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的由來

周武 中國歷史 唐朝 商朝 新鄉市群眾藝術館 2017-06-24

“牧野”的由來 牧野這個詞出自歷史上著名的牧野大戰。牧野之戰結束了商朝六百年的統治,為西周奴隸制禮樂文明的全面興盛開闢了道路,對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周武王伐紂時的牧野大戰,是中國歷史上一次著名的古代戰爭。它不但決定了一個延續六百年的殷商王朝的滅亡,一個近800年的大周王朝的誕生,而且還為後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借鑑。拋開政治的,軍事的大話題不論,單是成語或掌故就有長長的一串。比如小心翼翼、天作之合、黃鉞白旄、白魚入舟、赤鳥流屋、叩馬阻諫、不食周粟、愛屋及烏、助紂為虐、百夫致師、前徒倒戈、血流漂杵、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等等。

“牧野”的由來

牧野戰場在哪裡?籠統地說,新鄉就是牧野大地。因為在大部分的新鄉轄區裡,都有和牧野大戰相關的歷史地名和故事。它們有的有地方誌書記載,有的是民間傳說,有的還有先秦的典籍可作證明。要詳細說,就要涉及許多的文獻和考證,話說少了不容易清楚。幸好我們可以另尋捷徑,從語法構詞的角度,對“牧野”來點兒咬文嚼字,也可以明白個七七八八。

首先,“牧野”一詞不同於以“牧”字構成的其他名詞,如牧放、牧童、牧歌等;也不同於以野字構成的其他名詞,如田野,視野、朝野等等。它是一個專門用來表達牧野大戰戰場的專用名詞。借用時尚的話說,它是新鄉的專利。

其次,是“牧野”除了具有專用名詞的性質以外,在“牧野”二字的組合關係上還另有學問。它不同於“牧放”一詞中的牧和放,如牧羊和放牛是並列關係;也不同於“田野”一詞中的田和野,即田地和原野,也是並列關係。西漢時有一本叫《爾雅》的書,在註解“牧”字和“野”字的一般含義時說:“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意思是說,在邑落(相當於今天的城市或城鎮)的周圍叫郊區,那裡是人們耕種的地方;郊的外圍叫牧,是放牧的地方;牧的外圍叫野,是野獸出沒的地方。有的人不理解“牧野”專用詞的性質,所以依據《爾雅》錯誤地認為,周武王與殷紂王之間的決戰,是在殷都朝歌(當時的稱呼是商邑,即今天的淇縣)郊外的牧和野展開的。正確的解釋是,牧本身是一個邑落,所謂牧野,是指這個邑落外面寬闊的原野。

再次,關於牧邑的具體位置,東漢的許慎在其所著的《說文解字》裡說得最為明白。他說:牧邑在“朝歌南七十里地”,“周武王與紂戰於牧野”。漢代的70裡,約合現在的25公里,正是今天的衛輝市區所在地。另外,還有唐朝的《括地誌》,說今衛輝市原名陳城,周武王為了牧野決戰,曾在那裡陳兵佈陣並築城。

“牧野”的由來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牧野戰場的位置其實並不含糊。指的原是今衛輝市周圍的廣闊原野,而且主要是在東北的淇縣方向。值得順便一說的倒是,衛輝市從南北朝時的北周到清末民初,作為州、郡、路、府、道的治所,管轄的縣份多處牧野戰場,和今天新鄉作為地級市的行政區域大同小異。為此,我們不妨比照唐朝張守節在《史記正義》裡的話,再給牧野一個通俗而應時的說法。張守節說:“衛州,即牧野之地,東北距朝歌七十三裡。”我們說:新鄉,即牧野大地,市政府所在地東北距淇縣約50公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