,七八片水葫蘆正飄零在水面。“兩邊合作以後,水葫蘆比往年同期少了不少。”楊建國指著汾湖北側一群白鷺歇腳的地方說,“那裡就是江蘇界了”。

汾湖古稱“分湖”,相傳曾是吳越水軍對壘的前線。在這個曾經充滿了火藥味的界湖上,水草、白鷺,每天都要在江蘇、浙江間隨意往來,它們可不分省界。

但對汾湖兩岸的村民來說,省界是很現實的分割線。“上游流下來的水葫蘆、垃圾,為什麼要下游出錢、出力打撈?大家都想著甩包袱,環境越來越糟。”楊建國說,汾湖前些年飽受水葫蘆困擾,湖面一片綠色如同草原。水中缺氧,魚蝦絕跡,水體發臭,蚊蟲滋生。

上下游扯皮,左右岸“甩鍋”,責任不明一直是省際界治理的痛點。

嘉善縣水利局副局長錢波介紹,嘉善與上海共有交界河湖56條(個),其中青浦區22條(個),金山區34條(個),與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交界河道有15條(個)。江南河網,蜿蜒曲折,港汊縱橫,加上潮汐的影響,水流方向多變,各縣市間上下游的角色並不固定。比如,嘉善與金山間的清涼塘,有時候上午是流往上海方向的,下午又流向浙江方向,“大家都不想下河清理,就讓垃圾、水葫蘆等‘隨波逐流’,最終影響到了流域水質,威脅三地百姓的飲用水源安全。”錢波說。

誰都可以管,誰都不願意管,最終導致界河成了“以鄰為壑”的“三不管”地帶。

2017年,在浙江施行多年並形成經驗的“河長制”在全國推廣,這為界河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每條河流都有河長了,界河也不能例外。”

河長制是責任制,但界河的河長誰來當,怎麼當,如何履職盡責?在江浙滬皖以及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的推動下,為長三角界河治理量身定製的“聯合河長制”應運而生。

界河上下游、左右岸的各級河長,以河道為單位組成聯合河長,共擔責任一起“下水”,治理水中頑疾。

在汾湖畔,就有一塊特殊的綠色河長牌。村級聯合河長一欄,寫著楊建國和吳江汾湖灣村村幹部沈曉華的名字,並附上了手機號等聯繫方式。兩人每週巡河,在最近水葫蘆繁殖較快的季節,半個月就要見面會商。汾湖如果出現重大的環境汙染,兩地河長首當其衝擔責,進一步倒逼了界河兩岸各級河長的協調合作。

過去互相推諉的水葫蘆治理,成了聯合河長的共同責任。青嘉吳三地,區縣、鎮街、村社區三級聯合河長坐到了一起。針對水葫蘆及汙染物的打撈清理,大家制定了責任清單,不以省界為單位,而以河段為單位重新劃定了“包乾區”,共同打撈汙染物,“包乾區裡沒有省界,可能有在行政上屬於浙江的河段,也有屬於江蘇、上海的河段。”楊建國說。

三地還採取交叉巡河的方式,在對方的“包乾區”挑刺。在楊建國的手機上有一個專門的聯合河長群,兩地河長在對方區域巡河,發現問題,第一時間上傳,“對照責任清單,誰的擔子誰挑走。”

經過兩年多聯合河長的協同合作,河道的日常保潔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省界越來越模糊,水葫蘆越來越少。今年,嘉善汾湖、清涼塘、俞匯塘等主要界河的水葫蘆繁殖面積,僅佔水面面積不到10%,是最近幾年來控制最好的。

界河,正從毗鄰地區間環境治理的終點,成為生態合作的起點。目前,以汾湖為代表的聯合河長制經驗在長三角區域推廣。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蘇吳江三地還簽署了交界區域水環境聯防聯治聯席工作機制協議,18個村落在護水治水上實現了一盤棋。

共同執法定期會商

水裡的問題,根子在岸上。

岸上的汙染源管不住,水質改善無從談起。最初,各縣(市、區)也組織過大規模的水葫蘆打撈行動,但上萬噸的水葫蘆清理以後,第二年界河裡的“綠魔”又捲土重來。

隨處飄蕩的水葫蘆,其實是監測水質的一個顯性標誌物。水葫蘆數量越多說明水體富營養化越嚴重。界河水葫蘆難以徹底消除,與當地的產業結構密切相關。

沿著汾湖順流向東,就能見到寬闊的太浦河。上世紀90年代開鑿的這條河道,溝通了太湖與黃浦江,連接起青嘉吳三地,拓展了水路交通,也增加了行洪通道。對於地處下游的嘉善、青浦兩地來說,太浦河還是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地,兩地分別在這裡設置了飲用水源取水口,是滬浙700萬人的大水缸。

與太浦河共生的,還有河道上游的紡織、印染企業。噴水織機織布,印染企業印花,成品再通過水路運輸通往大上海,這曾是支撐吳江盛澤鎮發展的重要產業。

沿岸印染、紡織企業的廢水有機物濃度都很高,排入到太浦河中,直接影響下游飲用水的水質。“金屬銻等汙染物的超標,最讓大家膽戰心驚。”錢波說,2014年以來,太浦河發生過9次銻濃度異常事件。嘉善、青浦很想和吳江一起解決這個問題,但因為涉及跨省協調,工作遲遲難以推進。

跨省協調有多難?家住太浦河畔的,嘉善姚莊鎮銀水廟村村幹部楊彬彬,曾參與了一次跨省協調,處理之繁、耗時之久,令他至今記憶猶新。2016年末,浙江全面推進剿滅劣V類水,作為太浦河的一名民間河長,楊彬彬在日常巡河中發現,河道上游一片河灘常有垃圾偷倒。他當天就將此事上報到了縣環保部門。

但因為涉及跨省處理,又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嘉善縣環保局又將此事上報到嘉興市,最後市裡一直報到了省級職能部門,再輾轉聯繫江蘇省職能部門,江蘇方面再逐級下指令到吳江解決。一堆垃圾的投訴,經過兩省多個層級的傳遞,過了一個月才最終解決。

一體化發展需要一套更加高效的協調機制,來處理流域內的環境問題。2018年,浙江嘉興、上海青浦、江蘇蘇州聯合制訂《太浦河流域跨界斷面水質指標異常情況聯合應對工作方案》。

吳江、嘉善、青浦派出環保執法人員定期進行聯合執法巡查和組織聯席會商,預防和協調邊界水事糾紛。一旦下游出水口出現水質異常,三個區縣市之間可以直接協調,相關監控數據實時共享,通過聯合執法對汙染企業進行查處。

最近,青嘉吳三地檢察機關也展開合作,在太浦河流域排摸環保公益訴訟線索,工作人員還在現場進行勘驗取證,直接對汙染物來源展開調查。

一名執法人員說,在三地的通力合作下,“哪怕是一隻汙染的編織袋流到水源保護地,都能追溯到元凶”。通過編織袋上留下的蛛絲馬跡,上海方面提供衛星遙感技術定位,吳江和嘉善覆蓋在大部分河道上有監控攝像頭,執法人員根據線索順藤摸瓜找到岸上的汙染源頭,並開出罰單。

三地共同織就的一張法治大網,保護著界河的水環境安全。去年以來,太浦河飲用水源地,再也沒有發生過銻濃度異常事件。

繪就藍圖同享紅利

下游要喝水,上游也要發展。界河兩側、流域沿岸,空間如何利用,產業如何佈局?這是省際間最難協調、也是最根本的問題,背後牽涉到各方利益。

近年來,青嘉吳三地間通過交流合作,實現了聯合河長同治水,岸上汙染源共同監管、執法,一些行政壁壘逐漸打破。但在最根本的產業准入、汙染騰退等源頭管控工作上,各地還存在著差異。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的探索,正著力破解這個難題,力爭實現生態保護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今年夏天,在江浙滬毗鄰地區的界河兩岸,許多村民見到了一支揹著雙肩包的調查隊伍。他們頂著烈日,走村入戶進企業,普查汙染源,調查生態環境數據。“我們要把毗鄰地區的生態家底摸清,特別對水資源的承載量做到心裡有數。”嘉興生態環境局嘉善分局副局長萬治明說,收集數據的目的,是為以後制定區域性的統一標準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據調查,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水域面積佔到了總面積的近五分之一。“廣袤的水域是未來這一區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優勢所在。”嘉善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李虹說,強調生態綠色,就決定了示範區不是單純的新城新區,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樣板”。

在互相走訪調研中,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一些幹部,對嘉善的水域生態保護和管控表示了肯定。在他們看來,嘉善通過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准入清單,將生態空間做了十分細緻的劃分。“三線一單”管控,涉及工業集聚區、城鎮生活集聚區等重點管控單元,以及自然保護地等優先管控單元,還有農業、零星居住和工業等一般管控單元,比許多地方更精細、嚴格。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青嘉吳三地已經基本達成共識。嘉善這種最高標準、最嚴要求的生態管控,有望在示範區逐步推開。三地將共繪同一張規劃藍圖,像太浦河這樣的界河,將成為示範區真正的內河。“規劃一張圖、信息一張網和執法一杆尺,做到標準一致、信息共享和執法統一。”萬治明說。

這兩天,楊彬彬沿著太浦河往上游徒步時,欣喜地看到,吳江沿岸的幾個無證砂石碼頭,已經被全部關停了,沿線畜禽養殖場裡撲騰的鴨子也沒有了。吳江的朋友告訴他,最近區裡還要淘汰一批落後產能企業。

更讓楊彬彬高興的是,最近“綠色青浦”公眾號推送來的一條消息:華為將投資近100億元,在太浦河畔的青浦金澤鎮西岑社區打造一個總面積達100公頃的研發中心。按照現有設計方案,融入了水鄉風情的“9大園+3大島”建築設計,將比肩眾多世界級科技巨頭的總部園區。

從嘉善姚莊鎮銀水廟村到華為研發中心,車程不過10分鐘。在青嘉吳毗鄰地帶,過去給三地百姓帶來煩惱的界河,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建設中,正拓展出全新的想象空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