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哲學 體育 宇宙 虛偽是真誠媽 2019-09-18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質穩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則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質變走向死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內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的否定。(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由於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對立統一,當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處於量變階段,而當矛盾雙方長期鬥爭,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而居於支配地位時,發生矛盾轉化,量變也轉化為質變,以致該事物死亡,發展為新事物。(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繫的環節:①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事物的發展是舊事物死亡和新事物產生,是質變;發展只能通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實現。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否定,就沒有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誕生,也就沒有發展。②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新舊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新事物是從舊事物的結體中脫胎出來的,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事物之間的這種內在的、必然的聯繫,正是通過否定這個環節實現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特徵。

3、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全過程的辯證圖景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週期性過程。只有全部走完這個週期性過程,才能達到矛盾的完全解決。並使新事物日益完善,這是否定之否定,“彷彿回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發展的真諦。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質穩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則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質變走向死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內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的否定。(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由於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對立統一,當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處於量變階段,而當矛盾雙方長期鬥爭,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而居於支配地位時,發生矛盾轉化,量變也轉化為質變,以致該事物死亡,發展為新事物。(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繫的環節:①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事物的發展是舊事物死亡和新事物產生,是質變;發展只能通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實現。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否定,就沒有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誕生,也就沒有發展。②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新舊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新事物是從舊事物的結體中脫胎出來的,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事物之間的這種內在的、必然的聯繫,正是通過否定這個環節實現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特徵。

3、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全過程的辯證圖景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週期性過程。只有全部走完這個週期性過程,才能達到矛盾的完全解決。並使新事物日益完善,這是否定之否定,“彷彿回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發展的真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方向和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則是曲折的。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因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極因素的服從和積極因素的保留,是一個新陳代謝的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事物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呈現出前進與上升的趨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主要表現為:第一,事物經過兩次否定,出現第一個階段的某些特徵。彷彿是向舊事物的某種迴歸,使事物發展道路不是呈直線型,而是呈“之”字型。第二,事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挫折,甚至發生暫時的倒退或逆轉。?否定之否定規律所揭示的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說明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儘管道路曲折險阻,但只要是真正的新生事物,總是能戰勝各種消極因素,克服阻力,茁壯成長。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質穩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則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質變走向死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內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的否定。(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由於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對立統一,當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處於量變階段,而當矛盾雙方長期鬥爭,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而居於支配地位時,發生矛盾轉化,量變也轉化為質變,以致該事物死亡,發展為新事物。(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繫的環節:①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事物的發展是舊事物死亡和新事物產生,是質變;發展只能通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實現。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否定,就沒有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誕生,也就沒有發展。②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新舊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新事物是從舊事物的結體中脫胎出來的,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事物之間的這種內在的、必然的聯繫,正是通過否定這個環節實現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特徵。

3、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全過程的辯證圖景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週期性過程。只有全部走完這個週期性過程,才能達到矛盾的完全解決。並使新事物日益完善,這是否定之否定,“彷彿回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發展的真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方向和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則是曲折的。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因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極因素的服從和積極因素的保留,是一個新陳代謝的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事物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呈現出前進與上升的趨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主要表現為:第一,事物經過兩次否定,出現第一個階段的某些特徵。彷彿是向舊事物的某種迴歸,使事物發展道路不是呈直線型,而是呈“之”字型。第二,事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挫折,甚至發生暫時的倒退或逆轉。?否定之否定規律所揭示的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說明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儘管道路曲折險阻,但只要是真正的新生事物,總是能戰勝各種消極因素,克服阻力,茁壯成長。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五大範疇)

1、現象和本質。(1)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在聯繫和內在聯繫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現特徵。現象中分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而歪曲表現本質的現象。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2)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和區別是: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現,人們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質在事物的內部,只能通過抽象思維去把握。現象是個別、片面的東西;本質是一類現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東西。現象多變、易逝,比本質豐富、生動;本質則相對穩定,比現象單純、深刻。②現象與本質又是統一的。一方面,本質離不開現象,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不表現為一定現象的純粹本質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現象也不能脫離本質,本質決定現象,即使是同本質鮮明對立的假象,也為本質所決定,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③現象和本質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科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②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透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不要為假象所迷惑。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質穩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則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質變走向死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內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的否定。(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由於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對立統一,當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處於量變階段,而當矛盾雙方長期鬥爭,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而居於支配地位時,發生矛盾轉化,量變也轉化為質變,以致該事物死亡,發展為新事物。(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繫的環節:①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事物的發展是舊事物死亡和新事物產生,是質變;發展只能通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實現。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否定,就沒有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誕生,也就沒有發展。②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新舊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新事物是從舊事物的結體中脫胎出來的,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事物之間的這種內在的、必然的聯繫,正是通過否定這個環節實現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特徵。

3、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全過程的辯證圖景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週期性過程。只有全部走完這個週期性過程,才能達到矛盾的完全解決。並使新事物日益完善,這是否定之否定,“彷彿回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發展的真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方向和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則是曲折的。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因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極因素的服從和積極因素的保留,是一個新陳代謝的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事物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呈現出前進與上升的趨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主要表現為:第一,事物經過兩次否定,出現第一個階段的某些特徵。彷彿是向舊事物的某種迴歸,使事物發展道路不是呈直線型,而是呈“之”字型。第二,事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挫折,甚至發生暫時的倒退或逆轉。?否定之否定規律所揭示的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說明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儘管道路曲折險阻,但只要是真正的新生事物,總是能戰勝各種消極因素,克服阻力,茁壯成長。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五大範疇)

1、現象和本質。(1)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在聯繫和內在聯繫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現特徵。現象中分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而歪曲表現本質的現象。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2)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和區別是: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現,人們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質在事物的內部,只能通過抽象思維去把握。現象是個別、片面的東西;本質是一類現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東西。現象多變、易逝,比本質豐富、生動;本質則相對穩定,比現象單純、深刻。②現象與本質又是統一的。一方面,本質離不開現象,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不表現為一定現象的純粹本質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現象也不能脫離本質,本質決定現象,即使是同本質鮮明對立的假象,也為本質所決定,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③現象和本質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科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②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透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不要為假象所迷惑。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2、原因和結果。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現象。在現實世界中原因總是伴隨著結果,結果一定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因果雙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存在。同時,在無限發展的鏈條中每一現象發展的原因和結果往往是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即甲現象引起乙現象,反過來乙現象又作用於甲現象,甲乙互為因果,即因果循環。?承認因果聯繫的客觀普遍性是進行科學研究、獲得科學認識的前提。科學研究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揭示事物因果聯繫,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正確地把握因果聯繫,有利於總結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工作經驗時,不僅要肯定成績,發現錯誤,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績和產生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不斷推動工作。準確地把握因果聯繫,能增強工作中的預見性。預見今後工作中可能產生的成果,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和排除不利成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條件。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質穩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則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質變走向死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內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的否定。(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由於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對立統一,當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處於量變階段,而當矛盾雙方長期鬥爭,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而居於支配地位時,發生矛盾轉化,量變也轉化為質變,以致該事物死亡,發展為新事物。(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繫的環節:①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事物的發展是舊事物死亡和新事物產生,是質變;發展只能通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實現。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否定,就沒有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誕生,也就沒有發展。②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新舊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新事物是從舊事物的結體中脫胎出來的,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事物之間的這種內在的、必然的聯繫,正是通過否定這個環節實現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特徵。

3、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全過程的辯證圖景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週期性過程。只有全部走完這個週期性過程,才能達到矛盾的完全解決。並使新事物日益完善,這是否定之否定,“彷彿回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發展的真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方向和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則是曲折的。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因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極因素的服從和積極因素的保留,是一個新陳代謝的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事物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呈現出前進與上升的趨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主要表現為:第一,事物經過兩次否定,出現第一個階段的某些特徵。彷彿是向舊事物的某種迴歸,使事物發展道路不是呈直線型,而是呈“之”字型。第二,事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挫折,甚至發生暫時的倒退或逆轉。?否定之否定規律所揭示的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說明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儘管道路曲折險阻,但只要是真正的新生事物,總是能戰勝各種消極因素,克服阻力,茁壯成長。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五大範疇)

1、現象和本質。(1)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在聯繫和內在聯繫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現特徵。現象中分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而歪曲表現本質的現象。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2)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和區別是: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現,人們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質在事物的內部,只能通過抽象思維去把握。現象是個別、片面的東西;本質是一類現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東西。現象多變、易逝,比本質豐富、生動;本質則相對穩定,比現象單純、深刻。②現象與本質又是統一的。一方面,本質離不開現象,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不表現為一定現象的純粹本質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現象也不能脫離本質,本質決定現象,即使是同本質鮮明對立的假象,也為本質所決定,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③現象和本質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科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②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透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不要為假象所迷惑。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2、原因和結果。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現象。在現實世界中原因總是伴隨著結果,結果一定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因果雙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存在。同時,在無限發展的鏈條中每一現象發展的原因和結果往往是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即甲現象引起乙現象,反過來乙現象又作用於甲現象,甲乙互為因果,即因果循環。?承認因果聯繫的客觀普遍性是進行科學研究、獲得科學認識的前提。科學研究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揭示事物因果聯繫,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正確地把握因果聯繫,有利於總結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工作經驗時,不僅要肯定成績,發現錯誤,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績和產生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不斷推動工作。準確地把握因果聯繫,能增強工作中的預見性。預見今後工作中可能產生的成果,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和排除不利成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條件。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3、內容和形式。內容和形式是提示事物內在要素和結構及其表現形式之間關係的一對範疇。(1)內容和形式之間的辯證關係。①內容是指事物的內在要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主要包括事物的構成成分、內在特徵、運動過程以及發展趨勢。形式是指事物各要素之間的結構及其表現方式。內容活躍易變,形式則相對穩定,內容不同於形式。②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對內容有反作用,由此形成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矛盾運動,不斷地使形式與內容之間由相對適合到相對不適合再相對適合的發展。(2)掌握內容和形式辯證關係的原理具有重要意義。①注重內容,善於選擇合適的形式。②根據內容與形式矛盾運動的原理,推動事物的發展。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質穩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則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質變走向死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內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的否定。(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由於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對立統一,當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處於量變階段,而當矛盾雙方長期鬥爭,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而居於支配地位時,發生矛盾轉化,量變也轉化為質變,以致該事物死亡,發展為新事物。(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繫的環節:①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事物的發展是舊事物死亡和新事物產生,是質變;發展只能通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實現。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否定,就沒有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誕生,也就沒有發展。②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新舊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新事物是從舊事物的結體中脫胎出來的,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事物之間的這種內在的、必然的聯繫,正是通過否定這個環節實現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特徵。

3、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全過程的辯證圖景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週期性過程。只有全部走完這個週期性過程,才能達到矛盾的完全解決。並使新事物日益完善,這是否定之否定,“彷彿回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發展的真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方向和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則是曲折的。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因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極因素的服從和積極因素的保留,是一個新陳代謝的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事物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呈現出前進與上升的趨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主要表現為:第一,事物經過兩次否定,出現第一個階段的某些特徵。彷彿是向舊事物的某種迴歸,使事物發展道路不是呈直線型,而是呈“之”字型。第二,事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挫折,甚至發生暫時的倒退或逆轉。?否定之否定規律所揭示的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說明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儘管道路曲折險阻,但只要是真正的新生事物,總是能戰勝各種消極因素,克服阻力,茁壯成長。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五大範疇)

1、現象和本質。(1)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在聯繫和內在聯繫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現特徵。現象中分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而歪曲表現本質的現象。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2)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和區別是: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現,人們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質在事物的內部,只能通過抽象思維去把握。現象是個別、片面的東西;本質是一類現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東西。現象多變、易逝,比本質豐富、生動;本質則相對穩定,比現象單純、深刻。②現象與本質又是統一的。一方面,本質離不開現象,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不表現為一定現象的純粹本質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現象也不能脫離本質,本質決定現象,即使是同本質鮮明對立的假象,也為本質所決定,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③現象和本質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科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②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透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不要為假象所迷惑。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2、原因和結果。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現象。在現實世界中原因總是伴隨著結果,結果一定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因果雙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存在。同時,在無限發展的鏈條中每一現象發展的原因和結果往往是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即甲現象引起乙現象,反過來乙現象又作用於甲現象,甲乙互為因果,即因果循環。?承認因果聯繫的客觀普遍性是進行科學研究、獲得科學認識的前提。科學研究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揭示事物因果聯繫,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正確地把握因果聯繫,有利於總結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工作經驗時,不僅要肯定成績,發現錯誤,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績和產生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不斷推動工作。準確地把握因果聯繫,能增強工作中的預見性。預見今後工作中可能產生的成果,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和排除不利成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條件。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3、內容和形式。內容和形式是提示事物內在要素和結構及其表現形式之間關係的一對範疇。(1)內容和形式之間的辯證關係。①內容是指事物的內在要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主要包括事物的構成成分、內在特徵、運動過程以及發展趨勢。形式是指事物各要素之間的結構及其表現方式。內容活躍易變,形式則相對穩定,內容不同於形式。②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對內容有反作用,由此形成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矛盾運動,不斷地使形式與內容之間由相對適合到相對不適合再相對適合的發展。(2)掌握內容和形式辯證關係的原理具有重要意義。①注重內容,善於選擇合適的形式。②根據內容與形式矛盾運動的原理,推動事物的發展。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並非確定發生的,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的。①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居支配地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偶然性居於次要地位,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②必然性和偶然性體現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趨勢。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持久穩定的趨勢;偶然性則是暫時的、不穩定的趨勢。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①必然性存在於偶然性之中,沒有脫離偶然性的粉粹的必然性。必然性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併為自己開闢道路。②偶然性體現必然性,並受制於必然性。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凡是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後總是隱藏著必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絕對地擺脫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約。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由於事物範圍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區分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偶然性可以轉化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轉化為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掌握客觀必然性是科學認識和實踐的基礎。只有立足於必然性,努力研究揭示必然性,才能使科學研究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只有認識必然性利用必然性才能獲得自由。②在科學研究中偶然性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只有認識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才能注意利用一切的偶然因素去推動科學發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響,做到“有備無患”。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質穩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則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質變走向死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內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的否定。(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由於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對立統一,當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處於量變階段,而當矛盾雙方長期鬥爭,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而居於支配地位時,發生矛盾轉化,量變也轉化為質變,以致該事物死亡,發展為新事物。(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繫的環節:①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事物的發展是舊事物死亡和新事物產生,是質變;發展只能通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實現。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否定,就沒有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誕生,也就沒有發展。②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新舊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新事物是從舊事物的結體中脫胎出來的,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事物之間的這種內在的、必然的聯繫,正是通過否定這個環節實現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特徵。

3、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全過程的辯證圖景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週期性過程。只有全部走完這個週期性過程,才能達到矛盾的完全解決。並使新事物日益完善,這是否定之否定,“彷彿回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發展的真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方向和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則是曲折的。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因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極因素的服從和積極因素的保留,是一個新陳代謝的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事物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呈現出前進與上升的趨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主要表現為:第一,事物經過兩次否定,出現第一個階段的某些特徵。彷彿是向舊事物的某種迴歸,使事物發展道路不是呈直線型,而是呈“之”字型。第二,事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挫折,甚至發生暫時的倒退或逆轉。?否定之否定規律所揭示的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說明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儘管道路曲折險阻,但只要是真正的新生事物,總是能戰勝各種消極因素,克服阻力,茁壯成長。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五大範疇)

1、現象和本質。(1)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在聯繫和內在聯繫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現特徵。現象中分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而歪曲表現本質的現象。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2)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和區別是: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現,人們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質在事物的內部,只能通過抽象思維去把握。現象是個別、片面的東西;本質是一類現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東西。現象多變、易逝,比本質豐富、生動;本質則相對穩定,比現象單純、深刻。②現象與本質又是統一的。一方面,本質離不開現象,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不表現為一定現象的純粹本質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現象也不能脫離本質,本質決定現象,即使是同本質鮮明對立的假象,也為本質所決定,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③現象和本質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科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②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透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不要為假象所迷惑。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2、原因和結果。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現象。在現實世界中原因總是伴隨著結果,結果一定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因果雙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存在。同時,在無限發展的鏈條中每一現象發展的原因和結果往往是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即甲現象引起乙現象,反過來乙現象又作用於甲現象,甲乙互為因果,即因果循環。?承認因果聯繫的客觀普遍性是進行科學研究、獲得科學認識的前提。科學研究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揭示事物因果聯繫,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正確地把握因果聯繫,有利於總結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工作經驗時,不僅要肯定成績,發現錯誤,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績和產生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不斷推動工作。準確地把握因果聯繫,能增強工作中的預見性。預見今後工作中可能產生的成果,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和排除不利成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條件。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3、內容和形式。內容和形式是提示事物內在要素和結構及其表現形式之間關係的一對範疇。(1)內容和形式之間的辯證關係。①內容是指事物的內在要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主要包括事物的構成成分、內在特徵、運動過程以及發展趨勢。形式是指事物各要素之間的結構及其表現方式。內容活躍易變,形式則相對穩定,內容不同於形式。②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對內容有反作用,由此形成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矛盾運動,不斷地使形式與內容之間由相對適合到相對不適合再相對適合的發展。(2)掌握內容和形式辯證關係的原理具有重要意義。①注重內容,善於選擇合適的形式。②根據內容與形式矛盾運動的原理,推動事物的發展。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並非確定發生的,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的。①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居支配地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偶然性居於次要地位,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②必然性和偶然性體現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趨勢。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持久穩定的趨勢;偶然性則是暫時的、不穩定的趨勢。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①必然性存在於偶然性之中,沒有脫離偶然性的粉粹的必然性。必然性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併為自己開闢道路。②偶然性體現必然性,並受制於必然性。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凡是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後總是隱藏著必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絕對地擺脫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約。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由於事物範圍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區分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偶然性可以轉化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轉化為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掌握客觀必然性是科學認識和實踐的基礎。只有立足於必然性,努力研究揭示必然性,才能使科學研究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只有認識必然性利用必然性才能獲得自由。②在科學研究中偶然性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只有認識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才能注意利用一切的偶然因素去推動科學發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響,做到“有備無患”。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5、可能性和現實性。可能性是指包含在事物中的,並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是潛在的,尚未實現的東西。現實性是指導包含內在的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觀事物和現象種種聯繫的綜合。(1)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辯證關係。①可能性和現實性是相互區別的,可能性是尚未實現的東西,不是現實性;而現實性則是已經實現了的可能性,已不再是可能性。②可能性和現實性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相互依賴。可能性存在在於現實性中,離開現實性,就談不上可能性;現實性也離不開可能性;沒有可能的東西,不會成為現實,任何現實都是由可能轉化來的。?相互轉化。可能性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現實性;現實性又產生新的可能性,即現實性化為可能性。事物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由可能向現實轉化的賽程。這種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在人類社會實踐中,可能由現實轉化需要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條件。(2)可能性和現實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我們的一切工作必須立足於現實,從現實出發制訂我們的方針、方案、計劃。只有從現實出發,才能正確分析種種可能性,正確預見未來,使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②在制訂計劃、方案前要注意分析可能性的各種情況:可能和不可能;現實可能和非(抽象)可能;好的可能和壞的可能;可能性在量上的大小,即或然率。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爭取好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避免壞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從最好處努力,從最壞處準備,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③可能向現實轉化了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件,即主觀努力。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各種條件,使好的可能性向現實性轉化。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質穩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則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質變走向死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內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的否定。(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由於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對立統一,當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處於量變階段,而當矛盾雙方長期鬥爭,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而居於支配地位時,發生矛盾轉化,量變也轉化為質變,以致該事物死亡,發展為新事物。(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繫的環節:①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事物的發展是舊事物死亡和新事物產生,是質變;發展只能通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實現。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否定,就沒有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誕生,也就沒有發展。②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新舊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新事物是從舊事物的結體中脫胎出來的,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事物之間的這種內在的、必然的聯繫,正是通過否定這個環節實現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特徵。

3、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全過程的辯證圖景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週期性過程。只有全部走完這個週期性過程,才能達到矛盾的完全解決。並使新事物日益完善,這是否定之否定,“彷彿回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發展的真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方向和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則是曲折的。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因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極因素的服從和積極因素的保留,是一個新陳代謝的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事物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呈現出前進與上升的趨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主要表現為:第一,事物經過兩次否定,出現第一個階段的某些特徵。彷彿是向舊事物的某種迴歸,使事物發展道路不是呈直線型,而是呈“之”字型。第二,事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挫折,甚至發生暫時的倒退或逆轉。?否定之否定規律所揭示的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說明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儘管道路曲折險阻,但只要是真正的新生事物,總是能戰勝各種消極因素,克服阻力,茁壯成長。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五大範疇)

1、現象和本質。(1)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在聯繫和內在聯繫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現特徵。現象中分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而歪曲表現本質的現象。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2)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和區別是: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現,人們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質在事物的內部,只能通過抽象思維去把握。現象是個別、片面的東西;本質是一類現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東西。現象多變、易逝,比本質豐富、生動;本質則相對穩定,比現象單純、深刻。②現象與本質又是統一的。一方面,本質離不開現象,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不表現為一定現象的純粹本質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現象也不能脫離本質,本質決定現象,即使是同本質鮮明對立的假象,也為本質所決定,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③現象和本質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科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②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透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不要為假象所迷惑。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2、原因和結果。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現象。在現實世界中原因總是伴隨著結果,結果一定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因果雙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存在。同時,在無限發展的鏈條中每一現象發展的原因和結果往往是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即甲現象引起乙現象,反過來乙現象又作用於甲現象,甲乙互為因果,即因果循環。?承認因果聯繫的客觀普遍性是進行科學研究、獲得科學認識的前提。科學研究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揭示事物因果聯繫,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正確地把握因果聯繫,有利於總結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工作經驗時,不僅要肯定成績,發現錯誤,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績和產生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不斷推動工作。準確地把握因果聯繫,能增強工作中的預見性。預見今後工作中可能產生的成果,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和排除不利成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條件。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3、內容和形式。內容和形式是提示事物內在要素和結構及其表現形式之間關係的一對範疇。(1)內容和形式之間的辯證關係。①內容是指事物的內在要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主要包括事物的構成成分、內在特徵、運動過程以及發展趨勢。形式是指事物各要素之間的結構及其表現方式。內容活躍易變,形式則相對穩定,內容不同於形式。②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對內容有反作用,由此形成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矛盾運動,不斷地使形式與內容之間由相對適合到相對不適合再相對適合的發展。(2)掌握內容和形式辯證關係的原理具有重要意義。①注重內容,善於選擇合適的形式。②根據內容與形式矛盾運動的原理,推動事物的發展。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並非確定發生的,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的。①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居支配地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偶然性居於次要地位,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②必然性和偶然性體現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趨勢。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持久穩定的趨勢;偶然性則是暫時的、不穩定的趨勢。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①必然性存在於偶然性之中,沒有脫離偶然性的粉粹的必然性。必然性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併為自己開闢道路。②偶然性體現必然性,並受制於必然性。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凡是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後總是隱藏著必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絕對地擺脫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約。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由於事物範圍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區分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偶然性可以轉化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轉化為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掌握客觀必然性是科學認識和實踐的基礎。只有立足於必然性,努力研究揭示必然性,才能使科學研究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只有認識必然性利用必然性才能獲得自由。②在科學研究中偶然性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只有認識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才能注意利用一切的偶然因素去推動科學發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響,做到“有備無患”。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5、可能性和現實性。可能性是指包含在事物中的,並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是潛在的,尚未實現的東西。現實性是指導包含內在的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觀事物和現象種種聯繫的綜合。(1)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辯證關係。①可能性和現實性是相互區別的,可能性是尚未實現的東西,不是現實性;而現實性則是已經實現了的可能性,已不再是可能性。②可能性和現實性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相互依賴。可能性存在在於現實性中,離開現實性,就談不上可能性;現實性也離不開可能性;沒有可能的東西,不會成為現實,任何現實都是由可能轉化來的。?相互轉化。可能性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現實性;現實性又產生新的可能性,即現實性化為可能性。事物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由可能向現實轉化的賽程。這種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在人類社會實踐中,可能由現實轉化需要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條件。(2)可能性和現實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我們的一切工作必須立足於現實,從現實出發制訂我們的方針、方案、計劃。只有從現實出發,才能正確分析種種可能性,正確預見未來,使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②在制訂計劃、方案前要注意分析可能性的各種情況:可能和不可能;現實可能和非(抽象)可能;好的可能和壞的可能;可能性在量上的大小,即或然率。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爭取好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避免壞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從最好處努力,從最壞處準備,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③可能向現實轉化了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件,即主觀努力。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各種條件,使好的可能性向現實性轉化。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反映論⑴唯物主義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主張認識是對客觀物質的反映。⑵馬克思主義將實踐的觀點引入認識論,消除了舊唯物主義脫離社會實踐的消極直觀性的缺陷,科學地說明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的主體和客體都是在實踐中生成和發展的,認識不再是對客體的消極直觀反映,而是對客體的能動反映。⑶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將辯證法貫徹於認識過程,闡明瞭認識是一個充滿矛盾運動的過程,是一個隨意實踐的發展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永無止境的辯證發展過程,從而消除了舊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僵化不變的形而上學缺陷。⑷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實踐的觀點是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質穩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則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質變走向死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內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的否定。(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由於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對立統一,當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處於量變階段,而當矛盾雙方長期鬥爭,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而居於支配地位時,發生矛盾轉化,量變也轉化為質變,以致該事物死亡,發展為新事物。(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繫的環節:①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事物的發展是舊事物死亡和新事物產生,是質變;發展只能通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實現。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否定,就沒有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誕生,也就沒有發展。②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新舊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新事物是從舊事物的結體中脫胎出來的,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事物之間的這種內在的、必然的聯繫,正是通過否定這個環節實現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特徵。

3、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全過程的辯證圖景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週期性過程。只有全部走完這個週期性過程,才能達到矛盾的完全解決。並使新事物日益完善,這是否定之否定,“彷彿回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發展的真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方向和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則是曲折的。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因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極因素的服從和積極因素的保留,是一個新陳代謝的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事物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呈現出前進與上升的趨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主要表現為:第一,事物經過兩次否定,出現第一個階段的某些特徵。彷彿是向舊事物的某種迴歸,使事物發展道路不是呈直線型,而是呈“之”字型。第二,事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挫折,甚至發生暫時的倒退或逆轉。?否定之否定規律所揭示的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說明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儘管道路曲折險阻,但只要是真正的新生事物,總是能戰勝各種消極因素,克服阻力,茁壯成長。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五大範疇)

1、現象和本質。(1)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在聯繫和內在聯繫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現特徵。現象中分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而歪曲表現本質的現象。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2)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和區別是: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現,人們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質在事物的內部,只能通過抽象思維去把握。現象是個別、片面的東西;本質是一類現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東西。現象多變、易逝,比本質豐富、生動;本質則相對穩定,比現象單純、深刻。②現象與本質又是統一的。一方面,本質離不開現象,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不表現為一定現象的純粹本質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現象也不能脫離本質,本質決定現象,即使是同本質鮮明對立的假象,也為本質所決定,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③現象和本質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科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②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透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不要為假象所迷惑。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2、原因和結果。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現象。在現實世界中原因總是伴隨著結果,結果一定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因果雙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存在。同時,在無限發展的鏈條中每一現象發展的原因和結果往往是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即甲現象引起乙現象,反過來乙現象又作用於甲現象,甲乙互為因果,即因果循環。?承認因果聯繫的客觀普遍性是進行科學研究、獲得科學認識的前提。科學研究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揭示事物因果聯繫,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正確地把握因果聯繫,有利於總結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工作經驗時,不僅要肯定成績,發現錯誤,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績和產生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不斷推動工作。準確地把握因果聯繫,能增強工作中的預見性。預見今後工作中可能產生的成果,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和排除不利成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條件。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3、內容和形式。內容和形式是提示事物內在要素和結構及其表現形式之間關係的一對範疇。(1)內容和形式之間的辯證關係。①內容是指事物的內在要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主要包括事物的構成成分、內在特徵、運動過程以及發展趨勢。形式是指事物各要素之間的結構及其表現方式。內容活躍易變,形式則相對穩定,內容不同於形式。②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對內容有反作用,由此形成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矛盾運動,不斷地使形式與內容之間由相對適合到相對不適合再相對適合的發展。(2)掌握內容和形式辯證關係的原理具有重要意義。①注重內容,善於選擇合適的形式。②根據內容與形式矛盾運動的原理,推動事物的發展。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並非確定發生的,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的。①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居支配地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偶然性居於次要地位,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②必然性和偶然性體現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趨勢。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持久穩定的趨勢;偶然性則是暫時的、不穩定的趨勢。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①必然性存在於偶然性之中,沒有脫離偶然性的粉粹的必然性。必然性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併為自己開闢道路。②偶然性體現必然性,並受制於必然性。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凡是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後總是隱藏著必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絕對地擺脫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約。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由於事物範圍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區分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偶然性可以轉化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轉化為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掌握客觀必然性是科學認識和實踐的基礎。只有立足於必然性,努力研究揭示必然性,才能使科學研究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只有認識必然性利用必然性才能獲得自由。②在科學研究中偶然性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只有認識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才能注意利用一切的偶然因素去推動科學發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響,做到“有備無患”。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5、可能性和現實性。可能性是指包含在事物中的,並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是潛在的,尚未實現的東西。現實性是指導包含內在的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觀事物和現象種種聯繫的綜合。(1)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辯證關係。①可能性和現實性是相互區別的,可能性是尚未實現的東西,不是現實性;而現實性則是已經實現了的可能性,已不再是可能性。②可能性和現實性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相互依賴。可能性存在在於現實性中,離開現實性,就談不上可能性;現實性也離不開可能性;沒有可能的東西,不會成為現實,任何現實都是由可能轉化來的。?相互轉化。可能性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現實性;現實性又產生新的可能性,即現實性化為可能性。事物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由可能向現實轉化的賽程。這種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在人類社會實踐中,可能由現實轉化需要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條件。(2)可能性和現實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我們的一切工作必須立足於現實,從現實出發制訂我們的方針、方案、計劃。只有從現實出發,才能正確分析種種可能性,正確預見未來,使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②在制訂計劃、方案前要注意分析可能性的各種情況:可能和不可能;現實可能和非(抽象)可能;好的可能和壞的可能;可能性在量上的大小,即或然率。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爭取好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避免壞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從最好處努力,從最壞處準備,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③可能向現實轉化了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件,即主觀努力。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各種條件,使好的可能性向現實性轉化。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反映論⑴唯物主義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主張認識是對客觀物質的反映。⑵馬克思主義將實踐的觀點引入認識論,消除了舊唯物主義脫離社會實踐的消極直觀性的缺陷,科學地說明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的主體和客體都是在實踐中生成和發展的,認識不再是對客體的消極直觀反映,而是對客體的能動反映。⑶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將辯證法貫徹於認識過程,闡明瞭認識是一個充滿矛盾運動的過程,是一個隨意實踐的發展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永無止境的辯證發展過程,從而消除了舊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僵化不變的形而上學缺陷。⑷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實踐的觀點是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係

(一)現象和本質是對立的。現象和本質有明顯的差別。現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變的、豐富多彩的;本質是事物的內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對穩定的、比較深刻、單純的。因而現象是可以直接認識的,本質則只能間接地被認識。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質穩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則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質變走向死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內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的否定。(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由於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對立統一,當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處於量變階段,而當矛盾雙方長期鬥爭,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而居於支配地位時,發生矛盾轉化,量變也轉化為質變,以致該事物死亡,發展為新事物。(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繫的環節:①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事物的發展是舊事物死亡和新事物產生,是質變;發展只能通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實現。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否定,就沒有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誕生,也就沒有發展。②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新舊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新事物是從舊事物的結體中脫胎出來的,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事物之間的這種內在的、必然的聯繫,正是通過否定這個環節實現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特徵。

3、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全過程的辯證圖景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週期性過程。只有全部走完這個週期性過程,才能達到矛盾的完全解決。並使新事物日益完善,這是否定之否定,“彷彿回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發展的真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方向和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則是曲折的。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因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極因素的服從和積極因素的保留,是一個新陳代謝的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事物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呈現出前進與上升的趨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主要表現為:第一,事物經過兩次否定,出現第一個階段的某些特徵。彷彿是向舊事物的某種迴歸,使事物發展道路不是呈直線型,而是呈“之”字型。第二,事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挫折,甚至發生暫時的倒退或逆轉。?否定之否定規律所揭示的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說明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儘管道路曲折險阻,但只要是真正的新生事物,總是能戰勝各種消極因素,克服阻力,茁壯成長。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五大範疇)

1、現象和本質。(1)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在聯繫和內在聯繫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現特徵。現象中分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而歪曲表現本質的現象。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2)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和區別是: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現,人們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質在事物的內部,只能通過抽象思維去把握。現象是個別、片面的東西;本質是一類現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東西。現象多變、易逝,比本質豐富、生動;本質則相對穩定,比現象單純、深刻。②現象與本質又是統一的。一方面,本質離不開現象,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不表現為一定現象的純粹本質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現象也不能脫離本質,本質決定現象,即使是同本質鮮明對立的假象,也為本質所決定,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③現象和本質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科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②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透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不要為假象所迷惑。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2、原因和結果。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現象。在現實世界中原因總是伴隨著結果,結果一定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因果雙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存在。同時,在無限發展的鏈條中每一現象發展的原因和結果往往是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即甲現象引起乙現象,反過來乙現象又作用於甲現象,甲乙互為因果,即因果循環。?承認因果聯繫的客觀普遍性是進行科學研究、獲得科學認識的前提。科學研究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揭示事物因果聯繫,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正確地把握因果聯繫,有利於總結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工作經驗時,不僅要肯定成績,發現錯誤,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績和產生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不斷推動工作。準確地把握因果聯繫,能增強工作中的預見性。預見今後工作中可能產生的成果,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和排除不利成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條件。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3、內容和形式。內容和形式是提示事物內在要素和結構及其表現形式之間關係的一對範疇。(1)內容和形式之間的辯證關係。①內容是指事物的內在要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主要包括事物的構成成分、內在特徵、運動過程以及發展趨勢。形式是指事物各要素之間的結構及其表現方式。內容活躍易變,形式則相對穩定,內容不同於形式。②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對內容有反作用,由此形成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矛盾運動,不斷地使形式與內容之間由相對適合到相對不適合再相對適合的發展。(2)掌握內容和形式辯證關係的原理具有重要意義。①注重內容,善於選擇合適的形式。②根據內容與形式矛盾運動的原理,推動事物的發展。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並非確定發生的,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的。①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居支配地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偶然性居於次要地位,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②必然性和偶然性體現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趨勢。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持久穩定的趨勢;偶然性則是暫時的、不穩定的趨勢。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①必然性存在於偶然性之中,沒有脫離偶然性的粉粹的必然性。必然性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併為自己開闢道路。②偶然性體現必然性,並受制於必然性。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凡是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後總是隱藏著必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絕對地擺脫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約。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由於事物範圍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區分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偶然性可以轉化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轉化為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掌握客觀必然性是科學認識和實踐的基礎。只有立足於必然性,努力研究揭示必然性,才能使科學研究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只有認識必然性利用必然性才能獲得自由。②在科學研究中偶然性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只有認識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才能注意利用一切的偶然因素去推動科學發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響,做到“有備無患”。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5、可能性和現實性。可能性是指包含在事物中的,並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是潛在的,尚未實現的東西。現實性是指導包含內在的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觀事物和現象種種聯繫的綜合。(1)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辯證關係。①可能性和現實性是相互區別的,可能性是尚未實現的東西,不是現實性;而現實性則是已經實現了的可能性,已不再是可能性。②可能性和現實性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相互依賴。可能性存在在於現實性中,離開現實性,就談不上可能性;現實性也離不開可能性;沒有可能的東西,不會成為現實,任何現實都是由可能轉化來的。?相互轉化。可能性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現實性;現實性又產生新的可能性,即現實性化為可能性。事物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由可能向現實轉化的賽程。這種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在人類社會實踐中,可能由現實轉化需要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條件。(2)可能性和現實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我們的一切工作必須立足於現實,從現實出發制訂我們的方針、方案、計劃。只有從現實出發,才能正確分析種種可能性,正確預見未來,使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②在制訂計劃、方案前要注意分析可能性的各種情況:可能和不可能;現實可能和非(抽象)可能;好的可能和壞的可能;可能性在量上的大小,即或然率。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爭取好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避免壞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從最好處努力,從最壞處準備,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③可能向現實轉化了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件,即主觀努力。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各種條件,使好的可能性向現實性轉化。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反映論⑴唯物主義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主張認識是對客觀物質的反映。⑵馬克思主義將實踐的觀點引入認識論,消除了舊唯物主義脫離社會實踐的消極直觀性的缺陷,科學地說明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的主體和客體都是在實踐中生成和發展的,認識不再是對客體的消極直觀反映,而是對客體的能動反映。⑶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將辯證法貫徹於認識過程,闡明瞭認識是一個充滿矛盾運動的過程,是一個隨意實踐的發展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永無止境的辯證發展過程,從而消除了舊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僵化不變的形而上學缺陷。⑷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實踐的觀點是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係

(一)現象和本質是對立的。現象和本質有明顯的差別。現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變的、豐富多彩的;本質是事物的內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對穩定的、比較深刻、單純的。因而現象是可以直接認識的,本質則只能間接地被認識。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二)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

1、兩者是相互依存的。現象是本質的現象,本質是現象的本質。也就是說,本質只能通過現象表現出來,現象只能是本質的顯現,他們之間是表現和被表現的關係。任何一方離開了另一方都是不能存在的,實際的存在總是現象與本質的對立統一。

2、兩者是相互蘊涵的,在實際上也是相互包含的。本質寓於現象之中,這是非常明顯的,因為現象是整體,本質是現象的一部分,固然是根本性的部分。反過來,本質也包含現象,因為現象儘管是多種多樣的、紛繁複雜的,但畢竟是由本質決定的,早已潛在地包含於本質之中。

3、現象與本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本質變現象應理解為本質表現為現象。某一具體的人無疑是本質與現象的統一體,但其本質也在不斷地表現出來,即不斷轉變為現象。現象與本質的相互轉化,正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互轉化的客觀基礎。

(三)區別真象與假象、假象與錯覺

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則是一種虛假的現象,它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但卻是本質在特定條件下的一種反面表現。

錯覺是由於人的感覺上的錯誤造成的,屬於主觀的範疇;假象則是由客觀存在的種種條件造成的,它是現象的一種,屬於客觀的範疇。

現象和本質這對範疇作為思維形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質穩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則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質變走向死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內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的否定。(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由於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對立統一,當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處於量變階段,而當矛盾雙方長期鬥爭,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而居於支配地位時,發生矛盾轉化,量變也轉化為質變,以致該事物死亡,發展為新事物。(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繫的環節:①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事物的發展是舊事物死亡和新事物產生,是質變;發展只能通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實現。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否定,就沒有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誕生,也就沒有發展。②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新舊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新事物是從舊事物的結體中脫胎出來的,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事物之間的這種內在的、必然的聯繫,正是通過否定這個環節實現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特徵。

3、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全過程的辯證圖景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週期性過程。只有全部走完這個週期性過程,才能達到矛盾的完全解決。並使新事物日益完善,這是否定之否定,“彷彿回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發展的真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方向和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則是曲折的。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因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極因素的服從和積極因素的保留,是一個新陳代謝的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事物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呈現出前進與上升的趨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主要表現為:第一,事物經過兩次否定,出現第一個階段的某些特徵。彷彿是向舊事物的某種迴歸,使事物發展道路不是呈直線型,而是呈“之”字型。第二,事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挫折,甚至發生暫時的倒退或逆轉。?否定之否定規律所揭示的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說明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儘管道路曲折險阻,但只要是真正的新生事物,總是能戰勝各種消極因素,克服阻力,茁壯成長。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五大範疇)

1、現象和本質。(1)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在聯繫和內在聯繫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現特徵。現象中分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而歪曲表現本質的現象。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2)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和區別是: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現,人們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質在事物的內部,只能通過抽象思維去把握。現象是個別、片面的東西;本質是一類現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東西。現象多變、易逝,比本質豐富、生動;本質則相對穩定,比現象單純、深刻。②現象與本質又是統一的。一方面,本質離不開現象,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不表現為一定現象的純粹本質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現象也不能脫離本質,本質決定現象,即使是同本質鮮明對立的假象,也為本質所決定,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③現象和本質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科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②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透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不要為假象所迷惑。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2、原因和結果。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現象。在現實世界中原因總是伴隨著結果,結果一定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因果雙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存在。同時,在無限發展的鏈條中每一現象發展的原因和結果往往是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即甲現象引起乙現象,反過來乙現象又作用於甲現象,甲乙互為因果,即因果循環。?承認因果聯繫的客觀普遍性是進行科學研究、獲得科學認識的前提。科學研究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揭示事物因果聯繫,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正確地把握因果聯繫,有利於總結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工作經驗時,不僅要肯定成績,發現錯誤,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績和產生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不斷推動工作。準確地把握因果聯繫,能增強工作中的預見性。預見今後工作中可能產生的成果,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和排除不利成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條件。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3、內容和形式。內容和形式是提示事物內在要素和結構及其表現形式之間關係的一對範疇。(1)內容和形式之間的辯證關係。①內容是指事物的內在要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主要包括事物的構成成分、內在特徵、運動過程以及發展趨勢。形式是指事物各要素之間的結構及其表現方式。內容活躍易變,形式則相對穩定,內容不同於形式。②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對內容有反作用,由此形成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矛盾運動,不斷地使形式與內容之間由相對適合到相對不適合再相對適合的發展。(2)掌握內容和形式辯證關係的原理具有重要意義。①注重內容,善於選擇合適的形式。②根據內容與形式矛盾運動的原理,推動事物的發展。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並非確定發生的,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的。①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居支配地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偶然性居於次要地位,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②必然性和偶然性體現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趨勢。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持久穩定的趨勢;偶然性則是暫時的、不穩定的趨勢。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①必然性存在於偶然性之中,沒有脫離偶然性的粉粹的必然性。必然性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併為自己開闢道路。②偶然性體現必然性,並受制於必然性。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凡是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後總是隱藏著必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絕對地擺脫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約。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由於事物範圍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區分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偶然性可以轉化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轉化為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掌握客觀必然性是科學認識和實踐的基礎。只有立足於必然性,努力研究揭示必然性,才能使科學研究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只有認識必然性利用必然性才能獲得自由。②在科學研究中偶然性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只有認識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才能注意利用一切的偶然因素去推動科學發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響,做到“有備無患”。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5、可能性和現實性。可能性是指包含在事物中的,並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是潛在的,尚未實現的東西。現實性是指導包含內在的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觀事物和現象種種聯繫的綜合。(1)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辯證關係。①可能性和現實性是相互區別的,可能性是尚未實現的東西,不是現實性;而現實性則是已經實現了的可能性,已不再是可能性。②可能性和現實性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相互依賴。可能性存在在於現實性中,離開現實性,就談不上可能性;現實性也離不開可能性;沒有可能的東西,不會成為現實,任何現實都是由可能轉化來的。?相互轉化。可能性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現實性;現實性又產生新的可能性,即現實性化為可能性。事物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由可能向現實轉化的賽程。這種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在人類社會實踐中,可能由現實轉化需要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條件。(2)可能性和現實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我們的一切工作必須立足於現實,從現實出發制訂我們的方針、方案、計劃。只有從現實出發,才能正確分析種種可能性,正確預見未來,使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②在制訂計劃、方案前要注意分析可能性的各種情況:可能和不可能;現實可能和非(抽象)可能;好的可能和壞的可能;可能性在量上的大小,即或然率。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爭取好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避免壞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從最好處努力,從最壞處準備,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③可能向現實轉化了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件,即主觀努力。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各種條件,使好的可能性向現實性轉化。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反映論⑴唯物主義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主張認識是對客觀物質的反映。⑵馬克思主義將實踐的觀點引入認識論,消除了舊唯物主義脫離社會實踐的消極直觀性的缺陷,科學地說明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的主體和客體都是在實踐中生成和發展的,認識不再是對客體的消極直觀反映,而是對客體的能動反映。⑶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將辯證法貫徹於認識過程,闡明瞭認識是一個充滿矛盾運動的過程,是一個隨意實踐的發展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永無止境的辯證發展過程,從而消除了舊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僵化不變的形而上學缺陷。⑷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實踐的觀點是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係

(一)現象和本質是對立的。現象和本質有明顯的差別。現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變的、豐富多彩的;本質是事物的內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對穩定的、比較深刻、單純的。因而現象是可以直接認識的,本質則只能間接地被認識。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二)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

1、兩者是相互依存的。現象是本質的現象,本質是現象的本質。也就是說,本質只能通過現象表現出來,現象只能是本質的顯現,他們之間是表現和被表現的關係。任何一方離開了另一方都是不能存在的,實際的存在總是現象與本質的對立統一。

2、兩者是相互蘊涵的,在實際上也是相互包含的。本質寓於現象之中,這是非常明顯的,因為現象是整體,本質是現象的一部分,固然是根本性的部分。反過來,本質也包含現象,因為現象儘管是多種多樣的、紛繁複雜的,但畢竟是由本質決定的,早已潛在地包含於本質之中。

3、現象與本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本質變現象應理解為本質表現為現象。某一具體的人無疑是本質與現象的統一體,但其本質也在不斷地表現出來,即不斷轉變為現象。現象與本質的相互轉化,正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互轉化的客觀基礎。

(三)區別真象與假象、假象與錯覺

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則是一種虛假的現象,它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但卻是本質在特定條件下的一種反面表現。

錯覺是由於人的感覺上的錯誤造成的,屬於主觀的範疇;假象則是由客觀存在的種種條件造成的,它是現象的一種,屬於客觀的範疇。

現象和本質這對範疇作為思維形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

科學研究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人們只有通過對大量現象的研究,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如果二者只有對立而無統一,那麼一切科學研究、科學認識就是徒勞無益、白費力氣的了。

(二)在實踐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通過現象去認識事物的本質。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質穩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則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質變走向死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內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的否定。(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由於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對立統一,當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處於量變階段,而當矛盾雙方長期鬥爭,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而居於支配地位時,發生矛盾轉化,量變也轉化為質變,以致該事物死亡,發展為新事物。(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繫的環節:①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事物的發展是舊事物死亡和新事物產生,是質變;發展只能通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實現。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否定,就沒有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誕生,也就沒有發展。②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新舊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新事物是從舊事物的結體中脫胎出來的,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事物之間的這種內在的、必然的聯繫,正是通過否定這個環節實現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特徵。

3、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全過程的辯證圖景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週期性過程。只有全部走完這個週期性過程,才能達到矛盾的完全解決。並使新事物日益完善,這是否定之否定,“彷彿回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發展的真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方向和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則是曲折的。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因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極因素的服從和積極因素的保留,是一個新陳代謝的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事物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呈現出前進與上升的趨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主要表現為:第一,事物經過兩次否定,出現第一個階段的某些特徵。彷彿是向舊事物的某種迴歸,使事物發展道路不是呈直線型,而是呈“之”字型。第二,事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挫折,甚至發生暫時的倒退或逆轉。?否定之否定規律所揭示的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說明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儘管道路曲折險阻,但只要是真正的新生事物,總是能戰勝各種消極因素,克服阻力,茁壯成長。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五大範疇)

1、現象和本質。(1)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在聯繫和內在聯繫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現特徵。現象中分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而歪曲表現本質的現象。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2)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和區別是: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現,人們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質在事物的內部,只能通過抽象思維去把握。現象是個別、片面的東西;本質是一類現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東西。現象多變、易逝,比本質豐富、生動;本質則相對穩定,比現象單純、深刻。②現象與本質又是統一的。一方面,本質離不開現象,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不表現為一定現象的純粹本質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現象也不能脫離本質,本質決定現象,即使是同本質鮮明對立的假象,也為本質所決定,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③現象和本質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科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②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透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不要為假象所迷惑。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2、原因和結果。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現象。在現實世界中原因總是伴隨著結果,結果一定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因果雙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存在。同時,在無限發展的鏈條中每一現象發展的原因和結果往往是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即甲現象引起乙現象,反過來乙現象又作用於甲現象,甲乙互為因果,即因果循環。?承認因果聯繫的客觀普遍性是進行科學研究、獲得科學認識的前提。科學研究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揭示事物因果聯繫,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正確地把握因果聯繫,有利於總結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工作經驗時,不僅要肯定成績,發現錯誤,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績和產生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不斷推動工作。準確地把握因果聯繫,能增強工作中的預見性。預見今後工作中可能產生的成果,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和排除不利成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條件。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3、內容和形式。內容和形式是提示事物內在要素和結構及其表現形式之間關係的一對範疇。(1)內容和形式之間的辯證關係。①內容是指事物的內在要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主要包括事物的構成成分、內在特徵、運動過程以及發展趨勢。形式是指事物各要素之間的結構及其表現方式。內容活躍易變,形式則相對穩定,內容不同於形式。②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對內容有反作用,由此形成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矛盾運動,不斷地使形式與內容之間由相對適合到相對不適合再相對適合的發展。(2)掌握內容和形式辯證關係的原理具有重要意義。①注重內容,善於選擇合適的形式。②根據內容與形式矛盾運動的原理,推動事物的發展。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並非確定發生的,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的。①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居支配地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偶然性居於次要地位,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②必然性和偶然性體現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趨勢。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持久穩定的趨勢;偶然性則是暫時的、不穩定的趨勢。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①必然性存在於偶然性之中,沒有脫離偶然性的粉粹的必然性。必然性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併為自己開闢道路。②偶然性體現必然性,並受制於必然性。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凡是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後總是隱藏著必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絕對地擺脫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約。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由於事物範圍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區分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偶然性可以轉化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轉化為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掌握客觀必然性是科學認識和實踐的基礎。只有立足於必然性,努力研究揭示必然性,才能使科學研究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只有認識必然性利用必然性才能獲得自由。②在科學研究中偶然性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只有認識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才能注意利用一切的偶然因素去推動科學發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響,做到“有備無患”。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5、可能性和現實性。可能性是指包含在事物中的,並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是潛在的,尚未實現的東西。現實性是指導包含內在的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觀事物和現象種種聯繫的綜合。(1)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辯證關係。①可能性和現實性是相互區別的,可能性是尚未實現的東西,不是現實性;而現實性則是已經實現了的可能性,已不再是可能性。②可能性和現實性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相互依賴。可能性存在在於現實性中,離開現實性,就談不上可能性;現實性也離不開可能性;沒有可能的東西,不會成為現實,任何現實都是由可能轉化來的。?相互轉化。可能性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現實性;現實性又產生新的可能性,即現實性化為可能性。事物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由可能向現實轉化的賽程。這種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在人類社會實踐中,可能由現實轉化需要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條件。(2)可能性和現實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我們的一切工作必須立足於現實,從現實出發制訂我們的方針、方案、計劃。只有從現實出發,才能正確分析種種可能性,正確預見未來,使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②在制訂計劃、方案前要注意分析可能性的各種情況:可能和不可能;現實可能和非(抽象)可能;好的可能和壞的可能;可能性在量上的大小,即或然率。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爭取好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避免壞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從最好處努力,從最壞處準備,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③可能向現實轉化了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件,即主觀努力。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各種條件,使好的可能性向現實性轉化。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反映論⑴唯物主義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主張認識是對客觀物質的反映。⑵馬克思主義將實踐的觀點引入認識論,消除了舊唯物主義脫離社會實踐的消極直觀性的缺陷,科學地說明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的主體和客體都是在實踐中生成和發展的,認識不再是對客體的消極直觀反映,而是對客體的能動反映。⑶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將辯證法貫徹於認識過程,闡明瞭認識是一個充滿矛盾運動的過程,是一個隨意實踐的發展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永無止境的辯證發展過程,從而消除了舊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僵化不變的形而上學缺陷。⑷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實踐的觀點是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係

(一)現象和本質是對立的。現象和本質有明顯的差別。現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變的、豐富多彩的;本質是事物的內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對穩定的、比較深刻、單純的。因而現象是可以直接認識的,本質則只能間接地被認識。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二)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

1、兩者是相互依存的。現象是本質的現象,本質是現象的本質。也就是說,本質只能通過現象表現出來,現象只能是本質的顯現,他們之間是表現和被表現的關係。任何一方離開了另一方都是不能存在的,實際的存在總是現象與本質的對立統一。

2、兩者是相互蘊涵的,在實際上也是相互包含的。本質寓於現象之中,這是非常明顯的,因為現象是整體,本質是現象的一部分,固然是根本性的部分。反過來,本質也包含現象,因為現象儘管是多種多樣的、紛繁複雜的,但畢竟是由本質決定的,早已潛在地包含於本質之中。

3、現象與本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本質變現象應理解為本質表現為現象。某一具體的人無疑是本質與現象的統一體,但其本質也在不斷地表現出來,即不斷轉變為現象。現象與本質的相互轉化,正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互轉化的客觀基礎。

(三)區別真象與假象、假象與錯覺

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則是一種虛假的現象,它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但卻是本質在特定條件下的一種反面表現。

錯覺是由於人的感覺上的錯誤造成的,屬於主觀的範疇;假象則是由客觀存在的種種條件造成的,它是現象的一種,屬於客觀的範疇。

現象和本質這對範疇作為思維形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

科學研究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人們只有通過對大量現象的研究,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如果二者只有對立而無統一,那麼一切科學研究、科學認識就是徒勞無益、白費力氣的了。

(二)在實踐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通過現象去認識事物的本質。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現象進入本質是認識的深化,卻不是認識的終止。由現象進入到本質,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事物的規律性以後,還必須在這種認識的知道下,繼續地研究尚未研究過或尚未深入研究的現象,以此補充、豐富和加深對於事物本質的認識。這是一個有現象到本質又由本質到現象的循環往復的認識過程。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質穩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則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質變走向死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內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的否定。(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由於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對立統一,當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處於量變階段,而當矛盾雙方長期鬥爭,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而居於支配地位時,發生矛盾轉化,量變也轉化為質變,以致該事物死亡,發展為新事物。(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繫的環節:①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事物的發展是舊事物死亡和新事物產生,是質變;發展只能通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實現。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否定,就沒有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誕生,也就沒有發展。②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新舊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新事物是從舊事物的結體中脫胎出來的,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事物之間的這種內在的、必然的聯繫,正是通過否定這個環節實現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特徵。

3、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全過程的辯證圖景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週期性過程。只有全部走完這個週期性過程,才能達到矛盾的完全解決。並使新事物日益完善,這是否定之否定,“彷彿回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發展的真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方向和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則是曲折的。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因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極因素的服從和積極因素的保留,是一個新陳代謝的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事物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呈現出前進與上升的趨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主要表現為:第一,事物經過兩次否定,出現第一個階段的某些特徵。彷彿是向舊事物的某種迴歸,使事物發展道路不是呈直線型,而是呈“之”字型。第二,事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挫折,甚至發生暫時的倒退或逆轉。?否定之否定規律所揭示的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說明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儘管道路曲折險阻,但只要是真正的新生事物,總是能戰勝各種消極因素,克服阻力,茁壯成長。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五大範疇)

1、現象和本質。(1)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在聯繫和內在聯繫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現特徵。現象中分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而歪曲表現本質的現象。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2)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和區別是: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現,人們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質在事物的內部,只能通過抽象思維去把握。現象是個別、片面的東西;本質是一類現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東西。現象多變、易逝,比本質豐富、生動;本質則相對穩定,比現象單純、深刻。②現象與本質又是統一的。一方面,本質離不開現象,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不表現為一定現象的純粹本質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現象也不能脫離本質,本質決定現象,即使是同本質鮮明對立的假象,也為本質所決定,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③現象和本質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科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②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透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不要為假象所迷惑。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2、原因和結果。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現象。在現實世界中原因總是伴隨著結果,結果一定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因果雙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存在。同時,在無限發展的鏈條中每一現象發展的原因和結果往往是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即甲現象引起乙現象,反過來乙現象又作用於甲現象,甲乙互為因果,即因果循環。?承認因果聯繫的客觀普遍性是進行科學研究、獲得科學認識的前提。科學研究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揭示事物因果聯繫,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正確地把握因果聯繫,有利於總結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工作經驗時,不僅要肯定成績,發現錯誤,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績和產生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不斷推動工作。準確地把握因果聯繫,能增強工作中的預見性。預見今後工作中可能產生的成果,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和排除不利成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條件。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3、內容和形式。內容和形式是提示事物內在要素和結構及其表現形式之間關係的一對範疇。(1)內容和形式之間的辯證關係。①內容是指事物的內在要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主要包括事物的構成成分、內在特徵、運動過程以及發展趨勢。形式是指事物各要素之間的結構及其表現方式。內容活躍易變,形式則相對穩定,內容不同於形式。②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對內容有反作用,由此形成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矛盾運動,不斷地使形式與內容之間由相對適合到相對不適合再相對適合的發展。(2)掌握內容和形式辯證關係的原理具有重要意義。①注重內容,善於選擇合適的形式。②根據內容與形式矛盾運動的原理,推動事物的發展。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並非確定發生的,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的。①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居支配地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偶然性居於次要地位,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②必然性和偶然性體現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趨勢。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持久穩定的趨勢;偶然性則是暫時的、不穩定的趨勢。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①必然性存在於偶然性之中,沒有脫離偶然性的粉粹的必然性。必然性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併為自己開闢道路。②偶然性體現必然性,並受制於必然性。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凡是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後總是隱藏著必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絕對地擺脫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約。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由於事物範圍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區分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偶然性可以轉化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轉化為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掌握客觀必然性是科學認識和實踐的基礎。只有立足於必然性,努力研究揭示必然性,才能使科學研究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只有認識必然性利用必然性才能獲得自由。②在科學研究中偶然性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只有認識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才能注意利用一切的偶然因素去推動科學發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響,做到“有備無患”。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5、可能性和現實性。可能性是指包含在事物中的,並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是潛在的,尚未實現的東西。現實性是指導包含內在的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觀事物和現象種種聯繫的綜合。(1)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辯證關係。①可能性和現實性是相互區別的,可能性是尚未實現的東西,不是現實性;而現實性則是已經實現了的可能性,已不再是可能性。②可能性和現實性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相互依賴。可能性存在在於現實性中,離開現實性,就談不上可能性;現實性也離不開可能性;沒有可能的東西,不會成為現實,任何現實都是由可能轉化來的。?相互轉化。可能性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現實性;現實性又產生新的可能性,即現實性化為可能性。事物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由可能向現實轉化的賽程。這種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在人類社會實踐中,可能由現實轉化需要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條件。(2)可能性和現實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我們的一切工作必須立足於現實,從現實出發制訂我們的方針、方案、計劃。只有從現實出發,才能正確分析種種可能性,正確預見未來,使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②在制訂計劃、方案前要注意分析可能性的各種情況:可能和不可能;現實可能和非(抽象)可能;好的可能和壞的可能;可能性在量上的大小,即或然率。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爭取好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避免壞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從最好處努力,從最壞處準備,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③可能向現實轉化了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件,即主觀努力。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各種條件,使好的可能性向現實性轉化。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反映論⑴唯物主義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主張認識是對客觀物質的反映。⑵馬克思主義將實踐的觀點引入認識論,消除了舊唯物主義脫離社會實踐的消極直觀性的缺陷,科學地說明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的主體和客體都是在實踐中生成和發展的,認識不再是對客體的消極直觀反映,而是對客體的能動反映。⑶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將辯證法貫徹於認識過程,闡明瞭認識是一個充滿矛盾運動的過程,是一個隨意實踐的發展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永無止境的辯證發展過程,從而消除了舊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僵化不變的形而上學缺陷。⑷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實踐的觀點是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係

(一)現象和本質是對立的。現象和本質有明顯的差別。現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變的、豐富多彩的;本質是事物的內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對穩定的、比較深刻、單純的。因而現象是可以直接認識的,本質則只能間接地被認識。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二)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

1、兩者是相互依存的。現象是本質的現象,本質是現象的本質。也就是說,本質只能通過現象表現出來,現象只能是本質的顯現,他們之間是表現和被表現的關係。任何一方離開了另一方都是不能存在的,實際的存在總是現象與本質的對立統一。

2、兩者是相互蘊涵的,在實際上也是相互包含的。本質寓於現象之中,這是非常明顯的,因為現象是整體,本質是現象的一部分,固然是根本性的部分。反過來,本質也包含現象,因為現象儘管是多種多樣的、紛繁複雜的,但畢竟是由本質決定的,早已潛在地包含於本質之中。

3、現象與本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本質變現象應理解為本質表現為現象。某一具體的人無疑是本質與現象的統一體,但其本質也在不斷地表現出來,即不斷轉變為現象。現象與本質的相互轉化,正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互轉化的客觀基礎。

(三)區別真象與假象、假象與錯覺

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則是一種虛假的現象,它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但卻是本質在特定條件下的一種反面表現。

錯覺是由於人的感覺上的錯誤造成的,屬於主觀的範疇;假象則是由客觀存在的種種條件造成的,它是現象的一種,屬於客觀的範疇。

現象和本質這對範疇作為思維形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

科學研究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人們只有通過對大量現象的研究,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如果二者只有對立而無統一,那麼一切科學研究、科學認識就是徒勞無益、白費力氣的了。

(二)在實踐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通過現象去認識事物的本質。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現象進入本質是認識的深化,卻不是認識的終止。由現象進入到本質,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事物的規律性以後,還必須在這種認識的知道下,繼續地研究尚未研究過或尚未深入研究的現象,以此補充、豐富和加深對於事物本質的認識。這是一個有現象到本質又由本質到現象的循環往復的認識過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三)注意防止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教條主義)的出現

哲學史上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是自覺的思想體系,以割裂現象與本質為其立論的依據。經驗主義否定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也就是否定現象到本質的轉化;理性主義否定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的轉化,也就是否定本質到現象的轉化。實際生活中的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並無自覺的思想體系,它們只是表現為實際認識過程中的片面性,但其認識基礎同樣是割裂現象與本質的辯證統一。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質穩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則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質變走向死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內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的否定。(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由於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對立統一,當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處於量變階段,而當矛盾雙方長期鬥爭,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而居於支配地位時,發生矛盾轉化,量變也轉化為質變,以致該事物死亡,發展為新事物。(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繫的環節:①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事物的發展是舊事物死亡和新事物產生,是質變;發展只能通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實現。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否定,就沒有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誕生,也就沒有發展。②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新舊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新事物是從舊事物的結體中脫胎出來的,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事物之間的這種內在的、必然的聯繫,正是通過否定這個環節實現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特徵。

3、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全過程的辯證圖景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週期性過程。只有全部走完這個週期性過程,才能達到矛盾的完全解決。並使新事物日益完善,這是否定之否定,“彷彿回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發展的真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方向和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則是曲折的。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因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極因素的服從和積極因素的保留,是一個新陳代謝的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事物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呈現出前進與上升的趨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主要表現為:第一,事物經過兩次否定,出現第一個階段的某些特徵。彷彿是向舊事物的某種迴歸,使事物發展道路不是呈直線型,而是呈“之”字型。第二,事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挫折,甚至發生暫時的倒退或逆轉。?否定之否定規律所揭示的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說明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儘管道路曲折險阻,但只要是真正的新生事物,總是能戰勝各種消極因素,克服阻力,茁壯成長。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五大範疇)

1、現象和本質。(1)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在聯繫和內在聯繫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現特徵。現象中分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而歪曲表現本質的現象。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2)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和區別是: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現,人們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質在事物的內部,只能通過抽象思維去把握。現象是個別、片面的東西;本質是一類現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東西。現象多變、易逝,比本質豐富、生動;本質則相對穩定,比現象單純、深刻。②現象與本質又是統一的。一方面,本質離不開現象,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不表現為一定現象的純粹本質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現象也不能脫離本質,本質決定現象,即使是同本質鮮明對立的假象,也為本質所決定,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③現象和本質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科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②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透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不要為假象所迷惑。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2、原因和結果。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現象。在現實世界中原因總是伴隨著結果,結果一定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因果雙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存在。同時,在無限發展的鏈條中每一現象發展的原因和結果往往是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即甲現象引起乙現象,反過來乙現象又作用於甲現象,甲乙互為因果,即因果循環。?承認因果聯繫的客觀普遍性是進行科學研究、獲得科學認識的前提。科學研究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揭示事物因果聯繫,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正確地把握因果聯繫,有利於總結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工作經驗時,不僅要肯定成績,發現錯誤,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績和產生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不斷推動工作。準確地把握因果聯繫,能增強工作中的預見性。預見今後工作中可能產生的成果,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和排除不利成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條件。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3、內容和形式。內容和形式是提示事物內在要素和結構及其表現形式之間關係的一對範疇。(1)內容和形式之間的辯證關係。①內容是指事物的內在要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主要包括事物的構成成分、內在特徵、運動過程以及發展趨勢。形式是指事物各要素之間的結構及其表現方式。內容活躍易變,形式則相對穩定,內容不同於形式。②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對內容有反作用,由此形成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矛盾運動,不斷地使形式與內容之間由相對適合到相對不適合再相對適合的發展。(2)掌握內容和形式辯證關係的原理具有重要意義。①注重內容,善於選擇合適的形式。②根據內容與形式矛盾運動的原理,推動事物的發展。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並非確定發生的,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的。①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居支配地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偶然性居於次要地位,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②必然性和偶然性體現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趨勢。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持久穩定的趨勢;偶然性則是暫時的、不穩定的趨勢。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①必然性存在於偶然性之中,沒有脫離偶然性的粉粹的必然性。必然性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併為自己開闢道路。②偶然性體現必然性,並受制於必然性。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凡是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後總是隱藏著必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絕對地擺脫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約。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由於事物範圍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區分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偶然性可以轉化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轉化為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掌握客觀必然性是科學認識和實踐的基礎。只有立足於必然性,努力研究揭示必然性,才能使科學研究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只有認識必然性利用必然性才能獲得自由。②在科學研究中偶然性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只有認識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才能注意利用一切的偶然因素去推動科學發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響,做到“有備無患”。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5、可能性和現實性。可能性是指包含在事物中的,並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是潛在的,尚未實現的東西。現實性是指導包含內在的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觀事物和現象種種聯繫的綜合。(1)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辯證關係。①可能性和現實性是相互區別的,可能性是尚未實現的東西,不是現實性;而現實性則是已經實現了的可能性,已不再是可能性。②可能性和現實性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相互依賴。可能性存在在於現實性中,離開現實性,就談不上可能性;現實性也離不開可能性;沒有可能的東西,不會成為現實,任何現實都是由可能轉化來的。?相互轉化。可能性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現實性;現實性又產生新的可能性,即現實性化為可能性。事物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由可能向現實轉化的賽程。這種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在人類社會實踐中,可能由現實轉化需要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條件。(2)可能性和現實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我們的一切工作必須立足於現實,從現實出發制訂我們的方針、方案、計劃。只有從現實出發,才能正確分析種種可能性,正確預見未來,使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②在制訂計劃、方案前要注意分析可能性的各種情況:可能和不可能;現實可能和非(抽象)可能;好的可能和壞的可能;可能性在量上的大小,即或然率。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爭取好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避免壞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從最好處努力,從最壞處準備,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③可能向現實轉化了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件,即主觀努力。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各種條件,使好的可能性向現實性轉化。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反映論⑴唯物主義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主張認識是對客觀物質的反映。⑵馬克思主義將實踐的觀點引入認識論,消除了舊唯物主義脫離社會實踐的消極直觀性的缺陷,科學地說明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的主體和客體都是在實踐中生成和發展的,認識不再是對客體的消極直觀反映,而是對客體的能動反映。⑶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將辯證法貫徹於認識過程,闡明瞭認識是一個充滿矛盾運動的過程,是一個隨意實踐的發展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永無止境的辯證發展過程,從而消除了舊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僵化不變的形而上學缺陷。⑷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實踐的觀點是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係

(一)現象和本質是對立的。現象和本質有明顯的差別。現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變的、豐富多彩的;本質是事物的內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對穩定的、比較深刻、單純的。因而現象是可以直接認識的,本質則只能間接地被認識。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二)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

1、兩者是相互依存的。現象是本質的現象,本質是現象的本質。也就是說,本質只能通過現象表現出來,現象只能是本質的顯現,他們之間是表現和被表現的關係。任何一方離開了另一方都是不能存在的,實際的存在總是現象與本質的對立統一。

2、兩者是相互蘊涵的,在實際上也是相互包含的。本質寓於現象之中,這是非常明顯的,因為現象是整體,本質是現象的一部分,固然是根本性的部分。反過來,本質也包含現象,因為現象儘管是多種多樣的、紛繁複雜的,但畢竟是由本質決定的,早已潛在地包含於本質之中。

3、現象與本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本質變現象應理解為本質表現為現象。某一具體的人無疑是本質與現象的統一體,但其本質也在不斷地表現出來,即不斷轉變為現象。現象與本質的相互轉化,正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互轉化的客觀基礎。

(三)區別真象與假象、假象與錯覺

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則是一種虛假的現象,它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但卻是本質在特定條件下的一種反面表現。

錯覺是由於人的感覺上的錯誤造成的,屬於主觀的範疇;假象則是由客觀存在的種種條件造成的,它是現象的一種,屬於客觀的範疇。

現象和本質這對範疇作為思維形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

科學研究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人們只有通過對大量現象的研究,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如果二者只有對立而無統一,那麼一切科學研究、科學認識就是徒勞無益、白費力氣的了。

(二)在實踐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通過現象去認識事物的本質。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現象進入本質是認識的深化,卻不是認識的終止。由現象進入到本質,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事物的規律性以後,還必須在這種認識的知道下,繼續地研究尚未研究過或尚未深入研究的現象,以此補充、豐富和加深對於事物本質的認識。這是一個有現象到本質又由本質到現象的循環往復的認識過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三)注意防止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教條主義)的出現

哲學史上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是自覺的思想體系,以割裂現象與本質為其立論的依據。經驗主義否定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也就是否定現象到本質的轉化;理性主義否定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的轉化,也就是否定本質到現象的轉化。實際生活中的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並無自覺的思想體系,它們只是表現為實際認識過程中的片面性,但其認識基礎同樣是割裂現象與本質的辯證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三個基本觀點

唯物辯證法是關於聯繫和發展的科學,聯繫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它的總特徵,辯證法的三大規律都是講發展的,五大範疇都是講聯繫的。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質穩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則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質變走向死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內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的否定。(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由於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對立統一,當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處於量變階段,而當矛盾雙方長期鬥爭,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而居於支配地位時,發生矛盾轉化,量變也轉化為質變,以致該事物死亡,發展為新事物。(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繫的環節:①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事物的發展是舊事物死亡和新事物產生,是質變;發展只能通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實現。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否定,就沒有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誕生,也就沒有發展。②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新舊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新事物是從舊事物的結體中脫胎出來的,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事物之間的這種內在的、必然的聯繫,正是通過否定這個環節實現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特徵。

3、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全過程的辯證圖景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週期性過程。只有全部走完這個週期性過程,才能達到矛盾的完全解決。並使新事物日益完善,這是否定之否定,“彷彿回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發展的真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方向和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則是曲折的。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因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極因素的服從和積極因素的保留,是一個新陳代謝的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事物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呈現出前進與上升的趨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主要表現為:第一,事物經過兩次否定,出現第一個階段的某些特徵。彷彿是向舊事物的某種迴歸,使事物發展道路不是呈直線型,而是呈“之”字型。第二,事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挫折,甚至發生暫時的倒退或逆轉。?否定之否定規律所揭示的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說明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儘管道路曲折險阻,但只要是真正的新生事物,總是能戰勝各種消極因素,克服阻力,茁壯成長。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五大範疇)

1、現象和本質。(1)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在聯繫和內在聯繫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現特徵。現象中分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而歪曲表現本質的現象。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2)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和區別是: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現,人們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質在事物的內部,只能通過抽象思維去把握。現象是個別、片面的東西;本質是一類現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東西。現象多變、易逝,比本質豐富、生動;本質則相對穩定,比現象單純、深刻。②現象與本質又是統一的。一方面,本質離不開現象,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不表現為一定現象的純粹本質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現象也不能脫離本質,本質決定現象,即使是同本質鮮明對立的假象,也為本質所決定,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③現象和本質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科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②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透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不要為假象所迷惑。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2、原因和結果。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現象。在現實世界中原因總是伴隨著結果,結果一定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因果雙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存在。同時,在無限發展的鏈條中每一現象發展的原因和結果往往是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即甲現象引起乙現象,反過來乙現象又作用於甲現象,甲乙互為因果,即因果循環。?承認因果聯繫的客觀普遍性是進行科學研究、獲得科學認識的前提。科學研究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揭示事物因果聯繫,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正確地把握因果聯繫,有利於總結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工作經驗時,不僅要肯定成績,發現錯誤,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績和產生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不斷推動工作。準確地把握因果聯繫,能增強工作中的預見性。預見今後工作中可能產生的成果,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和排除不利成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條件。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3、內容和形式。內容和形式是提示事物內在要素和結構及其表現形式之間關係的一對範疇。(1)內容和形式之間的辯證關係。①內容是指事物的內在要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主要包括事物的構成成分、內在特徵、運動過程以及發展趨勢。形式是指事物各要素之間的結構及其表現方式。內容活躍易變,形式則相對穩定,內容不同於形式。②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對內容有反作用,由此形成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矛盾運動,不斷地使形式與內容之間由相對適合到相對不適合再相對適合的發展。(2)掌握內容和形式辯證關係的原理具有重要意義。①注重內容,善於選擇合適的形式。②根據內容與形式矛盾運動的原理,推動事物的發展。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並非確定發生的,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的。①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居支配地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偶然性居於次要地位,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②必然性和偶然性體現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趨勢。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持久穩定的趨勢;偶然性則是暫時的、不穩定的趨勢。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①必然性存在於偶然性之中,沒有脫離偶然性的粉粹的必然性。必然性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併為自己開闢道路。②偶然性體現必然性,並受制於必然性。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凡是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後總是隱藏著必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絕對地擺脫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約。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由於事物範圍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區分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偶然性可以轉化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轉化為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掌握客觀必然性是科學認識和實踐的基礎。只有立足於必然性,努力研究揭示必然性,才能使科學研究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只有認識必然性利用必然性才能獲得自由。②在科學研究中偶然性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只有認識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才能注意利用一切的偶然因素去推動科學發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響,做到“有備無患”。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5、可能性和現實性。可能性是指包含在事物中的,並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是潛在的,尚未實現的東西。現實性是指導包含內在的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觀事物和現象種種聯繫的綜合。(1)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辯證關係。①可能性和現實性是相互區別的,可能性是尚未實現的東西,不是現實性;而現實性則是已經實現了的可能性,已不再是可能性。②可能性和現實性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相互依賴。可能性存在在於現實性中,離開現實性,就談不上可能性;現實性也離不開可能性;沒有可能的東西,不會成為現實,任何現實都是由可能轉化來的。?相互轉化。可能性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現實性;現實性又產生新的可能性,即現實性化為可能性。事物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由可能向現實轉化的賽程。這種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在人類社會實踐中,可能由現實轉化需要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條件。(2)可能性和現實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我們的一切工作必須立足於現實,從現實出發制訂我們的方針、方案、計劃。只有從現實出發,才能正確分析種種可能性,正確預見未來,使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②在制訂計劃、方案前要注意分析可能性的各種情況:可能和不可能;現實可能和非(抽象)可能;好的可能和壞的可能;可能性在量上的大小,即或然率。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爭取好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避免壞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從最好處努力,從最壞處準備,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③可能向現實轉化了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件,即主觀努力。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各種條件,使好的可能性向現實性轉化。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反映論⑴唯物主義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主張認識是對客觀物質的反映。⑵馬克思主義將實踐的觀點引入認識論,消除了舊唯物主義脫離社會實踐的消極直觀性的缺陷,科學地說明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的主體和客體都是在實踐中生成和發展的,認識不再是對客體的消極直觀反映,而是對客體的能動反映。⑶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將辯證法貫徹於認識過程,闡明瞭認識是一個充滿矛盾運動的過程,是一個隨意實踐的發展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永無止境的辯證發展過程,從而消除了舊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僵化不變的形而上學缺陷。⑷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實踐的觀點是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係

(一)現象和本質是對立的。現象和本質有明顯的差別。現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變的、豐富多彩的;本質是事物的內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對穩定的、比較深刻、單純的。因而現象是可以直接認識的,本質則只能間接地被認識。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二)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

1、兩者是相互依存的。現象是本質的現象,本質是現象的本質。也就是說,本質只能通過現象表現出來,現象只能是本質的顯現,他們之間是表現和被表現的關係。任何一方離開了另一方都是不能存在的,實際的存在總是現象與本質的對立統一。

2、兩者是相互蘊涵的,在實際上也是相互包含的。本質寓於現象之中,這是非常明顯的,因為現象是整體,本質是現象的一部分,固然是根本性的部分。反過來,本質也包含現象,因為現象儘管是多種多樣的、紛繁複雜的,但畢竟是由本質決定的,早已潛在地包含於本質之中。

3、現象與本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本質變現象應理解為本質表現為現象。某一具體的人無疑是本質與現象的統一體,但其本質也在不斷地表現出來,即不斷轉變為現象。現象與本質的相互轉化,正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互轉化的客觀基礎。

(三)區別真象與假象、假象與錯覺

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則是一種虛假的現象,它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但卻是本質在特定條件下的一種反面表現。

錯覺是由於人的感覺上的錯誤造成的,屬於主觀的範疇;假象則是由客觀存在的種種條件造成的,它是現象的一種,屬於客觀的範疇。

現象和本質這對範疇作為思維形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

科學研究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人們只有通過對大量現象的研究,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如果二者只有對立而無統一,那麼一切科學研究、科學認識就是徒勞無益、白費力氣的了。

(二)在實踐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通過現象去認識事物的本質。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現象進入本質是認識的深化,卻不是認識的終止。由現象進入到本質,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事物的規律性以後,還必須在這種認識的知道下,繼續地研究尚未研究過或尚未深入研究的現象,以此補充、豐富和加深對於事物本質的認識。這是一個有現象到本質又由本質到現象的循環往復的認識過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三)注意防止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教條主義)的出現

哲學史上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是自覺的思想體系,以割裂現象與本質為其立論的依據。經驗主義否定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也就是否定現象到本質的轉化;理性主義否定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的轉化,也就是否定本質到現象的轉化。實際生活中的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並無自覺的思想體系,它們只是表現為實際認識過程中的片面性,但其認識基礎同樣是割裂現象與本質的辯證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三個基本觀點

唯物辯證法是關於聯繫和發展的科學,聯繫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它的總特徵,辯證法的三大規律都是講發展的,五大範疇都是講聯繫的。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聯繫的觀點:物質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繫的統一整體。聯繫是指事物內部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相互作用。聯繫是客觀的、普遍的,聯繫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質穩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則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質變走向死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內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的否定。(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由於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對立統一,當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處於量變階段,而當矛盾雙方長期鬥爭,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而居於支配地位時,發生矛盾轉化,量變也轉化為質變,以致該事物死亡,發展為新事物。(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繫的環節:①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事物的發展是舊事物死亡和新事物產生,是質變;發展只能通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實現。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否定,就沒有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誕生,也就沒有發展。②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新舊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新事物是從舊事物的結體中脫胎出來的,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事物之間的這種內在的、必然的聯繫,正是通過否定這個環節實現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特徵。

3、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全過程的辯證圖景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週期性過程。只有全部走完這個週期性過程,才能達到矛盾的完全解決。並使新事物日益完善,這是否定之否定,“彷彿回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發展的真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方向和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則是曲折的。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因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極因素的服從和積極因素的保留,是一個新陳代謝的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事物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呈現出前進與上升的趨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主要表現為:第一,事物經過兩次否定,出現第一個階段的某些特徵。彷彿是向舊事物的某種迴歸,使事物發展道路不是呈直線型,而是呈“之”字型。第二,事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挫折,甚至發生暫時的倒退或逆轉。?否定之否定規律所揭示的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說明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儘管道路曲折險阻,但只要是真正的新生事物,總是能戰勝各種消極因素,克服阻力,茁壯成長。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五大範疇)

1、現象和本質。(1)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在聯繫和內在聯繫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現特徵。現象中分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而歪曲表現本質的現象。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2)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和區別是: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現,人們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質在事物的內部,只能通過抽象思維去把握。現象是個別、片面的東西;本質是一類現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東西。現象多變、易逝,比本質豐富、生動;本質則相對穩定,比現象單純、深刻。②現象與本質又是統一的。一方面,本質離不開現象,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不表現為一定現象的純粹本質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現象也不能脫離本質,本質決定現象,即使是同本質鮮明對立的假象,也為本質所決定,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③現象和本質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科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②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透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不要為假象所迷惑。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2、原因和結果。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現象。在現實世界中原因總是伴隨著結果,結果一定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因果雙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存在。同時,在無限發展的鏈條中每一現象發展的原因和結果往往是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即甲現象引起乙現象,反過來乙現象又作用於甲現象,甲乙互為因果,即因果循環。?承認因果聯繫的客觀普遍性是進行科學研究、獲得科學認識的前提。科學研究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揭示事物因果聯繫,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正確地把握因果聯繫,有利於總結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工作經驗時,不僅要肯定成績,發現錯誤,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績和產生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不斷推動工作。準確地把握因果聯繫,能增強工作中的預見性。預見今後工作中可能產生的成果,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和排除不利成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條件。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3、內容和形式。內容和形式是提示事物內在要素和結構及其表現形式之間關係的一對範疇。(1)內容和形式之間的辯證關係。①內容是指事物的內在要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主要包括事物的構成成分、內在特徵、運動過程以及發展趨勢。形式是指事物各要素之間的結構及其表現方式。內容活躍易變,形式則相對穩定,內容不同於形式。②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對內容有反作用,由此形成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矛盾運動,不斷地使形式與內容之間由相對適合到相對不適合再相對適合的發展。(2)掌握內容和形式辯證關係的原理具有重要意義。①注重內容,善於選擇合適的形式。②根據內容與形式矛盾運動的原理,推動事物的發展。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並非確定發生的,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的。①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居支配地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偶然性居於次要地位,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②必然性和偶然性體現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趨勢。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持久穩定的趨勢;偶然性則是暫時的、不穩定的趨勢。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①必然性存在於偶然性之中,沒有脫離偶然性的粉粹的必然性。必然性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併為自己開闢道路。②偶然性體現必然性,並受制於必然性。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凡是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後總是隱藏著必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絕對地擺脫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約。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由於事物範圍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區分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偶然性可以轉化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轉化為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掌握客觀必然性是科學認識和實踐的基礎。只有立足於必然性,努力研究揭示必然性,才能使科學研究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只有認識必然性利用必然性才能獲得自由。②在科學研究中偶然性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只有認識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才能注意利用一切的偶然因素去推動科學發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響,做到“有備無患”。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5、可能性和現實性。可能性是指包含在事物中的,並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是潛在的,尚未實現的東西。現實性是指導包含內在的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觀事物和現象種種聯繫的綜合。(1)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辯證關係。①可能性和現實性是相互區別的,可能性是尚未實現的東西,不是現實性;而現實性則是已經實現了的可能性,已不再是可能性。②可能性和現實性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相互依賴。可能性存在在於現實性中,離開現實性,就談不上可能性;現實性也離不開可能性;沒有可能的東西,不會成為現實,任何現實都是由可能轉化來的。?相互轉化。可能性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現實性;現實性又產生新的可能性,即現實性化為可能性。事物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由可能向現實轉化的賽程。這種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在人類社會實踐中,可能由現實轉化需要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條件。(2)可能性和現實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我們的一切工作必須立足於現實,從現實出發制訂我們的方針、方案、計劃。只有從現實出發,才能正確分析種種可能性,正確預見未來,使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②在制訂計劃、方案前要注意分析可能性的各種情況:可能和不可能;現實可能和非(抽象)可能;好的可能和壞的可能;可能性在量上的大小,即或然率。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爭取好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避免壞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從最好處努力,從最壞處準備,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③可能向現實轉化了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件,即主觀努力。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各種條件,使好的可能性向現實性轉化。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反映論⑴唯物主義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主張認識是對客觀物質的反映。⑵馬克思主義將實踐的觀點引入認識論,消除了舊唯物主義脫離社會實踐的消極直觀性的缺陷,科學地說明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的主體和客體都是在實踐中生成和發展的,認識不再是對客體的消極直觀反映,而是對客體的能動反映。⑶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將辯證法貫徹於認識過程,闡明瞭認識是一個充滿矛盾運動的過程,是一個隨意實踐的發展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永無止境的辯證發展過程,從而消除了舊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僵化不變的形而上學缺陷。⑷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實踐的觀點是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係

(一)現象和本質是對立的。現象和本質有明顯的差別。現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變的、豐富多彩的;本質是事物的內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對穩定的、比較深刻、單純的。因而現象是可以直接認識的,本質則只能間接地被認識。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二)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

1、兩者是相互依存的。現象是本質的現象,本質是現象的本質。也就是說,本質只能通過現象表現出來,現象只能是本質的顯現,他們之間是表現和被表現的關係。任何一方離開了另一方都是不能存在的,實際的存在總是現象與本質的對立統一。

2、兩者是相互蘊涵的,在實際上也是相互包含的。本質寓於現象之中,這是非常明顯的,因為現象是整體,本質是現象的一部分,固然是根本性的部分。反過來,本質也包含現象,因為現象儘管是多種多樣的、紛繁複雜的,但畢竟是由本質決定的,早已潛在地包含於本質之中。

3、現象與本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本質變現象應理解為本質表現為現象。某一具體的人無疑是本質與現象的統一體,但其本質也在不斷地表現出來,即不斷轉變為現象。現象與本質的相互轉化,正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互轉化的客觀基礎。

(三)區別真象與假象、假象與錯覺

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則是一種虛假的現象,它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但卻是本質在特定條件下的一種反面表現。

錯覺是由於人的感覺上的錯誤造成的,屬於主觀的範疇;假象則是由客觀存在的種種條件造成的,它是現象的一種,屬於客觀的範疇。

現象和本質這對範疇作為思維形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

科學研究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人們只有通過對大量現象的研究,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如果二者只有對立而無統一,那麼一切科學研究、科學認識就是徒勞無益、白費力氣的了。

(二)在實踐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通過現象去認識事物的本質。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現象進入本質是認識的深化,卻不是認識的終止。由現象進入到本質,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事物的規律性以後,還必須在這種認識的知道下,繼續地研究尚未研究過或尚未深入研究的現象,以此補充、豐富和加深對於事物本質的認識。這是一個有現象到本質又由本質到現象的循環往復的認識過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三)注意防止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教條主義)的出現

哲學史上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是自覺的思想體系,以割裂現象與本質為其立論的依據。經驗主義否定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也就是否定現象到本質的轉化;理性主義否定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的轉化,也就是否定本質到現象的轉化。實際生活中的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並無自覺的思想體系,它們只是表現為實際認識過程中的片面性,但其認識基礎同樣是割裂現象與本質的辯證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三個基本觀點

唯物辯證法是關於聯繫和發展的科學,聯繫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它的總特徵,辯證法的三大規律都是講發展的,五大範疇都是講聯繫的。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聯繫的觀點:物質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繫的統一整體。聯繫是指事物內部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相互作用。聯繫是客觀的、普遍的,聯繫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發展的觀點:物質世界是不斷髮展的世界,運動是宇宙間一切的存在方式。發展是指事物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運動過程,它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發展是客觀的,有規律的。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質穩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則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質變走向死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內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的否定。(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由於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對立統一,當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處於量變階段,而當矛盾雙方長期鬥爭,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而居於支配地位時,發生矛盾轉化,量變也轉化為質變,以致該事物死亡,發展為新事物。(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繫的環節:①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事物的發展是舊事物死亡和新事物產生,是質變;發展只能通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實現。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否定,就沒有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誕生,也就沒有發展。②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新舊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新事物是從舊事物的結體中脫胎出來的,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事物之間的這種內在的、必然的聯繫,正是通過否定這個環節實現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特徵。

3、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全過程的辯證圖景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週期性過程。只有全部走完這個週期性過程,才能達到矛盾的完全解決。並使新事物日益完善,這是否定之否定,“彷彿回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發展的真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方向和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則是曲折的。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因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極因素的服從和積極因素的保留,是一個新陳代謝的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事物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呈現出前進與上升的趨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主要表現為:第一,事物經過兩次否定,出現第一個階段的某些特徵。彷彿是向舊事物的某種迴歸,使事物發展道路不是呈直線型,而是呈“之”字型。第二,事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挫折,甚至發生暫時的倒退或逆轉。?否定之否定規律所揭示的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說明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儘管道路曲折險阻,但只要是真正的新生事物,總是能戰勝各種消極因素,克服阻力,茁壯成長。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五大範疇)

1、現象和本質。(1)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在聯繫和內在聯繫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現特徵。現象中分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而歪曲表現本質的現象。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2)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和區別是: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現,人們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質在事物的內部,只能通過抽象思維去把握。現象是個別、片面的東西;本質是一類現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東西。現象多變、易逝,比本質豐富、生動;本質則相對穩定,比現象單純、深刻。②現象與本質又是統一的。一方面,本質離不開現象,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不表現為一定現象的純粹本質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現象也不能脫離本質,本質決定現象,即使是同本質鮮明對立的假象,也為本質所決定,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③現象和本質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科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②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透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不要為假象所迷惑。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2、原因和結果。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現象。在現實世界中原因總是伴隨著結果,結果一定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因果雙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存在。同時,在無限發展的鏈條中每一現象發展的原因和結果往往是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即甲現象引起乙現象,反過來乙現象又作用於甲現象,甲乙互為因果,即因果循環。?承認因果聯繫的客觀普遍性是進行科學研究、獲得科學認識的前提。科學研究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揭示事物因果聯繫,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正確地把握因果聯繫,有利於總結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工作經驗時,不僅要肯定成績,發現錯誤,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績和產生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不斷推動工作。準確地把握因果聯繫,能增強工作中的預見性。預見今後工作中可能產生的成果,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和排除不利成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條件。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3、內容和形式。內容和形式是提示事物內在要素和結構及其表現形式之間關係的一對範疇。(1)內容和形式之間的辯證關係。①內容是指事物的內在要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主要包括事物的構成成分、內在特徵、運動過程以及發展趨勢。形式是指事物各要素之間的結構及其表現方式。內容活躍易變,形式則相對穩定,內容不同於形式。②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對內容有反作用,由此形成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矛盾運動,不斷地使形式與內容之間由相對適合到相對不適合再相對適合的發展。(2)掌握內容和形式辯證關係的原理具有重要意義。①注重內容,善於選擇合適的形式。②根據內容與形式矛盾運動的原理,推動事物的發展。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並非確定發生的,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的。①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居支配地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偶然性居於次要地位,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②必然性和偶然性體現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趨勢。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持久穩定的趨勢;偶然性則是暫時的、不穩定的趨勢。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①必然性存在於偶然性之中,沒有脫離偶然性的粉粹的必然性。必然性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併為自己開闢道路。②偶然性體現必然性,並受制於必然性。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凡是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後總是隱藏著必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絕對地擺脫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約。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由於事物範圍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區分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偶然性可以轉化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轉化為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掌握客觀必然性是科學認識和實踐的基礎。只有立足於必然性,努力研究揭示必然性,才能使科學研究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只有認識必然性利用必然性才能獲得自由。②在科學研究中偶然性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只有認識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才能注意利用一切的偶然因素去推動科學發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響,做到“有備無患”。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5、可能性和現實性。可能性是指包含在事物中的,並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是潛在的,尚未實現的東西。現實性是指導包含內在的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觀事物和現象種種聯繫的綜合。(1)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辯證關係。①可能性和現實性是相互區別的,可能性是尚未實現的東西,不是現實性;而現實性則是已經實現了的可能性,已不再是可能性。②可能性和現實性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相互依賴。可能性存在在於現實性中,離開現實性,就談不上可能性;現實性也離不開可能性;沒有可能的東西,不會成為現實,任何現實都是由可能轉化來的。?相互轉化。可能性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現實性;現實性又產生新的可能性,即現實性化為可能性。事物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由可能向現實轉化的賽程。這種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在人類社會實踐中,可能由現實轉化需要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條件。(2)可能性和現實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我們的一切工作必須立足於現實,從現實出發制訂我們的方針、方案、計劃。只有從現實出發,才能正確分析種種可能性,正確預見未來,使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②在制訂計劃、方案前要注意分析可能性的各種情況:可能和不可能;現實可能和非(抽象)可能;好的可能和壞的可能;可能性在量上的大小,即或然率。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爭取好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避免壞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從最好處努力,從最壞處準備,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③可能向現實轉化了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件,即主觀努力。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各種條件,使好的可能性向現實性轉化。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反映論⑴唯物主義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主張認識是對客觀物質的反映。⑵馬克思主義將實踐的觀點引入認識論,消除了舊唯物主義脫離社會實踐的消極直觀性的缺陷,科學地說明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的主體和客體都是在實踐中生成和發展的,認識不再是對客體的消極直觀反映,而是對客體的能動反映。⑶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將辯證法貫徹於認識過程,闡明瞭認識是一個充滿矛盾運動的過程,是一個隨意實踐的發展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永無止境的辯證發展過程,從而消除了舊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僵化不變的形而上學缺陷。⑷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實踐的觀點是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係

(一)現象和本質是對立的。現象和本質有明顯的差別。現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變的、豐富多彩的;本質是事物的內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對穩定的、比較深刻、單純的。因而現象是可以直接認識的,本質則只能間接地被認識。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二)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

1、兩者是相互依存的。現象是本質的現象,本質是現象的本質。也就是說,本質只能通過現象表現出來,現象只能是本質的顯現,他們之間是表現和被表現的關係。任何一方離開了另一方都是不能存在的,實際的存在總是現象與本質的對立統一。

2、兩者是相互蘊涵的,在實際上也是相互包含的。本質寓於現象之中,這是非常明顯的,因為現象是整體,本質是現象的一部分,固然是根本性的部分。反過來,本質也包含現象,因為現象儘管是多種多樣的、紛繁複雜的,但畢竟是由本質決定的,早已潛在地包含於本質之中。

3、現象與本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本質變現象應理解為本質表現為現象。某一具體的人無疑是本質與現象的統一體,但其本質也在不斷地表現出來,即不斷轉變為現象。現象與本質的相互轉化,正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互轉化的客觀基礎。

(三)區別真象與假象、假象與錯覺

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則是一種虛假的現象,它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但卻是本質在特定條件下的一種反面表現。

錯覺是由於人的感覺上的錯誤造成的,屬於主觀的範疇;假象則是由客觀存在的種種條件造成的,它是現象的一種,屬於客觀的範疇。

現象和本質這對範疇作為思維形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

科學研究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人們只有通過對大量現象的研究,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如果二者只有對立而無統一,那麼一切科學研究、科學認識就是徒勞無益、白費力氣的了。

(二)在實踐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通過現象去認識事物的本質。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現象進入本質是認識的深化,卻不是認識的終止。由現象進入到本質,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事物的規律性以後,還必須在這種認識的知道下,繼續地研究尚未研究過或尚未深入研究的現象,以此補充、豐富和加深對於事物本質的認識。這是一個有現象到本質又由本質到現象的循環往復的認識過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三)注意防止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教條主義)的出現

哲學史上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是自覺的思想體系,以割裂現象與本質為其立論的依據。經驗主義否定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也就是否定現象到本質的轉化;理性主義否定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的轉化,也就是否定本質到現象的轉化。實際生活中的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並無自覺的思想體系,它們只是表現為實際認識過程中的片面性,但其認識基礎同樣是割裂現象與本質的辯證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三個基本觀點

唯物辯證法是關於聯繫和發展的科學,聯繫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它的總特徵,辯證法的三大規律都是講發展的,五大範疇都是講聯繫的。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聯繫的觀點:物質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繫的統一整體。聯繫是指事物內部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相互作用。聯繫是客觀的、普遍的,聯繫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發展的觀點:物質世界是不斷髮展的世界,運動是宇宙間一切的存在方式。發展是指事物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運動過程,它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發展是客觀的,有規律的。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分為二的觀點:唯物辯證法主張全面地看待事物,既要看到普遍聯繫,又要承認它們之間的區別,既要看到事物運動的絕對性,又要承認事物的相對靜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個別,又要看到一般。

"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矛盾論

閱讀數:18289

2014-06-26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繫,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用邏輯關係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對立統一規律┤ (核心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範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質穩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則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質變走向死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內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的否定。(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由於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對立統一,當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處於量變階段,而當矛盾雙方長期鬥爭,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而居於支配地位時,發生矛盾轉化,量變也轉化為質變,以致該事物死亡,發展為新事物。(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繫的環節:①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事物的發展是舊事物死亡和新事物產生,是質變;發展只能通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實現。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否定,就沒有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誕生,也就沒有發展。②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新舊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新事物是從舊事物的結體中脫胎出來的,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事物之間的這種內在的、必然的聯繫,正是通過否定這個環節實現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特徵。

3、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全過程的辯證圖景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週期性過程。只有全部走完這個週期性過程,才能達到矛盾的完全解決。並使新事物日益完善,這是否定之否定,“彷彿回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發展的真諦。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方向和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則是曲折的。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因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極因素的服從和積極因素的保留,是一個新陳代謝的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事物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呈現出前進與上升的趨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主要表現為:第一,事物經過兩次否定,出現第一個階段的某些特徵。彷彿是向舊事物的某種迴歸,使事物發展道路不是呈直線型,而是呈“之”字型。第二,事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挫折,甚至發生暫時的倒退或逆轉。?否定之否定規律所揭示的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說明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儘管道路曲折險阻,但只要是真正的新生事物,總是能戰勝各種消極因素,克服阻力,茁壯成長。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五大範疇)

1、現象和本質。(1)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在聯繫和內在聯繫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現特徵。現象中分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而歪曲表現本質的現象。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2)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和區別是: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現,人們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質在事物的內部,只能通過抽象思維去把握。現象是個別、片面的東西;本質是一類現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東西。現象多變、易逝,比本質豐富、生動;本質則相對穩定,比現象單純、深刻。②現象與本質又是統一的。一方面,本質離不開現象,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不表現為一定現象的純粹本質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現象也不能脫離本質,本質決定現象,即使是同本質鮮明對立的假象,也為本質所決定,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③現象和本質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科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②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透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不要為假象所迷惑。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2、原因和結果。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現象。在現實世界中原因總是伴隨著結果,結果一定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因果雙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存在。同時,在無限發展的鏈條中每一現象發展的原因和結果往往是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即甲現象引起乙現象,反過來乙現象又作用於甲現象,甲乙互為因果,即因果循環。?承認因果聯繫的客觀普遍性是進行科學研究、獲得科學認識的前提。科學研究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揭示事物因果聯繫,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正確地把握因果聯繫,有利於總結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工作經驗時,不僅要肯定成績,發現錯誤,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績和產生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不斷推動工作。準確地把握因果聯繫,能增強工作中的預見性。預見今後工作中可能產生的成果,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和排除不利成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條件。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3、內容和形式。內容和形式是提示事物內在要素和結構及其表現形式之間關係的一對範疇。(1)內容和形式之間的辯證關係。①內容是指事物的內在要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主要包括事物的構成成分、內在特徵、運動過程以及發展趨勢。形式是指事物各要素之間的結構及其表現方式。內容活躍易變,形式則相對穩定,內容不同於形式。②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對內容有反作用,由此形成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矛盾運動,不斷地使形式與內容之間由相對適合到相對不適合再相對適合的發展。(2)掌握內容和形式辯證關係的原理具有重要意義。①注重內容,善於選擇合適的形式。②根據內容與形式矛盾運動的原理,推動事物的發展。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4、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並非確定發生的,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的。①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居支配地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偶然性居於次要地位,不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②必然性和偶然性體現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趨勢。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持久穩定的趨勢;偶然性則是暫時的、不穩定的趨勢。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①必然性存在於偶然性之中,沒有脫離偶然性的粉粹的必然性。必然性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併為自己開闢道路。②偶然性體現必然性,並受制於必然性。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凡是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後總是隱藏著必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絕對地擺脫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約。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由於事物範圍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區分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偶然性可以轉化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轉化為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掌握客觀必然性是科學認識和實踐的基礎。只有立足於必然性,努力研究揭示必然性,才能使科學研究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只有認識必然性利用必然性才能獲得自由。②在科學研究中偶然性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只有認識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才能注意利用一切的偶然因素去推動科學發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響,做到“有備無患”。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5、可能性和現實性。可能性是指包含在事物中的,並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是潛在的,尚未實現的東西。現實性是指導包含內在的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觀事物和現象種種聯繫的綜合。(1)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辯證關係。①可能性和現實性是相互區別的,可能性是尚未實現的東西,不是現實性;而現實性則是已經實現了的可能性,已不再是可能性。②可能性和現實性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相互依賴。可能性存在在於現實性中,離開現實性,就談不上可能性;現實性也離不開可能性;沒有可能的東西,不會成為現實,任何現實都是由可能轉化來的。?相互轉化。可能性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現實性;現實性又產生新的可能性,即現實性化為可能性。事物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由可能向現實轉化的賽程。這種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在人類社會實踐中,可能由現實轉化需要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條件。(2)可能性和現實性辯證關係原理的意義。①我們的一切工作必須立足於現實,從現實出發制訂我們的方針、方案、計劃。只有從現實出發,才能正確分析種種可能性,正確預見未來,使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②在制訂計劃、方案前要注意分析可能性的各種情況:可能和不可能;現實可能和非(抽象)可能;好的可能和壞的可能;可能性在量上的大小,即或然率。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爭取好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避免壞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從最好處努力,從最壞處準備,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③可能向現實轉化了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件,即主觀努力。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各種條件,使好的可能性向現實性轉化。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反映論⑴唯物主義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主張認識是對客觀物質的反映。⑵馬克思主義將實踐的觀點引入認識論,消除了舊唯物主義脫離社會實踐的消極直觀性的缺陷,科學地說明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的主體和客體都是在實踐中生成和發展的,認識不再是對客體的消極直觀反映,而是對客體的能動反映。⑶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將辯證法貫徹於認識過程,闡明瞭認識是一個充滿矛盾運動的過程,是一個隨意實踐的發展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永無止境的辯證發展過程,從而消除了舊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僵化不變的形而上學缺陷。⑷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實踐的觀點是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係

(一)現象和本質是對立的。現象和本質有明顯的差別。現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變的、豐富多彩的;本質是事物的內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對穩定的、比較深刻、單純的。因而現象是可以直接認識的,本質則只能間接地被認識。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二)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

1、兩者是相互依存的。現象是本質的現象,本質是現象的本質。也就是說,本質只能通過現象表現出來,現象只能是本質的顯現,他們之間是表現和被表現的關係。任何一方離開了另一方都是不能存在的,實際的存在總是現象與本質的對立統一。

2、兩者是相互蘊涵的,在實際上也是相互包含的。本質寓於現象之中,這是非常明顯的,因為現象是整體,本質是現象的一部分,固然是根本性的部分。反過來,本質也包含現象,因為現象儘管是多種多樣的、紛繁複雜的,但畢竟是由本質決定的,早已潛在地包含於本質之中。

3、現象與本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本質變現象應理解為本質表現為現象。某一具體的人無疑是本質與現象的統一體,但其本質也在不斷地表現出來,即不斷轉變為現象。現象與本質的相互轉化,正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互轉化的客觀基礎。

(三)區別真象與假象、假象與錯覺

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則是一種虛假的現象,它也是本質的一種表現,但卻是本質在特定條件下的一種反面表現。

錯覺是由於人的感覺上的錯誤造成的,屬於主觀的範疇;假象則是由客觀存在的種種條件造成的,它是現象的一種,屬於客觀的範疇。

現象和本質這對範疇作為思維形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現象和本質的對立,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

科學研究的任務就是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人們只有通過對大量現象的研究,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達到科學的認識。如果二者只有對立而無統一,那麼一切科學研究、科學認識就是徒勞無益、白費力氣的了。

(二)在實踐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嚮導,通過現象去認識事物的本質。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從現象進入本質是認識的深化,卻不是認識的終止。由現象進入到本質,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事物的規律性以後,還必須在這種認識的知道下,繼續地研究尚未研究過或尚未深入研究的現象,以此補充、豐富和加深對於事物本質的認識。這是一個有現象到本質又由本質到現象的循環往復的認識過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三)注意防止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教條主義)的出現

哲學史上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是自覺的思想體系,以割裂現象與本質為其立論的依據。經驗主義否定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也就是否定現象到本質的轉化;理性主義否定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的轉化,也就是否定本質到現象的轉化。實際生活中的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並無自覺的思想體系,它們只是表現為實際認識過程中的片面性,但其認識基礎同樣是割裂現象與本質的辯證統一。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三個基本觀點

唯物辯證法是關於聯繫和發展的科學,聯繫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它的總特徵,辯證法的三大規律都是講發展的,五大範疇都是講聯繫的。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聯繫的觀點:物質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繫的統一整體。聯繫是指事物內部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相互作用。聯繫是客觀的、普遍的,聯繫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發展的觀點:物質世界是不斷髮展的世界,運動是宇宙間一切的存在方式。發展是指事物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運動過程,它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發展是客觀的,有規律的。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一分為二的觀點:唯物辯證法主張全面地看待事物,既要看到普遍聯繫,又要承認它們之間的區別,既要看到事物運動的絕對性,又要承認事物的相對靜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個別,又要看到一般。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轉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