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古國——黎國,“黍”來自這裡,成語“黎民百姓”的由來'

"

黎國,《周本紀》中記載為耆(qí)國,《殷本紀》記載為飢國,周原卜辭中為“利”,故也叫利國。據說黎國起源於“九黎”,《國語·楚語》記載:“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九黎是上古部落時代的一個聯盟團體,據說在東夷,有九個族群組成,大酋長為蚩尤。後來蚩尤與黃帝一場涿鹿大戰,九黎大敗,聯盟解散,其中一部分黎族留在了今山西晉南一帶,成為商代黎國的前身。黎國大約在商湯立國後被正式冊封,是商的鐵桿成員國。《左傳·昭公四年》借楚臣椒舉之口道:“昔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蒐(sōu)指打獵,古代春獵為蒐,夏獵為苗,秋獵為獮,冬獵為狩。意思是商紂王前往黎地蒐獵,東夷趁機作亂。黎國的具體位置在哪?根據《括地誌》記載:“故黎城,黎侯國也,在潞州黎城縣東北十八里。”潞州,古屬上黨郡,黎城縣,隸屬山西長治市,位於晉、豫、翼三省交界。黎城縣境內東北一帶有黎侯城,春秋時黎國成晉國的附庸,晉景公曾在此扶立黎侯。

"

黎國,《周本紀》中記載為耆(qí)國,《殷本紀》記載為飢國,周原卜辭中為“利”,故也叫利國。據說黎國起源於“九黎”,《國語·楚語》記載:“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九黎是上古部落時代的一個聯盟團體,據說在東夷,有九個族群組成,大酋長為蚩尤。後來蚩尤與黃帝一場涿鹿大戰,九黎大敗,聯盟解散,其中一部分黎族留在了今山西晉南一帶,成為商代黎國的前身。黎國大約在商湯立國後被正式冊封,是商的鐵桿成員國。《左傳·昭公四年》借楚臣椒舉之口道:“昔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蒐(sōu)指打獵,古代春獵為蒐,夏獵為苗,秋獵為獮,冬獵為狩。意思是商紂王前往黎地蒐獵,東夷趁機作亂。黎國的具體位置在哪?根據《括地誌》記載:“故黎城,黎侯國也,在潞州黎城縣東北十八里。”潞州,古屬上黨郡,黎城縣,隸屬山西長治市,位於晉、豫、翼三省交界。黎城縣境內東北一帶有黎侯城,春秋時黎國成晉國的附庸,晉景公曾在此扶立黎侯。

殷商古國——黎國,“黍”來自這裡,成語“黎民百姓”的由來

“黎”不見於甲骨文,可能它是個後起字,但它又是根據哪個字演化過來的?可能就是“利”。“利”的甲骨文是“禾”和“勿”的組合,“禾”是莊稼,“勿”的甲骨文看上去像一把“帶血的利刃”,意為“正在收割的莊稼”。跟“黎”相關除了“利”,還有一個字:黍。“黍”和“黎”多了把刀,從“黍”從“刀”就是“利”。黍,就是北方主食黃米,是商周時期的主要谷糧,卜辭中記載一種祭祀名叫“黍登”,登,當然指得五穀豐登之意。它的優勢在於耐旱力強,適合在缺雨少水的山地種植。殷商卜辭中對黍的收成佔問非常之多,可見黍與殷商百姓的生存息息相關。黍不但可作主糧,還是古代釀酒的主要原料。《說文解字》黍部借孔子曰:“黍可為酒,禾入水也。”黍米有粘性,用途廣泛,許慎說“履黏以黍米”,是說可以用來制糊粘布做鞋。上古黎地農業發達,族人擅長種黍,黎國當以因黍而得名。民以食為天,黎人多黍,不愁糧食,因而“黎”字又有一層從多之意,如《詩經·雲漢》:周餘黎民(民多)。“黎民”一詞由此而來。據說黎國的人口非常之多,國力強大,是商末周國東進的最大阻力。

"

黎國,《周本紀》中記載為耆(qí)國,《殷本紀》記載為飢國,周原卜辭中為“利”,故也叫利國。據說黎國起源於“九黎”,《國語·楚語》記載:“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九黎是上古部落時代的一個聯盟團體,據說在東夷,有九個族群組成,大酋長為蚩尤。後來蚩尤與黃帝一場涿鹿大戰,九黎大敗,聯盟解散,其中一部分黎族留在了今山西晉南一帶,成為商代黎國的前身。黎國大約在商湯立國後被正式冊封,是商的鐵桿成員國。《左傳·昭公四年》借楚臣椒舉之口道:“昔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蒐(sōu)指打獵,古代春獵為蒐,夏獵為苗,秋獵為獮,冬獵為狩。意思是商紂王前往黎地蒐獵,東夷趁機作亂。黎國的具體位置在哪?根據《括地誌》記載:“故黎城,黎侯國也,在潞州黎城縣東北十八里。”潞州,古屬上黨郡,黎城縣,隸屬山西長治市,位於晉、豫、翼三省交界。黎城縣境內東北一帶有黎侯城,春秋時黎國成晉國的附庸,晉景公曾在此扶立黎侯。

殷商古國——黎國,“黍”來自這裡,成語“黎民百姓”的由來

“黎”不見於甲骨文,可能它是個後起字,但它又是根據哪個字演化過來的?可能就是“利”。“利”的甲骨文是“禾”和“勿”的組合,“禾”是莊稼,“勿”的甲骨文看上去像一把“帶血的利刃”,意為“正在收割的莊稼”。跟“黎”相關除了“利”,還有一個字:黍。“黍”和“黎”多了把刀,從“黍”從“刀”就是“利”。黍,就是北方主食黃米,是商周時期的主要谷糧,卜辭中記載一種祭祀名叫“黍登”,登,當然指得五穀豐登之意。它的優勢在於耐旱力強,適合在缺雨少水的山地種植。殷商卜辭中對黍的收成佔問非常之多,可見黍與殷商百姓的生存息息相關。黍不但可作主糧,還是古代釀酒的主要原料。《說文解字》黍部借孔子曰:“黍可為酒,禾入水也。”黍米有粘性,用途廣泛,許慎說“履黏以黍米”,是說可以用來制糊粘布做鞋。上古黎地農業發達,族人擅長種黍,黎國當以因黍而得名。民以食為天,黎人多黍,不愁糧食,因而“黎”字又有一層從多之意,如《詩經·雲漢》:周餘黎民(民多)。“黎民”一詞由此而來。據說黎國的人口非常之多,國力強大,是商末周國東進的最大阻力。

殷商古國——黎國,“黍”來自這裡,成語“黎民百姓”的由來

利的甲骨文

黎國是殷商王畿西部重要軍事力量,不但防禦西北異族的入侵,也牢牢監視著西部周部族的一舉一動。扼守殷商西部大門,成為周文王東進一大障礙。周文王被囚禁釋放回西岐,便著手開始對東部主要敵對勢力的翦除。《史記·周本紀》記載:“(文王)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須。明年,敗耆國。殷之祖伊聞之,懼,以告帝紂。”文王在平定後院的犬戎後,次年伐密須國(今甘肅靈臺),次年敗黎國。殷室大臣祖伊聽到黎國被滅,大驚失色,告之紂王。祖伊接到黎國被周滅亡的消息,何以如此恐慌?可見黎國對商王室而言確實非常重要。《尚書》對此記載得更為詳細,他跑到紂王跟前說:“天子!天既訖我殷命。”意思是天子啊,上天恐怕要斷絕我們殷商的命脈了。這就是著名歷史事件“西伯戡(kān)黎”。

"

黎國,《周本紀》中記載為耆(qí)國,《殷本紀》記載為飢國,周原卜辭中為“利”,故也叫利國。據說黎國起源於“九黎”,《國語·楚語》記載:“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九黎是上古部落時代的一個聯盟團體,據說在東夷,有九個族群組成,大酋長為蚩尤。後來蚩尤與黃帝一場涿鹿大戰,九黎大敗,聯盟解散,其中一部分黎族留在了今山西晉南一帶,成為商代黎國的前身。黎國大約在商湯立國後被正式冊封,是商的鐵桿成員國。《左傳·昭公四年》借楚臣椒舉之口道:“昔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蒐(sōu)指打獵,古代春獵為蒐,夏獵為苗,秋獵為獮,冬獵為狩。意思是商紂王前往黎地蒐獵,東夷趁機作亂。黎國的具體位置在哪?根據《括地誌》記載:“故黎城,黎侯國也,在潞州黎城縣東北十八里。”潞州,古屬上黨郡,黎城縣,隸屬山西長治市,位於晉、豫、翼三省交界。黎城縣境內東北一帶有黎侯城,春秋時黎國成晉國的附庸,晉景公曾在此扶立黎侯。

殷商古國——黎國,“黍”來自這裡,成語“黎民百姓”的由來

“黎”不見於甲骨文,可能它是個後起字,但它又是根據哪個字演化過來的?可能就是“利”。“利”的甲骨文是“禾”和“勿”的組合,“禾”是莊稼,“勿”的甲骨文看上去像一把“帶血的利刃”,意為“正在收割的莊稼”。跟“黎”相關除了“利”,還有一個字:黍。“黍”和“黎”多了把刀,從“黍”從“刀”就是“利”。黍,就是北方主食黃米,是商周時期的主要谷糧,卜辭中記載一種祭祀名叫“黍登”,登,當然指得五穀豐登之意。它的優勢在於耐旱力強,適合在缺雨少水的山地種植。殷商卜辭中對黍的收成佔問非常之多,可見黍與殷商百姓的生存息息相關。黍不但可作主糧,還是古代釀酒的主要原料。《說文解字》黍部借孔子曰:“黍可為酒,禾入水也。”黍米有粘性,用途廣泛,許慎說“履黏以黍米”,是說可以用來制糊粘布做鞋。上古黎地農業發達,族人擅長種黍,黎國當以因黍而得名。民以食為天,黎人多黍,不愁糧食,因而“黎”字又有一層從多之意,如《詩經·雲漢》:周餘黎民(民多)。“黎民”一詞由此而來。據說黎國的人口非常之多,國力強大,是商末周國東進的最大阻力。

殷商古國——黎國,“黍”來自這裡,成語“黎民百姓”的由來

利的甲骨文

黎國是殷商王畿西部重要軍事力量,不但防禦西北異族的入侵,也牢牢監視著西部周部族的一舉一動。扼守殷商西部大門,成為周文王東進一大障礙。周文王被囚禁釋放回西岐,便著手開始對東部主要敵對勢力的翦除。《史記·周本紀》記載:“(文王)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須。明年,敗耆國。殷之祖伊聞之,懼,以告帝紂。”文王在平定後院的犬戎後,次年伐密須國(今甘肅靈臺),次年敗黎國。殷室大臣祖伊聽到黎國被滅,大驚失色,告之紂王。祖伊接到黎國被周滅亡的消息,何以如此恐慌?可見黎國對商王室而言確實非常重要。《尚書》對此記載得更為詳細,他跑到紂王跟前說:“天子!天既訖我殷命。”意思是天子啊,上天恐怕要斷絕我們殷商的命脈了。這就是著名歷史事件“西伯戡(kān)黎”。

殷商古國——黎國,“黍”來自這裡,成語“黎民百姓”的由來

文王伐黎大致線路參考

黎國被周國征服後,大大削弱殷商對西部局事的掌控。周國一鼓作氣,繼續對殷商西部敵對勢力進行大掃蕩,先後滅亡另外兩個強國——於國和崇國。自此,周國東進中原的阻礙基本清除。佔領黎地後,周國對它進行了管制,並利用黎國得天獨厚的優勢進行開發。黎國是個農業大國,族人擅長種黍,於是周國便在黎地開闢農田,繼續發展農業,設立田獵區。黎國雖然不見於殷商卜辭,但卻現身於周原甲骨,卜辭:“壬申卜,王往田從利,擒。”大意是周王前往黎地進行田獵。“利(黎)示六屯。爭。”屯在這裡指祭祀物,或為人牲,這是一則拿黎人作祭祀的卜辭。

"

黎國,《周本紀》中記載為耆(qí)國,《殷本紀》記載為飢國,周原卜辭中為“利”,故也叫利國。據說黎國起源於“九黎”,《國語·楚語》記載:“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九黎是上古部落時代的一個聯盟團體,據說在東夷,有九個族群組成,大酋長為蚩尤。後來蚩尤與黃帝一場涿鹿大戰,九黎大敗,聯盟解散,其中一部分黎族留在了今山西晉南一帶,成為商代黎國的前身。黎國大約在商湯立國後被正式冊封,是商的鐵桿成員國。《左傳·昭公四年》借楚臣椒舉之口道:“昔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蒐(sōu)指打獵,古代春獵為蒐,夏獵為苗,秋獵為獮,冬獵為狩。意思是商紂王前往黎地蒐獵,東夷趁機作亂。黎國的具體位置在哪?根據《括地誌》記載:“故黎城,黎侯國也,在潞州黎城縣東北十八里。”潞州,古屬上黨郡,黎城縣,隸屬山西長治市,位於晉、豫、翼三省交界。黎城縣境內東北一帶有黎侯城,春秋時黎國成晉國的附庸,晉景公曾在此扶立黎侯。

殷商古國——黎國,“黍”來自這裡,成語“黎民百姓”的由來

“黎”不見於甲骨文,可能它是個後起字,但它又是根據哪個字演化過來的?可能就是“利”。“利”的甲骨文是“禾”和“勿”的組合,“禾”是莊稼,“勿”的甲骨文看上去像一把“帶血的利刃”,意為“正在收割的莊稼”。跟“黎”相關除了“利”,還有一個字:黍。“黍”和“黎”多了把刀,從“黍”從“刀”就是“利”。黍,就是北方主食黃米,是商周時期的主要谷糧,卜辭中記載一種祭祀名叫“黍登”,登,當然指得五穀豐登之意。它的優勢在於耐旱力強,適合在缺雨少水的山地種植。殷商卜辭中對黍的收成佔問非常之多,可見黍與殷商百姓的生存息息相關。黍不但可作主糧,還是古代釀酒的主要原料。《說文解字》黍部借孔子曰:“黍可為酒,禾入水也。”黍米有粘性,用途廣泛,許慎說“履黏以黍米”,是說可以用來制糊粘布做鞋。上古黎地農業發達,族人擅長種黍,黎國當以因黍而得名。民以食為天,黎人多黍,不愁糧食,因而“黎”字又有一層從多之意,如《詩經·雲漢》:周餘黎民(民多)。“黎民”一詞由此而來。據說黎國的人口非常之多,國力強大,是商末周國東進的最大阻力。

殷商古國——黎國,“黍”來自這裡,成語“黎民百姓”的由來

利的甲骨文

黎國是殷商王畿西部重要軍事力量,不但防禦西北異族的入侵,也牢牢監視著西部周部族的一舉一動。扼守殷商西部大門,成為周文王東進一大障礙。周文王被囚禁釋放回西岐,便著手開始對東部主要敵對勢力的翦除。《史記·周本紀》記載:“(文王)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須。明年,敗耆國。殷之祖伊聞之,懼,以告帝紂。”文王在平定後院的犬戎後,次年伐密須國(今甘肅靈臺),次年敗黎國。殷室大臣祖伊聽到黎國被滅,大驚失色,告之紂王。祖伊接到黎國被周滅亡的消息,何以如此恐慌?可見黎國對商王室而言確實非常重要。《尚書》對此記載得更為詳細,他跑到紂王跟前說:“天子!天既訖我殷命。”意思是天子啊,上天恐怕要斷絕我們殷商的命脈了。這就是著名歷史事件“西伯戡(kān)黎”。

殷商古國——黎國,“黍”來自這裡,成語“黎民百姓”的由來

文王伐黎大致線路參考

黎國被周國征服後,大大削弱殷商對西部局事的掌控。周國一鼓作氣,繼續對殷商西部敵對勢力進行大掃蕩,先後滅亡另外兩個強國——於國和崇國。自此,周國東進中原的阻礙基本清除。佔領黎地後,周國對它進行了管制,並利用黎國得天獨厚的優勢進行開發。黎國是個農業大國,族人擅長種黍,於是周國便在黎地開闢農田,繼續發展農業,設立田獵區。黎國雖然不見於殷商卜辭,但卻現身於周原甲骨,卜辭:“壬申卜,王往田從利,擒。”大意是周王前往黎地進行田獵。“利(黎)示六屯。爭。”屯在這裡指祭祀物,或為人牲,這是一則拿黎人作祭祀的卜辭。

殷商古國——黎國,“黍”來自這裡,成語“黎民百姓”的由來

出土於黎城西周“黎侯壺”

黎國亡於商末,武王克商後,又對黎國進行了重新冊封,《呂氏春秋》記載:“武王封堯後於黎。”西周黎國應該就在商代黎國故地重封的,黎國一直進入到春秋,《左傳·宣公十五年》記載:“晉侯治兵於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還。”公元前594年,晉景公在稷地閱兵,並佔領狄人的土地,立黎侯而還。從記載來看,當時黎國已經在晉國的控制之下了。黎明最後應該亡於晉國,滅亡時間不確。黎國之後有黎姓,是現代黎姓的主要來源。

文/堰風

殷商古國——鹿國,多鹿而得名,“精衛填海”故事誕生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